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专题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7f2c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1.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决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兴趣,培养实践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金属的特性和分类1.金属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2.金属的分类及典型元素。
2. 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应用1.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2.金属材料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金属材料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1.金属材料的环境问题。
2.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利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金属的特性和分类。
2.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2. 教学难点1.区分金属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2.分析金属材料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提问:金属你们都接触过哪些?2. 学习金属的特性和分类(20分钟)教师介绍金属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同时让学生查阅资料,找出金属的典型元素。
学生将学习到的内容整理成笔记,并将笔记分享给其他同学。
3. 小组合作探究金属的分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选择一个典型元素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该元素属于哪类金属,并总结其特点和用途。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和分享,最后汇报给全班。
4. 拓展延伸:金属材料的应用(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讨论金属材料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学生进行思考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第二课时1. 复习和讲解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2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复习巩固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的理解。
然后,讲解金属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并给予示范和实例。
2. 实践操作:制备金属材料(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金属材料的制备实验。
每组制备不同的金属材料,并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金属材料制备方法的理解。
3. 实验总结和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八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八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902d3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5.png)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本章节的重点,学生需要理解金属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能运用该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提炼与合金制备、金属腐蚀与防护。
2.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实验、动画等方式,讲授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和原理;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理解金属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
-教师介绍金属提炼的常见方法,如热还原法、电解法等,以及合金的制备和性质;
1.教学内容: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如手机、自行车、家电等,引发学生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思考。
2.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延展性等优良性质。
-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金属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
4.预习作业:
-预习下一章节内容,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知识视野。
作业评价:
1.教师对书面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对错误较多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
2.对实践作业和小论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30988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b.pn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的最后阶段,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冶炼、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实验,使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学会金属的冶炼方法,掌握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化学实验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学会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属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性顺序。
2.金属的冶炼方法:湿法炼金、热还原法、电解法等。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原因、防腐蚀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和腐蚀与防护措施。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金属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试管架等。
2.实验试剂:铁、铜、锌、硫酸、硝酸等。
3.课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腐蚀与防护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金属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铁锅、铜线、铝壶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金属是如何得到的吗?”让学生思考金属的来源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性顺序。
通过实验演示金属的腐蚀现象,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f3ad3176eeaeaad1f330f5.png)
坚实的基础。
导
播放:视频:歌曲《相信自己》。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入
对,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咱们下
观看:费舍尔铁塔
面接着复习第八单兀《金属和金
思考:费舍尔铁塔是由什么建造而成的?
属材料》吧。
问题1:金属与合金各有那些物理性质和用途?
学生阅读课本、圈划,检查学
问题2: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
生预习及笔记情况,小组交流。
学生讨论,展示观点。
理性质:
及时强调汞、金、铜的特性,小
讨论、归纳:
结合图表归纳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结:
、rr、【方1丄冃 卡卡厂.ft、rr/Lt、-M-
对金属之最让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提冋竞争意识,促进
点拨: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物质的用途
学习的积极性。
结
反映物质性质。
问题2:什么叫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的物
教师激励:
总结:
学生交流心得,代表发言,归纳总结。 考点四:有关炼铁(含杂质物质)的计算
设计意图:解决各组的疑难问 题,生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
过渡:由于炼铁所用原料和产品都是混合物,因
展示交流与思辨能力。
此牵涉到混合物和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换算。 【多媒体展示】
展示反馈练习。某钢铁厂Fra bibliotek天消耗2000t含氧化铁80%的赤
使学生意识到及时总结解题规
展示反馈练习。
问题4: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多媒体展示】
律的重要性。
让学生熟记活动性顺序和应用
