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0e7e7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0.png)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内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
3.各班级设立防控小组,负责本班幼儿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四、防控措施1.宣传教育(1)通过家长会、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家长和教职工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提高防控意识。
(2)定期开展手卫生、口腔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晨检、午检(1)每天早晨和午睡后,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观察。
(2)每日对幼儿的手、脚、口腔进行检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
3.消毒工作(1)加强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教室、寝室、卫生间等易感染区域。
(2)定期对玩具、餐具、毛巾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4.病例管理(1)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2)做好病例信息登记,按规定上报相关部门。
5.健康教育(1)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高教职工和幼儿的防控意识。
(2)定期开展卫生知识竞赛,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应急处置1.发现疑似病例(1)立即隔离观察,通知家长带幼儿到指定医院就诊。
(2)做好病例信息登记,按规定上报相关部门。
2.疫情暴发(1)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开展疫情调查和防控工作。
(2)加强病例管理,做好隔离观察和消毒工作。
(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防控意识。
六、总结与评估1.每学期末对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预案。
2.定期开展防控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和幼儿的防控能力。
3.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由幼儿园防控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手足口病幼儿园处置预案
![手足口病幼儿园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0b5db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1.png)
一、预案背景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尤其在幼儿园等儿童密集场所容易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全体教职工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增强防控意识。
2. 建立健全手足口病防控体系,确保及时发现、隔离、治疗患者。
3. 降低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传播风险,保障幼儿健康。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防控工作。
2. 设立防控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防控措施。
四、防控措施(一)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手足口病知识讲座,提高教职工、家长和幼儿的防控意识。
2. 利用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3. 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二)日常防控1. 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2. 做好教室、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空气流通。
3. 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免疫力。
4. 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个人物品等。
(三)病例发现与处置1. 发现疑似病例时,立即隔离患者,并通知家长带幼儿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2. 对患者所在班级进行封闭管理,进行彻底消毒。
3.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如有异常症状,及时隔离治疗。
4. 及时上报疫情,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处理。
(四)应急处理1. 疫情发生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防控工作。
2. 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
3.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如消毒液、口罩、防护服等。
4. 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幼儿和家长度过恐慌期。
五、预案实施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幼儿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学习本预案,确保掌握防控知识和技能。
3. 防控办公室要定期检查预案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六、附则1. 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教职工、幼儿及家长。
2. 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置预案范本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置预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748036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4.png)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置预案范本一、背景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在婴幼儿、幼儿园及托幼机构中易发生暴发,给幼儿的生活、健康和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幼儿园需制定完善的手足口病预防和应急处置预案。
二、预防措施1.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和通风,定期开展消毒工作。
2.加强对幼儿的个人卫生教育,提倡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注意食品安全和饮食卫生,严禁食用过期食品。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做好家庭的卫生宣传工作。
5.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患病儿童。
三、疫情监测1.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定期对幼儿进行体温监测。
2.如果出现幼儿出现高热、咳嗽、喉咙痛、溃疡等症状,应及时隔离并记录病情。
3.与当地卫生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疫情信息。
四、疫情报告1.幼儿园发现幼儿出现类似手足口病症状时,应立即向卫生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后续工作。
2.卫生部门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病例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疫情。
五、隔离处理1.将疑似手足口病病例进行隔离,单独安排住宿,并及时通知家长。
2.对于已确诊的手足口病病例,要严格进行隔离,禁止其参加集体活动。
3.对患病宝宝所接触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六、家长沟通1.幼儿园应及时通知家长有关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和措施。
2.告知家长有不适的幼儿要及时就医,确保及时治疗。
七、卫生教育1.加强对幼儿的卫生教育,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定期开展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活动,提醒幼儿园师生和家长注意个人卫生。
