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测井数据处理(第14)..
测井数字处理与解释
![测井数字处理与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be771d0d15abe23482f4d6a.png)
CAL
12
深度 (m)
400
AC
150 0
直方图 RL
6 0
岩心照片 RILM
10 50
SP
100 6
Borehole
12
3280 3285 3290 3295 3300 3305
微电极曲线的负差异
干层
3315
泥饼
负 差 异正
侵入深
冲洗带
过渡带
原状地层
差
侵 入 浅
异
微电极测量示意图 渗透性砂岩处一般泥饼厚度为0.3-3cm,冲洗带深度超过10cm,泥饼电阻率约为泥浆电阻 率的1-3倍,冲洗带电阻率约为泥饼电阻率的5倍以上。 微梯度探测深度4cm左右,微电位探测深度10cm左右 由于没有泥饼,极板直接贴在井壁上,微梯度探测范围较微电位浅,井壁岩石的高电阻 对微梯度影响要更大一些,这也造成了微梯度电阻率大于微电位电阻率,反映在曲线上 就是负差异。
成像测井简介
![成像测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12c7c41be1e650e52ea9935.png)
成像测井简介第一节、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是一种重要的井壁成像方法,它利用多极板上的多排钮扣状的小电极向井壁地层发射电流,由于电极接触的岩石成分、结构及所含流体的不同,由此引起电流的变化,电流的变化反映井壁各处的岩石电阻率的变化,据此可显示电阻率的井壁成像。
自80年代斯伦贝谢公司的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FMS)投入工业应用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今已是井壁成像的重要测井方法。
我们知道,微电阻率测井贴井壁测量,探测深度浅而垂向分辨率高,因而对井壁附近地层的电性不均匀极为敏感。
因此,人们利用微侧向测井研究冲洗带和裂缝,利用四条微电导率测井曲线确定地层倾角,识别裂缝,研究沉积相等。
但是,这些微电阻率测井无法确定裂缝的产状,无法区分裂缝、小溶洞和溶孔,这些问题都可由微电阻率扫描测井解决。
1、电极排列及测量原理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采用了侧向测井的屏蔽原理,在原地层倾角测井仪的极板上装有钮扣状的小电极,测量每个钮扣电极发射的电流强度,从而反映井壁地层电阻率的变化。
通常把电流电平转换成灰度显示,不同级别的灰度表示不同的电流电平,这样就可用灰度图来显示井壁底电阻率的变化。
第一代FMS是在地层倾角测井仪两个相邻极板上装上钮扣状电极,每个极板上装有4排27各电极,共有54个电极,每排电极相互错开,以提高井壁覆盖率。
对8.5in的井眼,井壁覆盖率为20%。
为提高井壁覆盖率,第二代仪器在4个极板上都装有两排钮扣电极,每排8个共16个电极,4个极板共64电极,对8.5in井眼,井壁覆盖率达40%,这种仪器在电极上作了很大的改进,把原来的4排电极改为2排电极,能更准确地作深度偏移。
2、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斯伦贝谢公司在前述仪器基础上,又研制了FMI。
该仪器除4个极板外,在每个极板的左下侧又装有翼板,翼板可围绕极板轴转动,以便更好地与井壁接触。
每个极板和翼板上装有两排电极,每排12个电极,8个极板上共有192个电极,对8.5in井眼,井壁覆盖率可达80%,能更全面精确地显示井壁地层的变化。
第6章成像测井
![第6章成像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6ba453dc0242a8956bece4aa.png)
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的鉴别
天然裂缝多为长期构造运动形成,又受到地下水的 溶蚀与沉淀作用的改造,因而分布极不规则,缝宽 变化大。 诱导缝是在地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故排列整齐, 规律性强,缝面形状较规则且缝宽变化小。诱导缝 一般又分为:
人工诱导缝的特征
钻井过程中由于 钻具震动形成的 雁状诱导缝
六臂
150个电极
井眼覆盖率与井径有关
(二)数据处理
电成像预处理过程-5步
输入电成像测井数据 坏电极剔除 电扣深度对齐 GR深度校正 加速度校正
2-坏电极剔除 坏电极表现为: 一:零或无效的负值; 二:某个电极方差变化过 于平缓或剧烈两种情况。 如右图所示:
坏电极
坏电极的校正是在检 测出失效电极的基础 上通过相邻电极的插 值来完成。
(一)仪器结构和测量原理 电成像测井仪器外观
FMS 4极板 54电扣
FMI 8极板 192电扣
STAR-II 6极板 144电扣
EMI 6极板 150电扣
电成像测井仪器极板结构
EMI
FMI
Star II
全井眼地层为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
重点 1、FMI仪器外形
4臂、8极板 192个电极 电扣之间 0.2in(5.2mm) 两排之间间距 0.3in
坏电极剔除成果图
坏电极
2018/12/27
28/146
3-电扣深度对齐
