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技术性能及试验要求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技术性能及试验要求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技术性能及试验要求1 目的为提高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质量、工程调试效率,保证变电站安全可靠性,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明确了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以下简称一次设备)的技术性能及试验要求(包括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现场交接试验等),用以规范工程设计、招标采购、设备制造、设备验收、安装调试。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交流110(66)kV~750kV智能变电站,重点规范了电力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避雷器、互感器等一次设备智能化相关技术性能和试验要求。

3 总体要求a)现阶段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由“常规一次设备本体+传感器+智能组件”组成,包括彼此间的连接电(光)缆。

b)传感器、互感器应与一次设备本体采用一体化设计、制造。

c)一次设备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招标、采购,一次设备供方应对一次设备本体、传感器、智能组件的制造及集成质量负责。

d)本体加装传感器的机械和电气接口应考虑通用互换性,逐渐实现标准化。

e)必要时,一次设备智能化设计方案、关键部件及集成工艺需由需方确认。

f)一次设备供方应按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技术标准要求提交型式试验、出厂试验报告。

g)一次设备本体寿命不低于40年,传感器、智能组件等应与本体寿命匹配。

4 技术性能要求4.1 变压器4.1.1 变压器本体变压器本体除应符合常规变压器的技术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a)如配置油中溶解气体监测IED,宜设置专门的油样取样管路。

b)如配置绕组温度监测IED,集成于变压器绕组的光纤传感器、绝缘介质中光缆及引出法兰应满足变压器绝缘、密封及介质相容性要求。

c)如配置UHF局部放电传感器,宜在变压器油箱设置专门的安装法兰,并满足变压器的密封及电场屏蔽要求。

4.1.2 传感器a)采集油面温度,应选用标准的Pt100传感器;采集油位、油压等,宜选用具有14mA~20mA标准输出接口或RS232/CAN等标准通信接口的传感器;采集铁心接地电流、有载分接开关驱动电机电流、冷却装置风扇和油泵电流,宜采用穿芯式电流传感器,推荐采用4mA~20mA标准输出接口;监测绕组温度须采用已有运行经验的光纤传感器。

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1 总则1.1 引言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GB/T1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提供的保护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和IEC61850的一致性测试。

投标厂商应满足2.4.1中的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招标方在专用技术规范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中标单位应按买方要求开展相关检验测试。

(注:本批投标设备型式试验和IEC61850的一致性测试报告可在中标后供货前提供。

)1.1.1本技术规范提出了智能终端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供方提供的设备应符合《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相关部分的要求。

1.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本技术规范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 1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和IEC61850的一致性测试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与投标设备版本相符的安装及使用说明书。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 术语和定义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四、总则 -----关键点
4.6 保护装置应不依赖于外部对时系统实现其保护功能。
4.7 保护应直接采样,对于单间隔的保护应直接跳闸,涉及多间 隔的保护(母线保护)宜直接跳闸。对于涉及多间隔的保护 (母线保护),如确有必要采用其他跳闸方式,相关设备应 满足保护对可靠性和快速性的要求。
线路保护








线路
ECVT
GOOSE网 SV网

线
EVT1





EVT2

I母 II母
220kV线路及以上变电站线路66kV、35kV及 以下间隔保护实施方案
1. 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设 备,按间隔单套配置。
2. 当一次设备采用开关柜 时,保护测控一体化设 备安装于开关柜内。宜 使用常规互感器,电缆 直接跳闸。
2. 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启动、 相互闭锁、位置状态等交换信息可通过GOOSE网络 传输,双重化配置的保护之间不直接交换信息;
3. 3/2接线型式,两个断路器的电流MU分别接入保护装 置,电压MU单独接入保护装置;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五、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配置原则 ➢ 线路保护
4. 变压器保护可采用分布式保护。分布式保护由主单元和若干个子单 元组成,子单元不应跨电压等级;
Ⅰ母
高压侧边断路 器智能终端
3/2接线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
高压侧边断路 高压侧中断路 器合并单元 器合并单元
ECT1
ECT2
EVT1
高压侧中断路器 智能终端

南方电网110kV智能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包括五防系统)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

南方电网110kV智能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包括五防系统)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

