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期末考试简答题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善的封建成文法典,它的内容包括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盗法是针对危害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法律;贼法是规定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法律;囚法和捕法主要是规定抓捕、审判、囚禁犯罪人的法律;杂法是规定其他危害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六禁;具法是规定刑罚的加减方面的法律。
历史意义:a.《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
六篇的内容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包括总则性的规定和分则性的规定,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及法典的体系,此后秦朝和汉朝等封建王朝的法律无不受其影响。
所以《法经》是封建律典的蓝本。
b.《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秦代的法律形式有哪些?秦朝的法律形式,从史书记载和出土的秦简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1律商鞅改法为律。
律为当时最主要的法律形式。
2令(制、诏)秦始皇曾宣布:“ 命为制,令为诏。
” 当时命、制、令、诏,从法律意义上说并无区别。
律与令经常并列使用。
3式“ 式” 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秦,如上述《封诊式》,其中也有对司法官吏“ 治狱” 的要求。
4法律答问《法律答问》对秦律的某些条文、术语和律义以问答的方式作了明确的解释。
这对正确运用法律,更有效地贯彻立法意图,具有重要作用。
5廷行事是司法审判的成例。
《法律答问》中多次提到“ 廷行事” ,这说明《廷行事》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已成为律文之外可以援引的成例。
此外还有“ 程” 、“ 课” 等法律形式。
1975年底发现的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其中的《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是有关秦朝法律的主要内容。
云梦秦简共1155枚,内容极其丰富。
法律令文书有《秦律十八种》:《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军爵律》、《置吏律》、《效》、《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此外还有《效律》,是对核验县和都官物资帐目有关制度的规定,其中有的已收录在《秦律十八种》中。
法制史期末考试题
法制史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朝实行的法律制度中,以严厉著称的是:A. 律B. 令C. 刑D. 法2. 以下哪部法典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A. 《汉律》B. 《唐律疏议》C. 《禹刑》D. 《吕氏春秋》3. 唐朝时期,负责审理案件的中央机关是:A. 门下省B. 中书省C. 尚书省D. 御史台4. 明朝的《大明律》中,对于官员的廉洁自律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其中规定官员不得:A. 贪污受贿B. 滥用职权C. 私自经商D. 所有上述行为5. 清朝末年进行的法制改革中,哪一部法律被废除,标志着封建法律制度的终结?A. 《大清律例》B. 《大清会典》C. 《钦定宪法大纲》D. 《刑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典是________,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初步形成。
2.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法家”的学派主张以________为治国的根本。
3. 唐朝时期,由宰相主持制定的法典是________,它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立了________制度。
5. 清朝末年,为了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清政府颁布了________,试图进行法律制度的现代化改革。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法制史的影响。
2. 论述唐朝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东亚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影响。
3. 描述清朝末年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的“礼法合一”原则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 分析清朝末年法制改革失败的原因,并探讨其对中国近现代法制建设的启示。
五、案例分析题(20分)背景材料:明朝时期,某地发生一起盗窃案,嫌疑人被抓获并供认不讳。
根据《大明律》的规定,盗窃罪应当判处杖刑,并处以罚金。
然而,嫌疑人是当地一位贫困书生的独子,其父因年老体弱无法劳作,全家依靠嫌疑人一人维持生计。
法制史期末简答题
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二、问答题:::星魂社区::: 国内1、中国历史上较为固定的法律形式和各别朝代有特色的法律形式。
:::星魂社区::: 国内著名电答:西周的法律形式主要有:1、誓,带有军令性质的誓词。
2、诰,周王对下级所训话。
3、命,周王就具体事务向行政机关发布所命令。
4、礼,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多种规范内容。
5、遗训,先王的遗训。
6、殷彝,法律中有利于统治者的内容。
国内电视大学学生交流社区秦朝的法律形式有1、律(商鞅改法为律,律自秦始。
)2、令、制、诏(命、令、制、诏,从法律意义上说没有什么区别。
)3、式(最早出现于秦)4、法律答问(对秦律以问答的方式作解释,类似后世的《律疏》,是我国古代注疏法律的滥觞。
5、廷行事(司法机关的判例)。
电视大学资料学习,电大答案,国内汉的法律形式包括1、律,基本法律形式,即通常所说的“法典”。
2、令,皇帝的命令,也叫诏或诏令。
3、科,即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法律文书。