设计意图:使所学知识得以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应用:①②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1cfb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4.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一、知识回顾1. 金属的性质金属是指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的物质。
金属的主要性质包括:•金属光泽:金属表面具有独特的光泽,称为金属光泽。
•导电性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金属中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导热性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热能可以在金属中迅速传导。
•延展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在拉伸的过程中不断延长。
•高熔点和高沸点: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较高,一般在室温下都是固态。
2.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的特点包括:•金属元素多为固态,具有金属光泽。
•金属元素通常是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正数。
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包括:•除了溴和汞以外,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是气态或液态。
•非金属元素通常是较差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通常形成共价键,形成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负数。
3.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元素通常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通常具有下列特点: - 化合物通常具有离子结构,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 金属和非金属的原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
- 化合物的离子数目要求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使化合物整体电荷为零。
4. 金属材料的使用金属材料由金属制品和金属合金组成。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金属材料的特点包括: -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 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 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二、能力提升1. 快速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答案。
1.以下不属于金属的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导电性 C. 导热性 D. 脆性2.金属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无法确定3.以下不属于非金属的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不导电 C. 不导热 D. 脆性4.下列元素中,不是非金属的是: A. 氧 B. 汞 C. 碳 D. 溴2. 选择题从下列每组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14c1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b.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金属用品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首先重点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然后由学生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讨论其用途,最后得出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同时综合考虑其它多方面因素的结论。
第二部分介绍合金。
通过活动与探究比较合金和纯金属在性质方面的差异,同时根据差异得出合金的用途更为广泛的结论;为拓展学生视野,教材特意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材料,激发探究材料科学的兴趣及欲望。
本课题的知识难度不大,但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课题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难点突破。
1.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合理问题。
2.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实验探究机会。
3.利用上述两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
第1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教学目标】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4.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5.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6.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7.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曲别针、铜丝、水龙头、多媒体课件等。
【导入新课】展示常见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铜丝、水龙头、金银首饰等)和投影彩色图片(如高压锅、马踏飞燕、河北沧州铁狮子等)。
【提出问题】以上这些实物和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实物和图片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金属有哪些共性和个性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P3内容回答以上问题。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6f7733b14e852459fb57a1.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崇雅中学易国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资料、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1、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2、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练习提高→形成能力。
【教学手段】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
【学情分析】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学生对于铁制品容易生锈的事实较为熟悉,对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也有所认识。
还知道金属生锈是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
学生在地理课中对金属资源状况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本节课是在经过前面的学习及一周来对铁钉锈蚀的探究、观察的基础上,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整理,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教师课前准备】铁钉在蒸馏水、食盐水等多种环境下的锈蚀实验。
【学生课前准备】①查阅有关金属资源及其利用和保护的资料;②提前一周按老师的布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③结合教材中的【调查与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准备上课汇报。
【教学过程】【投影】资料一: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为了金属资源的保护,需要探究金属锈蚀的原因。
【小组交流】一周前已给学生布置: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交流所用实验仪器、用品、操作方法、现象、结论及分析解释。
(完整)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完整)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12ee655901020206409c1c.png)
《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若干个教学设计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预习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3了解合金的组成,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
二、知识准备1.想一想,你家里的哪些日常生活用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你还见过哪些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东西?你还知道有哪些金属材料?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铁、铜、铝的有关知识。
