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共34页

合集下载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一、城镇体系规划的层次·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自治州、盟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包括县、自治县、旗域以及县级市)城镇体系规划二、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0—2020)1、城镇化水平(总人口与城镇人口基数为“五普”前数据)1998年30.4%2005年38%2010年43%2015年47%2020年52%2、城镇发展总方针(一个推进,两个加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加强城镇规划设计建设管理。

3、城镇体系总体空间结构逐步形成由东部沿海、长江沿岸、京广铁路沿线、新欧亚大陆桥、俄罗斯—中国西部—东南亚大陆桥构成的“中”字型城市空间轴带骨架,由国际性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密集区镶嵌其中的多层次、开放式、高效能的国家城镇体系。

形成全国三纵两横交通主骨架的城镇空间发展轴●国家一级轴线•三纵:沿海岸线(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京广铁路(南、北联系)包兰—宝成—成昆铁路沿线(西部地带大动脉)•两横:长江沿线(东部和西南地区的联系)陇海—兰新铁路(联系东部和西北地区)●国家二级轴线•京沪—沪杭甬铁路沿线•哈大、京沈铁路沿线•京九铁路沿线4、国家一级中心城市和重要中心城市·东北城市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以沈阳为中心城市,大连、哈尔滨为副中心城市。

·华北城市经济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四省(区)。

北京—天津为中心城市,济南、青岛为副中心城市。

·西北城市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

西安为中心城市,兰州、乌鲁木齐为副中心城市。

·华东城市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三省。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城市总体规划经典案例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城市总体规划经典案例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城市总体规划经典案例一、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东与饶平接壤,西与揭阳毗邻,南临汕头、澄海,北与丰顺交界。

1、城市性质潮州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兴旺的以轻型、高效、外向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门类为重点的现代化滨江城市。

2、城市规模潮州市区现状城市〔常住〕人口35.21万人〔1999年末〕,其中非农人口28.90万人。

规划远期〔20__年〕,规划城市常住人口为55万人,流动与暂住人口为14万人。

潮州市现状〔1999年末〕城市建立用地面积为25.6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立用地72.84平方米。

规划远期〔20__年〕,潮州市市区城市建立用地应控制在44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立用地确定为人均80平方米。

3、城市开展方向 1、规划保持原规划确定的城市总体向西开展,适当向桥东地区开展的大方向。

2、在城市的近中期开展中,以开展充实潮州大道两侧〔枫溪区和湘桥区之间〕地区为主,重点完善该地区的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

改变城市现状两大区片〔枫溪区、湘桥区〕的松散格局,使城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城市中远期的开展以城市的西向外延扩展和沿滨江开展为主,火车站站区亦会有较大规模的开发建立。

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向韩江东岸开展。

4、远景城市开展以西南、西北向为主。

主要开展形态由圈层式拓展向轴带状开展演进,并根本形成具有滨江特征的城市景观与环境。

4、规划布局和分区 1、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将古城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和居住分区,重点控制在城区东、北、西三面的自然景观环境。

将古城区和自然景观环境作为潮州市最重要的旅游资加以保护。

2、建立山水园林城市。

保存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渠水系,并将东、北、西侧的自然山林组合入城市的形态构造中,形成城中有山水,山水绕城区的城市总体布局形态。

