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十八法
农村工作方针与政策解读
![农村工作方针与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5ab6fd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b.png)
农村工作方针与政策解读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一直是国家政策的重点。
农村工作方针与政策的制定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农村现代化。
本文将对农村工作方针与政策进行解读,重点关注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教育、农村医疗保障、农村环境保护、乡村旅游以及产业扶贫等方面的内容。
一、农业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工作方针与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农业。
首先,政府加强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其次,支持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链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此外,政府还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等集体经济形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二、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收入是农村工作方针与政策的重要目标。
为此,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保障农民的合理利益。
其次,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力度,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来源。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参与农村经济的多元化经营,开展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三、农村基础设施为了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农村工作方针与政策注重提高农村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政府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道路条件。
此外,政府还推动农村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普及,提高农民生活和生产的便利性。
四、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一直是农村工作方针与政策关注的重要领域。
政府通过加大投资,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
同时,政府还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此外,政府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力度,推动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农村医疗保障为了解决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不足的问题,农村工作方针与政策推动农村医疗保障的全面发展。
政府加大对农村卫生院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高医疗设备和人员配置水平。
同时,政府还推动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就医的保障水平。
此外,政府鼓励医生到农村地区执业,提高农村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
驻村工作八法具体内容
![驻村工作八法具体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e628e2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0.png)
驻村工作八法具体内容驻村工作是指干部深入农村熟悉情况、了解民生、改善农民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顺利开展驻村工作,以下是八种常用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一、倾听需求:作为驻村干部,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农民的意见和需求。
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帮助和指导。
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全面、科学地了解农村的发展状况和问题所在。
只有对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困难有充分了解,我们才能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制定规划: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我们应该制定详细的规划和工作方案。
明确工作目标,并合理分配资源,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动员群众: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动员和组织农民积极参与。
通过组织群众会议、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五、改善基础设施:驻村工作的目标之一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我们应根据需要修建农村道路、供水设施等,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
六、发展产业: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驻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可以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改进农产品加工工艺等,促进农业的发展。
七、加强教育培训:要实现乡村振兴,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我们应该加强农村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开展职业培训等,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八、落实政策:为了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
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并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援助。
驻村工作的目标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我们作为驻村干部,需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在工作中要注重动员和组织农民参与,同时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加强教育培训,并密切关注政策落实情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农村服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农村十项工作制度
![农村十项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9c4357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e.png)
农村十项工作制度是指在农村地区推行的一套管理制度,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
以下是其中的十项工作制度:
1. 农业生产工作制度:着重规范农田管理、种植技术、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等方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制度:注重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包括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方面。