铁:铜:铝:归纳: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3.通过预习,你知道常见金属使用的先后顺序吗?4.何为合金?你见过哪些合金?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相比有哪些性质?5.钛合金有哪些性质?跟踪练习:1、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形成的的物质叫做合金。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主题为钢结构,钢属于()A、复合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金属材料3、用金属的化学式填空:(1)体温表中的液态金属是(2)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是(3)干电池的金属筒是课题1 金属材料(讲授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使用金属材料的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二、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2.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等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3、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4、通过课本第3页表8-1及生活经验完成第3页中的讨论。
[自学与交流]自学课本第4页1、2段并交流: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小组大比拼]你知道的金属之最有哪些?[跟踪练习]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2、下列物质的性质都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有光泽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3、铝通常用作电线、电缆是利用它的性;细铁丝、薄铁片用力就可弯成各种形状,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铁锅、铝壶可用来烧水是利用它们的性;金块可以轧成很薄的金箔,这是利用了金的性[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4-5页,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观察思考]观察老师演示[实验8-1],并完成下表[火眼金睛]一些不法商贩用黄铜(铜锌合金)假冒黄金在市场上出售,坑害消费者的利益,你能否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一鉴真伪。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0dc14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b.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课题1 金属材料课题:8.1 金属材料课时1授课年级初三课标要求知道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能通过实验说明常见的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形成合金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了解金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举例说明金属的性质的广泛应用及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能利用常见金属的性质,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能基于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从辩证的角度,初步分析和评价物质的实际应用,对金属材料使用展开讨论,积极参与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金属材料》这节课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是中学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课程分为两部分,初步探讨了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实际应用。
第一部分以学生熟悉的日常金属材料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总结出几种重要金属的基本物理性质,并重点探讨了物质性质与其用途之间的关系。
这一部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理解如何从物理性质推导出金属的实际应用。
第二部分则转向合金的介绍,通过实验和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质上的不同。
这样的体验式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合金及其性能的理解,也帮助他们认识到合金因其优越的性质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教科书中通过列表的形式简明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合金的基础认知。
此外,课程还介绍了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以及高新科技中的形状记忆合金。
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现代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了解到新材料在科技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整体教材不仅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拓展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物理课和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金属制品,对于金属及其材料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经验累积。
之前的学习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探究能力,能够通过查找资料和调查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与金属材料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与金属材料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4fbb7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e.png)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2.掌握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二、教学重点1.金属资源的特点和分类;2.金属资源的利用方法;3.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
三、教学内容1. 金属资源的特点和分类1.1 金属的特点•密度大•导电性好•导热性好•可塑性好•延展性好1.2 金属的分类•黄金族元素•铂族元素•铜族元素•锌族元素•铁族元素•镁、铝元素2. 金属资源的利用方法2.1 金属的提取•火法提取:包括焙烧、还原和电积三个步骤。
•湿法提取:包括浸出、沉淀、电积和萃取等步骤。
2.2 金属的加工•锻造:通过锤击或挤压等方式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改变形状和尺寸。
•淬火:通过快速冷却使金属结构发生相变,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焊接:将两个或多个金属件通过加热和压力使其熔合为一体。
3. 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3.1 回收再利用•金属废料的回收:通过收集、分类和加工金属废料,将其再次利用。
•金属包装的回收:将废弃的金属包装进行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3.2 节约使用•减少不必要的金属耗费:在生产和生活中尽量减少金属的使用量。
•延长金属产品的使用寿命:加强维护保养,减少金属产品的损坏和报废。
四、教学过程1. 概念解释教师简要介绍金属资源的特点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法。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金属提取、金属加工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加深对金属利用方法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探讨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5. 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对金属资源的特点、分类、利用方法和保护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并进行思考和展望。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和表现,评价学生对金属与金属资源的理解程度、对金属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程度和对节约使用的认识程度。
[2018]人教版同步教参化学九年级-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1节金属材料 教案
![[2018]人教版同步教参化学九年级-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1节金属材料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6cc1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8.png)
