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
水利水电工程模板作业指导书
![水利水电工程模板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22dca61cc22bcd127ff0cb0.png)
水利水电工程模板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标准模板的操作,更好地使用模板、降低损耗、提高周转次数,保证砼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最终使工程到达优良等级。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XXXXX。
3、引用文件3.1 ?水工砼施工标准? SDJ-207-823.2 招投标文件?技术标准?3.3 ?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3.4 未提及的按设计文件和有关标准执行4、模板施工4.1 模板安装必须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顺利检查校正。
4.2 模板施工应按配板图准备材料,材料堆放应分类整齐、严禁乱堆、乱放。
模板安装完后应及时清理多余材料。
4.3 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
4.4 支架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地基或老砼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斜撑应防止滑动。
4.5 支架的立柱必须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且用斜拉杆固定,以确保稳定。
4.6 模板的钢拉条不应弯曲,直径宜大于8mm,拉条与锚环的连接必须牢固,拉条与砼面呈40度为宜。
〔拉条布置见图1〕图1 模板拉条布置图散装钢模板横、竖围令均采用两根ф48×钢管,竖围令间距75cm。
当竖围令采用单根钢管时,其间距为。
钢模板与围令之间用M12钩头螺栓、3形扣件连接。
每块钢模板上使用8个U 形卡。
多卡模板相邻两块之间使用大U形卡连接,U形卡数量不少于4个。
4.8 预埋在下层砼中的锚固件〔螺栓、钢筋环等〕,在承受荷载时,必须有足够的锚固强度。
4.9 模板与砼接触的面板、各块模板接缝处必须平整严密,以保证砼外表的平整度和砼的密实性。
建筑物分层施工时,应逐层校正下层偏差,模板下端不宜“错台〞。
4.10 模板的面板应涂脱模剂,但应防止因污染而影响钢筋和砼的质量。
4.11 钢承重骨架的模板,必须按设计位置可靠地固定在承重骨架上,以防运输及浇筑时错位。
4.12 模板及支架上严禁堆放超过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
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共4页
![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1e7d550add36a32d737581eb.png)
水利技术标准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主编单位(签章)
年月日
第一部分:仅限内部使用(征求意见发文时不发放)一、项目基本信息
二、技术要素及其协调性
1、技术要素及其来源依据和主要变化情况,填写ZY-19-2013
2、技术要素在本标准内部协调性的变化及理由,填写ZY-20-2013
第二部分:供外部使用(连同征求意见文件一同发放)
一、标准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本标准编制依据2014版《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进行。
(二)编制原则
标准编制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和表述。
二、技术要素及其协调性
(一)技术要素及其来源依据,详见ZY-19-2013(其中E、K、L列不发)
(二)技术要素在本标准内部的协调性,详见ZY-20-2013(其中H、I列不发)
三、重大争议及其处理情况
填写ZY-22-2013。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d3c96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4.png)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为了规范水利施工,严格水利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根据水利施工特点特编制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包括以下内容:1、高空安全作业指导书2、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3、基坑、基槽开挖作业指导书4、起重作业指导书5、土方开挖作业指导书6、土方填筑作业指导书高空安全作业指导书1.目的保证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建筑物、清淤工程施工。
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国家、相关部委,和山东省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强制性文件4.安全生产目标4.1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健全机制;强化管理,杜绝事故。
4.2安全管理目标(1)杜绝死亡事故,严格控制人身负伤人数(2)不发生高空坠物伤人事故。
(3)不发生施工人员高空坠落、脚手架攀爬失手、支架坍塌事故。
(4)杜绝因施工造成的道路交通中断,管道、通信、电力管线损坏等施工责任事故。
5.安全组织机构及职能划分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应成立安全质量管理小组(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组长:对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完成好目标责任状的各项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抓好安全质量管理,主要抓好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组员:涉及到质量安全部、工程部、材料部,其中质量安全部负责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并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收集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指导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工程部负责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指导各部门抓好安全生产控制工作,将安全生产信息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给质量安全部,材料部负责为员工提供必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对采购或租赁的装置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水利工程作业指导书
![水利工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37377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8.png)
水利工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水利工程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提高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而编写的。
本指导书主要包括水利工程的施工组织、工作步骤、规范要求等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在水利工程的实施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工程背景1. 工程概述水利工程是指对水资源进行调控和利用,以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工程。
工程的规模和复杂性各不相同,但都需要有严格的施工组织和操作规范。
2. 工程目的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保证水资源的充足性和可持续性,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排水和灌溉服务。
三、施工组织1. 施工项目组织结构(在这里可以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介绍项目组织结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例如项目经理、工程师、监理等岗位的职责和协作关系)2. 施工准备(这里可以介绍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项目验收、施工许可证办理、材料准备、设备检查等环节)四、工作步骤1. 工程测量(这一部分可以介绍测量的方法和仪器使用,包括地形测量、水位测量等环节)2. 基础施工(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基础施工的内容,包括地基处理、桩基施工等)3. 结构施工(这部分可以介绍各类结构的施工,例如水闸、堤坝、渠道等)4. 设备安装与调试(这部分可以介绍水利工程中常见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过程,例如水轮发电机组、抽水机组)五、质量要求1. 施工质量控制(这部分可以介绍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例如现场监测、质量验收等)2.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在这一部分可以列举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和相关规范)六、安全要求1. 劳动保护(在这部分可以介绍施工现场的劳动保护要求,例如佩戴安全帽、使用防护设备等)2. 环境保护(这部分可以介绍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保护要求,例如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污染等)七、总结水利工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旨在为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优质完成。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
