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基因突变
合集下载
模块二遗传与变异03 变异、育种和进化-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
![模块二遗传与变异03 变异、育种和进化-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eb4c1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2.png)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1.变异类型的辨析
①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但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②真核生物DNA的非基因区发生碱基改变不 属于基因突变,突变的基因不一定都能遗传 给后代。 ③无论能否遗传给后代,突变和基因重组均 属于可遗传变异。 ④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间,至少两对等位基因,如AABb自交不能发 生基因重组,受精过程中也不发生基因重组。
一:用该宽叶红花突变体与缺失一 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二:用该宽叶红花突变体与缺失一 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
(2)结果预测: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 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B
D.生物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例12:(2021.福建)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乙
生活在悬崖底的林荫里。在某些山地坡度和缓的地方,甲和乙分别沿着斜坡向下和向
上扩展,在斜坡上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能产生子代,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仍然存在生殖隔离
例1:(2021·1月浙江)野生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棒眼和超棒眼,是由于某个 染色体中发生了如下图所示变化,a、b、c表示该染色体中的不同片段。棒眼和超
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B )
A.缺失 B.重复 C.易位
D.倒位
例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人类遗传病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人类遗传病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62bc5df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6.png)
正误判断 ·矫正易混易错
(1)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能够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治疗( × )
解析 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能够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不能进行治疗。
(2)性染色体异常患者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产前诊断( × )
解析 基因检测能诊断基因异常病,不能诊断染色体异常病。
(3)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则确定胎儿不患遗传病( × )
儿子
√ 患病 患病 患病 患病
性遗传病 D.丁家庭的情况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
女儿 患病 正常 患病 正常
性遗传病
123456
解析 由于丁家庭中双亲均为正常,而后代出现患病儿子,可以推知该病必为隐性 遗传病,但是根据甲、乙、丙、丁四个家庭的情况并不能推断出该病是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4.调查过程
正误判断 ·矫正易混易错
(1)调查发病率时,应保证样本足够大且性别比例相当( √ ) (2)调查遗传病时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汇总时应舍弃( × )
解析 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仍要如实记录,汇总时不能舍弃。
(3)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判断只能通过调查的方法,而其他动物和植物可以通过
杂交或自交实验后统计分析的方法( √ )
学习 小结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
04
1.(2019·安徽皖中名校联考)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一定会导致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
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
3.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调查结束后应如何处理各小组的调查数据? 提示 应把各小组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整理、计算平均值。
基因突变与物种进化的关系与作用的解读与说明
![基因突变与物种进化的关系与作用的解读与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4e58e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1.png)
物种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导致生物性状改变,进而形成新的物种的过程。
物种进化的速度和方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变化、基因突变、物种间的竞争与合作等。
物种进化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突变与物种进化的关系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生理功能的变化
基因突变对生物生理功能的影响
生物适应性变化与基因突变的相互作用
基因突变与生物行为的适应性变化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行为改变
生物行为适应性变化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基因突变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生物行为适应性变化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基因突变与生物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基因突变是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
实例: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基因突变,使桦尺蠖体色变黑,适应环境变化
实例:大熊猫的消化系统进化,由于基因突变,大熊猫获得了更强的消化能力,适应了竹子为主的饮食
实例:虎鲸和海豚的智力进化,由于基因突变,虎鲸和海豚获得了更高的智力,适应了复杂的海洋环境
微生物进化中的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在微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产生新的性状,适应环境变化
基因突变是物种进化的基础,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共同作用,推动物种的进化和发展
基因突变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生物的适应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基因突变是物种进化的重要动力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性状,为物种进化提供原材料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物种分化,形成新的物种
基因突变的类型与机制
生物适应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适应
基因突变与适应性变化: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形态的变化,从而提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物种进化的速度和方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变化、基因突变、物种间的竞争与合作等。
物种进化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突变与物种进化的关系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生理功能的变化
基因突变对生物生理功能的影响
生物适应性变化与基因突变的相互作用
基因突变与生物行为的适应性变化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行为改变
生物行为适应性变化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基因突变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生物行为适应性变化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基因突变与生物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基因突变是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
实例: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基因突变,使桦尺蠖体色变黑,适应环境变化
实例:大熊猫的消化系统进化,由于基因突变,大熊猫获得了更强的消化能力,适应了竹子为主的饮食
实例:虎鲸和海豚的智力进化,由于基因突变,虎鲸和海豚获得了更高的智力,适应了复杂的海洋环境