由于不同极板之间以及同一极板上的两排电极在纵向上的排列 位置不同,所测得的曲线深度也不同,所以在生成图像之前必须把 各排电极的测量数据深度对齐,如右图所示。以第一排电极的深度 为标准,其他排电极移动相应的深度间隔完成校正。
ERMI仪器极板电扣排列示意图
第二章 成像测井解释模式(第11-13次课)
![第二章 成像测井解释模式(第11-13次课)](https://img.taocdn.com/s3/m/2a79fd492b160b4e767fcf2e.png)
模式24 模式24
白模式:成像图上没 白模式: 有任何信息, 有任何信息,或虽然 有信息但模糊不清没 有任何意义。 有任何意义。这种现 象往往是测井过程中 仪器失灵或仪器工作 不正常造成。 不正常造成。由于井 壁不规则仪器遇卡或 者仪器抖动也可能导 致成像图中白模式的 出现。 出现。
4 、结
论
成像测井解释模式的提出给测井解释家提供了 一种解释成像测井资料的思路和工具,由于它是建 立在成像图的表现特征和隐含的意义基础上,一方 面高度概括,一方面又不流于简单的形式,但正如 倾角测井建立彩色模式一样具有很大的多解性,这 是应引起解释家的高度重视的。这种解释模式仅仅 是一种探讨,相信随着成像测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及占有资料的不断增加,成像测井解释模式会越来 越完善。
模式22 模式22
木纹模式: 木纹模式:在成像 图上类似树木的年 轮,可以在相当长 的井段内出现, 的井段内出现,仅 出现于声波成像图 中,可能是由于测 井仪器在井下振动 引起的, 引起的,也不是地 层本身的特征。 层本身的特征。
模式23 模式23
不对称沟槽模式: 不对称沟槽模式:在成 像图中显示为一道或两 道沿井轴方向分布的不 呈180度对称的暗色沟 度对称的暗色沟 槽,以此区别于井眼崩 落形成的对称沟槽模式。 落形成的对称沟槽模式。 该模式可以在很长井段 内出现, 内出现,在声波成像图 上表现明显, 上表现明显,是由于钻 井过程中钻具刻划井壁 引起。 引起。测井过程中电缆 的压痕在成像图中也可 能反映为这种模式。 能反映为这种模式。
模式8 模式8
各种裂缝(网状) 各种裂缝(网状)
模式9 模式9
亮线充填缝: 亮线充填缝:裂缝受 到后期溶蚀作用影响 变得更为不规则, 后,变得更为不规则, 当伴随有方解石、 当伴随有方解石、石 英等高阻物质充填裂 缝时,多表现为亮色。 缝时,多表现为亮色。
成像测井方法
![成像测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729194dd88d0d233d46a9f.png)
(一)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2、测量原理 采用侧向测井的屏蔽 原理。电极与极板绝缘。 由电源给极板和钮扣电极 供相同极性的电流,使极 板与钮扣电极的电位相 等,由电极流出的电流受 到极板的屏蔽作用,沿径 向流入地层。
(一)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2、测量原理 记录每一个钮口电极的电流强度和对应的测 量电位差。
8 192 0.2 0.1 0.3 80% 0.2 175 138 90° 5 6.25-21 <20000
EMI
6 150 0.2 0.1 0.3 59% 0.2 175 138 90° 5 6.7-21 <20000
STAR-Ⅱ
6 144 0.2 0.1 0.3 59% 0.2 175 138 90° 5.7 6.7-16 (5.875-16) <20000
一、成像测井概述
成像测井系统的主要特点:
车载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网络连接,人机 交互。能实时高速采集大量的测井信息, 能完成刻度、测井、数据处理、显示等多 任务并行处理。 具有高数据传输率的电缆遥测系统,数据 传输率达500kbps,实现井下仪器和地面 设备见得大数据量传输。
一、成像测井概述
成像测井系统的主要特点:
3、仪器结构
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FMI
4个主极板 , 4个辅极板 每个极板两排钮扣电极,每排 12个电极,8个极板共192个电极。 8.5 in的井眼,井壁覆盖率为 80%,6in井眼,井壁覆盖率为 100%。
3、仪器结构
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FMI
0.2in 0.3in
外形尺寸 有效阵列尺寸
1、模拟记录阶段测井方法 普通电阻率(电极)测井 感应测井 声速测井 自然伽马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 井径测井 以JD581测井系列为代表
电磁波流动成像测井数据处理方法
![电磁波流动成像测井数据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0a761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1.png)
电磁波流动成像测井数据处理方法
牛虎林;吴锡令
【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2007(034)003