4、比,也叫决事比,即可以用来作为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
5、春秋经义,没有法律条文规定,又没有适当判例可以依据,就一《春秋》附会法律作为断案的依据。
6、法律解释,注意不同于秦的法律答问。
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1、律,刑事法规,相当于近代的刑法典。
2、令,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规。
3、格,国家机关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据以办事的行政法规。
4、式,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
宋朝的法律形式比较有特色,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1、赦,凡有关罪与罚的规定。
2、令,关于约束禁止的规定。
3、格,有关吏民等级及论等行赏的规定。
4、式,有关体制楷模的规定。
5、断例,即判案的成例。
6、指挥,指尚书省和中央其他官署对某事所作的指示或决定,对以后的同类事件有约束力。
7、申明,中央主管官署就某项法令所作的解释。
8、看详,中央主管官署根据过去赦文或其他案卷所作出的决定。
国内电视大学学生交流社区,提供学习资料下载,交2、立法概况?电大答案,电视大学教学,电大交流#`1p)g"W-答:禹刑是夏朝法律的总称。
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B 2 C 3 C 4 C 5 B6 B7 D8 C9 B 10 B11A 12 D 13A 14 B 15C 16C 17B 18B 19B 20A21.A 22.C 23.A 24.A 25.C26.C 27.D 28.B 29.D 30.B31.C 32.C 33.C 34.D 35.A36.C 37.D 38.B 39.C 40.C41.B 42.D 43.D 44.B 45.A46.A 47.D 48.D 49.D 50.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2.ABCDE3.BCDE4.AC5.ACDE6.ABD7.ABCE8.ABCD9.ABCD 10.ABCDE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1. (1)汉津中定罪量刑的一项原则。
(2)指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且减免刑罚。
2.(1)为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所创。
(2)是把笞、杖、徒、流四种刑罚减轻刑量或折抵为杖刑的制度。
(3)是宋代统治者慎刑思想在刑罚制度上的体现。
3.(1)清朝的会审制度之一。
(2)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各省上报斩、绞监候案件的审判制度。
规定由各省先对斩、绞监候案件提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祀”等处理意见,然后上报刑部,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再报皇帝批准。
4.(1)指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之间两种不同立法思想的交锋。
(2)虽以“法理派”的失败而告终,但这场争论客观上对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5.(1)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
(2)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6.(1)封,指查封财产。
(2)守,指看守家属。
(3)封守要详细记录财产的情况,并轮流看守家属。
7.(1)元朝类似前代大理寺的中央审判机关。
一法制史简答题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一)关于法律的起源的四种不同说法:1、中国古代早期神权法思想认为,德礼刑政之类的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都是起源于天道与神意的。
2、先秦道家老庄学派认为,法律起源于天地自然之间客观存在的固有规律或特定法则。
3、刑始于兵4、礼源于祭祀(二)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特点1.引礼入法,礼法结合2.家庭本位,伦理法制3.法为治世之具,缘法断罪4.无讼是求,调处息争5.法典体例上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与法律体系上的“诸法并存,民刑有分”(三)隋朝的刑罚改革措施隋朝的《开皇律》删除了很多苛酷刑罚,确立了封建制五刑。
1、隋代废除枭首、磬等残酷的生命刑,把死刑法定为绞、斩两种;2、改流刑五等为流刑三等,并缩短距离,分别为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一律不加鞭刑;3、改一至五年的五等徒刑,为徒一年、徒一年半、徒两年、徒两年半、徒三年五等;并且取消附加的鞭刑、笞刑;4、改鞭刑为杖刑,杖六十至杖一百,分为五等;5、笞刑分笞十至笞五十共五等,每等均已十为差。
(四)“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其中所緼含的法律思想是什么?该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正常生死,万物的生生灭灭,永远是由天道“自然”所主管,所实施的“自然”现象,“自然”规律。
为政者代替天道这位“司杀者”去枉杀人,滥杀人,这就好像不懂木匠技艺的人去代替大木匠砍斫锯裁木料,企图作东作西一样,没有不自伤其身的。
其中蕴含的是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法律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人为制定的法。
道家思想反映了在社会变革之时消极回避,希望社会太平、返璞归真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愿望。
法律史期末考试复习题
法律史期末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1. 法律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法律条文B. 法律制度C. 法律实践D. 法律思想2. 以下哪个时期标志着中国法律制度的初步形成?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3. 罗马法的核心是什么?A. 民法B. 刑法C. 行政法D. 军事法4. 英国的《大宪章》对现代法律体系有哪些影响?A.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 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确立了财产权的保护D. 所有选项都正确5. 法国大革命期间,哪部法律文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A. 《拿破仑法典》B. 《人权宣言》C. 《法国民法典》D. 《法国刑法典》二、填空题6. 法律史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
