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 串透
2019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与汇编专题必背06 电磁场的基本性质
![2019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与汇编专题必背06 电磁场的基本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f979debed0d233d4b04e6926.png)
专题必背06 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必背知识点】一、对电场强度的理解及计算电场强度三个表达式的比较二、电场的基本性质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的方向进入电场,带电粒子将做加(减)速运动.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1)研究条件: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2)处理方法:类似于平抛运动,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处理.①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t =lv 0.②沿电场力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必背方法技巧】一、场强、电势、电势能的比较方法1.电场强度:(1)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判断,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2)根据等差等势面的疏密程度判断,等差等势面越密,场强越大;(3)根据a =qE m 判断,a 越大,场强越大.2.电势:(1)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且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2)根据U AB =φA -φB 比较正负,判断φA 、φB 的大小.3.电势能:(1)根据E p =qφ,判断E p 的大小;(2)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判断:无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二、解电容器问题的常用技巧(1)在电荷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极板间电场强度与板间的距离无关.(2)对平行板电容器的有关物理量Q 、E 、U 、C 进行讨论时,关键在于弄清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在变量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因变量,抓住C =εr S 4πkd 、Q =CU 和E =U d 进行判定即可.三、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临界问题技巧1.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临界问题,关键在于运用动态思维,寻找临界点,确定临界状态,根据粒子的速度方向找出半径方向,同时由磁场边界和题设条件画好轨迹,定好圆心,建立几何关系.2.粒子射出或不射出磁场的临界状态是粒子运动轨迹与磁场边界相切.。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7大模块重点知识总结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7大模块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263cd827c1cfad6185fa705.png)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7大模块重点知识总结1.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2.运动和力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 电学习题串透析知识点串透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 电学习题串透析知识点串透](https://img.taocdn.com/s3/m/c6b9602a10661ed9ad51f3b1.png)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电学习题串透析
专题一 电容器问题
一.电容器的变量分析
1.判E 、v 、Q 、C 的变化:抓住U Q C =、kd s C πε4=、d
U E =三式讨论 2.判电流方向:关键判电量变化
3.判带电粒子运动:关键判电场强度变化
4.判电容器内某点电势变化
二.电容器的储电特征
关键:1.充放电时形成电流,稳定后断路 单充单放 ||21q q Q -=∆
2.在计算电量变化时需考虑
先放电后反充电 21q q Q +=∆
三.电容器中电场对运动电荷的控制作用
专题二 电磁导轨运动问题
电磁导轨的运动研究可以分别从电路特点,安培力的特点加速度特点,两个极值规律(a=0和v=0)及收尾时能量转化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单个金属棒问题
1.力+电阻
2.力+电容
3.初速+电阻
4.初速+电容
二.双金属棒问题
1.动量守恒系统:初速+电阻(∑=0外F )
初速+电阻∑≠0外F
2.动量不守恒系统:
力+电阻:共加速运动。
2019年高考物理培优三轮考前回扣江苏专用版讲义:要点回扣要点3
![2019年高考物理培优三轮考前回扣江苏专用版讲义:要点回扣要点3](https://img.taocdn.com/s3/m/8769e30b0722192e4536f6ae.png)
要点3相互作用[规律要点]1.常见的三种性质的力高中常见的性质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一定要明确各种力产生的原因、条件,要熟悉每种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特征,按照“一重、二弹、三摩擦、四其他”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F≤F1+F2;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还可以等于分力(几种特殊角度的合力运算要熟记)。
4.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保温训练]1.(2018·江苏南师大附中期中)质量分别为2 kg、1 kg、2 kg的三个木块a、b、c 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1所示,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
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 m/s2。
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图1A.6 cmB.8 cmC.10 cmD.12 cm答案 D2.(2018·江苏无锡高三期中)我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高铁(如图2甲所示)在行驶过程中非常平稳,几乎感觉不到放在桌上的水杯在晃动。
图乙为高铁车厢示意图,A、B两物块相互接触放在车厢里的水平桌面上,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的质量比B的质量大,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B相对于桌面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A受到2个力的作用B.B受到3个力的作用C.A受到桌面对它向右的摩擦力D.B受到A对它向右的弹力答案 A3.(2018·江苏无锡高三期中)如图3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绳子的质量及绳与衣架挂钩间摩擦均忽略不计,衣服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保持绳子A端、B端在杆上位置不变,将右侧杆平移到虚线位置(绳仍为绷直状态),稳定后衣服仍处于静止状态,则()图3A.绳中张力变大B.绳中张力不变C.绳对挂钩作用力不变D.绳对挂钩作用力变小解析将杆N向左移一些,两部分绳间的夹角变小,绳子拉力变小,但是绳对挂钩的作用力与衣服的重力大小相等,不变,C项正确。