八、消毒措施1.做好教室、餐厅等场所的定期消毒工作,消除病毒传播源。
2.加强对玩具、床上用品和餐具的消毒管理,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
3.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消毒。
九、复课管理1.由卫生部门确定复课时间,幼儿园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2.在幼儿园复课后,加强对幼儿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采取措施。
幼儿园手足口应急预案
![幼儿园手足口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fa7fd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e.png)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幼儿园全体幼儿、教职工及家长。
三、组织机构1.成立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分管园长担任副组长,保健医生、班主任、保育员等担任成员。
2.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制定和实施手足口病防控方案;(2)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班级开展防控工作;(3)负责对疑似病例进行排查、隔离和治疗;(4)负责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疫情。
四、防控措施1.宣传教育(1)通过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多种渠道,向家长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2)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3)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手足口病防治培训。
2.晨检和因病缺勤登记(1)每天早晨对幼儿进行晨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2)对因病缺勤的幼儿进行登记,并及时了解病因。
3.环境消毒(1)每天对教室、卫生间、楼梯、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2)对幼儿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3)保持教室通风,减少病毒滋生。
4.隔离和治疗(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诊后及时送医治疗;(2)隔离期间,对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5.信息报告(1)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2)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五、应急响应1.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迅速开展工作;2.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诊后送医治疗;3.对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毒传播;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师生及家长的防控意识;5.做好疫情监测,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六、后期处置1.对疫情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改进防控措施;2.对确诊病例的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度过难关;3.对被隔离的幼儿进行关爱,确保其身心健康。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幼儿园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本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773be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8.png)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本引言: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特别是在幼儿园中易发生爆发,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和园所的正常运行。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暴发并及时应对,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保障幼儿园的师生安全。
一、应急预案目标:1. 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2. 防止手足口病的暴发和传播;3. 提高幼儿园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预防措施:1.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a. 在每个班级和公共区域贴上卫生宣传海报,提醒幼儿和教职员工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b. 定期向家长发送卫生方面的宣传资料,要求家长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并加强日常生活卫生;c. 在幼儿园门口设置宣传展板,告知家长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和最新疫情信息。
2. 坚持幼儿园的常态化卫生管理:a. 定期对幼儿园教室、玩具、餐具等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公共区域和经常接触的物品;b. 教职员工要做好例行的个人卫生防护,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掩盖;c. 学生每天到校前要接受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的幼儿应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三、发现病例的应急处理措施:1. 紧急隔离:a. 如果发现幼儿感染手足口病的症状,例如发热、咳嗽、口腔溃疡等,立即将病儿隔离到单独的空间,并戴上口罩;b. 通知家长及时到幼儿园接回患病幼儿,并告知其就医和治疗的事项。
2. 清洁消毒:a. 将病儿接触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特别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b. 幼儿园教室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壁、门窗、桌椅等;3. 人员排查:a. 对幼儿园中的教职员工进行排查,发现有症状的人员及时隔离,并要求其就医;b. 幼儿园园长和相关领导进行病情监控和信息上报,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四、疫情防控周期:1. 防控周期:a. 如果发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幼儿园将进入防控周期,至少持续14天;b. 在防控周期中,按照上述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来开展工作。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33117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b.png)
一、预案目的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应对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确保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内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架构1. 应急指挥部:由园长担任指挥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2. 应急处理小组:由保健医生、班主任、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等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措施。
四、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病例(1)当发现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手部疱疹等)时,班主任应及时报告保健医生。
(2)保健医生对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如疑似手足口病,立即报告园长。
2. 疫情报告(1)园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疫情。
