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这六个高危因素!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案,请了解一下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案,请了解一下](https://img.taocdn.com/s3/m/09164e7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8.png)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案,请了解一下乳腺癌是女性群体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类疾病,其会严重的影响到女性的身心健康。
根治性手术是用于治疗乳腺癌疾病的主要方式,但是患者在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或者改良根治术后的三个月至三年内,极其容易患淋巴水肿并发症,所以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管控措施,降低术后患者淋巴水肿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快速的康复。
一、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病因以及发病机制(一)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部分病因首先,受到手臂功能障碍的影响,患者的肌肉对于静脉以及淋巴回流泵的作用会减弱。
其次,患者过于肥胖或者营养不良,会致使其引发感染局部淋巴管炎,降低了蛋白水平,患者伤口愈合速度会变慢,进而阻塞淋巴管。
再次,患者穿紧身衣等,受到外部挤压影响其余的淋巴管道。
最后,感染是引发淋巴水肿的核心因素,患者在感染之后,组织间的液体会聚集在一处,对其氧气交换形成不利的影响,这样就极其容易形成细胞纤维组织,同时感染的概率也会比较高,致使其产生淋巴水肿。
(二)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病机制清扫腋窝淋巴会阻断患者上肢的淋巴回流通路,无法充分引流上肢淋巴液,间质液内蛋白浓度会变高,血浆蛋白降低,胶体渗透压差会减小,无法清除间质业内存在的蛋白质,毛细血管液体量不断递增,进而引发水肿。
蛋白质浓度的提升会吸收液体进入到组织,让其组织出现炎症以及纤维化等问题。
巨噬以及淋巴细胞循环受阻,患者皮肤细胞介质免疫力变低,所以皮肤容易产生继发感染的问题。
二、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案(一)热疗使用红外线、微波等一些加热仪器局部消炎,每天进行一次,每次时间为20分钟,连续热疗15天。
这种热疗方式的应用能够加速患者已形成的纤维条索溶解速度,软化瘢痕,利于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并且微波热效应能够扩张其局部血管,减少组织在静脉瓣的血液,降低血管腔内压力,提高血管壁通透性,预防并减轻患者淋巴水肿情况。
乳腺癌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
![乳腺癌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a98695552ea551810a687e4.png)
2、患侧上肢不能持重;不提过重的物体 (重量<5kg);避免 患侧上肢用力的剧烈重复运动,如擦洗或推拉或甩手等动 作;
3、避免患侧上肢损伤,如割伤、灼伤、运动伤、昆虫咬伤 、防止蚊虫叮咬 、抓伤等;
4、避免患侧上肢测血压 ;禁止在患侧上肢输液, 避免患侧上 肢抽血等化验治疗;
5 、患侧上肢勿接触各种洗涤剂,若洗衣服、洗碗时戴手套
编辑版ppt
按压时有凹陷,抬高上肢和休息后肿胀会减轻。
2、出现肢体沉重感、胀痛,麻木、易疲劳乏力,
手臂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影响日常生活。
3、肢体皮肤极易因一些小损伤而发生感染,丹
毒反复发作。
4、随着时间延长和反复皮肤感染,皮肤逐渐加
厚,表面过度角化粗糙,坚硬如象皮,形成典型
的象皮肿。
6
编辑版ppt
国际淋巴学会关于淋巴水 肿的分级标准
Ⅰ度:加压时呈凹陷性水肿,抬高肢体肿胀 可减轻 Ⅱ度:质地较硬,无凹陷性水肿,皮肤增厚 改变,指甲改变,毛发丧失 Ⅲ度:呈象皮肿,皮肤极度增厚,伴有巨大 皱褶
7
编辑版ppt
淋巴水肿的预防
早期诊断和治疗,消除病因是预防淋巴水肿 发病的最佳措施
1、减轻手术损伤:腋窝淋巴清扫的范围应适当
腋部及患侧上肢,辐射器距皮肤
1.5—3.0cm,每天2次,每次20
分钟。微波治疗可使组织温度升
高并可达到深部组织器官。此时
,由于血管的扩张,促进了血液
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增
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
代谢功能,加强了病理和代谢产
物的吸收和排泄,从而达到消肿
作用。
17
编辑版ppt
小结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 治疗目前仍然是一临床难题,预防术后患 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重点在于降低腋窝淋巴 系统的损伤。随着疾病的认识逐步提高, 手术的早期化、规范化、轻柔化,及术后 的强化护理,同时,对淋巴水肿的基础和 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根据不同个体制定综 合化治疗方案,改进治疗方法,都会可能 降低水肿的发生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该怎样护理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该怎样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01b4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b.png)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该怎样护理近些年来,乳腺癌的发病概率逐渐提升,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因为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所以医护人员应在治疗实践过程中重视乳腺癌病人的术后上淋巴水肿护理工作落实效果,发挥自身工作价值保障治疗质量。
一般情况下,进行乳腺癌手术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切除乳腺及胸肌筋膜等组织。
由于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患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功能训练,比较容易出现上肢功能障碍等问题。
