人教版初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969d5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a.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即具有应激性。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其中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生物可以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
按照生活环境,生物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三、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则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五、观察法和调查生物观察法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包括明确观察目的、制定观察计划、使用观察工具、记录观察结果等步骤。
调查生物的一般方法包括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等步骤。
以上就是七年级生物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初步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观察法和调查生物的基本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9ffbb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7.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分类
1.生物的定义
2.生物的分类和级别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4.五界的特征和代表性的生物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4.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
6.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7.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8.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三、细胞的代谢
1.细胞的代谢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3.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作用
4.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作用
四、物质的运输
1.物质在细胞内的运输
2.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排出作用
3.植物的营养运输
4.人体的血液循环
5.人体的各种呼吸形式
五、生物的繁殖
1.生物的繁殖
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3.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4.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
5.动物的无性繁殖
6.动物的有性繁殖
六、生物与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七、遗传的基本规律
1.生物的遗传
2.基因的发现和功能
3.基因的结构和类型
4.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八、生命的多样性
1.生命的多样性和进化
2.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3.物种的形成和灭绝
4.生物的分类方法
九、生物技术
1.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基因工程
3.细胞工程
4.生物工程技术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人教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ecc41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0.png)
七年级人教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组成了细胞
二、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1. 孟德尔遗传定律:隐性、显性基因、因式分离、自由组合、互相独立
2. 染色体与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人类具有23对染色体
3. 遗传变异: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三、细胞的分裂和组成
1.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间期、无丝分裂只有一次分裂
2. 动物和植物组织的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四、生物的身体构造
1. 昆虫的身体构造:头部、胸部、腹部
2. 脊椎动物的身体构造:头部、躯干、四肢
五、植物的基本组织和器官
1. 植物的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细胞核等基本组成部分
2. 茎、叶、根等器官构造和生理功能
六、生物的分类
1. 生物的分类学
2. 动物界: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昆虫、无脊椎动物等
3. 植物界: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
七、生态环境
1. 生态学概念
2. 生物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
3. 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
七年级的生物学知识点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生物的遗传规律、细胞分裂和组成、生物的身体构造、植物的基本组织和器官、生物的分类以及生态环境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在初中生物学中是非常基础而且重要的,对于学习生物学和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5500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0.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组织和生物的多样性等内容。
以下是这本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生物的基本概念1.生命的特征:组成、呼吸、营养、排泄、生殖、生长、运动、感应和调节等。
2.细胞学说: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生物的分类: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包括按细胞结构、分类群和进化等分类方式。
第二章生物的组织1.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组织单位:细胞。
2.多细胞生物的器官:包括典型器官(如人类心脏、手臂等)和复合器官(如植物的根、茎和叶等)。
3.动植物的细胞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维管组织和细胞壁等。
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1.分类生物的特点:包括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生活环境、生物特性等。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原核细胞(细菌),真核生物包括真核细胞(包括植物、动物、真菌和原生生物)。
3.三域系统: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将生物分为细菌域、古菌域和真核域。
4.生物的进化与发展:包括进化的证据(化石、同源器官、胚胎发育、生物的分类、生物地理分布等)和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等)。
第四章植物的营养1.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主要包括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二氧化碳和氧气)和无机盐。
3.植物的根系和吸收:根系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吸收营养的方式(活动运输和被动吸收)。
4.细胞的形成和发展: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和向外生长等。
第五章植物的繁殖1.植物的无性繁殖:包括营养器官的繁殖(例如根茎的繁殖)和生殖器官的繁殖(例如花的繁殖)。
2.植物的有性繁殖:包括花的结构和功能、传粉和授粉的方式、花粉管的生长和受精过程。
3.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果实的结构和功能、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第六章动物的营养1.动物的营养方式:分为食草动物、肉食动物、雄性动物和杂食动物等。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9439a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f.png)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调查的一般方法2.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圈1.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的荒漠环境。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蚯蚓能疏松土壤。
四、生态系统1.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
3. 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 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镜筒、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等。
人教版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c3db44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f.png)
人教版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细胞与组织
- 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 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 细胞可以通过分裂繁殖,保持生物种群的增长。
- 组织是由相同或类似细胞组成的。
- 动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结构有所差异。
生命的基本特征
- 自我营养:生物能够通过新陈代谢从外部获取能量和物质。
- 生长和发育:生物可以通过增加细胞数目或细胞体积来生长。
- 繁殖:生物可以产生后代,维持物种的繁衍。
- 适应环境:生物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生存。
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都非常重要。
植物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 植物的主要结构包括根、茎、叶和花。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合成有机物质。
- 植物的生活方式有自养和寄生两种。
动物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多样,适应各种环境。
- 动物可以根据其摄食方式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 动物的生活方式有飞行、游泳、奔跑等多种形式。
物种的保护
- 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
- 物种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任务。
- 保护物种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并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全册生物知识点的简要归纳。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ebe24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e.png)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关键信息项: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细胞的生活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4、绿色植物5、生态系统1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11 显微镜的使用1111 显微镜的构造111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存放112 植物细胞1121 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112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112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内有线粒体等细胞器1124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1125 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1126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113 动物细胞1131 细胞膜1132 细胞质1133 细胞核1134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12 细胞的生活121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211 细胞中的物质12111 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12112 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121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1213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12131 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12132 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化为细胞能利用的能量122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1221 克隆羊多莉的实验证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1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31 