![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23b412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e.png)
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和运维过程中的技术标准应用,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维质量而编写的。
本指导书旨在为水利工程参与方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技术要求,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各类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水库、堤防、渠道、泵站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三、术语和定义在本指导书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1. 水利工程:指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而建设的工程,包括水库、堤防、渠道、泵站等。
2. 技术标准:指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和运维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指南。
3. 设计:指水利工程的规划、布局和细部设计工作。
4. 施工: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
5. 运维:指水利工程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四、技术标准的制定1. 技术标准的依据:技术标准的制定应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以及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
2. 技术标准的编制:技术标准的编制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组成的编制组进行,确保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技术标准的审批:技术标准的编制完成后,应提交给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并经过公示和听证程序,确保技术标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五、技术标准的应用1. 技术标准的适用性:在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技术标准,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2. 技术标准的落实:水利工程参与方应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工作,确保技术标准的有效实施。
3. 技术标准的监督检查:相关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技术标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六、技术标准的更新和修订1. 技术标准的更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水利工程的实践经验积累,技术标准应及时进行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和要求。
2. 技术标准的修订:在水利工程的实践中,如发现技术标准存在不足或错误,应及时进行修订,确保技术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05c653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8.png)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为了规范水利施工,严格水利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根据水利施工特点特编制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包括以下内容:1.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2.渠道农门、斗门施工作业指导书3.节制闸、进水闸施工作业指导书4.水利工程砂石、砼道路施工作业指导书5.土地平整施工作业指导书6.水利工程干沟、支沟、斗沟、农沟施工作业指导书7.清淤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8.渠道土方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9.开挖渠道土方施工作业指导书10.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法11.桥梁工程施工方法12.模袋护坡施工方法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工艺流程丈量放线→基础开挖→基础处理→钢筋制造安装→模板支模→砼浇筑(管安装)→混凝土养护→XXX回填2、施工筹办施工准备包括测量准备、人员设备准备、物资材料准备等。
1、测量准备:首先对监理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对控制点和水准点加密并平差待用。
确认无误后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涵洞原地貌进行测量,供后期工程计量及竣工资料整理时使用。
同时确认开挖和填筑工程量,为基础开挖做好准备。
2、人员装备筹办:根据涵洞工程量、施工现场前提、施工强度和施工进度计划配备公道的人员和装备。
劳动力数目、作业时间、机器型号要与各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强度安排相适应。
充裕做到“歇人不绝面,歇人不绝机”,保证有工作面就有人施工。
3、物资材料筹办:加强材料的计划供应工作,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特别是砂、碎石、块石、水泥、钢筋、模板钢材等)保质、保量、及时运至工地并具有充足的储蓄量。
完工前依照规范要求对砂、石、水泥、钢筋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利用。
3、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涵洞测量放样采取如下顺序:按照施工方案,先放开挖边线、中线及放坡点,随着开挖进程控制坡度、坡角位置,及时检查保证边坡的正确开挖,及时测绘开挖断面,作为计量资料。
要求每次收方与原始断面采用统一轴线或同样的相对关系,测绘资料制作按照竣工要求考虑,最后资料汇总成为竣工图纸。
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
![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9fc09b7c1c708a1284a44ff.png)
水利技术标准《小型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主编单位: 天津水利电力机电研究所(签章)2015年3月1日一、标准编制的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本规程规定了单机容量为15MW以下且转轮直径为3.3m及以下的小型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试验的内容、程序和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小型反击式、冲击式、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及相关机电设备的启动试运行试验和交接验收。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试运行条件、机组试运行前的检查、机组充水、机组空载试运行、机组并列及负荷试验、交接与投入商业运行等六个部分,其中所用到的方法、指标、参数、公式来源和依据如下:本标准与DL 507-2002《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827-2002《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的差别:DL 507-2002《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规定了单机容量为15MW及以上的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试验程序和要求,适用于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及相关机电设备的启动试运行试验和交接验收,单机容量小于15MW的机组可参照执行。
DL/T 827-2002《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规定了单机容量2MW及以上和转轮直径2.5m及以上的灯泡贯流式机组启动试运行试验的程序和要求,适用于水电站灯泡贯流式机组及相关设备的启动试运行试验和交接验收。
其他贯流式机组和单机容量小于2MW及转轮直径小于2.5m的灯泡贯流式机组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根据实际工作需求,为上述两个标准可参照执行的标准化对象制定可执行的标准条款。
(二)编制原则本次编制充分考虑小型水电站启动试验的特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完整性、实用性和严密性的原则进行编制。