3. 农村土地利用与保护工作制度: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落实耕地保护政策,防止非法占用和破坏。
4. 农民收入增加工作制度: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农村金融、农村就业等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5. 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和实施办法。
6.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和保护,推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7.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制度:重视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条件。
8. 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工作制度:促进农村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等方面的开展,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9. 农村卫生健康工作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医疗保障能力。
10. 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加强村级组织和农民自治的建设,提高村民参与决策的权益和能力。
农村十项工作制度是为了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而设立的一套规范和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稳定。
工作十八法工作总结
![工作十八法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363b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0.png)
工作十八法工作总结工作,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情,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家庭中。
而要做好工作,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在这里,我将总结出十八法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第一法,明确目标。
在开始工作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能更好地制定工作计划。
第二法,合理规划。
在确定了工作目标之后,要合理规划工作时间和任务,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安排和执行。
第三法,高效执行。
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要保持高效率,不要拖延或浪费时间,力求做到最好。
第四法,善于沟通。
工作中,与同事、上司以及客户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
第五法,团队合作。
在团队中,要善于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六法,学会倾听。
在工作中,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要自以为是,这样才能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第七法,善于总结。
在工作之后,要及时总结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第八法,保持积极。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轻易放弃,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第九法,不断学习。
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才能适应工作的变化。
第十法,注重细节。
在工作中,细节决定成败,要注重细节,做到尽善尽美。
第十一法,保持专注。
在工作中要保持专注,不要被外界干扰影响工作效率。
第十二法,灵活应对。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变化,要灵活应对,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第十三法,善于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要善于解决问题,不要被问题困扰。
第十四法,保持耐心。
工作中要保持耐心,不要急躁,耐心等待成果的到来。
第十五法,勇于承担责任。
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推卸责任,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第十六法,保持平衡。
工作是重要,但也要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要为了工作而牺牲了生活。
第十七法,善于反思。
在工作中要善于反思自己的工作,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正。
工作十八法
![工作十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bbe92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e.png)
工作十八法工作十八法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们都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实现事业上的突破。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十八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第一法:明确目标在开始一项任务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要求。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第二法: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任务的难易程度、时间限制、资源需求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第三法:分配优先级在处理多项任务时,要根据紧急程度和重要性来分配优先级。
这样可以确保首先完成最紧急、最重要的任务,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四法:集中精力集中精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
在处理任务时,要尽量避免分心或被干扰,保持专注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第五法:保持积极心态在工作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充满信心和动力。
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六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时间限制来安排时间,并且要预留一些弹性时间以应对突发情况。
第七法:避免拖延症拖延症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尽量避免拖延,及时完成任务,并且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拖延症的发生。
第八法:学会说“不”在工作中,有时候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请求和任务。
但是,不是所有的请求和任务都必须接受。
学会说“不”,可以避免自己过度承担压力和负担。
第九法:善于沟通在工作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善于沟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需求和期望,并且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十法:保持健康身体健康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
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进行运动和休息,以保持身体健康。
