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下第4课《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的影响、启示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经济大危机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经济大危机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想一想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2、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 的灾难? 3、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这暴露 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4、罗斯福怎样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 么? 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除此之外,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目的是什么? 6、“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A、销毁商品的原因: 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 维持利润 B、暴露的本性: 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1、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 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 蓄毁于一旦。”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 的,只是‘恐惧’本身。”根据这些话,你觉得罗斯福怎 样当选为美国总统? A、形势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产阶级 必须寻找出路。 B、个人魅力: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克服危机的决心大、 办法多,身残志坚、不屈不挠、众望所归。
股市是: 晴 雨 表
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危机的影响: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 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 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议一 议

经济危机的影响:
影响一: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 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 影响二: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暴露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 朽。

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5月/26日/第012版新视点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高世楫张军扩(上接5月22日五版)罗斯福新政的重要意义虽然罗斯福新政时期一些立法和政策一直存在争议,但新政对美国应对大萧条仍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新政所推行的变革,从观念、立法和政策到政府体制改革,都对美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成功地实现了社会预期管理、重建社会信心。

罗斯福成功地稳定了国民情绪,重建了国民信心,带领美国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艰难度日,并最终走出困境。

罗斯福反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理念,坚定地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这给那些因为政府无所作为而对经济前景极为失望的民众带来了希望,为市场提供了信心。

2.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了监管型市场经济制度。

作为一个立国时间较短的国家,美国在19世纪基本上实行的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制度。

19世纪后半叶,由于铁路、轮船、电报等技术进步及由此推进的迅速的工业化,美国进入了一个收入差距扩大、财富向少数人聚集的镀金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兴起的进步运动,在推动联邦政府在维护有效竞争和社会公平上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1906年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1913年建立了联邦储备银行、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征家庭收入所得税,1908年为联邦雇员提供工伤赔偿,1920年为联邦雇员建立养老保险,1918年成立协调处理劳资纠纷的联邦机构,同时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增加了在提供教育、保护妇女儿童、处理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职能。

由于大萧条暴露了美国市场体制运行中的一些内在矛盾,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罗斯福推动社会各界就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达成共识。

罗斯福从执政开始就系统全面地主张公民的经济权利,认为联邦政府有义务保障公民免予匮乏的自由,即必须保障公民的就业权、受教育权、就医权、合理收入权、公平竞争权等等。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1.想一想1928年胡佛为什么能够说出如此自信的话?因为1928年美国的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2.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 1933你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讲1你如何理解这段话?罗斯福认为,要使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就要先解决美国人民的就业问题。

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以工代赈”。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 (改革)”。

教科书介绍的那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三方面内容?recovery(复兴)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暂时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等等。

relief(救济)建立应急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等等。

reform(改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等等。

4.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强调:“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根据这句话,结合所学知识,你能理解经济大危机时人们的心理吗?能,经济危机开始后,很多人倾家荡产,甚至背上沉重的债务。

人们没有找待解决问题的办法,感到前途渺茫。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一、从繁荣到危机①加强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与合作;②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③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④大力发展经济;⑤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

12,罗斯福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的历史启迪。

(1)罗斯福作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在困难面前,大胆改革、勇于进取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九下历史事件启示与认识

九下历史事件启示与认识

历史事件启示与认识集锦(九下)1、苏联经济建设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应该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适合自己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改革经济的管理体制等。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启示弱国无外交,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必须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经济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我国的经济建设不要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高过快,而应该有长远眼光,致力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4、罗斯福新政的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功能。

5、罗斯福新政措施得到的经验实现财政和货币政策,降低储蓄利率和兴办工程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生产,以工代振,扩大就业等。

6、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认识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极端黑暗的一页,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复活,发对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不可忽略的问题。

7、战争的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8、如何避免战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9、结合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说说你的感想法西斯主义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尽管它可以猖狂一时,但无法避免最终的失败;得道多助,失道多助,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穷兵黩武的侵略者自食其果,法西斯头目也得到应有的下场。

10、从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中,获得什么启示?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
7、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 剧增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经济危机的特点
特点
具体表现
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 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 危机;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 头;
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
这位32岁的母亲卖 掉了房子和服饰, 以便全家七个孩子 能有吃的。全家只 能吃捡来的蔬菜度 日。
一 家 人 的 住 处
以上画面说明了什么问题?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失业 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 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生活恶化, 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答: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答: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
①当时在经济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 ②都根据本国国情,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③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⑤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困境)。 ⑥都巩固了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
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农业方面 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
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以工代赈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刺激生
产和消费。
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内容 各工业企业制定… … ,确定… … 目的: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作用: 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

