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附:橘核、橘络、橘叶〕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陈皮〔附:橘核、橘络、橘叶〕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

忌、附方

〔别名〕橘皮、广皮、贵老、黄橘皮、红皮、新会皮。

〔来源〕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果皮,因放置时间久者效果较良,故称“陈皮”。

〔成分〕果皮含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右旋柠檬烯、枸橼醛。此外,尚含川皮酮(即川陈皮素)、橙皮甙、苦橙甙、胡萝卜素、维生素P、维生素B、维生素C、不旋光肌醇等。不同地区产的陈皮所含成分有差异,但皆含挥发油及黄酮甙。

〔作用〕

一、历代经验

1.行气健胃:陈皮有较好的行气健胃作用。《神农本草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名医别录》:“主脾不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本草拾遗》:“去气,调中”。《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本草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

2.化痰止咳:陈皮又有良好的化痰止咳作用:《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癥瘕痃癖”。

二、近代研究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陈皮煎剂及提取物(醇提取液)对离体和在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剂量过大反有抑制作用。给蟾蜍全身灌流发现有收缩血管作用,可使血流量减少。注射于狗、兔可使血压迅速升高,经反复应用也无耐受性〔1~3〕。

2.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陈皮对麻醉狗及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子宫的运动〔1~2〕。

3.对肾的影响:陈皮制剂能使狗肾溶量减少、肾血管收缩而有抑尿现象。这一实验与古文献的记载相反〔4〕。

4.抑菌消炎作用:陈皮对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柑橘属植物中所含的顺式香豆素有抗炎作用。临床单用陈皮煎加酒服对急性炎症有消炎作用,特别用于急性乳腺炎等。口服橙皮甙可以减轻人工冻伤〔5~8〕。

5.降酯作用:陈皮甙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4〕。

〔性味〕苦、平。归肺、脾经。

〔功效〕行气健胃,化痰止咳。

〔主治〕胸腹胀满,痞闷,不思饮食,呕吐,呃逆,腹泻,咳嗽痰多,乳痈,鱼蟹毒。

〔临床应用〕

1.脾虚气滞:陈皮常用治脾胃虚弱,气滞胃肠所见的脘腹胀满,胸闷,不思饮食或食后腹胀,嗳气等,类似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常配伍党参、白术、茯苓、半夏、生姜、枳壳等理气健脾药,方例《宽中丸》;此外,又多用于胃虚气逆之干呕、哕逆、反胃吐食、消化不良等。常配伍苍术、厚朴、鸡金、山楂、麦芽等,方例《橘皮竹茹汤》、《平胃散》(方见苍术)。总之凡胃肠道疾病出现的消化不良皆可适当选用。小儿疳瘦可用《橘连丸》。

2.寒痰咳嗽:新久咳嗽,痰多清稀,胸膈满闷等,类似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单用有效。也可配伍半夏、茯苓、生姜、杏仁、冬花等止咳化痰药,方例《橘红丸》、《橘红咳糖片》、《橘皮丸》。上方中之橘红即橘皮去掉内层白皮后入药,取其气胜之意。

此外,尚可用治急性乳腺炎之红、肿、热痛,单用煎酒服有效,也可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草、白芷等清热解毒煎服,方例《陈皮煎》、《陈香散》、《乳痈橘皮汤》。

〔用量〕 6~12克,大量可用至30克,丸散酌减。

〔用法〕生用或炒后用,或去内层后用。

〔禁忌〕阴虚或口渴者忌用,实热慎用。

〔附方〕

1.宽中丸(《鸡峰普济方》:陈皮、白术。为丸,木香汤下。

2.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陈皮、竹茹、人参、甘草、生姜、

大枣。

3.橘连丸(《小儿药证直诀》):橘皮、黄连。

4.橘红丸(《古今医鑑》):橘红、生石膏、紫苑、川贝母、款冬花、半夏、茯苓、陈皮、麦冬、生地黄、桔梗、杏仁、瓜篓壳、甘草。

5.橘红咳糖片:市售成药,多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6.橘皮丸(《本草衍义》):橘皮、神曲、生姜。

7.陈皮煎(《中华外科杂志》4:362,1959):陈皮、甘草。煎后加酒服。

8.陈香散(张氏方):陈皮(去白炒)入麝香少许。

9.乳痈橘皮汤(经验方):陈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草、白芷、甘草。

〔附一:橘核〕

〔来源〕为橘的种子。

〔成分〕各种橘核都含脂肪油、蛋白质、其苦味成分为黄柏内脂和闹米林。

〔作用〕

一、历代经验

有理气止痛作用,主要用治小肠疝气疼痛。《日华子本草》:“治腰痛,膀胱气,肾疼。炒去壳,酒服良”。《本草纲目》:“治小肠疝气及阴核肿痛”。《本草备要》:“行肝气,消肿散毒”。《医林篡要》:“润肾,坚肾”。

