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合集下载

源绿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简介

源绿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简介

源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基本情况:1、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红寺堡镇源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张李龙(本合作社法人代表)姬明勇(本合作社股东)联合38户农民于2012年4月成立,合作社位于红寺堡镇梨花村幸福组,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销售及生产经营相关技术信息服务。

拥有中药材种植面积1000亩,全自动喷灌500亩。

主要种植板蓝根、射干、防风、白术、知母等畅销型药材,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源绿合作社坚持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宗旨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民主管理、自我发展"的组织原则运作。

设置了综合办公室、购销服务部、技术服务部、股金服务部,制定运作程序、规范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合作社健康有序的发展。

合作社采取"五统一"措施,不断提高合作社工作效率。

一是统一种植。

目前已拥有药材种植1000亩,包括喷灌500亩。

二是统一服务。

合作社社员种植所需化肥、种子、农药、微耕机等物资统一购置,达到质优价廉,切实减少投资成本,创造直接效益。

三是统一标准。

坚持"科技兴社、项目带动、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加强基地生产的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药材品质和安全性。

四是统一收购。

将合作社社员生产出的产品进行统一收购,解决农户销售难的后顾之忧,保障种植户的利益。

五是统一销售。

与批发市场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对生产出来的药材进行销售。

2、企业经营现状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将中药材生产作为调整发展生态农业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优先发展,全区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已成为我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合作社成立第一年,种植板蓝根350亩,对防风、黄芪、牛蒡子、蒲公英等几种药材进行试验种植,面积达到150亩,年度净利润达到了48.3万元;2013年时扩大了板蓝根种植面积,达到了700亩,由于上年度试验品种部适合我区种植,又引进了桔梗、旱半夏、党参,同时大胆扩大试验面积到200亩,且培育了射干种苗100亩,年度净利润达到了105.8万元;2014年随着射干价格上涨,2013年度旱半夏、桔梗试验失败,今年重点发展射干种植,目前以种植射干800亩,育苗200亩,预计本年度销售额能达到700万元,净利润可达到280万元3、企业发展定位、未来发展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保护野生资源,发展地道药材,抓好规范种植,扶持龙头企业,建立完善以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运行机制,因地制宜地发展中药材生产,大力推进我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doc

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doc

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盘活林地资源,促进林农增收————记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于10月注册正式挂牌成立,位于白岩乡檀木村,是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而出现的农村林业新型经营实体,是我市林改后出现的首家中药材种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各级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与支持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湘西州湘泉制药厂和吉首市武陵山地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两个战略合作伙伴,将中药材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了合作社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现代生态中药材种植产业。

目前合作社辐射周边6个行政村,现有社员228户,参加意向报名加入合作社组织的农户300多户,固定资产500万元,实现林地流转3500亩,总产值达3XXXX年,每年按70元/亩支付租金,共计年租金24.5万元。

通过流转让农村闲置林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展,为实现现代林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保障。

二是投入财力人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合作社投入资金90万元,劳动力2XXXX年实现赢利500万元。

二是农户不仅有土地租金,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收益13180元。

三是得到战略合作伙伴湘泉制药等企业的扶持,共同谋划基地发展,湘泉制药等企业先期垫付成本(如:苗木、种子、化肥和除病药物),统一收购时剔除成本,获得赢利160万元。

四是支部赢利。

“公司+基地+支部+合作社+成员”的运作模式,每年从收益中提取2万元资助所在地党支部投资当地公益事业。

五是老百姓赢利。

合作社不仅发展了基地,而且争取了上级150万元资金支持,硬化村道5.5公里,方便了附近村老百姓出行。

合作社成立以来,得到了各级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基地和所在村基础设施都得到很大改善。

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典型先进事迹材料(共3篇)

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典型先进事迹材料(共3篇)

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典型先进事迹材料(共3篇)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脉的余脉龙岗山南麓的辉南县样子哨镇大椅山村,成立于20XX年,合作社带领成员发展天麻、林下人参、贝母等林下中药材种植,形成以技术、市场为先导、以基地、农户为依托,以品牌、加工为后盾六位一体的合作发展模式,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广大农户从中获得了良好的种植收益。

目前合作社发展成员560户,合作社在本县共发展林下参1万多亩,天麻8万多平方米,五味子70余亩;先后在柳河、珲春、集安、抚松、白山建立5个林下中药材基地,辐射带动吉林、通化、辽源、延吉、铁岭、锦州等21个县市区,带动农户种植林下药材面积*****余亩,会员户均增收10万余元。

20XX 年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示范社。

一、科技领航、市场牵引,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内驱动力领先的天麻繁育栽培技术是合作社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

合作社掌握长白山乌杆天麻育种栽培核心技术,创办者周长霞是东北掌握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第一人,驯化培育出品质优、产量好、抗逆性强的长白山乌杆天麻品种,命名“乌美”,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是吉林省目前唯一审定通过的天麻品种。

