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材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光曲》教材解读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即将解读的教学内容是《月光曲》,我将从教材解析和教学内容解析两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教材解析
【教材分析】
“除了艺术之外,没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与世界联系,也没有一种方法比艺术更好。”(歌德)本单元教材以“艺术家”为主题编写,选编的4篇课文用生动的笔触,真实地向大家展现了艺术家的生活趣事:有艺高胆大的泥人张《贱卖海张五》,有“乐圣”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有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对己“小气”对人“大方”的趣事,也有绘画巨匠达•芬奇刻苦学画终有所成的过程。这4篇课文,表现了艺术家身上高超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月光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第6课。本文是单元主题为“艺术的魅力”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教材编写意图】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二是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解析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在教学中,我依据课标理念,充分发挥文本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读的氛围,多种方式的自读、品读、赏读,让学生在读中加深对月光曲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学情分析】
在阅读方面,学生已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课前,我适当布置预习作业,促使学生借助原有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开展预习。本单元教学目标继续学习根据课题、重点句子、课文的线索等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由于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因此这一目标要在课内加以落实。学生在课前已经查阅了贝多芬的相关资料,再加上学习《伯牙绝弦》后,对“知音”一词有了真切的了解,因此,只要适时点拨,学生即可探寻出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原因。但《月光曲》文句优美,感情深沉,意境深远,特别是第九自然段联想和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效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学习,反复品悟语言内涵,真正读出深层次体验,在此基础上达到与作者、文本的情感共通。同时也为学生继续学习略读课文积累方法,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说自己喜欢的艺术家做铺垫。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第三组课文的单元目标,并联系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授本课时中,我制定出如下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段,在读中感悟、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而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通过个性化朗读、听音乐读、品读等方法体会作者在叙事中将两者恰当结合,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
围绕这样的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了解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原因,体会第九自然段实虚结合的写法及表达效果。
【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较好地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深入有效的对话,把语文学习的过程真正变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我把创设情境、角色体验、删句品读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糅合,展开本课的教学。同时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采用归纳概括
原因、提炼文中词语概括画面、批注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读、思、议、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习课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安排如下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二)整体感知,引出问题;(三)探寻原因,体会情感;(四)感受曲境,领悟写法;(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下面我就来具体阐述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讲课伊始,我应用情景教学,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和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随后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并随乐声让学生简介贝多芬,从而明确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他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演奏,人民对他十分爱戴和敬仰。创设出浓郁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暗示了课文的内容中心,引出课题。(本环节大约2分钟)
二、整体感知,引出问题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四人一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理清脉络,汇报交流。学生会将本文按总起、传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段(1)总起。介绍贝多芬,点明题意。第二段(2-10)传说。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这个环节,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为下一个环节突破重难点做准备。(本环节大约5分钟)
三、探寻原因,体会情感
(一)了解弹奏月光曲之前的情境
1.抓住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读书体会,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
我们知道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了两首曲子,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前8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他为什么要弹第一首曲子?又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呢?然后把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画出来反复读一读,试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生自由读书,边读边体会。
3.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弹第一首曲子呢?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4.全班交流
5.贝多芬怀着同情的心情给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那他为什么弹完一曲还要弹第二首曲子呢?你又从中体会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