7. 中国古代的“礼法并重”思想最早见于_________。
8. 罗马法的体系化工作是由_________完成的。
9. 英国《大宪章》颁布于_________年。
10. 《拿破仑法典》对现代民法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12. 阐述罗马法对欧洲大陆法系的影响。
13. 描述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4. 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5. 分析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对现代宪政的影响。
四、论述题16. 论述法律史研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17. 以某一历史时期的法律变革为例,探讨法律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18. 分析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
19. 论述法律思想的演变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20. 以具体案例分析法律史研究对现代法律实践的启示。
五、案例分析题21.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其法律史意义:案例:某国在20世纪初颁布了一项新的劳动法,该法律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并对违反规定的雇主进行了处罚。
请分析这一法律的颁布对该国法律史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六、结语法律史作为一门研究法律发展和变化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法律的本质、功能以及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学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法学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罗马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希腊时期B.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C. 罗马帝国时期D. 中世纪答案:B2. 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颁布于哪一年?A. 1804年B. 1810年C. 1820年D. 1850年答案:A3. 英国法律体系属于哪种类型?A. 大陆法系B. 英美法系C. 社会主义法系D. 伊斯兰法系答案:B4. 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C. 法律的绝对权威D. 法律的公正性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惯例C. 国内法律D. 国际法院的判决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罗马法对现代法律体系的影响。
答案:罗马法对现代法律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罗马法是现代民法的基石,其法律概念和原则如契约自由、所有权原则等对现代民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罗马法中的法律分类和法律术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最后,罗马法的法律思想和法律精神,如法律的普遍性和公正性,对现代法治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2. 阐述英国普通法的特点。
答案:英国普通法的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它是通过法官的判决逐渐形成的法律体系,而非通过立法机构制定的成文法。
其次,普通法强调先例原则,即法官在判决时会参考以往的案例。
再次,普通法注重程序正义,强调法律程序的重要性。
最后,普通法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
3. 什么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答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各国普遍接受和遵守的基本法律原则,主要包括: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国际合作原则等。
这些原则旨在维护国际秩序,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法律体系中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宪法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2年法硕法制史简答题
22年法硕法制史简答题
法制史是指法律体系、法律制度以及法律演变的历史过程。
以下是一些关于法制史的简答题:
1. 法制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法制史的研究对象包括法律体系、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法律观念、法律文化等方面。
2. 法制史的研究意义是什么?
法制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法律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和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代法律体系。
同时,法制史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法律的变革和演变是不可避免的,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进行法律改革和完善。
3. 法制史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法制史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等。
