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2-02-28T14:17:29.32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02月总第50期供稿作者:李定平
[导读] 百家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李定平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332000
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说:“吾国学术,大略可分七期:先秦之世,诸子百家之学,一也。两汉之儒学,二也。魏、晋以后之玄学,三也。南北朝、隋、唐之佛学,四也。宋、明之理学,五也。清代之汉学,六也。现今所谓新学,七也。七者之中,两汉、魏、晋,不过承袭古人;佛学受诸印度;理学家虽辟佛,实于佛学入之甚深;清代汉学,考证之法甚精,而于主义无所创辟;最近新说,则又受诸欧美者也。历代学术,纯为我所自创者,实止先秦之学耳。”
这席话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明确指明了先秦诸子百家之学在中国学术文化思想上举足轻重的地位。百家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品读这杯香茗,确有独到的享受——将感性和理性融合在一起享受,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开启思路,提高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经典论说可助援引,在“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
一、知人论世,传承思想
选修此文,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陶冶他们的身心,涵养他们的德性,健全人格,增强他们把握社会解决人生问题的能力,是我们首先必须考虑的内容,因此,教师理所当然应精研文本,知人论世,以便我们达到传承思想的目的。
诸子百家兴起的时代背景应予以理清,春秋时期社会转型“礼崩乐坏”,王室权力日渐式微,西周贵族统治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出身下层的士大夫阶层,不满不平等,要求重新分配权力与社会资源,社会变迁加剧,刺激人类心理之惊诧及疑闷,而亟求所以解决慰藉之方,故贤智之士,自能画出种种方案,以应当世之要求,于是百家应运而生。
孔子面对“世风不古,人心日下”、社会秩序紊乱及仁爱忠恕之心的缺失,提倡“礼”与“仁”。孟子诸子面对诸侯好战嗜杀的暴政,发展了“仁”,主张“仁政”;墨子面对亏人自利的世风,主张“兼爱”,尚同、尚贤;道家面对纷纷扰扰的现实,主张人性返璞归真、无欲不争,以自然无为作为出发点,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法家主张富国强兵,倚重法制,认为道德无用。
所谓适者生存,思想只有顺应时代才会具有勃勃生机,这条定律恰如其分地演绎了百家悲欢离合的命运。儒家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孔子的保守性显然逆历史潮流,当然不受当时统治者欢迎,但儒学中温和的统治思想,适合稳定的时期,所以到汉代“独尊儒术”,这注定了孔子生不逢时的感叹,身后的“至圣”大信;墨家主张绝对的平等,要求兼爱,同时又主张尚同,民权与专制之水火怎能相溶呢?所以墨家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也就理所当然了;道家学说固然消极,但其含有逍遥自由的人生观,却可以与儒家刚强进取的人生观形成互补格局,自然就有了它长存的理由;法家深信政府才能,不承认人性之神圣,人民惟于法律容许之范围内,得有自由与平等,切合时代需要,遂成秦霸天下的思想基础,其直面现实、与时俱进,体现了法家的长处,但其学说易致暴政,其倡行者自己亦成为自己学说的牺牲品,吴起乱箭射死,商鞅车裂而亡,韩非处死,令人扼腕叹息。
精通儒家,注重礼仁中庸,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做人智慧。
精通道家,注重自然无为,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知事智慧。
精通墨家,注重兼爱非爱,做一个和谐博爱的人,平衡智慧。
精通法家,注重法治素质,做一个称雄礼下的人,领袖智慧。
知人论世,以意遂志,“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圣人之所以用心”,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以便作自己问,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
二、关注文化传承,学习文章之道
文如其人,大家耳熟能详;其实还要加上一句,文折射时代风云。读孔子文如饮清泉,温柔敦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读孟子文如闻战鼓,侠肝义胆,气势磅礴;韩非子其文大刀阔斧,当机立断,壁垒森严;墨家文风浅近见蔓,这对我们更好地驾驭文字、写出真正的文章不是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吗?
明白了写文章的真谛后,我们不可点到为止,应析文章之精华,鉴赏文章的具体技法。譬如《论语》中语言动作的栩栩如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关心细节,反复感叹。“善者存,暮春者,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诗一样的画面,是一篇侧重表情达意的范文。至于孟子的比喻、排比,荀子的思虑缜密,韩非子的富于说理,老子的辩证,无不为我们写作提供了光辉典范。
三、积累文言文知识,回归高考
先秦诸子散文是后世文章的滥觞,熟悉其文,对我们应付高考大有裨益。
1.积累实意词;
2.特殊句式;
3.成语:墨守成规,斯人斯疾,是可忍孰不可忍。
总之,讲授《先秦诸子选读》,文字理解是基础,内涵探究是结果,引发经典现代意义是重点,文化传承与提升思想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