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护理查房
合集下载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查房ppt
03
确。
02
气管切开术后的 护理要点
术后常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吸痰,保持气道湿化,防 止痰痂形成。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 呼吸和血压,及时发现并处理
异常情况。
防止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 切口敷料,预防切口感染。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 液堵塞。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建 立信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促
进康复。
03
教育和指导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 提高其对气管切开术后康复的认 识和理解,促进患者的自我护理
能力。
气管切开术后护 06 理的新进展和趋
势
护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新技术应用
介绍近年来气管切开术后护理领 域出现的新技术,如无线监测设
目的
气管切开术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决呼吸道梗阻问题,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
安全。
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包括喉部炎症、肿瘤、外伤或异物等导致的呼吸道 梗阻。
禁忌症
未控制的出血性疾病、严重的心肺疾病等。
气管切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麻醉: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 01 麻醉。
3.分离:分离气管前软组织和 03 气管膜部。 5.固定气管导管:用缝线固定 05 气管导管。
操作步骤
02 2.切开:在气管前正中线做垂 直切口。
04 4.插入气管导管:选择合适的 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气管切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确保患者充分麻醉,避免术中疼
01
痛引起意外。
02 2.操作时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确。
02
气管切开术后的 护理要点
术后常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吸痰,保持气道湿化,防 止痰痂形成。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 呼吸和血压,及时发现并处理
异常情况。
防止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 切口敷料,预防切口感染。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 液堵塞。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建 立信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促
进康复。
03
教育和指导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 提高其对气管切开术后康复的认 识和理解,促进患者的自我护理
能力。
气管切开术后护 06 理的新进展和趋
势
护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新技术应用
介绍近年来气管切开术后护理领 域出现的新技术,如无线监测设
目的
气管切开术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决呼吸道梗阻问题,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
安全。
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包括喉部炎症、肿瘤、外伤或异物等导致的呼吸道 梗阻。
禁忌症
未控制的出血性疾病、严重的心肺疾病等。
气管切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麻醉: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 01 麻醉。
3.分离:分离气管前软组织和 03 气管膜部。 5.固定气管导管:用缝线固定 05 气管导管。
操作步骤
02 2.切开:在气管前正中线做垂 直切口。
04 4.插入气管导管:选择合适的 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气管切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确保患者充分麻醉,避免术中疼
01
痛引起意外。
02 2.操作时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查房ppt
01 营养均衡
指导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 质等营养素,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02 软食为主
建议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以软食为主,避免过硬、过 粗糙的食物对气管造成刺激和损伤。
03 水分摄入
强调患者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保持身体的水平衡, 并有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康复锻炼及日常 生活指导
患者一般情 况观察
01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意识是否 清醒,有无昏迷、 嗜睡等异常表现。
02
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等 生命体征,确保在 正常范围内。
03
切口情况
检查气管切开切口 是否干燥、清洁, 有无渗血、渗液或 感染迹象。
04
呼吸道管理
观察患者呼吸是否 通畅,有无呼吸困 难或痰鸣音,及时 处理呼吸道分泌物。
落或移位。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密切 的护理和观察,以确保气 管导管的通畅和稳定,并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2
气管切开术后护 理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减少并发症
通过有效的术后护理,可以减少 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促 进患者康复。
监测病情变化
术后护理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 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