二、技术要素及其协调性(一)技术要素及其来源依据,详见ZY-19-2013(二)技术要素在本标准内部的协调性,详见ZY-20-2013三、重大争议及其处理情况无。
注:1、技术要素按第一次出现的条款号或附录号排列;其类型包括:指标、参数、术语、符号代号、公式、图、表、方法。
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
![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d4c9134a26925c52dc5bf38.png)
水利技术标准《堤防代码》(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签章)2018年5月22日第二部分:供外部使用(连同征求意见文件一同发放)一、标准编制的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编制堤防代码对于开展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明确提出“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其中提高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对于防汛工作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2016年,水利部部长、水利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陈雷安排部署了水利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重点工作。
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水利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水利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法》,以及水利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自此,水利工程信息化工作被提上新的高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水利工程编码领域进行了多次实践与应用。
如修订了行业标准《水利工程代码编制规范》、《中国河流代码》等;同时结合国家防汛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完成了《堤防代码工程标准》、《海堤代码工程标准》等工程技术文件。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在组织方式、编制内容和出版发布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制定《堤防代码》将为规范、统一各级水利主管部门建立堤防工程信息的采集、传输、管理系统提供技术支撑,满足新形势下国家防汛管理的需要。
根据上位标准《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征求意见稿)的技术要求,本标准编制过程主要技术参考依据包括:GB/T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二)编制原则本标准编制过程中遵循的工作原则主要包括:系统性与科学性原则:建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标准结构体系,形成各层次分明、环节紧扣、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行业标准。
全面性与完整性原则:准确把握水利工程信息化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立足于现有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建立内容全面、结构完整的堤防代码标准。
水利水电与水资源工程作业指导书
![水利水电与水资源工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c07b77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c.png)
水利水电与水资源工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4)1.1 水利水电工程概述 (4)1.2 水资源工程简介 (4)1.3 作业指导书编制目的与意义 (4)第2章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基础 (5)2.1 工程设计基本原理 (5)2.1.1 结构力学原理 (5)2.1.2 流体力学原理 (5)2.1.3 地质学原理 (5)2.1.4 生态环境学原理 (5)2.2 设计标准与规范 (5)2.2.1 设计标准 (5)2.2.2 设计规范 (6)2.3 工程设计流程及方法 (6)2.3.1 设计流程 (6)2.3.2 设计方法 (6)第3章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与地形 (6)3.1 地质勘察技术 (6)3.1.1 工程地质调查 (6)3.1.2 钻探与取样 (6)3.1.3 地球物理勘探 (7)3.1.4 岩土试验 (7)3.2 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 (7)3.2.1 地质灾害类型 (7)3.2.2 地质灾害评估 (7)3.2.3 地质灾害防治 (7)3.3 地形分析及利用 (7)3.3.1 地形分析 (7)3.3.2 地形利用 (7)3.3.3 地形改造 (7)第4章水工建筑物设计 (8)4.1 水工建筑物类型及功能 (8)4.1.1 水库大坝 (8)4.1.2 水电站建筑物 (8)4.1.3 输水建筑物 (8)4.1.4 水闸 (8)4.1.5 河道整治建筑物 (8)4.2 水工建筑物设计原则 (8)4.2.1 安全性 (8)4.2.2 经济性 (8)4.2.3 环保与生态 (8)4.2.5 便于施工与维护 (9)4.3 主要水工建筑物设计要点 (9)4.3.1 水库大坝设计 (9)4.3.2 水电站建筑物设计 (9)4.3.3 输水建筑物设计 (9)4.3.4 水闸设计 (9)4.3.5 河道整治建筑物设计 (9)第5章水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 (10)5.1 水轮发电机组选型与布置 (10)5.1.1 选型原则 (10)5.1.2 选型依据 (10)5.1.3 布置要求 (10)5.2 水轮机主要参数及功能 (10)5.2.1 水轮机类型 (10)5.2.2 主要参数 (10)5.2.3 功能要求 (10)5.3 发电机及辅助设备 (11)5.3.1 发电机类型 (11)5.3.2 发电机参数 (11)5.3.3 辅助设备 (11)第6章水电站电气及自动化系统 (11)6.1 电气主接线及设备 (11)6.1.1 电气主接线 (11)6.1.2 主要电气设备 (11)6.2 电力系统及保护 (12)6.2.1 电力系统 (12)6.2.2 电力系统保护 (12)6.3 水电站自动化系统 (12)6.3.1 自动化系统概述 (12)6.3.2 计算机监控系统 (12)6.3.3 自动装置 (13)6.3.4 通信系统 (13)第7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13)7.1 施工组织设计 (13)7.1.1 施工总体布局 (13)7.1.2 施工进度计划 (13)7.1.3 施工资源配置 (13)7.1.4 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 (13)7.2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13)7.2.1 土石方工程施工 (13)7.2.2 混凝土工程施工 (13)7.2.3 钢筋工程施工 (14)7.2.4 水工建筑物施工 (14)7.3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14)7.3.1 施工质量控制 (14)7.3.2 验收标准与程序 (14)7.3.3 质量问题处理 (14)7.3.4 施工资料管理 (14)7.3.5 工程验收 (14)第8章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14)8.1 环境影响评价 (14)8.1.1 评价内容与方法 (14)8.1.2 评价程序与要求 (15)8.2 环保措施及生态补偿 (15)8.2.1 环保措施 (15)8.2.2 生态补偿 (15)8.3 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 (15)8.3.1 水生生态修复 (15)8.3.2 陆生生态修复 (15)第9章水资源工程规划与管理 (16)9.1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16)9.1.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6)9.1.2 水资源评价 (16)9.2 水资源规划与优化配置 (16)9.2.1 水资源规划 (16)9.2.2 水资源优化配置 (16)9.3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16)9.3.1 水资源管理 (16)9.3.2 水资源保护 (16)第10章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与风险管理 (17)10.1 安全生产管理 (17)10.1.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7)10.1.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7)10.1.3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17)10.1.4 安全生产投入 (17)10.2 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17)10.2.1 风险评估 (17)10.2.2 应急预案 (17)10.3 安全监测及处理 (17)10.3.1 安全监测 (18)10.3.2 处理 (18)10.3.3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18)10.3.4 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 (18)第1章绪论1.1 水利水电工程概述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力资源进行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工程。
