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熟中粳糯新品种盐稻10号的选育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熟中粳糯新品种盐稻10号的选育及应用
摘要阐述了盐稻10号的选育经过,并介绍了盐稻10号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从播种、密植、施肥、防治病虫等方面,总结了盐稻10号的栽培要点,以期为新品种盐稻10号的选育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盐稻10号;中粳糯;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058-01
盐稻10号(原代号盐稻866)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盐稻8933糯(本所中间材料)与盐稻9107(本所中间材料)配组杂交,连续多年用异地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909,同年申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为20090088.2。
1 选育经过
1992年夏,在盐城以盐稻8933糯为母本,盐稻910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海南异地加代和本地连续10代选择,于2002年筛选出基本稳定株系2g3192;2003年参加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系鉴定,盐稻866定型;2003~2005年参加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稻大区品比试验;2006~2008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比试验对照品种显著或极显著增产,综合性状优良。
2 特征特性
2.1 米质优,糯性强
2006~2008年,连续经江苏省种子站送样,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
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盐稻10号稻米品质所有指标均达国标优质糯米标准,适口性好。其品质指标是:糙米率88.7%,精米率80.2%,整精米率76.7%,粒长4.8mm,长宽比1.7,透明度糯,碱消值7级,胶稠度100mm,直链淀粉含量1.3%。
2.2 抗病性强
2007年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结果:抗白叶枯js49-6致病菌株(3级),抗白叶枯ks-6-6致病菌株(3级),抗白叶枯浙173致病菌株(3级),中感 px079致病菌株(5级),对稻瘟病za5、zb13、zc5、zd5、ze3、zf1、zg1等7个生理小种均免疫,病级均为0级,抗穗颈瘟(2级),抗纹枯病(r),抗条纹叶枯病(r),抗倒性较强。
2.3 农艺性状突出
盐稻10号全生育期155d左右,比对照武育粳3号迟熟2~3d,幼苗矮壮,叶片短挺,叶色淡绿色,成株株型集散适中,茎秆较粗,耐肥抗倒,株高95cm左右,5个伸长节间,抱茎不露节,主茎总叶片17~18叶,剑叶略宽但挺立。分蘖性较强,有效穗300~315万穗/hm2,
成穗率70%左右,穗层整齐,每穗总粒145粒左右,每穗实粒125粒左右,结实率88.5%,落粒性中等。谷粒呈黄色,饱满度好,千粒重24.5g,成熟时秆青籽黄熟相好。盐稻10号适宜在江苏苏中及宁镇扬一季中粳稻中上肥力地区种植。
3 产量表现
盐稻10号2005年参加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中粳稻品比试验,平均产量9.30t/hm2,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1.1%。2006年推荐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平均产量9.33t/hm2,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2.7%,达极显著水平,居第6位。2007年继续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平均产量8.93t/hm2,比对照扬辐粳8号增产7.88%,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24.58%,亦达极显著水平,居第5位。2006~2007年2年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平均产量9.13t/hm2,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8.7%,比对照扬辐粳8号增产7.88%,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进入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87 t/hm2,亦居第5位,比对照扬辐粳8号增产1.6%。
盐稻10号在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种植中均表现突出。2006年参加泰州海陵区迟熟中粳品比试验,平均产量
8.53t/hm2,比武育粳3号增产13.5%,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位;2007继续参加泰州海陵区迟熟中粳品比试验,平均产量8.89t/hm2,比武育粳3号增产16.3%,达极显著水平。同年参加该区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大区示范,平均产量8.81 t/hm2,比武育粳3号增产11.7%。盐稻10号大面积示范种植一般单产9.75t/hm2左右,产量潜力
11.25t/hm2左右。2007~2008年在泰州海陵区九龙等镇安排示范方,平均产量9.68 t/hm2,比武育粳3号增产11.6%,高产田块产量达11.19t/hm2。
4 高产栽培技术
4.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盐稻10号在江苏作麦茬中稻栽培,5月上中旬播种,水育秧播种量375~450kg/hm2,旱育秧播种量525~600kg/hm2,大田用种量
37.5~45.0kg/hm2。秧田要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巧施送嫁肥,以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4.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6月上、中旬移栽,水育秧龄35d左右,旱育秧龄20d左右,中上肥力田块,栽插规格30万穴/hm2,株行距13cm×25cm,每穴2~3本,
肥床旱育稀植株行距15cm×30cm,每穴1~2本,栽足基本苗105~120万根/hm2,做到浅插、匀栽。
4.3 科学促控,协调群体
单产9t/hm2的高产栽培,总需肥量折合纯氮300kg/hm2左右。搭配施用磷、钾肥,磷、钾肥以作基肥为主。肥料运筹掌握“前重、中控、后补”的原则,氮肥前期(基肥及分蘖肥)占60%左右,穗粒肥占40%左右。水浆管理宜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保水抽穗扬花、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要求在栽后15~20d发足等穗苗,当茎蘖达等穗苗时,排水分次搁田,控制高峰苗不超过420
万根/hm2,最后成穗315万根/hm2左右。收获前7d左右,排干田间积水。
4.4 防治病虫,保苗增穗
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秧田期重点抓好稻蓟马、蚜虫的防治,本田期重点做好纹枯病和1~2代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