【摘要】为了在生产动态监测中实时准确地显示油井内多相流体流型,确定各相流体持率,对电磁波流动成像测井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实验室研究.首先建立了电磁波流动成像测量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元仿真方法求解,然后采用Twomey改进的光滑化算法重建图像,最后采用中值滤波和平均值滤波结合法、S Watanabe 二值化、二值图像修正以及图像面积测量等方法改善成像质量.结果表明,综合分布模型在电磁波频率为6MHz时计算持率的相对误差为12.36%.该方法通过对井内流动的实时检测,获取了多相流体的二维或三维分布信息,为油井生产状况评价和油藏动态分析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图5表1参22
【总页数】5页(P359-363)
【作者】牛虎林;吴锡令
【作者单位】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8
【相关文献】
1.基于正交试验方法的流动成像测井传感器优化设计 [J], 王晓星;吴锡令;王滨涛
2.流动成像测量与流动成像测井技术研究进展 [J], 赵亮;吴锡令
3.多相流动电磁波成像测井基础研究 [J], 吴锡令;赵亮;刘迪军
4.多相流动电磁波成像测井测量敏感场计算 [J], 赵亮;吴锡令
5.电磁流动成像测井提取流动参量方法研究 [J], 王晓星;吴锡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品)井壁成像测井资料处理解释交流
![(精品)井壁成像测井资料处理解释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4040767b90c69ec3d4bb7579.png)
泥质团块、泥砾、溶孔、气孔、杏仁构造等 变形、搅动、滑塌构造等 正韵律层等密度递变层 井眼崩落等 钻具与井壁擦痕等
测井仪器异常、外界干扰等
井壁成像资 料地质应用
裂缝是岩石结构中应力释 放所产生的结果,它是岩石 发生破裂的直接产物,一般 发育于有利构造部位的脆性 地层中。
(一)成像资料裂缝评价
成像数据预处 理、图像生成
岩性识别
井壁成像资 料地质应用
孔洞参数 自动计算
LogView 模块
人机交互 拾取裂缝
裂缝参数计算
综合评价
Porodist 模块
声电成像 孔隙分析
电成像测井地质解释基础图像模式
成像解释图象模式
块状模式 条带状模式
线状模式
斑状模式 杂乱模式 递变模式 对称沟槽模式 规则条纹模式
DIP6、P1AZ、RB、AZIM、DEVI、C14、 DIP5、DIP6。
C25、C36、GRAZ、ETIMD、TENS、
GR
•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的处理
• 深度及速度校正 • 数据规一化 • 发射电压校正 • 死电极校正 • 数据刻度 • 图像加强
• 声波成像资料的处理
• 深度与速度的校正 • 图像的增强和处理
电导率曲线:DB1、DB2、DB3、DB4、 DB1A、DB2A、DB3A、DB4A; 方位曲线:P1AZ、RB、AZIM、DEVI。
P1BTN、P2BTN、P3BTN、P4BTN、
电导率曲线:P1BTN、P2BTN、P3BTN、
P5BTN、P6BTN、GAZF、ETIMD、
P4BTN、P5BTN、P6BTN;
成像测井技术
![成像测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a737abbc77da26925c5b0bd.png)
成像测井技术目录1电成像测井 (2)1.1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1] (2)1.2 阵列感应成像测井技术 (3)1.3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 (4)2声波成像测井 (4)2.1超声波成像测井 (5)2.2偶极横波成像测井 (6)3核磁共振成像测井 (6)4成像测井技术的应用 (7)4.1岩性识别 (7)4.2沉积构造识别[4] (10)4.3沉积微相研究[5] (12)4.4裂缝系统的分析 (14)4.5地应力分析[11] (29)5成像测井的发展趋势 (32)参考文献 (33)成像测井技术测井起源于1927年的法国,当时只有测量视电阻率、自然电位、井温等仪器,经过近80年的发展,如今发展成为以电法测井仪、声波测井仪与核磁共振测井仪等系列的测井仪器。
回顾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测井技术经历了从模拟测井到数字测井、数控测井、成像测井的发展历程。
成像测井技术是美国率先推出的具有三维特征的测井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新的测井技术。
它是在井下采用阵列传感器扫描测量或旋转扫描测量,沿井眼纵向、径向大量采集地层信息,利用遥传将采集到的地层信息从井下传到地面,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井壁二维图像或井眼周围某一探测范围内的三维图像。
因此,成像测井图像比以往的曲线表达方式更精确、更直观、更方便。
传统的测井只能获取井下地层井眼周向和径向上单一的信息,它适用于简单的均质地层。
而实际上地层是非均质的,尤其是裂缝性油气层的非均质性最为明显,在地层的周向和径向上的非均质性也非常突出。
这促使人们开始利用非均质和非线性理论来设计测井仪器。
