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及对日本和服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服中的常用术语
裾:衣服的大襟。 裾,衣之前襟也。今苏俗曰 大襟。——《说文通训定声 》 衽,通常所指为交领下方的衣 襟,如左襟叫左衽;右襟为 右衽。
• 交领右衽 • 交领右衽是汉服 里的礼节问题, 左领压右领是有 对别人的尊重, 体现了我华夏泱 泱大国是礼仪之 邦的含义。
无扣结缨
• 汉服几乎不用扣子,两 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 右在腋下结缨,一内一 外就牢牢固定了衣襟, 同时还利于腹部的保暖
袄裙
•是明朝的礼服。上 襦可加护领。袖管 上大下小,称为琵 琶袖。衣摆露在裙 外,形成与齐腰襦 裙最明显的区别。 传入朝鲜半岛后, 结合齐胸襦裙稍作 改动,便成了今日 的韩服。
汉服制式
• 上衣下裳制
• “上衣下裳”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后来 因为方便的需要,衣裳慢慢连成一体。然而 为了表示尊重祖先传统,后世男子的最高级 别礼服一直是衣裳制的;一体式的大多是常 服。
• 上下同裁 • 上下通裁,中间不再有一道接缝。这道 缝的突破其实并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古 制是上下两截。是大胆的隋唐盛世突破 了汉服固有剪裁方法,一些新的服制开 始流行。
• 通裁制的种类很多,女子的有禙子、比 甲,男子的有袍衫、直身等。这些最流 行的时期在宋代和明代。
褙(bèi)子
比甲
直缀
和服:在日本称为“着物”或者“吴服”,意为从中国 的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的服装。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 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 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当时他们还 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令”。初期和服为唐服翻版,之后的 盛装十二单的外套华服也被称为“唐衣”(李氏朝鲜礼服长 上衣也称为唐衣,虽然两者已经有了更多的民族特色)。和 服虽由汉服发展而来,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出 自己的民族特色。如男服的裤子,江户时期之后女服腰带逐 渐增宽到比较大的尺度,腰带鼓节移到后背并发展出种种样 式,也是区别和服与汉服的主要标志。和服衣料上的纹饰等 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汉服,在中国的服饰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确 立了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而且还推动了服装装饰风格的变化与 发展,“丝绸之路”的打开更是向世人展现了华夏民族衣冠上国的风 采。所以汉服的复兴运动是有它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我们可以在重要 节假日穿上我们自己的民族服饰,既可以弘扬民族精神,也可以传承 华夏文化。在国力日渐强盛的当今,思想文化观念也更加开明自由, 所以汉服复兴运动的时机已经成熟,尽管在复兴的道路上有重重阻力, 但是,希望在不久的以后,我们华夏儿女可以在重要的节假日穿上自 己的民族服饰,延续我们数千年的传统文化!
女子襦裙
• 上衣下裳的服制并不都是隆重的礼服,上 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就是女子的常服 ——襦裙。襦裙模式一直保留到近代。 “三面梳头,两截穿衣”成了传统女子的 服饰特点的描述。 • 襦裙可分为交领襦裙,齐胸襦裙,对襟襦 裙
交领襦裙
• 上襦圆领方袖, 暗合传统中圆 地方的宇宙观。 裙头束在腰间, 衣摆掖在裙里。 裙摆长及脚面 且十分宽大。
衣冠上国今何在
——汉服浅探
何谓汉服
• 汉服是汉民族的民族服装。虽然汉服在各朝各代 有所不同,但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 (交领右衽)是一样的,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是一 脉相承的。汉服传承了数千年岁月,伴随着华夏 文明一同辉煌,传至明末,满清统治者实行“留 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民族残害奴役压迫政 策,用屠刀和强权强迫汉族人民及其他一些民族 的人民“剃发易服”,从这时起,汉服被人为的 毁灭。
汉服的腰带系在腰上,是束腰 的,一般在前面打结,多余部分自 然下垂。

和服的腰带又厚又宽,在背后 打结,结很大,以至于很多人以为 那是个背包。

汉服的布料讲究轻盈飘逸,高 级点的可以选择真丝作为面料。
布 料
和服的布料讲究平直,显得 厚重,一般用倭缎,比较厚硬,而 且布幅很窄,所以不能做长袖子和 宽大的下摆。
汉服的线条是曲线,有些款式展 开铺平了是方形,但穿在身上都是 流畅的曲线,显得婀娜飘逸,很显 身材。
线
和服的线条是直线,展开铺平了 都是直线直角,像几个大方块组成 的,穿在身上也都是直线条,显得 呆板拘谨,上下一样粗,不显身材。