其中,文献研究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和分析,了解法律的起源和发展。
实证研究则通过对历史案例和判决文书的研究,分析法律在实践中的适用和进化。
比较研究则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法律制度和实践的对比,找出异同之处,推断法律发展的规律。
系统研究则是对法律制度和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包括法律的分类、结构、内容等方面。
4. 法制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法制史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地关注法律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即关注法律的实际应用和社会效果。
传统的法制史研究主要侧
重于法律的起源和演变,而现代的法制史研究则更加注重法律在社会中的实践和影响。
另外,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加深,法制史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于国际比较研究,比如对不同国家法律制度和实践的对比研究。
以上是关于法制史的一些简答题,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法制史简答题
简答题1、中国法制的近代化进程始于何时:1840清末2、法制现代化应具有哪些标志:(1)在宪法中确认法治原则、人权原则和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2)在刑法中确认罪行法定原则(3)在刑事诉讼法中确认无罪推定原则(4)在民法中确认意思自治原则(5)在行政法中确认依法行政原则(6)在经济法中确认法治经济原则(7)制定国家赔偿法,建立国家赔偿制度3、中华法系具有哪些主要特征1.法律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2.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强调维护纲纪伦常3.法律以刑法为主,诸法合体4.司法从属于行政,司法审判机构与行政机构长期合一4、中国法制近代化为什么选择学习大陆法系(1)相近的国家主义观念(中央集权的观念)(2)相近的法典编纂观念(成文法的观念)(3)相近的思维方式(演绎思维)(4)相近的审判方式(职权主义)5、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法律是以君主意志为转移的王法专制法集权法德治法6、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的说法对吗因自然经济的稳固,商品经济的不发达,加之过早确立君主专制制度以及礼的规范的发展,使中国法律在形成时,就带有刑事法规发达而民事法规相对落后的特点。
夏朝一建立,统治者便把礼摆到重要位置,无论在民事法律关系方面,还是在婚姻家庭方面,礼都起到了民事法规的实际调整作用.由于礼的作用增强,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民事法律规范在形成期的夏代法律中居于次要地位,没有发展到相应的水平.但并不能说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7、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法律是伦理法、礼制法、特权法因为中国古代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强调纲纪伦常、三纲五常、三从四德8、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有何特点国家起源特点: (1)从氏族公社到部落联盟再到国家——氏族血缘纽带不仅没有松弛反而变得更加强韧国家——家天下(2)从部落联盟首领到国家君主——专制统治的权威不断加强法产生的特点: (1)礼法从一开始就紧密结合在一起(2)法的氏族宗法色彩浓厚(3)法律强化专制王权(4)法的刑法特色突出(5)形成时具有早熟性9、周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有哪些内容1、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德的内容:敬天、孝祖、保民)2、亲亲、尊尊3、刑三国用三典——“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中国法制史简答题精选
三.简答题1.简述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
1.“礼”源于祭祀;2.“刑”起于兵;3.礼刑结合;4.家族本位2.简述商朝的罪名与刑罚。
1.罪名: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舍弃啬事、不有功于民等;2.刑罚种类:死刑、肉刑、徒刑、流刑四种。
其中五刑包括墨、劓、剕、宫、大辟。
3.简述奴隶制“五刑”。
1.“五刑”是指长期存在于中国奴隶制时代的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常用刑。
这五种刑罚由轻至重,构成了中国早期法律中完备的刑法制度。
2.墨刑:在罪人面上或额头上刻刺并涂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劓刑:割去受刑人的鼻子4.简述春秋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
1事断于法,强调法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主张将法公之于众,作为规范臣民言行的标准;2重刑轻罪,即对轻罪亦适用重刑处罚;3刑无等级,即在法律适用上,反对宗法制时代的“礼有差等”,而主张“刑无等级”4法布于众,即向全社会公布国家的法律,让全体臣民清楚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5.简述成文法公布的意义。
(7分)1.成文法宣布了“行不可知,则为不可测”的中国奴隶制法律形态的结束,毁了旧贵族垄断法律的特权,是法律内容走向公开化,开创了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新纪元,成为历史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3分)2.成文法事件,也拉开了春秋战国成文法运动的帷幕。
(1分)成文法事件动摇了旧制度的政治基础,剥夺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动摇了宗法等级制的社会基础,确立起法家代表人物所倡导的“法治”原则。
(2分)3.成文法的公布,也标志着法律观念和法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1分)6.简述秦朝定罪量刑的原则。