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
![水利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ea9eb874693daef5ef73d72.png)
水利技术标准《小型水电站下游河道减脱水防治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主编单位国际小水电中心(签章)2017年7月30日一、标准编制的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GB/T 25173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2)GB 50071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3)GB 50201 防洪标准(4)GB/T 50700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范(5)SL 45 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6)SL 61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7)SL 25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8)SL 429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9)SL 492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0)SL 525-2011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11)SL 555 小型水电站现场效率试验规程(12)SL 609 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13)SL655-2014 水利水电工程调压室设计规范(14)SL 752-2017 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15)SL 753 水力自控翻板闸门技术规范(16)SL/Z 479 河湖生态需水评估导则(17)SL/Z 712-2014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18)HJ/T 8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19)NB/T 35054 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规范(二)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考虑我国小水电的特征,满足行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2)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的原则,评价内容经过实践检验,必须是可行的、合理的。
(3)通过调研、全面征求意见,保证标准的全局观、社会观和公正性。
(4)做好与现行相关标准之间的协调,避免重复和矛盾。
(5)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能定量的则定量,不能定量的采用合理方法定性。
(6)格式体例严格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14)编写,条文严谨明确,文字简练。
- 2 -二、技术要素及其协调性- 3 -- 4 -- 5 -- 6 -- 7 -三、重大争议及其处理情况- 8 -。
【精品文档】水利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word版 (15页)
![【精品文档】水利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word版 (15页)](https://img.taocdn.com/s3/m/9d42690e2f60ddccda38a045.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水利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一:作业指导书(水利)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中心水利作业指导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1X版 QJ/SDSJYXGSSYZX-SL-201X水利作业指导书(试验中心)201X年05月01日发布201X年06月01日实施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中心发布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中心水利作业指导书手册版本:第五版生效日期:201X年05月01日批准人:审核人:编写人:王焕胡宏峡宋永杰王志军盛海华他维强窦立刚王新华常新建裴芙蓉边玉红牛青山郭倩丁磊持有人:受控编号: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中心水利作业指导书修订表目录1、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1-201X……………………………4 2、粉煤灰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2-201X…………………………10 3、砂料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3-201X……………………………16 4、粗骨料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4-201X…………………………20 5、外加剂性能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5-201X…………………………28 6、钢材力学性能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6-201X…………………………35 7、焊材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 -07-201X……………..……………………39 8、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08-201X…………………………43 9、金属硬度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09-201X…………………………45 10、混凝土拌合物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10-201X………………………48 11、混凝土力学性能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11-201X (53)12、混凝土抗渗性能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12-201X…………..…………58 13、混凝土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13-201X……60 14、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14-201X………63 15、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15-201X………………..…………68 16、土工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16-201X……………..………………74 17、岩石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17-201X………………..……………88 18、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18-201X………..……106 19、土工布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19-201X…………..…………108 20、土工布透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0-201X………..…………114 21、土工布有效孔径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21-014…….…………116 22、土工布综合强力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 -SL-22-201X……….………119 23、地基承载力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3-201X………..……………126 24、桩的承载力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4-201X…………..…………138 25、锚索(杆)拉拔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5-201X (140)26、压水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6-201X………………………143 27、注水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7-201X………………………146 28、桩(墙)身完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8-201X……………149 29、原位密度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29-201X………………………158 30、砂浆检测作业指导书QJ/SDSJYXGSSYZX-SL-30-201X…………..…………………159 31、附录一记录格式................................................................................162 32、附录二报告格式. (304)篇二:水利工程监测检测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二十八)Task Steering(第一版)控制状态:control status持有者: holder发布日期:201X年03月31日实施日期:201X年 04月01日Issued date Applied date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灌砂法)一、目的采用灌砂法检测土样密度,指导检测人员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水利作业指导书
