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657ed6580216fc710afdd4.png)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1.实验室还能采用单独加热_高锰酸钾__来制取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__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_. 3。
实验室还能采用加热氯酸钾__和_二氧化锰__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_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__.排水法适合不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气法适合比空气重的气体(就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氧气32可以,广口瓶正放,导管伸入到瓶底,因为收集气体比空气重,就将空气挤了出来),向下排气法适合比空气轻的气体,如氢气,氨气,广口瓶倒放导管伸入瓶底.氧气的收集可以用向上排气法和排水法过氧化氢加热可以产生氧气,但实验室一般不用,因为会产生大量水蒸气,实验室制氧气用加热高锰酸钾产生锰酸钾.氯化锰和氧气,因为不会产生杂质气体.实验室还可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工业上利用空气降压法(空气中有百分之八十是氮气,有百分之二十是氧气,利用二者沸点不同)高中教材说潜艇中有利用过氧化钠和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来制取氧气的排水集气法制取的氧气纯度比排气法要高的多。
分解过氧化氢这个成本太高,而且在加热分解过程中会有水蒸气产生,高锰酸钾由于是固体,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很容易分解制得氧气。
注: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加热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朝下倾斜一定角度,避免将水倒吸至试管内造成试管爆裂。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药品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定要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收----收集气体(用排水法)。
当-------------时,开始收集。
离----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离开水面。
用排水法收集时气体收集满的标志是-------------------- 熄----熄灭酒精灯催化剂又称触媒,在初中阶段的定义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组成和化学性质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
实验室制氧气
![实验室制氧气](https://img.taocdn.com/s3/m/f0d3513867ec102de2bd8999.png)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工业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空气中约含21%的氧气,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
第一种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气态空气变为液态。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在-196℃的情况下,液态氮蒸发,剩下的就是液态氧。
通常我们把氧气贮存在蓝色的钢瓶里。
第二种制法: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
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蒸馏)(1)具体过程(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 、药品:过氧化氢(H 2O 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 2)空 气196℃),先蒸发出来183℃)B 实验原理:表达式:过氧化氢(H 2O 2) 水(H 2O ) + 氧气(O 2)化学方程式: 2H 2O MnO2 2H 2O+ O 2 ↑注: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C 、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D 、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A 、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 、原理: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表达式:氯酸钾(KClO 3)氯化钾(KCl ) + 氧气(O 2) 方程式:2KClO 3 MnO 2 △ 2KCl + 3O 2 ↑ 注意: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 加热高锰酸钾:表达式:高锰酸钾(KMnO 4)△ 锰酸钾(K 2MnO 4)+ 二氧化锰(MnO 2)+ 氧气(O 2) 方程式:2KMnO 4K 2MnO 4 + MnO 2 + O 2↑C 、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D 、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人教版精编讲义+习题)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人教版精编讲义+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174e344a7302768f99391f.png)
201 年初中化学专属讲义课题:实验室制取氧气学生姓名:授课教师:201 年月日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单孔塞子集气瓶水槽玻璃片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课题内容:制取氧气知识点一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一、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2.实验步骤:①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 点:点燃酒精灯,试管均匀受热后,就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
⑤ 收:根据所选的收集装置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⑥ 移: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 熄:熄灭酒精灯。
3.验证和验满检验: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深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瓶内的气体是氧气;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4.注意事项:(1)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2)仪器组装:组装仪器时要按照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3)导气管稍伸入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4)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5)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6)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7)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二、双氧水(6%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2.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3)塞好带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4)向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中加入双氧水,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3.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2)导管只需略微伸入橡皮塞;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课题3---制取氧气复习总结
![课题3---制取氧气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26cdce33d4b14e852468cf.png)
活 动 与 探 究
2、装药品、固定试管 讨论:1、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可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为了防止凝结的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集气瓶:盛满水 4、试管加热 讨论:加热试管要注意什么? 先使酒精灯外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使试管受 热均匀(预热),然后再加热试剂所在部位。另 试管外壁不能有水。
活 动 与 探 究
谁能小结用高锰酸钾制氧实验步 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药品,塞棉花,塞带导管的塞子 3、固定装置在铁架台上,准备集气瓶 4、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5、收集氧气 6、把导管移离水槽 7、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小 结 实 验