提升患者满意度
切口及周围皮肤观察
观察切口愈合情 况
查看切口是否干燥、无分泌物,有无红肿、疼痛等 感染迹象。
观察周围皮肤情 况
观察周围皮肤有无红肿、过敏、皮疹等异常情况。
评估患者自觉症 状
询问患者是否感到切口周围疼痛、瘙痒等不适,记 录并处理患者主诉。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频率观察
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与正常呼吸频率进行比较,了解是否存在 呼吸急促或缓慢。
指导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 质等营养素,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02 软食为主
建议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以软食为主,避免过硬、过 粗糙的食物对气管造成刺激和损伤。
03 水分摄入
强调患者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保持身体的水平衡, 并有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康复锻炼及日常 生活指导
患者一般情 况观察
01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意识是否 清醒,有无昏迷、 嗜睡等异常表现。
02
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等 生命体征,确保在 正常范围内。
03
切口情况
检查气管切开切口 是否干燥、清洁, 有无渗血、渗液或 感染迹象。
04
呼吸道管理
观察患者呼吸是否 通畅,有无呼吸困 难或痰鸣音,及时 处理呼吸道分泌物。
落或移位。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密切 的护理和观察,以确保气 管导管的通畅和稳定,并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2
气管切开术后护 理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减少并发症
通过有效的术后护理,可以减少 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促 进患者康复。
监测病情变化
术后护理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 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
提升患者满意度
切口及周围皮肤观察
观察切口愈合情 况
查看切口是否干燥、无分泌物,有无红肿、疼痛等 感染迹象。
观察周围皮肤情 况
观察周围皮肤有无红肿、过敏、皮疹等异常情况。
评估患者自觉症 状
询问患者是否感到切口周围疼痛、瘙痒等不适,记 录并处理患者主诉。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频率观察
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与正常呼吸频率进行比较,了解是否存在 呼吸急促或缓慢。
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共27张PPT)
第3页,共27页。
体格检查: T36.0℃, P72次/分, R19次/分, Bp130/70mmHg 。 辅助检查:
CT( -08-28本院):1.枕骨右侧骨折2.右侧外囊区软化灶形 成;3.寰椎前后弓骨折,伴寰枢关节半脱位;4.颈5、6右侧椎 板及横突骨折;5.右侧第1肋骨骨折;6.两肺间质增生,肺气肿, 两肺上叶条索状,左肺上叶硬结灶。
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与由重症转至我科,入院后给予
一级护理,告病重,吸氧、心电监护、气管切开护理,静
脉健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鹿瓜多肽 8ml静滴,扩管5%葡
萄糖注射液250ml+长春西汀 20mg静脉,抑酸:0.9%氯化钠注
射液100ml+兰索拉唑 30mg静滴,抗感染:0.9%氯化钠注射液
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
第1页,共27页。
病史
❖ 严某,男,67岁,于8.28日18:00收住入院,诉下午3时许干
活时不慎从自高度约3米处坠落,先着部位不详,随即颈部疼 痛,四肢不能活动,双上肢感麻木、活动功能障碍,头部出 血、疼痛,伴全身多处疼痛。无恶心、呕吐、心慌、胸闷、 呼吸困难、腹痛、腹胀、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等。就诊于 我院急诊,给予头部伤口清创缝合,颈托制动,行影像学检
4、营养失调:与低于机体的需要量与鼻饲饮食摄入不足,机体
消化吸收功能的降低有关。
第21页,共27页。
护理问题
5、有压疮的危险:与肢体瘫痪、长期卧床有关 6、潜在并发症:①泌尿系感染与长期卧床、留置尿管有关②废用性
的肌萎缩和关节僵硬与长期卧床、高位截瘫有关
7、躯体移动障碍:与颈椎手术、高位截瘫有关 8、有导管滑脱的危险:与气管套管和留置尿管有关
❖ 3.静脉予激素冲击 甲泼尼龙 40mg 静滴 立即;抑酸 兰索拉
体格检查: T36.0℃, P72次/分, R19次/分, Bp130/70mmHg 。 辅助检查:
CT( -08-28本院):1.枕骨右侧骨折2.右侧外囊区软化灶形 成;3.寰椎前后弓骨折,伴寰枢关节半脱位;4.颈5、6右侧椎 板及横突骨折;5.右侧第1肋骨骨折;6.两肺间质增生,肺气肿, 两肺上叶条索状,左肺上叶硬结灶。
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与由重症转至我科,入院后给予
一级护理,告病重,吸氧、心电监护、气管切开护理,静
脉健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鹿瓜多肽 8ml静滴,扩管5%葡
萄糖注射液250ml+长春西汀 20mg静脉,抑酸:0.9%氯化钠注
射液100ml+兰索拉唑 30mg静滴,抗感染:0.9%氯化钠注射液
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
第1页,共27页。
病史
❖ 严某,男,67岁,于8.28日18:00收住入院,诉下午3时许干
活时不慎从自高度约3米处坠落,先着部位不详,随即颈部疼 痛,四肢不能活动,双上肢感麻木、活动功能障碍,头部出 血、疼痛,伴全身多处疼痛。无恶心、呕吐、心慌、胸闷、 呼吸困难、腹痛、腹胀、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等。就诊于 我院急诊,给予头部伤口清创缝合,颈托制动,行影像学检
4、营养失调:与低于机体的需要量与鼻饲饮食摄入不足,机体
消化吸收功能的降低有关。
第21页,共27页。
护理问题
5、有压疮的危险:与肢体瘫痪、长期卧床有关 6、潜在并发症:①泌尿系感染与长期卧床、留置尿管有关②废用性
的肌萎缩和关节僵硬与长期卧床、高位截瘫有关
7、躯体移动障碍:与颈椎手术、高位截瘫有关 8、有导管滑脱的危险:与气管套管和留置尿管有关
❖ 3.静脉予激素冲击 甲泼尼龙 40mg 静滴 立即;抑酸 兰索拉
气管切开护理查房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查房总结回顾
病人情况评估
本次查房中,我们对气管切开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 ,包括呼吸状况、切口情况、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 。
护理措施实施