3、充分利用城市南面滨江、北部靠山的自然环境优势,以及东古西新的城市开展格局,形成“北居、南商、东游、中贸、西产”的城市布局构造。

城镇总体规划案例

城镇总体规划案例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一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3)第二节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4)第三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4)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布局规划 (5)第五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6)第六节市域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6)第七节市域公共设施规划 (8)第四章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9)第五章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 (10)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职能 (10)第二节城市规模 (10)第六章中心城区用地总体布局 (11)第一节城市发展方向 (11)第二节空间发展模式与策略 (11)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布局 (11)第四节分区发展指引 (11)第七章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 (12)第一节“四区”划定及空间增长边界 (12)第二节村镇建设发展及控制 (13)第三节四类用地划分及策略 (13)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14)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14)第二节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14)第三节中心城区产业用地规划 (16)第九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7)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7)第二节绿线、蓝线控制 (18)第十章中心城区景观系统规划 (19)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9)第一节对外交通规划 (19)第二节道路系统规划 (20)第三节公共交通规划 (20)第四节慢行、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20)第十二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旧城更新规划 (21)第一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旧城更新的目标与原则 (21)第二节名城保护与旧区更新的规划布局 (21)第三节历史保护范围紫线控制 (22)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生态环境规划 (22)第一节生态建设规划 (22)第二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3)第十四章中心城区市政设施规划 (24)第十五章中心城区公共安全规划 (26)第十六章中心城区分期建设规划 (27)第一节近期建设规划 (27)第二节中期建设规划 (27)第三节远景发展战略 (27)第十七章附则 (28)1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贯彻XXX 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发展战略部署,适应XXX区域地位的提升和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应对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空间发展,促进XXX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XXX省人民政府同意,XXX市人民政府特编制《X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最新平安县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最新平安县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区和古城农贸物流园区。 (4)商贸业:1+3体系
1:县级商业中心,即平安县城; 3:古城镇、三合镇、沙沟镇商业中心
,主要满足各镇域基本经济社会生活 需要。
平安县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10 旅游发展规划
平安县旅游资源 分布比较广泛,资源 和资源类型比较丰富 ,从已调查的76个旅 游资源点分析,其空 间分布特征为:大分 散,小集中。全县3镇5 乡都有旅游资源点分 布,且资源点的分布 具有小集中特点,集 中分布在三合镇、洪 水泉乡和巴藏沟乡, 主要的旅游资源点有 夏宗寺、洪水泉清真 寺、西海度假村、东 沟林场、夏群林场、 上拱北、下拱北等。
(3)鼓励以中心村为核心,带动周边 基层村成立农村社区,并以农村社 区为单位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配套,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
平安县城镇体系规划
平安县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 示范村村空间分布图
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 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专家
共识 (2015)
作者:于炎冰
一、前言
显微血管减压术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 的起源始于针对三 叉神经痛 (trigeminal neuralgia,TN) 外科治 疗的临床研究。数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小脑脑桥角 (cerebelloponline angle,CPA) 责任血管压迫不同腑神经根进/出脑干区 (rootentr/exit zoon,REZ) 可导致相应症候 群,即神经血管压迫 (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 综合征。
发展方向:深化开发景区,增强平安 县旅游吸引力。
平安县城镇体系规划
旅游业布局示意图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平安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平安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平安县城镇体系规划
平安县公共服务生活圈示意图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12.1 发展目标与策略
以城带乡,城乡结合,实现统筹发展 。
(1)对于无特色、用地分散、距离较 近的若干中心村,应实现撤并。适 当扩大撤并后中心村的规模,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降低人均建设 用地标准;
(2)对于有特色、用地集中的中心村 ,应保持和发扬传统风貌景观、传 统产业特色或特殊用地功能,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逐步开发特色 产业,增加旅游休闲服务功能;.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平安县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1.平安县发展的宏观背景 (1)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
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青海
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3)“兰西经济区”为平安县
发展提供条件 (4)“青海省东部地区建设”
为平安县城镇建设提供了 机遇
《青海省东部地区城镇 体系规划(2004-2020) 》提出东部地区构建“一轴 三圈”的空间结构。
平安县城镇体系规划
以西宁为中心的经济圈建设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分析
2. 平安县在区域中的位置
(1)平安在兰西经济区上的位 置——地区物流中心
(2)平安在青海省的位置——青 海咽喉、临空新城
(3)平安在西宁城市圈中的位 置——交通门户
(4)海东城市群中的定位——具 有高原古驿文化特色的现代化 园林空港城市、古驿平安、现 代驿站、高原硒都、河湟新城
区和古城农贸物流园区。 (4)商贸业:1+3体系
1:县级商业中心,即平安县城; 3:古城镇、三合镇、沙沟镇商业中心
,主要满足各镇域基本经济社会生活 需要。

第六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案例

第六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案例
盐城机场、淮安涟水机场和扬州泰 州机场的规模及航线辐射范围,大 力提升口岸功能。南通应预控区域 性枢纽机场发展条件,以支撑建设
综合枢纽城市。
五、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3、客运枢纽
(2)铁路场站建设 续建南京南站特大型铁路枢纽;建设苏州北高铁站、南通铁路西站、淮安铁路 南站、徐州东高铁站等大型铁路枢纽;各市结合高速铁路站点、干线铁路站点以及重
五、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5、交通综合协调
打造区域和城市旅游快速交通网络。发展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运输为一体的 旅游交通体系,加强旅游景点和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联系,发展旅游专线公交,加强
省内各景区快速旅游通道建设,实现省内主要旅游景区间3小时内可达。
加强交通线路和城镇布局的协调衔接。加强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特别是公共 交通的衔接。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充分重视区域轨道枢纽和货运枢纽对城镇空间布局的 引导作用。
02
城市化方针与目标
二、城市化方针与目标
1、规划范围和期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江苏省行政辖区范围,土地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 本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近期2016-2020年。
2、城市化方针
坚持“协调推进城市化,区域发展差别化,建设模式集约化,城乡发
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城市化方针与目标
苏锡常都市圈 按照“产业转型升级,交通一体构建, 设施共建共享,旅游资源整合,生态环境 共保”的原则,结合上海转型发展契机,
依托上海、服务上海,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进程,将苏锡常都市圈建设成为在更高层 次上参与国际分工的先导区、全国创新型 经济、转型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
4、都市圈和增长极
徐州都市圈
四、城镇功能定位与规模