1.确定刑事责任年龄,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2.区分故意和过失,故意处刑重,过失处刑轻;3.区分有无犯罪意识,以有无明确的犯罪意识作为认定是否犯罪的依据之一;4.教唆同罪,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加重处刑;5.集团犯罪、累犯加重。
集团犯罪一直是秦朝刑法惩处的重点,五人以上为集团犯罪,对集团犯罪的惩罚大大重于单个人犯罪;6.自首减刑,消除犯罪后果减刑;7.诬告反坐,对于诬告者,处以诬告他人所犯的罪的刑罚;8.连做。
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典是:A. 法经B. 汉律C. 唐律疏议D. 大清律例2. 秦朝的法律体系中,哪一项是主要的法律形式?A. 律B. 令C. 制D. 诏3. 唐朝时期,哪部法律典籍对后世影响深远?A. 春秋B. 汉书C. 唐律疏议D. 大明律4. 宋朝时期,对法律的解释和应用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部书?A. 大明律B. 宋刑统C. 唐律疏议D. 明史5. 明朝时期,哪一部法律典籍标志着中国封建法律的成熟?A. 大明律B. 宋刑统C. 唐律疏议D. 明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最早的刑法典是________。
7. 秦朝的法律体系中,________是主要的法律形式。
8. 唐朝时期,________对后世影响深远。
9. 宋朝时期,________对法律的解释和应用有重要影响。
10. 明朝时期,________标志着中国封建法律的成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春秋时期的“礼法并重”思想。
12. 论述唐朝法律的特点。
13. 分析宋朝法律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4. 论述中国古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15. 分析明清时期法律制度的变革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C4. B5. A...二、填空题6. 法经7. 律8. 唐律疏议9. 宋刑统10. 大明律...三、简答题11. 春秋时期,礼法并重思想认为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礼是道德的体现,法是道德的保障。
在这一时期,法律与道德相互渗透,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12. 唐朝法律的特点包括:法律体系完备,法律内容明确,法律适用严格,注重法律的普及和教育。
13. 宋朝法律改革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深化,改革的影响包括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法律制度的完善。
法制史期末考试简答题
l 、请简要介绍清末司法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
l 、答:清末司法机构改革主要表现为:( I )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以使行政与司法分立;改按察使司为提法使司,负责地方司法行政工作及司法监督. ( 2 )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在地方设立高级审判庭以及初级审判庭.形成新的司法系统。
( 3 )实行审检合署.在各级审判庭内设相应检察庭对刑事案件进行侦察,提起公诉.并实行审判监督,且可参与民事案件的审理.充当诉讼当事人成公益代表人。
2、简述《大清新刑律》对《大清现行刑律》的改革几其意义。
2 、答:和《大清现行刑律》相比,《大清新刑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l ) 《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编.它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成为一部纯粹的专门刑法典:( 2 )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
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拘役和罚金五种;从刑包括剥夺公权和没收两种; (3 )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近代刑法学的通用术语.取消了“八议”,采取了缓刑、假释等制度和术语。
从单纯技术角度和形式上看,《大清新刑律》属于近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刑法典,但它对于传统旧律并没有作实质性的修改,特别是附录《暂行章程》依然存在于法典之中,依然保持着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 《大清新刑律》并未正式施行,但是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部专门的刑法典,同时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3 、试简单说明”保安处分”制度。
3 、答: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3 月公布了第一《中华民国刑法》,并于1935 年将其修订并公布,通称为“新刑法”此次引入了“保安处分”制度.保安处分制度有以下规定:( 1 )时间效力上,,采取“从新主义”和裁判后的“附条件从新主义”。
〔 2 )适用对象是未成年的少年犯及有犯罪或妨碍社会秩序之嫌疑之人. ( 3 )有拘禁和非拘禁两种形式. (4 ) 作为刑罚的补充,实施保安处分无需有犯罪事实,无需经过诉讼程序和判决.因此成为迫害共产党人及革命人民的重要方式之一4 、简述《中华民国民法》的地位及其主要内容特点4、答:《中华民国民法》是南京国民政府参照德国、日本、瑞士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制定的。
法制史简答题
法制史简答题法制史简答题一1论述中国法律的起源和特点起源:1、夏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因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国家。
2、原始习惯到奴隶制习惯法的转变,是氏族习惯向奴隶制习惯法质变的过程。
3、习惯法的产生伴随着夏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奴隶制习惯法同事产生。