根据患者病情,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保持呼吸 道通畅、定期更换敷料、加强口腔护理等,并得到了有效 实施。
问题与不足
手术方法及并发症
• 采用纵切口,第3~4气管环处切开气管。切开皮肤后分离皮下组织,将皮肤切口稍向下拉,确认气管后切开气管。
手术方法及并发症
1. 术后出血
可由切口渗血、血管损伤、套管摩擦切口所致。需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及时更 换敷料并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2. 皮下气肿
为最常见并发症,与切口过长软组织分离过多有关,一般可自行吸收。手术时 位置正确,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软组织损伤,可减少或减轻皮下气肿的发生。
监测心率和血压
定期测量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及时发 现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肺部感染
由于气管切开后,呼吸道 直接与外界相通,易导致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侵入 ,引发肺部感染。
气道狭窄
气管切开后,气道内壁可 能形成瘢痕或肉芽组织增 生,导致气道狭窄,影响 呼吸功能。
在查房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患 者存在呼吸困难、切口感染等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理 和监测。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个性化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气管切 开护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 性的护理方案。
多学科协作
气管切开护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多学 科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护理 服务。
气管切开护理查房
气管切开护理查房
目录
CONTENTS
病例汇报 了解相关知识 重 点 掌 握 护 理 措 施
带管出院健康教育 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和处理
01 病例汇报
患者,男,冀某,55岁,于10月9日以“胸2椎体爆裂骨折 并完全性脱位,急性胸部脊髓损伤并截瘫,双侧肺挫伤多发颈胸 椎横突骨折”之诊断收住我科,诉摔伤致颈背部疼痛伴双下肢活 动障碍3小时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时生命体征 T:36.0P68次/分R21次/分BP80/61mmHg. MR:胸2椎体新鲜完全爆裂骨折,且胸1明显滑脱。 CT:胸2椎体爆裂骨折,胸3双侧横突,胸4-6左侧横突,颈7及胸 1棘突骨折
预防感染
•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气管套管每人一个气管套管给氧 时,可单层纱布覆盖气管口,以 湿化吸入气体和防止灰尘吸入。 •严格手消和无菌吸痰操作避免交 叉感染。 •每日清洁口腔至少2次,防止口腔 溃疡,做好基础护理。 •疑似感染发生时,应做痰培养和 药敏试验。
拔管功能锻炼
拔管前堵管锻炼患者呼吸功能,观察患 者有无呼吸急促,面色发绀等,如有呼吸 困难,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如堵管时 间24-48小时患者无呼吸困难,可以正常入 睡,进食即可拔管,拔管前做好患者心理 护理,拔管后一般不缝合,用凡士林纱布 覆盖,再用纱布包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感谢大家的观看
套管大小 不合适
皮下气肿
护理操 作不当
外套管系 带过松
现象
吸痰时吸引 管不能进入 套管远端
置棉花丝于套 管口不能随呼 吸上下飘动
原有喉头梗 阻病人又立 即出现呼吸 困难,出汗
外套管明显向外 移动系带松动
预防措施
1. 气管插管后,听诊肺部呼吸音,评估插管位置,深度并记录 2. 妥善固定插管,套管系带必须打死结固定于颈后部,系带松紧以
目录
CONTENTS
病例汇报 了解相关知识 重 点 掌 握 护 理 措 施
带管出院健康教育 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和处理
01 病例汇报
患者,男,冀某,55岁,于10月9日以“胸2椎体爆裂骨折 并完全性脱位,急性胸部脊髓损伤并截瘫,双侧肺挫伤多发颈胸 椎横突骨折”之诊断收住我科,诉摔伤致颈背部疼痛伴双下肢活 动障碍3小时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时生命体征 T:36.0P68次/分R21次/分BP80/61mmHg. MR:胸2椎体新鲜完全爆裂骨折,且胸1明显滑脱。 CT:胸2椎体爆裂骨折,胸3双侧横突,胸4-6左侧横突,颈7及胸 1棘突骨折
预防感染
•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气管套管每人一个气管套管给氧 时,可单层纱布覆盖气管口,以 湿化吸入气体和防止灰尘吸入。 •严格手消和无菌吸痰操作避免交 叉感染。 •每日清洁口腔至少2次,防止口腔 溃疡,做好基础护理。 •疑似感染发生时,应做痰培养和 药敏试验。
拔管功能锻炼
拔管前堵管锻炼患者呼吸功能,观察患 者有无呼吸急促,面色发绀等,如有呼吸 困难,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如堵管时 间24-48小时患者无呼吸困难,可以正常入 睡,进食即可拔管,拔管前做好患者心理 护理,拔管后一般不缝合,用凡士林纱布 覆盖,再用纱布包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感谢大家的观看
套管大小 不合适
皮下气肿
护理操 作不当
外套管系 带过松
现象
吸痰时吸引 管不能进入 套管远端
置棉花丝于套 管口不能随呼 吸上下飘动
原有喉头梗 阻病人又立 即出现呼吸 困难,出汗
外套管明显向外 移动系带松动
预防措施
1. 气管插管后,听诊肺部呼吸音,评估插管位置,深度并记录 2. 妥善固定插管,套管系带必须打死结固定于颈后部,系带松紧以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查房
智能化护理
01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将更加智能化,如利
用智能设备监测病人病情、自动提醒护理措施等。
个性化护理
02
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提高
护理效果。
远程护理
03
借助互联网和远程医疗技术,实现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远程护
理,方便病人及时就医和获得护理指导。
THANK YOU
03
护理查房重点内容与流程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等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了解是否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等情况。
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等,以判断 是否存在循环障碍或休克等风险。
检查切口愈合情况