[2018]人教版同步教参化学九年级-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1节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概念、性质、分类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广泛应用领域,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总结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4.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五、教学准备1.教材及教辅资料;2.实验设备、实验材料。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问:为什么金属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工具和建筑材料?2.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课堂讨论,向学生解释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并从实际生活中举例说明。
3.性质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讨论金属材料的性质,例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并在黑板上进行概括总结。
4.分类介绍(15分钟)向学生介绍金属材料的分类方式,包括金属元素和合金两种分类方法,并从实际应用中举例说明。
5.实验探究(3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并总结实验结果。
6.应用拓展(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金属材料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包括建筑材料、工具、车辆等方面。
7.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概括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分类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引入实验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和金属材料。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拓展了学生对金属材料应用的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置,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08ad3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7.png)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3.实验器材:根据教学内容,准备金属样品、实验仪器(如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等)、实验试剂(如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等),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便于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配备实验操作台、实验仪器和试剂等,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3.改进措施和建议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在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金属与氧气、酸、盐的反应机理。
-在课堂管理方面,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互动方式,如小组竞赛、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
-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兴趣,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和拓展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
5.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图片、金属冶炼和加工的视频、实验操作步骤等,以便于学生能够清晰地跟随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果。
6.作业布置: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作业题目,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7.教学反馈:准备教学反馈表或问卷,以便于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调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c0b45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6.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定义和特性;•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和主要应用领域;•能够解释金属材料的热传导和电导性质。
二、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定义和分类;•金属材料的热和电传导性质。
三、教学难点•金属材料的热和电传导性质的解释。
四、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工具:黑板、粉笔、教学PPT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一些金属制品的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并让学生讨论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金属材料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老师通过黑板或PPT等方式,简要介绍金属材料的定义和常见分类。
并让学生注意金属材料的特性,如延展性、导热性等。
3. 金属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15分钟)•老师以PPT或者教材为依据,给学生展示金属材料在建筑、交通工具、电子设备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金属材料在这些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4. 金属材料的热和电传导性质(20分钟)•老师通过实验或者案例,向学生展示金属材料的热和电传导性质,并解释其原理。
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热传导和电导特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5. 小结与回顾(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检查他们对金属材料的理解情况。
六、教学延伸•学生可自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金属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提交一份简单的报告。
七、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学生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八、教学评价•可以通过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后作业和小结的质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九、板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1. 金属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 金属材料的热和电传导性质十、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金属材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解释金属材料的热和电传导性质。
在教学方法上,引入了互动和实践,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2e171a4b73f242336c5f80.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新人教版)第八单元课题一金属材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金属材料与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从而导出课题讲授新一、常见的金属展示:常见的金属找出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具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延展性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常温下液体的金属是汞阅读P-3表8-1,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制?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思考:通过以上讨论:你可得出哪些结论?小结:1 是否具有符合这种要求的性能价格是否合适是否美观是否便利是否对人和环境有影响讨论:资料--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导电导热最好的最高的金属?熔点最高的金属?熔点最低的金属?二合金定义:一种金属与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常见的合金:铝合金、生铁与钢都是碳和铁的合金实验探究1:合金和纯金属性质的对比金属材料主要成分光泽和颜色硬度大小对比黄铜片铜锌黄色黄铜片>铜片铜片铜红色焊锡铅锡银白色锡>焊锡锡锡银白色讨论: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实验探究2:合金和纯金属熔点大小的对比金属材料主要成分熔化速度对比铅铅慢锡锡中焊锡铅锡快讨论: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了解常见的合金的性能阅读:课本P-6页表8-2的内容关于钛合金的性质和用途课堂练习: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很好的“相容性”。