乌美天麻配合有性繁殖技术,产量比原来无性繁殖翻一翻。

周长霞成为东北天麻育种、栽培领域的无冕之王,受邀参与编写吉林省无公害农产品天麻地方标准,与人合著的《天麻栽培200问》科普读物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系列丛书,为吉林农大代培2名研究生,被评为吉林省首批农民实用型专家,并授予农民科学家称号。

合作社拥有现代化的发菌室和菌种厂,占地面积3000多平米,年可生产菌种20万袋,为会员统一提供天麻种子,并直接配送到户,有效保证了品种的纯正,为天麻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合作社大力开展科技培训。

五年来,在县内外共举办林下中药材种植培训班30余期,培训农民9000余人次。

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

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

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一、合作社简介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种植中药材、发展林业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合作社。

成立于2015年,总资产达到500万元,注册资本金100万元。

现有合作社成员20人,其中包括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农民。

目前,合作社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林业、中药材种植、稻米种植等,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

二、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合作社的创立和初步发展(2015年-2016年)2015年,一些种植中药材的农民和林业从业人员发起了这个合作社的创立,并成立了临时管理委员会。

在这一阶段,合作社主要经营茶树和中药材种植,产值较小。

2.第二阶段:合作社的机构完善和规模化发展(2017年-2018年)2017年,合作社正式获得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成为一家正式的合作社。

此时,公司的规模已经有了显著的增长,个人纯收入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这一阶段,合作社发展了种植技术,提高了种植的科学性和效率。

3.第三阶段:合作社拓宽经营范围、提高品质和产值(2019年至今)在这一阶段,合作社继续拓展经营范围,发展林业和稻米种植。

同时,合作社注重产品品质,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山区的生态环境,使得产品的质量和口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社与农民的合作模式合作社与当地的农民合作,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方法,提高其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合作社向农民提供包括技术培训、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等一系列的指导和帮助,最大化地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和利益。

2.合作社的市场拓展模式在市场方面,合作社与一些大型的种植企业合作,提供中药材、林产品等相关的订单,同时加强与客户的联系,以确保及时交货和满足客户需求。

3.合作社的资金筹措模式在资金筹措方面,合作社积极与当地银行进行合作,获得银行的贷款,扩大了业务规模和范围。

四、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在经济效益的同时,合作社还对当地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黔东南州中药材产业典型案例

黔东南州中药材产业典型案例

黔东南州中药材产业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中国著名的中药材产地之一。

该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湿润,山地起伏,土壤肥沃,适宜各类中药材的生长。

近年来,黔东南州的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典型的成功案例,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茯苓种植兴业茯苓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健脾益肺的功效。

在黔东南州的某县,当地农民利用当地优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茯苓种植业。

通过科学耕作和管理,茯苓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该县还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茯苓的加工水平,使其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到海外市场,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二、当归加工打造品牌当归是一种具有补血养颜、调经通络的中药材,被誉为“女性之药”。

在黔东南州的一个小村庄,当地农民凭借丰富的当归资源,自发组织起当归种植和加工的合作社。

通过统一的种植标准和加工流程,打造了自己的当归品牌。

该合作社还开展了当归的深加工,生产出一系列当归相关产品,如当归膏、当归饼等,受到市场的好评。

如今,当地的当归产业已成为引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三、杜仲养殖引领发展杜仲是一种被称为“补肾强腰”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在黔东南州的另一县,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杜仲养殖业。

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科学养殖技术,当地农民开始大规模种植杜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政府还支持当地企业研发杜仲相关产品,如杜仲茶、杜仲酒等,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四、黄芪种植带动就业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益气健脾、补中益外的功效。

在黔东南州的某个乡村,当地政府积极推动黄芪的种植。

通过培训农民种植技术和销售技巧,黄芪种植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政府还组织当地企业对黄芪进行深加工,推出了黄芪胶囊、黄芪片等系列产品,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

黔东南州的中药材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品质不稳定、市场波动等。

2019年整理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

2019年整理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

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 记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一、合理利用闲置林地,全面发展药材种植二、规范流转林地资源,实现林业集约经营节约、集约利用林地是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根据以用为先、依法进行、分类处理、集约利用的原则,林权管理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做好林地资源管理工作,向合作社提供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实现了林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在有限的空间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流转数量增加和规模逐步扩大。

合作社自成立起就开始注重林地流转,在自有500亩林地的基础上通过互换、入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目前已将4个村(白岩乡作落村、檀木村、桥六村和马颈坳镇汩比村)集体和农户承包的3000亩林地流转连片使用。

签订流转合同手续的农户有228户,流转林地3500亩,流转期20年,每年按70元/亩支付租金,共计年租金24.5万元。

通过流转让农村闲置林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展,为实现现代林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保障。

二是投入财力人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合作社投入资金90万元,劳动力2200个,整治林地3500亩,人行道路7300米,兴修排水渠2400米,灌溉池320口,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了林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林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极力创建就业平台四、林权改革效益突显,合作经营实现五赢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在林地流转中使农户、支部及合作伙伴得到实惠,实现了森林资源资产要素与市场要素的有机结合,促进林业的规模经营,激活了林业要素市场。

