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套试卷〗2021学年青岛市名校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甲烷与氯气按1:3的体积比混合于一试管中,倒立于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管中气体的黄绿色逐渐变浅,水面上升
B.生成物只有三氯甲烷和氯化氢,在标准状况下均是气体
C.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形成
D.试管内有少量白雾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一定是2N A
B.常温常压下,56 g Fe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C.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H2和O2的体积之比是16∶1
D.1 mol的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数为4N A
3.如图所示,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为阳极、a为阴极B.通电一段时间后,d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D.若电路中转移0.2mole-,则d极增重6.4g
4.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 乙酸乙酯(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B 乙醇(水) 新制生石灰蒸馏
C CH4(C2H4)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D SiO2(CaCO3) 稀硫酸过滤
A.A B.B C.C D.D
5.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B.镁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C.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
D.二氧化碳不可用于漂白纸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B.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C.每个周期中最后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D.短周期中,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最大的元素是Na
7.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
X的核电荷数是Y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B.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
C.YX2、M2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
D.还原性:X的氢化物>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8.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
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b、d相连时b为负极;
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A.a>c>b>d B.a>b>c>d C.c>a>b>d D.b>d>c>a
9.在372 K时,把0.5 mol N2O4通入体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反应进行到2 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1。
在60 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 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
B.在2 s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有N2O4 0.25 mol
D.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40%
10.下列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与图示吻合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C与CO2(g)反应
C .酸碱中和反应
D .断开H 2中的H -H 键
11.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A .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B .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水壶清除其中的水垢
C .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D .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12.根据SO 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含HCl 、BaCl 2的FeCl 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 2 有还原性 B H 2S 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 2 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 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 2 有漂白性 D Na 2SiO 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 2SO 3> H 2SiO 3
A .A
B .B
C .C
D .D
13.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他外形类似海绵,比重极小,并具有磁性。
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A .同系物
B .同分异构体
C .同位素
D .同素异形体
14.设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四氯化碳含有A N 个四氯化碳分子 B .在18gH 218
O 中含有10A N 个中子
C .在2L 0.5L mo /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 A N 个
COO CH 3离子
D .常温下,16g 甲烷含有10A N 个电子
15.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进行加成反应,也能进行取代反应,并且不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
B .乙烯
C .乙炔
D .苯
16.燃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
现有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a 、b 均为惰性电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C.b极反应是O2+4OH--4e-═2H2O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1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可以改变的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进行时间的长短有关
D.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18.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铁B.氧C.钾D.钙
19.(6分)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0.2gH2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H2O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0.1N A
C.1L0.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0.1N A
D.点燃条件下,56g铁丝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20.(6分)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
..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B.滴加少量CuSO4溶液
C.将铁片改用铁粉D.增加稀硫酸的用量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1)下表中的数据表示破坏1 mol化学键需消耗的能量(即键能,单位为kJ·mol-1):化学键C—H C—F H—F F—F
键能414 489 565 158
根据键能数据计算以下反应的反应热△H: CH4(g)+4F2(g)= CF4(g)+4HF(g) △H=____。
(2)已知在448℃时,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1为49,则反应HI(g)1 2 H2
(g)+1
2
I2(g)==的平衡常数K3为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将CO2与H2混合转化为甲醇CH3OH是一种新型脱碳技术,这一反应同时生成H2O,实现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进行上述反应。
测得CO2和CH3OH(g)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Ⅲ所示。
①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0~10 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③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④10 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装置未画出)为气体发生装置。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
