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七年级美术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2a72f1e45c3b3566ec8b04.png)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学设计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目的:1、感受、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使学生的学习、创作与探索向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能力的更高层次发展。
2、理解现代生活离不开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教学重点: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科综合学习的思考。
教学难点:对现代艺术(电脑绘画、工业设计、雕塑、建筑等)形式美的感受。
教具准备:有关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经典作品照片、视频、搜集的现代艺术的资料、探讨总结的图表。
解决难点的方法: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自主探讨中了解雕塑、绘画、交通、建筑等四个不同类别的领域。
2、欣赏视频及分析,引领学生自助探索和情感体验。
3、分组合作,聚集学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智慧。
教学方法:引导、探讨;欣赏、探究;尝试、创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引导学生欣赏“手指舞”视频。
引出课题: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三、进入新课:引导学生把美术书中的现代艺术进行分类:电脑美术、雕塑、工业设计、建筑等。
并按照造型特点、材质、科技及魅力和表现形式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填表。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现代艺术作品的图片欣赏、分析科技意识、与视频动画进行比较分析,感受高科技给人类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一、学生分组汇报电脑美术、雕塑、绘画、工业设计、建筑等领域的欣赏与分析,略现代艺术的变化,感悟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穷魅力给人类生活带来高质量的生活!学生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欣赏交流,合作完成以下表格:1、学生交流“手指舞”绘画:《日出.印象》、“电脑绘画作品”的魅力所在。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并完成“电脑美术”领域的调查表电脑美术领域2、学生欣赏、分析、交流雕塑作品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所在。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并完成“雕塑”领域的调查表雕塑领域3、学生欣赏、分析、交流建筑作品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所在。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并完成“建筑”领域的调查表建筑领域4、学生欣赏、分析、交流工业设计作品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所在。
第二课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
![第二课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5a3bf0770bf78a6529548c.png)
课题: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和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使学生对现代艺术的形式感和美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创造与探索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力有更高层次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科综合学习的思考。
让学生感受现代艺术的形式美,理解现代艺术的特点。
教学内容:1、通过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古今艺术的风格与形式的区别和特点。
2、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例子讲解,《物之道》,世博中国馆,通过介绍让学生理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
3、从建筑、雕塑的方面让学生对现代艺术设计的特点有更深入的感受,包括材料,新技术的出现。
4、磁悬浮列车及其他车型设计的讲解和展示让学生理解艺术是广泛在生活中应用的,让学生举例说出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艺术品或日用品。
5、让学生拿出笔和纸,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与科技相结合的艺术品或日用品,最后进行作品的评析和展示。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PPT课件——长信宫灯与现代灯具,让学生感受一下古代艺术的风格区别,说出长信宫灯的名字。
提问:这两组灯具有什么共同点?点名回答板书:照明、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提问:这两组灯具的不同点在哪里?(点名回答)板书:宫灯:印象深刻,造型优美,生动形象现代灯具:简洁明快,材料新颖,时尚前卫2、通过图片欣赏现代艺术作品,感受它的特点。
唇形沙发:形式大胆,颜色明快,具有现代感。
蔬果台灯:设计大胆、新颖,时尚前卫,具有现代艺术的创新特点。
水钻台灯:材料新颖,时尚前卫。
3、欣赏《物之道》提问:雕塑上端造型与吴作人的太极图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关于科技的意义?正负电子对撞的轨迹。
提问:它与科技结合点在哪里?雕塑的金属材料,约48米高。
4、通过图片欣赏现代雕塑铜雕欣赏:利用工具敲打,凿刻锻造。
树脂雕塑欣赏:熔化,铸造。
铁丝雕塑欣赏:铁丝缠绕。
冰雕欣赏:凿刻。
小结:正是因为科技的发展,雕塑的形式和材料越来越丰富,推动着现代艺术的发展。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16c0cd45852458fb770b561a.png)
建筑采用了新材料、新 结构。摆脱就的建筑模 式,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形成新的视觉艺术。
水立方
鸟巢
广州塔高600米,共 112层,是中国第一 高塔,世界第四高 塔。 广州塔力求建筑 艺术与现代科技有 机结合。其以广播 电视发射、观光功 能为主,兼容城市 规划建设展览、娱 乐、餐饮等多功能 于一体。实现建筑 艺术与现代科技的 有机结合。
科技的发展使交通工具
发生惊人的变化。轻而 坚固的人工合成材料大 量地代替了铁、木、帆 布。它们带给人安全与 速度的同时,也带给人 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
交 通 工 具
进入二十世纪,各种人工
合成的材料相继涌现。它 们即可取代有限而宝贵的 自然资源,又价格低廉, 还可随心所欲塑造成各种 颜色、形状、质感的日用 品。大大丰富人们的物质 生活,带给人们全新的审 美感受。
不同点:印象深刻
造型优美 生动逼真 简洁明快 材料新颖 前卫时尚
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照明 共同点:
艺术与科技互相推动发展
新材料、新工艺与新的创
作意念相结合。它们造型 轻灵、飘逸、简洁,闪烁 着各种新材质的光彩,与 现代城市环境浑然一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
日 用 品
用绘画形式,设计出心中的灯。要赋