实现了五赢:一是专业合作社股东每年实现赢利500万元。

二是农户不仅有土地租金,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收益13180元。

三是得到战略合作伙伴湘泉制药等企业的扶持,共同谋划基地发展,湘泉制药等企业先期垫付成本(如:苗木、种子、化肥和除病药物),统一收购时剔除成本,获得赢利160万元。

延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简介发言稿

延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简介发言稿

做强做大中药材产业助推农民增收致富——腾飞中的延津县延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延津县延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4月注册成立,位于新乡市延津县石婆固镇大柳树村,现有社员2400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辐射带动延津县及周边 9个地、市的农户1万户,种植中药材2万亩。

2014年,中药材总产量达到5330吨,产值4800万元,社员年均增收1.1万元。

我社以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生产的药材品种主要有板蓝根、地黄、桔梗、红花、金银花、白芷等。

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管理模式,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有力促进了社员的增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014年12月30日注册的“元志”商标,成为新乡市知名品牌,得到周边众多农户的信赖和国内多家知名企业的认可。

我社的做法主要有:一、完善制度规范发展合作社成立之初,制定了符合我们自身实际的《延津县延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章程》,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理事会,5人组成的监事会,制定并逐步完善了成员管理、生产经营、议事决策、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盈余返还、社务公开等11项合作社规章制度,保障了合作社健康发展。

每逢重大事务,均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一人一票表决,实行民主决策和管理。

财务管理方面,设立了独立账户、专人管理,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合作社财务制度,做到审批报账程序化,监事会每年对财务审核一次,年终公开合作社账目,做到公开透明。

二、实行“五统一”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制定了“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培训。

培训社员科学种植、规范管理,时刻掌握特色农业的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统一供种供肥。

与知名企业直接挂钩,保证了农资的品质,同时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社员投入成本;统一科学管理。

要求社员必须按照无公害规程生产,保证了药材的品质,达到无杂、无霉变、无农药残留,提高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统一收获。

购买大型药材撒播机、收获机、喷药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人工种植和收获模式,减轻了社员的体力劳动强度,降低了投入成本;统一销售。

村健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_1

村健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_1

村健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一、基本介绍平遥县东泉村健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XX年,合作社注册社员5人,是平遥县第一家集杂粮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企业。

合作社加工厂占地面积20亩,具有大规模收购、储存、加工的能力。

成品库容量1000吨,原粮储存能力3000吨,加工生产线四套,日加工能力40余吨。

合作社主要从事十几种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包括红小豆、黄豆、黑豆、小米、绿豆、花椒、山蘑菇、荞麦、莜麦玉米等杂粮的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

成立背景山西农业之长在于特,粮食之长在于杂,是闻名中外的“杂粮王国”。

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和悠久的农耕历史使我省成为优质杂粮的“黄金产区”,成就了我省杂粮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品质优良、保健性强、食药两用等特色。

平遥县作为传统农业县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但农村和农民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几乎没有。

东泉镇属丘陵地段,土地适合小杂粮的种植条件,适合谷子、黑豆、黄豆、绿豆、莜麦、高粱等种植。

运行情况.近年来,看着家乡的父老乡亲逐步失去了对土地的期盼,而为改变家庭的贫穷困境,纷纷外出务工,不少土地荒芜的现象深有感触,心痛不已。

东泉镇位于平遥县城东南16公里处,是一个丘陵山区乡镇,也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乡镇。

全镇耕地少,辖区面积和辖区跨度大,自然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但这里素有杂粮种植的传统,而且基本上属于天然无公害的产品。

通过多年对市场的了解,如果将杂粮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一来市场前景广阔,二来也可避免失耕土地的出现,三来也可通过杂粮的种植为老百姓的增收做些贡献。

合作社理事长张中毅未雨绸缪,积极与县镇党委政府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结果他的想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于是合作社理事长张中毅决定将这几年辛苦积攒下来的资金全部投入杂粮产业的开发中。

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情况汇报

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情况汇报

山友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情况汇报一、合作社基本情况:我社于 2008 年 2 月成立,是**矿区第一家经过区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社现有一个核心示范园区、五个辐射园区。

核心示范园区—**市凌峰植物园位于**矿区大峪镇老槐山上,其它五个园区分别位于**矿区的大社镇、界城镇等山区。

自成立以来在社员们的园区内种植药材经济林,,观赏林,林果及生态混合林共个 1 万余亩。

2009 年我社的种植任务繁重,采用仿野生种植技术在雨季造林 2 万余亩,并结合区小流域治理造林推广采用仿野生种植地道药材连翘 ( 小灌木类,国家三类保护品种 ) 。

为今年 10 月下旬,迎接药厂和药商来峰合作办厂及建基地,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我社所做的工作1 、 2008 年 2 月合作社在区农协会的帮扶下,规范了相关登记手续,办理了企业代码证,税务登记以及银行帐户。