第十一法:学会反思在工作中,要学会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第十二法:注重细节在处理任务时,要注重细节。
只有细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任务完成得更加完美。
农村十大工作法
![农村十大工作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cc8618a76e58fafab0033f.png)
农村十大工作法(2009-09-02 21:57:23)转载▼标签:政治两点论唯物辩证法经济社会毛泽东中国杂谈分类:我的写作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十大方法搞好农村工作不仅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认真的工作态度,还需可行的方法。
如果把工作比为过河,到对岸是目的,采取怎样的手段过河是方法。
所以方法很重要。
无数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证明,工作方法非常重要。
什么叫方法,直观地说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是说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事情。
从辩证的观点认识,在党领导下的农村工作中,有多少类型群众性格气质、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特征,就有多少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选择方法的重大意义不只在于解决具体问题本身,而是在于良好的社会效应。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方法有两方面:一是利于形成积极因素,即体现公平正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利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利于社会文明发展。
二是消极衰亡的一面。
就是相反的做法转为相反的结果。
我们国家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
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国家为人民谋利益,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
所以,选择方法要以积极的一面为出发点。
如果用消极的方法解决问题,即使解决一些问题,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最终影响构建和谐社会。
所以在工作中不能运用消极和违法乱纪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1“以情动人”法。
这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哲学观点的运用。
如果能从感情入手,充分调动每个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使他们更为愉快地接受新生事物,更好地执行上级的决策,减少工作的阻力。
我觉得在基层,在村一级,面对老百姓,往往“以情动人”比“以理服人”更有效。
老百姓有时候很注重感情,你讲一些大道理,他听不进去,但是你要是做一两件好事情,你用真情来感动,感动他,对待他,他马上就不一样了。
我记得有一次搞计划生育,我们要对一户两女户进行结扎。
开始,多次去动员该育龄妇女进行结扎,她就是不肯去,要不就跑、躲,要不就是坚决不去。
整转后进村“工作十法”
![整转后进村“工作十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f114d0d15abe23482f4d7f.png)
权、 事权 、 人权 , 确保 整转 效果 不 反弹 。
21 00年 4月 , 总结先进村做 法的基础 在
上, 区委 、 区政府下 发了 《 关于进 一步加 强村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 试
保 2 个 后进 村每个村 有 1 7 名区领 导联 系 、 个部 门扶 持 、 名 乡镇 街班子 成 员 1 1 负责 、 名驻村 干部 常驻 ,落 实上 下联 1 动、 左右互动 的一揽子包村责任 。 目前 , 柯城 区 2 名 区级领 导 、5 7 5 个部 门 ( 单 位 )5 位 乡镇街干部都联系到村 。 、 4 感情融合法…… …… …………………
部反映1 司题化解情况和村务公开 与民主
跟踪 督查法…………………………… 实行了半 月一汇报 、 每月一分析 、 一 季一小结的跟踪督查制度。即驻后进村 干部每半个月向党委分管副书记或组织 委员作~次村工作汇报 ,重点突出村两 委关系和谐与否 ; 乡镇 ( 街道 ) 月一 次 每
镳曩
后监督。对民主决议事项 的完成情况进
级人大代 表以及党 员、 员、 团 复退军人 、 热,、 亡村务的村民等代 表 ( 参评人数原则
上要在 3 0人以上 ) ,对所实施的决议事
行监督 , 体要做到 “ 具 三查 ” 查财务 、 : 查
绩效 、 查作风。
项的结果进行民主评议 。 三公开。 一是决议事项公示。 经村民
村基层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叁开展。
包村会诊法 ………………・ , ・ ・ f …-
针对全区 2 个后进村的形成症 结 、 7
三农工作的法规
![三农工作的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efef93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9.png)
三农工作的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改进农村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规。
第二条本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工作,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就业、农村土地、农村生活、农村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
第三条国家支持和鼓励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发挥群众互助合作作用,促进农民参与农村事务管理和公共事务决策。
第四条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监督和督促有关方面做好农村工作。
第五条全社会应当关心农村工作,支持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农业生产第六条政府应当制定有关政策,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七条农村地区应当加强农业科技支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第八条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第九条支持农村合作社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
第十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和治理农田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
第三章农村经济第十一条支持农村工业、农村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
第十二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十三条支持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第十四条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促进农民融入金融体系。
第十五条支持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第四章农民就业第十六条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指导,促进农民就业。
第十七条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十八条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第五章农村土地第十九条健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第二十条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
第二十一条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六章农村生活第二十二条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十三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第二十四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帮扶和关爱。