罗斯福新政给们的启示

罗斯福新政给们的启示

罗斯福新政给我们的启示发生在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长达10年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大动荡。

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制定措施克服危机带来的损失。

其中罗斯福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效果最显著。

不但避免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全面的社会危机,而且通过系统的制度建设,修正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种种严重弊端,为其后半个世纪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被许多国家仿效。

它也为目前全世界应对日益恶化的经济衰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对于中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制度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吸收借鉴“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鼓励私营经济,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公民充分就业是政府的应尽职责。

罗斯福政府从第一轮新政开始,就十分重视对受经济危机冲击而陷入贫困人口的救济,并通过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提供援助。

创造了大量必要的就业岗位,使大量失业工人重新就业。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政府的正常干预和宏观调控。

回顾人类发展历史,人们会发现,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否则,便会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每当生产力发展到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政府的制度就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

我国现行政府机构的基本框架,是在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步形成的。

过去虽然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和宏观环境制约,很多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治理国家的方式,采用先进科学的方法,迅速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要求。

今天,由美国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各个国家联系紧密,几乎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事外,这就要求从“罗斯福新政”中吸收借鉴经验教训。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促进经济改革和解决面临的经济问题有重要启示:当前我国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增加以工代赈项目,兴建公共工程,鼓励私营经济,在增加就业、保障民生的同时,鼓励民众通过劳动获得收入。

初中历史人教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新政 一等奖

初中历史人教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新政 一等奖

随堂训练
D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采用了国有化的形式 B.保持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C.普遍实施了社会福利制度 D.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随堂训练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C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 4.通过对罗斯福个人及其改革的了解,你发 现他具有什么样的可贵精神?对我们的学习 和工作有何启示?
公平竞争,维护 工人合法权益 兴建公共设施,为 失业者提供就业
建立救济机构,救 济失业家庭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在发表讲话
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 发表“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关闭银行的 原因及联邦政府重整金融系统的措施,同时 宣布将陆续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重新开业。
二: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危机的爆发
1.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的 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 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 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2.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 增长为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1。.材料1说明了什么现象?
小组活动:根据教材归纳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领域
应对措施
颁布法案
以达到的目的
金融 农业
整顿金融体系 《紧急银行法案 》
调整农业政策 《农业调整法》
工业 就业 社会保障
加强对工业 的指导
推行“以工 代赈”
建立社会保 障制度
《全国工业复兴法 》 《全国劳工关系法 》
《社会保障法》
恢复银行信用
限制产量,稳定农 产品价格
一、经济危机的爆发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2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2
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
一二
一、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
1.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 生产资料 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2.爆发:1929 年, 美 国。 3.扩展:波及德国、英国,并蔓延到整个 资本主义 世界。 4.特点:最严重、最深刻、持续 时间最长 。 5.影响: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引发了各国严重 的政治危机 。
2
一二
二、罗斯福新政及其历史意义
1.背景:美国遭受的打击特别严重,各阶层对 胡佛 政府不满。 2.目的:摆脱危机。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 和指导。 4.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1933 年国会颁布了 《 国家工业复兴法 》。 5.历史意义 (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 级矛盾。 (2)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 民主 制度。 6.局限性:新政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 资本主义的 经济危机 。
5
问题1
问题2
【问题 2】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 重要的改革。我们应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探究: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的生产力得到恢复,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 资本主义统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为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发展提供了借鉴。但是新政是一场资本主义的体制改良运动,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爆发的根源没有得到消除,因此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6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几年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 ) A.相对稳定时期 B.绝对繁荣时期 C.经济衰退时期 D.经济危机时期
关闭
A
答案
7
2.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最先开始于( )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及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及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及影响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一系列经济政策,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因为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所引起,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就不可能消除这一基本矛盾、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和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它不可能根除经济危机、但它在很多方面确实产生了积极影响:①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②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经济危机期间活跃起来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③深远影响: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效果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但失业人数依旧很多。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经济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优点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当时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它不仅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

