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1e3f4f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b.png)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特
详细)
1. 植物的组成
-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根、茎、叶、花、果实)
- 植物生长的条件与方式
2. 动物的组成
- 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动物组织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骨骼、肌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 动物的消化与吸收、排泄、生殖等特点
3.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基因型、表现型,遗传变异)
- 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物种起源与演化)
4.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重要性
- 动植物的分类方法与分类特点
- 生物分类的意义与应用
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物群落、生态位、食物链、能量流动)
-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方法
6. 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
- 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水、吸入的气体等)
- 生活方式与健康(运动、休息、饮食、卫生)
-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7. 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 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 细胞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 遗传工程技术的道德问题与风险
这份文档总结归纳了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了植物和动物的组成、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生态
系统与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以及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等
方面的内容。
它的特点是详细全面,能够帮助初中生系统地复习和
巩固生物知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9ffbb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7.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分类
1.生物的定义
2.生物的分类和级别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4.五界的特征和代表性的生物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4.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
6.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7.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8.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三、细胞的代谢
1.细胞的代谢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3.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作用
4.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作用
四、物质的运输
1.物质在细胞内的运输
2.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排出作用
3.植物的营养运输
4.人体的血液循环
5.人体的各种呼吸形式
五、生物的繁殖
1.生物的繁殖
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3.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4.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
5.动物的无性繁殖
6.动物的有性繁殖
六、生物与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七、遗传的基本规律
1.生物的遗传
2.基因的发现和功能
3.基因的结构和类型
4.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八、生命的多样性
1.生命的多样性和进化
2.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3.物种的形成和灭绝
4.生物的分类方法
九、生物技术
1.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基因工程
3.细胞工程
4.生物工程技术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整理)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b5db7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6.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整理)一、知识概述话说天下学科千百样,初中生物这门课可是相当有趣哦!《细胞与生物体结构》①基本定义:说到底,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就像是一个个小户型公寓,里面包含了生物体的所有“家具”(细胞器和生物分子)。
②重要程度:这可是生物学的基础哦,掌握了细胞结构,才能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奥秘。
③前置知识:需要先了解物质组成和分子运动这些东东,才能更好地理解细胞。
④应用价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掌握了细胞工作机制,就可以更科学地养生防病啦!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细胞结构嘛,想想看,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些就是细胞里的“大Boss”啦!②关联知识:了解完细胞,接下来就会遇到组织、器官、系统这些更宏观的概念,它们都是由细胞“跑偏”组团形成的。
③重难点分析:说实话,细胞核里的DNA是真的难搞,它像一个复杂的密码本,但一旦破解,你就能通晓生命的奥秘!④考点分析:考试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是常客,准备好你们的记忆大军,别让它们“吃白饭”!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细胞其实就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②特征分析:细胞大小不等,有的微小如尘埃,有的庞大如鸡蛋。
它们都有自己的边界(细胞膜),会进行新陈代谢(各种生命活动)。
③分类说明:根据不同的标准,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简直就像植物大战僵尸里的植物和僵尸一样,各有各的特色。
④应用范围:在医疗、农业、环保等领域,对细胞的理解可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干细胞疗法、克隆技术都和细胞息息相关。
四、典型例题例题一《萝卜细胞的观察》题目内容:使用显微镜观察萝卜切片,描述你所看到的细胞结构。
解题思路:先调好显微镜,然后对准切片,耐心观察,记录每个细节。
详细解析:在显微镜下,你会看到萝卜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就像是在看一幅微观世界的宫殿图。
相关变式:换成洋葱表皮细胞观察,你会发现它们也有相似的结构,但又有独特之处。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0554ff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0.png)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疏生物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养分;生物能进展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响;生物能生长和生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分类按形态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分,水生,陆生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了解生物圈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外表。
3、生物圈中的生物: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供给根本的条件:养分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肯定的生存空间。
5.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3、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构造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四、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肯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生物局部消费者分解者〔如细菌、真菌〕非生物局部: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供给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1)食物链肯定是从生产者开头(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淌方向〔能量逐级递减〕(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简单的关系形成的网状构造。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终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淌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存,在食物链中,养分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存的有毒物质越多。
初中生物人教版知识点总结pdf
![初中生物人教版知识点总结pdf](https://img.taocdn.com/s3/m/b92458b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d.png)
初中生物人教版知识点总结pdf一、生物和生物圈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特征的实体。
2. 生物的共同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3. 生物圈的范围:地球表层的生物和它们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植物特有)。
2. 细胞膜的功能: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
3. 细胞核的作用: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4. 细胞质的功能:进行各种生化反应。
三、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关系。
2. 生物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3. 常见的生物分类: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
四、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2. DNA的结构和功能: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物种不断变化,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繁衍后代。
五、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到成熟植株再到种子的循环。
2.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3. 植物的繁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六、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的生命周期:从受精卵到幼体再到成体的过程。
2. 动物的呼吸:通过肺或鳃等器官进行气体交换。
3. 动物的繁殖:主要是有性生殖,包括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
七、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2. 人体的生理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
3. 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睡眠、个人卫生。
八、微生物的世界1. 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等。