成像测井技术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获取井下地层井眼周向方位上和径向上多种丰富的信息,能够在更复杂、更隐蔽的油气藏勘探和开发方面有效的解决一系列问题:薄层、薄互层、裂缝储层、低孔隙低渗透层、复杂岩性储层评价;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的确定;固井质量、压裂效果、套管井损坏等工程测井问题以及地层压力、地应力等力学参数的求取等等。
成像测井方法简介
![成像测井方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42867503c1ec5da50e2702d.png)
三、偶极横波成像测井的应用
1、识别岩性和划分气层
地层纵横波速度比与地层岩性有关。 白云岩
石灰岩 纯砂岩或含气砂岩
vp vs 1.8
v p vs 1.86 v p vs 1.58
地层纵波速度随地层含气饱和度的增加而降
低,但横波速度变化较小,因此随含气饱和度的
增加,纵横波速度比减小。如图所示。
2)、裂缝区域有效性分析
因地应力释放引起的椭圆井眼的长轴方向, 为
地层最小主应力方向。 而诱导缝的走向平行于最
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 根据偶极子资料计算的快横波方位为地层现
今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
椭圆井眼法、诱导缝法及WSTT快慢横波法计算
但是从WSTT 上看, 在Ⅰ段, 斯通利波能量并没有
明显衰减, 上行和下行反射系数都没有显著增大,
且变密度图像上没有变化, 因此判定此段不发育有
效裂缝, 成像上的暗色曲线为无效裂缝。
而在2334.5m 以下的Ⅱ段, 斯通利波能量衰减强 烈, 且理论斯通利波时差曲线和实测斯通利波时差 曲线出现了差异, 反射系数变大, 变密度图像上出 现模糊的V 字型条纹, 因此判定此段为渗透性较强 的地层, 为有效张开缝, 且渗透性极好, 对储层有 较大贡献。
软地层:地层横波速度小于井内泥浆声波速。
在软地层内,无法由单极子声源获取地层横波信息。
2、偶极声波源
偶极声波源可以使井壁一侧压力增加,另一侧
压力减小,使井壁产生扰动,形成轻微的挠曲,在 地层中直接激发横波。 产生的挠曲波的振动方向与井轴垂直,传播方 向与井轴平行。
其工作频率一般低于4KHZ。
单极子声源 振动示意图
尽管RSFL大于RERD ,但M2RX大于M2R1、RERD 大于RERM。所以储层为油层。
LogView操作处理流程分解
![LogView操作处理流程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f7a92d005087632311212e9.png)
LogView软件操作流程中油测井资料评价中心阿曼解释站二○○六年七月说明1. 《LogView软件操作流程》中所述软件版本为v4.0。
2.软件操作流程以STAR & CBIL为例(部分图例为XRMI),其他成像资料处理流程基本一致。
3. XRMI资料的处理过程和EMI处理一致。
4.对LogView软件的更进一步了解,请参考吉奥特公司提供的《LogVision 平台用户手册》和《LogView用户手册》等相关资料。
©2006 中油测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目录1 LOGVIEW的安装、启动及退出 .............................................................................................. - 3 -2.成像测井资料数据加载 ............................................................................................................... - 4 -3.LOGVIEW测井资料处理 .......................................................................................................... - 6 -3.1预处理 (6)3.1.1 电成像测井资料预处理................................................................................................... - 6 -3.1.2 声成像测井资料预处理................................................................................................... - 9 -3.2图像生成及其质量控制.. (12)3.2.1 电成像图像生成............................................................................................................. - 12 -3.2.2 声成像图像生成............................................................................................................. - 13 -3.2.3 声电成像图像质量控制................................................................................................. - 14 -3.3各种井周地质现象在成像资料上的人工拾取 .. (15)3.4裂缝视参数的定量计算方法 (17)3.5溶蚀孔(洞)视参数的定量计算 (20)3.6倾角自动计算、移去构造倾角 (22)3.7裂缝检测(DCA) (23)3.8地应力分析 (23)4.