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ppt课件
《校园文化建设》课件
校园景观建设
校园雕塑
校园导视系统
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雕塑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设置清晰、美观的校园导视系统,方 便师生在校园内活动。
建筑风格
保持校园建筑风格统一,体现学校的 历史和文化底蕴。
03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学风建设
学风定义:学风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学习、科研、学术 等方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学风建设的措施
学校礼仪规范
学校礼仪规范
学校礼仪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学校的礼仪规范包括校庆、开 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等重要场合的仪式程序和要求。
具体要求
学校应制定详细的礼仪规范,包括着装要求、仪式流程、参与人员等;师生应积极参与各项仪式,遵守礼仪规范 ,展现学校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师生礼仪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家对礼仪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
校风建设
校风定义:校风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 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是校园精神文化的 核心。 校风建设的措施
强化师生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师生文明素质。
校风建设的重要性:良好的校风能够激励师生积极向上 、奋发有为,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学校的 整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制定学校章程,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05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学生行为规范
学生行为规范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他们的行为规范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 围至关重要。学生应遵守的规范包括诚实守信、尊重师长、友爱同学、勤奋学 习等。
具体要求
学生应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尊重他人 的权利和尊严,不欺凌同学;爱护公共设施,保持环境整洁等。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
“理念” 源于希腊文 idea和 eidos
德文和英文里分别用 die 和 idea 表示
编辑ppt
16
一、哲学观的历史发展与大学理念
1.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主导时期 中世纪大学的诞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理性主
义教育目的观占主导地位时期 理性主义是一个哲学流派
编辑ppt
25
(一)社会需求在大学理念形成中 所起作用的历史考察
1.中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智慧的花朵”“象牙塔”
编辑ppt
26
2.19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文艺复兴后“黄金时代”结束 大学成了僵
化保守落后的机构 洪堡 纽曼
编辑ppt
27
3.20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编辑ppt
7
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 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 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路等冷冰冰的建筑 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聚地,而是人、思想、 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 代表。
编辑ppt
8
大学精神是在某种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 有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 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 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之所在,对大学的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 用的思想导向
大学精神文化与大学理念
编辑ppt
1
大学精神文化的涵义 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 大学理念的时代内涵
编辑ppt
2
一、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
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 也。”何为“业”,“我们所有一切身心活动,都是一刹 那一刹那的飞奔过去,随起随灭,毫不保留。但是每活动 一次,他的魂影便永远留在宇宙间,不能磨灭。就像一个 宜兴茶壶,多泡一次茶,那壶的内容便生一次变化。茶吃 完了,茶叶倒去了,洗得干干净净,表面上看起来什么也 没有;然而茶的“精”渍在壶内,第二次再泡新茶,前次渍 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能令茶叶更好。茶之随泡随倒随 洗,便是活动的起灭;渍下的茶精便是业。茶精是日渍日多, 永远不会消失的,除非将壶打碎。这叫做业力不灭的公例。 在这种不灭的业力里头,有一部分我们叫做‘文化’。”
第三讲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
(2)大学人文精神的体 现。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传承文化命脉,融汇时代精神。 ❖追求学术自由和独立精神。
它包括对知识、真理的向往与追求,对道德人格的重视与践 履,对自由、民主等价值的认同,对人的关注、尊重,对人 主体价值的高扬,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反思,等等。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对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 为原则,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 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文化精神。
大家好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
社科部 白臣
一、何谓大学
(一)大学的由来
西方意义上的“大学”最早出现在公元8世纪末, 很多学者认为,知识应该包括“人与自己”、“人与 人”、“人与物”三个方面,与之相对应,大学也应该 包括三个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院、科学学院。
还有两种职业没有包含到“大学”之中,那就是 “教士”和“医生”,前者关怀人的灵魂,后者关怀人 的肉体。于是除了人文、社会、科学这三个学院之外, 再加上神学院和医学院,就成了综合大学的模型。
重科技,轻人文的弊端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构成完整的统一的 人类科学体系 。
“半个人”。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
专业教育,学生可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 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 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 的。”
没有科技,做不好事;没有人文,做不好人。 不利于人文精神的保持与延续
❖ 三是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日 益强大的竞争优势。
❖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发展在相当程 度上是第一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的混 合,但我们的资源并不富有。
❖ 就对资源的依赖而言,现阶段,我们 大体上用占世界三分之一的能源、铁 矿石、钢铁及其它原材料,创造不足 世界总量二十分之一的产值。
《校园文化和特色》课件
03
校园文化的实践与传承
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组织文化节
定期举办文化节,展示 学生才艺和校园文化特 色,增强学生归属感。
开展社团活动
鼓励学生成立和参与各 类社团,丰富课余生活
,培养兴趣爱好。
举办学术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 交流,拓宽学生知识视
野,激发学术热情。
策划志愿服务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和行为习惯。
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集 体荣誉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