(2)卫生部门对疫情进行评估,确定疫情级别。
3. 应急措施(1)隔离病例: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避免与其他幼儿接触,防止疫情扩散。
(2)消毒处理:对病例所在班级、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确保环境清洁。
(3)健康监测:对全园幼儿进行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4)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加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5)加强防护:要求幼儿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等。
4. 疫情控制(1)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了解疫情动态,及时调整应急措施。
五、后期处理1. 疫情结束后,组织全园教职工进行总结,分析疫情处理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对疫情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进行表彰。
3. 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提高防病能力。
六、应急预案的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以适应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需要。
七、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应急预案同时废止。
(全文约500字)。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样本(二篇)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样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7f876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0.png)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样本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近阶段手足口病在社会上迅速传播的现状,为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能力,减轻、消除手足口病的危害,保障全园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并启动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一、指导思想:以《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___临沭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___》(沭政办字[___]___号)以及《临沭县教育局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沭教安卫字[___]___号)和《白旄镇教育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___年___月___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建立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处理机制。
迅速、及时、积极开展全园防控手足口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有效、切实维护幼儿生命安全和教育稳定。
二、目标任务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不在本园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园各线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
每日进行晨午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班级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蔓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___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幼儿园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___、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三篇)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a0c9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0.png)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预防手足口病是幼儿园防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预防手足口病的同时,也需要制定应急处理工作预案,以应对疫情爆发的情况。
以下是一个____字的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的示例:一、应急预案背景近年来,手足口病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多发和流行趋势,尤其是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儿童集中场所更为严重。
为了切实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幼儿园制定了本应急预案,以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及时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确保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
二、应急预案目标1. 提高幼儿园师生的手足口病防控意识,做到日常预防工作到位;2. 发现手足口病疑似病例,及时进行处置,防止病情扩散;3. 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控制疫情。
三、应急预案内容1. 日常预防工作(1)加强对幼儿园师生的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讲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并告知有效的预防措施;(2)保持幼儿园内外的环境清洁和卫生,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通风消毒,保持室内地面干燥;(3)对幼儿园的公共场所、教室、床铺等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易污染和高频接触的物品;(4)加强对幼儿园师生的体温监测,若发现体温异常的儿童,立即隔离并迅速报告家长;2. 发现疑似病例的处理(1)当发现儿童出现典型的手足口病症状,如发热、口疮、皮疹等,立即隔离患儿,并通知家长尽快带儿童就医;(2)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需要进行集中管理,严禁外出接触其他儿童,并配合卫生部门的相关措施进行治疗和隔离;(3)针对疑似病例的患儿,对其接触的物品进行及时清洁和消毒,防止疫情扩散;(4)及时追踪患儿的接触者,对接触者进行观察、体温监测和隔离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扩散;(5)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并配合做好相关的调查和疫情报告工作。
3. 疫情控制与处置(1)一旦发现多起手足口病疫情,及时启动疫情应急预案,设立疫情应对小组,负责统筹和指导各项工作;(2)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加强对幼儿园师生的体温监测和病情观察,加强对可能传播病原体的物品的清洁和消毒;(3)主动与当地卫生部门沟通协调,做好疫情上报和信息共享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疫情调查和控制工作;(4)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向家长和幼儿园师生做好相关健康教育和防疫知识宣传,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5)疫情结束后,开展疫情分析和事后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幼儿园疾病预防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幼儿园疾病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1c269ac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8.png)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随着幼儿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家庭环境的变化,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发生,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疫情监测1.每日体温监测:幼儿园应设置专门的体温监测点,每个孩子在进入幼儿园的时候需接受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的孩子要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2.加强环境卫生监测:加强对幼儿园环境卫生的日常监测,定期对公共场所和玩具进行消毒,保持幼儿园的整洁和卫生。