部分实验现象如下:C处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
(1)若装置A中使用的药品是NH4HCO3固体,则A需要的仪器有试管、导管、橡胶塞和_____(填选项序号)。
a.锥形瓶 b.酒精灯 c.烧瓶 d.蒸发皿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存在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所示的E装置可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D中,请在图中画出装置E中的导气管_________________。
(6)若进入F装置的物质成分和质量一定,可向F中加入下列物质(填字母)中的___________使铜片溶解的质量增多。
A.Na2CO3 B.NaCl C.CuSO4 D.H2SO4
(7)乙小组认为可将甲小组的装置中A、B部分换成如图所示装置(其余部分相同)进行实验。
烧瓶中加入的是过氧化钠固体,则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最佳试剂是______,U型管中加入试剂是___________。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甲、乙、丙、丁分别是乙烷、乙烯、乙炔、苯中的一种;
①甲、乙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乙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甲,甲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丙。
②丙既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③丁能使溴水褪色的原因与甲能使溴水褪色的原因不同,丁也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但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相同条件下,丁蒸气的密度是乙密度的3倍。
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甲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乙的结构式____________、丙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2)写出丁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甲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I.食醋常用于食品调味,其主要成分为醋酸。
请回答:
(1)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电离平衡向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3)在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晶体溶解后,醋酸溶液的pH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0.1mol/L醋酸溶液的pH____(选填“>”“=”或“<”)0.1mol/L盐酸溶液的pH。
(5)在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显____性。
II.某同学想用实验确定CH3COOH是弱电解质。
其方案是: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CH3COOH配制0.1mol•L-1的溶液100mL;
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COOH是弱电解质。
(1)方案的第①步中,要用到的玻璃定量仪器是______。
(2)该方案中,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______1(选填>、<、=)。
(3)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试再提出一个简单易操作的可行方案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药品可任取)。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和氯化物,所以气体颜色变浅,氯化氢溶于水后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故A正确;
B.甲烷和氯气反应的生成物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标况下三氯甲烷为液态,故B错误;
C.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三氯甲烷都是液态有机物,所以瓶内壁有油状液滴生成,故C正确;
D.该反应中有氯化氢生成,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白雾,故D正确。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A.氯气反应后氯元素可能变为-1价或+1价或+3价或+5价或+7价,故1mol氯气反应后转移的电子的个数取决于反应后的价态,故不一定为2N A个,故A错误;
B.56g铁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铁与盐酸反应后变为+2价,故1mol铁转移2mol电子即2N A个,故B错误;
C.设H2和O2的质量为32g,则n(H2)=16mol,n(O2)=1mol,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C正确;
D. 1 mol的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数为3N A,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的计算。
3.B
【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电流方向可判断:b为正极、a为负极、c为阴极、d为阳极;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
A项,由上述分析知b为正极、a为负极,故A错误;B项,d为阳极,生成氯气为黄绿色,故B正确;C
项,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故C错误;D项,d极产生氯气,电极质量不变,故D错误。
4.B
【解析】
【详解】
A.乙酸乙酯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故用氢氧化钠溶液能将乙酸除去,也将乙酸乙酯消耗,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错误;
B.水能够与新制生石灰反应生成熔沸点较高的氢氧化钙,乙醇易挥发,然后通过蒸馏分离,故B正确;C.C2H4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
D.碳酸钙能够与稀硫酸反应,但生成的硫酸钙为微溶于水的物质,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很快停止,不能保证碳酸钙完全除去,而且可能引入新杂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产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选用溴水洗气。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不是晶体硅,A错误;
B. 镁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镁是制造信号弹和焰火的原料,B正确;
C. 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C正确;
D.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二氧化碳没有漂白性,不可用于漂白纸浆,D正确;
故选A。
6.C
【解析】
【详解】
A.3p2表示3p轨道上有两个电子,故A错误;
B.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升高,故B错误;
C.同周期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第一电离能增强,且同周期中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故C正确;
D.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电负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向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电负性减弱;在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F,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
判断依据:同周期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第一电离能增强,同周期中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电负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向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电负性减弱。
7.A
【解析】分析: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
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推测X为氧元素,则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则M为K元素,然后结合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为氧元素,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M为K元素。
则
A.Z为氯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lO4,A正确;
B.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的半径:Y 的离子>Z的离子>M的离子>X的离子,B错误;
C.SO2为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而K2S属于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C错误;