输入输出曲线 ............................................................................................................................. - 25 -5.OMAN解释站提供给PDO的绘图文件 ................................................................................. - 28 -6.OMAN解释站提供给PDO的解释成果表 ............................................................................. - 30 -1 LogView的安装、启动及退出LogView软件的安装随LogVision平台安装一同进行。
成像测井技术 精品讲义
![成像测井技术 精品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26187ac10a6f524cdbf8545.png)
所谓成像测井技术,就是在井下采用传感器阵列扫描测量或旋转扫描 测量,沿井纵向、周向或径向大量采集地层信息.传输到井上以后通过图 像处理技术得到井壁的二维图像或井眼周围某一探测深度以内的三维图像 。这比以往的曲线表示方式更精确、更直观、更方便。
成像测井仪器有别于数控测井仪器的特点,就在于成像测井仪器的设 计都在某种程度上考虑了地层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尽管有些成像测井( 如偶极横波成像测井)仍然是以曲线方式而不是以成像方式作为测井成果 输出。
裂缝识别─网状缝
火成岩溶蚀孔洞
声电成像识别孔洞
砾岩裂缝
火成岩溶蚀孔洞
声电成像识别孔洞
评价薄层
注1:现今地应力分析:由于钻孔打开岩层,构造 应力释放,造成井眼定向崩落。利用地层倾角双井 径曲线或STAR的井径曲线,计算井眼崩落扩径方向 。椭圆形井眼长轴方向与现今地层中的最大水平主 应力方向垂直,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平行。图中 双井径差异大,沿140-320度方向井壁出现大段垮 塌,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50-230度。
成像测井技术发展背景
随着世界油气资源勘探程度提高,新发现油气藏在规模上趋于小型化。在储层 物性及构造形态上趋于复杂化,应用目前的勘探技术和装备发现并评价这类油气藏 ,勘探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测井信息的主要应用是解释油气层。但是,在我国陆相和海相沉积地层中, 油气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测井解释油气层正面临着以下技术难题。
(见后页图)
0
自然伽玛
150
api
-40 Ⅰ号极板方位角 360 10 度
10
10
CAL13<CAL24
CAL13>CAL24
钻头直径
20
in
1-3 井径
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及解释规范
![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及解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75c36e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9.png)
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及解释规范I范围本原则规定了MRIL-C型、MRIL-C/TP型和MRIL-Prime型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和解释旳技术规定。
本原则合用于MRIL-C型、MRIL-C/TP型和MRIL-Prime型核磁共振测井数据旳处理和解释。
2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旳条款通过本原则旳引用而成为本原则旳条款。
但凡注日期旳引用文献, 其随即所有旳修改单(不包括勘误旳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 然而, 鼓励根据本原则抵达协议旳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旳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旳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
SY/T 5132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定SY/T 5360裸眼井单井测井数据处理流程3解释软件解释软件包括:——express解释软件;——DPP解释软件。