02
01
03
观察切口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出血或感染等迹象 。
0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及痰液性状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03
妥善固定气管套管
确保气管套管固定牢固,防止脱管或堵管等意外情况 发生。
04
加强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伤 口愈合和体力恢复。
05
做好心理护理
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 治疗依从性。
定义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通过切开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以建立新的 呼吸通道的手术。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喉部梗阻、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预防性气管切开等 情况。
手术目的与预期效果
手术目的
解决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 畅,便于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 减少呼吸道死腔,增加有效通气 量。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查房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 ,预防感染。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出血
密切观察颈部切口情况,发现出血及 时采取压迫、缝合等措施。
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气管狭窄
发现患者呼吸不畅时及时就医,采取 扩张等治疗措施预防气管狭窄。
气管食管瘘
观察患者是否有吞咽困难、呛咳等症 状,及时就医处理。
在查房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呼吸困难 、出血等,应立即进行处理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 救治。
查房效果评估
评估患者情况
通过查房效果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气管切开部位情况、呼吸机 使用情况等方面的评估,可以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
评估护理质量
通过查房效果评估,可以了解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 的评估,可以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因“肺部感染、呼吸 衰竭”入住ICU。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口唇及指趾端发绀。 血氧饱和度下降,气道阻力高。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痰液堵塞、呼吸衰竭。
治疗
重新置管、吸痰、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等。
02
气管切开基础知识
定义与适应症
定义
气管切开是一种在颈段气管前壁做一切口,并插入气管套管 ,以建立人工气道,从而辅助呼吸的手术。
听取患者主诉
在查房过程中,应积极与患者交流,听取其主诉,了解其 感受和需求。同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解答和 指导。
检查气管切开部位
在查房时,应对气管切开部位进行检查,包括切口愈合情 况、有无渗血、皮下气肿等。同时,应注意气管套管的固 定是否牢固,防止脱出或扭曲。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出血
密切观察颈部切口情况,发现出血及 时采取压迫、缝合等措施。
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气管狭窄
发现患者呼吸不畅时及时就医,采取 扩张等治疗措施预防气管狭窄。
气管食管瘘
观察患者是否有吞咽困难、呛咳等症 状,及时就医处理。
在查房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呼吸困难 、出血等,应立即进行处理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 救治。
查房效果评估
评估患者情况
通过查房效果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气管切开部位情况、呼吸机 使用情况等方面的评估,可以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
评估护理质量
通过查房效果评估,可以了解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 的评估,可以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因“肺部感染、呼吸 衰竭”入住ICU。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口唇及指趾端发绀。 血氧饱和度下降,气道阻力高。
诊断与治疗
诊断
痰液堵塞、呼吸衰竭。
治疗
重新置管、吸痰、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等。
02
气管切开基础知识
定义与适应症
定义
气管切开是一种在颈段气管前壁做一切口,并插入气管套管 ,以建立人工气道,从而辅助呼吸的手术。
听取患者主诉
在查房过程中,应积极与患者交流,听取其主诉,了解其 感受和需求。同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解答和 指导。
检查气管切开部位
在查房时,应对气管切开部位进行检查,包括切口愈合情 况、有无渗血、皮下气肿等。同时,应注意气管套管的固 定是否牢固,防止脱出或扭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由于肺功能不全所致的呼吸功能减退或衰竭,需要 进行机械通气。
3.各种急、慢性咽喉阻塞,严重颌面,颈部外伤,以及 上呼吸道外伤、异物、肿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障碍,导致呼吸道阻塞。
气阻塞
脱管
纵膈气肿和 气胸
人工气道对病人的影响
干扰正常的抵抗力,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 正常防御机制被破坏
护理措施
口腔护理,2次/d.(口腔的细菌有机会被送到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的
10
风险)【1】
11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鼻饲肠内营养液1500ml/d,定期遵
12
医嘱输注白蛋白。 严密观察口腔黏膜、粪便、尿液、痰液的性状,及时留取可疑标本
13
送检。
【1】Osmon SB,Kollef MH.Prevention of pneumonia in the hospital Setting[J].CLlN chest Med,2005.26(1):135—142.