D.非金属性O>S,Cl>S,三种元素中S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因此其氢化物的还原性最强,则还原性为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X的氢化物,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熟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以及各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易错点是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注意掌握比较的规律。
8.A
【解析】
【分析】
形成原电池反应时,活泼金属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金属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两极反应的现象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可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强弱,以此解答。
【详解】
a、b相连时a为负极,则活泼性a>b;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为正极,活泼性a>c;
b、d相连时b为负极,则活泼性b>d;
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说明d为正极,c为负极,活泼性c>d,则活泼性顺序为a>c>b>d。
故选A。
9.B
【解析】
【详解】
A.2秒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则转化的N2O4的浓度为0.01mol/L,则前2秒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01mol/L
2s
=0.005mol/(L.s),选项A错误;
B.2秒时NO2的物质的量为5L×0.02mol/L=0.1mol,由N2O4═2NO2可知消耗的N2O4为0.05mol,故2s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0.05mol=0.45mol,反应前后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则在2秒时体系内
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1mol0.45mol
0.5mol
+
=1.1倍,选项B正确;
C.设转化的N2O4的物质的量为x,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x,NO2的物质的量为2x,由平衡
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则0.5mol x2x
0.5mol
-+
=1.6,解得x=0.3mol,选项C错误;
D.N2O4的转化率为0.3mol
0.5mol
×100%=60%,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0.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详解】
A项、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
B项、C与CO2(g)共热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项、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项、断开H2中的H-H键是一个吸热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1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鉴别部分带苯环的蛋白质,利用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变黄,可以进行鉴别,浓硫酸不能,故A错误;B.醋酸和水垢中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了溶于水的盐,除去水垢,故B正确;
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酯的溶解度,静置后分液;用乙醇和浓硫酸与乙酸反应需加热且反应是平衡不可能除净,故C错误;
D.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从一种溶剂中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再利用分液、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乙醇与水溶液混溶,不分层,故D错误;
故选B。
12.C
【解析】
【详解】
A、混合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SO42−,再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正确;
B 、SO 2与H 2S 在溶液发生反应SO 2+2H 2S=3S↓+2H 2O ,体现了SO 2的氧化性,B 正确;
C 、S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这是SO 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 4生成Mn 2+,体现了SO 2的还原性,C 错误;
D 、SO 2与Na 2SiO 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 2SO 3>H 2SiO 3,D 正确。
答案选C 。
13.D 【解析】 【详解】
它们均属于C 构成的不同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本题答案选D 。
14.D
【解析】四氯化碳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A 不正确。
H 218O 的中子数是10,18gH 218O 的物质的量是
mol mol g g 10
9
/2018 ,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是9mol ,B 不正确。
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C 不正确。
CH 4分子含有10个电子,16g 甲烷是1mol ,所以D 正确。
答案选D 。
15.D 【解析】 【详解】
A.乙烷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故A 错误;
B.乙烯含有C=C 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并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故B 错误;
C.乙炔含有C ≡C 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并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故C 错误;
D.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故D 正确; 故选D 。
16.C 【解析】 【分析】
该装置为燃料电池,通氢气一极为负极,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据此分析; 【详解】
A 、通氢气一极为负极,即a 电极为负极,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故A 说法正确;
B 、燃料电池相当于燃料燃烧,即总反应方程式为2H 2+O 2=2H 2O ,故B 说法正确;
C 、b 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 2+4e -+2H 2O=4OH -,故C 说法错误;
D 、氢氧燃料电池的优点:能量转换率高,对环境友好,即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故D 说法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燃料电池,通燃料的一极为负极,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书写电极反应式时,应按照氧化剂+ne-→还原产物,还原剂-ne-→氧化产物,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最后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其他。
17.C
【解析】
【详解】
A.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到反应限度,所以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故A正确;
B.不同的外界条件有不同的反应限度,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反应限度发生改变,故B正确;
C.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无论时间多长,都不可能完全转化,所以反应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但达到反应限度需要时间,二者不能混淆,故C错误;
D.对应可逆反应,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反应的限度,故D正确。
故选C。
18.A
【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常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详解:A、铁属于微量元素,A正确;
B、氧属于常量元素,B错误;
C、钾属于常量元素,C错误;
D、钙属于常量元素,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要求考生了解常见元素的种类、含量及作用,能准确判断各选项的元素是否属于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难度不大。
19.A
【解析】A. 常温常压下,0.2gH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2N A,A正确;B. 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B错误;C. 1L0.1mol/LNa2CO3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钠离子数为0.2N A,C错误;D. 点燃条件下,56g铁丝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铁,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D错误;答案选A.
