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专题复习: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一)
【复习目标】
□1. 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2. 会用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坐标代换法)求方程。
【基础练习】
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y x =
B .||y x =
C .22y x =
D .220x y +=
2.已知点(,)P x y 4,则动点P 的轨迹是
(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两条射线
D .以上都不对
3.设定点1(0,3)F -、2(0,3)F ,动点P 满足条件129(0)PF PF a a a
+=+>,则点P 的轨迹( ) A .椭圆 B .线段 C. 不存在 D .椭圆或线段
4.动点P 与定点(1,0)A -、(1,0)B 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1-,则P 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
【例题精选】
一、直接法求曲线方程
根据题目条件,直译为关于动点的几何关系,再利用解析几何有关公式(两点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夹角公式等)进行整理、化简。
即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x ,y 的等式就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了。
例1.已知ABC ∆中,2,AB BC m AC
==,试求A 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
练习:已知两点M (-1,0)、N (1,0),且点P 使MP MN ,PM PN ,NM NP 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
点P 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二定义法
若动点轨迹满足已知曲线的定义,可先设定方程,再确定其中的基本量,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例1.⊙C :22(16x y +=内部一点0)A 与圆周上动点Q 连线AQ 的中垂线交CQ 于
B
Q R A P o y
x P ,求点P 的轨迹方程.
例2.设动点(,)(0)P x y x ≥到定点1(,0)2
F 的距离比它到y 轴的距离大12。
记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求点P 的轨迹方程;
练习.若动圆与圆1)2(:221=++y x C 相外切,且与直线1=x 相切,则动圆圆心轨迹方
程是 .
三代入法
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用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
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或是可分析,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这种方法是一种极常用的方法,连续好几年高考都考查。
例1、已知定点A ( 3, 0 ),P 是圆x 2 + y 2 = 1上的动点,∠AOP 的平分线交AP 于M ,
求M 点的轨迹。
例2、如图所示,已知P (4,0)是圆x 2+y 2=36内的一点,A 、B 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 =90°,
求矩形APBQ 的顶点Q 的轨迹方程.
针对练习
一、客观题
1.平面内到点(0,1)A 、(1,0)B 的点的轨迹为( )
A .椭圆
B .一条射线
C .两条射线
D .一条线段
2.平面上动点P 到定点)0,1(F 的距离比P 到y 轴的距离大1,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
A .22y x =
B .24y x =
C .22y x =或{00y x =≤
D .24y x =或{
00y x =≤ 3.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22(0)y px p =>,且抛物线上各点与焦点距离的最小值为2, 若点M
在此抛物线上运动, 点N 与点M 关于点A (1, 1)对称, 则点N 的轨迹方程为( )
A .28x y =
B .2(2)8(2)x y -=-
C .2(2)8(2)y x -=--
D .2(2)8(2)y x -=-
4.动点P 在抛物线221y x =+上移动,则点P 与点(0,1)A -连线中点M 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
5.一动点P 到点F (2,0)的距离比它到y 轴的距离大2,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二、解答题
6.动圆M 过定点P (-4,0),且与圆C :x 2 + y 2-8x = 0相切,求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
、、、
7.已知抛物线2
y = x +1,定点A(3,1)、B 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P 在线段AB 上,且有
BP ∶PA =1∶2,当B 点在抛物线上变动时,求点P 的轨迹方程.
8.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点),(n S n n 在直线2
1121+=x y 上,数列{b n }满足
*)(0212N n b b b n n n ∈=+-++,b 3=11,且{b n }的前9项和为153.
(1)求数列{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
(2)设)12)(112(3--=
n n n b a c ,记数列{c n }的前n 项和为T n ,求使不等式57k T n >对一切n∈N *都成立的最大正整数k 的值.
19.(本题满分14分)
已知点C(1,0),点A 、B 是⊙O: x 2+y 2
=9上任意两个不同的点, 且满足0=⋅,设P 为弦AB 的中点。
(1)求点P 的轨迹T 的方程;
(2)试探究在轨迹T 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它到直线x=-1的距离恰好等于到点C 的距离?若存在,求出这样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本题满分14分)
过点),0(a A 作直线交圆M :1)2(2
2=+-y x 于点B 、C ,在BC 上取一点P ,使P 点满足:λ=,)(,R ∈=λλ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
(2)若(1)的轨迹交圆M 于点R 、S ,求MRS ∆面积的最大值。
一、知识概要:
1. 定义法:
若动点轨迹满足已知曲线的定义,可先设定方程,再确定其中的基本量,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2. 直接法:
根据题目条件,直译为关于动点的几何关系,再利用解析几何有关公式(两点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夹角公式等)进行整理、化简。
即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x ,y 的等式就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了。
二、基本训练:
1、已知∆ABC 的一边BC 的长为6,周长为16,则顶点A 的轨迹是什么?