所以说,它延长了美国经济的生命。

历史: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历史: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பைடு நூலகம்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调整农业 缩减耕地,屠宰牲畜,政府补偿。 调整工业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 (中心) 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刺激 公共工程 生产和消费。
罗斯福新政
纳斯达 在纽约 克指数 举行的 攀升引 国家复 起投资 兴总署 者欢呼 成立庆
面对如今新一轮的世 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罗 斯福采取的措施还有什 么经验值得吸取的?
Gibco胎牛血清 /xueqing/Gibco-xueqing.html Gibco胎牛血清
vdg29wgv
有锅灶,作为家里的第二厨房兼餐厅外,其余的房子都是贮存粮食等物品的库房。每年天气最热的时候,耿家就在这两间房里做饭、吃 饭。天不太热时,堂屋就是第一厨房兼餐厅了。院落的南面是几间简易平房,其中,靠近院门的一间是驴圈,最西头的一间是茅房。在 耿家院落里,耳房与东、西房之间的空间很大。在东边的空处,有一盘相当整洁漂亮的石磨。在西边的空处,则挖了一个地窖,是储存 冬菜的地方。夏日里天气太热的时候,把多蒸的窝头、吃剩的饭菜放在竹篮子里用一块儿干净的笼布盖好了,再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将竹 篮子吊起来悬挂在窖口上搭的一根粗木棍儿上,地窖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冷藏室。东房与门道之间,有一棵高大的紫穗槐树。每逢炎热的 夏天,左邻右舍的女人们经常聚集在树下乘凉,一边做着针线活儿,一边拉家常。西房与茅房之间,则长着一棵高大繁茂的白杨树。夏 秋季节里,一阵轻风吹来,哗哗作响;每逢早春杨树开花,就会结出许多茶色的毛穗穗。当毛穗穗掉落下来后,一群娃娃们就拣起来几 个塞进鼻孔里和耳朵里装扮老头儿,互相追逐打闹着玩儿。晚秋时节,宽大的树叶逐渐变黄,秋风吹过,树叶就打着转儿缓缓飘落下来。 这时候,捡起来编一个“老鹰”给孩子们玩,往往也能给娃儿们带来很大的快乐。耿老爹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在他十几岁时,当地兵 荒马乱。为了躲避兵患,他曾跟着娘舅徒步走几百里,到外地讨生活。耿老爹先在口泉镇一家小饭店里当跑堂的小伙计,后来又到了大 同府(今大同市),在一家日杂铺子里做了两年学徒;再后来,经熟人引见去了省城太原府(今太原市),在一家小粮油店里做伙计。 由于勤快、头脑灵活,而且能写会算,后来被掌柜的看中,做了一年多账房先生。因此,在三六九镇上,耿老爹也算得上是一个见过世 面的文化人儿哩。耿老爹不但有文化,而且还很善于动脑筋,待人也特别真诚热情。因此,乡亲们凡有事时,总愿意跟耿老爹商量,征 求他的意见。耿老爹不但种地在行,而且业余爱好也不少:吹笛子、拉二胡、喊两嗓子都行,尤其二胡拉的更棒。因此,耿老爹家的院 儿里,永远都是街坊邻里们的乐园。此外,耿老爹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一些一般性的土木工手艺。当年修建南房时,有不少土木工活计 就是耿老爹自己动手完成的,做得很是像模像样。平日里,谁家要是砌个锅台啦,打个风门啦什么的,有时也会请耿老爹帮忙。耿妻郭 氏也是本镇人,娘家就住在小镇的中心位置上,祖传的饼铺生意很是不错。如今,由弟弟一家经营,而且很是红火。郭氏为耿老爹生了 大儿子耿正以后,又生了大女儿耿英、二儿子耿直和小女儿耿兰。郭氏贤惠勤俭,通情达理,与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很受大家伙 儿的尊

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启示是什么罗斯福新政是指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那么你了解罗斯福新政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罗斯福新政的启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当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美国工业生产的恢复,更是有力的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

使得美国经济在1940年时就恢复到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虽然在新政时期颁布的一些立法和新的政策存在着一些争议,但他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能抹灭的。

他不仅对于美国当时,对于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有哪些呢?罗斯福新政的启示首先就是稳定民心,在当时美国民众处于极度崩溃无措的状态,可是罗斯福成功的稳定了国民的情绪,带领美国民众重新建立了信心,并且走出了经济危机的困境。

罗斯福反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理念,他坚定的认为政府在这种时刻必须有所作为,这样才能给民众带来希望,为整个大市场提供信心。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还有一点就是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逐步建立监管型市场经济制度。

在新政实施期间美国成立了一批金融监管机构,保证减少出现金融界全面崩盘的现象。

罗斯福在新政期间,总统的权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建立了中央适当集权的现代国家制度。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不仅美国适用,中国也同样适用。

首先就是扩大需求,重视民生建设;第二经济危机带来危害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要学会把握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勇于挑战。

加大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府对于市场的管理。

罗斯福新政的性质罗斯福新政的性质就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虽然罗斯福新政是在经济危机时期为了消除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而采取的一系列天正措施,它的直接目的是消除经济危机,但究其根本,罗斯福新政的性质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摸索与调整。