激励作用
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
辐射作用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向社会传播正能 量,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斯坦福大学
位于美国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其开放、创新和创业的校园文化孕育了一大批科技产业的领袖。斯坦福 大学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其校园文化和硅谷的创业氛围紧密相连。
成功传承和发展的校园文化案例分析
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文化以科技创新和工程教育为核心,该校的传统项目如“科技月”、“黑客马拉松”等活动 ,不仅传承了学校的科技创新精神,也吸引了全球的优秀学子。
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建筑风格、绿化环境、规章制度、校训 校风、学术氛围、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一所学校的灵 魂和标志。
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校 园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校园文化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它对于提 升学校的品牌形象、吸引优秀师资和学生、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最新第二讲 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汇编
(一)何谓大学
◆ 大学的由来
◆公元十三世纪初,当巴黎大学、牛津大 学创立之初,一、二年级的“初阶”的教 学是以人文为主;因此人文学院的文、史、 哲三系就是大学的“通史”,全校同学都 “必修”。三、四年级的“进阶”则是学 生可以深入自己爱好的科目。
1/15/2019
(一)何谓大学
◆ 中国传统经典《大学》 ◆ 中国传统经典《大学》原为《礼记》中 的一篇。相传为曾子所作,近代许多学者 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的作品。它全面总结 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 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 《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 “四书”。
1/15/2019
(一)何谓大学
◆ 中国古代的大学
1/15/2019
(一)何谓大学
◆ 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
◆ 近代以来,西方的“University”早期被翻译成“书院” 等,后又称为“大学堂”、“大学校”,民国以后“大 学”成为正式的称呼。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开 始大量兴办近代学堂,日本的学校成为官办学堂最主要 的借鉴对象。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 所大学,成立于1895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则转为 效法美国的大学制度。 ◆ 新中国初期学习前苏联式的教育模式。1978年改革开 放以后,则逐步使欧美的大学教育模式成为主要的借鉴 指针。
大学 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二○一四年十月
1/15/2019
主要内容 一、大学、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welcome 二、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培育
《大学》完整版本ppt课件
国际合作项目类型及实施方式
01
教师互访与交流
通过教师互访、学术研讨等方式,增进双方了解,推动教学科研合作。
02
学生交换与联合培养
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实施联合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经
历。
03
合作研究与项目合作
针对共同关心的领域和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共同申请国际科研项目,
推动学术进步。
留学生招生及培养策略
高等教育标准
参照国内外高等教育相关标准,确保质量标 准的先进性和国际性。
利益相关者需求
充分考虑政府、社会、企业、学生等利益相 关者的需求和期望。
持续改进策略实施效果
01
教学质量提升
通过持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提 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社会服务拓展
加强校企合作,拓展社会服务领域, 提高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创新教育观念
倡导创新教育
认为创新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力。
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开展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培养学生的 科研能力。
06 大学国际交流与 合作
国际交流重要性及意义
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通过国际交流,学生能够接触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 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国际交流有助于学校与国际接轨,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和影响力。
推动科研合作与创新
国际交流为学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平台,有助于推动科 研合作与创新,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
来源:哈工大报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凝聚,是大学的旗帜与品牌,它是大学文化主体长期实践,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高度成熟并为大学成员一致认同的深层次的主体文化。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逐步凝练成学校独有的风格、气质与传统,成为一所大学的社会品格,鲁迅先生称之为“校格”。其建构意义不仅体现在它对内能创设一个积极健康、奋发向上,影响校内成员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气质、道德情感、行为模式的大学氛围,同时对外表现为大学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精神风貌以及学校的个性和魅力所在。精神文化虽无制度文化、环境文化那种直观可视的特点,然而由于它已经浸透和附着在校内各种文化载体及行为主体身上,从而使人无时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文化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通过大学的使命、校风、校训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形成和成熟而起作用。
大学使命是大学精神形成的来源。所谓大学使命是人们对大学组织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亦是人们对大学组织应有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要求。什么样的发展定位,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形成什样的文化。有时它完全以大学组织的宗旨、目的和理想表现出来。任何大学不论其大小都应当有自己的使命,并在使命确定的基础上,明确大学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大学使命就是大学的文化使命,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所在和价值取向。校风作为体现校园精神的独特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校风(包含学风和教风在内)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作风。优良的校风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辛勤育人,也鞭策着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不过,优良的校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通过长期的培育和实践。优秀的校风是学校的文化内核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的精神动力。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_大学精神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
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之所在。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广阔的概念。
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定义,文化应当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文明成果。