第七章农村社会保障第二十五条完善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农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的发展。
乡村振兴十八法
![乡村振兴十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d2a7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7.png)
乡村振兴十八法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的重要国家战略,为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十八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下面我将介绍乡村振兴十八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第二,优化农村要素配置。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村电力、道路、无线信号、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和生活幸福感。
第三,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流转权等制度,鼓励土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第四,加大农业科技支持。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强科技人员培养和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第五,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支持。
建立完善农民职业培训体系,提供培训和创业指导,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提升农民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乡融合发展。
第六,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遗产。
保护传统村落、古建筑和乡村风貌,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促进农村文化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第七,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村民自治,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八,促进农村金融服务。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向农村倾斜,提供农业信贷和金融服务,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创业。
第九,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第十,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加强农村医疗、教育、文体、养老等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的福利待遇,增加农民的社会保障,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乡村振兴十八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政府对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
1.农业农村工作必备法律法规汇编
![1.农业农村工作必备法律法规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da60f90a102de2bd97058839.png)
农业农村工作必备法律法规汇编目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要点)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要点) (1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要点) (1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要点) (29)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要点) (3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点) (4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点) (54)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要点) (60)9 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要点) (69)10 农业保险条例(要点) (74)11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要点) (7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法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本法所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第三条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方式、期限、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流转等,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法管理集体资产,为其成员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组织合理开发、利用集体资源,壮大经济实力。
第十一条国家鼓励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组成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坚持为成员服务的宗旨,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依法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
化解基层农村矛盾的“工作十法”
![化解基层农村矛盾的“工作十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adf260a45177232f60a295.png)
化解基层农村矛盾的“工作十法” 来源:半月谈时间:2012-12-28 12:53中共临县县委书记刘永平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步提高,给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年,山西临县组织专人对全县优秀农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了专题调研,从他们身上总结提炼出“化解农村问题十种方法”,在全县农村干部中推广,力求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一是感情联络法。
村干部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关心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以情动人。
百姓家里大事莫过于婚丧嫁娶或子女升学就业,村干部作为一个村的主心骨,有义务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一位村干部在做计划生育工作初始,对一适龄两女户多次动员,但对方不是跑就是躲。
后来,村干部转变了思路,主动上门帮助其解决家庭困难,多方筹款资助其女儿上大学,全家深受感动,主动配合计划生育工作。
老百姓重感情,你讲大道理,他不一定会听得进,但是你只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柴米油盐生活小事多帮忙、婚丧事宜多出力、天灾人祸多救助,用真心打动他,用真情感染他,复杂问题、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是身先士卒法。
村干部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要注重发挥班子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以及亲戚朋友等的带头作用。
村干部只要做到好事让给群众,难事冲在前面,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没有办不成的难事。