实验装置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活 动 与 探 究
请说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才能装入药品 2、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3、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4、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5、试管要略向下倾斜 6、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7、先预热再集中在药品的下方加热。 8、气泡连续而均匀放出时才能收集。 9、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10、实验结束时,要先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再 熄灭酒精灯方法:分离液态空气
加压 空气 降温 液氧 氧气 液态空气
蒸发
氮气
属于物理变化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 (2)加热氯酸钾(KClO3) 和二氧化锰的混和物 (3)加热高锰酸钾(KMnO4)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课题3 制取氧气
知识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 制取氧气
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https://img.taocdn.com/s3/m/e8ce21e34afe04a1b071de97.png)
实验室用KMnO4制取氧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装置图:实验步骤: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着氧气流通过试管进入水中,使水变紫色。
试管口为什么要向下倾斜?原因: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点燃酒精灯为什么要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酒精灯?原因:使试管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使试管炸裂。
5、收:收集气体排水法:氧气难溶于水,不跟水发生反应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
检验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
6、移: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7、熄:熄灭酒精灯为什么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原因: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原理:2H2O2 === 2H2O + O2↑装置图:活塞的作用: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装置图:实验步骤: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3、收:收集气体方法: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4、满:进行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满。
5、验:检验气体检验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实验室也可以用以下装置图制取二氧化碳。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讲义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8aee96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6.png)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讲义一、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氧气不易溶于水,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许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更加剧烈。
例如,铁丝在空气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氧气也是许多生物呼吸过程中所必需的气体,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O₂↑(2)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由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棉花、导管等组成。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收集装置:可以选择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当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3)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仪器。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装入药品: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④固定装置: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⑤加热:先预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⑥收集气体: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⑦结束实验: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2、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由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塞和导管组成。
(3)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按照要求连接好仪器。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https://img.taocdn.com/s3/m/c982f02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8.png)
黄冈中学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一、内容概述: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题3:制取氧气,在这一课题,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所需仪器、反应装置、收集装置、操作步骤,除此之外,还学习了催化剂的定义和作用。
最后,还学习了分解反应这一基本反应类型.(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①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③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2、实验装置:(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如图所示)3、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用高锰酸钾作反应物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⑤收集气体。
⑥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水面.⑦熄灭酒精灯。
4、收集方法:①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操作要点:把盛满水的集气瓶(无泡)倒立在水中,排水充气,取出放置。
②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操作要点:使导气管尽量伸入集气瓶底便于排尽空气。
5、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气体是氧气。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6、验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7、放置: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应正放在桌面上。
8、注意事项:①在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时药品中的湿存水倒流炸裂试管。
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原因是利于加热。
③导管伸入试管内要刚露出橡皮塞,原因是利于排出产生的气体.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宜立即收集,待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原因是开始的气泡是试管内的空气,若立即收集则氧气不纯.⑤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原因是利于充分排出瓶内空气。
⑥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⑦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小团棉花,原因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第一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催化剂
![第一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催化剂](https://img.taocdn.com/s3/m/93522787647d27284a735183.png)