二、近代研究

1.止痛作用:临床观察有止痛消炎作用,常用治疝气疼痛,类似于肠绞痛,睾丸炎及副睾炎等引起的肿痛。

2.解热作用:橘核煎剂给家兔灌胃(10克/公斤)对实验性发热有解热作用,但作用比安基比林缓慢〔4〕。

3.抑菌作用:橘核煎剂对结核杆菌有中度抑制作用〔4〕。

4.对内脏平滑肌的影响:橘核煎剂对家兔的肠及子宫有兴奋作用〔4〕。

〔性味〕苦,平。

〔功效〕行气止痛,消肿。

〔主治〕疝气疼痛,睾丸肿痛,乳痈,腰痛等。

〔临床应用〕

1.疝痛睾肿:橘核主要用治疝气疼痛,睾丸肿大或疼痛等证,类似于肠绞痛、睾丸炎、副睾炎、睾丸鞘膜积液等。单用有效,常配伍川楝子、海藻、昆布、桃仁、延胡,肉桂、小茴、吴茱萸、硇砂等,方例《橘核丸》、《橘核散》、《疝痛橘核煎》、《橘柏丸》。此外,尚可用治肾虚腰痛,类似于腰肌劳损。常配伍杜仲、续断、当归、肉桂等,方例《橘核杜仲散》。

2.乳痈乳胀:橘核可以预防及治疗乳痈,如初产妇乳房作胀或痛,或乳房结块而红肿热痛,单用内服20~30粒有预防作用,乳痈已成可用橘核研细末,以25%的酒精浸调后外敷,干后即换有效。

〔用量〕10~30克,丸散酌减。

〔用法〕生用或炒后用。

〔禁忌〕气虚者不宜用。

〔附二:橘络〕

橘络为橘的果皮内经络。性味苦平;功效活血通络,化痰止咳;主治风寒湿痹疼痛,瘀血作痛,咳嗽痰多,胸痛等。临床多用治风湿性关节炎及咳嗽胸痛;类似于肋间神经痛等,单用效薄,治胸痛常配伍延胡索、川楝子、三七、枳壳、郁金等,方例《橘络汤》。

〔附三:橘叶〕

为橘之叶。性味苦、辛、平。功效行气解郁、散结,主治乳痈、乳岩、肺痈等。临床可用治胁肋疼痛,乳房肿痛等。可配伍蒲公英、金银花、青皮、瓜篓、白芷等,方例《橘叶瓜萎散》、《消痈橘叶汤》,近代用治早期乳岩(乳癌)之乳中结核疼痛。多配伍瓜蒌、海藻、昆布、夏枯草、蜀羊泉等,方例《乳岩方》。此外,尚可用治肺痈,单用鲜者捣汁服。用量3~10克,鲜者100克。无积滞者不宜用。

〔附方〕

1.橘核丸(《济生方》):橘核、海藻、昆布、桃仁、海带、川楝肉、厚朴、木通、枳实、延胡、肉桂、木香。

2.橘核散(《丹溪心法》):橘核、桃仁、梔子、制川乌、吴茱萸。

3.疝痛橘核煎(验方):橘核、荔枝核、小茴香、台乌、青皮、川楝肉、吴茱萸夏枯草、海藻。

4.橘柏汤(验方):橘核、黄柏、两面针。

5.橘核杜仲散(《简便方》):橘核、杜仲。

6.橘络汤(验方):橘络、郁金、延胡、三七、川楝子、玫瑰花、枳壳。

7.橘叶瓜蒌散(《外科讲义》成都中医学院)、橘叶、瓜蒌、丝瓜络、蒲公英、鹿角霜、金银花、夏枯草、浙贝母、青皮、香附子、乳香、穿山甲。

8.消痈橘叶汤(验方):橘叶、蒲公英、连翘、金银花、白芷、当归、地丁草。

9.乳岩方(验方):橘叶、全瓜蒌、海藻、昆布、浙贝母、青皮、夏枯草、瓦楞子、石菖蒲、枣皮、重楼、蜀羊泉。

陈皮的功效及其切制方法

陈皮的功效及其切制方法 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陈皮剥取时多割成3至4瓣。陈皮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 注解 陈皮味甘苦,但有橘子的清香,是水果柑橘的果皮经干燥处理后而制成的干性果皮,这种果皮如在保持干燥的条件下,可长久放置储藏,故称陈皮。陈皮如果是冬柑的皮晒制而成的,则其质量较好,它的外表呈现深褐色,且皮瓤薄,放在手上觉得很轻而容易折断,同时还伴有清香味。[1]其中,“广东三宝,陈皮老姜飞扬草”里的陈皮,就是专指新会陈皮,素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说。新会陈皮的价值,可见一斑。 来源 该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果皮以陈者良,故名。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药材性状 陈皮-药用 【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阴干。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3~9g。 【摘录】《中国药典》 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广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lmm。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 广东新会陈皮为此药上品。 陈皮【性味】性温,味辛、味苦。 【归经】入脾经、胃经、肺经。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温能行气,辛能发散,苦而泄水。 故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 这三大作用中,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又可以说,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健脾。由于陈皮主行脾胃之气,脾胃地处中焦,中焦之气通行,使三焦之气也随之涌动。三焦为决渎之官,通行水液,与湿相伴;又为藏府之外府,上及心、肺,下及肝、肾。所以陈皮的作用可宽及所有藏府,遍及全身之湿。从肺而言,则辛散肺气,苦泄肺气,温化寒气,能治痰多咳喘,气壅食停;从心而言,则辛开心气,苦泄心火,温化湿浊,能治胸中烦热,口气哕臭;从肝而言,则辛散肝郁,苦降肝火,温化寒湿,所以它能治肝郁有热,饮停食滞;从肾而言,则辛润肾燥,苦泄肾湿,温和肾气,所以它能治命火不足,饮食不化。当然,种种解释都与湿和脾有关,所以它的药性作用发挥余地比较大,一般理气化痰方中均可使用。如李时珍说:“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如和白术同用,则有补脾胃的作用,与人参、甘草同用则有补肺气的作用,与杏仁同用则有通降大肠气秘的作用,与桃仁同用则有通润大肠血秘的作用,与半夏同用则有燥湿的作用,与茯苓同用则有祛湿的作用,与竹茹同用则有降气止呕的作用,与干姜同用能温化寒痰,与黄连同用能清除热痰或者直接服用胃肠饮治疗胃肠疾