3.定期教育宣传:定期对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进行手足口病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大家对该疾病的认识,以便及时发现疫情。
二、疫情管理1.发现疫情立即报告:一旦有学生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立即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隔离处理。
2.及时隔离感染者:对于发现的感染者,要立即隔离并安排其家长前来接送,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3.人员应急培训: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接受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培训,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熟悉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预案。
三、卫生防护1.提前准备消毒物品:幼儿园要提前准备好足够的消毒物品,如酒精、消毒水等,以备不时之需。
2.强化日常卫生:加强对班级和公共场所的日常清洁,保持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
3.加强个人卫生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个人卫生教育,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避免疾病传播。
四、家长配合与沟通1.家长健康监测:要求家长定期监测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给幼儿园工作人员。
2.建立沟通渠道:建立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畅通沟通渠道,及时传达疫情信息和防护知识。
3.加强合作与配合:家长需配合幼儿园的疫情防控工作,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应急预案,确保幼儿园的疫情防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幼儿园师生健康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疫情监测、疫情管理、卫生防护和家长配合与沟通,能够有效防控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2024年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样本(3篇)
![2024年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样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5ae24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0e.png)
2024年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样本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预案为有效预防与及时控制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以及高碑市教育局、卫生局关于加强学校和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紧急指示精神,结合保定市卫生局、教育局的相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幼儿园应组建由园长、副园长及各班主任等核心成员构成的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层层压实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安全管理工作。
二、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在校幼儿如出现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准确地向乡总校报告。
疫情报告人需利用晨午检机制,及时掌握学生出勤与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病例,应遵循以下流程处理:1. 班主任即刻通知卫生教师及领导。
2. 卫生教师与患者均佩戴口罩前往隔离室。
3.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迅速向乡总校上报。
4. 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要求学生前往市级以上正规医院就诊。
5. 根据医院诊断结果,按程序进行后续处理。
三、强化晨午检工作班主任应每日密切关注幼儿健康状况,准确统计出勤情况。
在晨午检中,严格执行《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措施》,一旦发现幼儿身体不适或体温超过特定阈值,应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就医。
若班级内出现手足口病例,应依据以下措施处理:若病例在幼儿园内发现,园领导需按程序上报总校,并由专业消毒人员按规范进行消毒处理。
若病例由家长在家中发现,应要求家长立即就医,并加强家校沟通,提供消毒指导。
对发病班级及相关区域进行全面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四、病愈复课管理学生病愈后,需持正规医院出具的痊愈证明及疾病控制中心鉴定结果方可返校上课。
未达此标准者,不得返校。
五、传染病防治原则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严格执行公共场所物品与环境消毒制度,保持室内通风、整洁、卫生,改善幼儿学习生活环境。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范本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d2d6f5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6.png)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范本一、引言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感染儿童。
幼儿园作为儿童密集活动场所,应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制定应急处理预案以及相关措施,以保障儿童健康和安全。
二、手足口病的病因与传播途径1. 病因: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包括肠道病毒71型、肠道病毒16型等。
2. 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以及污染的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1. 个人卫生宣传:加强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幼儿正确洗手、咳嗽礼仪等个人卫生习惯。
2. 学校卫生管理:加强教室、食堂、卫生间等场所的卫生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风。
3. 食品安全保障: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标准,保证幼儿园食材的安全与卫生。
四、手足口病的预警与监测1. 监测体温:每天测量幼儿及工作人员的体温,如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2. 观察症状:密切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时,及时报告。
3. 信息采集:与相关卫生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了解每个月的手足口病发病情况。
五、应急处理预案1. 实施隔离措施: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时,立即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及时将患儿接回家中,并配合相关隔离要求。
2. 加强消毒工作:对幼儿园教室、活动场地、餐厅等场所进行全面消毒,使用消毒剂对环境表面进行擦拭。
3. 个别教育:为了避免恐慌,应对幼儿及家长进行科学的手足口病知识讲解,提醒家长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4. 紧急通知:及时通知相关卫生部门,报告手足口病患者的情况。
同时通知其他幼儿园,加强协作与信息共享。
六、卫生防控措施1. 增加洗手次数:引导幼儿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和时机,增加洗手次数,特别是在进食、外出后。
2. 保持清洁:定期清洁环境,避免积水、垃圾和食物残渣等。