2 、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源型新产业、城需型农业、创意型农业是关键。

我合作社开创了在治理荒山的过程中,采用仿野生种植技术和引进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及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技术推广种植地道花卉药材 ( 地道、大宗,名贵 ) 和林果及生态混合林,把绿化、美化、香化、果化、林化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具有农源型新产业、城需型农业、创意型农业。

无棣众达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

无棣众达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

无棣众达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
关于滨州市服务业特色小镇的申请
无棣众达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起源2006年,经过几年风雨,于2012年正式注册成立,当时社员38名,两年后增加到180多名。

并纳入了三个家庭农场,于2014年合作社骨干人员自筹资金流转了土地800亩,建立了众达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之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再加上社员们的辛勤劳作,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于2015年得到了山东省农科院有关领导的关注,多次派来专家博士等工作人员实地考察指导,2016年在我社树立了招牌,命名为“黄河三角洲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设立了博士工作站,由市县领导亲自作了剪彩。

今年国庆节前夕,由省农科院李志芬书记和韩金龙博士到我基地考察,又给指出了新的规划模式,划出100亩地种植一些道地药材,可直接使用和饮用的品种,作为观赏、采摘、保健食用一体的绿生态园。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有力量把我们的基地打造成一片绿色生态有特色的颐养特色,特此申请呈请批复。

无棣众达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7年12月29日。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脉的余脉龙岗山南麓的辉南县样子哨镇大椅山村,成立于20**年,合作社带领成员发展天麻、林下人参、贝母等林下中药材种植,形成以技术、市场为先导、以基地、农户为依托,以品牌、加工为后盾六位一体的合作发展模式,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广大农户从中获得了良好的种植收益。

目前合作社发展成员560户,合作社在本县共发展林下参 1万多亩,天麻8万多平方米,五味子70余亩;先后在柳河、珲春、集安、抚松、白山建立5个林下中药材基地,辐射带动吉林、通化、辽源、延吉、铁岭、锦州等21个县市区,带动农户种植林下药材面积15300余亩,会员户均增收10万余元。

20**年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示范社。

一、科技领航、市场牵引,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内驱动力领先的天麻繁育栽培技术是合作社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

合作社掌握长白山乌杆天麻育种栽培核心技术,创办者周长霞是东北掌握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第一人,驯化培育出品质优、产量好、抗逆性强的长白山乌杆天麻品种,命名“乌美”,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是吉林省目前唯一审定通过的天麻品种。

乌美天麻配合有性繁殖技术,产量比原来无性繁殖翻一翻。

周长霞成为东北天麻育种、栽培领域的无冕之王,受邀参与编写吉林省无公害农产品天麻地方标准,与人合著的《天麻栽培200问》科普读物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系列丛书,为吉林农大代培2名研究生,被评为吉林省首批农民实用型专家,并授予农民科学家称号。

合作社拥有现代化的发菌室和菌种厂,占地面积3000多平米,年可生产菌种20万袋,为会员统一提供天麻种子,并直接配送到户,有效保证了品种的纯正,为天麻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合作社大力开展科技培训。

五年来,在县内外共举办林下中药材种植培训班30余期,培训农民9000余人次。

对签约成员,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确保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全部技术环节,有效提高了社员的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

中药材种植汇报

中药材种植汇报

中药材种植汇报一、引言中药材种植是我国传统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为了推动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我公司积极投入资源,开展中药材种植工作。

本文将对我公司中药材种植的情况进行汇报,包括种植的品种、种植面积、种植技术和产量情况。

二、种植品种我公司主要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包括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经济价值,是我们重点哺育和推广的品种。

三、种植面积截至目前,我公司已在山东、湖北和云南等地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

其中,山东基地种植面积为2000亩,湖北基地种植面积为1500亩,云南基地种植面积为1500亩。

种植基地的选择考虑了气候条件、土壤质量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以确保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和品质。

四、种植技术为了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我公司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首先,我们对土壤进行了充分的改良和调理,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其次,我们采用了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距,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同时,我们还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用了生物防治和绿色防治的方法,减少对农药的使用。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中药材的管理和养护,包括适时的浇水、施肥和修剪等措施。

五、产量情况经过我们的努力,中药材的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人参为例,去年我公司山东基地的人参产量达到100吨,湖北基地的产量达到80吨,云南基地的产量达到70吨。