注意: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即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 催化剂,能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反应生成氧气。而二氧化锰在 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新课讲解
【实验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中的作用
新课讲解
【现象分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1、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 没有气泡,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 温度越高,产生氧气的
新课讲解
二、催化剂
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的物质。
概括为:“一变,二不变”
催 化 剂 的 用 途
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
化妆品中含有延缓 皮肤衰老的催化剂
新课讲解
【实验探究】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的多种催化剂
【实验结论】 多种物质都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但催化效果有所不同,其中二氧化锰是 过氧化氢分解的高效催化剂。
布置作业
在密闭空间,可使用“氧烛”来快速提供氧气。氧烛中含有氯酸钠(NaClO3)、 金属粉末(Al、Fe、Mg等)和催化剂等。
(1)氧烛放出的氧气来自于哪种物质? (2)推测氧烛中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 (1)原料中只有氯酸钠中含有氧,因此氧烛放出的氧气来自于氯酸钠; (2)氧烛中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强化练习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通常会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关于催化剂的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催化剂都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B、催化剂可以增加产品的质量 C、用了催化剂的反应,催化剂可能有多种 D、如果不用催化剂,反应不能发生 【方法点拨】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 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解析】A、有些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有些催化剂能减慢反应速率,故A错误;B、由于反 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因此催化剂不能增加产品的质量,故B错误;C、用了催化剂的反应,催化 剂可能有多种,都能起到催化效果,故C正确;D、有些反应不用催化剂,反应也可以发生,故D错误。
制取氧气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制取氧气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https://img.taocdn.com/s3/m/bd14d7660b4e767f5acfcecf.png)
二氧化锰Mn O 2二氧化锰加热Mn O 2 △加热△ 制取氧气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药品装置图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液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过氧化氢 水 + 氧气氯酸钾(氯酸钾是白色的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试管口要塞棉花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装置设计①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为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和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
②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生成气体的密度分为向上排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依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可选择使用排水集气法。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 且不与水反应(3)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4)验满方法:①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处有较大气泡冒出,证明已满。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二.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装置选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所以发生装置应选用固固加热型的。
(3)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c.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f.收集氧气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里的水就会被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g.熄灭酒精灯。
(4)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三. 氧气的工业制法1.分离液态空气法①原理:利用液态空气中液氮(沸点-196ºC)和液氧(沸点-183ºC)的沸点不同。
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20e1b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d.png)
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在加热条件下,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分子,会在受热时,被水分子激发,生成氧气。
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制取氧气的装置一般包括集气瓶、导管、导管口的固定装置、反应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①检查集气瓶是否漏气。
②检查导管内是否充满液体。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集气瓶。
④将导管口伸入水中,当水面上出现气泡时停止加热。
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①用铁架台固定集气瓶;②用酒精灯在集气瓶口加热;③缓慢地向集气瓶中加入稀硫酸;④当硫酸冷却后,再用一小段塑料管慢慢插入集气瓶中,当塑料管靠近水面时停止加水;⑤收集氧气。
—— 1 —1 —。
去制氧气实验报告(3篇)
![去制氧气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1260e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c.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 了解氧气的性质;3. 熟练操作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1. 实验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锰和锰酸钾。
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 K2MnO4 + MnO2 + O2↑2. 实验二: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反应方程式如下:2KClO3 → 2KCl + 3O2↑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集气瓶、水槽、导管、试管、棉花、毛玻璃片、单口塞、燃烧匙、火柴等。
2.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木炭、硫粉、红磷、铁丝、澄清石灰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用棉花塞住试管口;(2)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待氧气产生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4)将收集到的氧气进行检验,观察其性质。
2. 实验二:氯酸钾制取氧气(1)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均匀,装入试管;(2)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待氧气产生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4)将收集到的氧气进行检验,观察其性质。