陈皮〔附:橘核、橘络、橘叶〕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陈皮〔附:橘核、橘络、橘叶〕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 忌、附方 〔别名〕橘皮、广皮、贵老、黄橘皮、红皮、新会皮。 〔来源〕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果皮,因放置时间久者效果较良,故称“陈皮”。 〔成分〕果皮含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右旋柠檬烯、枸橼醛。此外,尚含川皮酮(即川陈皮素)、橙皮甙、苦橙甙、胡萝卜素、维生素P、维生素B、维生素C、不旋光肌醇等。不同地区产的陈皮所含成分有差异,但皆含挥发油及黄酮甙。 〔作用〕 一、历代经验 1.行气健胃:陈皮有较好的行气健胃作用。《神农本草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名医别录》:“主脾不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本草拾遗》:“去气,调中”。《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本草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 2.化痰止咳:陈皮又有良好的化痰止咳作用:《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癥瘕痃癖”。 二、近代研究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陈皮煎剂及提取物(醇提取液)对离体和在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剂量过大反有抑制作用。给蟾蜍全身灌流发现有收缩血管作用,可使血流量减少。注射于狗、兔可使血压迅速升高,经反复应用也无耐受性〔1~3〕。 2.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陈皮对麻醉狗及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子宫的运动〔1~2〕。 3.对肾的影响:陈皮制剂能使狗肾溶量减少、肾血管收缩而有抑尿现象。这一实验与古文献的记载相反〔4〕。

柑橘的营养价值及食用禁忌

柑橘的营养价值及食用禁忌 柑橘的营养价值及食用禁忌 柑橘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柑橘的营养价值及食用禁忌,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柑橘的营养价值及食用禁忌1 一、营养价值 柑橘类水果所含有的人体保健物质,已分离出30余种,其中主要有:类黄酮、单萜、香豆素、类胡萝卜素、类丙醇、吖啶酮、甘油糖脂质等。 类黄酮柑橘类水果所含的类黄酮有三种类型,Ⅰ型是以芦丁为代表的一般性黄酮类;Ⅱ型是橘皮苷、柚皮苷之类柑橘类水果特有的黄烷酮;Ⅲ型是其他蔬菜水果中至今尚未发现而只有柑橘类才具有的柑橘黄酮等含有聚甲氧基的特殊黄酮类物质。 类胡萝卜众所周知,许多蔬菜、水果中含有类胡萝卜素,这是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成分。对类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及其机理的研究,我国也已利用这类物质研制成一些保健食品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香豆素柑橘中所含有的香豆素是已被科学家充分肯定的抗癌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香豆素的抗癌功能形成途径主要有二:一是香豆素通过解毒酶的作用使癌物质解毒;二是与癌物质拮抗抑制其代谢的活性化。这两方面的作用主要在癌的起始阶段产生抑制效果。 柑橘中含有大量以柠檬烯为代表的萜类化合物。萜是构成柑橘独特芳香的物质,具有使人的中枢神经镇静化的作用,研究还确认它具有减轻应激的效果,能使人消除疲劳。柠檬苦素柠檬苦素是柑橘果汁饮料的苦味成分,柑橘果实中的含量约为100-200ppm。但是,研究发现,柠檬苦素也具有抑制肿瘤的功能。 其他化学成分这里指的是柑橘中所含的三种化合物:类苯丙醇、吖啶酮和甘油糖脂质。桔子可谓全身是宝,其果肉、皮、核、络均可入药。橘子的外果皮晒干后叫“陈皮(因入药以陈的药效好,故名陈皮)。

橘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橘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橘络,也叫骨董果、金橘、柚子,是柑橘的一个变种,属于芸香科植物。橘络原产于中国,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栽培和食用。橘络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和作用。在传统中医中,橘络被广泛用于治疗一系列的疾病和保健。本文将介绍橘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在使用橘络时的禁忌事项。 一、橘络的功效与作用 1. 补充维生素C:橘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橘络果 肉中含有70毫克的维生素C,比普通的柑橘类水果更高。维 生素C在人体内有很多重要功能,例如具有抗氧化作用,能 够清除自由基,预防衰老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此外,维生素C 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加强血管壁弹性,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 缓解感冒症状:橘络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喉咙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橘络中含有挥发油,能够刺激呼吸道,促进痰液的分泌和排出,缓解咳嗽和喉咙痛的不适。 3. 促进消化:橘络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橘络富含膳食纤维,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预防便秘和胃肠道疾病。 4. 抗菌消炎:橘络富含芳香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