其他中药材的产量也有相应的增长。

这些成果得益于我们的科学种植管理和技术支持,以及农民合作社的积极参预。

六、市场销售中药材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我公司积极开辟市场,拓展销售渠道。

我们与各地的中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各类中药材展览和交流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我们的中药材主要销往国内市场,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七、结论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公司的中药材种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们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增长,市场销售逐渐扩大。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记白山市江源区林源春北五味子种植合作社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记白山市江源区林源春北五味子种植合作社
公司占地面积 1 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2 万平方米 ,现 有会 员
】3人, 8 员工 18 , 0 人 其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 3 人 , 0 国家级评酒
员1 , 名 高级特种调酒师 2 , 名 同时拥 有国内一流的酿酒设备 和全 自动灌装生产线 ,现在发展了 1 大系列产品 、8个品种 . 2 7 包括 五味子自 酒 、 五昧子饮料 、 五加饮料 、 莓饮料等 , 刺 蓝 步形成 了“ 种苗基地一栽培基 地一鲜果收购一鲜果深加 工一 产
加嫩芽 20吨 , 0 刺五加叶 10吨 ; 0 本项 目}建 完成后 , 五加种 广 刺
植面积将达到 8 0 , 0 亩 年产刺五加嫩芽将达到 8 0 , 0 吨 刺五;n ht  ̄一 将达到 4 0 。拟新建和改造厂区 30 -  ̄米 , 0吨 0 0' T - 引进精制生产
线 四 条 ,使年 产 量 由原 来 的 5 吨 达 到 10吨 。设 计种 植基 地 O 0
品销售” 的—条完整 的产业链 。白山市林源春北五味子种植合 作社 的蓬 勃发展得到了市 、 区政府 的充分肯定 。获得了江源
政府颁发 的“07 2 0 年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龙头企业” 自山市政 ; 府颁发 的“07 白山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 年 白山市工
20 亩 , 40 年加工刺五加茶、 养生液和胶囊等系列产品 0 。 1 吨 0
该 项 目达 产 后 , 年可 实现 销 售 收 入 326 元 , 均 净 利 8. 7万 年
润 7. 1 5万元 , 项 目以“ 作社 +农户” 2 本 合 为基 本运作模式 , 建 立刺五加 种植一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除可直接提供 3 个就业 0
其相关 的带动功能 , 将促 进当地种植业 、 运输 业 商贸 商局颁发的 信企业”江源区酒类行业协会颁发的“07 钺 ; 20 年 岗位外 ,

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

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

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我所在的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4年,由一群对中药材种植林业有着共同理想和追求的年轻人发起成立。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们专注于中药材的种植和销售,通过努力不懈的追求和不断的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在成立之初,我们就明确了合作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我们认为中药材的种植和林业产业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

因此,我们将资源集中在中药材的种植上,同时把林木的养殖作为中药材种植的补充和延伸。

通过推动中药材的种植和林业的发展,我们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经济效益。

其次,在技术方面,我们积极引进和传授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我们与多家科研机构和农业专家进行合作,不断学习和探索中药材的适宜种植方法和有效管理措施。

我们通过合理选择优质种苗、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精细管理等方式,提高了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合作社成员的技术能力,组织定期培训和交流,使得每个成员都能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

再次,我们注重市场营销工作。

我们与药企和中药材加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制定了合作协议。

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中药材的种植种类和数量,确保了产品的销售市场。

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参加各种农业展览和市贸会,提升了合作社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通过市场营销工作的努力,我们不仅取得了销售额的增长,还提高了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我们注重社会效益。

我们不仅关注经济效益,也注重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我们在合作社中,积极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提倡互助互爱,形成了和谐的合作氛围。

我们还重视社会责任,定期进行公益活动,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和老人。

我们坚信,只有使整个社会都受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们始终秉承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致力于中药材的种植和林业的发展。

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我们不仅取得了经济效益的提升,还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感。

源绿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简介

源绿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简介

源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基本情况:1、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红寺堡镇源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张李龙(本合作社法人代表)姬明勇(本合作社股东)联合38户农民于2012 年4月成立,合作社位于红寺堡镇梨花村幸福组,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销售及生产经营相关技术信息服务。

拥有中药材种植面积1000亩,全自动喷灌500亩。

主要种植板蓝根、射干、防风、白术、知母等畅销型药材,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源绿合作社坚持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宗旨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民主管理、自我发展"的组织原则运作。

设置了综合办公室、购销服务部、技术服务部、股金服务部,制定运作程序、规范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合作社健康有序的发展。

合作社采取"五统一"措施,不断提高合作社工作效率。

一是统一种植。

目前已拥有药材种植1000亩,包括喷灌500亩。

二是统一服务。

合作社社员种植所需化肥、种子、农药、微耕机等物资统一购置,达到质优价廉,切实减少投资成本,创造直接效益。

三是统一标准。

坚持"科技兴社、项目带动、服务三农" 的办社宗旨,加强基地生产的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药材品质和安全性。