因此,针对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问题落实有效的护理操作势在必行。
一、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原因分析如果患者的上臂右侧淋巴管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那么在完成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淋巴可能出现引流不畅问题,从而引发上肢淋巴水肿。
由于乳腺癌的根治手术需要对腋窝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因此手术过程难免会对患者腋下一直到手臂内侧的淋巴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从而提高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问题的发生率。
除此之外,患者的腋静脉在手术包扎过程中遭受压迫也会使上肢的回流受阻,从而引起淋巴水肿。
具体来看,为了在手术完成后进行伤口包扎时进一步促进腋窝部位的伤口愈合,需要通过在腋窝部位垫加敷料的方式来提高压力,这样一来会使腋静脉受压。
另外,如果患者本身身体具有肥胖问题,那么在术后也更加容易形成恢复难度较大的上肢淋巴水肿;术后护理过程中未能进行及时的上臂活动,会使淋巴管的再生速度相对迟缓,导致水肿的发生时间较长;腋窝长时间积液以及轻度感染问题,同样能够让上肢淋巴水肿问题迟迟难以解决,甚至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水肿。
二、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相关危险因素(一)乳腺癌治疗因素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开展规模较大的切除清扫手术,在此过程中,患者的上肢淋巴系统比较容易受到损伤,由此患者的淋巴输送能力和滤过能力都会在术后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淋巴系统整体的功能负荷大幅提升的前提下,上肢淋巴的引流能力将会显著减弱,可见,上肢淋巴水肿问题容易在手术因素影响下进一步加重。
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的原因及对策
![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38a7de2998fcc22bcd10db5.png)
(3)解除淋巴管痉挛,增加淋巴液流量,改善淋巴循环。
33
淋巴水肿的治疗
【药理药效作用】
(4)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形成。
(5)抑制炎性介质合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具 有强力镇痛、抗炎作用。 (6)赋活网状内皮系统,增加新生肉芽组织的生成,促 进创面愈合。 (7)抑制肾小管钠和氯的重吸收,发挥利尿消肿作用。
X
30
淋巴水肿的治疗
β -七叶皂甙钠
是由中药娑罗子中提取的物质,通过促进肾上腺 皮质增加皮质醇类化合物的分泌及增加机体和静脉组 织中前列腺素PGF2的分泌,从而产生抗炎抗渗出作用。 已知前列腺素PGE1能使微血管和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导 致水肿,而PGF2能拮抗PGE1的作用。β-七叶皂甙钠 促进机体分泌PGF2,降低微血管和细胞通透性,并提 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回流,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 水肿有确切的预防作用。 X
24
X
淋巴水肿的治疗
4.肿胀吸脂术
【原理】
此方法原理基本与吸脂术相同,通 过对水肿肢体的皮下组织的抽吸,直 接减少主要产生淋巴液的组织——皮 下组织,使其产生淋巴液的绝对量减 少,缓解肢体水肿。
25
淋巴水肿的治疗
4.肿胀吸脂术
【操作步骤】
常规消毒后,将麻醉肿胀混合液(500ml生理盐水+2%利多 卡因15ml+肾上腺素0.5mg+5%碳酸氢钠10ml)注入患侧上 肢淋巴水肿区的皮下组织内,用量以皮下变苍白为度,一般 为1200ml左右。然后用常规吸脂的吸头,连接能产生约 0.08Mpa负压的吸引器,按吸脂方法反复抽吸,亦可环形抽 吸,直到皮下组织变薄,连皮肤一起捻起约为1cm左右,最 后缝合皮肤吸口,用弹力绷带从远端开始加压包扎,一般不 防止引流。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常规戴弹力套3个月。
综述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a1244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3.png)
然而,中医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 由于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等高质量的研究,中医治疗的效果仍需进一步证 实;其次,中医治疗方法尚不规范,不同医疗机构的治疗方法差异较大,影响疗 效的稳定性和可
重复性;最后,中医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此外,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淋巴引流按摩也是缓解症状的 有效方法。
在护理研究方面,研究者们正在探索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措施以预防和减 轻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例如,研究者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改善患者的饮食 和生活习惯来预防水肿的发生。他们也在探索如何通过使用新型的物理治疗设备 和技术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内容三
一、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其常见的并发症。 这种水肿会导致患者上肢疼痛、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 手法淋巴引流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方面取 得了显著的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二、手法淋巴引流技术概述手法淋巴引流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促进淋巴液流动,改善淋巴水肿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淋巴系统的自身动力学特性,通过手法按摩,刺激淋巴结,使 其周围的淋巴液流动,从而达到缓解水肿、改善循环的目的。