五、实验现象1. 实验一: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内出现紫色晶体变为黑色,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集气瓶内氧气收集满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 实验二:加热氯酸钾时,试管内出现白色晶体变为黑色,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集气瓶内氧气收集满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六、实验结论1.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都能分解产生氧气;2.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助燃性;3. 通过实验,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氧气的性质。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和爆炸;2. 加热试管时,要均匀受热,防止试管破裂;3. 收集氧气时,要保证集气瓶内无气泡,避免氧气收集不纯;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熄灭酒精灯,清理实验器材。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验证实验报告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验证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da8815cc17552707220830.png)
O 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验证一、 实验原理 1.O 2的制取反应:1) KMnO 4 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产生O 2,并生成K 2MnO 4、MnO 2,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 4K 2MnO 4MnO 2+△O 2+2) KClO3在加热条件下并伴随MnO2的可以分解生成KCl 、O2,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2KClO 32KCl 3O 2+△MnO 23) H 2O 2在MnO 2的催化作用下也可以生成H 2O 和O 2,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2H 2O 2MnO 22H 2O O 2+4) 考虑到实验安全,本次实验只使用KMnO 4和H 2O 2分解制氧。
2.O 2的收集方法:1) 排水法: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求气体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2) 排空气法:排空气法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前者要求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平均密度,后者反之。
① 3.O 2化学的性质验证:1) O 2的物理性质:O 2是空气的组分之一,约占空气组分20.95%,无色、无臭、无味。
O 2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很小。
在压强为101kPa 时,O 2在约-180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2) O 2的化学性质:O 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银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起反应,这些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而经过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有两种元素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称为氧化物。
一般而言,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
此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可在氧中剧烈燃生成CO 2与H 2O 。
化学上曾将物质与O 2发生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指发生电子转移或偏移的反应。
3)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观察金属Fe 、非金属C 和Si 以及石蜡在O 2中的燃烧的实验现象及反应产物来验证O 2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实验室制取氧气课件PPT(共32张PPT)
![实验室制取氧气课件PPT(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6812f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8.png)
水F
槽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查
查
连接仪器,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盛水的 烧杯里,再用两手握住试管外壁,如果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第二步:装
将药品装入试管,并把药品要 在 试管底部,在导管口塞一团棉花,用带导 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
防止高锰酸钾 粉末进入导管
第三步:定
将试管固 在铁架台上。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且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
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向下排空气法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纯净但不干燥
干燥但不纯净
瓶底:
利于把空气排净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 气法
向下排空 气法
装置图
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气泡连续、均匀放 气体不易
出时开始收集、气 溶于水且
泡从瓶口逸出时, 不与水反
开明已收集满
应
导管伸到集气瓶底
判断集满方法:
收集好的氧气盖上玻璃片
用向上排空气法 ①②③正确
D.
C.使用该装置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集气时,集气瓶 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D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③①④⑥⑤
4、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
案是( )
B
A、分离液态空气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2979d0325901020207409cce.png)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本讲主要内容】氧气的制取【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1. 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或高锰酸钾2.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 + 氧气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3.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4. 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二.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如图所示,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握紧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放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原理: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会受热膨胀沿导管放出。
(2)向试管中装入药品:方法:用纸槽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小心装入试管,均匀铺平在试管的中下部。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后再塞上带有导管的塞子。
原因:放一团棉花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固定试管:方法: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原因: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4)向集气瓶中装水排空气:方法:将集气瓶盛满水,中间不能有气泡,从瓶口旁边将玻璃片推盖好将它们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原因: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5)给试管加热:方法:点燃酒精灯,先将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着药品的部位加热。
原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6)收集气体:方法: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口。
原因: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不能收集。
(7)停止加热:方法: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97122c31b765ce050814de.png)
知2-练
3 【中考•天津】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知2-练
4 小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 当作二氧化锰放入试管内,与加热纯净的氯酸钾相比,
知1-导
【投影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
1.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 2.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 3.加热高锰酸钾(KMnO4)
问题
用哪一种药品制取氧气最好?