比如:有的村干部为了顺利评定低保,将年逾古稀亲属的低保指标让给别人;为了确保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自己率先带头搬迁。
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能增强。
三是利益平衡法。
村干部要准确掌握村情,对本村的家族结构、宗派势力做到胸中有数,工作中既要关注家族大户(人口多、势力大、威望高的家族),也要关心弱势群体(人口少、势力弱或老弱病残的部分村民),更要善于平衡各方的利益和心态。
对大户的核心人物,要作为团结的重点,多沟通、多交流,积极采纳其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对弱势人群,要关心关注他们的生产生活,在低保、五保、救济上多倾斜。
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适用
![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f54e7b2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a.png)
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适用近年来,我国农村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发展。
农村工作涉及到众多的法律法规问题,在实践中需要依法合规地开展各项工作。
下面将从农村土地利用、农村产权保护、农村劳动关系、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适用。
一、农村土地利用法律法规适用农村土地利用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土地承包、集体经营性土地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利用必须符合土地承包政策,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还要遵守土地的区域规划,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产权保护法律法规适用农村产权保护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农民的合法产权应得到保护。
农村产权转让、抵押、租赁等行为需要依法办理相关手续,确保产权权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此外,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也要依法进行,确保农民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农村劳动关系法律法规适用农村劳动关系是农村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农村的劳动者享有与城市劳动者同等的劳动权益。
在农村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等问题,确保农民的劳动权益得到保护。
同时,农村工作也要注重农民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
四、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适用农村环境保护是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农村工作要注重农村环境保护,保护农田、水源、空气等自然资源。
农村工作中要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农村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此外,要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与评估,确保农村环境标准的达到和超过。
五、农村国土空间管理法律法规适用农村国土空间管理是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空间规划法》,农村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合理布局,科学利用农村土地资源,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村级组织运行18条》具体内容
![《村级组织运行18条》具体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ed987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d.png)
《村级组织运行18条》具体内容《村级组织运行18条》是指在中国农村地区,为了规范村级组织的运作和提高农村自治水平,制定的一套具体操作规范。
以下是对《村级组织运行18条》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回答:1. 第一条,村级组织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行使自治、管理、服务职能。
2. 第二条,村级组织应当按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
3. 第三条,村级组织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利益和农民合法权益。
4. 第四条,村级组织应当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5. 第五条,村级组织应当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村级组织中贯彻执行。
6. 第六条,村级组织应当依法履行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理事会的职责,保障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7. 第七条,村级组织应当加强村务公开,及时向村民公布村务信息,接受村民监督。
8. 第八条,村级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接受上级组织和群众监督,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和不当行为。
9. 第九条,村级组织应当加强村民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增强村民的自治能力。
10. 第十条,村级组织应当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11. 第十一条,村级组织应当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做好群众工作,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12. 第十二条,村级组织应当加强与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反映农村发展需求和问题。
13. 第十三条,村级组织应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4. 第十四条,村级组织应当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15. 第十五条,村级组织应当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村民精神文化素质。
16. 第十六条,村级组织应当加强农村卫生健康工作,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17. 第十七条,村级组织应当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农业农村部工作人员的农业法律法规与执法
![农业农村部工作人员的农业法律法规与执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2850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e.png)
农业农村部工作人员的农业法律法规与执法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保障农业产业的有序发展,合理实施农业法律法规以及加强农业执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农业农村部的工作人员,了解农业法律法规并熟练执行执法程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业法律法规与执法工作的内容及其重要性,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
一、农业法律法规的内容1.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法规:包括土地利用法、农药管理法、畜禽养殖管理法等,这些法规主要保护土地、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进行。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例等,旨在确保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包括农村土地承包法、耕地保护条例等,这些法规主要规定土地承包的权利与义务、土地流转的管理以及保护耕地资源等内容,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稳定和农民的权益。