2023年°4月CH1NA标;隹技术规氾书(专用部分)标书编号:一、工程概述 (1)1.1工程概况 (I)1.2使用条件 (1)二、设备详细技术要求 (1)1.3供货需求及供货范围 (1)1.4标准技术特性参数表 (2)1.5投标人资料提交时间及培训要求 (5)1.6主要元器件来源 (5)2.5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27)三、投标方技术偏差 (27)3.1投标方技术偏差 (27)4.2投标方需说明的其他问题 (28)四、设计图纸提交要求 (28)4.1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28)4.2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于扩建工程) (29)4.3设备图纸及资料 (29)五、其他 (29)5.11CC数据文件 (29)一、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工程概况如下:表1I工程概况一览表(项目单位填写)1.2使用条件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外部条件如下:表1.2设备外部条件一览表(项目单位填写)二、设备详细技术要求2.1供货需求及供货范围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具体规格、数量见表2.1:供货范围及设备技术规格一览表。

投标方应如实填写“投标方保证”栏。

2.2标准技术特性参数表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技术参数表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

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方技术偏差表。

注:需按照以下类型参数填写方式准确填写:1、针对标准值特性“单一”,项目单位无需填写,投标人必须完全响应,如有偏差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2、针对标准值特性“可选”,项目单位可选定参数,投标人必须完全响应,如有偏差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3、针对标准值特性“投标人响应”,有标准参数值要求,投标方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供限制要求范围内的响应值,同时需将此部分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4、针对标准值特性“投标人提供",无标准参数值要求,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5、针对标准值特性“扩建”,项目单位根据原项目情况填写,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6、针对标准值特性“特殊”,项目单位提出的所有特殊要求,需附对应审批流程,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c) 按 GB/T7261—2008 中 10.4.2 的规定进行直流电源中断 20ms 影响试验,装置不应误动作。 d) 将输入直流工作电源的正负极性颠倒,装置无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e) 装置加上电源、断电、电源电压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装置均不应误动作或误发信号;当电源
恢复正常后,装置应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f) 当正常工作时,装置功率消耗不大于 30W;当装置动作时,功率消耗不大于 60W。 3.2.2 绝缘性能 a) 绝缘电阻
3) 试验过程中,任一被试回路施加电压时其余回路等电位互联接地。 c) 冲击电压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装置的直流输入回路、交流输入回路、信号输出触点等诸回路对地,以 及回路之间,应能承受 1.2/50μs 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当额定绝缘电压大于 60V 时,开 路试验电压为 5kV;当额定绝缘电压不大于 60V 时,开路试验电压为 1kV。试验后,装置的性能应符合 4.1、4.2 的规定。 3.2.3 耐湿热性能 装置应能承受 GB/T2423.9 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 试验持续时间 48h。在试验结束前 2h 内,用 500V 直流兆欧表,测量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对外露非带电 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 1.5MΩ;介质强度不低 于规定值的 75%。
试验电压值的 1.4 倍;
表 3.2-1 工 频 试 验 电 压 值
被试回路 整机引出端子和背板线——地
直流输入回路——地 信号输出触点——地
额定绝缘电压(V) >60~250 >60~250 >60~250
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 整机带电部分——地
>60~250 ≤60
试验电压 AC(V) 2000 2000 2000 2000 500

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涉及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涉及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涉及技术规范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涉及技术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该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采集、处理和控制各种电力设备的数据和操作。

因此,制定规范和标准来指导该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涉及技术规范旨在提供以下方面的指导和规范:设计要求:规范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程序、网络架构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规范系统的设计,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安全性。

功能需求:明确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设备控制等功能的实现。

通过规范系统的功能需求,可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变电站运行的各种需求,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控性。

数据通信要求:规范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与其他系统或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要求,包括数据格式、通信协议、通信速率等方面的规范。

通过规范数据通信要求,可以确保系统与其他系统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能够顺利进行,减少通信故障和数据误差。

安全性要求:规范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包括数据安全、系统防护、权限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规范安全性要求,可以保护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运维管理要求:规范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的运维管理要求,包括设备维护、系统监控、故障诊断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规范运维管理要求,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及时修复故障。