有创意性、观赏性和欣赏性。并且在 作品旁边附上设计说明。
艺术与科技融合:引导学生创造艺术作品和科技应用
![艺术与科技融合:引导学生创造艺术作品和科技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fe8e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e.png)
艺术与科技融合:引导学生创造艺术作品和科技应用概述在当代社会,艺术和科技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将艺术和科技结合,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和应用程序。
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引导他们探索和创作结合艺术与科技的作品,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还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跨学科思维的能力。
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意义1.提供新的表现方式: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可以产生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2.促进跨学科思维:通过融合艺术与科技,学生可以同时涉猎不同领域知识,在跨学科探索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3.培养创新精神:艺术与科技融合需要寻求突破传统框架的解决方案,这培养了学生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引导学生在艺术与科技融合上的创造1.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为学生提供接触和了解艺术和科技领域的机会,包括参观展览、参加工作坊等。
2.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数字技术,将艺术和科技相关的教材和资源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更方便地获取所需知识。
3.建立项目驱动型学习:通过启发式任务、综合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解决问题。
4.注重个性化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兴趣和才能,鼓励他们在艺术与科技融合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路径。
学校与社区的支持1.配置必要设备和软件:提供计算机、设计软件等必要工具,使学生能够进行各类创作活动。
2.开展相关培训:组织专业人员向教师传授如何引导学生在艺术与科技融合中创造的方法和技巧。
3.举办比赛与展览:定期举办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比赛和展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4.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可以与当地艺术机构、科技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资源和实践机会。
成果与应用1.创意艺术作品:通过科技手段创建出独特且具有创意的艺术作品,如数字绘画、虚拟现实艺术等。
2.互动装置和游戏:利用科技制作互动装置和游戏,使观众能够与艺术产生互动,增强参与感和体验性。
初一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1岭南版2022102322
![初一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1岭南版2022102322](https://img.taocdn.com/s3/m/91eed06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d.png)
初一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1岭南版2022*******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魅力;明白得现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差不多原则是有用、美观、经济的统一;能从审美的角度运用描述、分析、评判的方法对自己感爱好的现代艺术品进行观赏与评述。
2.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视频、图片,结合教师讲解、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对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魅力的学习爱好和探究欲望,通过“对比鉴赏”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想象力,让学生总结不同风格艺术品的异同;再利用“水立方”作为导赏,鼓舞学生尝试从造型、材料等方面分析“水立方”的特点,领会老师的观赏过程,从而产生对美术、科技、人文的关注;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学生利用美术鉴赏方法,对一件艺术品进行讨论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发觉、观看和热爱生活中的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作品,提高学生视觉感受力,培养发觉美、享受美的爱好,了解具有科技含量艺术品中包蕴的科学奥妙。
2学情分析学生会对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作品和见到过的各类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会有浓厚的爱好。
本节课我以鼓舞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会动身,感受艺术与科技相互交融所带来的魅力,拓宽对美的感受,扩宽思维的维度。
3重点难点重点: 观赏评述现代科技艺术品的方法。
难点对现代艺术(建筑、工业设计、产品造型等)各种形式美的把握。
解决难点:审美方法的引导。
4教学过程4.1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一、播放《手指舞》视频在观赏的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设问: 你认为这段视频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手:艺术+多媒体:科技活动2【活动】课堂进展1. 现代艺术的种类(建筑雕塑工业设计绘画媒体艺术2. 观赏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便携式耳机组合办公桌袖珍厨房) ①通过产品外观推测它是什么产品,具有什么功能②问与答③小结产品的艺术与科技的特点3.对比观赏摸索并讨论:长信宫灯与现代灯具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学生发表见解确信学生发言并总结异同4.经典导赏—“水立方”①图片观赏②“水立方”介绍(结合视频)③外形、内部结构描述(艺术价值) ④材料功能分析(有用价值) ⑤评判5.小组讨论、评述分小组选择一件现代艺术作品共同观赏,用描述、分析、评判的观赏方法,从造型、设计风格、材料、有用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并选一名同学向大伙儿做观赏报告。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80332e9b10661ed9ad51f3ce.png)
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着眼点在现代艺术与科技如何完美融合的魅力上,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艺术与科技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开发。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历来是互渗互补中获得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而如今,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科技给艺术带来新的生命,艺术给科技更多的活力。