2. 微生物的作用: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制作、医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而有害微生物可能导致疾病。
3. 微生物的控制:通过消毒、杀菌等方法控制有害微生物的传播。
九、人体的健康与疾病1. 疾病的概念:身体正常功能受到破坏的状态。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5500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0.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组织和生物的多样性等内容。
以下是这本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生物的基本概念1.生命的特征:组成、呼吸、营养、排泄、生殖、生长、运动、感应和调节等。
2.细胞学说: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生物的分类: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包括按细胞结构、分类群和进化等分类方式。
第二章生物的组织1.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组织单位:细胞。
2.多细胞生物的器官:包括典型器官(如人类心脏、手臂等)和复合器官(如植物的根、茎和叶等)。
3.动植物的细胞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维管组织和细胞壁等。
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1.分类生物的特点:包括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生活环境、生物特性等。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原核细胞(细菌),真核生物包括真核细胞(包括植物、动物、真菌和原生生物)。
3.三域系统: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将生物分为细菌域、古菌域和真核域。
4.生物的进化与发展:包括进化的证据(化石、同源器官、胚胎发育、生物的分类、生物地理分布等)和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等)。
第四章植物的营养1.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主要包括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二氧化碳和氧气)和无机盐。
3.植物的根系和吸收:根系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吸收营养的方式(活动运输和被动吸收)。
4.细胞的形成和发展: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和向外生长等。
第五章植物的繁殖1.植物的无性繁殖:包括营养器官的繁殖(例如根茎的繁殖)和生殖器官的繁殖(例如花的繁殖)。
2.植物的有性繁殖:包括花的结构和功能、传粉和授粉的方式、花粉管的生长和受精过程。
3.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果实的结构和功能、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第六章动物的营养1.动物的营养方式:分为食草动物、肉食动物、雄性动物和杂食动物等。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9439a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f.png)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调查的一般方法2.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圈1.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的荒漠环境。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蚯蚓能疏松土壤。
四、生态系统1.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
3. 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 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镜筒、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a71529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8.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第一章生命的奥秘- 生物: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 细胞的功能:物质转运、新陈代谢、细胞分裂。
- 生命的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刺激反应、适应环境。
- 生物分类:物种、属、族、门、纲、目、类。
- 生物圈:陆地生物圈、淡水生物圈、海洋生物圈。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 真核生物的分类: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 真核生物的形态: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 细胞的多样性:各种细胞的形态。
- 物种多样性:种、亚种、品种。
- 生态多样性:由物种、微观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差异而形成的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有生物组成和非生物组成两部分,生物组成由生物群落构成,非生物组成包括无机物和能量等。
- 生态位:一个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
- 生态金字塔:用于表达生物在一个群落中的数量和生物间的能量关系,分为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 能量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营养金字塔。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不被人类活动所破坏的行为。
第四章生物的形态结构- 干燥、湿润和沼泽环境下植物适应的结构。
- 动植物的适应性变化。
- 动物的身体骨骼特征。
- 植物的结构特征。
-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五章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物质循环:碳、氮、水等。
- 能量的转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作用。
- 生物的繁殖方式。
第六章生物与健康- 常见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 防治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方法。
- 饮食及其相关问题。
- 物质滥用的危害。
第七章种间相互关系- 生物种间关系的分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群落性关系、竞争关系。
- 生态平衡。
- 自然保育区。
- 灭绝和生物多样性。
总结本文概述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各章知识点,涉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命的奥秘、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物与健康、种间相互关系等。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9b304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6.png)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细胞、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细胞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产生、发展和维持的基础。
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由细胞参与或控制的。
2. 细胞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其中细胞膜包裹着细胞,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细胞核则控制细胞的基因和遗传信息。
3. 细胞分类细胞根据是否有细胞核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多种类型。
二、生命活动1.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分解、吸收、合成和排泄等各种活动。
它是维持生物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生命过程,也是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
3. 消化吸收消化吸收是指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并进入血液循环供给身体各部分使用的过程,也是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
4. 生殖和发育生殖和发育是生物体维持物种生存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包括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发育等多个方面。
三、生态环境1. 生态基本概念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生态系统、生态能量、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等多个方面。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与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所形成的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等多个方面。
3. 生态能量生态能量是指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转化过程,包括食物链、能量流和能量转化等多个方面。
4.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人类健康和幸福的一项重要工作。
综上所述,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细胞、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a150b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e.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对生物有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生存发展。
2. 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作用的,而不是单独孤立的。
3.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作用不断变化的。
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 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包括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2. 动物通过运动,可以比较迅速的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
3.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4.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阴湿处。
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藻类有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
2.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有茎、叶分化,无根。
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
3. 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有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蕨类植物有蕨菜、满江红等。
4.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有松、柏、银杏、苏铁等。
5. 被子植物: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有桃、大豆、水稻、玫瑰等。
四、生物圈中的人1.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它主要包括心脏和血管两部分。
2. 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3.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等。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4. 泌尿系统由肾脏和膀胱组成,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形成尿液并排出代谢废物;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其他废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5. 神经系统由脑和神经组成,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神经由神经纤维组成,包括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e0938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2.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精编版)一、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了解生物圈1.生物圈:-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的生活: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的控制中心。