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的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df25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b.png)
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的教案教案标题: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 理解金属的基本特性和金属材料的种类。
2. 掌握金属的常见性质和用途。
3. 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金属材料。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金属的基本特性和金属材料的种类。
2. 金属的常见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识别和区分能力。
2. 学生对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 实验室用具和材料。
3. 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样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金属制品,如金属锅、金属钥匙等,引起学生对金属的兴趣,并让学生思考金属的特点和用途。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金属的基本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
2. 分类介绍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铁、铜、铝等,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步骤三:实验探究(30分钟)1. 给每组学生分发不同的金属材料样本,让他们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的外观、质地和重量等特点。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用磁铁测试金属材料的磁性、用火源测试金属材料的导热性等。
3.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和归纳不同金属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步骤四:知识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金属的基本特性和金属材料的种类。
2. 提醒学生金属材料的识别和区分方法。
3. 强调金属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步骤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金属材料的更多知识。
2.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实践活动,如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或制作一个小型金属制品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讨论的参与程度。
2. 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业。
3. 进行小组或个人口头答辩,检查学生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来进行讲座或实地考察,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2. 引导学生开展小型科学实验,探究金属的特性和性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实验和分析能力。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及复习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及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0392052312b3169a451a4f9.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课后反思上面两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金属材料的课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入手,由学生提出探究目的和方案,并用交流、实验、设计、辩论等方式,得出如何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由学生熟悉的“神舟”5号飞船上天事件,自然过渡到探究合金的相关知识,进而迁移到设计火箭外壳材料的物理指标。
这样创设的教学环节既生动真实又可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性学习要求。
两节课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由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应该陈述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在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陈述教师应该怎么做、做什么;二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参与面广、参与程度深;三是教师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下,于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四是多次、适时应用STS渗透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和乐趣。
背景资料你想知道璀璨的秦文化吗?请看:秦铜之冠──秦陵铜车马秦陵铜车马出土于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1980年局部试掘铜车马坑时,在一木椁内出土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铜车马,出土时已残破,经修复后恢复原状。
铜车马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时教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3c976a48d7c1c708a14561.png)
布置实验探究任务。
学生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材料尽可能多的探究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尝试探究成功的快乐。
阶段小结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
教师有选择性板书。
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介绍实验探究方法。开展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合金并了解其广泛的用途。
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引导实验探究;指导调查考察,收集资料整理归纳;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及分享等。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都是纯金属吗?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强化评价功能,通过评价,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出示一些金属物理性质数据。
教材表8-1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讨论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观察、对比
分析、解释得出:
Al Cu Ag
金属活动性由强减弱
Pb (H) Cu Hg Ag Pt Au
自读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任课教师:洪老师授课时间:
姓名年级:初三教学课题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
阶段基础()提高()强化()课时计划第(1)次课
共(2)次课
教学目标知识点:金属的性质合金及其性质金属资源的防护考点: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和盐的反应
方法:讲练法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课前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中考考点分析
考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1.金属有金属光泽:(1)金属都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一般都呈银白色,而少量金属呈现特殊的
颜色;例如,金(Au)是黄色、铜(Cu)是红色或紫红色、铅(Pb)是灰蓝色、锌(Zn)是青白色等;(2)有些金属处于粉末状态时,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例如,铁(Fe)和银(Ag)在通常情况下呈银白色,但是粉末状的银粉或铁粉都是呈黑色的,这主要是由于颗粒太小,光不容易反
射.(3)典型用途:利用铜的光泽,制作铜镜;黄金饰品的光泽也是选择的因素.
2.常温下,铁、铝、铜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汞是液体.
3.金属有导电性和导热性:其中导电性的强弱次序:银(Ag)>铜(Cu)>铝(Al)主要用途:用作输电线,炊具等.
4.金属有延展性:(1)大多数的金属有延性(抽丝)及展性(压薄片),其中金(Au)的延展性最好;也有少数金属的延展性很差,如锰(Mn)、锌(Zn)等;(2)典型用途:金属可以被
扎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将金打成金箔贴在器物上.
5.金属的密度:(1)大多数金属的密度都比较大,但有些金属密度也比较小,如钠(Na)、钾(K)等能浮在水面上;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铝(Al)比较轻,工业上用来制造飞机等航天器.
6.金属的硬度:(1)有些金属比较硬,而有些金属比较质软,如铁(Fe)、铝(Al)、镁(Mg)等都比较质软;硬度最高的金属是铬(Cr);(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的硬度大,制造刀具,钢
盔等.