知1-导
制取氧气(视频播放)
知1-讲
【例1】现有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你认为可用于实验室
制取氧气的是(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1 课堂讲解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催化剂 分解反应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当堂 作业
课后 作业
制取氧气
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 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知识点 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知2-导
【实验现象】
知2-导
(1)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
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2)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氧气;
知2-导
(3)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时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
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其结果是( D ) A.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B.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https://img.taocdn.com/s3/m/c7aacc520975f46527d3e1fb.png)
等气泡连续 均匀的冒出 时,才收集
导管只能伸 于集气瓶口
3、操作步骤 ①查 ②装 ③定 ④点 ⑤收 ⑥离 ⑦熄
②装:将药品装入干燥的试管(药品平铺:增大受热面积),并在试管口放一 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和玻璃片一起倒放在盛水的水槽内;
注意: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验满方法
①排水法: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放出时,
证明已收集满
验
②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
满
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6、注意事项
夹持在距管口 约三分之一处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药品平铺
若用高锰酸钾制 氧气应在管口塞 一团棉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焰加热 且先预热 再集中加 热
导管伸出橡皮塞 约0.5cm,过长
3、操作步骤 ①查 ②装 ③定 ④点 ⑤收 ⑥离 ⑦熄
③定 :固定装置-连接好导管和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意: ①组装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②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回流而使试管炸裂。
③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3、操作步骤 ①查 ②装 ③定 ④点 ⑤收 ⑥离 ⑦熄
④点: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 加热;
实验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学习目标
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及操作.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利用含氧物质的分解来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
1、原理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2-5)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7a6f8d83d049649b665876.png)
关联性教育首倡者新教育心服务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科 化学 授课日期:2013 年姓名教学 内容 难点 重点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日 (星期 ) 时间段:老师花晓琳 年级 初三 性别 女 教材 苏化学上 学校知识回顾教师点拨问题分析解决策略学生收获课堂检测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签字教管主任签字:○ 一般 ○ 差班主任(接收签字):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课后反思:学生签字:教师签字:1关联性教育首倡者新教育心服务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 1.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2KMnO4 K2MnO4+MnO2+O2↑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步骤: ①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 点:点燃酒精灯,试管均匀受热后,就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
⑤ 收:根据所选的收集装置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详细 ⑥ 移: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 熄:熄灭酒精灯。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注意事项: ◆ ◆ ◆ 1. 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制取氧气实验报告答案(3篇)
![制取氧气实验报告答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aa7a6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9.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氧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等。
本实验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导管、水槽、火柴等。
2. 试剂: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四、实验步骤1. 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用铁架台固定试管。
2. 将导管一端插入试管,另一端伸入集气瓶中。
3. 点燃酒精灯,对试管加热,使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
4. 观察集气瓶中氧气的变化,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5. 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灯,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防止水倒吸。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加热高锰酸钾后,试管内出现紫色烟雾,集气瓶内氧气浓度逐渐增加。
2. 氧气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制取成功。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了氧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火灾和烫伤。
2. 加热时要均匀加热,防止试管破裂。
3. 实验结束后,要熄灭酒精灯,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防止水倒吸。
八、实验反思本次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加热不均匀导致试管破裂、氧气浓度不够高等。
通过反思,我们认识到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调整实验条件,以提高实验效果。
九、拓展实验1. 尝试采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2. 研究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如氧气的溶解度、氧气的催化作用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制取》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西河初中的化学老师周显宏,我今天说课题目是《氧气的制取》,下面我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对本节课作简要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氧气的制取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对学生今后学习制取气体有很大影响,本节课的主旨是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为下一节课学生动手操作制取氧气提供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分解反应的概念。
(3)了解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掌握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2)催化剂、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1)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学情分析:
氧气的制取是学生第一次制取气体,学生对实验有着较浓的兴趣,但学生缺少操作技巧和理论基础。
三、教法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让学生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同时理解和掌握催化剂、催化作用、分解反应等概念。
四、学法指导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五、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让学生回顾怎样利用氧气的性质鉴别一瓶无色气体是不是氧气,再通过提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纯净的氧气,那如何制得纯净的氧气呢”导入新课。
2、新课教学
(1)介绍自然界氧气的来源和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2)讲解、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原理和方法,为下节课学生动手操作制取氧气奠定知识基础。
(3)由实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引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概念。
(4)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与化合反应作比较,得出分解反应的概念。
3、课堂练习
4、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