实验室检查
项目 20177-25
WBC 7.73 (10^ 9/L)
中性粒 7.13 细胞 (%)
C反应 蛋白 (mg/ L)
118.4
血红蛋 88 白 (g/L)
20177-26 9.33
79.1
120.1
95
20177-27 13.72 94.2
121.0
20178-03 9.59 90.9
110
理 功 管对机械性刺激较敏感;
能 肺叶支气管以下的感受器对化学性刺激较敏感。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证有效通气。
气管切开的目的
咽喉部手术时为保持 呼吸道通畅也常行预 防性气管切开。
适应证
1.深昏迷、颅内及周围神经疾病所致的咳嗽、排痰功能 减退,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潴留,使下呼吸道阻塞、肺不 张等,造成肺泡通气不足。
病史资料
7月25日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压力控制PRVC;插胃 管尿管 7月26日 右侧腹股沟处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血红蛋白73g/l, 输入o型少白红悬4u 8月2日 感染性休克,白蛋白低,输入O型血浆600ml 8月3日 更换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于左侧,仍为感染性休克,白蛋 白 尿低 量,少输,入入O超型1血0浆006m0l0。m于l,安患乃者近出退现热发,热西3地8.5兰,强P心14,0 利SO尿2剂89应%用, 8月4日 血压白蛋白仍偏低,输入O型血浆600ml 8月5日 经皮行气管切开术,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夜间T38.5, 安乃近,冰袋应用 8月6日 间断发热,对症处理 8月8日 请外院呼吸科专家会诊调整用药 8月12日 要求转院,签字出院
一.气管切开的知识介绍 二.患者资料 三.护理 四.护理中存在的思考
目录
定义
气管切开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甲
状软骨上),插入特制的套管,从而 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 术。多用于喉梗阻、昏迷、脑水肿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或经气管 内插管无效的病人。
气管套管常见类型
金属气管套管
塑料气管套管
硅胶气管套管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气 1.呼吸调节功能 吸O2排CO2的通道,平滑肌收缩、 管
支 舒张,调节呼吸。阻力、压力变化。
气 管 2.清洁功能
粘液、纤毛协同作用 。
主 3.免疫功能 要
分泌IgA为主,IgG、IgM、IgE。
生 4.防御性咳嗽放射 迷走神经的传入神经末梢气管、支气
Patient data
7月25日18时50分患者突发呼 吸骤停,心率血压下降,呼之 不应,BP:37/17mmHg P:40 次/分
7月25日20时14分, 病情稳定转ICU进 一步治疗
Patient data
既往史
尘肺病史,治疗史不详; 2月前因胸椎骨折卧床休息 颅脑CT示双侧基底区小腔隙,脑萎 缩;
语言沟通障碍:与气管切开有关 有误吸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二重感染、DVT、脱管、
护理目标 1 2 3 4 5 6
分泌物及时排出,气道通畅 满足所需热卡
皮肤完整
尽量减少语言沟通障碍,选择其他 的有效沟通方式 不发生误吸
不出现护理并发症
护理措施
1 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空气湿度50%~60%;
2 保持患者颈部舒展,以利呼吸及咳嗽;
现病史
患者刘保江,男,71岁, 因“因咳嗽、咳痰、纳 差、发热半月余,憋喘 半天”入院。医疗诊断: 继发性肺结核、呼吸衰 竭。
过敏史
无药物过敏史
Patient data
生命体征
T:37.4℃ (腋表) R:30次/分 P:138次/分 BP:55/25 SPO2:65%
一般状态
平车推入病室 被动体位 神志不清 营养状况差
拔管前的准备
Halum 等【1】研究表明气道狭窄 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常见的晚期并 发症。
国内有文献报道气道狭窄发生 在气管切开术后32-117d【2】。
因此对置管时间超过1 个月者,拔管前可行胸部CT 三维重建, 以检测长期置管有无造成严重气管狭窄或气管断裂。
【1】Halum SL ,Ting JY ,Plowman EK ,et al .A multi‐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tracheotomy complications[J] .Laryngoscope,2012,122(1):38-45. 【2】顿志平,尚景瑞,马传青,等.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狭窄七例临床分析[J] .临床误 诊误治,2011,24(10):49-50.