4、其他因素:如肥胖、糖尿病等也可能增加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
二、诊断方法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1、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上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2、辅助检查:包括淋巴管造影、核磁共振成像(MRI)、超声等。其中,淋 巴管造影可以显示淋巴管的形态和通畅情况;MRI可以显示淋巴管的炎症和水肿 情况;超声则可以无创性地评估淋巴回流情况。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acbe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0.png)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针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团体标准的角度来介绍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护理,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一、患者教育1.术后淋巴水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液在乳腺手术后不畅通,积聚在局部组织中产生的水肿。
淋巴水肿会引起患者乳房局部疼痛、肿胀,甚至造成手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预防淋巴水肿的重要性淋巴水肿一旦发生,治疗难度大,且容易反复。
因此,术后患者需要重视淋巴水肿的预防工作,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淋巴液的滞留和积聚。
3.淋巴水肿的日常护理和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身体保暖,避免受凉;避免乳腺手术侧的过度活动和压迫;正确使用压力袖、活动保持以及自我按摩等预防淋巴水肿的方法。
二、术后康复锻炼术后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性锻炼,可逐渐增加手臂和肩部的力量训练,促进淋巴液的循环。
三、压力袖及气压治疗1.压力袖的作用压力袖通过构建压力梯度,有助于促进淋巴液回流,减少淋巴水肿发生的几率。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佩戴压力袖。
2.气压治疗对于淋巴水肿患者,气压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手段。
气压治疗仪能够通过气囊的逐渐充气和排气,产生节律性的挤压作用,促进淋巴液的循环,有利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
四、饮食及生活护理1.饮食调理患者应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持营养的平衡。
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和油脂,以免加重水肿。
2.生活习惯调整患者需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不动。
避免剧烈活动和受伤,注意伤口的护理,避免感染。
五、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及时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在日常护理中进行心理关怀和沟通,帮助患者调整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预防措施
![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6cd7be619e8b8f67c1cb95c.png)
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预防措施【关键词】乳腺癌术后;肢淋巴水肿;预防措施乳腺癌已经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案走向个体化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以及手术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0%-40%[1],影响了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淋巴水肿一旦发生,不容易处理,因此,预防乳腺癌术后的淋巴水肿尤为必要。
1 淋巴水肿发生机制上肢淋巴系统浅、深层淋巴管主要通过腋窝淋巴结相互交通。
腋窝淋巴结清扫切断大量淋巴管,基本保证生理状态下淋巴引流,出现损害代偿机制的因素或出现增加淋巴负荷的因素较容易发生淋巴水肿。
间质中蛋白质浓度明显升高,组织胶体渗透压增高,水肿会因此更加严重,巨噬细胞功能受抑制,皮下组织发生纤维化限制淋巴引流形成恶性循环。
淋巴水肿严重的上肢极易反复发生链球菌感染,形成淋巴管炎和蜂窝织炎[2]。
2 预防措施2.1 手术前输液、化疗、采血合理有计划使用健侧静脉,避免患侧静脉受累,影响血液淋巴液回流,测血压、负重等在健侧肢体进行。
2.2 手术后2.2.1 平卧位时患肢下方软枕垫高10-15cm,肘关节轻度屈曲,侧卧位屈肘90°放于胸前,下床活动时约束带固定患肢,需他人搀扶时只能扶健侧肢体。
2.2.2 持负压引流,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量,适时拔管。
2.2.3 压力仪在拔除引流管后合理使用患者取坐卧或平卧位,患肢与心脏呈水平位,自远心端向近心端充气加压,设置压力根据患者个体舒适程度,每次20分钟,60-120mmhg每天2次,10天为疗程。
避免早期使用时患肢外展,影响皮瓣贴敷,观察无皮下积液后每日即可进行压力仪辅助治疗,通过挤压深层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组织液、淋巴液回流,致痛物质组织胺、钾离子清除加速。
2.2.4 功能锻炼个体化量制,循序渐进。
2.2.5 胸带加压包扎以不影响患者呼吸为准,不可过松或过紧,告知患者加紧胸带包扎积极意义,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运情况,约束带术后3日内固定防止患者无意识地外展患肢引起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同时配合功能球使用。
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怎么办?
