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常州地名中的方言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说常州地名中的方言字

范炎培;钟敏

【摘要】文章就在常州地区流传的一些与地名有关的方言字"(厂带)、丼、(肓)、(土区)、(逄)"等作了初步探讨,希望对于吴方言特别是常州方言的研究有所裨益.【期刊名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7)001

【总页数】4页(P75-78)

【关键词】常州地名;方言字

【作者】范炎培;钟敏

【作者单位】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江苏,常州,213000;常州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常州,21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73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区的自然或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等等)某些情况。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化石’。”①常州北连长江,南濒太湖,是具有近3 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常州方言是吴语北吴语片(太湖片)毗陵(常州)小片的代表语,自古以来在常州地区②留下众多的方言地名,有些方言地名的用字很特别,形成颇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字,成为流传在这一地区的“特殊”文字,其流传的范围虽只限于这一方

言区域,却也能自古到今代代传承。方言字的出现也许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地理有关,但要考查其出处却也困难,有的方言字写法特殊,有的读音特别,因此方言字不易认读。文章对常州地名中较为典型的、至今仍在常州地区流传的一些与地名有关的方言字,如“厂带、丼、、士区、士夅”等,在调查考察的基础上作初步探讨,希望能对吴方言特别是常州方言的研究有所裨益。

[dɑ24]

厂带,这是至今仍然在常州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方言字。《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以及清代胡文英所撰《吴下方言考》均未收录,现代汉语字典更难寻其身影,但在常州地区一些古老的家谱中却屡屡发现这个字。历代传承的家谱包含了大量的人文历史地理等信息,由于家谱是以文字形式在民间代代传承,因此家谱客观上也起到了文字的保存与传承的作用,特别是对流传在民间的当时广泛使用的方言起到了意外的保护作用。

翻开苏氏古老的家谱,字里行间多处出现这个厂带字,从常州苏东坡后裔所保存的家谱年代来推算,“厂带”在常州地区可能已经流传了八九百年。

“厂带”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在普通话中,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能与“厂带”完全相对应的字来替代。古汉语中有“廗”,音dài,去声,从“广”不从“厂”,为“屋檐旁斜搭的帐席”。显然“厂带”与“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埭”,音dài,释为:“坝,多用于地名。”常州靠近长江边的一些乡村,有带有“埭”字的村名,如三圩埭、五圩埭、朱家埭等等。这儿的居民,有些是从操江淮方言的苏北和安徽来的移民及其后裔,有说双语的习惯,这些村名中的“埭”应该理解为“防水的堤坝”。由许宝华、陶寰两位先生编撰的《上海方言词典》中的“埭”,与常州方言中的“厂带”,尽管读音和词义都相当接近,但由于字形不同,因此可以视为吴语太湖片两个不同小片的方言字。这个“厂带”应该是常州方言的“土特产”。

“厂带”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语义。

1.作地名用字

常州地区自古就有用“厂带”作村名的习惯,目前至少还能找到十多处以“厂带”为名的村落。城东南有四厂带头村,因村中的房屋有四厂带,以此得名。城南有五头厂带村,城东北有毕家厂带、刘家厂带、胡家厂带、榔头厂带、油车厂带,东门白家桥附近还有朝东厂带(村)等等。毕家厂带是毕姓聚居的村落,榔头厂带村庄形状似榔头,油车厂带因村中曾设有油车坊。常州农村房屋大都为坐北朝南,而朝东厂带(村)的房屋因沿采菱河而建,村中的房屋都坐西朝东,故名朝东厂带(村)。2.作量词

(1)相当于“排”或“进”的意思,常州地区用来指整齐划一的建筑物。旧时常州的大户人家大都是深宅大院,房屋非常进深,一厂带、二厂带、三厂带……有好几厂带房子。这儿的“厂带”可以用“排”或“进”来替代。

(2)相当于“行”的意思,用于排列整齐划一的物体。如:写一厂带字,种两厂带树。常州农村老话“莳秧看头厂带”,这儿的“头厂带”就是“第一行”。如果“头厂带”秧莳歪了,后面二厂带三厂带的秧也就跟着歪了。

“头厂带”又可以看作标杆或榜样,“莳秧看头厂带”在常州地区引申开来常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意思。

(3)表示“趟”或“次”的意思。常州话“到街上去走一厂带”,就是“到街上去走一趟”或“到街上去走一次”。

丼[t523]

“丼”,《广韵》、《集韵》并同“井”。又《集韵》:投物井中声,《周礼》谓之井树。《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地势低洼的水坑。

“丼”在常州方言中主要是作地名、器物名称以及表示某种动作。

1.作地名用字

(1)作河流区域名。三股河道交汇之处称为“丼”,如三浜丼、三脚丼。这里河面

开阔,由于不同的水流作用,此处水流较为湍急,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就有暗流。地方上老人认为“丼”是河床中的泉眼,河床中的深井,“丼”的地方水流较为充盈。

(2)作村庄名。如上丼村、下丼村、大丼村、滩丼上(村)等,这些村庄因靠近某“丼”而得名。

2.作器物名称

丼子、酒丼子,是民间拷(打)酒、拷(打)酱油使用的专用工具。旧时酒丼子常用毛

竹筒制成,上端连着一个长竹柄,便于伸入酒坛拷(打)酒。北京人称为提子、墩子,或酒提子、酒墩子。

3.表示某种动作

用丼子从容器中取出物体曰“丼”。丼在这里似乎是个指事字,试想井字里面加了一点,似物体落井或井中有物。用丼子从类似井口状的酒坛或酱油坛中拷(打)酒或拷(打)酱油的动作,常州方言称之为“丼”。

常州方言例:

(1)“搦酒丼出来。”

这儿的“丼”,作动词,就是平时所说的拷(打)酒或拷(打)酱油的动作。

(2)“用丼子丼。”

前面的“丼”为名词,“子”作为该“丼”的后缀,这个“丼”是指拷(打)酒或酱油的工具。后面的“丼”作动词,表示拷(打)酒或酱油的动作。

[dɑ23]

,音达。古汉语字典以及一些方言字典中均未见收录,这是常州地名中的方言字,主要作地名和农具名。

1.作地名用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