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二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伸长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2、掌握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杨氏弹性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

假设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长度为 L,横截面积为 S,受到外力 F 作用时伸长了ΔL。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应力(F/S)与应变(ΔL/L)成正比,比例系数即为杨氏弹性模量 E,其表达式为:\E =\frac{F \cdot L}{S \cdot \Delta L}\在本实验中,F 由砝码的重力提供,S 可通过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d计算得出(\(S =\frac{\pi d^2}{4}\)),ΔL 是微小长度变化量,难以直接测量,采用光杠杆法进行测量。

光杠杆是一个带有可旋转支脚的平面镜,其前足尖放在固定平台上,后足尖置于待测金属丝的测量端,平面镜与金属丝平行。

当金属丝伸长ΔL 时,光杠杆后足尖随之下降ΔL,带动平面镜转过一个小角度θ。

设从望远镜中看到的标尺刻度的变化为Δn,光杠杆常数(即光杠杆前后足尖的垂直距离)为 b,望远镜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D,则有:\(\tan\theta \approx \theta =\frac{\Delta L}{b}\)\(\tan 2\theta \approx 2\theta =\frac{\Delta n}{D}\)由上述两式可得:\(\Delta L =\frac{b \cdot \Delta n}{2D}\)将其代入杨氏弹性模量的表达式,可得:\E =\frac{8FLD}{\pi d^2 b \Delta n}\三、实验仪器杨氏弹性模量测定仪、光杠杆、望远镜、标尺、砝码、千分尺、游标卡尺等。

四、实验步骤1、调整仪器调节杨氏弹性模量测定仪底座的水平调节螺丝,使立柱铅直。

将光杠杆放在平台上,使平面镜与平台面垂直,前、后足尖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二

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二

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二一、实验目的本次语音信号处理实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语音信号的特性,掌握语音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来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具体而言,本次实验旨在:1、熟悉语音信号的采集和预处理过程,包括录音设备的使用、音频格式的转换以及噪声去除等操作。

2、掌握语音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算法计算语音信号的短时能量、短时过零率、频谱等特征参数。

3、研究语音信号的编码和解码技术,了解不同编码算法对语音质量和数据压缩率的影响。

4、通过实验,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我们对语音信号处理领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实验原理(一)语音信号的采集和预处理语音信号的采集通常使用麦克风等设备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在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引入噪声和干扰,因此需要进行预处理,如滤波、降噪等操作,以提高信号的质量。

(二)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对语音信号在时间轴上的特征进行分析。

常用的时域参数包括短时能量、短时过零率等。

短时能量反映了语音信号在短时间内的能量分布情况,短时过零率则表示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穿过零电平的次数,可用于区分清音和浊音。

(三)语音信号的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将语音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进行分析。

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可以得到语音信号的频谱,从而了解信号的频率成分和分布情况。

(四)语音信号的编码和解码语音编码的目的是在保证一定语音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编码比特率,以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需求。

常见的编码算法有脉冲编码调制(PC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等。

三、实验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一台2、音频采集设备(如麦克风)3、音频处理软件(如 Audacity、Matlab 等)四、实验步骤(一)语音信号的采集使用麦克风和音频采集软件录制一段语音,保存为常见的音频格式(如 WAV)。

实验二 实验报告

实验二 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班姓名学号
同组人
实验二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电路
1.降压斩波电路
2.升压斩波电路
三、实验内容
1.PWM性能测试
观察PWM脉宽调制电压(u GE)波形,观察其最大占空比和最小占空比波形,并记录在下表中。

2.降压斩波电路的波形观察及电压测试
改变PWM脉冲占空比,观察并记录PWM信号占空比最大以及最小时,输出电压u o波形、输出电流i o波形,以及u o的平均值U o,并记录在下表中。

3.升压斩波电路的波形观察及电压测试
改变PWM脉冲占空比,观察并记录PWM信号占空比最大以及最小时,输出电压u o波形、输出电流i o波形,以及u o的平均值U o,并记录在下表中。

四、思考题
(1)根据记录的波形,分析并绘制降压斩波电路的U o/U i- (占空比)关系曲线,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2)如果斩波电路的负载电阻发生变化,对其输出电压、电流波形有何影响,为什么?。

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报告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简单的输入输出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2班王莹0411402011,实验目的(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了解字符型数据和整型数据的内在关系。

(2)掌握对各种数值型数据的正确输入方法。

(3)学会使用C语言的有关算数运算符,移机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4)学会编写和运行简单的应用程序。

(5)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2,实验内容和步骤(1)输入并运行教材第3章第4题给出的程序。

○1运行以上程序,分析为什么会输出这些信息。

因为第6行是将c1,c2按%c的格式输出,97是字符a的AS CⅡ代码,98是字符b的AS CⅡ代码。

第7行是将c1,c2按5d的格式输出,所以输出两个十进制整数。

○2如果将程序第4,5行改为c1=197;c2=198;运行时会输出由于Visual C++6.0字符型数据是作为signed char类型处理,它存字符的有效范围为0~127,超出此范围的处理方法,不痛的系统得到的结果不痛,因而用“%d”格式输出,结果是不可预期的。

用“%d”格式输出时,输出c1=-59,c2=-58.这是按补码形式输出的,内存字节中第1位为1时,作为负数。

59和197之和等于256,58与198之和也等于256.○3如果将程序第3行改为int c1,c2;运行时会输出因为97和98在int类型的有效范围。

(2)输入第3章第5题得程序。

即:用下面的scanf函数输入数据,使a=3,b=7,x=8.5,y=71.82,c1=’A’,c2=’a’。

运行时分别按一下方式输入数据,观察输出结果,分析原因。

1,a=3,b=7,x=8.5,y=71.82,A,a↙2,a=3 b=7 x=8.5 y=71.82 A a↙3,a=3 b=7 8.5 71.82 A a↙4,a=3 b=7 8.5 71.82Aa↙5,3 7 8.5 71.82Aa↙6,a=3 b=7↙8.571.82↙A↙a↙7,a=3 b=7↙8.571.82↙Aa↙8,a=3 b=7↙8.671.82Aa↙12345678(3)输入以下程序○1编译和运行程序,注意i,j,m,n各变量的值。