一例呼吸衰竭合并重症肺 结核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 吴小玲
前言
由于气管切开可使气管 、支气管黏膜损伤 ,切开后患者丧失 了吸入气的湿化和过滤功能而引起痰液黏稠 ,所以 ,气管切 开本身就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1】
气管切开可导致各种细菌直接经气管切口人侵患者的支 气管与肺部.加之患者自身机体抵抗能力的严重下降, 从而引致肺部感染的发生。【2】
刘玲玲等【3】选择拔管指征为更换金属 气管套管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能自主 呼吸,无痰或少痰,体温正常,咳嗽反 射存在,无严重气道梗阻。
【1】Heffner JE .The technique of weaning from tracheostomy.Criteria for weaning ; practical measures to prevent 0 failure[J] .J Crit Illn ,2010 ,10(10):729-733 . 【2】Hernandez G ,Ortiz R ,Pedrosa A ,et al .The indication of tracheotomy conditions the predictors of time to decannulation in critical patients [J] . Med Intensiva ,2012,36(8):531-539. 【3】刘玲玲,尤春景.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直接拔管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 .2014,10(5):359-361.
3.严防气管套管脱出、阻塞,外套管 固定要适宜,每班检查固定有无松动 ,固定松紧度以能穿过一指为宜。
防误吸
1.翻身吸痰时暂停鼻饲泵 2.鼻饲前,确认胃管在位,通畅 3.鼻饲时,床头抬高30~45° 4.定期抽胃残留4h>100ml暂停
1.观察早期DVT症状。触摸足背动脉、皮肤温度,观察 皮肤颜色、肿胀情况,有无异常,被动牵拉足趾是否疼 痛,测量双下肢髌上、髌下及踝上10cm处的周径,如 两侧周径差大于0.5cm,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诊断。
饮食营养
鼻饲流质 肠内营养1000ml/天,
Patient data
跌倒坠床
跌倒坠床评分5分,有 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
自理等级
生活自理能力评分4分, Ⅰ级,生活完全依赖
压疮评分
压疮评分12分,有发生 压疮的危险
Patient data
心理
表情淡漠 无法语言交流 无不良嗜好
肌力
正常
社会支持
退休员工 家庭支持良好
传统的拔管方法
PO2 78 75 PCO2 44.5 49
75 65 67 51
80~1 00m mHg
46 42.3 47 63.4 35~4 5mm Hg
血气分析
pH:7.35~7.45 <7.35:酸中毒,>7.45:碱中毒
Pa02:80~100mmHg。 <60mmHg提示I型呼吸衰竭。 轻度缺氧:60~80mmHg 中度缺氧:40~60mmHg
1.气切伤口护理。常规对切口进行消毒护理3次/d。切口局部 应尽量保持干燥与清洁,换药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皮下 血肿等。如发现纱布有痰液浸渍应立刻更换。室内的急救设备 除氧气、吸引器之外还要配备定期消毒备用的气管切开包(或 者静切包)以防患者脱管紧急时使用。
气切护理
2.气道湿化。持续加温加湿湿化
气管切开患者堵管拔管方法的循证
Heffner【1】认为拔管条件包括上呼 吸道梗阻得以解除,气道分泌物得 到控制,无需机械通气,咳嗽有力 及不存在误吸。
拔管的指征
国际关于拔管的标准指征 尚无统一定论,目前主要 靠临床医师的经验来指导 拔管
Hernandez等【2】报道的拔管标准为 成功连续脱机24h ,解除气道阻塞, 具有管理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即每 8h吸痰次数≤ 2 次,低误吸率。
5
注意观察痰液的量及性质。如痰液量明显增加或痰变粘稠等,应考 虑感染加重的可能;
护理措施
呼吸机辅助通气,遵医嘱调整呼吸机模式
6
7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尤其是患者的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的变化。
3.各种急、慢性咽喉阻塞,严重颌面,颈部外伤,以及 上呼吸道外伤、异物、肿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障碍,导致呼吸道阻塞。
气阻塞
脱管
纵膈气肿和 气胸
人工气道对病人的影响
干扰正常的抵抗力,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 正常防御机制被破坏
护理措施
口腔护理,2次/d.(口腔的细菌有机会被送到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的
10
风险)【1】
11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鼻饲肠内营养液1500ml/d,定期遵
12
医嘱输注白蛋白。 严密观察口腔黏膜、粪便、尿液、痰液的性状,及时留取可疑标本
13
送检。
【1】Osmon SB,Kollef MH.Prevention of pneumonia in the hospital Setting[J].CLlN chest Med,2005.26(1):135—142.