细胞的分裂1311 细胞分裂的过程1312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132 细胞的分化1321 细胞分化的概念1322 组织的形成133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331 细胞→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动物体134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341 细胞→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体14 绿色植物141 种子植物1411 种子的结构14111 菜豆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4112 玉米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乳1412 种子的萌发14121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14122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的,且不在休眠期142 植株的生长1421 幼根的生长14211 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14212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1422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1423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氮、磷、钾)、有机物143 开花和结果1431 花的结构14311 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花药、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1432 传粉和受精14321 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14322 受精: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1433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4331 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受精卵→胚15 生态系统151 生态系统的组成1511 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1512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152 食物链和食物网1521 食物链的书写规则1522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153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531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以上是对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e0938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2.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精编版)一、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了解生物圈1.生物圈:-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的生活: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的控制中心。
2.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的变化。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动物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e8d24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9.png)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步骤:(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对光成功的标志: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然后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1)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擦拭载玻片、盖玻片使用纱布。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想要移动的方向相反。
(3)更换高倍镜后视野的变化:物像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
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都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最外层,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植物细胞特有)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细胞核——————内含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因此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植物细胞特有)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酸、甜、辣和色素(植物细胞特有)注意:(1)细胞(包括植物、动物)内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为线粒体。
(2)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例如很毛细胞4.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b726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7.png)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包括生物的组成结构、功能特点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有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和比较法等。
2. 生物的层次结构生物从组成结构上可以分为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以及个体等不同的层次。
细胞是生物的最基本单位,组织是由同类型细胞组成的,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组成的,个体则包括有机体和种群等。
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结构,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有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了遗传信息,并指导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4. 细胞的代谢过程细胞的代谢过程包括物质的吸收、运输、分解、合成和排出等一系列的生化过程。
其中,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进行的一种重要的合成反应,产生了氧气和有机物质。
呼吸作用则是所有细胞都会进行的代谢过程,通过有机物质的分解产生能量。
5. 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是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是细胞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等阶段。
无丝分裂则是细胞通过直接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6.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世界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它决定了个体特征和品质的传递。
遗传通过基因的传递和表达来实现,基因是一段能够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
进化是生物种类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的变化,借助于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生物的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
7.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生物,人们对生物进行分类,目前主要采用的分类系统是根据物种相似性进行分类的系统。
8.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包括食物链、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内容。
七年级新版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新版生物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9f1bfd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e.png)
七年级新版生物知识点归纳七年级生物(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生长发育成植株,植株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殖后代。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龙生龙,凤生凤体现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变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 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 生物圈。
-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 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 结构:目镜、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部件,物镜有螺纹,目镜无螺纹)、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遮光器(其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等。
- 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观察(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玻片;然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收镜。
初一下生物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初一下生物知识点归纳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e7c24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2.png)
初一下生物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一、人的由来。
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在进化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逐渐进化成人类,而另一部分仍然生活在森林中,进化成现代类人猿。
-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2. 人的生殖。
- 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储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
-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 受精过程: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
- 胚胎发育: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3. 青春期。
-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等。
二、人体的营养。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无机物。
-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 - 70%。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
- 无机盐: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5eaa3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d.png)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能进行呼吸(3)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能生长和繁殖(6)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科学探究常用方法: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实验法(如对照实验)等。
3.森林资源清查,人口普查都是调查。
当调查范围很大时,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例如调查全国初一学生的平均身高。
但人口普查不能选取样本。
4.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归类。
①按照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注意: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属于其他生物。
②按照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③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是生物圈。
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3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4.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空气、土壤、水分、温度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互利共生关系等。
5.探究实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6.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注意;(1)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2)不可以只用一只或一粒做实验,偶然性大;(3)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4)区别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所有条件控制在理想状态,排除一切影响因素;实验组一般只控制研究因素(即要探究的条件),其他处于理想状态。
