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1、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3、辛亥革命

(1)背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2)孙中山创建革民党

〈1〉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见书36页会址)

〈2〉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

〈3〉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阐释为民族)

建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武昌起义:1911年,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

武昌起义成功带来的影响:仅一个月左右,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清朝的统治名存实亡。

(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时间:1907年。 组织者:孙中山、黄兴。 地点:广西镇南关。 结果:失败。 4黄花岗起义 背景:1910年,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临时决定举事。 领导者:黄兴。 结果:失败,很多革命党人牺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失败后收敛到的72具烈士遗骸,合葬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意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武昌起义 1组织团体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2起义力量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起义爆发原因 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 4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5起义经过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辛亥革命的由来 1911年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同步习题: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含答案)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2.右图人物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自称“鉴湖女侠”,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积极投身革命。1907年,准备在绍兴策应安庆起义,但事泄被捕遇难。她是( ) A.刘道一B.秋瑾C.蔡绍南D.徐锡麟 3.1907年,孙中山与哪位人物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最终失败( )

2021年部编历史八年级上 第3单元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3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 知识归纳 知识点1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________、蔡绍南发动武装起义。它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________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起义:1907年夏,________在安庆发动起义。革命党人________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1907年,________、黄兴共同筹划领导起义,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 黄花岗起义:1911年,________提前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最终失败。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_________ _____________”。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2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D.广州起义

2.如下图所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主要是为纪念20世纪初中国同盟会某次起义中捐躯的烈士们而建的。陵园中还可以见到孙中山先生书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该陵园位于() A.长沙B.安庆 C.武昌D.广州 核心知识点——武昌起义 3.“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的主要力量是() A.同盟会会员 B.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C.留学海外的归国人员 D.工人和农民 4.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被推举为都督的是() A.黎元洪B.袁世凯 C.孙中山D.黄兴 5.徐中约曾说:“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 知识过关 1.下图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烈士们表现出来的精神有() ①不屈不挠②视死如归 ③献身革命④勇于改革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其影响深远,始终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就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带给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起因 1. 经济因素 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基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尤其是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中国成为经济薄弱、政治势如水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外,国内特别是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生活状况严重下降,民不聊生的现象日渐严重。 2. 政治因素 清政府在政治上的软弱无能、腐败糜烂,导致国家权威丧失、民族尊严受损,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同时,清政府的

官僚制度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学海无涯的科场考试成为了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3. 文化因素 19世纪末,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民间思潮和价值观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转型。尤其是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促使社会各界发起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二、过程 辛亥革命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初期 1900年以后,中国各地的爆发出了一系列的民间起义和反清匪军,以拯救国家为宗旨,抗议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无能。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是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这些运动虽然都失败

了,但是对中国爱国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辛亥革命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2. 中期 1905年,众多的秘密团体和爱国组织开始在北京成立,目的是 要向清政府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包括废除科举制度、取消特权、 成立议会等。1908年,光绪皇帝逝世,清政府开始进行帝制改革,这一时期民主意识和革命情绪达到了巅峰。 3. 后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正式爆发,李烈钧率领的起义军 在孙中山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并在南方掀起了一股反清潮流。1912年1月1日,清政府正式宣布退位,辛亥革命在一个皇 朝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国家的成立之间,完成了轨迹的转向。 三、结果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的同学们肯定学习过上册的历史知识,那么八年级的同学们有对历史知识点归纳吗?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

国是行不通的。 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6.对象:封建专制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 (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也是导火线)。 (2)斗争中心:北京(前期) 上海(后期) (3)主力:学生工人(6月初)