![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1c554a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0.png)
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怎么办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原因主要与体内的激素和雌酮有关,它的高发年龄段在女性40岁以后,但也有百分之一的情况会发生在男性身上。
在做完乳腺癌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情况,比如最常见的就有出血、积液、上肢肿胀等症状现象,在这些并发症中上肢肿胀应该怎样处理解决呢?一、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的原因1、发生的时间通常是在手术过后或早期放射治疗后,上肢可能发展为急性淋巴水肿,几周后肿胀就会自发停止。
经过几个月或几年的潜伏期,通常在六个月到两年之间,肢体就会再次发生水肿。
2、水肿的程度不一致,轻度水肿:水肿在上臂附近,患者可能会感到增厚,偶尔出现乏力疲劳、酸软无力;中度水肿: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症状,如上肢肿胀,异常外观,行动不便等现象;严重肿胀:肿胀影响整个上肢,包括手背,明显的皮肤外观改变伴随肿胀或麻木、反复感染等症状,有时甚至有无法穿衣、进食困难等,上肢的运动明显受限。
这表现为一种缓慢性、持续性病情恶化。
3、乳腺癌手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病率为50%的可能性。
乳腺癌淋巴净化下臂甚至淋巴结下,抑制上肢的主要淋巴回路,使上肢的主要淋巴回路受损;放射治疗是淋巴肿的常见原因或恶化。
手术和放射治疗两个因素增加,在伤口区域,拍片区域形成大面积的深疤痕硬结,防止淋巴回路的阻断,放射治疗不仅引起淋巴血管的闭塞,还会引起静脉狭窄或抑制,肢体淋巴肿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二、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的预防1、提高腋窝淋巴清扫的治愈标准操作,不损伤单板躯干,不进行超范围解剖。
这是对外科医生规范操作提出的主要要求。
2、在手术过后,患者尽量避免过度的上肢体力劳动、因为由于外伤和静脉穿孔,容易导致感染的情况发生。
患者也不宜提拿过重的东西,适当进行休息,特别是像洗完衣服后拧衣服上的水渍这种动作最好不要做,通常这种需要上肢体力劳动的事情可以拜托家人和周围的人帮忙。
3、临床研究乳证明腺癌患者无转移的情况,尽量先进行前哨淋巴活检,以评估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前哨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就不能做腋窝淋巴清扫,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避免患者淋巴水肿的发生。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c0a845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5.png)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对乳腺癌进行手术切除后,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淋巴水肿的情况。
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液潴留导致局部组织水肿的一种情况,严重的淋巴水肿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因此,对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与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淋巴水肿的角度出发,结合团体的标准,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与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淋巴水肿的预防1.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对于预防淋巴水肿非常重要。
康复训练包括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避免手臂长时间的休息和位置固定,防止手臂僵硬和肌肉萎缩。
这对于创伤部位的淋巴管道畅通非常有帮助,可以减少淋巴液潴留的情况。
2.术后按摩术后按摩是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重要手段。
按摩能够促进淋巴管道的通畅,加速淋巴液的流动,减少局部水肿的情况。
按摩的力度和方法需要符合专业的要求,建议患者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按摩操作。
3.动态压力袜的使用动态压力袜是一种通过外界压力来促进淋巴液流动的辅助工具。
在术后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建议配戴动态压力袜,以帮助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
4.饮食调理饮食中的高盐和高油食物会加重淋巴水肿的情况,因此术后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过咸和过油的食物。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维持组织的修复和代谢,减少水肿的发生。
5.心理护理术后的心理状态对于淋巴水肿的预防也有一定的影响。
焦虑和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局部淋巴管的收缩,影响淋巴液的流动。
因此,术后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淋巴水肿的护理1.术后定期随访术后的定期随访是预防和护理淋巴水肿的重要手段。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训练和按摩的方法,对淋巴水肿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2.注意局部卫生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创面的清洁,避免局部感染导致淋巴水肿的加重。
保持局部皮肤的保湿和保护,避免皮肤干裂和破损,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因素分析与外科治疗进展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因素分析与外科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a022fe60975f46527d3e1a7.png)