无论罗斯福新政的性质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说它都取到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罗斯福新政带领着美国民众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黑暗世界,使得美国经济得到了复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共3课时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共3课时含反思)

部编⼈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次世界⼤战》优秀教案(共3课时含反思)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次世界⼤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2教学过程⼀、导⼊新课⼀位美国记者对⼀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任何⼈都多。

他打碎的古⽼结构⽐任何⼈都多。

他对美国整个⾯貌的改变⽐任何⼈都要迅猛⽽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位⾝残志坚的总统、⼀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创新、⾃强的伟⼈;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新课讲授⽬标导学⼀: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原因、实质。

(1)引导学⽣阅读教材图⽂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

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柱⾏业。

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在⼀个美国煤矿⼯⼈家⾥,瑟瑟发抖的⼥孩问妈妈:“妈妈,天⽓这么冷,你为什么不⽣起⽕炉呢?”妈妈叹了⼝⽓,说:“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河畔,农场主们正把⼀桶桶⽜奶倒⼊河中,把⼀车车肥猪倒⼊河中……设问:材料⼀、⼆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河中?提⽰:材料⼀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

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盾依然存在;⼯⼈的⼯资却增长缓慢,购买⼒严重不⾜,导致出现⽣产过剩等。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4课《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措施和特点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4课《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措施和特点

考点: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措施和特点1.措施:工业方面,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财政方面,大力整顿银行,迅速恢复银行的信用,使私人现款又存入银行,重新流通。

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以工代赈,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吸纳了大量的失业者。

2.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易错微析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例题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调整工业B.调整农业C.改革银行制度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答案:A解析: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答案A。

例题2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A.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C.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D.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答案:C解析:救济、复兴和改革都主要是由国家来进行,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答案C。

1. 美国《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

”这一措施起到了()A.恢复银行信用B.减轻农业生产损失C.提供就业机会D.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控2.1933年5月,美国颁布法令,一是缩小现有耕地面积,控制生产过剩;二是由政府补贴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

使农民的收入恢复到1909至1914年繁荣年代的水平。

这反映的是()A.复兴农业经济B.恢复银行信用C.增加就业机会D.增加政府收入3.下图为美国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它的兴建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一项反危机措施,其直接目的是()A.增加就业,缓和社会矛盾B.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C.缩减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D.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4.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❶“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 ——1933年罗斯福第一次就职演说 “世道循环,难以猜测。

对于某一时代的人,可谓得天独厚;对于另一时代的人,要求会特别高。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则应运而起。

”--1936年6月27日罗斯福在富兰克林运动场竞选演讲去年以来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以及经济增长率下滑的迹象,对宏观经济的研讨因此重新成为学术焦点。

我们在《寻求多重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一文中,曾对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作了一个综合性的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8a)。

与此同时,我们感到另有两个与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分析相关的重要专题需要研究:一是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及启示,对此我们在《美国30年代大萧条及对中国当前宏观政策的启示》一文中进行了专题分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8b);另外就是罗斯福“新政”(New Deal)──为对付美国经济衰退,罗斯福采取了哪些做法,其效果如何,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何借鉴等等,这正是本文要阐述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对新政的评价,褒贬不一,总的说来,成败各半。

研究在通货紧缩和萧条的情况下主动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新政是一个最好的案例。

在借鉴了历史的经验得失后,我们有可能做得更好。

一、罗斯福“新政”1933年3月4日,正是美国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朋友们对罗斯福说,如果他成功,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但若失败,则是最糟糕的总统。

罗斯福自己却说:“如果我失败,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了”(威廉·曼彻斯特,1978)。

可见当时的情形是何等严峻。

为了对付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挽救濒于绝境中的美国经济,罗斯福宣誓就职以后即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旋风式”的“新政”运动。

《经济大危机》教案

《经济大危机》教案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程标准: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以“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它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使美国摆脱了危机,稳定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为美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知识储备不足。

根据学生特点利用视频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对于重难点采用了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作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解读历史材料、提炼历史信息、归纳知识要点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面对危机,积极应对;关注民生,和谐发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难点: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五、板书设计六、教学过程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给经济的发展时间:19291929——————19331933特点经济危机1、时间长2、范围广3、破坏性大罗斯福新政1、措施2、影响启示:关注民生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汽车工业、电器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都出现高涨局面。

美国的汽车数量在几十年里,几乎翻了三番;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收音机相当普及,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话等开始进入家庭,有声电影也问世了。