从狭义的角度定义,文化则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观念形态,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
以下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讨论,将以狭义文化概念为基础来展开。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
与大众文化或其他文化相比较,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首先,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文化。
大学以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为己任,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
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就是探求未知世界、求证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历尽艰辛、追求真理的过程。
在这种特殊活动和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大学文化,必然深深地留下“上下求索”的烙印,必然把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作为自己的旗帜。
其次,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
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为了使人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使人类美好的信念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张扬。
一句话,是为了满足人类永恒的需要。
大学文化总是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自己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与普通的商业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等相比较,大学文化所凸显的是: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
第三,大学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
大学和大学精神PPT37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大学和大学精神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校园文化建设-PPT课件
徐 岩 (淮阴工学院)
(三)校风建设问题
校风建设不如人意。在校风建设上,校领导、管理人 员、教师以及全体学生相互推诿,每一方主体都把校风不 好归咎到其他主体身上。究其原因,在于各方主体未真正 认识到“文化育人”的作用并且相互之间协调不佳,使校 风在领导作风、管理作风、教风和学风之间出现了恶性循 环。
(二)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 构建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所倡导和灌输的价值观念产生需求和适应的 社会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刍议》 任晓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 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一种载体,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和 巩固良好的校风,纯洁大学生群体的道德风尚,对大学生德、智、体 全面发展,对培育‘四有’新人、乃至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内部存在问题
精神文化建设 问题
行为文化建设 问题
校园文化
环境文化建设 问题
制度文化建设 问题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
精神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校园精神 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冲突
校风建设问题
(一)精神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大学精神飘渺虚幻。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 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通常体现为大学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 社会关怀精神。
——《现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反思与和谐校园的建构 》 徐 岩 (淮阴工学院)
五、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问题
艰难境遇致使教师很难全身心投入去营建纯洁的校园 文化。如职称压力、论文要求、短期专业设置使老师只注 重自己知识结构调整等等。第一,在老师评价学生、学生 也评价老师甚至根据评价选课的今天,教师自己必须调整 自己的关注点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如果仅熟悉并讲授 书本理论知识,会导致学生的反感进而出现恶性评价,其 后果就是在高校立身困难; 第二,教师评职称、写论文、 做项目等量化指标不谙市场之道是很难的完成的,因而将 大量时间用于校外,不太注重校园文化的营建。
大学精神与理念
精品课件
7
大学精神与理念
• (二)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
• 所谓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从大学精神文化的多元性而言。
• 二是从学术自由而言。
• 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并非同化,也就是说它不仅不是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完全否定与排斥,而是通过 优势互补,一方面使得大学精神得以丰富和发展,另 一方面满足大学人对多元文化的需求。
• 理性主义强调以理性为核心,而理性既是神的 属性和人的本质,认为凡合乎自然和人性的就 是合理的,并且理性是永恒的。
• 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有洪堡、纽曼、 怀特海。
精品课件
12
大学精神与理念
• (二)实用主义的大学理念开始盛行及两种理 念并存与对峙时期
• 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是皮尔士、詹姆士和 杜威 。
• 校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精神文化元素。它对内 能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是学校个 性和精神面貌的一种重要彰显,是获得外在认 同和支持的一种重要途径。一所大学的校训在 提出之初通常是从应然的角度表明大学的一种 办学理念,这一理念起着引领这所大学不断发 展的作用。处在理念形态的大学校训,经过漫 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最终会成为大学的一种优 秀的文化传统,即大学精神。
精品课件
6
大学精神与理念
• 三、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
• (一)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性
• 这里包括继承的发展和创新的发展两个方面。
• 所谓继承的发展即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 的发展。
• 所谓创新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优秀的文 化传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二是根据时代发展 的需要不断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大学精神文化。
• (三)走向“社会中心”的现代大学理念的时代内涵
《大学之道》ppt课件
党员干部要争当“榜样典型”,做到“廉洁齐家”,同时,党员干 部的家人也要争当“贤内助”,共建好家风。另一方面,党员干部既 要爱家也要爱党爱国,要认识到国与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党员干部 应发自内心地爱党爱国,做到敬业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出自 己的力量。
5.2 大学之道/《礼记》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三纲”“八目”的内涵及关系。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追求。
华东理工大学校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
三是平天下,党员干部应具备为民情怀。天下之事,民生为大,中 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并不 是说一名党员干部能够公而忘私、敬业奉献,就一定具有为民情怀。 公而忘私、敬业奉献,是为民情怀的前提,党员干部真正具有为民情 怀,还需要有一颗同理心。党员干部具有同理心,才能够换位思考, 了解群众真正想要什么;才能够将心比心,真正走到群众的心里。党 员干部俯下身子和群众打成一片,做到一切为了人民,才能够真正践 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思考:第一段阐述了儒学追求的“三纲”,三纲是什么?“三纲” 之间的是怎样的关系?