![水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fb841797fd5360cba1adb27.png)
模板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文件是为了使我单位在钢筋制作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始终处在控制管理状态下。
2.模板种类根据关门岩工程的特点及招标文件的规定,采用七种形式的模板以满足混凝土施工的需要。
(1)组合钢模板:非溢流坝、闸墩、厂房坝段混凝土施工均采用3m×3m的组合钢模板,以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平整。
(2)溢流面滑模:溢流面二期混凝土采用液压滑模施工。
(3)标准建筑模板:标准钢模板主要用于溢流坝低部位、消力池底板、厂房上部混凝土、零星混凝土及厂房梁、板、柱等施工。
(4)异型模板:异型模板用于闸墩墩头墩尾、流道、管形壳、尾水管等部位,异型模板主要采用钢模板与木模板相组合的方式施工。
(5)闸墩牛腿模板:采用钢木组合模板进行施工。
(6)拉模:溢流坝段防冲铺盖、消力池及护坦顶面混凝土,电站进水池、尾水渠底板混凝土等部位,依据各自不同断面采用不同型式的拉模施工。
(7)预制模板:钢模板与木模板相组合或定型的钢制模具施工。
3.模板型式3.1翻升式组合钢模板组合钢模板由面板、横竖围囹及操作平台组成。
面板为P3015钢模板,横围囹由6根[5.7.6型钢,竖围囹由两榀桁架构成。
桁架使用[16和[5.7.6型钢焊接而成,模板背面设两层操作平台。
每块模板设两排6根φ25水平锚筋,用M36套筒螺栓固定。
上下两层模板之间的作用力由两根φ70mm 的花篮螺栓传递,花篮螺栓可用来调节上下层模板的竖直角。
组合钢模板支立见图3-1。
3.2溢流面液压滑模溢流面二期混凝土采用液压滑模施工,滑模骨架为型钢组成的桁架,桁架断面尺寸为9.6m×0.8 m,面板由8mm厚的钢板制成。
两侧端头节设正反轮及侧面轮,控制模板的水平及竖直方向的移位,用14mm 厚的钢板加工而成的“工”字型钢支承作轨道。
滑模由液压操纵系统牵引,液压控制台安设在滑模桁架上,制作一套滑模,两套轨道,以保证连续性施工。
溢流面滑模模板结构见图3-2。
a.浇筑层 1.5 m安装图b.浇筑层 3.0 m安装图图3-1组合钢模板支立示意图b)8001400a) 滑模立视图a)Ⅰb) Ⅰ--Ⅰ剖面图3-2 溢流面滑模模板结构示意图(单位mm )3.3闸墩异型模板闸墩墩头墩尾采用的模板型式同“翻升式组合钢模板”,只是对模板进行改制,采用钢板或建筑小钢模拼制成符合闸墩墩头墩尾形状。
水利工程作业指导书
![水利工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cfb484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f.png)
水利工程作业指导书1. 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提供指导和操作说明。
通过遵守本指导书中的要求和程序,能够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和安全性。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正式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前,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施工计划和时间表。
- 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测和测量,了解场地的地形和地貌。
- 确定所需材料和施工设备,并进行采购和调配。
- 安排施工人员和工作班组,确定责任分工。
3. 施工流程3.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地基处理:-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土方开挖和填筑,确保基础稳固。
- 土壤改良: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基,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工程,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2 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环节,有以下注意事项:- 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 浇筑和浇注:在施工前进行模板安装和预埋件的布置,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
- 确保充分振捣: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充分的振捣处理,确保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强度。
3.3 设备安装水利工程中常涉及各种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要注意以下事项:- 安全操作:在设备安装和调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 设备调试: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性能稳定。
3.4 完工验收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完工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施工质量检查: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 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 相关文件整理:整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件和记录,包括施工日志、测量数据等。
- 完工报告编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完工报告,总结施工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4. 安全注意事项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eb5372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c.png)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说明本作业指导书是根据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标准,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为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提供的一部施工操作规程。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类水利工程,包括水库、水闸、河道整治、堤防等工程。
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XXXX水利工程2.工程地点:XXXX地区3.工程规模:中型水利工程4.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基础处理、混凝土浇筑、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等。
三、施工方案与方法1.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
开挖过程中应遵循“先上后下、分层开挖”的原则,确保施工安全。
2.基础处理:根据地质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换填、加固、排水等。
3.混凝土浇筑: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混凝土运输车辆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泵车将混凝土浇筑到指定位置。
4.模板工程:采用木模板、钢模板等,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模板搭设,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5.钢筋工程: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加工、绑扎,确保钢筋的位置、规格、数量符合要求。
6.机电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遵循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做好施工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对施工材料、构件进行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
4.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提高施工质量意识。
五、安全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2.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3.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4.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5.配备齐全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六、环保措施1.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保政策。
2.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做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工作。