在这“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的危机。

却孕育着严重的危机。

观看视频:《黑色星期四》,提示学生思考危机的表现。

,提示学生思考危机的表现。

第4课 经济大危机(板书)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表现材料1:工业生产退回到20世纪初的水平,全国倒闭的企业在13万家以上,失业人数超过1200万;慢性农业危机进一步深化,农产品价格下降2/32/3,大量农产品积压,农业,大量农产品积压,农业货币收入减少3/53/5;;货币信用危机迅速发展,货币信用危机迅速发展,破产银行累计超过破产银行累计超过1万家,占全国银行的一半。

九下历史第九课笔记

九下历史第九课笔记

九下历史第九课笔记
以下是一个关于九下历史第九课“罗斯福新政”的笔记。

请注意,由于篇幅限制,这个笔记可能无法覆盖所有课程内容。

你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添加或删除信息。

罗斯福新政
1. 背景:
1929年经济大危机,美国经济严重衰退。

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政府开始寻找解决方案。

2. 罗斯福及其新政的理念
罗斯福坚信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他认为政府应该采取行动来稳定和恢复经济。

3. 新政的主要措施
银行法案:确保银行系统的稳定性,防止未来的金融崩溃。

农业调整法案:通过减少农产品产量来提高价格,帮助农民。

国家工业复兴法案(NIRA):通过制定行业法规和工资、工时标准,提高工人权益,恢复工业生产。

社会保障法案: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4. 新政的影响
短期内稳定了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

提高了工人的权益和生活水平。

加强了政府的监管和干预经济的能力。

为未来的福利国家建设奠定了基础。

5. 评价
支持者认为新政成功地挽救了美国经济,并为未来的经济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批评者认为新政过度扩大了政府的权力,并对个人自由造成威胁。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笔记概述,更详细的笔记可能包括具体的日期、数字、人物和事件等细节信息,以及关于新政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争议。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补充和修改。

简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_李君

简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_李君

《前沿》 2006年第3期简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李 君*(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 山东菏泽 274015)[提 要]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的一次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阶级矛盾,恢复了社会生产力。

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迪作用。

[关键词]罗斯福新政 启示[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6]3—0167—02 罗斯福新政是适应20世纪30年代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实行的资本主义改良措施。

它局部地改变了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斗争,挽救和加强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它使我们认识到经济高度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新规律,同时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新政的历史背景1929年~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中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遭受得危害更为深刻。

罗斯福总统就职前,工业生产比1929年几乎下降一半,1932年已有86000家工商业停止生产和营业,1933年3月,全国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万,在业工人工资削减35%~40%。

农业危机来得更早,到1933年初,农业总收入比1929年降低约60%,约有1019300农民破产,沦为佃农或农业工人,而且有大批工人失业,到处流浪。

饥饿的人民群众忍无可忍,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与此同时,美国法西斯主义的威胁也一度增长,新的法西斯团体纷纷成立,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遭受严重破坏。

二、新政的主要内容新政实施分为1933~1935年和1935~1939年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在复兴和救济。

第二阶段重点在改革。

1、整顿全国财政金融。

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改组破产的银行。

同时,美国也放弃货币金本位,规定涉及私人和政府合同中要求用黄金偿付的条款一律无效。

另外还改革了税制。

此外,政府还大量发行纸币,实行通货膨胀,刺激工业生产和投资的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罗斯福实施新政的影响、启示
影响: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启示: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要勇于创新,进行改革;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关注民生,提高就业,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等。

例题1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
A.消灭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B.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性质
C.化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D.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答案:D
解析: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但没有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性质,没没有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答案D。

例题2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
D.成功开启美苏“冷战”模式
答案:B
解析:“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影响,答案B。

1. “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

《大国崛起》这段解说词评论的是()
A.“科技立国”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斯大林模式
D.改革开放
2. 美国罗斯福新政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国家采取放任自流政策,让企业自主摆脱危机
C.使美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进入新经济时代
D.开创了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先河
3.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

”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美国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②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③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④使联邦政府的权利得到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某班举行辩论会,双方辩手主要观点如下:
据此,请判断此次辩论会的主题是()
A.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C.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D.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B解析:材料中的“看不见的手”指市场经济规律,“看得见的手”,指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两者共同影响经济,这种情况是“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与此相关的是罗斯福新政,答案B。

2.D解析:题目是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设问的,选项D是从世界范围来讲述的,其他选项都是立足于美国来讲述的。

故选D。

3.C解析:罗斯福新政没有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②是错误的,答案C。

4.A解析:从题中的“稳定了社会秩序”、“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说明这一事件在进行时出现了经济危机、社会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说明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关,由此可确定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