微生物进化中的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在微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产生新的性状,适应环境变化
基因突变是物种进化的基础,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共同作用,推动物种的进化和发展
基因突变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生物的适应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基因突变是物种进化的重要动力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性状,为物种进化提供原材料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物种分化,形成新的物种
基因突变的类型与机制
生物适应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适应
基因突变与适应性变化: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形态的变化,从而提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基因突变和突变频率
![基因突变和突变频率](https://img.taocdn.com/s3/m/75fbe9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1.png)
药物研发:利用基因突变 来开发新的药物
基因诊断:通过基因突变 来诊断疾病
基因编辑:利用基因突变 来编辑基因,治疗疾病
基因突变的未来展望
基因编辑技术的 发展: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 技术的应用和改 进
基因治疗:利用 基因突变进行疾 病治疗,如癌症、 遗传病等
农业生产:利用 基因突变改良作 物品种,提高产 量和抗病能力
环境保护:利用 基因突变进行环 境治理,如污染 治理、生态修复 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对进化的影响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 力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生物的适应 性,影响其生存和繁殖
基因突变的频率和分布对生物 进化的速度和方向产生影响
对遗传性疾病的影响
基因突变可能会影响基因的 表达和功能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遗传性疾 病的发生
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个体的 生理功能异常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遗传特性, 使生物适应环境变化
基因突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生物的 遗传机制和疾病机理
03 基因突变的特点
不定向性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基因组的 任何位置
突变的类型多样,包括碱基替 换、插入、删除等
突变的结果可能是有益的,也 可能是有害的
突变的频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如环境、遗传等
低频性
突变频率的定义
突变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基因座上发生突变的次数与该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总数之 比。
突变频率是衡量基因突变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来研究基因的进化和功能。
突变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突变频率的研究对于理解基因突变的机制和进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03 基因突变及其机制
![03 基因突变及其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57ed3f176bd97f192279e9f4.png)
Sub+ Sub- Antr Ants
Sub+ Sub- subA- subA63 subA(Ts)
29
带突变基因的菌株
Salmonella typhimurium 1535(hisG46, rfa,ΔuvrB)
Salmonella typhimurium 1537(hisC3076, rfa,ΔuvrB)
Thr ACG-3’ His CAC G-3’
16
(三)按突变是否引起遗传编码特性的
一类是引起遗传性状改变 :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无义突变( 一类是不改变遗传性状的突变 ——同义突变(synonymy mutation)和沉默突变
17
遗传学效应
错义突变 missense mutation:突变后的密码 例:AAG突变为GAG,编码的氨基酸由亮氨酸变成 无义突变 nonsense mutation:突变后的密码
39
三、基因突变的稀有性
1、稀有性 突变以一定的突变率发生在个别细胞中。正常 突变率(mutation rate):某基因或某个性状在 突变率也可以用某一群体在每一世代(即分裂
40
2、突变率(m)的计算 世代总数=N2-N1 突变率的测定: 固体平板法测突变率: 在2组平板上接种相等数量的敏感菌,培养一 m=(M2-M1)/(N2-N1) 一般N0<<N,M0≈0,m≈M/N
28
表现型或基因型
表示符号
表现型 具有合成或利用某种物质的能力 缺乏合成或利用某种物质的能力 具有对某种抗生素的抗性 具有对某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基因型 能够合成或利用某种物质的野生型基因 影响合成或利用某种物质的突变基因 突变的subA基因 subA基因的63号突变 具有温度敏感表型的subA基因突变
遗传突变与基因突变
![遗传突变与基因突变](https://img.taocdn.com/s3/m/40a93b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7.png)
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介绍
Sanger测序法
基于DNA链终止反应的测序方法 ,具有准确度高、读长较长等优 点,适用于已知突变位点的验证 。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一次可对多个样本进行大规模平 行测序,提高检测通量和效率, 适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研究 。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针对特定突变位点设计引物进行 PCR扩增,通过检测扩增产物判 断是否存在突变。
新型测序技术在基因突变检测中应用
单分子测序技术
无需PCR扩增即可对单个DNA分子进 行测序,降低扩增引入的误差,提高 检测准确度。
靶向捕获测序技术
针对特定基因或区域设计捕获探针进 行富集和测序,提高目标区域覆盖度 和检测灵敏度。
第三代测序技术
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测序方法,具有 超长读长、实时检测等优点,适用于 复杂基因组结构解析和突变检测。
在农业领域,人工选择已经成功培育 出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优良品 种,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 质。
基因突变在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维护中作用
1
基因突变在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维护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通过产生新的遗传变异,增加物种 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2
在生态系统中,基因突变可以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减少外来物 种入侵和生态灾害的风险。
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 基因交换,是生物进化中 的重要机制。
位点特异性重组
特定DNA序列之间的重组 ,常见于某些病毒和细菌 的基因调控。
转座子作用
转座子能够在基因组中移 动并插入到新的位置,导 致基因表达的改变。
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
DNA甲基化
通过添加甲基基团到DNA 分子上,影响基因的表达 。
基因突变及其效应
![基因突变及其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13c41b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9.png)
基因突变的类型
点突变
指DNA分子中一个或少数几个 碱基对的替换或缺失,导致基
因结构的改变。
插入突变
指DNA分子中插入一段额外的 碱基序列,导致基因结构的改 变。
缺失突变
指DNA分子中一段碱基序列的 缺失,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重复突变
指DNA分子中一段重复序列的 异常扩增或重复,导致基因结
构的改变。
04 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状细胞贫血症
总结词
镰状细胞贫血症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会导致红细胞变形并堆 积在血管中,引起疼痛、感染和器官损伤。
详细描述
镰状细胞贫血症是由β-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血红蛋白异常,导致红细胞呈镰 刀状。这种异常的红细胞容易在血管中聚集形成血栓,影响血液循环,引发疼 痛、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是许多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这些疾病可能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也可 能涉及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
遗传性疾病的类型