答: .
2、若(5,0),(5,0)||||8A B MA MB --=且, 则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注意区别轨迹与轨迹方程两概念)
三、例题:
例1、两根杆分别绕着定点A 和B (AB = 2a ) 在平面内转动,并且转动时两杆保持相互垂直,
求两杆交点的轨迹方程.
例3、过点(2,0)M -,作直线l 交双曲线22
1x y -=于A 、B 不同两点,已知OP OA OB =+。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2)、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使||||?OP AB =若存在,求出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设直线l 的方程为(2)y k x =+,
代入221x y -=得2222(1)4410k x k x k ----=, 当1k ≠±时,设11(,)A x y ,22(,)B x y ,则212241k x x k
+=-,2122411k x x k +=- 2121222
44(2)(2)411k k k y y k x k x k k k +=+++=+=-- 设(,)P x y ,由OP OA OB =+,则
212122244(,)(,)(,)11k k x y x x y y k k
=++=-- ∴2
24141k x k k
y k ⎧=⎪⎪-⎨⎪=⎪-⎩
,解之得x k y = (0)k ≠ 再将x k y =代入241k y k
=-得22(2)4x y +-=……………………(1) 当0k =时,满足(1)式;
当斜率不存在是,易知(4,0)P -满足(1)式,故所求轨迹方程为22(2)4x y +-=,其轨
迹为双曲线;
当1k =±时,l 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不满足题意。
(2)||||OP AB =,所以平行四边形OAPB
为矩形,OAPB 为矩形的充要条件是0OA OB =,即
12120x x y y +=。
当k 不存在时,A 、B 坐标分别为(-,(2,-,不满足上式。
又2
12121212(2)()x x y y x x k x x +=+++2222
222(1)(41)244011
k k k k k k k ++=-+=-- 化简得:22101k k +=-,此方程无实数解,故不存直线l 使OAPB 为矩形。
点评:平面向量和平面解析几何是新老教材的结合点,也是近几年高考常考查的热点,解此类题应注重从向量积的定义和向量的加减法的运算入手,还应该尽量联系向量与解析几何的共同点,综合运用解析几何知识和技巧,使问题有效解决。
课外作业:
1.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 1、F 2,P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F 1P 到Q ,使得|PQ |=|PF 2|,
那么动点Q 的轨迹是(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的一支
D. 抛物线
2.如图,已知圆B :(x+1)2+y 2=16及点A(1,0),C 为圆B
上任意一点,则线段AC 的垂直平分l 与线段CB 的
交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3.已知ABC ,A(3,0),B(-3,0),且三边长|AC|、|AB|、|BC|依次成等差数列,则顶点C 的
轨迹方程是 .
6*.△ABC 中,A 为动点,B 、C 为定点,B (-2a ,0),C (2
a ,0),且满足条件sin C -sin B =21sin A , 则动点A 的轨迹方程为 .
8. (06全国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 中,有一个以(10,3F -和(23F 为焦点、离心率为
32
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 ,动点P 在C 上,C 在点P 处的切线与x , 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且向量OM OA OB =+。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9.如图, 过A(-1,0),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抛物线C:24y x =交于P 、Q 两点,若曲线C 的焦
点F 与P 、Q 、R 三点按图中顺序构成平行四边形,求点R 的轨迹方程。
一、知识概要: 代入法(相关点法) 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用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
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或是可分析,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这种方法是一种极常用的方法,连续好几年高考都考查。
二、基本训练:
1、双曲线2
219
x y -=有动点P ,F 1, F 2是曲线的两个焦点,求△PF 1F 2的重心M 的轨迹方程。
例2、已知定点A ( 3, 0 ),P 是圆x 2 + y 2 = 1上的动点,∠AOP 的平分线交AP 于M ,
求M 点的轨迹。
解:如图,设M ( x , y )、P ( x 1 , y 1 )。
由于OM 平分∠AOP ,
故M 分AP 的比为:
λ = ||||||||
AM OA MP OP == 3 由定比分点公式,得113303,1313x y x y ++=
=++,
即1143()3443x x y y ⎧=-⎪⎪⎨⎪=⎪⎩
,由于x 1 2 + y 1
2 = 1,
故 22434[()]()134
3x y -+=,即 2239
()416x y -+=。
故所求轨迹是以3(,0)4
为圆心,以3
4为半径的圆。
例3、如图所示,已知P (4,0)是圆x 2+y 2=36内的一点,A 、B 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 =90°,
求矩形APBQ 的顶点Q 的轨迹方程.