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 第一篇: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 辛亥革命 一、革命前的准备 1、兴中会的成立时间:1894年 11月地点:檀香山领导人:孙中山口号:振兴中华目标:推翻清王朝统治 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2、中国同盟会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 黄兴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刊物:《民报》 三民主义:民主民生民权他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推动全国运动的发展。 二、革命开始—武昌起义 3、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 10月 10日主力:湖北新军 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结果: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湖北新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任总督。 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革命结束 4、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 1月 1日都城:南京 标志: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政府成立。纪年法:以中华民国纪元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功绩: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 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意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悲惨的境遇。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1、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3、辛亥革命 (1)背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2)孙中山创建革民党 〈1〉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见书36页会址)〈2〉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 〈3〉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阐释为民族)建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武昌起义:1911年,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武昌起义成功带来的影响:仅一个月左右,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清朝的统治名存实亡。 (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这篇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是精品小编精心为同学们准备的,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历史知识集锦1、1839 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史称“虎门销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第九课 辛亥革命知识点

第九课辛亥革命知识点 (一)学习要求 一、内容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 二、史论共享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二)基础知识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A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必然原因); B组织上,兴中会(1894年,檀香山,孙中山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出现)和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思想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发展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D军事上,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1911年,黄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 E客观上,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F宣传上,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 2、简况:1911年(辛亥)10月10日,首先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标志);定都南京,五色旗(红黄蓝白黑),改用公历,民国纪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 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定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的清王朝宣告结束。 2、袁世凯夺权: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4月孙中山解职,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3、评价: (1)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

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 知识不是智慧,只有学习也不能达到智慧的境界。智慧必须是知识与事实的相辅相成,智慧使你感到学无止境,虚怀若谷。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1 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时间:1906年冬。 组织者: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地点: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结果:失败。 地位:萍浏醴起义时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起义 时间:1907年夏。 组织者: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地点:安庆。 结果: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绍兴准备策应,因告密而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时间:1907年。 组织者:孙中山、黄兴。 地点:广西镇南关。 结果:失败。 4黄花岗起义 背景:1910年,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临时决定举事。 领导者:黄兴。

结果:失败,很多革命党人牺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失败后收敛到的72具烈士遗骸,合葬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意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2 武昌起义组织团体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起义力量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起义爆发原因 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 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起义经过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辛亥革命的由来 1911年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2018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重要知识点

(封面) 2018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重要 知识点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一、背景: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 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应当推翻清政府; ⑵清政府进行改革,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 ⑶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⑴原因: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⑵思想武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⑶重要阵地(宣传中心):上海和日本东京。 ⑷代表人物: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⑴基础: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立。 ①时间:1894年。 ②概况: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决心“驱除鞑,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⑵概况: ①成立:1905年8月,孙中山同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领导机构: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④机关报:《民报》。

⑤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军事基础: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推动革命进入高潮。 ⑴同盟会成立以后,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进入高潮。 ⑵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⑶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使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6、直接原因:四川保路运动 ⑴原因: ①1911年5月,清政府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粤汉、川汉铁路,引起保路风潮。 ②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 ⑵影响: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鉴于湖北防务空虚,湖北革命党人乘机策划起义,但消息泄漏,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 二、过程: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12日。 2、过程: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在熊秉坤、金兆龙率领下首先起义(革命首创精神)。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武汉三镇光复,史称“辛亥革命”。 3、结果: ⑴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 知识点1 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1)概况: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三万余人参加起义。 (2)结果: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3)地位: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4)影响: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绍兴起义 (1)概况: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 (2)结果: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1)概况: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 (2)结果: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4.“黄花岗起义” (1)背景: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会后,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黄兴到香港设立统筹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 (2)概况: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逃走。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 (3)结果: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4)影响:历史上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2 武昌起义

