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7dcd3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8.png)
初三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轻声关门”是一种文明行为,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答案】A【解析】判断生活用语是描述声音的哪个特性。
“轻声”指声音的响度小。
其它词语如:低声细语,震耳欲聋也是指的声音的响度。
【考点】声音的特性2.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答案】B【解析】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等特征,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的方式有关;即使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音调和响度相同,但所发出声音色也不相同,声纹锁就是依据音色的不同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声音的特征.3.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区别是不同;“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大;“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好。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解析】音调、响度与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由组成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决定,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一般不同。
本题中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区别是音调不同;“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
【考点】声音的特性4.在蜿蜒的铁路线上“铁轨医生”正手持探伤仪给铁轨做“B超”,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见,原因是超声波的()A.传播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答案】C【解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的频率有高有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 000Hz,低于20Hz的声音,称之为次声波,高于20 000Hz的声音,称之为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是听不到的,因此本题答案选C.【考点】超声和次声;声音的特征.5.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答案】 C【解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音色。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d16b3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8.png)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2.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3.XXX同学根据声音的物理知识总结吉他的四个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弹奏时按压琴弦的目的是改变响度。
4.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下列做法可以改变音调的是: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和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水瓶。
6.如图是几个相同的瓶子,在瓶内装入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口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从左至右音调逐渐升高。
7.“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XXX接听电话喊道。
XXX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特征判定是外婆打来的。
8.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
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
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近。
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的响度相同,乙、丁的音调相同,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0.钢琴、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乐曲时,人们能够区分它们各自的乐器,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拉二胡时,弹奏者不断上下移动手指,目的是通过改变发声体的长度来改变声音。
11.一把钢尺可以用作物理实验工具,如图10所示。
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子,然后拨动钢尺。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注意钢尺振动的速度,听振动发出的声音。
实验结果表明: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若钢尺每分钟振动600次,则钢尺振动的频率为600赫兹,人耳能够听到这个频率。
12.海豚的质量比蓝鲸小得多,海洋动物学家的研究表明:海洋动物的体积越小,它们发出的声音就越轻,越尖锐。
2.2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2.2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b96ff2941ea76e58fa044f.png)
2.2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指:、、,也叫声音的三要素。
2、“闻其声知其人”,这是因为不同人发出声音的不同。
3、声音的响度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决定的。
雷声和人声相比较,声音响度大。
声音的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_____ 决定的。
4、男生说话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不同.我们能够区分钢琴和吉他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5、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
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叫做。
6、《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吼,吓退曹操十万大军。
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音调高 B.频率高 C.响度大 D.音色差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叫声相比,牛的叫声响度大,蚊子的叫声响度小
B、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叫声相比,牛的叫声音调低,蚊子的叫声音调高
C、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到
D、几个同学在室外聊天,室内同学可以分辨出每句话是谁说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2.2 声音的特性参考答案
1、音调;音色;响度
2、音色
3、振幅;雷声;快慢(频率)
4、音调;音色
5、20Hz-20000Hz;超声波;超声波
6、C
7、D。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c8a09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02.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符号:f)(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单位:次/秒,又记作:赫兹,符号:Hz(读作赫兹)。
(4)应用:铁路工人检查铁路螺栓是否松动、判定碗等容器是否破裂、空气乐器等;3.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5.超声和次声:它们是声,但人们都听不见;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1)超声波: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2)次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3)拓展:①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大多数能听见次声波;②次声波对人体的内部器官危害比较大;③超声波可以用作声呐、雷达等;还可以用来焊接、作手术刀、清洗精密仪器等;【例题1】下列词语中的“高”字是指音调的是( )A.高歌猛进 B.请勿高声喧哗C.女高音歌唱家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答案】C【解析】解:A、高歌猛进,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请勿高声喧哗,是让人说话声音的响度小一些;故B错误;C、女高音歌唱家,是指女歌手的音调高;故C正确;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
【变式1】“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描述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A【解析】解:“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小,故BCD错误,A正确。
1.2声音的特性课后练习题-2024-2025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1.2声音的特性课后练习题-2024-2025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6bd4a5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e.png)
1.2声音的特性课后练习题2024-2025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关于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B.乙:小刚轻声说话,小丽通过“土电话”能听到小刚的声音。
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丙: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丁:使钢尺伸出桌面相同长度,用不同的力拨动,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2.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声音的实验。