错解分析: 欲求Q 的轨迹方程,应先求R 的轨迹方程, 若学生思考不深刻,发现不了问题的实质,很难解决此题。
技巧与方法: 对某些较复杂的探求轨迹方程的问题,可 先确定一个较易于求得的点的轨迹方程,再以此点作为主动点,
所求的轨迹上的点为相关点,求得轨迹方程。
解: 设AB 的中点为R ,坐标为(x ,y ),
则在Rt △ABP 中,|AR |=|PR | 又因为R 是弦AB 的中点,依垂径定理 在Rt △OAR 中,|AR |2=|AO |2-|OR |2=36-(x 2+y 2)
又|AR |=|PR |=22)4(y x +-
所以有(x -4)2+y 2=36-(x 2+y 2),即x 2+y 2-4x -10=0
因此点R 在一个圆上,而当R 在此圆上运动时,Q 点即在所求的轨迹上运动 设Q (x ,y ),R (x 1,y 1),因为R 是PQ 的中点,所以x 1=2
,241+=
+y y x , 代入方程x 2+y 2-4x -10=0,得
2
4
4)2()24(
22+⋅
-++x y x -10=0 整理得 x 2+y 2=56,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
课外作业:
1.( 01上海) 设P 为双曲线-4
2x y 2
=1上一动点,O 为坐标原点,M 为线段OP 的中点, 则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2.若动点P 在y =2x 2+1上移动,则点P 与点Q( 0,-1)连线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3.P 在以F 1、F 2为焦点的双曲线
22
1169
x y -=上运动,则△F 1F 2P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 是 。
一、知识概要:
在求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要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这类问题常常通过解方程组得出交点(含参数)的坐标,再消去参数求出所求轨迹方程,该法经常与参数法并用。
二、基本训练: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 (3,1),B (-1,3),若点C 满足
OC OA OB αβ=+,其中,R αβ∈,且1αβ+=,则点C 的轨迹方程
为 .
三、例题:
例1、(2006年深圳一模)过抛物线y 2 = 4 px ( p > 0 )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两弦OA 和OB 。
求AB 中点P 的轨迹方程。
例2、过点M( -2, 0)作直线L 交双曲线x 2
-y 2
= 1于A 、B 两点,以OA 、OB 为邻边作
平行四边形OAPB 。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例3、已知常数0a >,经过定点(0,)A a -以(,)m a λ=为方向向量的直线与经过定点
(0,)B a ,且以(1,2)n a λ=为方向向量的直线相交于点P,其中R λ∈.
⑴ 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它是什么曲线;
⑵ 若直线:1l x y +=与曲线C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B,求曲线C的离心率的范围.
解: (1) (用交轨法)
过A以m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方程为:a
y a x λ
+=
.
......① 过B以n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方程为:2y a ax λ-=......②
由①②消去λ得:22
2112
y x a
-=.P的轨迹为双曲线........6分 (2)联立方程22
221
1y x a x y ⎧-=⎪⎨⎪+=⎩
消去y 得2
2
2
(12)210a x x a --+-=...................8分
依题意有21200a ⎧-≠⎨∆>⎩,即222
12044(12)(1)0a a a ⎧-≠⎨--->⎩
∴022a a <<≠
又c e e a ====>≠............12分
课外作业:
1.设A 1、A 2是椭圆4
92
2y x +
=1的长轴两个端点,P 1、P 2是垂直于A 1A 2的弦的端点, 则直线A 1P 1与A 2P 2交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14922=+y x
B. 14922=+x y
C. 14
922=-y x
D. 14
922=-x y
2.已知椭圆22a x +22
b
y = 1(a>b>0)和定点A(0, b), B(0, -b), C 是椭圆上的动点, 求ΔABC
的垂心H 的轨迹方程。
3*. 过抛物线 y 2 = 4 p x ( p > 0 )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 两弦OA 、OB ,求抛物线的顶点O 在直线AB 上的射 影M 的轨迹。
5*.已知椭圆22
22b
y a x +=1(a >b >0),点P 为其上一点,F 1、F 2为椭圆
的焦点,∠F 1PF 2的外角平分线为l ,点F 2关于l 的对称点为Q ,F 2Q 交l 于点R
(1)当P 点在椭圆上运动时,求R 形成的轨迹方程; (2)设点R 形成的曲线为C ,直线l y =k (x +2a )与
曲线C 相交于A 、B 两点,当△AOB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k 的值
8.如图11-5-1,已知圆O :2225,x y += 点(3,0),(3,0)A B -,C 为圆O 上任意一点,直线CD 与BC 垂直,并交圆O 于另一点D . (1)求证:AD BC λ=;
(2)若点P 在线段CD 上,且PAD PBC ∠=∠,求点P 的轨迹方程.
P
O
x
y
A B
C D
图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