4、法源于礼5、刑起于兵特点:1、礼法结合2、形成时具有早熟性3、形成时带有维护专制王权的特点4、刑事法规发达但民事法规相对落后5、法律在形成时带有氏族社会浓厚色彩以及贵族宗法统治的显著特点2简述夏朝刑事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奴隶制五刑:墨、劓、剕、宫、大辟皋陶之刑:昏、墨、贼出现了赎刑制度3夏朝的法律形式有哪些1、习惯法2、制定法,禹法3、誓(1)战争时期发布的紧急命令(2)最早的军法记载于《尚书甘誓》4商代的主要法律有哪些1、严格军法,保证伐夏2、刑法:a沿用五刑,死刑更加残酷b徒刑,流刑c已出现鞭,杖之刑3、行政法:依法治吏,“三风十衍”4、商代的主要法律有哪些民法a物权:土地所有权归王,之外的物归家庭b婚姻:一夫一妻c继承:兄终弟及,无弟子继,商后期出现了嫡长子继承制。
5什么是宗法制,它的原则特点是什么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的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的,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制度。
基本原则是:小宗服从大宗,诸弟服从兄长。
特点:1、以血缘为依据,周天子为中心的家天下。
2、嫡长子继承制(身份继承,财产男女均分)6请分析礼与刑的关系从形式上看:刑是礼制的一部分从内容上看:互为表里,出礼则入刑反映的内容原则: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相同点:两者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规则,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成西周社会完善的法律体系,不同点;礼,积极,主动的规范,禁恶于未然形,消极处理,惩恶已然1、礼总是从正面主动地提出要求,对人们的言行做出正面的指导,明确要求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里的功能重在教化2、刑则是相处于被动状态,对于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刑罚处罚凡是礼所禁止的行为也必然为刑所不容,所以,谓之“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已渗透在社会层面。
电大法制史简答题汇总
第一章四、名词解释1.禹刑(0401)答:禹刑是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
它虽然以禹命名,但并不是大禹所作,而是夏朝统治者制定的,为了追念其祖先而名为“禹刑”。
第二章四、名词解释1.汤刑(0001)答:汤刑是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
汤刑并非商汤时所作,而是商朝统治者为了追溯他们的祖先而以汤来命名。
2.劓(0101)答:劓刑就是割鼻子的刑罚。
3.羑里(0107)答:羑里是一个地名,在今河南汤阴县。
羑里也是商朝监狱的代称。
4.宫刑(0201.0507)答:即破坏犯罪者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
5.兄终弟及兄终弟及是中国古代出现的一种继承制度,指的是兄长死后,其王位由弟弟继承。
(0801)6.奴隶制五刑(0907)是奴隶制国家最基本的五种刑罚,即黥(墨)、劓、刖(剕)、宫四种肉刑和死刑大辟。
7.嫡长继承制(1007)嫡长继承制,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指的是父亲死后,将王位传给正妻生的长子。
它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王权继承制度。
五、问答题1.商朝的肉刑主要有哪几种(0401.0707)答(1)墨刑。
面颊刺字并涂以黑墨。
(4分)(2)劓刑。
割掉鼻子。
(4分)(3)剕刑,也叫刖刑。
断足。
(4分)(4)宫刑。
割掉男子的生殖器官,破坏女子的生育能力.(2分)第三章四、名词解释1.三不去(0001.0407)答:三不去又称“三不出”,中国古代不能体弃妻子的三种情况。
是指妻子虽然犯了“七出”之条,但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者,丈夫不得休弃: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2.吕刑(0207)答:《吕刑》是西周穆王时期命令司寇吕侯所制定的有关刑法和赎刑的规定。
3.六礼(0201.0701)答:西周时期结婚的六道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4.九刑(0307.0601.0807)答: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
5.质剂 (0501)答: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
2023法制史简答题
2023法制史简答题
2023年法制史涉及了法律体系、法律制度和法律发展等方面的
历史。
从多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1. 法律体系的演变,可以从古代法律体系的起源开始,介绍古
代各国的法律体系,如古代中国的礼法制度、古罗马的法律体系等,然后逐步过渡到近代法律体系的形成,比如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
区别,以及它们对全球法律体系的影响。
2. 法律制度的发展,可以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演变的角度来回答,比如古代的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
近代社会中这些制度又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可以从不同国家或地
区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和相互影响。
3. 法律发展的影响,可以从法律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
影响来回答,探讨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政治权力的制衡、经济
发展的推动等方面的作用,以及法律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这些方面的
影响有何不同。
综上所述,2023年法制史涉及了法律体系、法律制度和法律发
展等方面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全面回答这个问题。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请简要介绍清末司法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
l 、答:清末司法机构改革主要表现为:( I )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以使行政与司法分立;改按察使司为提法使司,负责地方司法行政工作及司法监督. ( 2 )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在地方设立高级审判庭以及初级审判庭.形成新的司法系统。