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代谢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先天性 畸形等。这些疾病可能具有家族聚集性或散发性特征。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了解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疾病的关系有助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通过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和基因治疗等方法,可以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适应性进化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为生物体提供适应环境 变化的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得以保留 和传播,促进生物的适应性进化。
生物多样性
基因突变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之一。不同物种和种群 间的基因突变差异导致其适应性、生态位和进化路径的分 化,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2d6f5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09.png)
(3)密码子的简并性: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发生突变时,引起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改变了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仍对应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也不改变。
主要有三种情况
对应例题:6、(原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控制性状,因此基因突变的结果一定引起性状改变 B、 显性突变,可直接引起性状的改变,而且这个突变基因一定能传给后代 C、显性突变虽直接引起了性状的改变,但这个突变基因不一定能传给后代 D、基因发生突变时,引起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则这个密码子所对应的氨基酸一定改变
解析:基因控制性状,但基因突变的结果不一定引起性状改变,例如隐性突变,此时性状并不改变;显性突变,可直接引起性状的改变,但突变基因是否能传给后代,要看这种突变性状是否有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若有,则为有利突变,可通过繁殖传给后代,否则为有害突变,被淘汰掉,所以B错, C对;基因发生突变时,引起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这个密码子所对应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这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改变了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可仍对应同一种氨基酸。
6、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显性突变: 如aa中的一个a突变为A,会直接引起性状的改变。但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能否把突变基因传给后代,要看这种突变性状是否有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若有,则为有利突变,可通过繁殖传给后代,否则为有害突变,被淘汰掉。
(2)隐性突变:如AA中的一个A突变为a,此时性状不改变。
CGG 精氨酸
UAG 终止
A、增添 B、缺失 C、改变 D、重组
B
解析:正常血红蛋白mRNA密码顺序是:ACC UCC AAA UAC CGU UAA,由于在138位点上的密码子UCC 缺失 了C,这样后面的碱基,就以次向前移一位,于是从138号开始,后面的密码子就全改变了。这是移码突变,mRNA缺失1个碱基,导致作用部位以后的密码子顺序和组成发生相应改变,终止码常会提前或者推迟。
主要有三种情况
对应例题:6、(原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控制性状,因此基因突变的结果一定引起性状改变 B、 显性突变,可直接引起性状的改变,而且这个突变基因一定能传给后代 C、显性突变虽直接引起了性状的改变,但这个突变基因不一定能传给后代 D、基因发生突变时,引起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则这个密码子所对应的氨基酸一定改变
解析:基因控制性状,但基因突变的结果不一定引起性状改变,例如隐性突变,此时性状并不改变;显性突变,可直接引起性状的改变,但突变基因是否能传给后代,要看这种突变性状是否有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若有,则为有利突变,可通过繁殖传给后代,否则为有害突变,被淘汰掉,所以B错, C对;基因发生突变时,引起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这个密码子所对应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这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改变了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可仍对应同一种氨基酸。
6、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显性突变: 如aa中的一个a突变为A,会直接引起性状的改变。但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能否把突变基因传给后代,要看这种突变性状是否有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若有,则为有利突变,可通过繁殖传给后代,否则为有害突变,被淘汰掉。
(2)隐性突变:如AA中的一个A突变为a,此时性状不改变。
CGG 精氨酸
UAG 终止
A、增添 B、缺失 C、改变 D、重组
B
解析:正常血红蛋白mRNA密码顺序是:ACC UCC AAA UAC CGU UAA,由于在138位点上的密码子UCC 缺失 了C,这样后面的碱基,就以次向前移一位,于是从138号开始,后面的密码子就全改变了。这是移码突变,mRNA缺失1个碱基,导致作用部位以后的密码子顺序和组成发生相应改变,终止码常会提前或者推迟。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ff21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1.png)
02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 作息等健康生活习惯,有助于降
低基因突变的发生。
04
基因编辑技术
虽然目前基因编辑技术仍处于研 究阶段,但未来可能为预防基因
突变提供新的手段。
THANKS
感谢观看
了解基因突变对遗传性疾病的影响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如 产前诊断、基因治疗等。
05
基因突变的检测与预防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基因测序
通过全基因组或目标区域测序, 检测基因序列中的突变位点,是 检测基因突变的主要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
利用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与染色 体进行杂交,检测染色体结构和 基因位点的变异。
进化与适应性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为物种适应环 境提供了多样性。
肿瘤发生
基因突变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如抑 癌基因的失活或癌基因的激活。
药物抗性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细菌、病毒等对药物的抗 性,影响疾病治疗。
02
基因突变的常见原因
内部因素
01
02
03
DNA复制错误
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 发生错误,导致基因突变。 例如,碱基的插入、缺失 或替换。
除了DNA复制错误,某些化学物质和辐射也可以诱导基因突 变。在这些情况下,如果能够消除这些诱因,突变也可以被 逆转。因此,了解基因突变的可逆性对于预防和治疗遗传性 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可诱发性
基因突变的可诱发性是指某些因素可以增加基因突变的频率。这些因素包括化学物质、辐射和某些病毒等。这些诱因可以直接作 用于DNA,导致DNA损伤或复制错误,从而引发基因突变。
病毒
生物因素
某些病毒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 ,导致基因突变。例如,逆转录病毒和 DNA病毒等。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7dbe3f7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9.png)
染色体结构变异
缺失
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 从而引起变异的现象。
倒位
染色体发生断裂后,某一区段颠倒180°后重 新接合而引起变异的现象。
重复
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而引起变异的现象。
易位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了另一条非同源染 色体上,从而引起变异的现象。
染色体数目变异
01
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非 整倍体的方式成倍地增减的一组 染色体,如单倍体和多倍体。
突变结果:导致CFTR蛋白功能异常,引发呼吸 道、消化道等多器官黏液分泌过多,易感染
实例三:唐氏综合征
染色体变异类型:染色体 数目异常(三体综合征)
变异结果:导致智力低下、 发育迟缓、面部特征异常 等多发畸形
影响染色体:21号染色体
发生原因:生殖细胞减数 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
实例四:其他遗传病案例分析
03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个体差异,包括药物反应、疾
病易感性等。
05 研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 异的方法与技术
传统遗传学方法
系谱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家族成员中的遗传信息,推断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的遗传模式 。
杂交实验
通过人为控制生物体的杂交过程,观察和分析后代中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的表 型和遗传规律。