4测井资料质量检查4.1根据SY/T 5132规定对测井原始资料进行质量检查。
4.2检查对比原始测井资料与编辑回放测井资料旳一致性。
5数据合并及深度校正5.1数据合并测井资料处理前, 应将程序中所用到旳测井数据转换成统一旳数据格式, 并合并为一种文献。
5.2深度校正用核磁共振测井并测旳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深度校正。
6 MRIL -C型、MRIL - C/TP型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6.1处理流程MRIL -C型、MRIL - C/TP型资料处理流程如图1。
图1 MRIL-C型、MRIL-C/TP型资料处理流程图6.2回波处理( MRILPOST)6.2.1回波处理流程如图2.图2回波处理流程图6.2.2对回波串进行反演拟合, 得到T2分布、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地层束缚水孔隙度和可动流体孔隙度等。
6.2.3输入曲线重要包括:——ECHO:长等待时间原始回波串, 单位为毫秒(ms);——ECHOB:短等待时间原始回波串, 单位为毫秒(ms)。
6.2.4输入参数重要包括:-STEP:开关控制选择, 体现暂停或继续;-DEPTH: 深度信息;-BIN: 用拟合回波串所用Bin旳个数;-ECHO: 计算T2分布旳原始回波申序号、回波个数和回波间隔;-MODE: 显示操作模式(浏览或记录);-SCALE: 设置比例;-FILTER: 设置低通滤波和平均值参数。
成像测井数据处理中分辨率匹配及深度校正方法
![成像测井数据处理中分辨率匹配及深度校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f7509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1.png)
成像测井数据处理中分辨率匹配及深度校正方法
闫建平;蔡进功;郑德顺;隋鲁宁
【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卷),期】2009(037)001
【摘要】成像测井由于分辨率高、信息量大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其采样密度相当高,在深度校正数据预处理中,当与常规测井数据进行分辨率匹配时带来了困难,通常的插值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快速且精度较高的阿克玛(Akima)光滑等距插值方法,对常规测井自然伽马(GR)曲线进行插值处理,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成像测井带测GR曲线的深度偏移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地进行测井数据分辨率匹配及有效地校正成像测井曲线的深度误差,为进一步提高成像测井图像解释的精度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闫建平;蔡进功;郑德顺;隋鲁宁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84
【相关文献】
1.地层倾角数据处理中的深度校正 [J], 罗晓永
2.成像测井数据处理中深度匹配方法研究 [J], 闫建平;首祥云;邓少贵;赵中明
3.基于自动匹配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校正方法 [J], 张伟
4.基于深度学习特征匹配的视频超分辨率方法 [J], 程松盛;潘金山
5.BP神经网络在随钻超声成像测井数据处理中的方法研究 [J], 赵健;卢俊强;吴金平;门百永;陈宏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像测井
![成像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8d2a952e0722192e4536f642.png)
成像测井解释模式
成像测井的图形仍然是一种物理属性,它只是地下地 质特征的间接反映,只有充分利用岩芯资料对各种成像测 井特征进行刻度,建立起电图像特征与各种地质属性之间 的关系,才能对复杂的地质现象进行正确的评价。 标准图象模式是成像测井资料地质解释的基础,按成 像图的颜色、形态,综合动静态图象基本特征,结合录井 岩心资料,以及所包含的地质意义,可以将图象分为两大 类,十小类标准图象模式。
6、对称沟槽模式
特指由于地应力不平衡造成的椭圆形井眼崩落,在成像图 上,一般表现为沿井壁分布的两条互呈度对称的垂直暗色沟槽。
7、斜纹模式
这种模式不是斜交井轴的平面在成像图上的反映特征,因 为一般斜交井轴的平面在成像图上呈正弦曲线形态,而该模式 在成像图上表现为不对称的倾斜纹理,因而它不是地层本身的 特征,而是由于钻井过程中,使用特殊工具螺扶或特殊钻头对 井壁造成的螺旋形划痕。这种模式在声波成像图上有时会见到, 一般出现在岩性较致密的层段,因为它近似一种组合线状模式, 往往被误解为层理的显示特征。
井周声波成像测井是使用一个以脉冲回波方式工 作的旋转换能器来实现对整个井壁的扫描。岩性及 岩石物理特征的变化以及井壁介质几何界面的变化 将导致被测量的回波幅度及传播时间的变化。将其 汇总即可得到井壁的图像。回波幅度强弱主要取决 于井壁地层与井中流体的声阻抗差异和井壁规则程 度,声阻抗大,则回波幅度图像亮反之则图像暗。 传播时间图像主要反映井眼几何形态,作为回波幅 度图像解释的辅助工具。