3. 减少人员接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避免人员拥挤,保持室内外通风。
4. 食品安全:加强食品供应商的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通用6篇)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571c5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3.png)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通用6篇)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024 篇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空腔等部位的疱疹,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夏秋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可防止幼儿园发生集体感染,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幼儿园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园行政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做好园内卫生保健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略)2、成立工作小组(略)二、防范措施1、建立报告制度,幼儿有异常症状,各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报告园领导;病情报告分工,园负责人白艺娟,分管负责人井改红,病情报告人张琼玉。
2、坚持幼儿入园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
二看:咽喉、皮肤和精神状况。
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保健医生每周一次对全园进行室内外大面积消毒。
4、班上教师在每餐前就用84消毒液兑水擦洗幼儿餐桌,保证餐桌卫生清洁。
5、各班用84消毒液清洗幼儿玩具、用具,每天并对教室进行消毒,保健医生负责督促落实。
6、把好食品采购关,不买无检验合格证的食品,蔬菜、水果保证新鲜。
7、食堂炊事员认真清洗幼儿餐具及食堂用具,严格执行饮食卫生“五四”制,做到生熟菜板、生熟食物分开,食具一餐一消毒。
8、炊事员要坚持上灶前洗手,入厕前脱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
9、炊事员应保证餐具、用具的消毒温度及消毒时间。
10、对园内饮用水源经常抽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1、注意园内教室、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保持通风,定时打扫消毒,清扫积水、尿垢、粪便,确保厕所清洁。
12、教师应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常规,养成游戏后及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13、班上教师要勤晒幼儿被褥,注意清洗幼儿被套和床单。
14、幼儿园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达有关防治手足口病的知识,以及幼儿在家应注意事项。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b7e95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0.png)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一、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措施
1. 做好疫情监测与报告工作。
每天对幼儿园的儿童进行体温监测,并及时发现发热或其他疑似手足口病症状的儿童进行报告。
2. 严格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职员工和家长应教育儿童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同时,定期做好教室和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
3. 做好儿童的集中活动管理。
避免儿童接触不明来源的水、食品或者其他可能传染手足口病的物品,并减少大型活动的举办。
二、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的应急预案
1. 发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的儿童,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及时就医,确诊后,将感染的儿童隔离治疗。
2. 通知健康部门并配合健康部门的调查工作。
配合健康部门对接触过疑似感染者的其他儿童进行排查和疫情管控。
3. 进行有效的信息发布和宣传。
向家长和社会发布手足口病的相关预防知识并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宣传,保持信息的透明和及时性。
4. 做好儿童的隔离和集中隔离区域的消毒工作。
保持儿童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隔离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
5. 采取相应的措施,暂停课程或关闭幼儿园。
如果疫情发展严重,可以暂时关闭幼儿园,防止疫情的扩散。
通过以上的应急预案,可以更好地保障幼儿园的儿童的健康,并有效地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和蔓延。
2024年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2024年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da982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6.png)
2024年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一、背景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
该病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容易在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传播。
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一份完善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理预案非常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目标: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原则:科学防控、全员参与、及时反应、防控结合。
三、应急处理措施1. 健康教育a. 加强手卫生教育,教育幼儿正确洗手方法和频率。
b.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教育幼儿及家长如何预防手足口病,避免传染。
c. 聘请专业医生或保健员为师生开展健康讲座,提高师生的健康意识。
2. 定期体检a. 定期对幼儿进行体检,发现病患及时隔离并向家长报告。
b. 定期体检幼儿园教职工,及时发现并隔离患者。
3. 师生分区a. 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区域,禁止师生混合区域活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b. 室外活动时,按照年龄段分组,保证幼儿园师生分散活动,避免大规模集体活动。
4. 环境消毒a. 每天对幼儿园的公共区域、教室及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清洁,保持干净整洁。
b.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班级、教具、餐具等进行消毒,特别是容易污染的区域。
5. 规范餐饮管理a.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对食品卫生的认识,建立食品安全意识。
b. 严格执行食品消毒、储存、加热等标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c. 分餐制度,避免师生共用食具,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6. 加强监测和报告a. 每天对师生的体温进行监测,如发现体温异常应即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及时就医。
b. 发现手足口病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向所在区县疾控中心报告。
7. 隔离与治疗a. 发现手足口病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隔离,避免传播。
b. 保持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及时就医治疗,并提供相关的防控措施。