03
性状变异多样性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生物性 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增加了生物 性状的多样性。
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提供遗传变异基础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 化提供了遗传变异的基础,使得 生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驱动自然选择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产生的性 状变异可能受到自然选择的作用, 有利于生物种群的适应性进化。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上课用)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上课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da6f9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3.png)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上课用)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时间:xx月xx日
2022
Anuanl Work Summary Report
Let's make a summary together!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
如紫外线、化学物质、病毒等可以引起基因突变。
自然因素
如辐射、化学诱变剂等可以引起基因突变。
诱变因素
某些基因突变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某些遗传性疾病。
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如镰状细胞贫血症;也可以促进生物进化,产生新的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基因突变的影响
基因重组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同源重组
非同源重组则是指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基因交换。这种重组过程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实现。非同源重组的结果通常是产生新的非等位基因组合。
非同源重组
重组过程中的关键酶
01
02
03
关键酶3
重组的生物学意义
生物进化 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通过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增加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生长发育 基因重组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免疫系统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基因重组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遗传性疾病 基因重组也与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有关,例如亨廷顿氏病和囊性纤维化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与特定的基因重组事件有关。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时间:xx月xx日
2022
Anuanl Work Summary Report
Let's make a summary together!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
如紫外线、化学物质、病毒等可以引起基因突变。
自然因素
如辐射、化学诱变剂等可以引起基因突变。
诱变因素
某些基因突变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某些遗传性疾病。
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如镰状细胞贫血症;也可以促进生物进化,产生新的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基因突变的影响
基因重组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同源重组
非同源重组则是指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基因交换。这种重组过程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实现。非同源重组的结果通常是产生新的非等位基因组合。
非同源重组
重组过程中的关键酶
01
02
03
关键酶3
重组的生物学意义
生物进化 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通过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增加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生长发育 基因重组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免疫系统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基因重组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遗传性疾病 基因重组也与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有关,例如亨廷顿氏病和囊性纤维化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与特定的基因重组事件有关。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发生机制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发生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09a130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d.png)
分类
根据突变对基因功能的影响,可分为 致死突变、亚致死突变、错义突变和 无义突变等。
基因突变的原因
自发突变
由于DNA复制过程中的随机错误或DNA损伤修复失败等内部 因素导致。
诱发突变
由外部因素如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等)、化学因素(化 学诱变剂、毒素等)和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引起。
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遗传咨询和筛查
针对具有遗传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提供遗传咨询和筛查服务,以便 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遗传疾病的发生。
早期发现和治疗遗传疾病
新生儿筛查
通过新生儿筛查,及早发现并干预某些遗传疾病,避免病情恶化 。
家族史调查
对于有遗传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进行详细的家族史调查,以便及早 发现潜在的遗传疾病患者。
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口素质。
03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
点突变
DNA分子中单个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导致基因编 码的蛋白质结构或功能异常,进而引发遗传疾病。
片段突变
涉及多个碱基对的突变,包括基因片段的重复、缺失、倒 位等,可能导致基因表达的严重异常或基因功能的丧失。
X连锁遗传疾病
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患者多为男性,如红 绿色盲、血友病等。这类疾病的遗传特点与性别 有关。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相互作用
基因突变的累加效应
多个基因突变共同作用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先天性代谢缺陷、神经退行性疾 病等。
基因突变的修饰作用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不直接导致遗传疾病,但会增加患者对其他遗传疾病或环境因素的敏 感性,如某些癌症易感基因的突变。
分类
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遗传疾病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 常遗传病。
根据突变对基因功能的影响,可分为 致死突变、亚致死突变、错义突变和 无义突变等。
基因突变的原因
自发突变
由于DNA复制过程中的随机错误或DNA损伤修复失败等内部 因素导致。
诱发突变
由外部因素如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等)、化学因素(化 学诱变剂、毒素等)和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引起。
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遗传咨询和筛查
针对具有遗传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提供遗传咨询和筛查服务,以便 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遗传疾病的发生。
早期发现和治疗遗传疾病
新生儿筛查
通过新生儿筛查,及早发现并干预某些遗传疾病,避免病情恶化 。
家族史调查
对于有遗传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进行详细的家族史调查,以便及早 发现潜在的遗传疾病患者。
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口素质。
03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
点突变
DNA分子中单个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导致基因编 码的蛋白质结构或功能异常,进而引发遗传疾病。
片段突变