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涉及技术规范的制定将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指导和保障,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应用。

技术规范范围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涉及技术规范的制定将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指导和保障,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应用。

技术规范范围本文档详述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所包含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文档详述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所包含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设计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设计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
序号
条款号
条款原文
修改后条款正文
理由
1
9.1.1.2
在全部本体试验合格后进行,将互感器本体和合并单元连接并按SCD文件相关IED配置合并单元, 检验合并单元输出SV数据通道正确性, 检查相关通信参数符合SCD文件配置。如用直采方式,SV数据输出还应检验是否满足Q/GDW 441等间隔输出及带延时参数的要求。
a) 750kV、330(220)kV电压等级应配置GOOSE网络,网络应采用星形双网结构。
根据本规范7.2.4以及其他相关规范中关于750kV变电站中设备应双重化配置的原则。
5
8.2.4
a) 500kV、220kV电压等级应配置GOOSE网络,网络宜采用星形双网结构。
a) 500kV、220kV电压等级应配置GOOSE网络,网络应采用星形双网结构。
增加测试项目:二次安全防护
对二次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全面测试,包括防火墙、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等。
智能辅助系统
1
3
8.2.2
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应分别接入各自GOOSE和SV网络,单套配置的测控装置等宜通过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接入双重化网络,对于相量测量装置、电度表等仅需接入SV采样值单网。
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应分别接入各自GOOSE和SV网络,单套配置的测控装置等可通过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接入双重化网络,对于相量测量装置、电度表等仅需接入SV采样值单网。
在220kV及以上的变电站的110kV侧电压等级网络规定GOOSE网络宜采用双重化,SV网络根据实际联网装置数量确实是否组双网,若联网装置小于3台建议SV网络组单网。因为在220kV及以上网络主变保护是双重化配置的,若110kV网络采用单重化配置,当主变保护启动失灵跳110kV侧母差时,主变保护必然只有一套保护可以启动110kV母差,双套配置的保护不能完全发挥功能,并且不能保证可靠性的要求。

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介绍

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介绍

智能变电站目前制定的标准规范:智能变电站目前制定的标准规范: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地位:性技术指导文件,是总的指导性原则。

是其它智能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和体系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定义的核心术语:什么是智能变电站?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传统变电站与数字化传统变电站数字化(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定义的核心术语:什么是智能设备?有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定义的核心术语:什么是智能设备?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定义的核心术语:什么是智能组件?设备的测量、控制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在满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原则:(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原则:(GB/T14285相关要求;后台监控功能参考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原则:(子系统使用统一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访问以及和调度等其它系统进行标准化交互。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原则:(和《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的要求,进行安全分区、通信边界安全防护,确保控制功能安全。

传统变电站与智能(数字化)变电站对比: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组件以及独立的智能电子装置。

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的相关要求:(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功能的新增要求:(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为基本功能,根据需要可集成计量、保护等。

宜就地安装。

支持顺控和在线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功能的新增要求:(网络化控制等。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的新增要求:(作流程切换主接线,投退保护软压板,急停,图形界面可视化操作。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的新增要求:(障不造成系统问题,方便配置,工况检测报警,记录分析系统实时记录、分析。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的新增要求:(号保护、相量测量、故障录波等进行数据挖掘、多专业综合分析,将结果以简洁明了的可视化综合展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的新增要求:(判断,实现站内自动控制装置(如备自投、母线分合运行)的协调工作,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要求。

01. Q/GDW_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01. Q/GDW_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ICS29.24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Protection for Smart Substation2010-04-27发布2010-04-27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441—2010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总则 (4)5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配置原则 (4)6继电保护装置及相关设备技术要求 (7)7继电保护信息交互原则 (12)8继电保护就地化实施原则 (13)附录A(规范性附录)支持通道可配置的扩展IEC60044-8协议帧格式 (14)附录B(资料性附录)3/2接线型式继电保护实施方案 (26)附录C(资料性附录)220kV及以上变电站双母线接线型式继电保护实施方案 (36)附录D(资料性附录)110(66)kV变电站实施方案 (41)编制说明 (45)IQ/GDW441—2010II前言为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效率和效益,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特制定《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以规范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

