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单元说课(2)全版.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件 (共31张PPT)

议一议 图中的两个情景有什么共同点呢?
减少声音 的分散,增 大声音的响 度
你能举个生活中利用这个原理的工具吗?
听诊器
2.2.3 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它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不同的发声体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仍然可
以区分出来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举例:“不见其人,却辨其声” 模仿秀
❖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 发声方式等,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
听它振动发出的声,
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用同样的力度再次拨动,并注意
观察。
控制变量法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
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控制变量法
❖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 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 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 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 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 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 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 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2.2 声音的特性
❖2.2.1 音调 概念: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我
们平时所说的声音的粗细。
举例:简谱中的1.2.3.4.5.6.7 女高音、男中音

第2章 声现象(图片版) (共80张PPT)

第2章 声现象(图片版) (共80张PPT)

A.我们听到的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 340 m/s C.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频率相同的声波,其音色也相同
5. (2016· 黄石 )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 确的是 ( )
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 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 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 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 继续创作的
解析: 本题考查了传声的介质、声速的影响因素 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 体中传播, A 正确;声速受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影 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B 错误;声音不 能在真空中传播, C 错误;振动产生的声音可能不在 人的听觉范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播声音的 介质等原因,导致人耳听不到,D 错误. 答案: A
【答案】A
2.(2016·黑龙江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 播需要介质的是( ) 【导学号 73240011】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蝙蝠是靠发 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 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A 不符合题意;倒车雷达是靠 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 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B 不符合题意;利用 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 不符合题意;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讲 声现象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 的物体都在 振动 ,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声音在 真空 中不能 传播. 一切气体、 液体、 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 介 质 .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全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全章课件

1531 3750 3810 5000 5200
讲授新课
小结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
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熟记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 为 340m/s
讲授新课
练一练
1.玻璃鱼缸中养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 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 径是( C )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声速=
路程 时间
米(m)
s
v=
t
秒(s)
米/秒(m/s)
讲授新课
思考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 一样快?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v( m/s)
空气(15℃) 空气(25℃) 软木(25℃) 煤油(25℃)
水(常温)
340 346 500 1324 1500
海水(25 ℃) 铜(棒) 大理石 铝(棒) 铁(棒)
结合以上的学习,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及听到回声的条件,请你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 相距多少m,能把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
S v t 1 vt= 1 340m/s 0.1s=17m 22 2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 0.1s以上,距发声体至少17m,人耳才能把回声 和原声分开。
讲授新课
视频:真空罩实验
讲授新课
1.在没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气前,你能看到电铃锤的 振动吗?你能听到铃声吗?
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能听到铃声。
2.在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 动吗?说明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 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少,你听到的铃声有什么 变化? 能看到振动,说明电铃发声,随着抽气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声现象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声现象PPT优秀课件

课堂讲解
知识点1:音调 2.音调 (1)定义:音调是指音乐的高低。 (2)频率: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用f表 示,单位:赫兹(赫)(Hz),符号:Hz。 例如:音叉每秒振动1000次,可表示为f=1000Hz。
课堂讲解
知识点1:音调 (3)实验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结论:声源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 动越慢,发音的音调越低。 3.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声源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听起来声音尖而细;声源 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听起来声音低而沉。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课题引入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 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 掌发出的声音大?
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研究声音的特性。
音调
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听起来音调(pitch)高,有 的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什么 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课堂讲解
知识点1:音调 1.乐音 (1)定义: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2)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由于 声音是由声源的振动发出的,所以乐音的特征与声源的振 动情况有关。
特别警示(1)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2) 通常所说的“男低音,女高音”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
音色(musical quality)。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音色
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 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 异同。
音色
观察上面的声音波形可以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 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 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声现象》说课稿(共80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声现象》说课稿(共80张PPT)
内容标准
初 中 物 理
12
一、说课标(内容标准)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 定计划
科学探究
进行实验与收
集◇能数据通过观察、实验和公内共容信标准息资源收集证据。
初 中 物 理
13
一、说课标(内容标准)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 定计划
科学探究
进◇行经实历验从与物收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集◇数能据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内单容标归准类及比较。
分析与论证




14
一、说课标(内容标准)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 定计划
科学探究
进行实◇有验准与收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集数据◇能表述探究的问题、内容过标程准 和结果。
分析与论证


交流与合作


15
一、说课标(内容标准)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 定计划
科学探究
进◇行有实评验估与收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集◇数能据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内容的标新准 问题。
2.3.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3.2 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利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内容标准
声 现 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8
二、说教材
1编写 特点 19
二、说教材(编写特点)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课程目标 初 中 物 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一、说课标(课程标准)
5342...1..有认了了认初识解解识步机 物自物的理械然质实学能界的验及、多形操其内种态作相能多和技关、样变能技电的化,术磁运、会发能动物用展、形质简的能式的单大量,属的致的认性实历转识、验程化机物仪,和械质器知转运的,道移、 能动能物结测和量理构量力守学与一、恒 不物些声等 仅体基和内 含的本光容 有尺的、, 物度物电理了,理和知解了量磁识新解,等,能新具内而源材有容且的料安,还开及全了含发其意解有与应识相科应用,互用学等知作,研内道用关究容简规注的, 单律能过关的及源程注数其利与资据在用 方源记生与 法利录产可 、用和、持 科与处生续 学环理活发态境方中展度保法的等与护,应问科等会用题学问用。。精题简神。单。图表等描述实 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声现象》课件ppt2