科学不断的创造新材质、新工具、新方法,给艺术家无尽的推动和激励。
艺术家面临丰富的选择,想象力获得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而艺术家的一些奇思妙想,也同时促进了科技不断的发展和提高,现代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造出无穷尽的、完美的作品。
教师在课堂上应抓住现代艺术与科学的这种关系,列举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例子,让学生去感受、分析、了解其中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并认识到现代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教学目的: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欣赏现代艺术的方法与途径,学会从造型、色彩、材质及科技含量等角度去欣赏现代艺术与科技相融合所创造的作品,提升学生的的视觉感受力,能用语言、文字、形象来归纳、表达自己的感受;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的赏析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想象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团结协作品德。
通过对经典现代艺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学情分析初一年级学生,刚上中学,对一切充满好奇心,愿意接受和挑战新鲜事物,美术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个心理展开教学。
因其在本单元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这一课中学习了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所以在本课教学中适当的设疑,并辅助新颖、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教学图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突破欣赏难点。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感受在科技的发展下,现代艺术所展现的多姿多彩的面貌。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489d8d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5.png)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引言现代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令人着迷的潮流。
艺术家们通过借鉴并结合科技的力量,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
这种融合不仅仅是为了创造美感,还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和表现方式。
本文将重点介绍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以及这种融合给艺术领域带来的变革和创新。
科技对现代艺术的影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现代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通过利用各种科技工具和技术,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以前无法想象的作品。
比如,虚拟现实技术使艺术家能够创造出身临其境的体验,使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欣赏艺术作品。
增强现实技术让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将现实世界与虚拟元素结合,创造出与传统艺术形式完全不同的艺术体验。
此外,科技还改变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互动装置,艺术家可以直接与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使观众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这种互动不仅增加了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参与感,也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界限。
现代艺术中的科技元素现代艺术中的科技元素多种多样。
一些艺术家使用计算机生成艺术作品,利用算法和程序控制创作过程,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品。
例如,艺术家可以使用计算机生成的视觉效果和粒子系统来营造出惊人的图像和雕塑。
这种创作方式让艺术家能够以一种更精确和复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造力。
另外,一些艺术家使用生物科技来创作艺术作品。
他们利用生物材料和遗传工程技术,创造出一些奇特的艺术品。
例如,生物艺术家可以通过DNA的编码和组织工程技术,创造出奇形怪状的生物体作品。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为了创造美感,还带来了对生命和人类尊严等伦理问题的思考。
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之处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带来了许多创新。
一方面,科技的应用让艺术创作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艺术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创意,同时消除了传统艺术所面临的材料和空间限制。
此外,科技还提供了更广阔的表达方式。
通过互动装置和移动应用,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的作品,打破了传统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 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1 岭南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 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1 岭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c7ecc50975f46527d3e179.png)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魅力;懂得现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是实用、美观、经济的统一;能从审美的角度运用描述、分析、评价的方法对自己感兴趣的现代艺术品进行欣赏与评述。
2.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视频、图片,结合教师讲解、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对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魅力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对比鉴赏”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想象力,让学生总结不同风格艺术品的异同;再利用“水立方”作为导赏,鼓励学生尝试从造型、材料等方面分析“水立方”的特点,领悟老师的欣赏过程,从而产生对美术、科技、人文的关注;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学生利用美术鉴赏方法,对一件艺术品进行讨论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发现、观察和热爱生活中的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作品,提高学生视觉感受力,培养发现美、享受美的兴趣,了解具有科技含量艺术品中蕴含的科学奥妙。