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橘络中的柚皮苷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肿胀。 5. 改善睡眠质量:橘络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帮助缓解失眠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6. 促进血液循环:橘络中的柚皮苷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7. 调节血脂:橘络中富含的柔性蛋白酶可以降低胆固醇的含量,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8. 预防癌症:橘络中的柚皮苷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可以帮助预防某些癌症的发生,如乳腺癌、肺癌等。 9. 提高免疫力:橘络中的维生素C和其他抗氧化物质可以增 强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10. 养颜美容:橘络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美白、祛斑、去皱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肌肤质量,延缓衰老。 二、橘络的禁忌 1. 高血糖患者:橘络具有较高的糖含量,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应适量食用,避免影响血糖控制。 2. 脾胃虚寒者:橘络性温热,脾胃虚寒者少吃为好,以免加重脾胃寒凉的症状。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陈皮青皮橘红橘核及其它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陈皮青皮橘红橘核及其它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又名:橘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原植物橘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为我国著名果品之一。 本品药材性状: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广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 本品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中医临床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抑制胃肠运动,升压,抗休克,祛痰,平喘,抗炎,抗过敏,利胆,溶石,抗溃疡,抑菌,抗病毒,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精子畸形作用;对心脏、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对子宫、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对小肠电活动有影响。陈皮甲醇提取物对α-萘基异硫氰酸脂引起的大鼠肝损害有保护作用,陈皮提取物对蚊蝇有杀灭作用,陈皮散剂有止血作用。

其它药用部位:(1)橘红:为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本品药材性状:呈长条形或不规则薄片状,边缘皱缩向内卷曲。外表面黄棕色或橙红色,存放后呈棕褐色,密布黄白色突起或凹下的油室;内表面黄白色,密布凹下透光小圆点。质脆易碎。气芳香,味微苦、麻。本品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功能: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中医临床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本品应注意与化橘红相区别,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 或柚 C. grandis(L.)Osbeck 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橘红”、“光七爪”、“光五爪”,又名化皮、化红、香柚、橘红、柚子皮、化州橘红、柚皮橘红。毛橘红呈类球形,已切成对折的七角或展开的五角星状,单片呈柳叶形,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5~28cm,厚0.2~0.5cm,外表面黄绿色,密布茸毛,有皱纹及小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芳香,味苦、微辛。光橘红呈对折的七角或展开的五角星状,单片呈柳叶形,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0~30cm,厚0.5~1.5cm,外表面色略淡,黄绿色至黄棕色,无毛,有皱纹、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油室较毛橘红大,内侧柔软而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陈皮,又叫陈皮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经过晒干和发酵处理后的橙皮,常常用作中药材,在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陈皮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挥发油、橙皮苷、维生素 C等,因此有着许多功效和作用。不过,也有一些人群需要注 意陈皮的禁忌。 首先,陈皮具有消食和理气的作用。中医认为,陈皮味苦、性温,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因此,如果有胃肠不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适量食用陈皮来改善症状。此外,陈皮还能舒缓胃部不适引起的胸闷、嗳气等症状。 其次,陈皮还具有祛痰和化痰的作用。中医认为,陈皮有“行 气化痰”的功效,对于咳嗽、口干燥、咽喉不适等症状有一定 的缓解作用。陈皮中的挥发油能够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粘液,从而增加痰液排出。因此,陈皮常常被用来治疗痰多、咳嗽等症状。 此外,陈皮还被认为有抑制胆固醇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陈皮中的橙皮苷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中医常常将陈皮用于治疗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症状。 虽然陈皮有许多功效和作用,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首先,陈皮性温,容易上火,脾胃虚寒、大便稀溏的人应慎用。其次,陈皮中含有挥发油,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慎用,以免

引发过敏反应。此外,陈皮也含有柠檬醛,对于敏感的肠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易引起胃肠道不适的人也应慎用。 综上所述,陈皮具有消食、理气、祛痰、化痰和降脂的功效和作用,对于消化不良、胸闷嗳气、咳嗽、痰多、高血脂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然而,脾胃虚寒、过敏体质、肠胃敏感的人应慎用。在使用陈皮时,应注意控制用量,并遵循医师或中药师的建议。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陈皮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中医药中。它是陈皮科植物橙的果皮,在果实成熟后果皮干燥制成。陈皮可分为青陈皮和晒陈皮两种,青陈皮指的是不经过晾晒的新鲜果皮,而晒陈皮是将青陈皮晒干后制成。陈皮在中医药学中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同时也有禁忌,需要注意。 首先,陈皮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本草纲目》中指出,陈皮具有行气、燥湿、化痰的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陈皮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食物。此外,陈皮还具有缓解胃胀、消除胃部不适的作用。 其次,陈皮具有理气平喘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上,气滞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陈皮可用于调理气机,缓解气滞相关的症状。陈皮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舒张支气管,缓解气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陈皮还具有舒缓肝气、调理情绪的作用,可以缓解因情绪不稳引起的胸闷、烦躁等症状。 此外,陈皮还具有化痰止咳、祛湿退黄的功效。陈皮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刺激呼吸系统的分泌物排出,从而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同时,陈皮还能够排除体内湿气,减轻湿气引起的浮肿、黄疸等症状。陈皮还能够消除体内湿气引起的皮肤瘙痒、湿疹等症状。 除了上述几种功效之外,陈皮还有其他一些作用。例如,陈皮可用于缓解胸腹胀满、感冒发热、头晕目眩等症状。此外,陈