断层成像图上表现为正弦暗线条,与层面斜交,倾角较大, 当胶结作用强烈时,也可表现为亮线。断层两侧的地层有明显 的错动。
5、杂乱模式
动静态图象上反映颜色混杂无序,但这种模式仍有一定的 地质意义。如沉积过程中的扰动构造、重力滑塌和某种快速堆 积的沉积环境。此外,当成像图上碳酸盐岩或火成岩中溶蚀孔 洞裂缝及孔洞十分发育或不均匀分布着泥质时,当井眼存在不 规则状滑塌时,当测井资料较差时,均有可能导致杂乱模式的 出现。
高精度随钻成像测井关键技术
![高精度随钻成像测井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d50fa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7.png)
高精度随钻成像测井关键技术路保平;倪卫宁【摘要】为了解决随钻地质导向系统距离钻头远、检测信息少和检测精度低的问题,基于随钻扇区扫描原理,结合MEMS动态工具面检测技术、近钻头伽马旋转累计计数成像采集算法和随钻电阻率动态PID调节发射驱动成像采集算法,研制了高精度近钻头伽马成像测井仪和高精度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实现了近钻头伽马16扇区测量与随钻电阻率128扇区测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随钻采集到的近钻头伽马成像测井数据可为复杂油气藏地质导向钻进提供技术支持;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数据与电缆测井数据吻合,可为随钻地层评价提供可靠数据.研究表明,利用近钻头伽马成像测井仪和高精度随钻电阻率测井仪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测井数据,为地质导向和地层评价提供支持.【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年(卷),期】2019(047)003【总页数】8页(P148-155)【关键词】随钻测井;成像测井;伽马测井;电阻率测井;地质导向;工具面【作者】路保平;倪卫宁【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101;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11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钻测井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随钻伽马、随钻中子孔隙度、随钻电磁波电阻率和随钻声波等随钻测井技术,不仅随钻测井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而且向随钻成像测井方向发展。
目前,已经应用的随钻成像测井技术包括伽马成像、电阻率成像、中子密度成像、超声波成像和核磁成像等,其中部分随钻测井技术的数据质量已经接近或达到了相应电缆测井技术的水平,因此随钻测井的时效性和原状地层测量的优势更加明显。
近年来,以随钻伽马成像、随钻电阻率成像和随钻中子密度成像为代表的随钻成像测井技术,其测量精度和分辨率显著提高。
以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为例,国外各大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均研发了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仪器[1-5],并且随着发展细分为标准成像和高清成像2个序列,如Schlumberger公司的GVR和MicroScope高分辨率随钻侧向电阻率成像测井仪。
fracmen中文操作手册(含练习)
![fracmen中文操作手册(含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3b2c405ba1aa8114431d974.png)
成像测井数据可以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有关裂缝大小和密度的信息。每一个单位长度上 截断裂缝的数目(即 P10 裂缝线密度)可以用来估计整个储层的裂缝体密度(P32, P33, 或总裂缝数目)。在预测裂缝分布时,成像测井数据是最好的(经常也是唯一可以利 用的)的数据。同时,它也揭示了裂缝密度和裂缝方位与油藏的其它(诸如储层的方 位和厚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1) 在 文件 菜单,选择 输入| 井数据 2) 在 打开文件 对话框中,选择文件类型为 井数据(*.las)。 3) 按 CTRL 键同时选中“Golder1_S”和“Golder1_S”,然后点击 打开。
由于这些文件名中包含与之相对应的井的名字, 数据自动建立与“Golder1”井的联系。 这些数据被默认地命名为“WellFractureLog_Golder1_bed”和 “WellFractureLog_Golder1_frac”。下面对这两个成像测井文件进行重命名操作:
FRED 2007 Workshop
©2007, Golder 测井分析