2学情分析学生会对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作品和见到过的各类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会有浓厚的兴趣。
本节课我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感受艺术与科技相互交融所带来的魅力,拓宽对美的感受,扩宽思维的维度。
3重点难点重点: 欣赏评述现代科技艺术品的方法。
难点对现代艺术(建筑、工业设计、产品造型等)各种形式美的把握。
解决难点:审美方法的引导。
4教学过程4.1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一、播放《手指舞》视频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设问: 你认为这段视频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手:艺术+多媒体:科技活动2【活动】课堂发展1. 现代艺术的种类(建筑雕塑工业设计绘画媒体艺术2. 欣赏现代工业产品设计 (便携式耳机组合办公桌袖珍厨房) ①通过产品外观猜测它是什么产品,具有什么功能②问与答③小结产品的艺术与科技的特点3.对比欣赏思考并讨论:长信宫灯与现代灯具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发表见解肯定学生发言并总结异同4.经典导赏—“水立方”①图片欣赏②“水立方”介绍(结合视频) ③外形、内部结构描述 (艺术价值) ④材料功能分析(实用价值) ⑤评价5.小组讨论、评述分小组选择一件现代艺术作品共同欣赏,用描述、分析、评价的欣赏方法,从造型、设计风格、材料、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并选一名同学向大家做欣赏报告。
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高中作文800字
![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高中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7d7dc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6.png)
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高中作文800字标题: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在现代社会,科技和艺术是两个看似无关的领域,但其实它们之间的交融日益密切。
科技的发展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和表现手法,而艺术则赋予科技以人文关怀和精神内涵。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
首先,科技推动了艺术形式的创新。
在古代,艺术家们只能通过画笔、颜料等传统工具来创作,而现在的数字技术则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比如,3D打印技术可以让雕塑家轻松实现复杂的立体构图;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艺术作品;人工智能甚至可以自动生成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
这些新技术不仅丰富了艺术的表现手段,也拓宽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其次,艺术赋予科技以温度和情感。
虽然科技发展迅速,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它始终是由人创造并服务于人的。
因此,科技产品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也要注重用户体验和情感共鸣。
这就需要引入艺术元素,让科技产品更具人性化和个性化。
比如,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就以其简洁优雅的线条和色彩赢得了全球用户的喜爱。
这种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品设计理念,无疑是对“科技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
然而,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并非一帆风顺,它们之间也存在冲突和挑战。
例如,一些人担心,过度依赖科技可能会削弱艺术家的原创性,使艺术变得过于机械化和冷漠。
但我认为,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就能克服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把科技看作是艺术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替代品。
科技可以帮助艺术家实现更多的创意,但真正的艺术品,还是需要艺术家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表达。
总的来说,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机遇。
我们需要积极拥抱这种变化,用科技的力量推动艺术的发展,用艺术的魅力温暖科技的世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科技与艺术融合所带来的美的享受,也能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38b7654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a.png)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在当今高度发展的社会中,艺术与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交融。
这种结合不仅改变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涉及多个领域,涵盖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影视等多个方面,给人们带来了革新的体验。
一、视觉艺术的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法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逐渐与数字技术、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结合起来。
例如,许多艺术家利用数字画板和计算机软件创作出令人惊艳的数字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在保留了经典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展现出数字化的独特风格。
____(1)____ 是一位著名的数字艺术家,他通过使用特殊的软件,创造出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在线上进行展示,还可以通过高科技的投影技术,在实际空间中进行展示和互动。
例如,通过_(2)_技术,观众可以在展览现场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创造出独特的体验。
二、音乐与科技的融合音乐同样受到科技的深刻影响。
现代音乐制作中,____(3)____和合成器成为了创作的重要工具,允许艺术家们在没有专业乐器的条件下制作出高质量的音乐。
这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音乐创作中,打破了传统音乐创作的壁垒。
许多音乐家利用_(4)_技术进行现场演出。