《声现象》课件ppt2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 2.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 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11.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决定 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振 动的_____决定的. 1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 的是___.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声现象》课件p pt2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小游戏
全班同学闭上眼睛,其中一位同学发出声 音,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 问题: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声音这种特性叫做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有关,可以根据音色分辨声音。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声现象》课件p pt2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2.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提出问题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
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 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 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实验结论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 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 的响度越大.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声现象》课件p pt2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 5.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铃声明显减弱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第二章《声现象》课件(52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第二章《声现象》课件(52张PPT)

(5)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 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讨论,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 速的方法,尽可能的话,进行实际测量, 看看哪个组的方法更合适,测得的声速更 接近当时的真实值. 提示:可以测量声音在空气中,水中的 速度;超声波的速度等 注意:要注重实验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情景
情景体验· 探索发现
小明喜欢探究身边的物理现象,一次他将一把 钢尺按在桌上,一端伸出桌边,长度为钢尺的 1/3,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比较“尖细”,他知 道这是钢尺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其后他把钢尺 的2/3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力度相同),听到 的声音比较“粗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堂小练习


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 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 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而 “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 “高”、“低”指的是______.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 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 的声音的音调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 声体的______有关


易忽略点提醒 声音的高低是平常我们所感受到的声音的 “尖细” 和“低沉”,而不是我们所听到声音的大小,如牛 的声音比蚊子的声音响,但它的音调低,人的 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不同动 物的听觉和发声频率范围不同;
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时,我们采用在相同 力度下,改变一个物体的粗细、长度等方法, 改变物体的振动快慢,比较物体发声音调的变 化。此类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 不同音调,显示的波形不一样,如女同学的音 调比男同学高,波形就 ______ 一些;

声现象单元说课(2)全版.ppt

声现象单元说课(2)全版.ppt
课件
例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 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课件
例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 听诊器能增大振幅,使响度增大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课件
班级:
1号 2号 3号 组号: 4号
星期 :
合计
前置 课堂 纪律 作业
课件
1、课堂资源:教材 影视课堂视频 开展探究实验或演示实验 2、生活资源: 各种乐器 橡皮筋 听诊器等 3、生活体验: 倒车雷达 到马路上感受噪音等 4、动手制作: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 简易弦琴 土电话
课件
说拓展
课件
课件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一模块:声音的高低— —音调 1、先通过实验探究音调的 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课件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二模块:响度 1、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响 度和振幅的关系
课件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三模块:通过乐音的 波形的比较,来帮助学 生了解音色。
课件
第三节 声的利用
第一模块:声与信息 1、“想想议议:举出善 于利用声的动物” 2、火山爆发会产生次声 波。 通过以上两条信息让学 生体会生活中的次声波 。
5、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 介质
教材是通过真空罩中的闹钟、桌子传声等几个实验来让学生逐步得出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的结论,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是生活中来,激励学生多观察,多做实验 ,多总结,这样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一章 声现象》课件2

《第一章 声现象》课件2

令人厌烦的噪声 噪声的控制: 减小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有: 在声源处;减弱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隔声、吸声和消声) 在人耳处减。弱 (戴耳塞、头盔等)
张明在修理桌椅时候有敲击声,为
了使邻居免受干扰,他想出了三种方 法:第一,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厚布, 这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第二,把 自家的门窗关得很严实,这是在
同特征来判断的?( A)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例题选解
例3. 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 了(如图所示)。小欣认为是他们的动作吓跑 了鱼儿,大军却提出是他们发出的声音惊走 了鱼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作 出判断。
例题选解
例4.如图所示,在做真空是 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 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 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 不到.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 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 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 分析原因。
• B.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面,水上溅起水花
• C.吹响笛子后,按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
• D.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波 形
• 7、如下图所示,某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 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剧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 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
频率比可听声低的声波叫 次声。波它可以传得很远,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会对人体、机器、建筑造成伤害和
破坏,监测与控制它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

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例题选解 例1. 针对下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 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 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知识点,进行小结 讨论归课纳件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4、回顾与思考 (1课时)
教室 电子白板

互评

自评

师评
课件

检阶测段评
评价原则: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评价形式:
自评——你学到了什么?你真正思考了吗?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互评——组员进行恰当的评价。 师评——教师综合评价,评选优秀小组 阶段评——将阶段性检测纳入优秀小组、优秀组 员的考核评价中。最终纳入学校的评价管理结果进 行奖励。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声现象思维导图
东明课件学校 李兰英