四是统一收购。

将合作社社员生产出的产品进行统一收购,解决农户销售难的后顾之忧,保障种植户的利益。

五是统一销售。

与批发市场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对生产出来的药材进行销售。

2、企业经营现状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将中药材生产作为调整发展生态农业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优先发展,全区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已成为我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合作社成立第一年,种植板蓝根350亩,对防风、黄芪、牛蒡子、蒲公英等几种药材进行试验种植,面积达到150亩,年度净利润达到了48.3万元;2013年时扩大了板蓝根种植面积,达到了700亩,由于上年度试验品种部适合我区种植,又引进了桔梗、旱半夏、党参,同时大胆扩大试验面积到200 亩,且培育了射干种苗100亩,年度净利润达到了105.8万元;2014年随着射干价格上涨,2013年度旱半夏、桔梗试验失败,今年重点发展射干种植,目前以种植射干800亩,育苗200亩,预计本年度销售额能达到700万元,净利润可达到280万元3、企业发展定位、未来发展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要求,保护野生资源,发展地道药材,抓好规范种植,扶持龙头企业,建立完善以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运行机制,因地制宜地发展中药材生产,大力推进我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典型案例——鸡东县东保中药材合作社

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典型案例——鸡东县东保中药材合作社

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典型案例——鸡东县东保中药材合作社作者:申惠明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7期申惠明(鸡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鸡东 158200)摘要:鸡东县东保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社员现有81人,骨干社员15人,理事长臧胜利被鸡西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农民致富带头人”称号,鸡西市劳动模范、全省百名创业之星,合作社被认定为鸡西市科普示范基地。

合作社积极开展“四统一”服务。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典型案例1 基本情况一是统一培训服务。

聘请省农科院、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作为合作社的技术顾问和技术指导,定期对社员现场讲课、实地指导、发送资料等方式,统一对社员进行培训。

二是统一购买农资,统一到生产企业购买农膜、种子、化肥、农用柴油等农用物资,减少中间环节,节约生产费用。

三是统一组织生产。

合作社采取统一机械整地、管理、收获等。

四是统一销售。

合作社生产的中药材按品种专储、专加工、统一品牌销售,通过了有机认证。

2016年,合作社小中药种植面积达到700hm2,成为牡丹江和鸡西地区最大的北药种植基地。

合作社的季节性用工,在高峰期每天达百人以上,年可带动受雇村民增加工资性收入近百万元。

2 中药材发展情况兴农镇东保村地处鸡东县北部,与七台河市、勃利县接壤。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1333.33hm2,其中耕地面积333.33hm2,造林荒山800hm2余。

全村有300户,人口1 350人,人平均耕地面积2 466.67m2,常年有效积温为2 200℃,所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早熟品种。

种植农作物单一,产量低,农民收入少。

近几年兴农镇东保村主要种植农作物有大豆、玉米、向日葵等;主要特产有大豆、蕨菜、蘑菇、山木耳等。

村民的主要收入靠种地卖粮及外出打工,收入微薄。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以东保村委会为主体成立了鸡东县兴农镇东保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另外吸收本村中较有科技意识和经济头脑的村民为合作社成员。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简介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简介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简介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个致力于种植和生产中药材的合作社。

本简介将介绍我们的使命、目标、种植范围以及我们的优势。

使命
我们的使命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和安全的中药材,以促进健康和福祉。

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自然种植和良好的农业实践,种植出优质的中药材,并确保其符合药材质量标准。

我们也努力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以可持续的方式经营。

种植范围
我们在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种植多种中药材。

我们采用科学的育苗方法、合适的施肥和灌溉技术,确保植物的生长和采收质量。

一些我们种植的主要中药材包括黄芪、当归和枸杞等。

优势
我们的合作社有以下优势:
1. 专业知识: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种植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能够提供中药材种植的专业指导和咨询。

2. 质量保障:我们严格遵守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确保我们种植的中药材符合商业和药理要求。

3. 可追溯性:我们采用全程追溯系统,记录和追踪中药材的生产和采购信息,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4. 合作机会:我们欢迎与其他行业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探索中药材的开发和利用。

了解更多关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信息,请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与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发展中药材产业。

---------
注:本文档中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法律意见或法规要求。

有关具体法律事务,请咨询专业律师。

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变荒山为“聚宝盆”
——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在云贵高原边陲武陵山麓,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千工坪镇新桃村辖地,矗立着一座看似普通却不普通的名为桃花寨苗药山的大山。

桃花寨苗药山临江畔水、驼峰叠翠、灵氣环绕、绿林酿香,林下芳草丛中蕴藏野生中药材500多种,主要适用于活血化瘀,滋补強壮,清热解毒,跌打损伤,驱风镇痛等。

药材性味天作之美,品质上乘,古今医家用之,屡见奇效。

大自然赐予了她丰厚的天然野生中药材,这座山如今对当地的群众来说是个“聚宝盆”。

凤凰县和民民族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挖掘这个“聚宝盆”的伯乐,并把藏在深闺的宝贝销售到省内外各地。

凤凰县和民民族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新桃村苗医苗药世家传承人、青年新农民刘合明于2023年初春创立,刘合明于脱贫攻坚时期响应党和政府的召喚,从淅江返乡,传承苗药悬壶济世理念,带着群众一起奔富。