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该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光点纸杯底部()A.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通过空气实现的B.细棉线不拉紧也能明显看到光点的晃动C.说话声音越小,光点晃动幅度一定越小D.说话声音越尖,光点晃动幅度一定越大3.在公共场所应轻声讲话,轻声是指声音的()A.音色好B.音调低C.频率高D.响度小4.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下列选项中对照思维导图的内容填写正确的是()A.①→音色①→响度①→振幅B.①→振幅①→响度①→音色C.①→响度①→振幅①→音色D.①→音色①→结构①→响度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的6.锯琴,也称为“乐锯”,即用锯子演奏音乐,触动锯身的宽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与触动B点相比,触动A点时()A.发声时每秒振动的次数多B.发声时振动幅度小C.发声时振动频率低D.发出的声音响度大7.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
《声音的特性》习题
![《声音的特性》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a7b650fe4733687e21aad2.png)
《声音的特性》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
3.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4.小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
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
如图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发出声音。
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5.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的。
能区分是小提琴发出声音是利用这个特性。
6.发声体在振动,音调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_决定。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
9.每一首乐曲都有一部乐谱,演奏家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他们的相同。
通常人们说:“这个人说话嗓门大”。
你觉得这个人嗓门大是说话时的大。
10.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拉二胡时,由于琴弦的而发出声音,人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传来的。
用二胡和小提琴同时演奏《东风破》,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b3d54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5.png)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一、选择题1. 声音的三个主要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
A. 音色B. 音量C. 音高D. 音长2.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有关。
A. 振动幅度B. 振动频率C. 振动方式D. 振动速度3. 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
A. 振动幅度B. 振动频率C. 距离声源的远近D. 声音的传播介质4.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决定的。
A. 材料B. 结构C. 形状D. 颜色5.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声音的音调?A.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B. 发声体的体积C. 发声体的重量D.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二、填空题1. 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2.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________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3.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4.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________Hz到20000Hz之间。
5.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声。
三、判断题1. 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成正比。
()2.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是相同的。
()3. 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4.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成正比。
()5. 人耳能够听到的最低频率是20Hz。
()四、简答题1. 描述声音的三个主要特性,并解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听到的声音的。
2. 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
3. 描述为什么在相同的距离下,我们听到的远处声音比近处声音要小。
五、应用题1. 如果一个乐器的音调突然变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给出至少两种可能的解释。
2. 在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中,你如何通过调整声音的响度来避免打扰他人?3. 描述在不同环境中(如室内、室外、水中)声音传播速度和响度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初三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7a0e6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e.png)
初三物理声音的特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们通过声音能区分不同的人,主要是依据说话人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答案】A【解析】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我们能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就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考点】声现象2.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改变电视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响度【解析】因为声音的三特色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又叫音量。
所以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改变电视机声音的响度【考点】声音的三特色3.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声速B.响度C.音色D.回音【答案】C【解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一般不同,是辨别声音的依据.题中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是因为真假银元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C.【考点】声音的特性——音色4.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
【答案】音调频率响度【解析】声音有三个特性响度:响度、单调和音色。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
本题中的女高音与男低音是指声音的音调高低,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响度大,生活中的高低与物理中音调的高低概念不完全相同。
【考点】声音的特性5.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答案】 A【解析】A、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声能传递能量,声波具有能量;“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是超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强弱表示声音的响度;该声波的响度是145dB,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为了不影响小红学习,妈妈看电视时把声音调小,这改变了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答案】 B【解析】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附模拟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6f475e67ec102de2bd899b.png)
第2节声音的特性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可探究( )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色与振幅的关系D.响度与频率的关系2.海洋中的鲸鱼在恐惧的时候会发出巨大的尖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巨大的声音主要反映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B.巨大的声音主要反映了音调这一声音特性C.尖叫声主要反映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D.尖叫声主要反映了音色这一声音特性3.(2018·山东威海中考)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4.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 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15 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5.下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6.下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当菲菲同学唱到“真呀真多呀”期间,音调逐渐变高,关于音调变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振幅逐渐变大B.菲菲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C.声音的频率逐渐变低D.菲菲声带每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逐渐变长7.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Hz,人们(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8.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2.2 声音的特性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2.2 声音的特性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f09cbd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1.png)