2019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与汇编专题必背04 力学中的功能关系
![2019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与汇编专题必背04 力学中的功能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6fe4707b90d6c85ed3ac620.png)
专题必背04 力学中的功能关系【必背知识点】一、求功的方法比较1.恒力做功的求法(1)应用公式W=Fs cosα其中α是F、s间的夹角.(2)用动能定理(从做功的效果)求功:此公式可以求恒力做功也可以求变力做功.特别提醒:(1)应用动能定理求的功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功.(2)合外力的功也可用W合=F合s cosα或W合=F1s1cosα+F2s2cosα+…求解.2.变力做功的求法特别提醒:(1)摩擦力既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其值为负值,W =-F f ·s 相对,且F f ·s 相对=ΔE 损=Q 内能.二、两种功率表达式的比较1.功率的定义式:P =W t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2.功率的计算式:P =Fv cos θ,其中θ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1)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 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 取瞬时值,对应的P 为F 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2)当v 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F 必须为恒力,对应的P 为F 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特别提醒:公式P =Fv cos θ在高中阶段常用于机车类问题的处理,此时P 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F 为牵引力,F f 为阻力,则任一时刻都满足P =F ·v ,机车任一状态的加速度a =F -F f m ,当机车匀速运动时,F =F f ,P =F ·v =F f ·v .三、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对公式的理解(1)计算式为标量式,没有方向性,动能的变化为末动能减去初动能.(2)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或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整体.(3)公式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2.动能定理的优越性(1)适用范围广:应用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单一过程,多过程,恒力做功,变力做功.(2)应用便捷:公式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的细节,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问题,应用时比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方程方便,而且能解决牛顿运动定律不能解决的变力问题和曲线运动问题【必背方法技巧】动力学规律优先原则(1)对于单个物体,涉及位移的应优先选用动能定理,涉及运动时间的优先选用动量定理。
高三物理3 3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3 3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2d21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f.png)
高三物理3 3知识点总结高三物理课程中,"3 3" 是指高中三年级下学期的第三单元,主要涵盖以下三个知识点:电磁感应、发电原理和电磁振荡。
本文将对这三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于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和复习。
1.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公式表达为:ε = -ΔΦ/Δt,其中ε为感应电动势,ΔΦ为磁通量的变化量,Δt为时间的变化量。
1.2 楞次定律楞次定律规定了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使得其产生的磁场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这意味着感应电流会产生一个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
1.3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速率成正比,也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大的磁通量变化速率或大的线圈匝数将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动势。
2. 发电原理发电原理是指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光能等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其中,常见的发电原理有以下几种:2.1 电磁感应发电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发电机利用机械能旋转导致磁场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2.2 光电效应发电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装置。
2.3 热电效应发电利用热电效应将温度差转化为电能,例如热电堆就是利用热电效应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发电原理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类发电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能转换的原理。
3. 电磁振荡电磁振荡是指电磁场中能量在电场和磁场之间交替传递,并且持续产生的现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3.1 电感和电容的作用电感和电容储存和释放电磁场中的能量。
电感储存磁场能量,而电容储存电场能量。
二者可以协同作用,实现能量的交替传递。
3.2 电磁振荡的特征电磁振荡具有周期性和振荡频率的特征。
高考物理总复习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专家指导).docx
![高考物理总复习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专家指导).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602e740524de518974b7d7e.png)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态度决定一切,细节是成败的关键第一讲物体的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知识网络二.热点透析(一)三个模型的正确理解:1. 轻绳(1) 不可伸长一一沿绳索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不能承受压力,拉力必沿绳的方向。
(3) 内部张力处处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2. 轻弹簧(1) 约束弹簧的力是连续变化的,不能突变。
(2) 弹力的方向沿轴线。
(3)任意两点的弹力相等 3. 轻杆(1) ------------------------ 不可伸长和压缩 沿杆方向速度相同。
(2) 力可突变一一弹力的大小随运动可以自由调节。