文献综述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因素分析与外科治疗进展潘 钢 综述 吴 伟 审校(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铜陵 244000)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6604(2008)06-0556-03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常有上肢不同程度的肿胀,在数月甚或20年后可出现淋巴水肿,但75%发生在术后第1年内,1个月以内发生率为28%[1]。
淋巴水肿可导致上肢功能障碍和患者精神紧张,轻者随着侧支循环的建立而缓解,严重者可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2]。
临床处理较为棘手,其治疗方法可分为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目的均是改善淋巴液生成与回流之间平衡,减小上肢周径。
本文就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预防措施和外科治疗。
1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形成的机制1.1 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大部分乳腺癌手术的必要步骤,淋巴结被彻底清扫干净,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和转移。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主要由淋巴回流障碍引起,其可能形成的机制为:由于腋窝淋巴的清扫切断了上肢的淋巴回流通路,使上肢的淋巴不能充分引流,导致上肢淋巴液中的蛋白浓度增高,滤过压增加,由于血浆蛋白减少,使液体渗透压降低,同时,毛细血管渗透压增加,所以可出现程度不等的上肢水肿,随后上肢组织出现纤维化及炎症的淋巴水肿[3]。
Pa in等[4]认为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改变腋静脉血流动力学,使之易发生淋巴回流障碍,导致术后淋巴水肿。
1.2 腋窝清除范围不当追求乳腺癌手术范围的扩大化,清除范围超过手术要求,破坏了上肢与颈部、胸部组织的淋巴交通,尤其是损伤了沿头静脉走行的淋巴管,是导致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主要因素。
单纯乳房切除术比乳腺癌根治术以及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术发生淋巴水肿的几率要低。
随着手术范围的逐渐缩小,淋巴水肿的发生率逐渐降低,水肿的程度也逐渐减轻。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d1836e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d.png)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一、背景介绍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切除乳腺和腋窝淋巴结可能会破坏淋巴系统,在术后造成上肢淋巴水肿。
预防和治疗上肢淋巴水肿是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
二、预防上肢淋巴水肿1:早期干预:在手术前明确风险因素,对高风险患者提前干预,如进行淋巴引流和淋巴运动,减轻淋巴液潴留。
2:术后早期护理:术后立即进行早期袢带包扎,保持压力,促进淋巴回流,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
3: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早期进行上肢功能锻炼,促进肌肉泵的功能,增加淋巴回流和排除。
4:个体化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干预,如按摩、穴位刺激、功能性运动等。
三、治疗上肢淋巴水肿1:手动淋巴引流:通过手法按摩和推动淋巴液流向未受损的淋巴结,以促进淋巴液排除。
2:压力袖套使用:佩戴压力袖套可通过外部压力促进淋巴回流,减轻上肢水肿。
3:其他物理治疗方法:如电刺激、疗程波、超声波等可以提高淋巴液的排出和淋巴循环。
4:运动疗法:通过特定的运动训练和体位调整,促进淋巴液排出和上肢功能恢复。
附件:1:淋巴引流图示:附上淋巴引流的示意图,方便操作过程的理解。
2:压力袖套使用说明:详细介绍压力袖套的佩戴方法和注意事项。
3:运动疗法示范视频:提供相关运动疗法的示范视频,便于患者学习和操作。
法律名词及注释:1:术后康复:手术后进行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以促进患者恢复功能。
2:淋巴引流:通过特定的手法和方法,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和排除。
3:淋巴液:人体组织间的液体,携带营养物质和废物,具有排毒和免疫功能。
4:功能性运动:特定的运动训练,旨在改善特定部位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症状与应对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症状与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98afccd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8.png)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症状与应对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经历了乳腺癌手术,虽然手术成功,但我必须面对术后淋巴水肿的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描述我经历的淋巴水肿的症状,以及我采取的应对措施。
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因为淋巴管被切除或者损伤,导致淋巴液不能正常流动,从而引起组织肿胀。
我最早的症状是在手术后几周内,发现我的手臂开始肿胀,并且有轻微的疼痛感。
随着时间推移,肿胀和疼痛感逐渐加剧,我的手臂变得比另一只手臂粗大,皮肤也变得紧绷绷的。
为了应对淋巴水肿,我采取了多种措施。
我参加了淋巴水肿治疗课程,学习了一系列的淋巴水肿自我管理技巧。
这些技巧包括特殊的按摩手法,可以帮助促进淋巴液流动,减轻肿胀和疼痛。
我还学习了如何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淋巴系统的功能。
除此之外,我还积极调整了我的生活方式。
我尽量减少手臂的负重,避免过度使用受影响的手臂。
我还注意保持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支持我的身体恢复。
尽管我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淋巴水肿仍然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我必须承认,在某些时候,我感到沮丧和无助。
然而,我没有放弃,我继续寻找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以帮助我应对这个挑战。
通过不断努力,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
我学会了接受淋巴水肿,并且尽量不让它影响我的生活质量。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努力,我就能战胜这个挑战,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