3.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4.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等进行控制,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d3f6d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2.png)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前准备1.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保障水利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施工前,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查,了解工程的地形地貌情况、地质构造、水文气象等信息,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1.2 在施工前,需要对水利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审阅,了解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操作符合设计要求。
1.3 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安全生产知识、施工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工人的施工水平和安全意识。
1.4 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顺利进行。
二、施工过程2.1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2 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工程现场进行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3 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施工中的矛盾和问题。
2.4 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和操作指导,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无事故。
三、施工后的总结与检查3.1 施工结束后,需要对水利工程进行验收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2 施工结束后,需要总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便今后的施工工作得到提高。
3.3 施工结束后,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总结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提升。
3.4 施工结束后,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档案保存和资料整理,以便今后的审查和查阅。
以上为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
愿我们的水利工程施工工作更加高效、安全、质量可靠!。
水利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利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6a4c65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7.png)
水利施工作业指导书水利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前言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为保障其安全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水利施工作业人员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提高施工作业实操水平,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
二、施工作业的准备工作(一)保证施工资料齐备施工资料是施工作业的基础,必须保证资料齐备。
施工资料包括施工批准文件、施工图纸、施工设计和材料清单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二)施工前安全检查施工前需要进行安全检查,确认现场安全较为稳定。
通过检查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被清理干净,材料、工具设备已放置妥当,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已得到保证,水岸风险的监测和预控等措施已落实等安全措施。
(三)施工组织的制定根据施工图纸和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包括施工序列、资金计划、材料、人员的组织等,必须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高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施工作业的注意事项(一)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水利施工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非常大,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环保意识,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水体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资源。
(二)施工的技术要求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特别是要注意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的控制。
(三)设备、材料的选择和管理设备、材料的选择和管理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要选用合适的施工设备、优质的材料,并加强现场管理,确保设备运转正常,材料配比合理,供应及时,适量使用,不浪费。
(四)人员的安全和卫生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与施工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
在施工现场要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进行作业,定期进行卫生清理工作,做好防雨、防尘措施。
四、结语水利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涉及范围广,难度大,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严谨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应对能力,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指导书能对有关的施工人员有所帮助,促进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
水利工程作业指导书
![水利工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7b3ce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d.png)
水利工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水利工程作业是指建设、改建、维护和管理水利工程的一系列活动。
为了保障作业的高效、安全和质量,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水利工程作业人员能够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作业。
二、准备工作1. 了解工程要求在进行水利工程作业之前,必须详细了解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并与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
2. 确定作业计划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的时间、地点、人员配置、作业顺序等。
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并进行必要的安全考虑。
3. 确保材料设备齐全检查作业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维护。
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设备运转正常,以免影响作业进度和质量。
三、作业流程1. 施工准备(1)清理现场清理施工现场,确保作业区域干净整洁,清除杂物和障碍物,为后续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布置标志牌根据安全要求,设置作业区域的标志牌,明确作业区域边界和注意事项,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2. 施工操作(1)按要求进行测量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确定作业的起点和终点,保证作业的准确性和精度。
(2)清除障碍物清除作业区域的障碍物,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如发现无法移动的障碍物,需要及时报告工程负责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进行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土方开挖的规模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4)安装设备或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水利设备或结构,确保其位置准确、固定可靠。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和使用防护设备。