“三纲”中,“明明德”侧重于“内圣”,“亲民”侧重于“外王”,“止 于至善”是最终追求。这三个纲领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 社会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
《大学》说课PPT课件(2024)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32
02
03
3. 专题研讨
围绕核心议题展开讨论, 如“明明德”、“亲民” 、“止于至善”等。
2024/1/28
4. 现代应用
将《大学》智慧与现实生 活相结合,探讨其在当代 社会的实践意义。
5. 总结与回顾
梳理课程内容,巩固学习 成果。
8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教师对《大学》的基本思想、篇章结 构进行讲解。
倡导慎独精神
在个人独处时也能保持谨慎不苟,自觉遵守道德 规范,不做有违道德的事。
2024/1/28
21
《大学》中的齐家治国理念
家庭伦理观念
强调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家庭伦理观念,为治国平 天下奠定基础。
以德治国思想
主张以德治国,通过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民本思想
强调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疾苦,注重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18
经典语句欣赏与解读
2024/1/28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01
古代那些想要彰显光明品德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
国家。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联系。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02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这句话告诉
我们要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5
课程内容与结构
2024/1/28
01
内容概述
02
《大学》的篇章结构、核心思想、重要概念。
03
选取代表性段落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现代意义。
6
课程内容与结构
2024版《大学》教学讲解课件
提升个人修养
《大学》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 学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和品德, 使我更加懂得如何做人、如何与 人相处。
拓展知识视野
《大学》提倡博学多闻,使我意 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拓展自 己的知识视野和认知范围。
培养实践能力
《大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使 我更加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 际生活和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 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博学于文
《大学》提倡广泛学习各种知识,以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在当代教育中,这一理念体现为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培养多 元化、综合性的知识结构。
慎思笃行 《大学》强调思考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行动能力。在当代教育中,这一理念 体现为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结合自身实际谈《大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大学》教学讲解课 件
目录
• 引言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 • 跨文化对比与影响研究 • 实践应用与拓展延伸 • 总结回顾与课程考核
01
引言
课程背景与目的
弘扬传统文化
本课程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通过讲解《大学》这 部经典著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
其中的思想精髓和道德规范。
提交方式
请将论文以电子版形式 提交至指定邮箱,文件 名请注明“姓名+《大 学》课后作业”。
THANKS
感谢观看
拓展阅读:相关经典文献推荐
《论语》
《孟子》
《荀子》
《中庸》
孔子的言行录,阐述儒 家思想和教育理念。
孟子的著作,探讨人性、 道德和教育等问题。
荀子的著作,阐述礼法 并举、性恶论等思想。
儒家经典之一,阐述中 庸之道和人生哲学。
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自由包括两层涵义
• 第一层涵义指个人学术自由。大学教师根据 其与校方所签合同,在教学和研究以及研究 成果的转让上享有足够的自由。在教学上, 教师可以自己选择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以及 确定学生学习成绩。在研究上,教师可以自 己确定研究课题、申请研究经费、组建研究 队伍,并将研究成果商业化或申请专利。
• 学校的人工标志(校徽、雕塑等)具有很强 的宣示、渲染功能。
• 世界著名大学校园内的人工标志,往往因其 象征的学术意义而使人们感受到一种优良的 学术风气。 Nhomakorabea佛大学的校徽
• 一个盾牌图章的中心,用倒三角形排列着三 本打开的书,书上刻着7个拉丁字母—— “VERITAS”,意为“真理”。
• 这是简化了的哈佛校训和座右铭。校训的全 文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与真理为友。”
大学精神
• 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所特有的相对稳 定的健康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
• 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积淀的最富大学特质和 时代特色的精神特征
• 是大学群体的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 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 是大学优良文化传统的结晶,是大学历久常 新的动力和源泉