汉服的下摆宽大,可以行 走自如,活动不受限制。 和服的下摆窄小,走路只 能迈小碎步,活动受限制。
宽衣大袖的国度向来禀赋浪漫。随 着时间的推移,袖子的大小虽反复 变化,却从来都是流畅的线条,不 会刻意去收勒。中国文化天生即很 有浪漫气质若非褒衣大袖,又怎能 演绎出【曹衣当风】【衣袂招展】 【行云流水】?
褒 衣 大 袖
冕服——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 十二章冕服是最隆重的礼服,是天子祭 祀天地的礼服。 十二章纹冕服大约是这样的 :上衣玄色, 黑中带着红,象征着天;下裳纁(xūn) 色,黄中并赤,象征着地。衣绘日、月、 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裳绣藻、 火、粉米、宗彝、黼(fǔ)、黻(fú)六章 花纹。共十二章。配饰也非常重要:12 冕旒(liú)、佩玉、蔽膝、朱红色的。
汉服的花纹一般是比较素雅的花纹 花 ,分布均匀,显得落落大方。
和服的花纹形成了日本民族的特色 ,如菊鹤樱花等,整体形成跟衣服 配套的纹饰。

——————汉服复兴运动
汉服运动简介
“汉服”复兴运动,简称汉服运动,或称为华服运动等,是一系列穿着 汉服、宣传汉族文化的运动。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及其他华人 地区、海外华人等,其中以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为主。汉服的历史悠久,但因受 到满清剃发易服的影响,与我们断绝近乎三百年。清亡之后汉文化复兴的意识 才开始复苏,但由于战争与政治因素,并没有获得广泛关注。而最近的汉服运 动兴起于 2003年,河南郑州的王乐天是现代穿汉服上街第一人,随后受到大家的纷 纷仿效。不过当前汉服运动的重要网上基地仍只是一些汉服论坛,近年来,由 于不少汉服实体店及相关商业场所的产生,汉服运动才开始从网络热议逐渐走 向众人的日常生活。
• 上下连裳最典型的是深衣。因为它上下相 连,“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历代女子最高级别的礼服多是深衣,寓意 着“德贵专一”。深衣大流行是在先秦到 两汉。男女均可穿着。既被用作礼服,又 可日常穿著,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
曲 裾 深 衣
直 裾 深 衣
深衣中蕴含的文化
中国之所以成为“衣冠上国“,是因为 祖先赋予了衣冠深远的意义。仅以这男女均适 用的“深衣”为例:它的下摆有十二片,取意 一年十二个月。宽大的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 交领成矩以应方,代表“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衣带垂至脚踝,代表正直。下襟齐地,代表权 衡公平。
齐胸襦裙
• 是隋唐五代时特 有的服饰。上襦 对襟,裙头系在 胸上。女子穿上 后,看起来硕人 其颀,正契合当 时崇尚高挑丰满 的审美情趣。
对襟襦裙
• 两边衣领相对而成V字 型,能展露女子优美的 脖颈和锁骨。对襟衣领 战国时便已出现,但直 到宋代才大行其道。可 见宋文化虽转向含蓄, 但毕竟经过五百多年胡 风盛行的积淀,并不如 人们想象的那样酸腐不 堪。
• 周时的服制规矩深深影响了后来三千多年的服装 理念,从此后无论服装如何千变万化,关键的要 素始终都保持不变。那就是:交领右衽、无扣结 缨、褒衣大袖。
一些古籍的观点认为,汉族(及其先民)已有独特 的服装体系了。例如,《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 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 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在未有考古实物 支持的年代之前,汉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殷商时期。约 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 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 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 臻完备。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 制度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 制度 。

汉服的领口有衣缘,或者有镶边 ,衣缘上或绣有花纹,或使用锦缎, 一般和衣服的颜色不一样,显得有层 次感。汉服的袖子下边是弧形,长度 能盖住手,弯臂时不露手腕,显得大 气。
源自文库
领 口 和 袖 口
和服的领口有衣缘,但使用和衣身 一样的布料,袖口没有衣缘,显得缺 乏层次感。和服的袖子是方形,长度 不及手腕,缝合,后面却开口,好像 是把汉服的袖子倒过来缝上去的一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