(5)进行试验和调试安装完成后,进行试验和调试,确保设备或结构的功能正常,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进行水利工程作业时,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个人的安全。
2. 现场安全严格遵守现场安全规定,禁止吸烟、乱丢杂物等不文明行为。
保持作业现场整洁,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安全。
3. 使用工具和设备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切勿随意调整或更换设备,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水利水电工程模板作业指导书
![水利水电工程模板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3e8296a58fafab069dc02ff.png)
水利水电工程模板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规范模板的操作,更好地使用模板、降低损耗、提高周转次数,保证砼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最终使工程达到优良等级。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XXXXX。
3、引用文件3.1 《水工砼施工规范》 SDJ-207-823.2 招投标文件《技术规范》3.3 《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4 未提及的按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执行4、模板施工4.1 模板安装必须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顺利检查校正。
4.2 模板施工应按配板图准备材料,材料堆放应分类整齐、严禁乱堆、乱放。
模板安装完后应及时清理多余材料。
4.3 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
4.4 支架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地基或老砼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斜撑应防止滑动。
4.5 支架的立柱必须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且用斜拉杆固定,以确保稳定。
4.6 模板的钢拉条不应弯曲,直径宜大于8mm,拉条与锚环的连接必须牢固,拉条与砼面呈40度为宜。
(拉条布置见图1)图1 模板拉条布置图4.7散装钢模板横、竖围令均采用两根ф48×3.5mm钢管,竖围令间距75cm。
当竖围令采用单根钢管时,其间距为37.5cm。
钢模板与围令之间用M12钩头螺栓、3形扣件连接。
每块钢模板上使用8个U形卡。
多卡模板相邻两块之间使用大U形卡连接,U形卡数量不少于4个。
4.8 预埋在下层砼中的锚固件(螺栓、钢筋环等),在承受荷载时,必须有足够的锚固强度。
4.9 模板与砼接触的面板、各块模板接缝处必须平整严密,以保证砼表面的平整度和砼的密实性。
建筑物分层施工时,应逐层校正下层偏差,模板下端不宜“错台”。
4.10 模板的面板应涂脱模剂,但应避免因污染而影响钢筋和砼的质量。
4.11 钢承重骨架的模板,必须按设计位置可靠地固定在承重骨架上,以防运输及浇筑时错位。
4.12 模板及支架上严禁堆放超过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0dd27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c.png)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前言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进行的与工程实施相关的各项工作。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有必要制定本指导书,以明确施工流程、规范作业操作,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以便各施工单位按照本指导书进行作业。
二、施工前准备1.施工项目审批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提出项目审批申请,并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施工资格证书。
2.施工计划编制根据工程需求和施工规模,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工序、作业时限、材料设备需求等,并提交给工程指挥部备案。
3.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应按照作业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并进行作业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作业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4.材料设备采购施工单位需要提前计划并采购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期间的物资供应充足,避免因材料设备缺乏而延误工期。
5.工程现场布置根据施工计划和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要求进行现场布置,包括施工场地平整、安全通道设置、标识牌张贴等,确保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三、施工操作1.施工顺序与步骤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施工单位需确定施工的顺序与步骤,并在施工前作出详细计划,以确保每个工序的无缝衔接和顺利进行。
2.土方工程施工土方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需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土方的开挖、填筑、压实等工作,并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保护措施。
3.混凝土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包括浇筑混凝土、养护等环节,施工单位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安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养护等工作,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质量。
4.钢结构工程安装钢结构工程施工需要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焊接、组装和安装,保证各种钢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
5.设备安装与调试根据水利工程的需要,施工单位需按照设备安装图纸和操作说明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并进行相关试运行和调整,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主编单位水利部信息中心(签章)2018年5 月31日第一部分:仅限内部使用(征求意见发文时不发放)一、项目基本信息二、技术要素及其协调性1、技术要素及其来源依据和主要变化情况,填写ZY-19-2013本标准主要技术要素包括水利对象、涉水对象、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等三项术语类,字段类型及长度指标类,流域名录表、河流基础信息表、表标识符索引和字段标识符索引等表类,以及表结构设计和标识符命名规范等方法类。
标准首先根据《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相关内容对水利对象、涉水对象、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等本标准的主体进行了定义说明,描述他们的内涵与外延,以便用户容易理解。
同时为了保持标准的一致性,本标准设计的水利对象直接来源于《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213-201x)中的内容,不再重复描述。
再者根据《水利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规范》(SL478)对字段类型及长度指标进行了明确,对表结构设计和标识符命名规范两个方法进行了细化。
最后按照上述指标与方法设计了流域分区名录表、河流基础信息表、表标识符索引和字段标识符索引等表格表体。
这些技术要素在标准中出现情况及来源依据见表ZY-19-2013。
2、技术要素在本标准内部协调性的变化及理由,填写ZY-20-2013本标准主要技术要素包括术语类、指标类、表类和方法类,具体包括水利对象、涉水对象、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等三项术语类,字段类型及长度指标类,流域名录表、河流基础信息表、表标识符索引和字段标识符索引等表类,以及表结构设计和标识符命名规范等方法类。
标准设计的主体是表类,表类的设计采用表结构设计和标识符命名规范等方法,遵循了字段类型及长度指标要求,进一步诠释了水利对象、涉水对象、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等三项术语,内部是协调一致的。
表类设计中包括54张对象名录表和54张对象基础信息表,其中对象名录表中对象名称在对象基础信息表中进行冗余存储,即对象基础性表中的对象名称与对象名录表中的对象名称结构一致、存储的内容也一致。
从技术角度,仅保持对象代码(主键)冗余存储即可,但为了两个表可分别单独使用,本标准设计了基础信息表对象名称的冗余存储,其内部是协调一致的。
同时表标识符索引和字段标识符索引是其他表格及其字段的索引,内容也是协调一致的。
这些技术要素中,在标准中多次出现的技术要素主要引用了第一次出现的条款,内容协调一致。