“清华精神”的三个特点
•第一是耻不如人 •第二是讲究科学 •第三是重视实干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库特·赖纳·库茨勒 大学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外国著名大学校长纵论大学精神
斯坦福大学教育经济学家马丁·卡诺依 大学要应对教育不平衡现象带来的挑战
早稻田大学校长白井克彦 大学新的核心使命是创造性解决多元化社
会的问题 巴黎第十一大学原校长格扎维埃·夏皮萨
真正的现代化大学应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北大精神”的三个特点
•第一是兼容并蓄与学术独立 •第二是养成人格与自由意志 •第三是保持张力与典范意义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闵维方: “大学要有一种精神”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同的特点,
而这些特色都是通过大学的校训表现出来的
东北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 “自强不息”是东北大学老校长张学良对东大学生的
外国著名大学校长纵论大学精神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C·莱温 没有雄心壮志就没有一流大学
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F·理查德 大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
莫斯科国立大学校长维·安·萨多夫尼奇 社会通过大学关心自己的未来
外国著名大学校长纵论大学精神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伯林格教授 大学面临全球化挑战
牛津大学副校长威廉姆·D·麦克米伦 制定大学发展战略需要历史的眼光
第一部分:大学的功能及其内涵
•传授知识
现代大学三项职能 •发展知识
•服务社会
清华与北大同时代产生,大学精神上有
差异
蔡元培把“学术归学术、政治归政治、
道德归道德”的办学观念,使北大结聚了 许多优秀的学问家、思想家。
前提:•一是要有真正的学问
•二是要有一定的界限
第二部分:大学精神及其载体
• 这棵苹果树早在1820年已被暴风雨刮倒。三一学院 后来又在主楼旁边,在一块绿茵茵的草地中央,栽 种了一棵冠状的苹果树。让牛顿的科学精神孕育一 代又一代是剑桥人。
• 第二层涵义指院校学术自由。
首先,院校学术自由可以让大学教师不因当权 者或政客的指责而被除名。
其次,大学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拥有确定 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和给谁教的自主权。
最后,大学还有权根据在职教师的表现决定晋 升哪些教师、提升哪些教师的薪水、授予哪些 教师终身职位,以及终止哪些教师的合同。
哈佛铜像及“三个谎言”
• 哈佛铜像纪念的是哈佛大学的第一位捐赠人 约翰·哈佛。
• 为了永远纪念他,校方请来林肯总统雕像的 作者,在灰色的“大学楼”前为约翰·哈佛 铸造了一尊铜坐像。
• 哈佛铜像还有一个幽默的绰号:“三个谎言 铜像”。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主楼旁的苹果树
• 牛顿18岁进入学院就读,26岁成为剑桥著名的数学 教授。“由苹果落下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妇孺皆 知。
丁肇中对于学术自由的体会
• 体会之一: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 体会之二:做基础研究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以为正确的事,
不要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对而改变。 • 体会之三: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 体会之四:进行国际科学合作时,要选科学上重要的题目,
引起参加国科学家最大的兴趣,同时,对贡献最大的国家, 要有优先的认可,才能获得它更大的支持。 • 体会之五: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由于好奇心, 要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感兴趣,并且要勤奋地工作。
要求;
• “知行合一”则是东大第一任校长王永江,针对当时
年轻人浮华之气日盛,力戒他们不存虚浮侥幸心理, 对学业实事求是,少说话、多做事而提出来的。
著名大学校训及其特色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明辩、慎思、笃行”
著名大学校训及其特色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天津大学: “实事求是”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山东大学:“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华中科技大学:“团结、求是、严谨、创新” 华东师大:“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学术民主自由是大学精神的重要标志
• 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要发挥学术民主, 广泛听取教授们的意见,斯坦福的校训是让 “自由之风吹拂”。
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和谐校园构建的两大要素
东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科 学 技 术 哲 学 博 士 孙 雷 教授
沈阳市政协常委
开篇 外国著名大学校长纵论大学精神 第一部分 大学的功能及其内涵 第二部分 大学精神及其载体 第三部分 大学文化及其作用 第四部分 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培育
西南联大的启示
• 当年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的硬件并不优越, 但学术环境非常良好,因而为培养出杨振宁等 一批大科学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1955年我国的学部委员中约三分之二出自西南 联大。
• 杨振宁:“在条件很艰苦的西南联大学习的那 五、六年,影响了我的一生。”
人工标志对大学精神具有渲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