实验室检查
项目 20177-25
WBC 7.73 (10^ 9/L)
中性粒 7.13 细胞 (%)
C反应 蛋白 (mg/ L)
118.4
血红蛋 88 白 (g/L)
20177-26 9.33
79.1
120.1
95
20177-27 13.72 94.2
121.0
20178-03 9.59 90.9
110
理 功 管对机械性刺激较敏感;
能 肺叶支气管以下的感受器对化学性刺激较敏感。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证有效通气。
气管切开的目的
咽喉部手术时为保持 呼吸道通畅也常行预 防性气管切开。
适应证
1.深昏迷、颅内及周围神经疾病所致的咳嗽、排痰功能 减退,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潴留,使下呼吸道阻塞、肺不 张等,造成肺泡通气不足。
病史资料
7月25日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压力控制PRVC;插胃 管尿管 7月26日 右侧腹股沟处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血红蛋白73g/l, 输入o型少白红悬4u 8月2日 感染性休克,白蛋白低,输入O型血浆600ml 8月3日 更换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于左侧,仍为感染性休克,白蛋 白 尿低 量,少输,入入O超型1血0浆006m0l0。m于l,安患乃者近出退现热发,热西3地8.5兰,强P心14,0 利SO尿2剂89应%用, 8月4日 血压白蛋白仍偏低,输入O型血浆600ml 8月5日 经皮行气管切开术,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夜间T38.5, 安乃近,冰袋应用 8月6日 间断发热,对症处理 8月8日 请外院呼吸科专家会诊调整用药 8月12日 要求转院,签字出院
一.气管切开的知识介绍 二.患者资料 三.护理 四.护理中存在的思考
目录
定义
气管切开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甲
状软骨上),插入特制的套管,从而 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 术。多用于喉梗阻、昏迷、脑水肿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或经气管 内插管无效的病人。
气管套管常见类型
金属气管套管
塑料气管套管
硅胶气管套管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气 1.呼吸调节功能 吸O2排CO2的通道,平滑肌收缩、 管
支 舒张,调节呼吸。阻力、压力变化。
气 管 2.清洁功能
粘液、纤毛协同作用 。
主 3.免疫功能 要
分泌IgA为主,IgG、IgM、IgE。
生 4.防御性咳嗽放射 迷走神经的传入神经末梢气管、支气
Patient data
7月25日18时50分患者突发呼 吸骤停,心率血压下降,呼之 不应,BP:37/17mmHg P:40 次/分
7月25日20时14分, 病情稳定转ICU进 一步治疗
Patient data
既往史
尘肺病史,治疗史不详; 2月前因胸椎骨折卧床休息 颅脑CT示双侧基底区小腔隙,脑萎 缩;
语言沟通障碍:与气管切开有关 有误吸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二重感染、DVT、脱管、
护理目标 1 2 3 4 5 6
分泌物及时排出,气道通畅 满足所需热卡
皮肤完整
尽量减少语言沟通障碍,选择其他 的有效沟通方式 不发生误吸
不出现护理并发症
护理措施
1 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空气湿度50%~60%;
2 保持患者颈部舒展,以利呼吸及咳嗽;
现病史
患者刘保江,男,71岁, 因“因咳嗽、咳痰、纳 差、发热半月余,憋喘 半天”入院。医疗诊断: 继发性肺结核、呼吸衰 竭。
过敏史
无药物过敏史
Patient data
生命体征
T:37.4℃ (腋表) R:30次/分 P:138次/分 BP:55/25 SPO2:65%
一般状态
平车推入病室 被动体位 神志不清 营养状况差
拔管前的准备
Halum 等【1】研究表明气道狭窄 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常见的晚期并 发症。
国内有文献报道气道狭窄发生 在气管切开术后32-117d【2】。
因此对置管时间超过1 个月者,拔管前可行胸部CT 三维重建, 以检测长期置管有无造成严重气管狭窄或气管断裂。
【1】Halum SL ,Ting JY ,Plowman EK ,et al .A multi‐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tracheotomy complications[J] .Laryngoscope,2012,122(1):38-45. 【2】顿志平,尚景瑞,马传青,等.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狭窄七例临床分析[J] .临床误 诊误治,2011,24(10):49-50.