c. 对病患的个人用品、床上用品等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8. 家园合作a.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不定期向家长提供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和应对措施。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92017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a.png)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一、背景介绍手足口病是幼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该病以发热、口腔、手足皮肤疹子为主要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多为经飞沫和直接接触感染。
幼儿园是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手足口病易于在此传播,所以加强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非常重要。
二、预防措施1. 提高幼儿个人卫生意识,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不乱咳嗽、不直接接触患者等良好卫生习惯。
2. 加强教职工卫生培训,提高教职工的健康知识和预防意识。
3. 定期开展幼儿园环境卫生检查,保持教室、玩具等物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4. 配备必要的医疗急救药品和设备,在幼儿园设置医疗室,并配备专职医护人员。
5. 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确保家庭环境的卫生和幼儿的健康。
6. 定期组织幼儿体检,及时发现疾病迹象,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传播。
三、应急处理措施1. 发现疑似手足口病患儿时,立即隔离该幼儿,并通知家长前来接孩子,并告知家长儿童需前往医院就诊。
2. 通知幼儿园其他家长,告知他们有疑似手足口病患者在幼儿园,并提醒他们加强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
3. 将疑似手足口病患儿接触过的教室和活动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玩具和公共场所。
4. 对幼儿园内所有儿童进行体温检测,如发现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儿童,立即隔离,并与家长联系,提示他们就医。
5. 加强园内食品卫生管理,确保食物不受污染,幼儿不独用餐具,餐前餐后要勤洗手。
6. 组织专业医护人员现场指导,加强疫情监测和数据统计工作,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7. 向卫生部门报告疑似病例,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和治疗。
8. 在疫情结束后,继续加强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检查清洁消毒情况,并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手足口病应急演练,模拟疫情发生时的处理流程,提高教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指定专业人员负责幼儿园的应急处理工作,明确职责,并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幼儿园手足口病处置预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dea1a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8.png)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的健康与安全,维护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手足口病的预防、发现、报告、隔离、治疗、消毒等处置流程,确保幼儿园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手足口病疫情。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园全体幼儿、教职工及家长,适用于幼儿园日常管理及突发手足口病疫情时的处置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普及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等。
(2)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等。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定期对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教室、卫生间、食堂等公共区域。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3. 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1)每日对幼儿进行晨检、午检和晚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报告。
(2)对因病缺勤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病情。
四、疫情发现与报告1. 疫情发现(1)幼儿出现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疑似手足口病。
(2)教职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报告。
2. 疫情报告(1)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向幼儿园领导报告。
(2)幼儿园领导应在1小时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五、隔离与治疗1. 隔离(1)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避免与其他幼儿接触。
(2)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2. 治疗(1)幼儿园应配合医疗机构对确诊病例进行治疗。
(2)治疗期间,隔离病室应进行严格消毒。
六、消毒措施1. 病室消毒(1)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病室应进行彻底消毒。
(2)消毒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产品。
2. 公共区域消毒(1)教室、卫生间、食堂等公共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
(2)消毒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产品。
七、善后处理1. 病例追踪(1)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病情。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进行检测。
2. 信息公布(1)幼儿园应及时向家长公布疫情信息,消除家长恐慌。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2篇)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1b086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a.png)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范文一、情境手足口病为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常见于幼托机构。
基于历史数据与趋势分析,预测____年此病症在幼托机构的发病率可能有所上升。
为此,我们制定了____年幼托机构手足口病应急响应计划,旨在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二、目标1. 遏制手足口病在幼托机构内的传播。
2. 提升家长和教职员工对疾病防控的意识。
3. 确保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快速、有效应对和管理。
三、预防策略1. 家长和教职员工教育(1)定期举办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培训活动,增强其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2)强调儿童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包括定期洗手、勤换洗衣物、保持环境清洁等。
(3)鼓励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2. 幼托机构卫生管理(1)严格执行幼托机构的清洁消毒规定,定期对教室、卫生间、食堂、操场等区域进行消毒。
(2)每日监测幼儿体温,发现有发热等肠道症状的幼儿,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就医。
(3)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四、应急响应1. 疫情监测与报告(1)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手足口病的发生动态。
(2)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并及时通知全体师生和家长。
