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贸易_市场结构与福利效应_跨国公司海外扩张模式的解读_顾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中 线与 线即代表 (5) 式和 (6) 式,假设
,所以 的斜
率 大于 的斜率 。根据 (7) 式和 (8) 式,得到 和 在预算约束条件
下的最优消费组合点 和 ,对应的效用水平为 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
通常情况下 的有效购买力和闲暇消费能力均要强于 ,即
且
- 108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年第 3 期
易三角形为△
,很明显
△
<△
,这意味
着一体化多元生产策略会导致
以 FDI 为主要特征和实现途径
的产品内贸易量的减少,使若
干跨国公司间的垂直贸易转变
为单一跨国公司内的垂直贸
易。内部垂直贸易是从跨国公
图 1 产品内贸易:一体化与非一体化
司的角度来考察中间品在全球公司体系内部的流动状况,其在分工基础、市场依赖
和定价机制等方面都与非一体化产品内贸易存在明显的差异。
那么,有哪些因素可能造成供给线的逆时针旋转,即促使跨国公司产生一体化
生产的意愿呢?换句话讲,既然本土公司对东道国商业运行规律、消费者偏好和劳
动力市场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已然对子公司在东道国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挑战,
为什么跨国公司还要采取垂直 FDI 的方式来安排生产流程呢?
- 104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年第 3 期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工序或区段被人为地在地理空间上进行分割之后,扩散到 不同的国家进行,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国际区位选择,但二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不 同:垂直 FDI 是指跨国公司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基于母公司和子 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间的内部科层关系,借助行政命令的权威,实现彼此之间基于 转移价格的内部市场交易。母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实现部分专业化分工,相当于 跨国公司承担全部中间品的生产,其间的贸易并不涉及市场风险;而外包则属于跨 国公司利用国际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手段,其特点是以契约关系为基础,通过外部 市场交易把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非关联的、属于不同国家的合约双方联系起来。跨 国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只唯一生产某一个中间品环节,与合约方之间建立完全专业化 分工的生产关系,因此贸易面临着信息不对称、技术外溢等市场失灵的风险。
由贸易三角形△
表示。
但是,如果跨国公司选择部分专业化分工的一体化策略,产品内贸易量将会发 生怎样的变化呢?为了简化分析,在 (2) 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假设 的生产技术符 合里昂惕夫固定比例投入生产函数 (Leontief function):
②非生产性劳动又称熟练劳动 (skilled labor),主要由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生产性劳动也叫做非 熟练劳动 (unskilled labor),主要指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普通员工。通常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 水平差异。
而作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之下产品内分工和国际生产网络的主要推动者, 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活动使得产品内贸易主要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是通过 FDI 方式 在东道国建立垂直一体化的子公司,再由母公司向子公司购买中间投入品;二是与 国外非关联企业签订契约,以外包的方式先向东道国企业出口部分非核心生产工 序,再向其购买其他中间投入品或制成品。前者属于跨国公司内部化贸易,后者则 是垂直非一体化,贸易发生在跨国独立企业之间①。垂直 FDI 和外包的核心内涵都
关键词:跨国公司;产品内贸易;垂直 FDI;外包
一、引言
现代国际化大生产的显著特征,是在全球性产品生产协作的基础之上,把原来 集中于某国或某个地区的产品生产按照工序或流程分散到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 地区,每个国家或区域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的大小、生产过程要素密集度的差异和 区段生产规模经济的特征,仅专业化于产品某特殊阶段的生产,使国际分工与贸易 由产业间、产业内深化到了产品的内部。产品内分工是联系且区别于传统产业间和 产业内的、更加精细的,引发了大量产品内贸易的分工形态,使得国际贸易的对象 从最终产品细化到中间品,一国不再拥有生产所有工序流程的全部比较优势,任何 一个产品都是来自众多国家的不同比较优势的综合体,其实质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市场一体化与生产过程分散化的统一。
先考虑完全竞争的 市场。在模型的消费方面,由于 和 不仅是生产者也 是消费者,并且只有 是可供 和 选择的共同消费品,因此 和 的个体消 费决策应该包括两种“商品”:一种是对 的消费,满足一般的物质需求;另一种
是对闲暇 的消费,用以享受生活和接受教育。由均衡条件
,双方各自的
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5)
(6)
二、完全竞争下的垂直一体化与非一体化贸易
拓展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思路建立一个利用非生产性劳动 与生产性 - 105 -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年第 3 期
劳动 两种中间品生产要素②,包含两个中间投入品 、 和一个最终消费品 生
产的 型跨国公司产品内贸易模型。 和 作为生产 的中间环节投入要素,
继 Helpman (1984,1985) 和 Krugman (1985) 开创垂直型 FDI 的研究之后, 众多学者开始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Feenstra 和 Hanson (1996, 1997) 通过一个只包含单一最终产品的理论模型研究了以外包方式实现的中间品进 口对美国劳动力需求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指出生产外包会提高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造成两国非熟练工人工资相对于熟练工人都有下降的趋 势。Grossman 和 Helpman (2000,2003,2006) 明确提出了产品内贸易的模式问题, 并在不完全契约的理论假设前提下,考察了垄断竞争厂商分别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 济条件下选择 FDI 或外包的影响因素,认为在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基本背景下,生产 组织形式的选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选择垂直一体化 FDI 还是外包。Egger (2001) 认为由于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失灵的存在,制造外包在短期内会对非熟练劳动力的生 产效率产生消极影响,但在长期则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Carpenter (2005) 利用 D-S 垄断竞争模型对分散化生产的条件和福利影响进行了分析。王斌 (2006) 借鉴 Grossman 和 Helpman (2003) 关于生产与贸易的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一 个包括北方发达国家和南方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连续中间品贸易模型,结果发现南方 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技术进步带来的垂直非一体化交易和生产成本的下降,以及 国际中间品贸易关税水平的降低都可能导致全球范围内外包规模的扩大。