涉及多个碱基对的突变,包括基因片段的重复、缺失、倒 位等,可能导致基因表达的严重异常或基因功能的丧失。
X连锁遗传疾病
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患者多为男性,如红 绿色盲、血友病等。这类疾病的遗传特点与性别 有关。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相互作用
基因突变的累加效应
多个基因突变共同作用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先天性代谢缺陷、神经退行性疾 病等。
基因突变的修饰作用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不直接导致遗传疾病,但会增加患者对其他遗传疾病或环境因素的敏 感性,如某些癌症易感基因的突变。
分类
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遗传疾病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 常遗传病。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研究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2529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9.png)
基因突变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原理:通过抑制基因突 变或修复突变基因来治疗疾病
药物治疗的效果:部分疾病可以通 过药物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治疗的种类:靶向药物、免疫 疗法、基因疗法等
药物治疗的挑战:药物研发成本高, 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要进一步研 究和探索
6
基因突变研究的挑战与 展望
基因突变的类型: 点突变、插入突 变、删除突变、 倒置突变等
基因突变的后果: 可能导致蛋白质 结构改变,影响 生物体的性状和 功能
3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 关系
遗传疾病的分类
单基因遗传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血友病、白化病等
多基因遗传病:由多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唐氏综合征、 克氏综合征等 线粒体遗传病: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线粒体肌病、线粒体脑 病等
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基因编辑, 检测基因突变
生物信息学技术: 通过生物信息学 方法,检测基因 突变
基因突变功能研究方法
基因敲除: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删除特定基因,研究其功能 基因敲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外源基因引入细胞,研究其功能 基因突变体筛选:通过筛选具有特定表型的突变体,研究其功能 基因表达分析:通过分析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研究其功能
囊性纤维化: 囊性纤维化跨 膜传导调节因
子基因突变
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基因
突变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羟化
酶基因突变
唐氏综合症: 21号染色体
三体
乳腺癌: BRCA1/2基
因突变
4 基因突变的研究方法
基因突变-医学遗传学课件
![基因突变-医学遗传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44b47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b.png)
要点三
抗癌药物的研发
研究肿瘤细胞中基因突变的特征,为 开发新的抗癌药物提供靶点。
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01
物种进化研究
02
适应性进化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基因序列的差异, 研究物种进化的历程和遗传多样性的 形成。
研究基因突变在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 ,揭示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和进化规 律。
03
基因突变的进化论意 义
重组错误
重组过程中,DNA序列的插入、缺失和倒位等重 组错误可导致基因突变。
03
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
基因突变对表型的影响
形态结构
01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体形态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生物体的
生长发育和功能。
代谢过程
02
基因突变可能影响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导致代谢紊乱或异常,
进而影响生物体的健康。
免疫系统
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在自然状态下的改变,通常会引起一定 的表型效应,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基因突变的类型
1 2
点突变
指DNA分子中一个或多个碱基对的替换或缺失 ,不影响其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插入突变
指DNA分子中插入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碱基对, 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3
缺失突变
指DNA分子中一个或多个碱基对的缺失,导致 基因结构的不完整。
从进化的角度研究基因突变的产生、 选择和传播,对进化论的发展和完善 具有重要意义。
06
研究前景与展望
基因突变研究的前景
基因突变与疾病机制研究
基因突变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将更加深入地探究基因 突变与疾病的关系,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https://img.taocdn.com/s3/m/159ca2e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c.png)
种类
碱基置换突变 移码突变
缺失突变(deletion)
插入突变 (insertion)
英文:subsititution
BU诱发的突变指DNA分子中一个碱基对被另一个不同的碱基对取代所引起的突变,也称为点突变(point mutation)。点突变分转换和颠换两种形式。如果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取代或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取代则称 为转换(transition)。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的突变则称为颠换(transversion)。由于DNA分子中有 四种碱基,故可能出现4种转换和8种颠换(见上图)。在自然发生的突变中,转换多于颠换。
某一基因位点的一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不影响另一个等位基因,即等位基因中的两个基因不会同时发生突 变。
①隐性突变:当代不表现,F2代表现。 ②显性突变:当代表现,与原性状并存,形成镶嵌现象或嵌合体。
同一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可以多次发生同样的突变。
影响
同义突变 错义突变
无义突变 终止密码突变
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碱基置换后,虽然每个密码子变成了另一个密码子,但由于密码子的 简并性,因而改变前、后密码子所编码的氨基酸不变,故实际上不会发生突变效应。例如,DNA分子模板链中GCG 的第三位G被A取代,变为GCA,则mRNA中相应的密码子CGC就变为CGU,由于CGC和CGU都是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 故突变前后的基因产物(蛋白质)完全相同。同义突变约占碱基置换突变总数的25﹪。
1958年S.本泽发现噬菌体T4的rⅡ基因中有特别容易发生突变的位点──热点,指出一个基因的某一对核苷 酸的改变和它所处的位置有关。
1959年E.佛里兹提出基因突变的碱基置换理论,1961年F.H.C.克里克等提出移码突变理论(见遗传密码)。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DNA核苷酸顺序分析等技术的出现,已能确定基因突变所带来的DNA分子结构改变的类型, 包括某些热点的分子结构,并已经能够进行定向诱变。
医学遗传学 03基因突变eng v
![医学遗传学 03基因突变eng v](https://img.taocdn.com/s3/m/21f8ea01a6c30c2259019ee0.png)
Medical Genetics
The three regions are distinguished by how energetic the ultraviolet radiation is, and by the "wavelength" of the ultraviolet light, which is related to energy.
Medical Genetics
The near ultraviolet, abbreviated NUV, is the light closest to optical or visible light. The extreme ultraviolet, abbreviated EUV, is the ultraviolet light closest to X-rays, and is the most energetic of the three types. The far ultraviolet, abbreviated FUV, lies between the near and extreme ultraviolet regions. It is the least explored of the three regions.
Medical Genetics
Chemical Agents Examples of substances that are mutagens are nitrous acid, hydroxylamine, ethyl methanesulfonate, 5-bromouracil, celery, benzo (a) pyrene, acridine dyes, fungally contaminated peanuts or peanut butter, and many, many more.