(完整版)城镇体系规划实例

(完整版)城镇体系规划实例
21
2、重点内容
■ 资源的保护策略 明确提出城镇发展以确保18亿亩基本农田不被侵占为前提,严格执 行有关国家法规,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幅和具体用地指标。 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城市的目标和策略,提出沿海地区加强海水淡 化,防止长距离调水。 明确风景区、海岸线等不可再生资源保护的具体要求。 《规划》还提出了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治的规划策略。
■城镇职能结构
国家中心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 区域中心城市 地区中心城市 县域中心城镇
2、重点内容
■ 对乡村地区的引导
《规划》按照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了镇、乡和村庄 规划建设的要求。 一是优化镇、乡和村庄布局,引导乡镇企业向镇集中,加强重点镇和中心村建 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 二是根据乡和村庄生态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结合城镇化 过程中农村居民点演化的特点,按照提升型、拓展型、整治型和保护型分类引 导乡和村庄布局; 三是镇、乡建设要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发挥对农村地区的 综合服务功能,村庄建设要以加强乡村地区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 防止大拆大建。
• 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发展原则,重视大气污 染防治,改善城镇大气环境质量,抑制水环 境恶化的趋势。沿海地区应合理安排城镇布 局,加强对高层建筑的布局引导,禁止超采 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建立城 市综合防灾体系,加强沿海海防林等生态工 程建设,加强灾情预报管理。
10
(2)中部地区发展指引
按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要求,加快城镇 发展,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大力培 育城镇群和区域中心城市,提高城镇群的人口 吸纳能力。加强以省会为主体的中心城市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大对 县城、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 小城镇支农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 ppt课件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 ppt课件
发展条件总结: 区域关系:缺乏大城市依托,但处于区域门户位置,
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区域地位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 资源特点: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及自然景观资源丰
富,但土地资源紧缺。 产业支撑:区域经济整体欠发达,支柱(汽车)产业
基础好,但产业结构较单一。旅游、特色农业、生态经 济、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
区域交通设施布局:城区北部地区; 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向东方向(襄樊、武汉方向);
发展方向:向东、向北,兼顾向西发展。
2020/10/28
十堰市总体规划 20
汇报完毕 谢谢!
2020/10/28
21
二.职能分工结构
北部中低山丘生态发展区:指郧西县北部山区、郧县 北部山区以及丹江口市北部部分地区,是丹江口水库重 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流失治理地区。
十堰市总体规西县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全县农副产品集散地,以发展医药、矿产、水能、农 副产品加工为主。
湖北省十堰市总体规划 2011-2030
2020/10/28
小组成员:黄婷婷 屈金凤 肖哲 杨丹丽
1


◆地位分析 ◆ 行政区位分析 ◆一化三结构分析
◇城镇化 ◇职能分工结构 ◇等级规模结构 ◇空间布局结构 ◆交通体系分析 ◆特色产业结构发展分析 ◆总体分析与总结
2020/10/28
2
精品资料
一.地位及性质分析
2020/10/28
十堰市总体规划 7
一.城镇化
5、南三县城镇化进程快于全市水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城乡统筹、全域一体推进城镇化发展,南三县城 镇化进程快于北三县、快于城区,快于全市水平。2010年12月正式启动建 设的竹房城镇带,涵盖了竹山、竹溪、房县南三县的18个乡镇373个村,推 动了南三县城镇化加快发展。2012年南三县城镇人口37.62万人,占全市城 镇总人口22.38%,城镇化率为33.76%;北三县城镇人口55.05万人,占全市 城镇总人口32.75%,城镇化率为37.79%;城区城镇人口75.41万人,占全市 城镇总人口的44.87%,城镇化率达到96%。近两年,南三县城镇化率提高 4.38个百分点,北三县提高3.75个百分点,城区提高1.71个百分点。