二者在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中自由贸易,但均不能直接被消费。 虽然可以直接 消费,但属于不可贸易品只能在本国销售,其生产按照类似于自动化“捆绑”的技 术实现,即在 的生产过程中,只需投入 和 ,而无需 和 的再参与。于 是,中间品和最终品各自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可表示为:
,
(1)
,
(2)
其中, 和 分别为 和 的工资率; 为最终消费品 的价格, 和
题 , 出 于 节 约 传 递 成 本 的 考 虑 , 跨 国 公 司 也 会 具 有 一 体 化 生 产 的 动 机 。 Teece
(1977) 曾对跨国公司分别向海外合资企业、全资企业和一般贸易伙伴传递技术时
所涉及的成本进行过计算和比较,发现向子公司的技术传递成本是最低的,合资企
业次之 (比子公司平均高 5.1%),一般贸易伙伴最高 (比子公司平均高出 8.7%)。
分别为 和 的自由贸易价格; 、 、 与 分别是生产单位中间品 和 最终品 所需的 、 、 和 的最优投入量。
首先假设跨国公司拥有生产 的比较优势,专业化生产并出口 ,进口 。完 全专业化分工的非一体化策略的生产点应位于图 1 横轴上的 点,而对 和 的需
求则由 点的坐标
决 定 。 由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 知 ,
[基金项目] 本文获得西南财经大学 2012 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际贸易重点研究基 地项目”的资助 (项目编号 JBK120403),作者在此表示感谢。 顾磊: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611130 电子信箱:gulei@swufe.edu.cn。
①在产品内贸易理论中,垂直一体化及相关的内部贸易与垂直 FDI,垂直非一体化与外包分别属于同一 研究范畴。
- 106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年第 3 期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4)
固定比例的生产技术意味着任何单一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都为零,这样可以从
最终品生产的角度保证中间品
组合点的连线为直线。因此,在部分专业化分
工的情况下,原供给线 会以原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至 ,表示跨国公司同时
生产 和 。保持完全竞争贸 易条件线的不变约束,此时贸
一方面,知识、技术型生产要素与跨国公司的 FDI 行为显著正相关,东道国越是拥
有大量的高级生产要素,越能激发国外跨国公司扩大 FDI 的规模,采取一体化的方
式安排全球化生产。与此同时,在不存在高级要素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还涉及到一
个把向子公司传递优势的成本与向市场合作者传递优势所产生的成本进行比较的问
和
最终都由
决定,所以如果保持 和 各自的工资水平恒定, 与
原点 的连线斜率 不变,表现为一条直线。
在贸易平衡的假设条件下, 、 的需求 与 , 的供给 和 之间满 足关系式:
(3)
(3) 式即斜率为负的跨国公司价格贸易条件线,在图 1 中表现为点 和 的
连线,作为对中间品供求的约束。于是可以得到“归核化”产品内贸易量的大小,
和 ( 和 ) 表示 和 对 ( ) 的消费需求, 代表 和 各自的工作 (时间) 投入。 均衡时的一阶条件为:
和 (7)
(8)
设
,
分别代表 和 的总收入。(7) 和 (8) 式表明,当
闲暇的边际效用与工作收入的边际效用之比正好等于各自的工资率水平时, 与
的消费效用达到最高。
以上最优化问题的解可以由图 2 表示。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年第 3 期
产品内贸易、市场结构与福利效应: 跨国公司海外扩张模式的解读
顾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中间品市场和最终品市场在内的产品内贸易 模型,考察差异化市场结构对跨国公司选择垂直 FDI 和外包两种海外扩张模式的影 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上、下游市场之间存在某种传导机制的情况下,一体式非完 全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与产品内分工贸易的规模负相关,不断增加的最终品市场的垄 断强度,不仅会导致跨国公司内部所有生产要素的福利水平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还会进一步缩小产品内贸易的规模。
因此,跨国公司的一体化生产模式是其应对市场外部性的积极参与策略,而并非表
- 107 -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年第 3 期
面上单纯的市场退出行为。
三、差异化市场结构对要素福利的影响
前述仅分析了跨国公司采取不同的生产模式对完全竞争中间品市场贸易的影 响,现在将最终消费品市场 纳入其中,考察 与 福利效用的变化和不同市场 结构类型之间的关系。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所以
位于 的左上方,
。
完全竞争的
市场可以使跨国公
司内部 、 两种
劳动要素的福利效
用和对 、 的供
总体而言,现有的文献大多在国家层面以独立的中间品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关 注产品内贸易对国家间或一国内部不同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和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间的技术溢出效应,而对最终品市场结构的类型与产品内贸易发展的互动关 系重视不足。本文拟从跨国公司的角度,通过构建一个包括中间品市场和最终品市 场在内的理论模型,在研究上、下游市场间传导机制的基础之上探讨一体化 FDI 和 非一体化外包两种贸易模式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不同人力资本水平生产要素福利效 应的影响,以求解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意义,并加深对产品 内分工这种全球化生产模式本质的了解,为发展中国家“走出去”战略目标的成功 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
单纯从中间品市场的角度考虑,一方面,根据内部化理论,由于中间品市场的
不完全,企业若将所拥有的科技和管理知识等无形的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
交易,就难以保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如果企业通过建立内部市场的方
式开展内部分工贸易,则可以在利用行政权威协调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同时,保护
自身特有的垄断优势,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和经济利益的不利影响;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