(二)受力分析习惯的养成:1. 受力分析的步骤: •宏观物体(动量従理应用和圆周运动研究) 微观粒子力的存在性判断--利用牛顿定律 弹簧的弹力多解性■大小 f=? u mg f=? umg cos 0(1)重力是否有Q(2)弹力看四周q”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3)分析摩擦力”〔大小:由牛顿定律决定静摩擦力|〔由牛顿定律判定I 方向彳I 多解性(4)不忘电磁浮 2. 正确作受力分析图要求:正确、规范,涉及空间力应将其转化为平面力。
(三)共点力平衡的分析方法1. 判断一一变量分析(1) 函数讨论法「(2) 图解法(△法)L 方法的 .- (3) 极限法 「选择思路~ (4) 物理法 丿 2. 平衡状态计算:I RtA :三角函数勾股定理三个力作用一一合成平衡法:jI F]2= —F3构成封闭△〜解厶一般△:正弦定理、余弦 定理、相似定理EF X =O受四个力及以上一一分解平衡法E F v =0受4个力及以上:一般利用函数讨论「已知2个条件:函数式 受3个力SI 已知3个条件:△法选择项中无极值——极限分析法确受 定力 研分 究析■■ ■ 条件运动类中 販嬉何IKF 为tri 力匀交速运动 (削线.曲线〉2”・* • vj S^tt ----- at ?S ■•七一二・( V (>H> s 「_ L 1. 金勺变速曲线运动中対公 式的理解.対M.V.S 变化关豪 的理解2. 合运动利分运动的硝定3. 运动过程的分析4. 变轼分析自曲落体类半撇问眩 渡河问18S. 2n-l IflWASI L _ _____! ____♦『JL%町不等于条AS=aT 1 2 3 V 仃大小不变 方向改变V 。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 动量和能量知识点串透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 动量和能量知识点串透](https://img.taocdn.com/s3/m/07f260740c22590103029daf.png)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动量和能量一.知识图表二.热点透析(一)四个物理量的比较功: ——①F ②S ③功的正负判断方法 ④变力功的求法 ⑤一对内力功功率:①定义式②意义③平均功率④α⑤功率与加速度⑥机车 启动与最大速度1.功和冲量 冲量:——①变力冲量的求法 ②对合冲量的理解 ③一对内力的冲量功和冲量比较区别:一矢一标2.动量与动能 关系:kk mE P mp E 222==P E k ∆∆与的关系:变化k E P 一定变化;P 变化;k E 不一定变化(二)四个规律的比较1.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定 理表达式表达式性质正负意义公式的选择动量定理单物:pI i ∆=∑系统:ii p I ∆=∑∑矢量式(能正交分解)物理量的方向动能定理单物:ki E W ∆=∑系统:ki i E W W ∆=+∑∑内外标量式(不能正交分解)动力功W i :阻力功E k 增ΔE k :E k 减1.优先整体和全过程,然后隔离物体和隔离过程2.对动能定量应用时特别小心对待速度突变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碰撞、绳子拉紧、子弹打击、反冲、爆炸等)2.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1)条件的比较碰撞模型(2)典型问题 反冲与爆炸 人船模型三.功能关系功=能的变化∑∆=ki E W ∑∆+∆=p k E E W 除重力∑∆+∆=弹除弹力p k E E W ∑∆+∆=电除电力p k E W ε∑+∆=电除安培力E E W k 电电弹安培力弹力电场力除重力E E E E W p p k +∆+∆+∆+∆=∑ε,,,即:功的表述中已考虑某力对应的能,在能量变化的表述中不考虑该力对应的能的变化。
反之在能量变化的表述中已考虑该力对应的能的变化,在功的表述中不考虑该力所做的功。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https://img.taocdn.com/s3/m/9caccb66ad02de80d5d84019.png)
大小:由牛顿定律决定
静摩擦力
由牛顿定律判定
Accor ding to Office Party of mass line education pra ctice a ctivities le d group of unifie d arrangement s, units main le d to for cadre s workers S hang a times party lecture , due to himse lf level limited, only put this stage concentrated le arning of experience today and everyone common wit h learni ng excha nge, purpose is let we furt her de ep understanding mass li ne of connotation, i nsisted party of mass line, do masses w ork, following main from four a a spe cts tol d: a, a nd full aware nes s party of mass li ne educati on pra ctice a ctivities of major mea ning Part y's 18 major distinct proposed to focus on the party's a dvanced nature a nd purity, i n the party, with "pragmati c and clea n for the people" a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arty's mass line and educational pra ctice .
2019高考物理培优三轮考前回扣江苏专用版讲义:要点回扣要点9含答案.doc
![2019高考物理培优三轮考前回扣江苏专用版讲义:要点回扣要点9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e55236e65ce050877321300.png)
要点9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规律要点]1 .两概念、一定理2.动量与动能的区别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理想守恒。
(2)系统所受外力远小于内力,如碰撞、爆炸,外力可以忽略不计——近似守恒。
(3)系统某一方向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或外力远小于内力,则该方向动量守恒——分方向守恒。
4.一动碰一静弹性碰撞物体碰后速度的规律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如的物体以速度巾与质量为血2、静止的物体发生弹性正碰,则有动量守恒: 加1切=加1刃+加2"2,联立以上两式解得刃=辭篇必,2m 1 严乔列。
机械能守恒(1) 当m\=m 2时,vi=0, v 2=vo (质量相等,速度交换)。
(2) 当m\>m2时,v )>0,厂>0,且V2>vi (大碰小,前后跑)。
(3) 当mi<m 2时,可<0,血>0(小碰大,要反弹)。
(4) 当加1加2时,V1=V O , V2 = 2VO (极大碰极小,大不变,小加倍)。
(5) 当加1加2时,申=一"0,「2 = 0(极小碰极大,小等速率反弹,大不变)。
[保温训练]1.(2018-江苏无锡期中)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的是()墙弋/〃〃〃〃〃〃/777777777777777# 甲在光滑水平面上.子 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 丙两球匀速下降•细线断裂 后•它们在水中运动的过程中 A. 只有甲、乙C •只有甲、丙 答案C2.(2018•江苏泰州月考)质量为2 kg 的小车以2 m/s 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 若将质量为2 kg 的沙袋以3 m/s 的速度迎面扔上小车,则沙袋与小车一起运动的速 度的大小和方向是()A.2.6 m/s,向右 B.2.6 m/s,向左答案c3. (2018-江苏连云港期中)如图2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加=3 kg 的薄 板和质量为m'=\ kg 的物块,都以v=4 m/s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它们之间B.只有丙、丁 D.只有乙、丁C.0.5 m/s,向左D.0.8 m/s,向右 T 木块沿光滑同定斜而由静止滑下的过程中 § _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乙剪断细线.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有摩擦,薄板足够长,当薄板的速度为2.4 m/s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m —^v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图2B.做减速运动D.以上运动都可能4.(2018•江苏高考)如图3所示,悬挂于竖直弹簧下端的小球质量为加,运动速度的大小为u,方向向下。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高中物理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高中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f27fe7767f5acfa0c7cd8b.png)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高中物理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第一讲 物体的平稳咨询题的分析方法。