20.D
【解析】
【详解】
A.加热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
B.滴加少量CuSO4溶液,锌置换出铜,锌-铜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故B不选;
C.铁片改用铁粉,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选;
D.增加稀硫酸的用量,硫酸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D选;
答案选D。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1928kl/mol 1/7 CO2(g)+3H2(g)CH3OH(g)+H2O(g)0.225mol/(L·min) 5.33增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化学反应的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CH4(g)+4F2(g)=CF4(g)+4HF(g),△H=(414KJ/mol×4+158KJ/mol×4)-(489KJ/mol×4+565KJ/mol×4)=-1928KJ/mol,故答案为-1928KJ/mol;
(2)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1=c2(HI)/[c(H2)•c(I2)]= 49
HI(g)1
2
H2(g)+
1
2
I2(g)==的平衡常数K3=
()()
()
11
22
22
1
111
497
c H c I
c HI K
===,所以本题答案:
1
7
;
(3)①由图可知,CO2为反应物,CH3OH为生成物,由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将CO2与H2混合转化为甲醇CH3OH 同时生成H2O,10min时反应已经达平衡,△c(CO2)=1.00mol/L-0.25mol/L=0.75mol/L,△c(CH3OH)=
0.75mol/L,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 +H2O(g);答案:
CO2(g)+3H2(g)CH3OH(g)+H2O(g);
②10min内,v(CO2)= 0.75mol/L /10min =0.075mol/(L·min),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
v(H2)=3v(CO2)=3×0.075mol/(L∙min)=0.225mol/(L∙min);所以0~10 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225mol/(L∙min);答案:0.225mol/(L∙min);
③开始CO2的浓度为1mol/L,故容器的体积为1mol/1mol∙L=1L,H2的起始浓度为3mol/L=3mol/L,则
: CO2(g)+3H2(g)CH3OH(g)+H2O(g);
开始(mol/L) 1 3 0 0
变化(mol/L) 0.75 2.25 0.75 0.75
平衡(mol/L) 0.25 0.75 0.75 0.75
故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0.75×0.75/[ 0.25×0.753]=5.33;
④第10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CH3OH(g)的体积分数增大;答案:增大。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b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C中所需的反应物氧气4NH3+5O24NO+6H2O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或D浓氨水碱石灰(或氢氧化钠)
【解析】
【分析】
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
C处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
这说明该反应是氨的催化氧化,则A是产生氨气的装置,B装置产生氧气,C是氨气的催化氧化装置,D装置吸收未反应的氨气,产生的NO和剩余的氧气通入F装置中产生硝酸,硝酸可以溶解铜,E是防倒吸装置,据此解答。
【详解】
(1)若装置A中使用的药品是NH4HCO3固体,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则A需要的仪器有试管、导管、橡胶塞和酒精灯,答案选b。
(2)生成的氨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装置B的作用是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C中所需的反应物氧气。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反应为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4)由于氮氧化合物属于大气污染物,则该装置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5)要可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D中,则E装置的进气管应该是短进,则装置E中的导气管为或。
(6)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由于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则要使铜片溶解的质量增多可以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提供氢离子,答案选D。
(7)A装置提供二氧化碳、水蒸气、氨气,装置B为干燥氨气,所以当有过氧化钠存在时需用浓氨水,省略了将二氧化碳、水蒸气转化成氧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干燥氨气的物质应为碱性或中性需选用碱石灰(或氢氧化钠、氧化钙),所以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最佳试剂是浓氨水,U型管中加入试剂是碱石灰(或氢氧化钠)。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氨气的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的方式来考查,增大了难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氨气的制法及化学性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充分考
查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CH 2=CH 2共价键
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解析】
甲、乙、丙、丁分别是乙烷、乙烯、乙炔、苯中的一种;①甲、乙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反应生成甲,甲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反应生成丙,则乙为乙炔,甲为乙烯,丙为乙烷;②丙中不含双键、三键,为饱和烃,既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不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③丁能使溴水褪色的原因与甲能使溴水褪色的原因不同,丁也不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但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相同条件下,丁蒸气的密度是乙密度的3倍,丁为苯。
(1)由上述分析可知,甲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乙的结构式为H-C≡C -H ,丙为乙烷,含C-C 、C-H 共价键,故答案为CH 2=CH 2;H-C≡C -H ;共价键;
(2)丁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3)甲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故答案为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推断物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利用信息及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来推断物质。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CH 3COOH
CH 3COO -+H + 逆 增大 > 碱 100mL 的容量瓶 > 用量筒量取
0.1mol/L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2mL ,测量其pH 值,然后分别加水稀释10倍,再次测量二者的pH 值,比较二者稀释前后的pH 的变化值△pH,可以看出3HCl CH COOH pH >pH ,故可知醋酸为弱电解质 【解析】 【分析】 【详解】
I .(1)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时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CH 3COOH CH 3COO -+H +,答案为:
CH 3COOH
CH 3COO -+H +。
(2)0.1mol/L 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盐酸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即HCl=H ++Cl -,溶液中c(H +)浓度增大,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 3COOH CH 3COO -+H +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逆。
(3)醋酸钠是强电解质,溶解后完全电离:CH 3COONa CH 3COO - +Na +,电离出的CH 3COO -抑制了醋酸
的电离,使CH 3COOH
CH 3COO -+H +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H +)减小,pH 增大,故答案为: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