本标准编写格式和规则遵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针对智能变电站的特点,重点规范了继电保护配置原则、技术要求、信息交互原则以及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等相关设备配置原则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C、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天津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华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华中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华东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江苏电力设计院、浙江电力设计院、河南电力设计院、四川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西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河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福建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河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江苏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四川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性能和可靠性愈发重要。

智能终端作为智能变电站中的关键设备之一,承担着实现变电站智能化控制和监测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智能终端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要求,制定一套完善的技术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智能终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智能终端是安装在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附近,用于采集设备状态信息、执行控制命令,并实现与间隔层设备通信的装置。

其主要功能包括:1、开关量输入采集:能够准确采集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位置状态以及其他相关的开关量信号。

2、开关量输出控制:根据间隔层设备的指令,实现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分合闸控制。

3、模拟量采集:对电流、电压等模拟量进行采集和处理,为变电站的监测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4、通信功能:与间隔层设备进行高速、可靠的通信,上传采集到的数据,并接收控制指令。

二、技术性能要求1、精度要求开关量输入采集的分辨率和准确度应满足相关标准,确保能够准确反映设备状态。

模拟量采集的精度应符合测量和保护的要求,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响应时间对于开关量输入的变化,智能终端的响应时间应足够短,以确保实时性。

输出控制命令的执行时间也应满足快速控制的要求。

3、可靠性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稳定工作。

采用冗余设计,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宽温、高湿度、强振动等恶劣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

三、通信接口和协议1、通信接口应具备以太网接口、串口等多种通信接口,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接口的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应符合相关标准。

2、通信协议支持 IEC 61850 等国际标准通信协议,确保与其他设备的互操作性。

具备完善的通信规约和数据格式定义,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硬件设计要求1、处理器和存储器选用高性能的处理器,满足数据处理和通信的需求。

具备足够的存储器,用于存储配置信息、采集数据和运行日志等。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 •
• • •
各地区实施方案差异较大,有必要统一; 过程层网络化过分依赖于交换机,其运行可靠性决定系统的 可靠性,作为通信设备交换机的设计思想和继电保护的需求 不能完全吻合; 交换机的延时不满足继电保护的“快速性”要求; 网络方案时采样值同步依赖于同步时钟; 网络技术与智能设备仍不够成熟。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线路
ECVT EVT2
母 线 合 并 单 元
I母 II母
220kV线路及以上变电站线路110kV线路保护 技术实施方案
线路保护
GOOSE网 SV网
合 并 单 元 智 能 终 端 母 线 电 压 合 并 单 元
EVT1
线路
ECVT EVT2
I母 II母
220kV线路及以上变电站线路66kV、35kV及 以下间隔保护实施方案
1.
短引线保护可独立设置,也可包含在边断路器保护内;
2.
断路器保护跳本断路器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本断路器失灵时,经 GOOSE网络通过相邻断路器保护或母线保护跳相邻断路器。
断路器保护和短引线保护配置方案
边断路器保护
GOOSE网 SV网
线路1 线路2
电 压 合 并 单 元
智 能 终 端
电 流 合 并 单 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 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内容。为贯彻这一战略部署,加快建设 坚强智能电网,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效率和效益,由国家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国调中心)牵头,组织制定 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以规范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应用。
4.8 继电保护设备与本间隔智能终端之间通信应采用GOOSE点 对点通信方式;继电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息、失灵启动等信 息宜采用GOOSE网络传输方式。