基因突变与个体变异
![基因突变与个体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5730854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d.png)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基因工程的基础
通过诱发突变改造基因的结构,按人们的意愿创造动植物和微生物 的新品种。
基因治疗的基础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纠正致病的突变基因,根治遗传性疾病。
02
个体变异概述
XX
定义与表现形式
个体变异定义
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03
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生物进化
基因突变和个体变异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生物的进化。基因突变提供变
异的原材料,而个体变异则为这些变异提供选择压力,使得有利变异得
以保留和传承。
04
基因突变与个体变异在生 物进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XX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生物进化
01
指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尺度上遗传特征的变化,包括基
通过不同品系或种间的遗传杂交,分析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 定位突变基因。
遗传连锁分析
利用已知基因座位的遗传标记,分析目标基因与遗传标记之间的连 锁关系,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分子生物学方法
DNA测序
直接测定基因组DNA序列,识别单核苷酸变异、插入缺失等突 变类型。
RNA测序
测定转录组RNA序列,分析基因表达差异和可变剪接等转录水 平变异。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使生物体更适应环境,从而在自然选择中被保留 下来,推动生物进化。
个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 2
个体变异的定义
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在表型特征、生理生 化特性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个体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基因工程的基础
通过诱发突变改造基因的结构,按人们的意愿创造动植物和微生物 的新品种。
基因治疗的基础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纠正致病的突变基因,根治遗传性疾病。
02
个体变异概述
XX
定义与表现形式
个体变异定义
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03
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生物进化
基因突变和个体变异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生物的进化。基因突变提供变
异的原材料,而个体变异则为这些变异提供选择压力,使得有利变异得
以保留和传承。
04
基因突变与个体变异在生 物进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XX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生物进化
01
指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尺度上遗传特征的变化,包括基
通过不同品系或种间的遗传杂交,分析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 定位突变基因。
遗传连锁分析
利用已知基因座位的遗传标记,分析目标基因与遗传标记之间的连 锁关系,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分子生物学方法
DNA测序
直接测定基因组DNA序列,识别单核苷酸变异、插入缺失等突 变类型。
RNA测序
测定转录组RNA序列,分析基因表达差异和可变剪接等转录水 平变异。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使生物体更适应环境,从而在自然选择中被保留 下来,推动生物进化。
个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 2
个体变异的定义
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在表型特征、生理生 化特性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个体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甲状腺炎的遗传和家族史影响:基因突变和遗传倾向
![甲状腺炎的遗传和家族史影响:基因突变和遗传倾向](https://img.taocdn.com/s3/m/aa76c0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3.png)
风险评估:根 据家族史和基 因检测结果, 评估甲状腺炎
的遗传风险
预防措施:根 据评估结果, 采取相应的预 防措施,如定 期体检、调整 生活方式等
家族史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家族史有助于诊断甲状腺炎:了解家族史有助于医生判断甲状腺炎的病因 和类型,从而制定更精确的诊断方案。
家族史有助于预测甲状腺炎的风险:了解家族史有助于预测甲状腺炎的发 病风险,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
研究展望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提高基因突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揭示甲状腺炎的遗传机制和基因网络 家族史和流行病学研究:了解甲状腺炎在家族中的传播模式和风险因素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家族史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通过基因检测和家族史评估,制定预防甲状腺炎的策略和措施
早期筛查:对有甲状腺炎家族史的人群进行 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03
生活方式调整:针对遗传倾向,调整生活方 式,降低甲状腺炎的发病风险
04
预防性治疗:对于有甲状腺炎家族史的高危 人群,可以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降低发病风
险
遗传倾向和家族史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家族史:了解家族 中是否有甲状腺炎 病史,评估遗传风 险
01
02
03
04
05
甲状腺炎是 一种自身免 疫性疾病, 具有遗传倾 向
遗传因素在 甲状腺炎的 发病中起重 要作用
基因突变可 能导致甲状 腺炎的发生
家族史是甲 状腺炎发病 的重要风险 因素
遗传倾向可 能影响甲状 腺炎的严重 程度和治疗 效果
基因突变
甲状腺炎的遗传因 素:基因突变是其中 一个重要因素
01
临床表现:甲状 腺肿大、甲状腺 功能异常、自身 免疫反应等
什么是基因突变?它如何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什么是基因突变?它如何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https://img.taocdn.com/s3/m/d5edaa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5.png)
20XX
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疾病
汇报人:XXX
目录
01
基因突变的基 本概念
02
基因突变与遗 传性疾病的关 系
03
基因突变在遗 传性疾病中的 作用
04 05
基因突变与遗 传性疾病的预 防和治疗
基因突变与遗 传性疾病的研 究前景
1
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