二.热点透析〔一〕三个模型的正确明白得: 1.轻绳〔1〕不可伸长——沿绳索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不能承担压力,拉力必沿绳的方向。
〔3〕内部张力处处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2.轻弹簧〔1〕约束弹簧的力是连续变化的,不能突变。
〔2〕弹力的方向沿轴线。
〔3〕任意两点的弹力相等 3.轻杆〔1〕不可伸长和压缩——沿杆方向速度相同。
〔2〕力可突变——弹力的大小随运动能够自由调剂。
〔二〕受力分析适应的养成: 1.受力分析的步骤: 〔1〕重力是否有()⎩⎨⎧微观粒子动研究动量定理应用和圆周运宏观物体〔2〕弹力看四周⎩⎨⎧--弹簧的弹力多解性利用牛顿定律力的存在性判断受力分 析确 定 研 究 对象〔3〕分析摩擦力大小:由牛顿定律决定静摩擦力 由牛顿定律判定方向:多解性 〔4〕不忘电磁浮 2.正确作受力分析图要求:正确、规范,涉及空间力应将其转化为平面力。
〔三〕共点力平稳的分析方法 1.判定——变量分析 〔1〕函数讨论法 〔2〕图解法〔△法〕 方法的 〔3〕极限法 选择思路 〔4〕物理法2.平稳状态运算:Rt △:三角函数勾股定理 三个 力作用——合成平稳法:F 12=-F 3构成封闭△→解△一样△: 正弦定理、余弦 定理、相似定理∑F x =0 受四个力及以上——分解平稳法∑F y =0第二讲力与运动一.知识图表二.热点透析运动受力紧相连,严谨笃实细分析,临界隐含图助研,物理模型呈眼前〔一〕动态变量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1.动态过程分析大小V min V=0〕力力加速度速度变化〔V方向有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不能突变2.瞬时状态的突变无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不能突变接能的刚性物体必具有共加速度矢量性〔确定正方向〕关键运动示意图,对称性和周期性,v-t图a是否一样3.运动会成分解方法的灵活使用按正交方向分解平抛运动⇒按产生运动的缘故分解渡河咨询题〔二〕牛顿定律与运动1.在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运动〔1〕句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技巧矢量性〔确定正方向〕关键运动示意图,对称性和周期性,v-t图a是否一样〔往复运动〕〔2〕研究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差不多方法〔动身点〕——灵活运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按正交方向分解抛体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按产生运动的缘故分解渡河咨询题2.在变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和机械振动〔1〕圆周运动①圆周运动的临界咨询题绳子T=0 圆周轨道的最高点、最低点〔绳型、杆型〕的极值速度临界轨道N=0 ⇒摩擦力f=fmax 锥摆型、转台型、转弯型的轨道作用力临界②典型的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核外电子绕核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多种力作用的圆周运动③等效场咨询题④天体运动咨询题考虑多解性〔2〕振动过程分析对称性V |a| |F|的对称平稳位置的确定专门位置特点〔3〕圆周运动、振动、波的系列解的确定方法考虑时空周期性运动的双向性第三讲 动量和能量一.知识图表二.热点透析〔一〕四个物理量的比较功: ——①F ②S ③功的正负判定方法 ④变力功的求法 ⑤一对内力功功率:①定义式②意义③平均功率④α⑤功率与加速度⑥机车 启动与最大速度1.功和冲量 冲量:——①变力冲量的求法 ②对合冲量的明白得 ③一对内力的冲量功和冲量比较区不:一矢一标2.动量与动能 关系:k k mE P mp E 222==P E k ∆∆与的关系:变化k E P 一定变化;P 变化;k E 不一定变化 〔二〕四个规律的比较1.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定 理 表达式表达式性质 正负意义 公式的选择 动量定理单物:p I i ∆=∑ 系统:i i p I ∆=∑∑矢量式 〔能正交分解〕物理量的 方向 1.优先整体和全过程,然后隔离物体和隔离过程 2.对动能定量应用时专门小心对待速度突变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碰撞、绳子拉紧、子弹打击、反冲、爆炸等〕动能定理单物:k i E W ∆=∑系统:k i i E W W ∆=+∑∑内外 标量式〔不能正交分解〕动力功 W i :阻力功E k 增ΔE k :E k 减2.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1〕条件的比较碰撞模型 〔2〕典型咨询题 反冲与爆炸 三.功能关系 功=能的变化 ∑∆=k i E W∑∆+∆=p k E E W 除重力 ∑∆+∆=弹除弹力p k E E W ∑∆+∆=电除电力p k E W ε∑+∆=电除安培力E E W k电电弹安培力弹力电场力除重力E E E E W p p k +∆+∆+∆+∆=∑ε,,,即:功的表述中已考虑某力对应的能,在能量变化的表述中不考虑该力对应的能的变化。
2019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与汇编专题必背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
![2019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与汇编专题必背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b4571901f111f18582d05a21.png)
专题必背0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必背知识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技巧(1)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即Δx=x2-x1=x3-x2=…=aT2,x m-x n=(m -n)aT2.(2)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t/2=(3)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尽量利用初速度为零的运动特点解题.如第n 秒的位移等于前n秒的位移与前n-1秒的位移之差,即x′n=x n-x n-1=an2-a(n-1)2=a(2n-1).(4)逆向思维法: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转换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处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其逆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者加速度相同.如竖直上抛运动上升阶段的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上升阶段的最后1 s内的位移与自由落体运动第1 s的位移大小相等.(5)加速度不变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涉及反向运动时(先减速后反向加速),可对全过程直接应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解题.如求解初速度为19.6 m/s的竖直上抛运动中3 s末的速度,可由v t=v0-gt直接解得v t=-9.8 m/s,负号说明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相反.3.