这两口井原来的 x 和 y 坐标的单位是米制,而 z 坐标单位是英尺制,我们需要把 z 坐 标单位也改成米制,操作步骤如下:
1) 在左边的 对象 窗口,按 CTRL 键 同时选中“Golder1” 和 “Golder2”; 2) 鼠标放在“Golder1” 或 “Golder2”点击右键, 然后选择 编辑几何方位; 3)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靠近下边缘可以看到 z 这一栏,选择 ft. to m ,z 坐标的单位
就自动更新了。
4) 点击 确定 ,井坐标的显示进行了更新。 5) 点击 显示整体 按钮,两井在窗口中心显示。 为看到每口井沿井身的测量深度,进行如下操作: 1) 在 对象 窗口,按 CTRL 键同时选中
成像测井
![成像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981b7de1524de518964b7dc1.png)
STAR-II 测井仪器示意图 STAR电成像 5.50 in. OD 139.7 mm 强力 扶正器 方位短节 万向节 声成像
电阻率 电子线路
6-极板 极板 电阻率 探头部分
声波 电子线路 扶正器
声波探头 部分
STAR II 数据采集
声成像 电成像
N W
图象扫 描点呈 螺旋状 每圈有 250 个 扫描点 (垂向比 垂向比 例尺夸 大)
STAR II
声 电
成像
测井原理
与 地质
应用
中国海洋石油测井公司
主 要 内 容
1、成像测井的必要性 、 2、STAR II 仪器结构 、 3、电成像与声成像的互补关系 、 4、STAR II 数据处理所需测井信息与质量控制 、 数据处理所需测井信息与质量控制 5、测井解释方法原理 、 6、STAR II 测井资料的计算机处理 、 7、 测井资料的地质应用 、
STAR-II成像仪的技术特性
• • • • • • • • 直径 (极板处) 5.50 英寸 139.7 毫米 (小直径STAR 5.00 英寸) 耐温 350°F 177°C 耐压 20,000 psi 137.9 Mpa 最小井眼 6.70 英寸 170 毫米 最大井眼 21.0 英寸 533 毫米 井斜角 0° - 90°以上 地层电阻率 1Ω·m - 3,000 Ω·m
成像测井的必要性
1。油气勘探开发的难度加大; 2。地球物理测井信息具有多解性; 3。成像测井技术反映井壁附近地质信息精确、 直观和方便,实现地质家“钻”到井里“审 视”地层的梦想,很多情况下避免了多解性; 4。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加大,地质家需要更加 细致地了解地层特征; 5。要解决过去测井方法无法解决的地质勘探 开发和钻井工程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主要内容有:
一、测井数据预处理
二、图象处理 三、假象识别 四、FMS解释方法
一、测井资料预处理
1.曲线标准化:消除供电电流变化引起的图象失真, 主要考虑局部变化(满刻度)和信号饱和的问题 2.规范化处理:使电极在较长的井段内具有基本相 同的平均响应 3.速度校正:恢复采样数据对应的真深度,消除仪 器非匀速运动引起的曲线及图形畸变 4.深度对齐:不同排的纽扣电极其垂直位置不同 5.深度控制:采样间距太小对诸如深度单位转换等 问题引起的深度严重偏差进行处理 6.坏电极剔除:(合理设置上下门槛来识别坏电极 数据;通过相邻电极间的插值恢复失掉的数据)
•速度校正
二、图象处理
1.图象生成:按照每个纽扣电极的方位及深度进行采 样,将采样数据组成矩阵,每个矩阵元素表示图象 上一个灰度点 2.色度标定:建立扫描曲线幅度大小与灰度或色度的 对应关系,有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 3.图象增强:增强图象的对比度,使地层的某些特征 更明显,可采用频域增强和空间增强两种方法 4.图形显示:将处理后的曲线图或灰度图在终端设备 输出 5.图象分割:从图象中分割出主要反映裂缝、孔洞的 子图象,以便进一步处理和计算,主要方法有基于 图象灰度直方图的阈值分割算法和二维变换图象增 强算法
奇异点多阈值分割算法效果
2D小波变换谱图中去掉垂直方向信息后的FMI图象
2D小波变换谱图中去掉水平方向信息后的FMI图象
三、假象识别
1.测井采集假象:由井下仪器问题引起的假象,包括 泥岩(质)段对仪器拖曳产生的“卡住”和“黏附” 问题、纽扣电极失效产生的数据损失问题及泥浆涂 抹电极使成像质量下降问题。 2.井壁假象:指由井眼物理特性所引起的那组假象, 包括井眼不规则段产生的接触问题、偏斜井眼中的 间隙问题、泥饼厚度太大引起的问题、仪器压刻痕 假象及钻杆摆动形成的假象等。 3.处理假象:指由于图象处理方法不当所引起的图象 畸变,包括动态窗长、异常高/低电导率薄层、重 新标定及深度匹配。 4.衍生假象:指由于井眼几何形态、地层微电阻率扫 描仪的测量特性和泥浆滤液的侵入使成像图与岩心 上的观察结果有区别。
四、FMS解释方法
㈠况、观察FMS测井曲线特征、注意仪器旋 转速度、留心极板压力增大段和大角度的井斜段。
㈡、FMS图象的解释方法
1.划分区域的主要沉积单元(裸眼井测井曲线); 2.推断构造特征,确定可能的储积层段(倾角测井矢量 图、当地地质资料、地震资料); 3.识别油气层和致密的胶结层; 4.详细描述岩心,并进行对比; 5.划分可能的解释范围(沉积情况、区域地质知识); 6.确定FMS图象的质量等级(根据岩心对比资料、按 “置信度”划分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