2.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的变化。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动物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c0881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0.png)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一、细胞与生命1. 细胞的发现1) 细胞发现的历史2) 细胞理论的提出2. 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2) 细胞质3) 细胞核3. 细胞的基本功能1) 新陈代谢2) 分裂繁殖3) 自我修复二、细胞的代谢1. 细胞的营养1) 细胞对物质的需求2) 细胞的营养方式3) 细胞的消耗与生成2. 细胞的呼吸1) 呼吸器官及结构2) 呼吸过程与机制3) 呼吸与能量释放3. 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意义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3) 光合作用与环境的关系三、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生物的遗传1) 遗传的基本概念2) 遗传物质DNA3) 遗传规律2. 生物的变异1) 变异的原因2) 变异的类型3) 变异的适应意义3.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的概念与方法2) 基因工程的应用3) 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四、细菌及其感染1. 细菌的形态结构1) 细菌的形态特征2) 细菌的结构组织3) 细菌的分类2. 细菌的生活与繁殖1) 细菌的生活习性2) 细菌的繁殖方式3) 细菌的感染途径3. 细菌引起的疾病1) 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2) 预防细菌感染的方法3) 抗生素的应用与管理五、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 植物细胞的结构1) 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3) 植物细胞的生理功能2. 植物的组织与器官1) 植物的细胞组织2) 植物的器官结构3) 植物的生长发育3. 植物的营养生长1) 植物的取水与传导2) 植物的营养合成与储存3) 植物的生长调控六、动物的细胞与组织1. 动物细胞的结构1) 动物细胞的形态特征2) 动物细胞的器官3) 动物细胞的特殊功能2. 动物的组织与器官1) 动物的细胞组织结构2) 动物的器官结构与功能3) 动物的生长发育3. 动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1) 动物的取食与消化2) 动物的营养代谢3) 动物的繁殖生殖七、生态环境与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1) 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 生物的裙落与裙落内关系1) 生物裙落的组成2) 生物裙落内的关系3) 生物裙落的稳定性3.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1) 生态环境的危害与保护需求2)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3)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路径以上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重点知识汇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重点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1d46f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3.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重点知识汇总
本文档旨在总结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重点知识,提供给学生作为研究参考。
第一单元:生物的科学探究
- 生物的性质:生物的组成、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 科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提问、假设、实验、结论;
- 生物的实验室用具和操作方法;
- 生物学家的贡献和重要实验。
第二单元:细胞和人体基本组织
-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生长、分裂;
- 细胞的多样性:动植细胞的区别和功能;
- 细胞与组织的关系:人体基本组织和器官。
第三单元:生物的能量与物质交换
- 呼吸与燃烧:呼吸的意义、燃烧与呼吸的关系;
-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
- 物质的循环:水、碳和氮的循环。
第四单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生物的遗传:基因、DNA、染色体;
-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遗传和环境对个体性状的影响;
- 变异与进化:变异的原因和分类、进化的基本过程。
第五单元:生物的保护与利用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保护生物环境的方法;
- 生物资源的利用:合理利用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意义。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重点知识汇总。
希望本文档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人教版总结知识点
![初中生物人教版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acf24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4.png)
初中生物人教版总结知识点初中生物课程是学生们接触生物学的基础阶段,通过人教版教材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的进化等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初中生物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繁殖,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3. 细胞器的功能,如线粒体是能量转换的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
二、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1. 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常见的生物分类,如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等。
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 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 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四、生物的新陈代谢1.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五、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DNA、染色体等。
2. 遗传规律,如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基因流和物种形成等。
六、生物与环境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生态因素和生物因素。
2.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以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等。
七、人体健康与卫生1. 人体结构的基本认识,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
2.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3.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如传染病、慢性病等。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3f859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4.png)
____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注: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知识点请以实际教材为准)第一章:生物及其生命活动1.1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五界分类法:动物界、植物界、菌类界、原生生物界、古生物界。
- 七纲系统:脊椎动物纲、昆虫纲、软体动物纲、线形动物纲、扁形动物纲、环节动物纲、棘皮动物纲。
- 中国古代传统生物分类法- 生物名称的拉丁学名与汉语名称1.2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结构:由细胞组成。
- 生物的基本特征:营养、呼吸、运动、排泄、生长、繁殖、适应环境。
- 利用恶意循环的生活机制: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
1.3 生物的生命周期-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通过无性生殖繁殖的方式:分裂、出芽、萌发、孢子、再生。
- 有性生殖的过程:雌性生殖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1.4 生物的生长发育及调控- 生长:全身组织细胞增多和增大。
- 发育: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 生长发育的调控: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二章: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 细胞的观察与发现- 酵母菌细胞的观察和描绘。
- 细胞是人类胚胎学研究的基础。
2.2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器的功能及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2.3 生物细胞的多样性- 细菌细胞的特点:只有原核细胞,没有真核细胞。
-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比较。
2.4 细胞的生活活动- 细胞的代谢活动:物质的吸收、消化、合成、转化和排泄。
- 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发酵过程有关。
第三章:细胞的多样性和功能进化3.1 细菌的多样性- 真细菌和古细菌的区别与联系。
- 革兰氏染色方法。
3.2 真核细胞的多样性- 原生动物和原生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 原生生物的生活方式:游生、虫生、月生、托生和寄生。
3.3 线虫的多样性- 线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方式。
- 平衡基因的功能。
3.4 昆虫的多样性和功能进化- 昆虫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67a92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2.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生物与生物圈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特征的实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 生物的共同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3. 生物圈的范围:地球表层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二、细胞与组织1.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负责生命活动的进行。
3. 组织的构成:由相似的细胞聚集形成,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三、绿色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 植物的分类:根据形态和结构特点,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2.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4. 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四、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 动物的分类:根据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动物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3. 动物的生理功能:摄取营养、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