例如,____(5)____将我的歌曲与虚拟现实结合,使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欣赏音乐,提升了现场演出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此外,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使得音乐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AI能够分析大量音乐数据,协助艺术家进行创作,通过_(6)_产生新的旋律和节奏。
三、舞蹈与科技的交响舞蹈作为一种动态的艺术形式,也在科技的支持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舞者们逐渐开始利用高科技的舞台设备,与灯光效果、视频映射等元素结合,创造出多维度的舞蹈体验。
通过_(7)_等技术,舞者的动作可以与音乐、灯光实时互动,使得表演更加生动。
此外,有些舞蹈作品将人工智能与舞蹈结合,形成了人机共舞的新模式。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d7da69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d.png)
Prt Six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 合的未来展望
科技发展趋势对艺术领域的影响
3D打印技术:为艺术家提供 新的创作工具和材料
区块链技术:保护艺术家的 版权和知识产权
人工智能技术:帮助艺术家 进行创作和设计
虚拟现实技术:为艺术家提 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为艺 术家提供展示和推广作品的
新渠道
未来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
虚拟现实技术:将艺术与虚拟 现实技术相结合创造沉浸式体 验
人工智能艺术:利用人工智能 技术创作艺术作品提高艺术创 作的效率和创意
3D打印技术:将3D打印技术 应用于艺术创作实现个性化定 制和快速生产
物联网艺术:利用物联网技 术实现艺术品的远程管理和 互动提高艺术品的传播和展 示效果
数字雕塑:利用3D打印技术 进行雕塑创作如3D打印雕塑、 3D打印建筑等
数字摄影:利用数字摄影技 术进行摄影创作如HDR摄影、 延时摄影等
数字音乐:利用数字音乐技 术进行音乐创作如电子音乐、 数字音乐制作等
数字电影:利用数字电影技 术进行电影创作如CGI特效、 数字电影制作等
数字艺术装置:利用数字 技术进行艺术装置创作如 互动艺术装置、数字艺术 展览等
生物艺术家通过基因编辑、细胞培养等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艺术美感的生物作品
生物艺术的作品通常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色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生物艺术作品在展览中常常引起观众的关注和讨论成为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重要表现 形式之一
Prt Four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 合的案例分析
利用数字技术创作的艺术作品
数字绘画:利用计算机软 件进行绘画创作如 Phoshop、Illustrr等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推动艺 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知识储备:
1、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2、现代作品:(1)简洁、明快、单纯 (2)富有艺术魅力,科技含量高
3、作画步骤:(1)铅笔稿 (2)大轮廓 (3)上色 (4)调整完成
板书设计:
3、分组讨论交流,运用上节课学过的欣赏评述的方法,进行书面作业练习。
三、拓展创新
1、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始终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2、认识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总体风格,形式的不同区别及其特点。
3、新技术、新材料和出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4、观念的变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了艺术的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对现代艺术(建筑、工艺设计)形式美的感受
教学难点
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科综合学习的思考。
教具准备
(辅助工具)
相关作品及图片
流程及时间安排:
一、激情导入 5分钟
二、讲授新课 10分钟
三、拓展创新 10分钟
四、作品展示 5分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古代灯具与本课现代灯具。
授课年级
七至八年级
主备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孟成
审核人
刘烨岚
课题名称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课型
造型
授课日期
2017.9.11
学情分析*
1、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2、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指导。3、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
学习目标
感受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使学生的学习、创造与探索向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能力的更高层次发展。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教后反思:
定级自评*: 优 √ 中 差
审核人评语*:
等级评定*: 优 √ 中 差
备注:
1、所有教案严格按照教研室的模板进行填写,带有*符号的项目不作为检查的主要项目,可略写。
2、每位教师每个星期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优秀教案的所有项目要填写完整,特别是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借鉴性。
四、作品展示
采用优美的画面来解决本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直观的画面欣赏有利于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原型在不同的环境中摆放,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同材料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个性化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可考查当地资源,进行古今作品的欣赏对比研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熟悉掌握上节课运用的“欣赏—评述”技能。
3、小学部英语科组结合学科特点,可写简案,重点检查课件。
4、语文、数学科组每一个教案最后建议有作品生成。
老师提问:有何启示?
学生谈感受
2、欣赏书本雕塑与国画,问其奥妙之处(学生思考)制造悬念,以“问题秘式”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并提出问题讨论,引导欣赏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作品,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交融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
2、赏探析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现代生活中最具有现代意味和气派的作品。认识材料的多样性及其带来的材质美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扩大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敏锐地感受现代生活与现代艺术和科技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