QGDW414—2011_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标准

QGDW414—2011_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标准

ICS 29.240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414—201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smartnessupgradeofsubstation2011-08-04发布 2011-08-04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 (4)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 . (5)1 范围 ........................................................................................ .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5)3 术语和定义 ........................................................................................ . (5)4 基本原则 ........................................................................................ .. (5)4.1 安全可靠原则 ........................................................................................ . (5)4.2 经济实用原则 ........................................................................................ . (6)4.3 统一标准原则 ........................................................................................ . (6)4.4 因地制宜原 (6)5 改造变电站的选择 ........................................................................................ . (6)5.1 110(66)kV变电站 ........................................................................................ .. (6)5.2 220kV变电站 ........................................................................................ .. (6)5.3 330kV及以上变电站 ........................................................................................ .. (6)6 技术要求 ........................................................................................ .. (7)6.1 总体要求 ........................................................................................ (7)6.2 一次设备智能化改造 ........................................................................................ . (8)6.3 智能组件 ........................................................................................ (9)6.4 监控一体化系统功能 ........................................................................................ .. (10)6.5 辅助系统智能 (12)附录A ......................................................................................... . (13)A.1 本体不更换的高压设备智能化改造技术要求 (13)A.2 智能组件技术要求 ........................................................................................ .. (13)A.3 站控层智能化改造技术要求 ........................................................................................ . (14)A.4 辅助设施能化改造技术要求 ........................................................................................ . (15)本规范用词说明 ........................................................................................ . (16)前言本规范以《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为技术指导,充分吸收了公司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经验,结合变电站改造特点、安全运行实际需求和最新研究成果而制定。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23最新版)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23最新版)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⒈引言智能变电站是在传统变电站基础上引入智能化技术的一种新型电力设施。

智能终端作为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采集、传输和控制等功能。

本技术规范旨在规定智能终端的技术要求,确保其在智能变电站中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能。

⒉术语和定义⑴智能终端:指在智能变电站中负责数据采集、传输和控制等功能的设备。

⑵智能变电站:指利用先进的通信、计算和控制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电力变电站。

⑶变电站:指将电能从一种电压级别转换到另一种电压级别的电力转换设施。

⒊技术要求⑴终端结构⒊⑴智能终端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安装和维护。

⒊⑵终端外壳应具有防水、防尘和抗冲击能力。

⒊⑶终端应具备多种接口,方便与其他设备的连接。

⑵数据采集与传输⒊⑴终端应能准确采集电力系统的各项参数,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

⒊⑵终端应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如以太网、无线通信等,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⒊⑶终端应具备内存存储功能,能够存储大量的历史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管理。

⑶控制与保护⒊⑴终端应具备远程控制能力,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操作。

⒊⑵终端应具备故障监测和故障保护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情况。

⒋测试和验证⑴终端应通过相关的性能测试,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⑵终端应进行实地验证,验证其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的功能和性能。

⒌操作和维护⑴终端应具有简单易懂的操作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进行配置和管理。

⑵维护人员应定期对终端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⒍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技术图纸、测试报告、验证数据等。

⒎法律名词及注释⑴智能变电站法律名词及注释:- 智能变电站:在传统变电站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化技术的一种新型电力设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性能。