一例呼吸衰竭合并重症肺 结核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 吴小玲
前言
由于气管切开可使气管 、支气管黏膜损伤 ,切开后患者丧失 了吸入气的湿化和过滤功能而引起痰液黏稠 ,所以 ,气管切 开本身就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1】
气管切开可导致各种细菌直接经气管切口人侵患者的支 气管与肺部.加之患者自身机体抵抗能力的严重下降, 从而引致肺部感染的发生。【2】
刘玲玲等【3】选择拔管指征为更换金属 气管套管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能自主 呼吸,无痰或少痰,体温正常,咳嗽反 射存在,无严重气道梗阻。
【1】Heffner JE .The technique of weaning from tracheostomy.Criteria for weaning ; practical measures to prevent 0 failure[J] .J Crit Illn ,2010 ,10(10):729-733 . 【2】Hernandez G ,Ortiz R ,Pedrosa A ,et al .The indication of tracheotomy conditions the predictors of time to decannulation in critical patients [J] . Med Intensiva ,2012,36(8):531-539. 【3】刘玲玲,尤春景.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直接拔管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 .2014,10(5):359-361.
3.严防气管套管脱出、阻塞,外套管 固定要适宜,每班检查固定有无松动 ,固定松紧度以能穿过一指为宜。
防误吸
1.翻身吸痰时暂停鼻饲泵 2.鼻饲前,确认胃管在位,通畅 3.鼻饲时,床头抬高30~45° 4.定期抽胃残留4h>100ml暂停
1.观察早期DVT症状。触摸足背动脉、皮肤温度,观察 皮肤颜色、肿胀情况,有无异常,被动牵拉足趾是否疼 痛,测量双下肢髌上、髌下及踝上10cm处的周径,如 两侧周径差大于0.5cm,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诊断。
饮食营养
鼻饲流质 肠内营养1000ml/天,
Patient data
跌倒坠床
跌倒坠床评分5分,有 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
自理等级
生活自理能力评分4分, Ⅰ级,生活完全依赖
压疮评分
压疮评分12分,有发生 压疮的危险
Patient data
心理
表情淡漠 无法语言交流 无不良嗜好
肌力
正常
社会支持
退休员工 家庭支持良好
传统的拔管方法
PO2 78 75 PCO2 44.5 49
75 65 67 51
80~1 00m mHg
46 42.3 47 63.4 35~4 5mm Hg
血气分析
pH:7.35~7.45 <7.35:酸中毒,>7.45:碱中毒
Pa02:80~100mmHg。 <60mmHg提示I型呼吸衰竭。 轻度缺氧:60~80mmHg 中度缺氧:40~60mmHg
1.气切伤口护理。常规对切口进行消毒护理3次/d。切口局部 应尽量保持干燥与清洁,换药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皮下 血肿等。如发现纱布有痰液浸渍应立刻更换。室内的急救设备 除氧气、吸引器之外还要配备定期消毒备用的气管切开包(或 者静切包)以防患者脱管紧急时使用。
气切护理
2.气道湿化。持续加温加湿湿化
气管切开患者堵管拔管方法的循证
Heffner【1】认为拔管条件包括上呼 吸道梗阻得以解除,气道分泌物得 到控制,无需机械通气,咳嗽有力 及不存在误吸。
拔管的指征
国际关于拔管的标准指征 尚无统一定论,目前主要 靠临床医师的经验来指导 拔管
Hernandez等【2】报道的拔管标准为 成功连续脱机24h ,解除气道阻塞, 具有管理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即每 8h吸痰次数≤ 2 次,低误吸率。
5
注意观察痰液的量及性质。如痰液量明显增加或痰变粘稠等,应考 虑感染加重的可能;
护理措施
呼吸机辅助通气,遵医嘱调整呼吸机模式
6
7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尤其是患者的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