五、微生物的世界1. 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等。
2. 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种类多、分布广泛、繁殖快。
3. 微生物的作用:参与物质循环、制造抗生素、发酵食品等。
六、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双螺旋结构。
3. 生物的进化:物种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不断进化。
七、人体健康与卫生1. 营养与健康: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dbcd1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e.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生物与生物圈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特征的实体。
2. 生物的共同特征:- 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出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由细胞构成3. 生物圈的范围: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
-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 组织的形成: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
3. 器官的概念: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4. 系统的概念: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
三、绿色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 植物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 根据生活环境: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2. 植物的形态结构:- 根、茎、叶的形态和功能。
- 花、果实、种子的形成和功能。
3. 植物的生理功能:- 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 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分,有助于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四、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 动物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 根据生活环境:水生动物、陆生动物、空中动物。
2. 动物的形态结构:- 组织、器官、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 社会行为和领域行为。
五、微生物的世界1. 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单细胞生物,无真核,有细胞壁。
- 真菌:有真核,多数为多细胞,少数为单细胞。
- 病毒:非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28095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8.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
1.2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共同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2 组织、器官、系统-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 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第三单元生物的多样性3.1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我国已知鸟类有1244种,被子植物有3000种。
- 基因的多样性: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3.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4.1 绿色植物的一生- 种子萌发: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 开花结果: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4.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4a9d9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3.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2.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而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3.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DNA。
4. 细胞质是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
5.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二、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多样性体现在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人类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
4. 植物的分类依据包括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
三、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由遗传物质控制,并能传给后代的现象。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分子结构为双螺旋结构。
3. 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4. 进化论是解释生物进化的科学理论,物种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过程实现的。
四、生物与环境1. 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它们共同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2.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的途径。
4. 环境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五、人体的生理功能1. 消化系统主要负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负责输送血液,进行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
4. 泌尿系统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电解质平衡。
5.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和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
六、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1. 植物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的过程。
3.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其中有性繁殖通过种子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
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
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
(5)经碘液染色后。
(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
(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
(5)经碘液染色后。
(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1)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2)叶绿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3)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1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0、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21、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①根、②茎、③叶,(属于营养器官)④花、⑤果实、⑥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2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生命活动: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25、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等,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口蹄疫,鸡瘟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口服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口蹄疫,鸡瘟等动物病毒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这些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第三单元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假根。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
28、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①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②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
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①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②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③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9、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9.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见七年级上册P90页30、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31、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
外界条件: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2、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分、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有机物。
33、桃花的结构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3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35、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36、导管的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37、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条件:光能、叶绿体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38、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第四单元39说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P9)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43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书P32图、P34解读曲线图)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
消化腺可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
45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
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46关注食品安全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2、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