中考分析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评价*
课程开发
课件
2012版声现象 课标要求 2.3.1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
条件。 2.3.2 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
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噪声的危 害和控制的方法。
课件
第三节 声的利用
第一模块:声与信息 3、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4、应用实例:倒车雷达。 5、B超的图片。
课件
第三节 声的利用
第二模块:声与能量 1、发声扬声器旁边的烛 焰; 2、超声波清洗机; 3、超声波碎石。等都说 明了超声波具有能量。
课件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一模块:噪声的来源 1、通过想想议议让学生 看看自己周围有那些噪 声。把物理和生活紧密 的联系起来。
课件
班级:
1号 2号 3号 组号: 4号
星期 :
合计
前置 课堂 纪律 作业
课件
1、课堂资源:教材 影视课堂视频 开展探究实验或演示实验 2、生活资源: 各种乐器 橡皮筋 听诊器等 3、生活体验: 倒车雷达 到马路上感受噪音等 4、动手制作: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 简易弦琴 土电话
课件
说拓展
课件
课件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本章从自然界中的声音入手,引出声
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同样是振动产生声音,为什么不同的人和不
同动物发出的声音不同呢?引出声音的三个特性,最后学习声音
的利用和控制,各部分紧密联系实际,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
,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课件
章首图
章首图是大象 大象的活动跟声音有什么关系 ?这无声中蕴含着什么?这对 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可引 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起学生 想探究声音奥秘的愿望。
课件
• 中考要求和课程标准一致 • 本章涉及的考点有: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速及相关的计算 3.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4.超声波和次声波及其应用
课件
例1.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 声的 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 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小刀、一根竹签。 2.将竹签切成适当长度,用于放入杯中,所以竹签长度要比杯底宽度小一 点就可以了。然后,将纸杯底部戳开一个小孔,不要太大。将棉线一段塞 入,并从杯口取出,再将棉线拴在竹签上。同样,将棉线的另一端也同样 操作,一个简单的土电话就做好了。你就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打电话了,赶 紧试一试吧。
动手学物理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能够在制作过 程中体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 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
3.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
1.知道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音调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的大小 跟发声体的振幅、发声体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系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相同
实验室
普通教室 电子白 板 或者实验室
3.声音的利用 自主+合作 (1课时)
了解声的有关知识和应用;通过学习声在现 普通教室 电子白 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 板 联系。
4.声音的利用和 体验+观察
噪音的危害和控

(1课时)
1.了解噪声的来源。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噪声的思路。
普通教室 电子白 板
课件
例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 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课件
例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 听诊器能增大振幅,使响度增大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课件
重点:
了解声音的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
的一些应用
难点: 知道音调、响度、音色的区

课件
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科学课中了解到了大量
与声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学生已经知道 在生活中有声音这一物理现象存在,但不是很 了解。
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的学生,对一些抽象 的物理概念很难理解,如:真空、声波以 及声速。这些概念对他们的思维构成了一 定的障碍,所以在讲解这些概念时,要特 别注意引导方法
5、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 介质
教材是通过真空罩中的闹钟、桌子传声等几个实验来让学生逐步得出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的结论,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是生活中来,激励学生多观察,多做实验 ,多总结,这样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件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科学技术社会:我们是怎 么听到声音的 “科学技术社会”是自主 学习材料,可以引导学生 自学,拓宽学生知识面。
课件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模块:控制噪声 1、控制噪声的措施
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更贴近实际。让学生们觉的物理就在身边。这不仅有利于 学生理解概念和掌握规律,而且可以增强课件学生从实践中联系理论的意识。从而降低 了学习物理的恐惧感和陌生感。
“做”中“学”:制作土电话
方法和步骤:1.取两个完好的纸杯,再取一根适当长度的棉线,一把
课件
2012版教材目录
目录变化本章的第一节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 播,第二节探究声音的特性,后两 节介绍声音在现实生活中的利与弊 以及防止噪声的方法,以拓展学生 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 样的处理,便于让学生先从整体上 认识声现象,再进一步的了解声音 的特性,最后再分析声的利用和危 害,让学生可以较全面地把握关于 声的知识。
课件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真空不能传声
2、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 传播
2012版物理课本和以前有所 改变,原来先探究固体液体 和气体都能传声,再探究真 空不能传声。新版先探究真 空不能传声也就是声音的传 播需要介质。
课件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固体能传播声音
第二模块声音的传播
4、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课件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一模块:声音的高低— —音调 1、先通过实验探究音调的 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课件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二模块:响度 1、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响 度和振幅的关系
课件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三模块:通过乐音的 波形的比较,来帮助学 生了解音色。
课件
第三节 声的利用
第一模块:声与信息 1、“想想议议:举出善 于利用声的动物” 2、火山爆发会产生次声 波。 通过以上两条信息让学 生体会生活中的次声波 。
因为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所以 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探究和分析能力 都非常的薄弱,几乎没什么前置技能可言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 。
课件
教学内容 1.声音的产生 和传播
2.声音的特性
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 探究+合作+演示 (2课时)
探究+合作+实验 (1课时)
任务设计
教学环境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从实验认 识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