1.背景: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2.直接原因:1911年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 3.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4.成果: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5.发展: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相关链接】 辛亥革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辛亥革命指武昌起义。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7.辛亥革命的性质:近代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思维拓展】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1)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阶段,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 机。 (2)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3)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领导。 (4)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2.不同点: (1)政治主张: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 民主共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及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及习 题 一、知识点归纳 1. 中国近代史 -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革命时期。 -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提倡自由民主、科学进步、个人解放等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民主运动,它抗议巴黎和会上被剥夺的中国利益,唤起了中国对外国侵略的反抗意识。 - 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成立的临时中央政府,它的成立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 2. 世界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发生在20世纪的一场全球性战争,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冷战: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状态,虽然没有实质上的直接军事冲突,但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竞争与对抗。 - 联合国: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发展与人权保护。 二、题 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重大革命? A. 甲午战争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2. 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思想包括以下哪些?(多选题) A. 自由民主 B. 科学进步 C. 个人解放

D. 国家主义 3. 五四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A. 抗议巴黎和会上的不平等条约 B. 争取国内政治民主化 C. 呼吁社会革命与经济改良 D. 拒绝国内封建主义和外来侵略 4.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什么? A. 国共合作的开始 B. 中国革命的胜利 C. 抗日战争的爆发 D. 内战的结束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什么? A. 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B. 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C. 改变了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 D. 加剧了各国之间的战争与冲突

人教版历史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知识点

部编历史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知识点 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时间:1906年冬。 组织者: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地点: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结果:失败。 地位:萍浏醴起义时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起义 时间:1907年夏。 组织者: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地点:安庆。 结果: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绍兴准备策应,因告密而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时间:1907年。 组织者:孙中山、黄兴。 地点:广西镇南关。 结果:失败。 4黄花岗起义 背景:1910年,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临时决定举事。 领导者:黄兴。 结果:失败,很多革命党人牺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失败后收敛到的72具烈士遗骸,合葬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意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武昌起义 1组织团体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2起义力量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起义爆发原因 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 4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5起义经过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辛亥革命的由来 1911年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一场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辛亥革命必考知识点 1.帝国主义的支持。 (一)原因 2.革命派的妥协及对袁世凯认识不清。 3.旧官僚和立宪派对革命党施加压力。 (二)结果: 1.清帝退位和孙中山提出辞职(191 2.2.12—13) 2.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3)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前组织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的基础上,发动和领导了这次革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 1.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它的主要历史功绩。使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民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民主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 3.作为革命政党的同盟会,组织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既无严密的组织,也无统一的纪律。从一开始就存在严重的派别活动和组织分裂的现象。 1.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更没有彻底的革命实践,他们想不正面

反对帝国主义,而获得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幻想。 经验教训: 2.不敢发动还依靠广大的农民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兴起:孙中山创建兴中会 发展:创建同盟会、开展武装起义 高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重要知识点 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为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尤其是中国同盟会的出现为革命提供了组织基础;三民主义的提出提供了纲领;一系列武装起义为革命提供了起义经验;革命党人在武汉新军的长期动员工作 2.过程(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2)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3)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4)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所窃取,革命失败 3.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4)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辛亥革命知识点归纳 兴中会成立: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邀集华侨志士建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他提出兴中会的入会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同盟会成立: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

人教版历史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知识点 部编历史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知识点 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时间:1906年冬。 组织者: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地点: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结果:失败。 地位:萍浏醴起义时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起义 时间:1907年夏。 组织者: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地点:安庆。 结果: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绍兴准备策应,因告密而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时间:1907年。 组织者:孙中山、黄兴。 地点:广西镇南关。 结果:失败。 4黄花岗起义 背景:1910年,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临时决定举事。 领导者:黄兴。 结果:失败,很多革命党人牺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失败后收敛到的72具烈士遗骸,合葬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意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

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武昌起义 1组织团体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2起义力量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起义爆发原因 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 4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5起义经过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辛亥革命的由来 1911年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

【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以推翻满清君主专制统治,成立民主 国家为目标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 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 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 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2、辛亥革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在政治和思想上获得了一些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内纷纷成立了很多实业集团,使资 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了。 4、辛亥革命虽然成功的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 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可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失败了。 但辛亥革命同时也证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走西方资产阶级共 和国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时间是从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开始,1912年2月12日结束。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 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 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 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 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 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