合作社成员主要是新桃村群众和药农,经营形式采取合作社承包,群众参与的形式。

合作社承包桃花寨苗药山经营权后,先后投入280万元,兴修了两
条山间作业道路,为天然野生中药材种质资库变宝护航。

合作社主要从事林下野生中药材资保护与开发利用,历经8个年头的艰辛耕耘,这座宝库林下500多种天然野生中药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其中以武陵鸡头黄精、吴茱萸、草珊瑚、肺心草、瓜篓为骨干品种的中药材,林下生态繁殖面积开展到800亩,这些中药材生长良好,品质优良,产品品质跻身于同行业的前列,远销到长沙、岳阳、衡阳、江西、北京、浙江、安藢、河南、广州、深圳等地。

凤凰县和民民族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野生中药材荣获湖南省中药材种植业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民族山区中药材产业领域一颗摧残明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脉的余脉龙岗山南麓的辉南县样子哨镇大椅山村,成立于20**年,合作社带领成员发展天麻、林下人参、贝母等林下中药材种植,形成以技术、市场为先导、以基地、农户为依托,以品牌、加工为后盾六位一体的合作发展模式,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广大农户从中获得了良好的种植收益。

目前合作社发展成员560户,合作社在本县共发展林下参1万多亩,天麻8万多平方米,五味子70余亩;先后在柳河、珲春、集安、抚松、白山建立5个林下中药材基地,辐射带动吉林、通化、辽源、延吉、铁岭、锦州等21个县市区,带动农户种植林下药材面积15300余亩,会员户均增收10万余元。

20**年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示范社。

一、科技领航、市场牵引,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内驱动力领先的天麻繁育栽培技术是合作社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

合作社掌握长白山乌杆天麻育种栽培核心技术,创办者周长霞是东北掌握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第一人,驯化培育出品质优、产量好、抗逆性强的长白山乌杆天麻品种,命名“乌美”,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是吉林省目前唯一审定通过的天麻品种。

乌美天麻配合有性繁殖技术,产量比原来无性繁殖翻一翻。

周长霞成为东北天麻育种、栽培领域的无冕之王,受邀参与编写吉林省无公害农产品天麻地方标准,与人合著的《天麻栽培200问》科普读物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系列丛书,为吉林农大代培2名研究生,被评为吉林省首批农民实用型专家,并授予农民科学家称号。

合作社拥有现代化的发菌室和菌种厂,占地面积3000多平米,年可生产菌种20万袋,为会员统一提供天麻种子,并直接配送到户,有效保证了品种的纯正,为天麻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合作社大力开展科技培训。

五年来,在县内外共举办林下中药材种植培训班30余期,培训农民9000余人次。

对签约成员,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确保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全部技术环节,有效提高了社员的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

成熟稳定的销售渠道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在多年的滚动发展过程中,周长霞时刻关注天麻市场动向,多方奔走拓展天麻销售空间,在广东、广西等多个药材专业市场设有销售网点,与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供销关系,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供不应求,每年都有经销商到产地坐等购货,解决了合作社发展的市场出口,为合作社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合作社年产鲜麻50余吨,产值达到1000余万元。

二、统分结合、互惠共赢,聚沙成塔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合作社与成员之间依靠合作协议,形成松紧适度、统分结合、互利共赢的的合作关系。

合作社负责提供种子(种苗)、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合作社成员负责基地建设和生产管理,在产中环节实行分散管理。

这种以合同为保障的合作关系,符合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特点。

以合同方式明确双方的责权,使各方利益得到法律保障。

合作社一方履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义务,使合作社成员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规避市场和技术风险,实现稳赚不赔。

合作社以市价提供种栽,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保证稳定的种苗收益和稳固和生产基地。

以略高于市场价保底回收产品,使农户无市场风险,有效保证了农户的利益。

以合同方式联结双方利益关系,实现责权与利相辅相承。

通过合同约束双方履行义务,合作社有偿提供种栽,保底回收产品,使合作社成员付出一定的生产成本,同时靠向合作社出售产品获得收益,使生产管理水平和收益挂钩,付出和收益成正比,对合作社成员有了利益上的约束,增强了农户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履责意识,有利于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模式,使基地建设更加灵活。

这种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分散生产管理的合作方式,更好地适应了当前的土地承包经营模式。

使农户可以合理利用房前屋后、农田林地、闲置棚舍等,只要气候、光照条件合适,适当客土改土,都可以发展天麻栽培,门坎较低,适合千家万户农民发展。

三、打造品牌、精深加工,确保合作社做大做强以品牌为依托,提升市场知名度,提高品牌效益。

20**年,合作社将自己培育的“长白山乌杆天麻”注册了“喜霞”牌商标,产品成功通过国家有机认证,每市斤鲜麻比南方品种高出20元,凸显出品牌效应。

为提高商品价值,合作社实行统一菌种、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等“八统一”模式,变散装为精装,打造自己的商品品牌,有效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有效保障了会员种植林下药材的经济效益,扩大了市场空间,降低了市场风险。

以精深加工为抓手,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为了使合作社能给成员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几年来,合作社努力探索林下中药材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思路,多次到南方考察学习,确定走精深加工之路,并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发了天麻密饯、天麻酒、天麻饮品等保健品,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农民非农就业规模。