2.2 声音的特性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1.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A.音调 B.音色C.响度 D.音量【答案】A【详解】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由于震动频率不同导致的,震动频率影响的是音调,所以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音调。
故选A。
2.钢琴调音师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
频率越高时发出的声音()A.音调越高 B.音调越低C.响度越大 D.响度越小【答案】A【详解】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故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选填“音调”、“音色”、“响度”);人敲鼓时,鼓槌每秒敲击鼓面的次数不足20次,因此有人认为此时敲鼓发出的应是次声,但人却能听到隆隆的鼓声,其原因是:鼓面振动的次数(大于/等于/小于)20Hz。
【答案】音调大于【详解】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改变了笛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音调。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人能听到隆隆的鼓声,原因是鼓面振动的次数大于20Hz。
4.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答案】振动音调【详解】拨动尺子时,尺子会振动发出声音,所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频率影响声音的音调。
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声的音调也不相同。
5.许多图书馆都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A.响度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A【详解】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是指声音特性中的响度。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2声音的特性(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2声音的特性(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d1336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f.png)
专题02 声音的特性(解析版)类型一音调、响度和音色的辨析【方法技巧】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色,是指声音有特色,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有关。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俗语中:如大声喧晔、引吭高歌、震耳欲聋、低声细语等指的是响度;男低音、女高音指的是音调;“闻其声而知其人”指的是音色。
在辨析音调、响度和音色时一定要紧扣定义,并结合生活实际加强理解与记忆。
【专项训练】1.瑞典科学家在研究人猫沟通学时发现,猫在开心与满足时,倾向于发出频率较高的叫声;而在情绪低落或者感到紧张时,发出的叫声的频率降低,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下列哪种声音特性判断猫的情绪( )A. 响度B. 音调C. 声能D. 声速【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猫在开心与满足时,倾向于发出频率较高的叫声;而在情绪低落或者感到紧张时,发出的叫声的频率降低。
而频率的大小决定了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猫的情绪。
故选B。
2.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孔,则发出的声音( )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以上三者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解:笛子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空气柱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因此,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孔,则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故选:A。
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孔,笛子内部的空气柱长短不同,即其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
本题主要考查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要知道笛子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用手按住不同的孔,则发声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是解答的关键。
3.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 )A. 音调相近B. 频率相近C. 音色相近D. 响度相近【答案】C【解析】解:不同人的声带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而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相近。
故选:C。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f963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a.png)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1.下列词语中的“高”字是指音调的是()A.高歌猛进B.请勿高声喧哗C.女高音歌唱家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2.向一个空的暖水瓶中灌水时,瓶中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随着空气柱由长变短时,空气柱发出的声音的哪个特征会明显发生变化()A.音色B.响度C.音调D.无法确定3.为了保护嗓子,同时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们利用扩音器(俗称“小蜜蜂”)进行授课,如图所示。
关于扩音器的作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4.小提琴使用前,乐师常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振幅 C.音色 D.音调5.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产生的声音属于()A.可听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噪声6.古诗《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能辨别出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7.“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检查诊断病情的,但是在医院的“B超”室内,人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以下的原因中叙述正确的是()A.超声波不是依靠声源振动发出的 B.声源振动幅度很小,超声波的响度很小 C.声源的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 D.声源的振动频率介于2020000之间Hz Hz 8.2021年,云南野象群北迁引发全球关注,人与象的和谐相处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成果。
迁徙途中,一只小象因误食酒糟“醉酒”而掉队十余公里,仍能够通过次声波与象群取得联系并最终“归队”。
象群交流使用的次声波人却听不见,这是因为()A.人与象距离太远B.次声波的响度太小C.次声波的频率太低D.次声波的音调太高9.如图是古时的一种乐器排箫又叫做“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故成语有云“参差不齐”。
关于排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色B.听到的萧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耳中的C.萧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8m s310/D.萧声和琴声听起来不一样是因为二者的音调不同10.把频率为256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甲所示。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2.2 声音的特性 课时练 含答案02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2.2 声音的特性 课时练 含答案02](https://img.taocdn.com/s3/m/560d074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3.png)
2.2 声音的特性1.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折叠导盲杖,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
关于导盲杖发出的超声波与提示音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超声波的频率比提示音的频率高D.只有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才会反射回来2.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解释正确的是( )①如图甲,音箱小“人”在音乐中翻翩起舞。
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如图乙,真空罩中的闹钟在敲击,但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③如图丙,敲击音叉,声音不同,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也不同,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④如图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不同,说明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一位同学学了声学以后,向水杯里灌开水时发现,开始时水的落差很大,撞击力大,杯子里空气多,发出大且低沉的“咚、咚”声。