皮还具有舒筋活络、化瘀的作用,可用于缓解风湿病、关节炎等症状。 然而,陈皮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首先,陈皮性温燥,不宜大量食用。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上火、口干、便秘等症状。其次,陈皮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例如,陈皮不宜与感冒药、解热药、抗生素等一起服用,以免相互影响药效。此外,陈皮不宜用于湿热痰滞、肝胃湿热等症状较重的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总的来说,陈皮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它可以健脾消食、理气平喘、化痰止咳、祛湿退黄等,并且还有一些其他作用。然而,由于陈皮性温燥,不宜大量食用,并且需要注意与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在使用陈皮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陈皮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

陈皮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 陈皮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 陈皮即橘皮,之所以要叫陈皮,这是因为历来医家有“陈久者良”的说法,认为陈皮的功效与作用会随着年份的增长而提升,治疗疾病的效果更好。陈皮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理气、润燥、消失、止咳等,还对水肿、便秘等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另外,陈皮的食用禁忌也需要大家注意。那么陈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都有哪些呢,本文就将详细介绍! 营养健康 | 陈皮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理气、和中的功效 陈皮具有理气、和中的功效,首先,能够让脏腑之气更畅通。陈皮的功效与作用通五脏六腑,可调理心肺系统疾病,如痰多咳嗽、呼吸道感染等。其次,陈皮具有祛除体内湿邪的作用,主要能防治与“气”“湿”相关的症状,如气滞、气逆、痰湿、寒湿以及脾胃不和等;另外,陈皮具有调和中焦的作用,中焦即为脾胃,主治消化不良、胃痛、胃胀、呕吐、恶心等症状。最后,陈皮的功效和作用还表现在调理因肝肾系统异常而产生的疾病,如乳腺增生、乳癌、脂肪肝等,也能缓解小便不畅、大便不通的状况。 陈皮的食用禁忌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多,有较高的食疗价值,使用也非常广泛,大部分人都能食用,但是,体弱气虚的人,或者是身体内热严重的'人,抑或是有干咳无痰、吐血症状的人均不宜食,另外,若身体极易出汗者,也尽量少用或不用。 通常而言,拿陈皮泡水饮用,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但医生建议做菜时当调料使用,因为在用陈皮泡茶喝时,若陈皮搁置的时间不够久,其中含有过多的挥发性油成分,空腹饮用陈皮茶容易刺激肠胃,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而将陈皮作为菜的调料,不同的菜品,陈皮能起到不同的效果,能够充分利用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营养健康 |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食疗方

金橘核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

金橘核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 橘子吃完以后都会把皮和橘子核都丢掉,这样实在是太可惜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橘子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吧。 橘核的功效成分:各种橘核都含脂肪油、蛋白质,其苦味成分为黄柏内酯。 性味:苦;平。 归经:肝;肾;膀胱经。 功效:理气;散结;止痛。主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腰痛。 1、橘核可理气、止痛 橘核味苦,性平,无毒,是一种可以入肝经和肾经的特色中药材,理气,止痛是它最重要得功效,平时多用于人类膀气痛和腰痛以及乳痛等疾病的治疗时多以煎汤服用为主,用量多在一到三钱之间,也可把它制成药丸后食用。 2、橘核可治腰痛肾痛 橘核有良好的止痛功效,对人类的肾病和腰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时可以吧橘核去掉外壳,放在锅中炒制,炒好后用酒送服,止痛的效果特别出色。 3、橘核能治乳腺炎 橘核对女性的急性乳腺炎有很出色的治疗作用,在治疗时可以把橘仁加工成细末,再加入百分之二十五浓度的酒精调匀,然后铺在纱

布上,直接外敷发炎的部位,在药膏干燥以后就再次更换,连用三到五天以后,女性的乳腺炎症状就明显减轻或者消失。 4、橘核可理气散,驱寒 寒橘核味苦,苦能泻能燥,性平偏温、温能散寒,散降逆气,入肝肾二经,肝主疏泄,喜条达,对因寒所生之病,对阴疝肿痛,囊子冷,下坠效果甚佳。对肝气郁结引起的疾病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5、橘核可治睾丸肿痛 橘核入肝肾,治疝气睾丸肿痛,橘络通经络而止痈;橘叶入肝胃,导胸胁逆气,为治乳痈要药;橘饼理气宽中,胜于橘皮。 6、橘核配山楂核可助消化 山楂核偏于助消化,磨积块,橘核可散结止痛,常用于治疝气痛,两药相伍,散结止痛力量加强。 橘核的服用与储存注意事项1、体虚患者慎服,易伤中气,不可以久服。 2、食用橘核也要适量,不可过量食用,严重者会伤元气。 3、对于橘核也要注意放置的地方,一般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一、炮制方法: 橘核: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盐橘核:取净橘核,盐水炙法炒干,用时捣碎。 二、茶疗食谱方法: 【橘核药酒】 材料:橘核、荔枝核、川楝子(盐炒)各9克,小茴香、牡蛎粉各