总的来说,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一个长期的挑战,需要耐心和坚持才能应对。
我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其他经历过类似困境的人,让他们知道,尽管困难,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重新拥有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a150d4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c.png)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一、引言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之一便是上肢淋巴水肿。
上肢淋巴水肿是一种由于淋巴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以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二、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乳腺癌手术中常需进行淋巴结清扫,这可能损伤或阻断上肢的淋巴管,导致淋巴液回流障碍,从而引发上肢淋巴水肿。
具体发病机制如下:1. 淋巴管损伤:手术过程中对淋巴管的直接损伤是导致上肢淋巴水肿的主要原因。
手术中清扫淋巴结时,可能误伤或破坏了上肢的淋巴管,导致淋巴液无法正常回流。
2. 淋巴液外溢:手术过程中,由于组织间隙压力升高,可能导致淋巴液外溢,进而引发组织水肿。
3. 炎症反应:术后感染、炎症等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增生、纤维化,进一步加重淋巴回流障碍。
三、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措施研究进展针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目前已经有一些预防措施被提出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手术方式:通过改进手术技巧、减少对淋巴管的损伤、合理布置引流等措施,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2. 早期康复训练:术后早期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
同时,还可以通过气压治疗、按摩等手段促进淋巴液流动。
3. 药物治疗:应用一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炎症药物等,有助于减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症状。
此外,一些生物制剂如生长因子等也在研究中,有望为预防和治疗上肢淋巴水肿提供新的途径。
4.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患者术后保持低盐饮食、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以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
四、总结与展望目前对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预防措施也在不断研究和改进中。
通过优化手术方式、早期康复训练、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f9a77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d.png)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1.前言乳腺癌手术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现象。
上肢淋巴水肿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2.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2.1 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乳腺癌复查,如乳腺超声、钼靶等。
及早发现并诊断乳腺癌复发,可以减少手术对淋巴系统的破坏,从而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2.2 术后护理2.2.1 术后早期定期按摩术后全身淋巴引流功能减退,特别是淋巴系统受到手术和放疗的影响,建议患者从术后第一天起就进行早期定期按摩,促进术后淋巴引流,减少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2.2.2 远心向近心的肢体按摩按摩时,应从远心向近心进行,有助于淋巴液的流动。
以轻柔的方式按摩,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对淋巴系统造成损伤。
2.2.3 定期穿戴弹力袖套术后,患者应定期穿戴淋巴引流袖套,增加肢体的压力,促进淋巴液的引流,减少上肢淋巴水肿。
3.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3.1 药物治疗3.1.1 利尿剂利尿剂可通过增加尿量,减少体液滞留,从而缓解上肢淋巴水肿。
3.1.2 液体排泄剂液体排泄剂可通过刺激尿液排泄,减少淋巴液滞留,从而改善上肢淋巴水肿的症状。
3.2 物理治疗3.2.1 压力治疗使用压力治疗器具,如压力绷带、外固定器等,增加肢体的压力,促进淋巴液的引流,改善上肢淋巴水肿。
3.2.2 温热疗法温热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淋巴液的流动,缓解上肢淋巴水肿的症状。
4.附件本文档的相关附件包括:上肢淋巴水肿的按摩指导图、淋巴引流袖套选购指南、药物治疗方案等。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乳腺癌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女性乳房组织中。
5.2 术后护理乳腺癌术后护理是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的各种护理措施,包括伤口处理、伤口护理、生活指导等。
《乳腺癌淋巴水肿》PPT课件
![《乳腺癌淋巴水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76c8025022aaea988f0fa1.png)
谢 谢 大 家 精品文档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 预防及处理
精品文档
乳腺外科一病区 李虹
摘要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因腋
窝淋巴结切除、静脉回流障碍等原因导致
的淋巴管受损所致的慢性肿胀状态,为乳
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精品文档
摘要