基因突变的定义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中发生的 改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 删除
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基因 编辑、基因替代、基因沉默 等
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通过 修改或替换致病基因来治疗 遗传性疾病
基因治疗的优点:针对性强, 疗效显著,可根治某些遗传
性疾病
基因治疗的挑战:技术难度 大,伦理问题复杂,安全性
问题需要解决
药物治疗和干预措施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 复或替换突变基因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 序列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生物体的 性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任 何阶段,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和DNA复制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 一,可以产生新的性状和适应环境 的能力
基因突变的类型
点突变:单个碱基对的改变
替换突变:一个碱基对被另一个碱基对 替换
预防措施:通过遗传咨询、产前诊 断等方式,预防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抑制或纠正 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干预措施: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 食改善等方式,减轻基因突变对健 康的影响
5
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疾病的研 究前景
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疾病
汇报人:XXX
目录
01
基因突变的基 本概念
02
基因突变与遗 传性疾病的关 系
03
基因突变在遗 传性疾病中的 作用
04 05
基因突变与遗 传性疾病的预 防和治疗
基因突变与遗 传性疾病的研 究前景
1
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
基因突变的定义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中发生的 改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 删除
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基因 编辑、基因替代、基因沉默 等
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通过 修改或替换致病基因来治疗 遗传性疾病
基因治疗的优点:针对性强, 疗效显著,可根治某些遗传
性疾病
基因治疗的挑战:技术难度 大,伦理问题复杂,安全性
问题需要解决
药物治疗和干预措施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 复或替换突变基因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 序列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生物体的 性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任 何阶段,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和DNA复制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 一,可以产生新的性状和适应环境 的能力
基因突变的类型
点突变:单个碱基对的改变
替换突变:一个碱基对被另一个碱基对 替换
预防措施:通过遗传咨询、产前诊 断等方式,预防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抑制或纠正 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干预措施: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 食改善等方式,减轻基因突变对健 康的影响
5
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疾病的研 究前景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703e1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1.png)
普
遍
• 常见突变性状
性
• 绵羊:正常绵羊——短腿安康羊
• 玉米:正常苗——白化苗
• 人类:正常肤色——白化病
• 细菌:无抗药性——抗药性
• 果蝇:红眼——白眼
长翅——残翅
不 定 向 性
随 机 性
低 频 性
基因
突变率
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基因 2×10-5
果蝇的白眼基因
4×10-5
果蝇的褐眼基因
3×10-5
人类色盲基因
3×10-5
小鼠白化基因
1×10-5
多节课所学知识。完成习题。 作业:“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种个 体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又是怎 样的变异方式呢?又有何特点呢?
板书设计
问题探讨
我国早在1987年就利用返回式卫 星进行航天育种研究:将作物种子 带入太空,利用太空中的特殊环境 诱导基因发生突变,然后在地面选 择优良的品种进行培育。通过航天 育种,我国已在水稻、小麦、棉花、 番茄、南瓜和青椒等作物.上培育 出一系列优质品种,取得了极大的 经济效益。
目录
01 基因突变概念 02 基因突变的原因 03 基因突变的特点
3.乙肝病毒会使肝细胞进一步变异, 肝细胞不表达凋亡基因且不断再生,最终 形成肝癌。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激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细菌的代谢产物等 自发突变:自然条件下DNA偶尔复制错误
03
Part three
基因突变的特点
基因突变特点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与已有的知识建立 联系,从而进行解释、推断和扩展。 2.能力目标设计 ①能够利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和运用信息 ②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 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 ①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科学 的世界观 ②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烷化剂引起的DNA碱基对的改变
碱基类似物
某些碱基类似物可以取代碱基而插入DNA分子引 起突变 。
5-BU引起的DNA碱基对的改变
5-BU与腺嘌呤(A)和鸟嘌呤(G)均可配对。如果5-BU取代T以后一直保持与A 配对,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大;若与G配对,经一次复制后,就可以使原来的A-T对 变换成G-C对。
一种嘧啶-嘌呤对所替换 。
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
碱基被替换之后,产生了新的密码子,但新旧密码子 同义,所编码的氨基酸种类保持不变,因此同义突 变并不产生突变效应 。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
碱基替换使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变成终止密码UAA、 UAG或UGA。
芳香族化合物
吖啶类和焦宁类等扁平分子构型的芳香族化合物 可以嵌入DNA的核苷酸序列中,导致碱基插入或丢失 的移码突变。
三、生物因素
病毒 风疹、麻疹、流感、疱疹等 真菌和细菌 毒素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
多向性 同一基因座上的基因可独立发生多次不同的突变而形成复等