具体情况见表ZY-20-20133、与相关标准协调性的变化及理由,填写ZY-21-2013与本标准主要技术要素相关的其他标准主要包括:《水利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规范》(SL478-201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213-201x)等。
本标准名称、指标均是直接引用标准《水利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规范》(SL478-2010),适用范围、方法与表体结构等技术要素是在此标准基础上进行的细化设计。
本标准的水库、大坝、水电站等对象的“工程等别”引用《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中的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标准。
本标准中的“对象类名称”与《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213-201x)中的“对象类名称”保持一致,利于标准的延续,同时也是对总则的应用响应。
具体情况见表ZY-21-2013。
4、详细论证标准框架与技术要素的关系本标准的主要框架包括对象分类、表结构、标识符命名规范、字段类型及长度、对象名录表、对象基础信息表、对象关系表等主要内容。
对象分类首先引用《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213-201x)的水利对象分类,明确了本标准涉及的水利对象与涉水对象的分类体系。
表结构设计、标识符命名规范、字段类型及长度设计参考了《水利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规范》(SL478)标准,并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了细化。
对象名录表、对象基础信息表、对象关系表是本标准的主体内容,本标准对50类水利对象和4类涉水对象的名录表、基础信息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定义和说明。
其中对象的基础信息包括唯一标识水利对象和涉水对象相对稳定的属性及该对象的主要特征信息。
为了便于数据变更及历史数据库回溯,各数据库表均建立相应的时间戳字段;各类对象的名录表的结构统一,均存储了对象的代码与名称,及其对象建立时间与终止时间,是各类对象所有对象名录的集合;基础信息表存储了对象的标识信息、主要特征信息以及备注说明、属性采集时间与更新时间;对象关系表存储了部分对象类之间的业务关系,统一采用主对象标识、关系对象标识及其关系建立时间、关系终止时间来存储。
三、提交大纲以来的主要变化及理由四、办理征求意见文件的资料清单第二部分:供外部使用(连同征求意见文件一同发放)一、标准编制的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编制的必要性为有效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共享困难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统筹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投资效益和提高综合应用水平,水利部印发了《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水信息〔2015〕169号),提出了据资源、业务应用、基础设施及安全体系四方面的整合共享要求,其中,对水利数据提出了统一水利数据模型、统一数据目录、统一基础数据和统一应用共享数据的“四统一”整合共享要求。
本标准的编制是为了解决统一水利数据模型和统一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统一数据目录和统一应用共享数据奠定基础。
2、编制目的编制本标准目的是形成统一的表结构与标识符,实现水利行业内和跨行业的水利基础数据共享;为防洪抗旱、防灾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土保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等工作提供标准高效的信息服务,为数据资源的无障碍交换和共享提供条件;提高水利基础信息共享水平,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水利现代化对水利基础信息的需要。
3、编制依据(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
(2)水利部关于水利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2016-2018)项目任务书的批复(水规计〔2016〕118号)。
(二)编制原则本标准主要是制定水利行业的基础数据库结构,为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做基础。
编制原则主要包括:1、科学性。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结合目前数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规范的编制。
2、唯一性。
为对象类制定标识符,为对象实体规定统一编码,一个标识符只代表一类对象,一个代码只唯一标识一个基础对象。
3、适用性。
针对不同管理层级的业务需求,在满足统一基础数据的情况下还可以支持灵活扩展。
二、标准编制工作过程2016年3月24日,正式立项。
2016年8月19日,水利信息中心组织召开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2016年10月25日,水利信息中心组织本标准编写组召开工作会,进一步明确内部分工和工作计划,商定水利标准工作大纲及标准初稿的编写要求。
2016年11月~12月,组织现状调研分析,编写工作大纲和标准初稿,组织标准初稿技术验证复核。
2017年1月,完成工作大纲和标准初稿编写,上报审查2017年1月19日,召开工作大纲审查会,对标准初稿咨询。
2017年2月~2018年4月,根据大纲审查会的意见,完成标准工作大纲审定稿,根据大纲审查会意见,结合水利部水信息基础平台建设任务和其他在建项目设计需求,对基础库标准初稿进行多次修改,逐步完善形成咨询意见稿。
2018年4月21日,召开标准专家咨询会,相关专家对标准给与肯定,并提出了优化修改意见和颁布实施的紧迫性。
2018年4月~5月,参考专家意见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并编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2018年6月底前,发函征求意见。
三、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说明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流域、湖泊、河流、侵蚀沟道、地下湖、地下河、测站、水库大坝、水闸、橡胶坝、水电站、泵站、堤防、渠(沟)道、淤地坝、地下水取水井、塘坝、窖池、圩垸、倒虹吸、渡槽、涵洞、治河工程、水库、灌区、引调水、农村供水、蓄滞洪区、水利行业单位、自然人、水资源分区、地表水功能区、地下水功能区、水土保持区划、采砂分区、地表水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取水口、退水排污口、取用水户、退排水户、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河道断面、河段、堤段、险工险段、重点水事矛盾敏感区、项目、事件等50类水利对象和行政区划、桥梁、管线、涉水组织机构等4类涉水对象的基础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系统开展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构建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以及与其相关的数据访问、信息发布和水利应用服务开发参考,同时适用于水利业务应用系统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明确本标准引用的文件出处。
3、术语和定义对本标准出现的特定术语名词加以释义。
主要是本规范特定要求的术语名词,比如水利对象、涉水对象、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
4、对象分类为保持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的完整性,本标准设计包括了水利对象和涉水对象,水利对象的分类信息引用《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213-201x)的50个水利对象基础类,涉水对象设计了行政区划、桥梁、管线和涉水组织机构等4类。
5、表结构对数据库的表结构进行定义说明。
6、标识符命名对数据库表标识及字段标识进行命名规范。
7、字段类型及长度数据库字段类型主要有字符、数值、日期时间和布尔型。
主要引用SL478。
8、对象基础信息明确了54个对象类的对象标识信息和主要特征信息。
9、对象名录表设计了54个对象类的名录表,用于存储每个对象的名录,记录对象的生命周期。
10、对象基础信息表设计了54个对象类的基础信息表,用于存储每个对象的标识信息、主要特征信息及其历史变更信息(时间戳)。
11、对象关系表设计了54个对象类之间的308个关系表,用于存储对象直接的业务关系。
12、附录包括表标识符索引和字段标识符索引,分别汇总了数据库设计的416个表(54个对象名录表、54个对象基础信息表和308个对象关系表)和540个字段的标识符索引。
四、技术要素及其协调性1、技术要素及其来源依据,详见ZY-19-2013(其中E、K、L列不发)本标准主要技术要素包括水利对象、涉水对象、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等三项术语类,字段类型及长度指标类,流域名录表、河流基础信息表、表标识符索引和字段标识符索引等表类,以及表结构设计和标识符命名规范等方法类。
标准首先根据《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相关内容对水利对象、涉水对象、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等本标准的主体进行了定义说明,描述他们的内涵与外延,以便用户容易理解。
同时为了保持标准的一致性,本标准设计的水利对象直接来源于《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213-201x)中的内容,不再重复描述。
再者根据《水利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规范》(SL478)对字段类型及长度指标进行了明确,对表结构设计和标识符命名规范两个方法进行了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