7.金属的熔点:(1)有的金属熔点比较高,有的金属熔点比较低,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Hg);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W);(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钨的熔点高,用来制灯泡内的灯丝;利用
金属锡(Sn)的熔点比较低,用来焊接金属
【例题1】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金属活动性
【变试题一】填空:⑴薄铁板、细铁丝稍用力就可以弯成各种形状,这一现象说明铁具有
性质。
⑵油罐下面常有一条拖地铁链,在高层建筑的顶端都装有铁制的避雷针,这是应用了铁的
性质。
⑶铁锅可用来烧水、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性质。
【例题2】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则是近百年的事。
与这个先后顺序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B.②⑤C.③⑤D.②④
【例题3】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升华吸热,可以做制冷剂
B.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因为它的疏松多孔结构,是物理变化
C.氮气充入食品袋中做防腐剂,是由它的化学性质决定的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考点2:金属材料与合金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需要知道铁合金有两种分别为生铁和钢,含碳量分别为2%~4.3%和0.03%~2%,因此合金都属于混合物,生活用品大多用合金制作是为了增强物理性能,合金的
物理性能优越于纯金属,增大使用的范围,也便于器具的长期保存。
注重理解合金的概念,钢铁
常作为一个词使用,但钢并不等于铁,必须加以区分。
合金的性质:
(1)多数合金熔点低于其组分中任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
(2)硬度一般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特例:钠钾合金是液态的,用于原子反应堆
里的导热剂)
(3)合金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低于任一组分金属。
利用合金的这一特性,可以制造高电阻和高热
阻材料。
还可制造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如在铁中掺入15%铬和9%镍得到一种耐腐蚀的不锈钢,适
用于化学工业。
【例题1】(2010年重庆江津)正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上,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的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
其中的钢属于()A.合成材料 B.天然材料C.隐身材料 D.金属材料
【例题2】合金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关于合金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不一定是金属和金属融合而成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金属小
C.生铁的含铁量比钢高
D.合金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化学变化
【变试题一】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便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
请根据下表
数据判断,不宜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
金属Na K Al Cu Fe
熔点(℃)97.5 63.6 660 1083 1535
沸点(℃)883 774 2467 2567 2750
A.Fe—Cu合金
B.Cu—Al合金
C.Al—Na合金
D.Cu—Na合金
考点3:金属活动性和置换反应
一、以常见金属如镁、铁、铜等为代表,运用科学探究方式,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⑴金属与氧气反应;⑵金属与稀酸反应;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二、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1.通过剧烈程度不同的反应现象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图像关系,注意金属铝的图像)
2.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用“不等式法”确定,也可用“数轴确定法”解题。
3.Ka 、Ca、Na、Ba等活泼金属与盐反应时,不能直接置换出氢气,而是先和水反应再和盐
反应。
(如钠和氢氧化铜反应)
4.Ka 、Ca、Na、B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先把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再置换水中的氢元素。
三、置换反应的定义:
【例1】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回答
下列问题:
(1)以铁为研究对象,仿照图中实例在框图处填写物质的化学式(所填写的反应物不属同一类别
的物质,生成物必须填写铁的化合物)
(2)实验室中要除去细碎铜屑中的少量铁屑,请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将其除去。
(只用简单的
原理描述即可)
(3)“真金不怕火炼"的化学含义是指
(4)铁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金属。
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铁制成铁合金可以改善金属的机械性能
B.可用铁桶配制及储存农药波尔多液
C.用铁锅炒茶可使其中增加微量元素
D.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备亚铁盐
【例2】为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铜、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镁溶液
B.铁、铜、氯化镁溶液
C.镁、氯化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D.铁、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
【变式练习】小刚要验证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他通过实验观察到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
盐酸反应,说明。
如果要验证铜与镁、铁的金属活动性
顺序,还须补做的实验是。
【例3】将一个塑料小球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小球漂浮于液面,将足量的铁粉投入
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铁粉表面有色物质析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塑料小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跟原来相比(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例题4】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则是近百年的事。
与这个先后顺序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
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B.②⑤C.③⑤D.②④
【例题5】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A.FeCl3 B.ZnCl2 C.CuCl2 D.CuSO4
【变试题一】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A. Zn和Fe
B. Cu和Au
C. Zn和Cu
D. Mg和Al
【变试题二】含有杂质的Fe的混合物共28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1.1克,则其中的杂质是()
A、Cu
B、Zn
C、Mg
D、Ag
【例题6】(2011年泰安市)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Y>X>Z
C.Y>Z>X
D.X>Z>Y
【变式练习一】在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固
体物质是()
A.铜
B.铜、铁和锌C铁和锌 D.铜和铁
【变式练习二】在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关于滤纸上存在的
固体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银
B.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银和铁
C只含有银,不含有铜和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