位基因。 可逆性
突变的方向可逆,可以是正突变,也可以是回复突变。 有害性
一、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的修复
光复活修复(photoreactivation repair)
细胞内存在着一种光复活酶。在可见光的照射下, 光复活酶被激活,从而能识别嘧啶二聚体并与之结合, 形成酶-DNA复合物,然后利用可见光提供的能量, 解开二聚体,此后光复活酶从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完 成修复过程,这一过程称为光复活修复。
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在自然条件下,未经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为自发突 变(spontaneous mutation)。
经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是诱发突变(induced mutaion)。
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统理因素
紫外线
一、物理因素
紫外线
紫外线的照射可使DNA顺序中相邻的嘧啶 类碱基结合成嘧啶二聚体,最常见的为胸腺嘧 啶二聚体(TT)。在复制或转录进行时,该处 碱基配对发生错误,从而引起新合成的DNA或 RNA链的碱基改变。
紫 外 线 诱 发 的 胸 腺 嘧 啶 二 聚 体
电离辐射
射线直接击中DNA链,DNA分子吸收能 量后引起DNA链和染色体的断裂,片断发生重 排,引起染色体结构畸变 。
移码突变
碱基对插入和(或)缺失的数目和方式不同,对其 后的密码组合的改变的影响程度不同。
移码突变引起的最小变化是在DNA链上增加或减少 一个遗传密码导致合成的多肽链多或少一个氨基酸, 若大范围改变密码组合则会引起的整条多肽链的氨 基酸种类及序列的变化。
移码突变的后果严重,通常是导致一条或几条多肽 链丧失活性或根本不能合成,进而严重影响细胞或 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其它物理因素
电磁辐射 高温 严寒
二、化学因素
羟胺(hydroxylamine,HA)
可使胞嘧啶(C)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而不能 正常地与鸟嘌呤(G)配对,而改为与腺嘌呤(A) 互补。经两次复制后,C-G碱基对就变换成T-A碱基 对。
羟胺引起DNA碱基对的改变
亚硝酸或含亚硝基化合物
可使碱基脱去氨基(-NH2)而产生结构改变, 从而引起碱基错误配对。
光 复 活 修 复 的 过 程
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
也称为暗修复(dark repair)。光在这种修复过 程中不起任何作用。切除修复发生在复制之前,需要 其它酶的参与。
核酸内切酶先在嘧啶二
聚体附近切开DNA单链, 然后以另一条正常链为模 板,按碱基互补原则补齐 需切除部分的碱基序列, 最后由核酸内切酶切去含 嘧啶二聚体的片段,并由 连接酶将断口与新合成的
例如:Huntington 舞蹈病
4p16.3 CAG 36~121 正常6~35
例如:SBMA
Xq11-q12 CAG 40-72 雄激素受体蛋白 运动神经元受损
DNA损伤的修复
生物体内存在着多种DNA修复系统,当 DNA受到损伤时,在一定条件下,这些修复系 统可以部分地修正DNA分子的损伤,从而大大 降低突变所引起的有害效应,保持遗传物质的 稳定性。
例如:Bloom syndrome
光敏感性reqQ解旋酶家族基因突变 身材矮小、免疫功 能低下、日光敏感 性面部红斑和轻度 颜面畸形
The End
重 组 修 复 的 过 程
二、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的修复
超快修复:修复速度极快,在适宜条件下,大约2分
钟内即可完成修复。
快修复:一般在X线照射后数分钟内,即可使超快修
复所剩下的断裂单链的90%被修复。
慢修复:是由重组修复系统对快修复所不能修复的
单链断裂加以修复的过程。一般修复时间较长。
亚硝酸引起DNA碱基对的改变
图中A被其脱去氨基后可变成次黄嘌呤(H),H不能再与T配对,而变为与 配对,经DNA复制后,可形成T-A→C-G的转换。
烷化剂
具有高度诱变化学因素活性的烷化剂,可将烷 基(CH3-、C2H5-等)引入多核苷酸链上的任何位
置,被其烷基化的核苷酸将产生错误配对而引起突变。
03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基因突变
前言 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 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 DNA损伤的修复
前言
一切生物细胞内的基因都能保持其相对稳 定性,但在一定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遗传物质 就可能发生变化,这种遗传物质的变化及其所 引起的表型改变称为突变(mutation)。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碱基替换使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编码另 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 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错义突变引发疾病——镰刀状红细胞贫血
终止密码突变(terminator codon mutation)
DNA分子中的某一个终止密码突变为编码氨基 酸的密码,从而使多肽链的合成至此仍继续下去, 直至下一个终止密码为止,形成超长的异常多肽链。
突变会导致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 稀有性
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突变的频率很低。 随机性 可重复性
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
静态突变 动态突变
一、静态突变(static mutation)
是在一定条件下生物各世代中以相对稳定 的频率发生的基因突变。可分为点突变和片段 突变 。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三、修复缺陷引起的疾病
修复系统本身是由一系列基因所编码的酶 所组成的,修复系统的缺陷将使遗传物质的损 伤不能得到尽快修复,突变将以各种形式存在 并遗传下来,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着色性干皮病
UV→嘧啶二聚体 光修复系统异常 解旋酶、核酸内切酶等修复蛋
白的基因突变
例如:着色性干皮病 对光敏感,皮肤、眼、 舌易受损; 皮肤上皮鳞状细胞 或基底细胞皮肤癌; 伴性发育不良、生长迟缓、 神经系统异常而学习能力差
DNA链中一个或一对碱基发生的改变,两 种形式:碱基替换和移码突变。
➢ 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
DNA链中碱基之间互相替换,从而使被替 换部位的三联体密码意义发生改变。
转换(transition):一种嘌呤-嘧啶对被另一种
嘌呤-嘧啶对所替换。
颠换(transvertion):一种嘌呤-嘧啶对被另
影响非密码子区域的突变
调控序列突变:使蛋白质合成的速度或效率发生改
变,进而影响着这些蛋白质的功能,并引起疾病。
内含子与外显子剪辑位点突变:GT-AG中的任一
碱基发生置换而导致剪辑和加工异常,不能形成 正确的mRNA分子。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基因组DNA链中插入或缺失1个或几个 碱基对,从而使自插入或缺失的那一点以下 的三联体密码的组合发生改变,进而使其编 码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变化。
DNA片段连接起来。
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
含有嘧啶二聚体或其它结构损伤的DNA仍可 进行复制,当复制到损伤部位时,DNA子链中与 损伤部位相对应的部位出现缺口。复制结束后, 完整的母链与有缺口的子链重组,使缺口转移到 母链上,母链上的缺口由DNA聚合酶合成互补片 段,再由连接酶连接完整,从而使复制出来的 DNA分子的结构恢复正常。该过程发生在复制之 后。
片段突变
片段突变是DNA链中某些小片段的碱基序列发 生缺失、重复或重排。
二、动态突变
串联重复的三核苷酸序列随着世代传递而 拷贝数逐代累加的突变方式。
例如:脆性X综合症
Xq27.3内(CGG)n重复 数:60-200,正常:6-60
脆性X综合症患者: 智能低下,皮肤松弛, 关节过度伸展,长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