( 3 )实行审检合署.在各级审判庭内设相应检察庭对刑事案件进行侦察,提起公诉.并实行审判监督,且可参与民事案件的审理.充当诉讼当事人成公益代表人。
2、简述《大清新刑律》对《大清现行刑律》的改革几其意义。
2 、答:和《大清现行刑律》相比,《大清新刑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l ) 《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编.它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成为一部纯粹的专门刑法典:( 2 )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
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拘役和罚金五种;从刑包括剥夺公权和没收两种; (3 )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近代刑法学的通用术语.取消了“八议”,采取了缓刑、假释等制度和术语。
从单纯技术角度和形式上看,《大清新刑律》属于近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刑法典,但它对于传统旧律并没有作实质性的修改,特别是附录《暂行章程》依然存在于法典之中,依然保持着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 《大清新刑律》并未正式施行,但是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部专门的刑法典,同时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3 、试简单说明”保安处分”制度。
3 、答: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3 月公布了第一《中华民国刑法》,并于1935 年将其修订并公布,通称为“新刑法”此次引入了“保安处分”制度.保安处分制度有以下规定:( 1 )时间效力上,,采取“从新主义”和裁判后的“附条件从新主义”。
〔 2 )适用对象是未成年的少年犯及有犯罪或妨碍社会秩序之嫌疑之人. ( 3 )有拘禁和非拘禁两种形式. (4 ) 作为刑罚的补充,实施保安处分无需有犯罪事实,无需经过诉讼程序和判决.因此成为迫害共产党人及革命人民的重要方式之一4 、简述《中华民国民法》的地位及其主要内容特点4、答:《中华民国民法》是南京国民政府参照德国、日本、瑞士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制定的。
该部民法典的内容共分为总则、债、物权,亲属和继承五编. 《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正式颁行的第一部民法典. 《中华民国民法》的内容特点是:第一、采取’‘国家本位”为主的立法原则,强调只有个人利益不边背国家利益时,始予保护.在一般地承认“私法自治”的问时,对于权利的行使、契约的订立以及其他民事法律行为作了较严格的限制。
第二.对旧民律草案进行了较多的修订,并有明显的发展.第三.注重维护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和封建地主的土地经营权。
尤其是“物权”编突出反映了以法律手段维护地主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私有财产权和剥削利益的精神。
第四,婚姻家庭制度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首先.肯定了包办买卖娇姻和其他封建习惯.其次,维护夫妻间的不平等关系。
再次.维护封建家长制度。
第五,维护具有封建色彩的继承制度。
5 、简要介绍明朝“会审”制度。
5 、答:明会审制度主要分为“三司会审”和“九卿圆审”( l ) ”三司会审”始于洪武十五年,具体指几发生重大疑难案件成急须重新审理的重案时.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会同审问罪犯,后将审理结果奏报皇帝,进行最后救决。
( 2 ) ”九卿圆审”是指凡地方上报的重大疑难案件.罪犯经过二审后仍不股判决者,则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史九卿联合审判。
最后报奏皇帝裁决。
6 、简述西周的“五听”制度6、答:“五听”制度是西周时期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
其具体内容是:(1)“辞听”:“观其出言,不直则烦”,即观察当事人的言语表达官,理屈者言语错乱;(2)“色听”:“观其颜色,不直则赫然”,即观察当事人的面部表情,理屈者则面红;(3)“气听”:“观其气息,不直则喘”,即观察当事人的呼吸,无理则喘息;(4)“耳听”;“观其听聆,不直则惑”,即观察当事人的听觉,理亏则听语不清;(5)“目听”;“观其眸子。
不直则(目毛)然”,即观察当事人的眼睛与视觉,无理则双目失神。
“五听”实际上是运用察言观色的办法,通过观察被讯问者感官反应而确定其陈述真假。
这种方式虽然近于主观,但比起夏、商的“神判”已显然进了一大步,说明西周时期已经注意到司法心理问题并将其御用到司法实践之中,这也是中国司法心理学史上重要的一笔。
自西周以后,中国历朝的司法实践都都基本上沿用了“五听”制度.7 、简要介绍”准五服以制罪”制度.7 、答:( l )《晋律》首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此制度为封建法律儒家化重要标志之一,影响深远,直至明清. ( 2 )“服制”是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规定亲属之间疏远近的一种制度.共分五等.即斩衰、齐衰亲、大功亲、小功亲、缌麻亲。
( 3 )服制不仅确定了继承与赡养等权利义务关系.而且也确定了亲属犯刑罚轻重的原则. ( 4 )在刑法适用上,凡服制愈近? 以尊犯卑? 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而服制愈远,则反之。
8 、简述西周婚姻侧度的主要内容。
8、西周婚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1)西周时期婚姻缔结的原则。
西周时期,婚姻的缔结有三大原则,即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
凡婚姻不合此三者即属非礼非法。
一夫一妻制是西周婚姻制度的基本要求.同姓不婚也是缔结婚姻的一个前提,既具“有生物学上的意义,又有鲜明的政治意图。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又一原则。
在宗法制度下,子女的婚姻大事须由父母家长来决定,并通过媒人的中介来完成”否则为“淫奔”,不为宗教和社会所承认。
( 2 )六礼。
西周时期,六礼也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