《本草精荟》:理气化痰:橘皮(附:橘核、橘红、橘叶)

《本草精荟》:理气化痰:橘皮(附:橘核、橘红、橘叶) 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橘类的果皮。因其入药“陈久者良”,故又称陈皮,也是中药“六陈”之一。广州新会地区产者质量为佳,又称广陈皮、新会皮。常生用或炒用。 一、功效应用 橘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乃脾肺二经气分药。 功效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其特点善调中焦气机,善祛湿痰,乃治脾胃胀闷、痰湿之要药。黄元御言其为行郁理气之佳药。 常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古书中只论橘皮,还未有陈皮、青皮之分)主胸中瘕热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 《本草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蟹毒。” 《长沙药解》:“降浊阴而止呕哕,行滞气而泻郁满,善开胸膈,最扫痰涎。” 《本草备要》:“调中快膈,导滞消痰,利水破癥,宣通五脏,统治百病,皆取其理气燥湿之功。” 二、配伍应用 1.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等证。橘皮气香性温,能行能降,具有理气运脾、调中快膈之功。治脘腹胀满或疼痛等证,常配伍枳壳、木香等理气止痛之药。 若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哕,常配伍生姜,即橘皮汤。 黄元御言:“橘皮破壅塞而扫瘀浊,生姜降冲逆而行凝滞也。” 若治呕吐而见痰热者,常配伍竹茹、黄连等,即温胆汤。 若治肝气乘脾所致的腹痛泄泻,常配伍白术、白芍、防风,即痛泻要方。

若治脾胃气虚而消化不良者,常配伍于四君子汤之中,即异功散。 若治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坚痞,常配伍桔梗、半夏、枳实,即桔梗汤。 黄元御言:“降浊止呕,行滞化痰,而和平条达,不至破气而损正,行郁理气之佳药也。” 汪昂言:“苦能燥能泻,温能补能和。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升药则升,降药则降。为脾肺气分之药。” 2.用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胸闷腹胀、纳呆倦怠、大便溏薄、舌苔厚腻,以及痰湿壅滞、肺失宣降、咳嗽痰多气逆等证。橘皮既能理气,又能燥湿。治湿滞脾胃所致以上诸证,常配伍苍术、厚朴、甘草,即燥湿健脾之名方平胃散。 若治脾虚胃逆,浊阴不降之哕逆,常配伍人参、甘草、竹茹、生姜等,即橘皮竹茹汤。 若治胸中痹塞,短气,常配伍生姜、枳实,即橘枳生姜汤。 若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可于橘枳生姜汤中再加人参、白术、茯苓,即外台茯苓饮。 若治湿痰证,见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者,常配伍半夏、茯苓、生姜等,即燥湿化痰名方二陈汤。 《珍珠囊》:“有甘草则补肺,无甘草则泻肺。” 汪昂言:“陈则烈气消,无燥散之患。半夏亦然,故同名二陈汤。” 3.用于行补药之滞。橘皮有理气之功,与大剂补气药同用,既能健运脾胃,又能起到补而不滞作用。 治脾虚气陷证,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证,常配伍人参、黄芪、当归、甘草、白术等,即补中益气汤。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故为君药;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营,且能助人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则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炙甘草还可

陈皮的功效及食用禁忌

陈皮的功效及食用禁忌 说起陈皮,大家应该都知道,酸酸甜甜的,味道非常的好。但有关于陈皮的功效,就没什么人了解了吧。对于喜欢吃陈皮的,或者是喜欢用陈皮泡水的人来说,还是多了解一些它的功效比较好。想知道陈皮的制作方法以及陈皮的禁忌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陈皮是个好东西,你别看它体型不大,但营养很高,下面就来给你们说一说陈皮有哪些功效。 陈皮的`功效 1.用于胸腹胀满等症 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 2.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 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X、厚朴同用。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 3.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 本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X、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 此外,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 孕妇能吃陈皮吗 经多年研究,现已知陈皮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具有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 陈皮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 鉴于陈皮同时具有药用价值和营养功效,一般来说孕妇对陈皮是没有禁忌的。

因陈皮偏于温燥,它只适宜脾胃气滞、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的人食用,也适用于需预防高血压、心肌梗塞、脂肪肝的人食用。 有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状的阴虚体质者、气虚体燥者、吐血及内有实热者不宜多食。 因此,如孕妇出现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时,可适量的食用陈皮,来促进食欲,增进消化,化湿除痰。 但如果孕妇本身就属于阴虚体质,则不宜多食,否则容易引起上火,出现喉咙疼痛,烦躁失眠,孕妇会引发胎儿胎热,损害胎儿的健康。 孕妇最好是少吃陈皮,陈皮里多少有点添加剂和防腐剂,对胎儿有影响。 陈皮泡水喝的功效 桔子皮本身是个好东西,是一味中药,民间也常用作调味品。从药理上来说,它具有理气、健胃、化痰、止吐等功效,自身没有什么不良的负作用。 正因为桔皮的这些好处,加之桔皮来源简单,价廉易用,所以有些人喜爱直接用桔皮冲泡茶水饮用。 陈皮泡水 陈皮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的药效,是男女老幼(尤其是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心血管病患者)皆食的上乘果品。 橘子不仅果肉的药用价值较高,其皮、核、络、叶都是“地道药材。 橘皮入药称为“陈皮,具有理气燥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于防治胸胁胀痛、疝气、乳胀、乳房结块、胃痛、食积等症。 其果核叫“橘核,有散结、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来治疗睾丸肿痛、乳腺炎性肿痛等症。 橘络,即橘瓤上的网状经络,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滞咳嗽等症。 因为橘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所以能有效防治高血压,老年人多食,有益健康。 橘叶具有疏肝理气、消肿散毒之功效,为治胁痛、乳痛的要药。