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同学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 )A.音色和音调B.音色C.响度D.响度和音调4.甲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256Hz,乙音叉发声时每分钟产生12000次振动,则( )A.甲音叉发声时振幅更大B.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更高C.甲音叉发声时振幅更小D.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更低5.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下列诗句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我们能分辨“鸟语”和“泉声”,是因为响度不同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放歌”时声带没有振动6.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经典题目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经典题目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60bc640508763230121284.png)
问题
讨论
用256Hz的音叉进行实验,发现重敲音叉时声音响度比轻敲时______;再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512Hz的音叉,发现发出声音的_________比上一音叉更高。
17.如图所示为小聪、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用自制的土吉他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琴弦的长度、粗细、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松紧程度一致。则: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
1.5
2131
2
30
2.0
1284
3
50
2.5
656
(1)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________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金属管发出声音的_______将不同;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号管;
(3)根据表中数据,________(能/不能)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
10.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duo”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音调从左到右_________,若用嘴巴吹,也能发出“1、2、3、4、5、6、7、duo”,此时音调从左到右________(选填“越来越高”或“越来越低”)。
(4)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则需再增加一根长度为20cm和直径为______cm的金属管。
16.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的因素:
实验
步骤
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另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拨动钢尺,听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第一次用较小的力,第二次用较大的力。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cd8f4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5.png)
声音的特性。
习题(含答案)因为它们的声音有不同的____音色____。
1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340m/s____。
12.声音的强度与声源的振动____振幅____有关。
13.声音的频率越高,对人的听觉越____刺激____。
14.声音的响度单位是____分贝____。
15.声音的音调与频率____正相关____。
16.在一定范围内,声音的响度与距离的平方成____反比例____关系。
17.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介质____。
18.声音的特点有响度、音调和____音色____。
唱”则是指______不够大.(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9.钢琴和小提琴都是弦乐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利用弦的振动发声.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钢琴的琴弦被安装在琴架上,琴键的按下使得琴弦被______,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而小提琴的琴弦被拉紧在琴身上,演奏者利用______的方法改变琴弦的长度,从而改变音高.20.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在太空中是______的,因为没有介质.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______有关,空气中声速约为340米/秒,而在水中则约为1500米/秒.1.拉二胡时,手指按弦的上下移动会改变发声体的振动,进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2.钢尺不仅可以量尺寸,还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我们可以探究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若钢尺每分钟振动600次,则其振动频率为600赫兹,人耳可以听到。
3.海豚的叫声比蓝鲸轻而尖锐。
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波形图中,甲图表示的是音调较高的波形图,是海豚发出的声音波形图。
4.在男女生合唱中,男中音的响度大,女高音的音调高。
5.唐诗《枫桥夜泊》中的钟声是由寒山寺的大钟撞击产生的。
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别的。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75dd6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8.png)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一、选择题1. 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音量2. 以下哪种情况下,声音的响度会增大?A.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增加B. 声源的振幅增大C. 声源的频率增加D. 声源的音色改变3. 音调是指声音的:A. 强弱B. 高低C. 颜色D. 质地4.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什么决定的?A. 材料B. 形状C. 体积D. 重量5.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声音传播的因素?A. 介质B. 温度C. 声源的振幅D. 声源的颜色二、填空题6. 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分别是音调、响度和______。
7. 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______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8. 音色可以帮助我们辨别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它与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9.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10.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______和距离听者的距离有关。
三、判断题11. 声音的音调越高,其频率就越高。
(对/错)12.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无关。
(对/错)13. 音色是声音的一种特性,它与声音的强弱无关。
(对/错)14.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对/错)15.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对/错)四、简答题16. 请简述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对声音的感知的。
17. 描述一下音色是如何帮助我们区分不同发声体的。
18. 解释为什么说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19. 为什么说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而响度与振幅有关?20. 请解释为什么在相同的距离下,声音的响度会随着声源的振幅增大而增大。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ff154b01f69e3142329436.png)
三、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2.频率指_________,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____,频率的单位为_________。
频率决定着_________高低。
答案:每秒振动的次数快慢赫兹(Hz)音调3.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重地敲一下,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三项均未改变答案:B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思路解析:大多数女生的声带薄而短,频率可达1 300 Hz,声音的频率高,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所以称“女高音”。
大多数男生的声带长而宽厚,可发出低至64 Hz的声音,声音的频率低,音调低,听起来低沉,所以称“男低音”。
答案:A2.“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均有可能思路解析:“引吭高歌”是形容人精神高涨,兴奋时大声地歌唱;“低声细语”是指在特定环境、情况下小声说话。
所以这里的“高”与“低”是指响度的大小。
答案:B3.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是根据()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是否刺耳思路解析:当车轮有损伤时,我们可以理解成发声体本身发生了改变,而音色就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所以当车轮有损伤时,声音的特色——音色(音品、音质)就会发生改变。