合礼合法的婚姻必须通过六礼来完成,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至此,娇礼始告完成.婚姻也最终成立。
按周礼的规定.六礼中每一程序都有具体复杂的要求.在当时条件下,如此繁复的程序,只有贵族才能履行,庶人以下是谈不上的。
六礼作为中国古代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
自西周以后,为后世历代所继承。
( 3 )七出与三不去。
西周时期关于婚姻的解除也有若干制度.被称为七出三不去.所谓七出.又称七去。
是指女子若有下列七项情形之一者,丈夫或公婆即可休弃之.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者去:多言去:盗窃去。
但是,按照周代的礼制.已婚妇女若有下列三种情形则可以不被夫家休弃,即所谓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三不去在某种程序上对于任意休妻作了限制,但更主要的是为了维护宗法伦理的需要。
9 、请简述宋朝之”编敕”情况.9、答:(1)敕是皇帝对特定的人和事所颁发的诏令,为一时之权制,不具有普遍效力。
( 2 )把众多的散敕分类汇编,经皇帝批准领行后,便具有了普遍的法律效力.即所谓编敕. ( 3 )编敕,自太祖始,是宋朝最主要的经常的立法活动。
( 4 )宋仁宗之前.基本上“律敕并行”.结果导致法令不一。
(5)神宗变法宣布“律是足以国事情,凡律所不载引一断以敕”,进一步提高了敕的地位。
10 、简述“明德慎罚”思想对西周司法的影响.10、答:明德慎罚思想对西周司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 )西周确立了“三刺”制度,包括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
其含义是,凡有重大疑难案件.应首先交给大臣们来付论,群臣讨论尚不能决定,再交给官史们讨论,还不能决定者,最后交给所有国人商讨决定。
这种三刺制度说明西周时期对于司法判案的慎重,是明德罚法制指导思想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 ( 2 )读鞫与乞鞫制度.在西周的诉讼制度中,己经有了读鞫与乞鞫的程序。
读鞫是指在审判结束后向当事人宣读判决书.读鞫之后,犯人若不服判决,可以要求上诉再审.称不乞鞫。
这种制度的确立有利于避免冤案、错案。
(3)重视证据的使用。
西周法律规定,“有旨无简不听”,说明了在没有真实凭据的情况下,不能凭动机断案。
除用五听之法判断当事人口供的真伪外,还要在审判时有有关的物证、书证,才能断案。
(4)规定司法官的法律责任。
西周时期对司法官规定了明确的刑事责任:五罚不服,正于五过,即凡属司法官罚不当罪、徇私枉法者,均分别按五过之罪加以处罚。
11 、简述法经的主要内容。
11 、答: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它是战国初期魏国李悝在变法过程中,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魏国的基本法典,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篇目结构上来看,法经共有六篇:一为盗法.二为贼法,三为网法.四为捕法.五为杂法.六为具法。
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于处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将盗法和贼法列在法典之首.网法也称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
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网、捕二篇多属于诉讼法的范围。
第五篇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即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徒禁、金禁等。
第六篇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中的总则部分。
12 、简述文景帝刑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12 、答:(1) 秦朝灭亡后,汉代统治阶级和思想家们深刻反思和总结秦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认识到传统的肉刑不利于封建政权的稳固,同时,汉文景时期经济得到恢复,政权得到了巩固,为刑制改革提供了基础。
( 2 )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 年) ,齐太仓令淳于公获罪当施肉刑一案,其小女缇莹上书文帝,引起了汉文帝的重视.文帝认为“夫刑至断支体,该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遂下令废肉刑,把黥刑(墨刑)改为髡钳城旦春:改劓刑为笞刑三百,改斩左趾为笞刑五百,斩右趾为弃市刑。
这次改革法律上废除了肉刑,具有重大意义,但存在不尽合理之处,有由轻改重者,也有因笞刑数量太多,使受刑者难保性命的弊端。
景帝时期,在文帝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刑制改革,下令减少笞刑数量,并改革刑具,规定笞杖规格,要求行刑时不得换人等。
这使得刑制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3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向,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尽管这次改革还有缺陷,但无疑是中国古代法制发展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刑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13 、简述北齐律中的重罪十条的内容。
13 、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罪名是北齐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即重罪十条,是指危害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十种重大犯罪的总称。
把它作为严厉打击的对象.并强调“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重罪十条具体是指:反逆(造反的行为);大逆(毁坏皇帝宗庙、山陵和宫殿的行为)、叛(叛变的行为)、降(投降敌国的行为)、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的行为)、不道(凶残杀人的行为)、不敬(盗用皇帝器物及对皇帝不尊重的行为)、不孝(不侍奉父母、不按礼制服丧的行为)、不义(杀本府长官和授业老师的行为)、内乱(亲属间的乱伦行为) .14 、简述开皇律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