忻州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共35页PPT资料

忻州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共35页PPT资料

第十一条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加强忻州市与相邻的太榆、大同、朔州、阳泉、离柳中等经济区及 神府能源基地的分工协作,统筹规划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与布局、区 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2.协调好忻州市与省会太原市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省会特大城市的 “辐射”与“滴漏”效应,加强城市在功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联合, 积极发展旅游度假服务、蔬菜副食品生产及加工等产业。
第八条 区域与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规划期末,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全市国内生产 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市域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质量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大幅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资源利用 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生态、社会)
向和总体布局 第五章 居住用地规划 第六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第七章 工业用地规划 第八章 仓储用地规划 第九章 旧城更新规划 第十章 景观风貌规划
第十一章 绿地系统规划 第十二章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第十三章 城市内部道路交通
规划 第十四章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规划 第十六章 环境卫生规划 第十七章 近期建设规划 第十八章 城市远景规划意向 第十九章 规划实施措施 第二十章 附 则
主要河流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等,忻州是旅 游热区,拥有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关”的 雁门关等著名景点;拥有“摔跤之乡”、"中国八音之乡 "、“中国杂粮之都”、 “中国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百 强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中国最佳生 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等城市名片。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三章 城市性质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案例(PPT38页)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案例(PPT38页)

衡阳市在湖南省GDP比重的变化情况
3
规划背景
党的十六大
——稳妥推进城镇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湖南省
——城镇化、工业化 和农业产业化的 发展战略
京广线 经济发展轴
经济发展重点地区 长株潭地区
——“一点一
线”非均
衡发展
湖南省“一点一线”经济发展战略
衡阳
4
现场座谈
三轮共计60天的现 场调研
5
从总规实施评价中判读城市演化的轨迹 对1952-1994七版总体规划进行实施评价 归纳了衡阳城乡建设中存在的6个主要问题
✓ 中心城区人居环 境恶劣
✓ 生态人文环境保 护滞后
94年现状
02年现状
90年代,中心城区年均增加用地只有 94公顷;几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 向也是犹豫不定。
9
城乡发展六大问题
✓ 城市区域职能不 清
✓ 城镇体系存在严 重缺陷
✓ 城市空间增长乏 力
✓ 中心城市作用不 显著
✓ 中心城区人居环 境恶劣
20
理清城市长远发展的空间秩序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案例(PPT38页)培训课件培训讲义培训ppt教程管理课件教程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居住生活空间 沿湘江两岸向 南、向北展开
• 保留原行政中 心,综合服务 功能空间自西 向东推进,贴近 区域交通走廊
1
城市概况
南岳衡山
衡阳市区
7县5区,市域 15310平方公里, 湖南省第二大城市
南岳衡山
2
城市概况
1980年湖南省 第二大城市, 经济总量占全 省15%
城市转型
2001年,经济 总量下降至全 省9%,人均GDP 跌至全省第七 位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一、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东与饶平接壤,西与揭阳毗邻,南临汕头、澄海,北与丰顺交界。

1、城市性质潮州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发达的以轻型、高效、外向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门类为重点的现代化滨江城市。

2、城市规模潮州市区现状城市(常住)人口35.21万人(1999年末),其中非农人口28.90万人。

规划远期(2022年),规划城市常住人口为55万人,流动与暂住人口为14万人。

潮州市现状(1999年末)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5.6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72.84平方米。

规划远期(2022年),潮州市市区城市建设用地应控制在44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设用地确定为人均80平方米。

3、城市发展方向 1、规划保持原规划确定的城市总体向西发展,适当向桥东地区发展的大方向。

2、在城市的近中期发展中,以发展充实潮州大道两侧(枫溪区和湘桥区之间)地区为主,重点完善该地区的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

改变城市现状两大区片(枫溪区、湘桥区)的松散格局,使城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城市中远期的发展以城市的西向外延扩展和沿滨江发展为主,火车站站区亦会有较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向韩江东岸发展。

4、远景城市发展以西南、西北向为主。

主要发展形态由圈层式拓展向轴带状发展演进,并基本形成具有滨江特征的城市景观与环境。

4、规划布局和分区 1、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将古城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和居住分区,重点控制在城区东、北、西三面的自然景观环境。

将古城区和自然景观环境作为潮州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保护。

2、建设山水园林城市。

保留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渠水系,并将东、北、西侧的自然山林组合入城市的形态结构中,形成城中有山水,山水绕城区的城市总体布局形态。

3、充分利用城市南面滨江、北部靠山的自然环境优势,以及东古西新的城市发展格局,形成“北居、南商、东游、中贸、西产”的城市布局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