答案:C4.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的节奏思路解析:不同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音质)不同,以此可判断是哪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答案:C5.蝙蝠能发出超人类听觉上限的超声波,它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0 000 Hz ~120 000 Hz ,蝙蝠的发声器官振动一次所需的最长时间是多少?思路解析:频率指发声体1 s 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振动越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A. 音调B. 音色C. 频率D. 响度2.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 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B. 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C.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3. 赵丽同学根据声音的物理知识总结吉他的四个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 弹奏时按压琴弦的目的是改变响度C. 琴弦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调越高D. 吉他和钢琴弹同一曲子的音色不同4.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 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B. 声音是靠物体振动产生C.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5. 下列做法可以改变音调的是()A. 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 医生带着听诊器检查病人的身体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 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水瓶6. 如图是几个相同的瓶子,在瓶内装入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口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B. 发声体是瓶子和瓶内的水C. 从左至右音调逐渐升高D. 从左至右音调保持不变7. “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小花接听电话喊道.小花主要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判定是外婆打来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悦耳动听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8. 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 甲发声体振动快快B. 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C. 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远D. 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大9.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的响度相同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 乙、丁的音调相同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0. 钢琴、小提琴、二胡同时演奏同一乐曲,人们可以分辨出它们各是哪一种乐器演奏,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______ 不同.当拉二胡时,按弦的手在不停地上下移动,目的是通过改变发声体的______ 来改变声音的.11. 一把钢尺可以做物理实验.如图10用钢尺作器材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听振动发出的声音.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若某次实验中,钢尺每分钟振动了600次,则钢尺振动的频率为______ ,人耳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12. 海豚的质量比蓝鲸小得多,海洋动物学家研究表明:海洋动物质量越小,其叫声越是轻而尖锐,如图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海豚和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 (选填“甲”或“乙”)波形图表示的音调较高,甲图是______ (选填“海豚、蓝鲸”)发出的声音波形图.13. 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男中音的______ 大,女高音的______ 高.(选填“音调“或“响度”)14.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_ 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 来判别的.15. 小明和小华携手前往音乐厅去欣赏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出,还没有进入音乐厅,他们就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小明说:“你听,小提琴的声音多么高亢激昂”,小华说:“大提琴的声音也深沉浑厚”.“高亢、深沉”表明大小提琴的声音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16. 人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______ 20Hz.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大于20Hz且______ 20000Hz.(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 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的歌声倾倒了无数观众.这里的“女高音”是“乐音三要素”中的______ .18. 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__ ;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里的“高”指的是______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9. 设计实验:请完成如表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课题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数据记录表格器材钢尺,刻度尺实验步骤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0. 经过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每分钟振动大约600次,算一算,蝴蝶的振动频率.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答案】1. D2. A3. B4. A5. D6. B7. C8. BC9. A10. 音色;频率11. 慢;低;10Hz;不能12. 乙;蓝鲸13. 响度;音调14. 振动;音色15. 音调16. 小于;小于17. 音调18. 音调高;响度大;音色19. 解:(一)设计与实验:(1)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几次实验中,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二)分析总结:声音的音调跟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三)数据记录表格如下:钢尺振动的快慢慢较快快音调的高低低较高高故答案为:课题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数据记录表格钢尺振动的快慢慢较快快音调的高低低较高高器材钢尺,刻度尺实验步骤(1)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几次实验中,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20. 答:蝴蝶的翅膀每分钟振动大约600次,即蝴蝶的翅膀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n==10次,所以蝴蝶翅膀1秒钟振动10次,即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是10Hz.【解析】1.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所以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故选D.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2.解:用硬卡片快速拨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慢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所以快拨和慢拨木梳齿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选A.用硬卡片拨动木梳齿时,木梳齿振动发声,木梳齿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探究音调时,控制音色和响度不变;探究响度时,控制音色和音调不变;注意本实验中不变的量是材料和用力的大小,振动快慢发生了改变.3.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则吉他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改变了琴弦振动的快慢,也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琴弦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调越高,故C正确;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吉他和钢琴弹同一曲子时,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B.(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以及特征,只要对声音的产生和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有深刻的认识,并对吉他琴弦有深入的了解,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便能找到答案.4.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当用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因两次木梳齿的振动快慢不同,所以两次所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选A.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知道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两个要素响度和音色的区别.