有报道乳腺癌病患术后患侧上肢淋 巴水肿发生率约为15%~33%。由于患肢和手 部的变形、肿胀、麻木沉重感,常使病人产 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精品身文档心 健康,因此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倍受关 注。
精品文档
小结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 肿的治疗目前仍然是一临床难题,预防术 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重点在于降低腋窝 淋巴系统的损伤。随着疾病的认识逐步提 高,手术的早期化、规范化、轻柔化,及 术后的强化护理,同时,对淋巴水肿的基 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根据不同个体制 定综合化治疗方案,改进治疗方法精品,文档都会 可能降低水肿的发生率,取得较为满意的 疗效。
淋巴水肿的预防
1 术后护理 2 康复锻炼
精品文档
术后护理
1抬高患肢
2保护患肢
3功能锻炼
4上肢及腋区热疗
精品文档
5加强水肿部位的按揉
抬高患肢
要求患者在术后早期用柔软、吸汗的棉枕垫抬 高其患肢,保持肘关节部位高于肩部,手腕部 位则要高于肘关节。同时,还要保持病患的患 肢呈抬高、内收位。
精品文档
保护患肢
心理护理
护士应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与患者谈 心,关怀、帮助患者,生活上给予照顾。向 患者讲解有关方面的知识,给患者以希望。 争取家属的积极配合,尤其是其丈夫的支 持。
精品文档
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方式,近期内效果良好, 远期效果不佳,可以试用香豆素类药物、七 叶皂甙钠、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均能改善淋 巴循环,从而缓解上肢水肿的症状。
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与治疗
![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20ed6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4.png)
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与治疗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然而,术后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与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一、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机制乳腺癌手术通常会清扫腋窝淋巴结,这可能会破坏淋巴回流的通道,导致淋巴液在组织间隙积聚,从而引起淋巴水肿。
此外,术后放疗、化疗、感染、肥胖、上肢过度活动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淋巴水肿的发生风险。
二、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措施1、术后护理术后应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患肢的摆放和活动,避免长时间下垂或受压。
2、功能锻炼术后应尽早开始患肢的功能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可以进行握拳、屈伸肘、肩部运动等,促进淋巴回流和血液循环。
3、佩戴压力袖套或绷带在医生的指导下,佩戴合适的压力袖套或绷带,可以提供一定的外部压力,帮助减少淋巴液的积聚。
4、控制体重肥胖是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患者应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5、避免上肢损伤避免在患肢进行抽血、输液、测量血压等操作,避免蚊虫叮咬、烫伤、抓伤等损伤。
6、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淋巴水肿的早期症状。
三、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1、综合消肿治疗(CDT)这是目前治疗淋巴水肿的主要方法之一,包括皮肤护理、手法淋巴引流、压力治疗和功能锻炼。
皮肤护理可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预防感染;手法淋巴引流是通过特定的手法按摩,促进淋巴液的回流;压力治疗则是通过佩戴压力袖套或绷带,维持治疗效果;功能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
2、药物治疗如果淋巴水肿伴有感染或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抗生素、利尿剂、止痛药物等进行治疗。
但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淋巴水肿的问题。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淋巴水肿,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原因及防治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原因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a38d469ddccda38376baf20.png)
1 。用 微 波 、 短 波 、 外线 等 加 热 治 疗 可 使 已 形 成 的纤 维 条 5d 超 红 索 溶 解 , 痕 软 化 , 而 解 除 纤 维 条 索 对 血 管 和 淋 巴管 的压 迫 、 瘢 从 牵 拉 , 利 于 血 液 、 巴液 的 回流 ; 波 热 效 应 使 局 部 血 管 扩 张 , 有 淋 微 血 流 加 快 , 积 于 静 脉 瓣 的 血 液 减 少 , 管 腔 内压 力 下 降 ; 部 淤 血 局 用 热 , 血 管 壁 通 透 性 增 高 , 使 组 织 内 的 渗 液 回 流 到 血 管 腔 使 致
破 坏 , 响上 肢淋 巴 回 流 及 上 肢 功 能 。 影
2 上 肢 水 肿 分 度
挛 , 善循环功能 。 改
3 3 手 术 治 疗 .
上 肢 水 肿 的 测 量 方 法 : 臂 围 应 测 量 肩 峰 与 鹰 嘴 之 间 的 ]上
中点 部 位 ; 臂 围应 测 量 鹰 嘴 与 桡 骨 茎 突 之 间 的 中 点 部 位 。轻 前 度 肿 胀 : 肿 只 累及 上 臂 背 侧 , 侧 上 肢 的 周 径 比健 侧 粗 3c 水 患 m
进 行 局 部 消 炎 、 进 局 部 循 环 功 能 , 天 1次 , 次 2 n 连 续 促 每 每 Omi ,
行 乳 腺 癌 腋 窝 淋 巴 结 清 扫 术 时 上 臂 内 侧 的 淋 巴管 在 手 术 中
遭 到 破 坏 , 致 淋 巴 液 引 流 不 畅 是 最 常 见 的原 因 。 腋 静 脉 在 包 导
骨 上 下 及 腋 窝 部 的 复 发 及 转 移 , 些 部 位 的 复 发 和 转 移 , 造 成 这 会
局 部 静 脉 及 淋 巴管 的 压 迫 性 回流 障碍 , 形 成 进 行 性 加 重 、 可 常 不 逆 的 水 肿 。术 前 、 后 放 疗 会 造 成 放 射 野 内 的 静 脉 闭 塞 , 巴 管 术 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这六个高危因素!