图象问题(1)两种图象(2)v-t图象的特点①v-t图象上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轴上方代表的是“正方向”,t轴下方代表的是“负方向”,所以v-t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不能描述物体做“曲线运动” 的情况.②v-t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物体的速度相等.③v-t图象不能确定物体的初始位置.(3)利用运动图象分析运动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确定图象是v-t图象还是x-t图象.②明确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意义.③明确图象斜率的意义: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或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或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反映了速度的方向.④明确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的意义.⑤明确两条图线交点的意义.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三、超重与失重1.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分量)时处于超重状态,此时物体重力的效果变大.2.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或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分量)时处于失重状态,此时物体重力的效果变小;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物体重力的效果消失.注意:①重力的效果指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对竖直悬绳的拉力以及浮力等;②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含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不因此而变化.四、力F与直线运动的关系五、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涉及的公式较多,求解方法较多,要注意分清物体的运动过程,选取简洁的公式和合理的方法分析求解,切忌乱套公式,一般情况是对任一运动过程寻找三个运动学的已知量,即知三求二,若已知量超过三个,要注意判断,如刹车类问题,若已知量不足三个,可进一步寻找该过程与另一过程有关系的量,或该物体与另一物体有关系的量,一般是在时间、位移、速度上有关系,然后联立关系式和运动学公式求解,且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正负.六、追及、相遇问题1.基本思路2.追及问题中的临界条件(1)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②若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的位移也相等,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③若两者位移相等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2)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运动):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②当两者位移相等时,即后者追上前者.3.注意事项(1)追者和被追者速度相等是能追上、追不上或两者间距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2)被追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要判断追上时被追的物体是否已停止.七、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求出物体的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利用物体的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位移和速度,也就是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由此推断物体受力情况.八、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解答物理临界问题的关键是从题述信息中寻找出临界条件.许多临界问题题述中常用“恰好”、“最大”、“至少”、“恰好不相撞”、“恰好不脱离”……词语对临界状态给出暗示.也有些临界问题中不显含上述常见的“临界术语”,但审题时会发现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审题时,一定要抓住这些特定的词语,明确含义,挖掘内涵,找出临界条件.【必背方法技巧】1、解题常见误区及提醒(1)v-t图象、x-t图象不是物体运动轨迹,均反映物体直线运动的规律。
2019年和2020年全国卷高考物理3-3分类汇总
![2019年和2020年全国卷高考物理3-3分类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d612bd616fc700aba68fc35.png)
高考物理3-3分类汇编课标一卷(2019)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
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
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的密度。
(2)(10分)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
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部其性能。
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容积为013 m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
已知每瓶氩气的容积为3.2×10-2 m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5×107 Pa,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2.0×106 Pa;室温温度为27 ℃。
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i)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i i)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1 227 ℃,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课标二卷(2019)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如p-V图所示,1、2、3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是T1、T2、T3。
用N1、N2、N3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次数,则N1______N2,T1______T3,T3,N2______N3。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0分)如图,一容器由横截面积分别为2S和S的两个汽缸连通而成,容器平放在地面上,汽缸内壁光滑。
整个容器被通过刚性杆连接的两活塞分隔成三部分,分别充有氢气、空气和氮气。
平衡时,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0和V0,氢气的体积为2V0,空气的压强为p。
2019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与汇编专题必背15 力学试验
![2019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与汇编专题必背15 力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1a29ae67f01dc281e43af023.png)