4.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农业保险条例、农田水利保险管理办法等,旨在为农民提供农业风险防范和补偿服务,保护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基本生活。
5.农村基层治理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农村组织改革实施条例等,旨在规范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促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农业执法工作的重要性1.保障农业产业的有序发展:依法执法可以有效规范和指导农业生产活动,遏制非法行为,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市场有序竞争,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执法工作可以帮助农民维护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和农民合作社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保护农民的劳动果实和经济利益,促进农民的持续发展。
3.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法规的执行,促进农村基层治理的健康发展,提升农村治理能力和效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
4.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实施农业环境保护法规,通过执法工作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稳定和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三农工作的法规
![三农工作的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97aa16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d.png)
三农工作的法规三农工作是指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工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三农工作的健康发展,制定相应的法规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关于三农工作的法规,总共2000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三农工作的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增产、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法规。
第二条本法规适用于国家在农业、农村和农民方面的重大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第三条国家大力支持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农民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种子、肥料、农药和农业机械设备。
第四条国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促进农村交通、水利和电力设施的改善。
第五条国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农业生产第六条农作物种植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种植计划和种植结构进行,不得擅自改变种植结构,防止粮食生产过度单一化。
第七条国家鼓励农业企业投入粮食生产和流通,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保障粮食的基本供给。
第八条农田水利建设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需求,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第九条支持农民发展畜牧业,鼓励农民养殖适合当地条件的畜禽,并加强畜禽饲料的科学配制和管理。
第三章农村社会第十条国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促进农村交通、水利和电力设施的改善。
第十一条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鼓励农村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第十二条国家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水平,加强对农村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第十三条支持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第十四条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第四章农民权益保障第十五条农民在土地流转、土地征收、农村宅基地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组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应受到保护,保证农民的合法收益。
第十六条支持农民依法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保护农民的投票权和知情权。
三农工作的法规
![三农工作的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237d56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d.png)
此外,还有一系列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权益保护等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如《农业 法》、《农村发展规划》、《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等,这些法规和政策为三农工作提 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三农工作的法规
三农工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总称。在中国,三农工作受到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的 指导和规范。以下是一些与三农工作相关的法规: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该法规规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组织形式、管理制 度等,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和集体经济的发展。
2. 《农村土地承包法》:该法规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的权益和责任,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 包权和经营权。
三农工作的法规
3. 《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该规定保障了农民工的工资支付权益,规定了用人单位 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义务。
4. 《农村宅基地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农村宅基地的使用、管理和保护,保障了农民的住 房权益。
5. 《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保障 了农民的基本医疗权益。
《村级组织运行18条》具体内容 -回复
![《村级组织运行18条》具体内容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547fcf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5.png)
《村级组织运行18条》具体内容-回复中括号内的主题是《村级组织运行18条》。
以下是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1500-2000字的文章。