- 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等设备采集电力系统的各项参数,如电流、电压等。

-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设备传输给上层系统或其他设备。

- 控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如遥控开关、调节电流等。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ICS 29.240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 / GDW679 —2011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smart substation2012-02-07发布2012-02-07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 / GDW679 ─2011目次前言........................................................................... I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体系架构及功能要求 (2)5.1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体系架构 (2)5.2一体化监控系统架构 (2)5.3系统功能要求 (3)5.4应用间数据流向 (6)6 一体化监控系统结构 (7)6.1系统结构 (7)6.2网络结构 (9)7 系统配置 (9)7.1硬件配置 (9)7.2系统软件配置 (10)7.3时间同步 (11)7.4性能要求 (11)8 数据采集与信息传输 (12)9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12)编制说明 (13)ⅠQ / GDW679 ─2011II前言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和生产管理的基础,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基础。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体系架构、功能要求和系统配置等,为智能变电站设计和建设提供技术标准和依据。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重庆市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陕西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技术规范(初稿)前言 (2)一、范围 (2)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2)三、术语和定义 (2)四、总则 (3)五、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4)1. 220kV及以上线路保护 (4)2. 3/2接线断路器保护和短引线保护 (5)3. 变压器保护 (5)4. 母线保护 (5)5. 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 (5)6. 220kV母联(分段)保护 (5)7. 66kV、35kV及以下间隔保护 (6)8. 故障录波装置 (6)9. 网络分析记录装置 (6)10. 安全自动装置 (6)11. 继电保护装置的接口 (6)12. 其它 (7)六、相关设备配置原则及技术要求 (7)1. 网络 (7)2. 电子互感器 (7)3. 合并单元(MU) (8)4. 智能终端 (8)七、继电保护信息交互原则 (9)八、3/2接线型式继电保护实施方案 (9)1. 线路保护配置方案 (9)2. 断路器保护和短引线保护配置方案 (10)3. 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 (11)4. 母线保护配置方案 (13)5. 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配置方案 (14)6. GOOSE网组网方案 (15)7. 合并单元技术方案 (16)8. 智能终端技术方案 (18)九、双母线接线型式继电保护实施方案 (19)1. 线路保护 (20)2. 母差保护 (20)3. 变压器保护 (21)4. 220kV母联(分段)保护 (22)十、继电保护就地化实施原则 (23)前言一、范围本规范适用于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新建、扩建、改建的智能变电站。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 478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663220 kV~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DL 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 769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 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995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1075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1092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T 5149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JJG 313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JJG 314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JJG 1021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Q/GDW 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34号文,2006年2月)三、术语和定义1.智能终端smart unit一种智能组件。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4.8 告警功能 控制柜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应具有告警功能,能够对温度、湿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执行元件的异常
工作状态进行告警。 a) 报警信号应包括对下述行为的监视:凝露控制器异常、温度控制器异常、加热器异常、换气扇 异常等。 b) 温度控制系统中发生温度传感器、换气扇、低温控制加热器损坏时,温度控制系统应能发出异 常告警信息。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 集团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设计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国网电力科学 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家林、郑旭、李琪林、陈志蓉、曾健、张国钦、潘峰、秦华、浦知新、李娴、 刘中元、张玉军、信珂、黄国方、阮黎翔、刘盛、孝小昂、邵松涛。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4797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GB/T 4798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GB/T 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 1180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术语 GB/T 1762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GB/T 18663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公制系列和英制系列的试验 GB/T 19183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户外机壳 Q/GDW 383—2009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 393—2009 110(66)kV~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394—2009 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IEC 61587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系列
1
Q / GDW 430 — 2010

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通用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通用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通用技术规范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是一种综合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变电站监控系统,为变电站提供实时、准确的状态监测和报警功能,有效提升变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通用技术规范是对此类系统的设计、实施、运维等方面进行规范,以下为其主要内容:一、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的基本原理和任务。

说明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的基本原理,包括监测对象、监测参数等,并明确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二、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的技术要求。

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技术要求。

硬件方面要求包括监测装置的选择、安装和布线、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等。

软件方面要求包括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存储和传输等。

三、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

包括系统基本架构设计、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设计、数据库和数据处理系统设计、监测终端设备设计等。

明确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接口和交互方式。

四、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实施。

包括系统建设的基本过程和具体步骤。

从项目计划、资源配置、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确保系统实施的高效性和可行性。

五、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的安全保障。

包括系统的安全设计和措施,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要求系统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并设置权限管理系统,防范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六、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运维及维护。

包括系统的运维要求和规范,明确监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求。

提供故障处理和升级维护的流程和指南。

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通用技术规范的制定,可以为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维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靠性,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提供有效保障。

同时,该规范也可以为相关厂商提供产品开发和服务提供的参考依据,推动智能化变电站设备和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录波及网络报文分析装置: • 对于220kV及以上变电站,宜按电压等级
和网络配置故障录波装置和网络报文分析 装置,每台故障录波装置或网络报文分析 装置不应跨接双重化的两个网络; • 主变宜单独配置主变故障录波装置; • 采样值传输可采用网络方式或点对点方式。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每套完整、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
型的故障。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
保护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两套保护的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
MU;

双重化配置的MU应与电子式互感器两套独立的二次采样
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对应;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过程层网络配置原则: • 过程层SV网络、过程层GOOSE网络宜按电压等级
分别组网。变压器保护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过 程层GOOSE网时,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 制器。 • 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双重化配置时,对应的过程 层网络亦应双重化配置,第一套保护接入A网, 第二套保护接入B网。 • 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 超过4个交换机。
常规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混合使用的情况。