2. 隔离管理(1)对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幼儿,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毒扩散。
(2)隔离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卫生设施,定期进行消毒。
(3)密切接触者需佩戴口罩并进行隔离,同时注意个人卫生。
3. 家长沟通与动员(1)及时通报家长手足口病疫情情况,告知相关防控措施。
(2)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及时带孩子就医并执行预防措施。
(3)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
4. 课程调整与教学管理(1)对患病幼儿暂停其参与日常教学活动,确保隔离管理到位。
(2)调整课程安排,强化个人卫生教育,提高幼儿的防范意识。
(3)加强教学管理,定期检查教室、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状况,确保卫生措施的执行。
五、疫情后的恢复与复查1. 疫情结束后,全面清洁消毒幼托机构环境,确保卫生安全。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置预案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700e9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e.png)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置预案一、背景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该病在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易于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传播。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和传播风险,幼儿园制定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置预案。
二、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要求1. 严格要求教职工和家长遵守幼儿卫生规范,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2. 提倡幼儿定期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加强教室、活动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
4. 提高教职工和幼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5. 严禁患有手足口病的幼儿入园,确保病情稳定后再返园。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1. 教育家长和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随地吐痰、避免接触污染物等。
2.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证食物的新鲜和卫生,避免食物交叉污染。
3. 定期对教室、活动场所和公共设施进行消毒,特别是对各类常用器具、公共区域、玩具等进行定期杀菌消毒。
4. 配备专业护理人员,定期检查并教育幼儿正确洗手、咳嗽礼仪等个人卫生习惯。
5. 随时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家长,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四、手足口病应急处置预案1. 发现病例的早期处理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时,应立即将其隔离,及时通知家长加强对幼儿的密切观察,指导家长到相关医疗机构就诊,并将相关情况向园方报告。
2. 病例的登记和报告及时登记和报告发现的手足口病病例,包括患者个人信息、发病时间、症状等相关情况。
3. 患儿同园幼儿的疫情管控对发现手足口病病例的幼儿园,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患儿隔离,不得继续参加幼儿园的集体活动,直到病情稳定。
4. 幼儿园的消毒措施在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后,应立即进行卫生消毒,对教室、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5. 宣传教育和家长沟通对幼儿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提醒家长并动员他们一旦发现幼儿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的症状,立即就医并向幼儿园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篇一: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手足口病可控工作预案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学校、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和高碑市局、卫生局《关于加强学校和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以及保定市卫生局、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1、成立传染病防控小组幼儿园成立由园长、副园长、各班主任老师等人员组成的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安全工作。
2、建立健全疫情制度幼儿在校期间内如有传染病发生要及时、准确地报告乡总校。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利用晨午检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①班主任应该马上告知卫生教师和领导,②卫生教师和这个患者都戴口罩到隔离室,③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人马上上报乡总校。
④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立即带学生到市级以上正规医院医治。
⑤根据诊断结果按照程序进行处理。
3、加强晨午检工作班主任老师每天应密切关心幼儿的健康状况,详实统计出勤人数。
晨午检中严格执行《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措施》,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有摄氏38度以上高热学生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病,并在家休养。
若有一个班出现1例手足口病例。
1)若这个幼儿在幼儿园查出,园领导根据上报传染病的程序上报总校,之后隔离室按照手足口病的消毒方法由专门的消毒人员按照手足口病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如5.5%的84消毒液,配备比例:10毫升药液兑1升水的比例进行消毒。
2)若这个幼儿在家中被家长发现感染上此病,则告知家长马上去医院医治。
对患病医治离校的幼儿,班主任老师用通讯工具和家长进行联系,卫生老师发放手足口病学生家庭消毒宣传材料,对消毒情况进行指导。
3)消毒:幼儿园要在卫生防疫部门专业的指导下,严格按规定做好该班的消毒防治工作(包括发病及相干有关班级、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消毒工作。
4、病愈后复课要求首先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时间来决定是否来校上课,病生必须要有正规医院出具的幼儿痊愈的证明并经过疾病控制中心鉴定才能进教室上课,反之仍作为病末愈不能来校上课。
5、做好传染病防治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落实公共场所物品和环境消毒制度,保持室内通风、整洁、干净和卫生,改善幼儿学习和生活场所条件。
6、幼儿园做好传染病宣传工作。
要组织做好师生传染病防治等卫生知识的培训。
充分利用讲座、广播、电视、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集中开展一次以预防传染病重点要针对手足口病、麻疹、流脑、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和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等传染病进行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病从口入。
7、建立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幼儿园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督查和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将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纳入年终考核,有违反相关管理制度的年底考评不能得优。
并将目标完成情况予以通报。
未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将追究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责任。