陈皮普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陈皮普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陈皮普洱,是将陈皮与普洱茶混合而成的一种茶叶。它综合了陈皮和普洱茶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陈皮普洱茶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有多种功效与作用。然而,由于茶叶的特殊性,人们在饮用陈皮普洱茶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本文将分别介绍陈皮和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同时探讨陈皮普洱茶的禁忌事项。 陈皮,即柑橘属植物的果皮。它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因此多用于中药配方中。陈皮有以下功效与作用: 1. 调中开胃:陈皮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来说,饮用陈皮可以帮助调整胃肠功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2. 祛湿化痰:陈皮具有散寒、化痰的作用。湿气容易引起身体不适,比如食积、腹胀、痰多等。饮用陈皮茶可以帮助祛湿化痰,缓解湿气引起的症状。 3. 散寒止痛:陈皮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对于寒气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比如对于胃痛、腹痛等症状,饮用陈皮茶可以起到缓解的效果。 4. 消食化积:陈皮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利于消化食物、化解食积。适量饮用陈皮茶可以帮助消化不良、食积的人恢复正常消化功能。

与陈皮相似,普洱茶也有一系列的功效与作用。 1. 减肥:普洱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可以加速体内脂肪代谢,促进消化功能。同时,普洱茶还具有利尿、降脂等作用,对于减肥非常有效。 2. 降压降脂:普洱茶中的茶多酚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此外,普洱茶还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茶氨酸,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3. 抗氧化: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4. 解酒护肝:普洱茶具有解酒护肝的作用。饮酒后可以饮用一杯普洱茶,有助于降低酒精对肝脏的伤害。 陈皮普洱茶是将两者混合而成的茶叶,结合了陈皮和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1. 提神醒脑:陈皮普洱茶中的普洱茶能够提神醒脑,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同时,陈皮具有抗忧郁的作用,饮用陈皮普洱茶可以缓解情绪不佳。 2. 健脾养胃:普洱茶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而陈皮则能够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饮用陈皮普洱茶可以帮助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功能。 3. 改善口气:陈皮具有独特的香气,能够改善口腔异味。饮用

陈皮绿茶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陈皮绿茶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陈皮绿茶是一种将新鲜陈皮和绿茶混合而成的茶饮,它融合了陈皮和绿茶的特点,不仅口感独特,更拥有许多良好的功效与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陈皮绿茶的功效与作用,并对使用陈皮绿茶的禁忌进行解读。 一、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1. 健脾理气:陈皮具有行气健脾的作用,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缓解胸闷腹胀等胃肠不适症状。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陈皮是一种很好的调理食材。 2. 祛湿化痰:湿气是导致人体不适的一个重要原因,陈皮具有祛湿化痰的作用,可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缓解肠胃湿热,减少痰湿的产生。 3. 理气止咳:陈皮具有理气止咳的功效,能够缓解气滞导致的咳嗽症状。 4. 调理肝胆:陈皮还具有调理肝胆的作用,可改善肝胆功能,促进胆汁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和排毒。 二、绿茶的功效与作用 1. 提神醒脑:绿茶中含有咖啡因和氨基酸,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提高大脑的警觉度。 2. 抗氧化:绿茶富含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衰老,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3. 减肥瘦身:绿茶中的咖啡因和茶多酚可以促进脂肪的氧化分解,有助于消耗体内脂肪,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4. 防癌抗癌: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癌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预防各种癌症的发生。

三、陈皮绿茶的功效与作用 陈皮绿茶融合了陈皮和绿茶的特点,不仅继承了陈皮的健脾理气、祛湿化痰等功效,还拥有绿茶的提神醒脑、抗氧化、减肥瘦身等作用,因此具有很多独特的功效与作用。 1. 健脾养胃:陈皮绿茶可以帮助消化,促进食欲,缓解胃肠不适。对于脾胃虚弱,容易消化不良的人来说,喝陈皮绿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2. 改善湿气:陈皮和绿茶本身都具有祛湿的功效,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饮用,可以更好地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减轻湿热引起的不适。 3. 提神醒脑:陈皮绿茶中的咖啡因和氨基酸可以提高大脑的警觉度,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同时还具有镇静作用,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疲劳。 4. 抗氧化防衰老:陈皮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缓衰老,保护细胞免受损害,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 5. 减肥瘦身:陈皮绿茶中的咖啡因和茶多酚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增加脂肪的燃烧,有助于减少脂肪的积累,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6. 防癌抗癌:陈皮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癌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预防各种癌症的发生。 四、陈皮绿茶的禁忌 1.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孩不宜饮用:陈皮绿茶中的咖啡因含量较高,会对胎儿和幼儿的神经中枢产生刺激作用,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孩来说,饮用陈皮绿茶可能会带来一些不适和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陈皮,又称陈皮,是指晒干的柑橘皮,是中医常用的草药之一。陈皮既可以用作调味品,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陈皮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事项。 一、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1. 理气止呕:陈皮具有理气止呕的作用,对于肺气虚、脾胃气滞引起的呕吐、恶心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中医中,陈皮常用于治疗胃脘胀气、呃逆呕吐、嗳气等症状。 2. 健脾化湿:陈皮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对于湿气困滞、脾虚湿泄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中医认为,湿气困滞可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引发各种消化不良问题,而陈皮就是可以帮助排除湿气的草药之一。 3. 调中降逆:陈皮具有调中降逆的作用,对于胃寒、胃痛、胃脘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陈皮可以温中散寒,促进胃气的运行,缓解胃口不适的症状。 4. 开胃消食:陈皮具有开胃消食的作用,对于胃口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因为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的功效,可以促进胃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功能。 5. 舒肝理气:陈皮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对于肝气郁结、胸闷、胁肋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中医认为,肝气郁结可以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影响到脏腑功能,而陈皮就是能够舒肝理