保护装置采样值采用点对点接入方式,采样同步应由保
护装置实现,支持IEC60044-8或IEC61850-9-2协议,在
工程应用时应能灵活配置。

保护装置应自动补偿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响应延迟,当
响应延时发生变化时应闭锁采自不同MU且有采样同步要
求的保护。保护装置的采样输入接口数据的采样频率宜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智能终端配置原则: •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终端按断路器
双重化配置,每套智能终端包含完整的断 路器信息交互功能; • 智能终端不设置防跳功能,防跳功能由断 路器本体实现; • 220kV及以上变压器各侧的智能终端均按 双重化配置;110kV变压器各侧智能终端 宜按双套配置;
为4000Hz。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保护装置应处理MU上送的数据品质位(无效、检修等),
及时准确提供告警信息。在异常状态下,利用MU的信息
合理地进行保护功能的退出和保留,瞬时闭锁可能误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 双母线、单母线分段等接线型式(单断路 器)的线路、变压器间隔采用电子式互感 器时宜单独配置三相ECVT。
• 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宜采用保护测控一 体化设备。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网络等应 按照双重化原则进行配置,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应遵 循以下要求:
备等),两套通信设备应分别使用独立的电源;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双重化的两套保护及其相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MU、
智能终端、网络设备、跳闸线圈等)的直流电源应一一
对应;

双重化配置的保护应使用主、后一体化的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启动、相
互闭锁、位置状态等交换信息可通过GOOSE网络传输, 双重化配置的保护之间不直接交换信息。

双重化配置保护使用的GOOSE(SV)网络应遵循相互独
立的原则,当一个网络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个网
络的运行;

两套保护的跳闸回路应与两个智能终端分别一一对应;
两个智能终端应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分别一一对应;

双重化的线路纵联保护应配置两套独立的通信设备(含
复用光纤通道、独立纤芯、微波、载波等通道及加工设
所需母线电压量通过母线电压合并单元转发。

如双母线接线,两段母线按双重化配置两台合并单元。
每台合并单元应具备GOOSE接口,接收智能终端传递的
母线PT刀闸位置、母联刀闸位置和断路器位置,用于电
压并列。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线路纵联保护、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应适应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66kV、35kV及以下间隔保护:

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按间隔单套配置;

当采用开关柜方式时,保护装置安装于开关柜内,不宜
使用电子式互感器;

当使用电子式互感器时,每个间隔的保护、测控、智能
终端、合并单元功能宜按间隔合并实现;

跨间隔开关量信息交换采用过程层GOOSE网络传输。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保护装置应不依赖于外部对时系统实现其保护功能 。
对于单间隔的保护应直接跳闸,涉及多间隔的保护(母线保护) 宜直接跳闸。对于涉及多间隔的保护(母线保护),如 确有必要采用其他跳闸方式,相关设备应满足保护对可 靠性和快速性的要求。
过程层SV 网络、过程层GOOSE 网络、站控层MMS 网络应完 全独立,继电保护装置接入不同网络时,应采用相互独 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

110kV及以下保护就地安装时,保护装置宜集成智能终
端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保护配置原则:
• 母线保护直接采样、直接跳闸,当接入元 件数较多时,可采用分布式母线保护。
• 变压器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直接电缆跳闸, 信息通过本体智能终端上送过程层 GOOSE网。
• 高压并联电抗器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直接 电缆跳闸,并通过相应断路器的两套智能 终端发送GOOSE报文,实现远跳。
• 智能终端采用就地安装方式,放置在智能控制柜 中;
• 智能终端跳合闸出口回路应设置硬压板。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电子式互感器(含合并单元)配置要求:

配置母线电压合并单元。母线电压合并单元可接收至少
2组电压互感器数据,并支持向其它合并单元提供母线
电压数据,根据需要提供PT并列功能。各间隔合并单元
总则要求:
继电保护新技术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 的要求,并提高保护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继电保护在功能实 现上是统一的整体,需要一次设备、二次回路、通道、保护装 置之间的配合协调,发挥其整体性能。
智能变电站中的电子式互感器的二次转换器(A/D采样路 合并单元(MU)、光纤连接、智能终端、过程层网络交换机等 设备内任一个元件损坏,除出口继电器外,不应引起保护误动 作跳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