很多乳腺癌患者做了手术后,会发现上肢淋巴水肿,每到这个时候,患者心里就会非常焦虑。
有的担心是不是手术出了什么后遗症,有的担心是不是身体还有其他毛病,甚至还有人怀疑医生手术没做好,产生抵触反感的心理。
针对这些患者的疑虑,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怎么回事,以及该如何预防。
一、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怎么回事?
乳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女性恶性肿瘤,手术可以对乳腺癌进行有效治疗,但在术后存在并发症风险,而上肢淋巴水肿就是并发症之一。
据统计,有15%-30%的乳腺癌患者会发生上肢淋巴水肿。
最开始的时候,术后患者会有轻微的肢体沉重感、不适感。
到了后面,患者会有明显的有肿胀感。
这时候上肢通常是软的,并且用手按压会移动,再继续加重肿胀感会蔓延至整条手臂。
轻度的上肢淋巴水肿一般在几个月内可以缓解,如果比较严重则较难自行恢复,且治疗效果非常有限。
因此,找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做好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年龄较高
年龄大于40周岁的患者比较危险,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淋巴管静脉网的数量会不断减少,淋巴系统的代偿能力降低,这可能导致年纪较大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上肢淋巴水肿。
2、肥胖
肥胖患者(指的是体质指数≥24kg/㎡)机体脂肪含量较高,肌肉组织松弛,从而使局部淋巴液的吸收较之体重正常者更加困难。
3、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易出现水钠潴留,组织间液增多,也是发生上肢淋巴
水肿的危险因素之一。
4、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过大
淋巴管像是水管一样,而腋窝淋巴结清扫可能会把腋窝附近的水管破坏。
如果手术清扫的范围过大,那手臂中的“水”(淋巴液)就会越流通不畅,积多了,手臂就肿了。
5、放疗
无论是术前放疗还是术后放疗,都会造成放疗部位的血管和淋巴管损伤,而且局部肌肉等组织的纤维化也会产生压迫作用,进而影响上肢淋巴的正常回流,局部可形成溃疡。
若合并感染,则可加重血管和淋巴管损伤,反复循环后,情况会更加严重。
就好比原来是8个车道分担车流量,因为道路破坏现在变成了3车道,同样的车流量经过该路段的时候可能会发生通过不畅、交通阻塞。
6、局部伤口感染
乳腺癌术后经常会出现伤口延迟愈合、感染、或者皮下积液的情况,局部的感染可以引起淋巴管炎症,形成水肿。
而局部淤积的淋巴液不仅提供了细菌繁殖的营养物质,而且加重了组织缺氧、坏死。
感染和淋巴水肿的相互促进,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不想上肢淋巴水肿,该怎么预防呢?
长期淋巴水肿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行动不便,引发其他炎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
1、保护伤口,有事让另一只手顶着
患者经常需要抽血、输液,要注意避开患侧手臂(手术那侧手臂),选择另一只手。
平时要注意手臂皮肤的清洁,防止蚊虫叮咬。
2、拒绝一切温度高的东西
因为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容易引起淋巴回流障碍,所以生活中处处要注意。
比如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患侧手臂不能热敷,更需要小心烫伤等意外发生。
3、穿着宽松,避免负重
平时着宽松的衣物,不戴项链、吊带内衣,以防压迫锁骨上区,增加淋巴回流阻力。
此外,手术后一个月内患侧手臂尽量不要拿重物,干重活,术后还是以休息和康复锻炼为主。
哪怕手臂功能已经恢复了,也要尽量避免重活。
4、睡觉选择平卧或者健侧卧位
睡眠期间侧卧可能会长时间压迫患侧手臂,因此尽量选择平卧或健侧卧位(就是做手术的手臂在上,健康的手臂在下),平卧注意将患侧垫高一些,避免翻身压到。
5、坚持康复训练
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操可以改善淋巴循环,促进淋巴回流。
患者在身体情况恢复稳定后,应咨询医生后,尽早地开始患肢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地练习。
此外,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等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如果术后不幸出现了上肢淋巴肿大,可以抬高患肢,让按摩者双手扣成环状,自远端向近侧(腋窝)用一定压力连续挤压推移,每次自上而下反复推压10~15分钟,每日数次。
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穿戴压力手套及袖套,预防淋巴水肿及肿胀恶化。
遇到不会处理的情况,一定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
【文末互动】
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您有遇到吗?如何预防和缓解,有好的方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出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