篇二:20XX年乐乐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20XX年乐乐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一、目的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传播,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生局、县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以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组长:陈宏娣副组长:林秋胡组员:方慧亮、何春燕及各班班组长各班保育员(二)职责分工陈宏娣:全园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本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全园传染病防控制度,检查本园制度落实。
林秋胡:本园防控工作执行人,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信息报送以及全园宣教工作。
本园预防控制工作执行人,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幼儿缺勤分析工作。
陈宏娣:本园食堂防控工作责任人,负责执行和检查本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班组长:防控工作班级责任人,负责检查本班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负责本班幼儿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向幼儿园保健室及时上报本班幼儿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确诊病例情况。
保育员:防控工作班级执行人,负责本班体弱儿以及服药患病幼儿的观察、护理和记录,及时检查、尽早发现可疑病例,负责本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四、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具体措施保健室措施1、加强晨检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和皮疹。
如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应立即通知家长带病儿到德清县人民医院确诊;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保健老师应及时上报县疾控中心。
2、加大宣传利用板报橱窗、幼儿园教师向家长进行有关宣教,培训班级保教人员加强消毒、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保教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3、指导消毒隔离指导班级保教人员加强班级各种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确诊病儿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德清县人民医院证明、经保健老师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进班。
4、缺勤记录每天负责记录各班因病缺勤幼儿名单,如果15天内发生13例或占全园幼儿18%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应急小组组长,将停课2周,进行消毒。
班级措施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患儿玩具、被褥、厕所等,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具体消毒方式见消毒记录表)。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保育员清扫和消毒时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特别是处理幼儿大小便)后应立即洗手。
4、检疫措施班级一旦确诊有手足口病(特别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全班幼儿必须检疫10天,检疫期间全班没有发病的幼儿可以正常入园,但本班幼儿不串班,班级不接收和转出幼儿,班级早晚独立护导。
5、观察护理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班级老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保健室。
6、缺勤登记检查班级幼儿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尽快上报保健室。
食堂措施1、个人卫生食品加工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露帽外;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应戴口罩;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操作食品前,应用流水肥皂洗手消毒;不穿戴工作衣帽入厕;2、食品采购食品采购点应设在证照齐全的正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菜场或超市),并索要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送货人员的劳动等复印件,确保食品来源的安全、卫生;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3、食品加工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荤菜、蔬菜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食品加工应生熟分开,按生进熟出流程严格操作;食品烹饪应烧熟煮透;带皮水果进班前要清洗和消毒。
4、食品留样每天烹饪好的食品留样一份,存放在冰箱冷藏保存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
5、餐具消毒餐具的清洗、消毒、存放,必须严格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防止餐具消毒后的再污染。
每餐餐后及时清洗餐巾和餐具,餐前高压蒸汽消毒餐巾、远红外高温消毒餐具。
家长配合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流水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孩子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进餐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最好高温或用紫外线消毒。
3、环境卫生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请假制度如果孩子不能入园,应及时来电向班级老师请假,说明缺勤原因;如果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务必及时告知幼儿园保健室(本园8286665)。
5、及时诊治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和皮疹等相关疑似症状,应暂缓入园,并及时到德清县人民医院确诊。
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在家隔离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在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6、提高免疫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今年实际情况,我园启动实施应急预案,制定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一、加强宣传,落实检查保健教师向教师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
并对所有幼儿园检查一遍。
使各教师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手足口病知识: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度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
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
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 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
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
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
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
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二、预防及应急措施:1、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要求各学生通过宣传栏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2、做好晨间检查工作。
幼儿早晨入园期间,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孩子,劝其在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