专题必背15 力学试验【必背知识点】一、测量读数类仪器使用1.游标卡尺(1)各种游标卡尺的有关参数如下表所示:上哪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度线(此某一刻度线不需读出)对齐,由游标上对齐的刻度数(即格数)乘以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得出毫米以下的小数;③总的读数为毫米整数加上毫米以下的小数.特别提醒:(1)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可根据游标尺刻度格数的倒数计算,单位为mm.如5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为150mm=0.02 mm.(2)游标卡尺的读数不需要估读.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量程一般为0~25 mm,精确度是0.5 mm÷50=0.01 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①从固定标尺上读出整毫米数,要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如果露出再加上0.5 mm.图②0.5 mm 以下的读数则等于与固定标尺上横线对准的可动圆周上的读数(要估读一位)乘以精度0.01 mm.③测量长度为上述二者之和.如图中所示读数为 6 mm +0.5 mm +20.2×0.01 mm =6.702 mm.特别提醒:螺旋测微器的使用要注意两点:(1)半毫米刻度线;(2)估读,末位估读的“0”不要漏掉.二、力学实验 1.“纸带类”实验 (1)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接在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使用时,每隔0.02 s 打一次点,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通过研究纸带上点迹间的距离,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纸带的应用①利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测出与n 点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 内的距离s n 和s n +1,由公式v n =s n +s n +12T 算出.(如图14-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就是根据此法求得物体瞬时速度的.②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在“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中,就是据此求得物体最终获得的速度大小.因此要选取纸带上打点间隔基本相等的部分进行测量.③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a .利用a =ΔsT 2求解:在已经判断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可利用Δs =s n +1-s n=aT 2求加速度a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用“逐差法”,s n -s m =(n -m )aT 2.b .图象法利用v n =s n +s n +12T 算出相应时刻点的速度,画出v -t 图象,根据图线的斜率计算加速度. 2.“胡克定律类”实验(1)原理:利用橡皮条或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计算(测量)其长度的变化分析力的变化情况或建立F -x 坐标系,描点画图研究力的变化规律.(2)应用①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 ②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三、实验误差1.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从性质和来源看,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1)偶然误差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就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要减小系统误差,必须校准仪器,或改进实验方法,或完善实验原理.2.有效数字(1)测量既然总有误差,测量的数值就只能是近似数,如“174.2 mm”最末的一位数字“2”是不可靠数字,但它仍有意义不能舍,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大概数量关系,比如这里174.2与174.8相比是接近174还是175就显而易见了.像174.2 mm 这种带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为误差所在位.在实验中,测量时要按有效数字的规则来读数.(2)确定有效数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单位无关.②关于“0”在有效数字中的特殊性:0在前时,从左往右数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才是有效数字.0在后时,计入有效数字.③乘方不算有效数字;比如3.020×10-3 m/s中的-3不是有效数字,10也不是.3.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累积法.(3)图象法.【核心实验】一、纸带类实验1.打点计时器系列五个实验力学实验中用到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有5个,分别是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及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纸带数据的处理方法3.平衡摩擦力的两个实验及方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及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两个实验均需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垫高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匀速下滑.4.三个关键点(1)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取点方法是一样的.(2)涉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均是先接通电源,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3)实验数据处理可借助图象,充分利用图象斜率、截距等的物理意义.二、橡皮条弹簧类实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1)图象法为了使图象能够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关系,通常通过选择坐标轴代表合适的物理量(或包含物理量的代数式),使其图象成为直线.利用描点法画线性图象时,要尽可能通过较多的数据点作直线,其他不在直线上的数据点要均匀分布在图象两侧.(2)利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由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与实际测量得到的合力F′不可能完全重合,只要在误差允许范围内F与F′重合即可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三、力学创新实验创新设计实验通常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通过实验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物理规律;第二类为给出实验规律,让你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数据处理.第一类必须在实验数据上下工夫,根据数据特点,掌握物理量间的关系,得出实验规律;第二类必须从已知规律入手,正确选择测量的物理量,根据问题联想相关的实验模型,确定实验原理,选择仪器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ccbc2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4.png)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高三物理学科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关键科目之一。