例如:在探究“土壤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处于潮湿土壤的一组是对照组,处于干燥土壤的一组是实验组。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3f859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4.png)
____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注: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知识点请以实际教材为准)第一章:生物及其生命活动1.1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五界分类法:动物界、植物界、菌类界、原生生物界、古生物界。
- 七纲系统:脊椎动物纲、昆虫纲、软体动物纲、线形动物纲、扁形动物纲、环节动物纲、棘皮动物纲。
- 中国古代传统生物分类法- 生物名称的拉丁学名与汉语名称1.2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结构:由细胞组成。
- 生物的基本特征:营养、呼吸、运动、排泄、生长、繁殖、适应环境。
- 利用恶意循环的生活机制: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
1.3 生物的生命周期-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通过无性生殖繁殖的方式:分裂、出芽、萌发、孢子、再生。
- 有性生殖的过程:雌性生殖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1.4 生物的生长发育及调控- 生长:全身组织细胞增多和增大。
- 发育: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 生长发育的调控: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二章: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 细胞的观察与发现- 酵母菌细胞的观察和描绘。
- 细胞是人类胚胎学研究的基础。
2.2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器的功能及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2.3 生物细胞的多样性- 细菌细胞的特点:只有原核细胞,没有真核细胞。
-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比较。
2.4 细胞的生活活动- 细胞的代谢活动:物质的吸收、消化、合成、转化和排泄。
- 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发酵过程有关。
第三章:细胞的多样性和功能进化3.1 细菌的多样性- 真细菌和古细菌的区别与联系。
- 革兰氏染色方法。
3.2 真核细胞的多样性- 原生动物和原生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 原生生物的生活方式:游生、虫生、月生、托生和寄生。
3.3 线虫的多样性- 线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方式。
- 平衡基因的功能。
3.4 昆虫的多样性和功能进化- 昆虫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532631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8.png)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能排泄废物4、有应激性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6、生长发育7、能繁殖8、遗传变异二、观察法 P2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二、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三、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四、对照实验 P15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初一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 (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c39a9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b.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动物捕食、植物光合作用等;②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体排汗、排尿,植物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向日葵向阳生长、含羞草受触碰叶片合拢等;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发芽长成幼苗、动物繁殖后代等;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生物也能适应和影响环境,如骆驼刺根系发达适应干旱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增加肥力。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加速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的生活: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生物体的成长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是分不开的。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b5af1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7.png)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一、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磷:缺乏导致厌食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人教版生物知识点七年级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一、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三、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第二节植株的生长一、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二、幼根的生长1、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aa70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c.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知识点1:细胞的基本结构
- 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 细胞质是细胞内部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 细胞核是细胞中一个重要的细胞器,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
知识点2:细胞的生命活动
- 细胞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命活动,包括营养摄取、呼吸作用、排泄等。
- 细胞的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繁殖的方式,可以产生新的细胞。
知识点3:组织与器官
- 组织是由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
- 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点4:人的生殖与发育
- 人类的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的生殖系统和女性的生殖系统。
- 人的生殖过程包括受精、妊娠和分娩等。
- 人的发育过程包括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和成年期等。
知识点5:遗传与进化
- 遗传是指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
- 进化是生物种群中遗传特征的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知识点6: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
-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
-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文明。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 p”。
②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
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
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
(5)经碘液染色后。
(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
(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
(5)经碘液染色后。
(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1)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2)叶绿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3)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 上有遗传信息。
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1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0、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T组织T器官T系统T人体21、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T组织T器官T植物体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①根、②茎、③叶,(属于营养器官)④花、⑤果实、⑥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2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生命活动: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25、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等,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口蹄疫,鸡瘟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口服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口蹄疫,鸡瘟等动物病毒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这些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第三单元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假根。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
28、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① 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②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
③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① 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② 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③ 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9、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9.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见七年级上册P90 页30、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有种皮和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
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
子叶一片。
31、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
外界条件: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2、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分、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有机物。
33、桃花的结构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3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35、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36、导管的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37、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条件:光能、叶绿体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38、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第四单元39说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P9)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43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书P32图、P34解读曲线图)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
消化腺可分为两类: 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
45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
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口腔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唾液淀粉酶胃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胃蛋白酶小肠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46关注食品安全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