这两个因素很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别.5.解: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增大了声音的响度,不符合题意;B、医生带着听诊器检查病人的身体,减小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不符合题意;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振幅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一样,不符合题意;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故选D.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区分判断声音的特征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易错点.6.解:敲击它们时,振动的物体是水和瓶子;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音调最高的水少的.故选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质量大的物体较难振动,频率较低;首先应该判断出是瓶子和水在振动还是瓶内的空气柱在振动,然后根据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来进行解答.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明确在敲击瓶子时,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和水柱;吹时,发声的物体是空气柱.7.解: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小花通过声音就能分别出是外婆打来的电话,就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选C.①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②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三个特征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8.解:响度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振幅,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由于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即响度大,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甲的振幅大;二是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甲距离声源近;A、甲发声体振动快,即说明甲的音调高,故与响度无关,故A错误;B、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即响度大,可能是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甲距离声源近,乙距离声源远,故B正确;C、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若甲发声距仪器远,但甲的振幅非常大也是有可能的,故C正确;D、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乙发声体振幅可能大,但不能说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BC.声音的响度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振幅,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响度的大小可以通过分贝作为单位来进行比较.分贝数越大,响度越大.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相关因素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判断.9.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偏离原位置的幅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不同,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只是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和丁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不同,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故C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和丁偏离原位置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只是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D错误.故选A.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以及音色的辨别,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振幅和音色.10.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拉二胡时,按弦的手在不停地上下移动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频率),因此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故答案为:音色;频率.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及其三要素的区别,有关这几个概念要注意区分.11.解: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物体在1s内振动1次,称为1Hz.如果每分钟振动600次,则其频率为=10Hz,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的下限20Hz,此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故答案为:慢;低;10Hz;不能.(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2)频率是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超过这个范围的,人耳是听不到的.本题考查音调与频率关系、声音频率的计算以及对人耳听觉范围的理解,属基础内容的考查.12.解:由信息知: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故响度大,音调低;由图象知:甲的振幅大,频率低,故甲是质量大的蓝鲸的叫声的波形图,相反乙是海豚的叫声的波形图,而且波形图振动频率快,所以表示的音调高.故答案为:乙;蓝鲸.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此外还要通过波形图来认识声音的特征,对波形图的各种特征要了解.13.解:男中音的声带振幅较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但声带振动频率小,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低;女高音的声带振动频率大,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但声带振动幅度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故答案为:响度;音调.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14.解:僧人撞击大钟时大钟会振动发出声音,因为大钟发声材料与其它发声结构不同,所以会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哪种乐器;故答案为:振动;音色.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和音色的特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一些问题.15.解:小提琴的琴弦质量小,体积小,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大,音调比较高.大提琴的琴弦质量大,体积大,不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小,音调比较低,故“高亢、深沉”表明大小提琴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答案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质量小,体积小的容易振动,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这个结论没有在课本上直接出现,但是在音调的习题中频频出现,一定要熟练掌握.16.解: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5次/秒左右,小于20Hz,属于次声波,所以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大于20Hz且小于20000Hz,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故答案为:小于;小于.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耳听觉频率范围的了解,并能据此判断蝴蝶与蜜蜂飞行的振翅频率的不同,是一道基础题.17.解:“女高音”是指发声时声带振动频率大,发出声音的音调高.故答案为:音调.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声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能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解:“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是指声音太高了我唱不上去,高是指音调高,“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里的“高”是指声音很大,指的是响度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说即使没有看到他,只听他的声音也可以辨别出来,依据就是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故答案为:音调高;响度大;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声音的高低,由振幅决定;区分音调和响度要分清声音的高低和大小.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考查了两对比较容易混淆的定义:音调和响度,知道高低不一定都指的是音调,有时还指的是响度.19.解决此题首先要明确:影响声音的因素有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因此设计的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使发声体的材料和响度都不变,只改变的是物体的振动快慢.本题考查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和证明某个结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现,符合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20.频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本题主要考查频率的定义的掌握情况,是一道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