为了能够顺利应对物理考试,高三学生需要对三轮复习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围绕着高三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展开讨论,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复习准备。
一、力学知识点1.运动学高考物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为运动学。
其中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不同类型的运动。
学生们需要对各种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并能够应用相关公式解决问题。
2.力的作用和受力分析力是物体发生运动或形状变化的原因,学生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并能够进行受力分析,找出物体所受的全部力,并应用牛顿第一、第二定律解决问题。
3.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高考物理中的难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掌握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如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向心力等,并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解决与圆周运动有关的问题。
二、热学知识点1.温度和热量学生们需要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热量守恒定律解决与热学有关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了解热能转化和传递的过程,如传导、传热和辐射等。
2.气体动理论气体动理论是高考物理热学部分的重要内容。
学生们需要了解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如速度分布、平均动能等,并能够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与气体有关的问题。
3.相变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学生们需要了解物质的相变规律,如固体的熔化、沸腾等,并能够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此外,还需要了解熵的概念和熵增原理。
三、电学知识点1.电荷和电场学生们需要了解电荷的属性和电场的概念,并能够利用库仑定律解决与电荷和电场有关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了解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概念。
2.电流和电路学生们需要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基本组成,如电源、导线和负载等,并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与电流和电路相关的问题。
3.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电磁感应和电磁波是高考物理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们需要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并能够应用它们解决与电磁感应有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 串透第一讲 物体的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三个模型的正确理解: 1.轻绳(1)不可伸长——沿绳索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不能承受压力,拉力必沿绳的方向。
(3)内部张力处处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2.轻弹簧(1)约束弹簧的力是连续变化的,不能突变。
(2)弹力的方向沿轴线。
(3)任意两点的弹力相等 3.轻杆(1)不可伸长和压缩——沿杆方向速度相同。
(2)力可突变——弹力的大小随运动可以自由调节。
(二)受力分析习惯的养成: 1.受力分析的步骤: (1)重力是否有()⎩⎨⎧微观粒子动研究动量定理应用和圆周运宏观物体(2)弹力看四周⎩⎨⎧--弹簧的弹力多解性利用牛顿定律力的存在性判断大小 f=?u mg f=?umg cos θ 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分析摩擦力大小:由牛顿定律决定 静摩擦力 由牛顿定律判定方向:受力分 析确 定 研 究 对象多解性 (4)不忘电磁浮 2.正确作受力分析图要求:正确、规范,涉及空间力应将其转化为平面力。
(三)共点力平衡的分析方法 1.判断——变量分析 (1)函数讨论法(2)图解法(△法) 方法的 (3)极限法 选择思路 (4)物理法2.平衡状态计算:Rt △:三角函数勾股定理 三个 力作用——合成平衡法:F 12=-F 3构成封闭△→解△一般△: 正弦定理、余弦 定理、相似定理∑F x =0 受四个力及以上——分解平衡法∑F y =0第二讲 力与运动一.知识图表二.热点透析 运动受力紧相连,严谨笃实细分析,临界隐含图助研,物理模型呈眼前 (一)动态变量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1.动态过程分析大小力 加速度 速度变化(V max V min V=0)方向有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不能突变2.瞬时状态的突变无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不能突变接能的刚性物体必具有共加速度矢量性(确定正方向)关键运动示意图,对称性和周期性,v-t图是否一样3.运动会成分解方法的灵活使用按正交方向分解平抛运动⇒按产生运动的原因分解渡河问题(二)牛顿定律与运动1.在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运动(1)句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技巧矢量性(确定正方向)关键运动示意图,对称性和周期性,v-t图a是否一样(往复运动)(2)研究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出发点)——灵活运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按正交方向分解抛体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按产生运动的原因分解渡河问题2.在变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和机械振动(1)圆周运动①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绳子T=0 圆周轨道的最高点、最低点(绳型、杆型)的极值速度临界轨道N=0 ⇒摩擦力f=fmax 锥摆型、转台型、转弯型的轨道作用力临界②典型的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核外电子绕核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多种力作用的圆周运动③等效场问题④天体运动问题考虑多解性(2)振动过程分析对称性V |a| |F|的对称平衡位置的确定特殊位置特征(3)圆周运动、振动、波的系列解的确定方法考虑时空周期性运动的双向性第三讲 动量和能量一.知识图表二.热点透析功: ——①F ②S ③功的正负判断方法 ④变力功的求法 ⑤一对内力功功率:①定义式②意义③平均功率④α⑤功率与加速度⑥机车 启动与最大速度1.功和冲量 冲量:——①变力冲量的求法 ②对合冲量的理解 ③一对内力的冲量功和冲量比较区别:一矢一标2.动量与动能 关系:k k mE P mp E 222==P E k ∆∆与的关系:变化k E P 一定变化;P 变化;k E 不一定变化 (二)四个规律的比较2.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1)条件的比较碰撞模型 (2)典型问题 反冲与爆炸 三.功能关系 功=能的变化 ∑∆=k i E W∑∆+∆=p k E E W 除重力 ∑∆+∆=弹除弹力p k E E W ∑∆+∆=电除电力p k E W ε∑+∆=电除安培力E E W k电电弹安培力弹力电场力除重力E E E E W p p k +∆+∆+∆+∆=∑ε,,,即:功的表述中已考虑某力对应的能,在能量变化的表述中不考虑该力对应的能的变化。