目前,天麻酒、天麻密饯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下步,合作社将围绕资源优势,加大推广力度,做大基地规模;进一步优化服务,完善与成员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农民群众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加大市场开拓和产品精深加工力度,打创著名品牌,不断做精、做强,带动更多农民兄弟姐妹走上致富路。

一、基本介绍村健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年,合作社注册社员5人,是平遥县第一家集杂粮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企业。

合作社加工厂占地面积20亩,具有大规模收购、储存、加工的能力。

成品库容量1000吨,原粮储存能力3000吨,加工生产线四套,日加工能力40余吨。

合作社主要从事十几种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包括红小豆、黄豆、黑豆、小米、绿豆、花椒、山蘑菇、荞麦、莜麦玉米等杂粮的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

成立背景山西农业之长在于特,粮食之长在于杂,是闻名中外的“杂粮王国”。

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和悠久的农耕历史使我省成为优质杂粮的“黄金产区”,成就了我省杂粮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品质优良、保健性强、食药两用等特色。

平遥县作为传统农业县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但农村和农民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几乎没有。

东泉镇属丘陵地段,土地适合小杂粮的种植条件,适合谷子、黑豆、黄豆、绿豆、莜麦、高粱等种植。

运行情况.近年来,看着家乡的父老乡亲逐步失去了对土地的期盼,而为改变家庭的贫穷困境,纷纷外出务工,不少土地荒芜的现象深有感触,心痛不已。

东泉镇位于平遥县城东南16公里处,是一个丘陵山区乡镇,也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乡镇。

全镇耕地少,辖区面积和辖区跨度大,自然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但这里素有杂粮种植的传统,而且基本上属于天然无公害的产品。

通过多年对市场的了解,如果将杂粮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一来市场前景广阔,二来也可避免失耕土地的出现,三来也可通过杂粮的种植为老百姓的增收做些贡献。

合作社理事长张中毅未雨绸缪,积极与县镇党委政府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结果他的想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于是合作社理事长张中毅决定将这几年辛苦积攒下来的资金全部投入杂粮产业的开发中。

为了通过产业的发展,提升老百姓从事农业种植的信心,达到促农增收、企业增效的共赢。

理事长认识到以合作社的形态组织带领家乡人民投入到杂粮产业的发展振兴中来。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创办的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对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载体,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深化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力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为此他与多位朋友进行沟通,向他们讲解合作社以及杂粮产业发展的前景。

最终与五位志同道合的同仁达成共识,于20**年2月组织成立了平遥县东泉村健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登记注册。

合作社在运作过程中,整章建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合作社的运营机制。

同时就合作社的运作方式进行探讨摸索。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结合农村的实际,在“五统一”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合作社+生产社+农户+品牌”的运作方式和“合作社—生产—加工”的产业化模式。

同时对于食品加工环节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完善。

5月3日,投资500余万元的赵壁加工基地圆满竣工!7月加工基地进行食品生产的报告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复,11月,合作社申请的“晋陶泉”商标得到国家工商总局的受理。

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使平遥县东泉村健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雏形已经形成。

县长卫明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金宝、农经办主任雷晋明、特邀嘉宾省统战部部长腾得刚部长、郑州大学教授胡彩虹、以及乡镇领导剪彩仪式上前来祝贺。

县长卫明喜还亲临生产加工车间视察工作,其他各位领导在大会上也都作了重要讲话。

合作社处处为种植农户着想。

年初与各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协议,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为保护农民种植的积极性,真正使农户意识到土地是他们的根本,合作社在收购价上给农民以最大的实惠,以高于市场价2——3毛的价格进行收购,实行现金收购,使老百姓看到了种地的希望,得到了土地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回报。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与2000多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建成8个小杂粮无公害种植基地,面积达一万余亩,并辐射带动平遥县周边各县、各行政村小杂粮种植的发展。

在种植的过程中,合作社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对小杂粮的种植技术进行培训。

并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编撰通俗易懂的“系列小杂粮无公害种植技术指导书”,免费发放给各农户。

该资料中对于各种杂粮作物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种子质量、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说明,让老百姓掌握科学种田的知识。

通过合作社的典型引领,示范带动,2000余户的家庭得到了从土地上给他们带来的效益。

通过合作社加工产业的发展,直接解决周边五十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使这些劳动力转型为产业工人,直接为家庭增收15000余元。

产业的发展间接带动了物流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现在平遥东泉镇周边的农户纷纷要求与合作社签订种植协议,种植杂粮作物!至此,合作社理事长计划在三年内,在平遥境内发展到60000亩无公害种植基地,直接带动农户一万余户。

品质要保证,原料是源泉,设备是关键。

首先,合作社严把原料进厂关。

在推广合作社订单的同时,强化产品基地建设,每个种植基地都配备一名技术人员,既负责种植的技术指导,又对种植的杂粮作物生产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坚决不使用有残留和对产品品质有损害的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