《村级组织运行18条》具体内容村级组织是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运行对于促进村民自治、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提升村级组织的运行效率和效益,中国农业农村部近期颁布了《村级组织运行18条》。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中括号内的主题,并对《村级组织运行18条》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村级组织运行18条》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农村正面临着产权制度不健全、农业结构调整困难、乡村治理体制改革缺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农业农村部制定了《村级组织运行18条》,旨在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级组织的运行效率和应对能力。
第一条,着力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
在这方面,村级组织应当明确组织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包括村民议事决策机制、民主选举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
这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增强村民自治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条,积极推进村级组织信息化建设。
这一条要求村级组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实现对基层各项工作的数据管理、监控和评估。
这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更好地满足村民的需求。
第三条,健全村级组织运行人员培训机制。
为了提升村级组织的专业化运行水平,这一条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村级组织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同时,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相关机构的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四条,加强对村级组织的监督和评估。
为了确保村级组织的运行符合法律法规,这一条要求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村干部工作情况和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同时,要加强村级组织运行的绩效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
第五条,提高村级组织服务能力。
村级组织是农村的重要服务机构,这一条要求村级组织应当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包括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
农业农村工作条例
![农业农村工作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845f76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5.png)
引言概述:农业农村工作条例是为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包括农业生产与科技推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权益保护、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和农村环境保护。
每个大点下还将详细阐述59个小点,以全面、详细地剖析农业农村工作条例的实施情况和相关问题。
正文内容:一、农业生产与科技推广1.1完善农业生产体系1.2强化农业科技创新1.3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1.4推进农村小农户专业合作社发展1.5提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能力二、农村经济发展2.1支持农村产业发展2.2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2.3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与推广2.4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2.5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农民权益保护3.1加强农民劳动权益保护3.2改善农民收入分配机制3.3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4完善农村社保制度3.5强化农民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四、农村社会事务管理4.1加强村民自治能力建设4.2推进农村住房保障政策4.3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4加强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4.5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五、农村环境保护5.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5.2推进农村环境污染防治5.3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5.4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5.5引导农民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总结:农业农村工作条例的出台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农业农村工作条例在推动农业生产与科技推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权益保护、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和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以解决。
只有不断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幸福生活。
十八项农业核心制度
![十八项农业核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1f9e2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7.png)
十八项农业核心制度1. 农业生产组织化建立农业生产组织合作机制,鼓励农民自愿组成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提高农产品市场供应和竞争力。
2. 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研力量,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推广适应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新技术和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 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田排灌条件,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用水需求。
5. 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农药使用管理,严禁使用禁止农药和超标农药,推广绿色农药和生物农药,确保农产品安全、绿色生产。
6.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7. 农田土壤保护加强农田土壤保护和改良工作,推行科学耕作技术,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肥料,保护和改良农田土壤质量。
8. 农机装备升级促进农机装备升级,推广节能高效农机具,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水平,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9. 农村金融支持加强农村金融支持,提供农业生产信贷服务,降低农民融资成本,推动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10. 农产品流通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立农产品市场网络,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产品远销和农民收入增长。