反之在能量变化的表述中已考虑该力对应的能的变化,在功的表述中不考虑该力所做的功。
第五讲 力学习题串透析专题一:传送带问题传送带类分水平、倾斜两种: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
(1)受力和运动分析受力分析中的摩擦力突变(大小、方向) ——发生在V 物与V 传相同的时刻 运动分析中的速度变化——相对运动方向和对地速度变化 分析关键 V 物?V 带 分类讨论 mgsin θ?f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 友情提醒:共速以后一定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吗?(2)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 ①功能关系:W F =△E K +△E P +Q ②对W F 、Q 的正确理解(i )传送带做的功:W F =F ·S 带 功率P=F ×V 带 (F 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ii )产生的内能:Q=f ·S 相对(iii )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 K ,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有如下E K =Q=221传mv 。
专题二:摩擦拖动问题一.摩擦拖动中的受力和运动分析 1.思路:速度 共速时是否再相对运动比较 ⇒⇒建立模型 是否反向 摩擦力是否变化,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加速度2.关键 滑动与不滑动 讨论脱离和不脱离 二.摩擦拖动中的功能分析和动量分析由牛顿定律求a i (隔离法) 1.动量不守恒系统 运动学公式位移关系(示意图) 2.动量守恒系统(1)重申动量守恒的四特性(2)涉及对地位移:单物体动能定理——fS 对地=ΔE ki涉及相对位移:系统动能定理——f S 相对=∑ΔE ki(3)警惕“ΔE 损” 专题三:弹簧类问题一.弹簧类题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一)弹力的特点1.弹力的瞬时性:弹簧可伸长可压缩,两端同时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弹力随形变量变化而变化。
2.弹力的连续性:约束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自由弹簧可突变) 3.弹力的对称性:弹簧的弹力以原长位置为对称,即相等的弹力对应两个状态。
(二)在弹力作用下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①考虑压缩和伸长两种可能性1.在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态——②作示意图③受力平衡列方程2.在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变速运动状态过程——抓住振动的对称性(1)变量分析瞬时匀变速运动(2)运动计算一般运动①通过分析弹簧的形变而确定弹力大小、方向的改变,从而研究联系物的运动②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不一定是平衡态抓住③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有变化的外力作用,变化的外力常存在极值问题④充分利用振动特征(振幅、平衡位置、对称性、周期性、F回与弹力的区别)⑤临界态——脱离与不脱离:必共速、共加速且N=0⑥善用系统牛顿第二定律二.弹簧类题的动量分析和能量分析1.受力分析、运动分析明确(1)何时:v max、v min、E pmax、E pmin、E k总max、E k总min、E kimax、E kimin弹簧伸长最长E pmax、E k总max(2)三个典型状态弹簧压缩最短压缩→原长v最大恢复原长伸长→原长v不一定最小2.动量守恒的系统和过程的确定(F外= 0之后)3.能量守恒的系统和过程的确定(注意:v突变中的能量转化,常见的有弹簧类连接体)第六讲电场与磁场一.知识图表二.热点透析(一)电场中的三概念辩析、ε、F、W的比较1.E、电场线的疏密(1)E常见的电场w电>0,ε↓;w中<0,ε↑利用电场线(2)ϕ与ε⇒ϕ与E无必然联系用重力场类比(与ϕ有联系的才成立)w电=-Δε(3)功能关系w安=E电(安培力作负功的情形)w洛=0(二)场的描述和设计①利用“均分法”找等势点后,可得等势线和电场线1.电场——匀强电场②利用重力场类比得电场线运动规律要求2.磁场——边界条件运动范围要求第七讲带电粒子的运动一.分析要点微观粒子重力不计1.重力是否考虑若考虑重力将无法计算,则重力不计隐含判断二.带电粒子运动判断有无初速电场中电场分布⇒轨迹是否只受电场力作用 电场线 ①磁场分布特点即B 的变化磁场中 ②运动中v 的变化 ⇔gB mvR =三.带电粒子运动计算(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匀速圆周运动rv m r Qq k22= 点电荷电场中:变速直线运动:动能定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常见运动 匀强电场中匀变速曲线运动 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交变电场中 振动 迂回运动 2.处理技巧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1)粒子作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三法均可以 变加速直线运动——功能关系分解方法: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或能量定理 (2)粒子作曲线运动功能关系 (3)粒子在交变电场中运动 运动示意图① v-t 图 三管齐下 周期性和对称性②小心对待最后一个周期 ③分解思想的灵活应用 (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无约束轨道的运动——常见的为圆周运动 1.常见运动有约束轨道的运动——沿轨道运动 2.处理技巧圆轨道、圆心位置的确定 n Tnm R v m quB 22)2(==(1)无约束轨道 圆直径两端点间距离的应用 ⇒ 列式求解的圆周运动 临界极值磁场边界条件 几何关系对称性,恰似中点射出的推论(2)有约束轨道运动运动过程分析(尤其v 的变化导致f 洛的变化→a 的变化的动态过程,明确临界和极值的位置条件)瞬时状态:牛顿第二定律(圆运动中的供需平衡条件) 过程:功能关系(三)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1.电磁场错开 ⇐注意时空周期性 空间上错开 2.电磁场重叠(磁场为匀强磁场) 运动模型判断方法 (1)带电粒子作匀速直线运动——F 合=0 (2)带电粒子作匀变速直线运动——F 合=恒量 v ∥B 即f 洛=0匀强电场 除f 洛以外的其它的合力等于0 (3)带电粒子作匀速圆周运动——点电荷的电场 f 洛 + F 电=F 向 功能关系(4)带电粒子作曲线运动——运动分解第八讲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二.热点透析1.关于电磁感应的判断(发电机——电动机模型、涡流的影响,磁悬浮列车,磁单极,超导体等) 等效电路(切割、磁变或均产生) 电容器的充、放电 2.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 电量问题电磁感应中tq ∆∆=ϕ的理解 有效值、瞬时值、平均值、最大值的正确使用 对一根金属棒,动能定理 3.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对回路:能量转化和守恒 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问题第九讲 电学习题串透析专题一 电容器问题 一.电容器的变量分析 1.判E 、v 、Q 、C 的变化:抓住U Q C =、kd s C πε4=、dU E =三式讨论 2.判电流方向:关键判电量变化3.判带电粒子运动:关键判电场强度变化 4.判电容器内某点电势变化二.电容器的储电特征关键:1.充放电时形成电流,稳定后断路单充单放 ||21q q Q -=∆2.在计算电量变化时需考虑先放电后反充电 21q q Q +=∆三.电容器中电场对运动电荷的控制作用 专题二 电磁导轨运动问题 电磁导轨的运动研究可以分别从电路特点,安培力的特点加速度特点,两个极值规律(a=0和v=0)及收尾时能量转化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