气的重要草药之一。 6. 降低胆固醇:陈皮中的柚皮苷是一种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物质。胆固醇是引起血管堵塞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陈皮的摄入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好处。 7. 抗氧化作用:陈皮中富含的柚皮苷、维生素C等物质具有 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并具有抗癌、抗衰老等作用。 二、陈皮的禁忌事项 尽管陈皮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食用陈皮。以下是一些陈皮的禁忌事项: 1. 脾胃虚弱者:陈皮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但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过量食用陈皮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加重。 2. 孕妇:孕妇由于身体内的激素和代谢变化,对于部分药材会更加敏感。陈皮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无明显禁忌,但在孕早期或孕晚期过量食用陈皮可能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 3. 体内有湿气者:虽然陈皮有健脾化湿的功效,但对于体内长期积累了湿气的人来说,过量食用陈皮会加重湿气的困滞,导致腹胀、倦怠等症状加重。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陈皮泡水喝 来源:生活养生网作者:嘟嘟 陈皮是什么 陈皮是茶枝柑剥下的皮经过陈化三年以上的果皮,《国家药典》正名为“橘皮”,而中医及民间常称为“陈皮”。橘皮中的挥发油成分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放置一段时间后制成陈皮能降低挥发油的作用,存放的时间越久药效越强。陈皮主治脾胃不和,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哕逆;痰湿阻肺,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头目眩晕;水肿,小便不利,大便秘结;乳痈疥癣,中鱼蟹毒、酒毒。 (陈皮-图) 广东新会地区由于大量种植茶枝柑,所以在各大医案中常将陈皮点名为“新会皮”或“广陈皮”,新会一些当地人也专为皮而种植茶枝柑,收获时只要皮不要

肉。普通橘子看上去水灵,吃起来水分多,果肉口感好;茶枝柑看上去较干瘪,水分少,果肉口感差。 (普通橘子(左)与茶枝柑(右)的区别) 性味归经 中医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 陈皮气香宣散,可升可降。具有理气和中,健脾和胃,燥湿化痰。常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 用法用量

3~9g。 贮藏方法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阴干。 性状特征 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

(陈皮) 功效与作用 理气的作用 【缓解胃胀】陈皮有利于缓解食入过多油腻食品后引起消化不良、胃胀。 【使用方法】选择颜色暗红、肉头厚实、有淡橘香的陈皮与莱菔籽配伍。用莱菔籽与陈皮一起泡开代茶饮。 健脾的作用 【缓解厌食】陈皮中有很多能促进我们食欲的挥发性芳香物质,有厌食习惯的人群往往脾气不足,用陈皮搭配山楂有于利解决厌食症。 【使用方法】用山楂与陈皮一起,用开水泡开代茶饮。 燥湿化痰的作用 【缓解痰多咳嗽】用陈皮搭配枇杷叶可以起到缓解痰多咳嗽的症状,枇杷叶本身也有燥湿化痰、止咳的作用。 【使用方法】用枇杷叶与陈皮一起,用开水泡开代茶饮。 理气华痰的作用 【使用方法】每天3~5克陈皮代茶饮,能够健脾理气化痰。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1.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 2.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朮、厚朴同用。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 3.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本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朮、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 此外,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 作用: 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 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经多年研究,现已知陈皮具有许多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显示了芳香健胃和

驱风下气的效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醇提物等能兴奋心肌,但剂量过大时反而出现抑制。另外,它还可使血管产生轻度的收缩,迅速升高血压。陈皮中的果胶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被动祛痰作用,使痰液易咯出。陈皮煎剂对支气管有微弱的扩张作用。其醇提物的平喘效价较高。 4.对泌尿生殖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可使肾血管收缩,使尿量减少。 5.抗炎作用:陈皮煎剂与维生素C、维生素K并用,能增强消炎作用。 陈皮煎剂副作用极小,动物多次试验均未见急性中毒。气虚证、阴虚燥咳、吐血证及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慎服。 陈皮-功能与主治----行气宽胀用陈皮 陈皮 拼音名:Chenpi 英文名: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 红橘、大红袍、川橘 分类:药食两用,果实类 内服:煎汤,6至10克;或入丸、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