1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土地承包权稳定,鼓励农民流转土地、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农村发展。
12. 农民职业培训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3.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监测和预警体系,保障农民合理收益,促进农民积极性。
14. 农村社会保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政策,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下 l 8条比较实用的1
人情法
乡村是一个人情社会 ,农民也是 比较现实的 。 人情法 , 一是指村干部在 平时工作 与生 活中给予 村民 帮助 , 受 助的村 民往往会记住 这份人情 ,从而 在 工作上支持村干部 。二 是村 民在办 红 白事时 , 一般会邀请村干部参加 , 村 干部一定要抽 出时间参加 ;对于 那些 力单势薄 、经济 困难 、需要帮助 的村
目, 在项 目所 在 乡镇政府 的统一组织 协调下 , 建立
安 市宣 乡 口汪恭礼 一 多年约农 , 观察 员 、 徽省宣城 市宣州 区委 政策 研究室 副主 任一 本刊特 以来 村 徽省宣城安 外 从本地实际出 公益事业项 目由受益的建制村村委会共同申请 , 发 , 泛征求基层干 部 、 广 群众意 见 , 打破村 内“ 一事 议” 的局限 , 对数村共有的道路 、 梁等跨村公共 桥 基础建设实行 “ 一桥 ( 、 ) 路 圩 一议 、 以奖代补 ” 的新 办法, 较好地解决了跨村公 益事业建设的难题 。
7’ 干要于在方立与益度去对的作 村部善站对的场利角上做方工 7 换思法 位考
,
以 引起
共鸣。收 农业税时期 , 有个农户 , 的乡、 分片 村干部上 门多次他都不愿缴农
业税 。 乡武装部长对其他的干部说 :你们先到 其他 的地方去收 , “ 我与这位 兄弟谈谈 。” 与该 村党 支部书记 留下 来 , 他 顺着 对方 的话 题聊起来 , 才知道 原来该农户不缴农业税是因为农网改造时没有 架三 相电 , 他的碾米机无法
矛盾, 甚至演变成冲突。 例如某个
产 煤村 共 有 一 大一 小 两 个 自然 村。 在集体经济分红时 , 自然村 大
的村民人均分的钱 多 ,小 自然村 的村民人均分的钱少 ,结果小 自
是肚子里积蓄了不少火气 , 需要发 泄。这时候, 村干部就需要作—个
耐 的听众 。村 民话说完了, 、 火气
问题 时 , 要抓住 问题 的根 源 , 对症
等德 高望 重的人群 。在 逢年过 节 的时候 ,从集体资 金中拿出一 点
经费买 点礼品去慰 问他 们 ;二是
在村民遇 到困难时 ,村 干部要积
下药 , 就能药到病除。 如果头痛医 头, 脚痛医脚 , 往往会摁下葫芦起
了瓢 , 难以真正 解决问题 。
7一 /1
职业辅助法
,V 村干部 要充 分地利 用所从 事
非常看 重面 子的 。村 干部在做工 作时 ,遇 到可能会使对 方难堪的 问题时 , 要注意给对 方留面子 , 这
的职业来辅助自己的工作 。 如有的
村 干部 是 乡村 医生 ,有的开小 商 店, 有的经营 企业等 , 些职业 都 这 可 以给村干部开展工作带来方便 。 比如有—位妇女主任兼计生专干 , 还是 乡村医生 , 在行 医中谈起孩子
时 ,她借 此话题说 少生 优生的好
样可以事半 功倍 。笔 者就 有切身
的体会。一次 , 乡信用社的营业 员
柔 克刚的方法来 解决问题 ,避免 正面冲 突。 如做计划生育工作 , 就
需 多做 思想工作 ,尽 量不用强硬
粗暴的方法 。
在给一个村 民取 款时不慎 多给 了
他 20 元 。笔者带这个营业员找 00 到该村党支部书 记 ,村党 支部 书
组织实施各自所承担的建设部分 。
完善 多元化 投人 机制
跨村公益事业 建设项 目的建设 资金 , 农民筹资
筹劳 占 2 3 各级政府奖补 占 13 /, / 。奖补资金 中, 中
后各村召开村 民代 表大会和村 民大会 , “ 将 一事 一
议、 财政奖补 ” 工作的政策告知每—位村民。与此同
极想办法给 予帮助 。这 样能获得 很好的 口碑 ,也能获得这 部分人
群对村里工作 的大 力支持 。
改的况须村业 —省西委磊 ● 变生,解的题 —南华主・—r 村活必决就。 江京村任 雪 民状 先民问 苏市村石 _ 就
学习的园地
交流 的平台
提升的阶梯 / — ic zb @13c r E maI w rj : b 6. n o
各受益村共同建设跨村公益事业 的新机 制 , 实行分
段 、 的属地管理模式 , 受益村村 委会负责 分片 由各
宣传引导 , 明确政策
该区各 乡镇分别召开了所 辖村党支部书记 、 村 委主任及相关 部门负责人参加 的“ 一事一议 、 财政 奖补 ” 工作培训会 , “ 对 一事 一议、 财政 奖补 ” 指导 的 思想 、 内容和配套措施进行 了深入细致 的讲解 。随
碾米 。 武装 部长 向他解释 了不架三相 电的原因 。 因为谈得兴起 , 农户还杀了
面—数 :咦 , “ 怎么多了 2 0 0 0元?” 就把 多余 的钱 退给了营业 员。营 业 员感谢不尽 ,村 民也没有失 面 子, 事情圆满处理了 。
鸡招待他们 , 把农业税也缴了 。
7/ /
’
冷热处理法 农村中的问题 ,有的
利益平衡法 在 政 治 和 经 济 利 益 的 分 配
耐心倾听法 有的村民找村干部反映情况 , 并不一定是要求解决问题 , 其实他
需要及时处理 ,不然小问
上, 一定要平衡全村各组 、 自然 各
村 的利 益 ,以获得全村多数人的
题就会演变成大事件 。如
村 民之 间发生的小 事 , 如
信任与支持。 利益如果不平衡, 各 组 、各 自然村之 间会产生很大的
也明 白有些事情 因为条件所限而
无法立刻得 到解决 ; 有的村民反映 的问题本身就不一定合情合理 , 只
果不及时处理 ,就有可能
演变成家族 、 、 宗族 村庄之
间的大事件。 这种处理法 。 叫做热处理法。而有的事
在 村里财 务管理 上一 定要一
丝不苟 、 精益求 精 , 财务 处理得 把 明明 白白 , 从而 赢得村 民的信任 。 村级 财务是全 体村民 都关心 的事 情 , 金使用不透 明 , 资 账做得模 模 糊糊 , 易引发 矛盾 , 容 而且可能 使 村干部失去合法性的支持。
另外—件事来发作 ,或 者矛盾 由 来已久 , 怨太 多 , 积 因某件小事情 而触发。所以村干部在处理这类
温暖人心法
这是 村干部 的一种常规 工作
IV 农村 中 的很 多问题 与矛 盾 , 表面看起来是一 回事 ,而 真正的
法。具体做法 : 一是村干部要注意
根源则是另外一 回事 。因为有的
一
关心村 里的弱势群 体 ,也要尊 重 退下 来的老村干部 、退休的教师
丝不苟法
原因是难以摆上桌面 的 ,只好借
打 马虎眼法
萌芽状态处理法
指在矛盾初起时就立即处理 的方法 , 可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这样
此法 也叫装 糊涂 法 主要 用
于处理 家庭矛盾 。处理这 类 问题
中, 以避 免事态升级 。尤其是在村庄之 间、 宗族之间发生冲突时 , 一旦发现 苗头 , 就及时做好稳控一方村民的工作 , 化解村民情绪 。 同时向 乡镇政府报 告情况 , 争取上级政府部门介入与处理 。因为涉及到 两个 村庄与宗族之间 的矛盾 , 仅靠村 干部是难以处置 的 , 这样 可把矛盾与 纠纷消除在萌芽状 态 中。 这类事件 , 如果处理得不及时 , 事件一旦扩大化 , 处理起 来会非常 困难 , 后遗症也多。 以 , 所 村干部一定要排除个人头脑中存在 的宗 派、 地方保护主 义等错误 思想 , 一旦发生类似 事件 , 要及时处理 , 以取得 良好效果 。
“ 红脸 白脸 ” 法
这 是 几 个 村
干 部 一 起 做 工 作 时 所 采 用 的 一 种 软 硬 兼 施 的 工作
方 法 。 ( 见 本 期 详
《 一个 “ 白脸 ” 唱 。
一
个 “ 红脸 ” , 唱 》
民, 村干部要尽 力给予帮助 , 其顺 利 使
渡过难关。 这样做 , 以获得村民的感 可 激, 对村干部开展工作极为有利。
央财政承担 13省以下各级财政承担 23 /, /。区财政
按每位农民不低于 5元的标准安排配套资金 。 补助 资金向经济条件 较差 、 基础较落后的地区倾斜 。农
时, 在部分道路 、 桥梁等跨村公共基础 建设的村内 , 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和村民代表会议 , 明跨村 公益 阐 事业建设的效益 ,对一家一户不能单 干的项 目, 提 出可 以在农民 自愿 的基 础上 , 通过 集体筹资 、 筹劳 办法组织实施 。
固 然要 弄清 楚事 情 的 来龙 去脉 ,
但主要 的 目的是 劝和 。因此村干
部有时需 要装糊 涂 、 马虎眼 , 打 如
处理婆 媳矛盾时 ,在婆婆 面前 多 说媳妇 的好 话 ,对媳 妇就 多说婆
婆如何对她 好 ,从而 达到 劝和的
目的 。
7
追 溯 法 根 源
7
,
学 习的园地
交流的平台
提升的阶梯 / — ic zbb 6 . r E mal w ri@13c n : o
t、 — 作 芋寸 I J L
I作 , 没有一套好的I
解的 I
十
法
I作中 . 者对 自a 笔
口李 万 忠( 本刊 特 约农村观 察 员、 南省郴 州 市北湖 区鲁塘镇 政府 干部 ) 湖
等的村 民待遇 ,使得问题处理起 来十分棘手 。
学习的园地
交流的平台
提升 的阶梯 / — i c rj @1 3c m E mal wzbb 6 . : o
留面 子 法
乡村是 个熟人社会冲 动的 村民 , 干部要克制 自己 , 量地 村 尽 用对方可 以接受的话语 ,态 度温 和地做对方 的工作 。对于那种 容 易激化矛盾 的工作 ,更是要用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