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报告
答:当输入信号固定时,接入旁路电容使得放大倍数增大。在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输入信号的频率越高,旁路电容应该越小,输入信号频率越低,旁路电容应该越大。
注:表格空间不够可自行加页.
2.300
(3)保持Rc不变,放大器接入负载RL,在改变RL数值情况下测量并计算,结果填表2.3。
表2.3负载对电压增益的影响
给定参数
实测
实测计算
估算
RL
Vin(mV)
Vout(V)
Au
Au
100K
5.0
11.5m
2.3
2.26
2.2K
5.0
10.9m
2.18
2.0
5.1K
5.0
3.39m
0.678
答:1)静态工作点受所选三极管以及R1,R2,RC,RE,滑动变阻器的影响,除滑动变阻器外值都确定,所以主要受滑动变阻器的影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Ve处在1.9~2.2之间,使得电路处在静态工作点,起放大电路作用。
(2)电压放大倍数与所选三极管和输出电阻(R4,R5,R6)有关。输出电阻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输出电阻越小,电压放大倍数越小,对输出波形影响较小。
三、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原理
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其电压增益为:
若发射极Re加入旁路电容,电压增益变为:
3、实验步骤
1.基本电路
按所给电路图进行连接
2.静态分析
设定电路各元件参数,调整滑动变阻器RV2使电路处于放大工作状态(VE=1.9-2.2V左右),通过测量并计算填表2.1。
记录电路各阻值大小:RV2= 30k;R1= 33k;R2= 24k;RE= 2.2k;RC= 5.1k;电源V= +12V。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报告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报告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越大;弹力也就越大。

【实验目的】1、探索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2、学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数学分析(列表法和图像法),把握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弹簧一根,相同质量的砝码若干,铁架台一个(用来悬挂弹簧)。

实验中除了上述器材外,需要的器材还有:。

【实验步骤】(1)将铁架台放在实验桌上,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

弹簧竖直静止时,测出弹簧的原长l0,并填入实验记录中。

(2)依次在弹簧下挂上一个砝码、两个砝码、三个砝码……。

每次,在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时,测出弹簧的总长或伸长,并填入实验记录中。

(3)根据测得的数据,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根据表中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

(4)作弹簧的F-Δl图像。

按照坐标图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

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5)以弹簧的伸长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6)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实验纪录】弹簧原长l0=弹簧F -Δl 实验图像【实验结论】弹簧弹力大小跟弹簧伸长长度的函数表达式【问题与讨论】1、上述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2、如果以弹簧的总长为自变量,所写出的函数式应为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得到下列一组数据,他由数据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m N l F k /781020.35.22=⨯=∆=-试分析他对数据处理的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软件测试实验二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实验二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实验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软件测试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并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通过对一个具体软件系统的测试,发现软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2、测试工具:Jmeter、Selenium、Bugzilla3、开发语言:Java4、数据库:MySQL三、实验内容1、功能测试对软件的登录功能进行测试,包括输入正确和错误的用户名、密码,验证登录是否成功以及相应的提示信息是否准确。

测试软件的注册功能,检查输入的各项信息是否符合要求,如用户名长度、密码强度等。

对软件的搜索功能进行测试,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检查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性能测试使用 Jmeter 工具对软件的并发性能进行测试,模拟多个用户同时登录、搜索等操作,观察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对软件的数据库操作性能进行测试,包括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数据,检查数据库的响应时间和资源占用情况。

3、兼容性测试在不同的浏览器(如 Chrome、Firefox、IE 等)上运行软件,检查界面显示和功能是否正常。

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Mac OS、Linux 等)上安装和运行软件,验证其兼容性。

4、安全测试对软件的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进行测试,检查是否存在未授权访问和越权操作的情况。

测试软件对 SQL 注入、XSS 攻击等常见安全漏洞的防范能力。

四、实验步骤1、功能测试步骤打开软件登录页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观察是否成功登录并跳转到相应页面。

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检查提示信息是否清晰准确。

进入注册页面,输入合法和不合法的注册信息,如用户名过短、密码强度不够等,查看系统的校验结果。

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点击搜索按钮,对比搜索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

2、性能测试步骤打开 Jmeter 工具,创建测试计划,添加线程组、HTTP 请求等元素。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实验2--插值法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实验2--插值法

1 / 21数值分析实验二:插值法1 多项式插值的震荡现象1.1 问题描述考虑一个固定的区间上用插值逼近一个函数。

显然拉格朗日插值中使用的节点越多,插值多项式的次数就越高。

我们自然关心插值多项式的次数增加时, 是否也更加靠近被逼近的函数。

龙格(Runge )给出一个例子是极著名并富有启发性的。

设区间[-1,1]上函数21()125f x x=+ (1)考虑区间[-1,1]的一个等距划分,分点为n i nix i ,,2,1,0,21 =+-= 则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为201()()125nn ii iL x l x x ==+∑(2)其中的(),0,1,2,,i l x i n =是n 次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

实验要求:(1) 选择不断增大的分点数目n=2, 3 …. ,画出原函数f(x)及插值多项式函数()n L x 在[-1,1]上的图像,比较并分析实验结果。

(2) 选择其他的函数,例如定义在区间[-5,5]上的函数x x g xxx h arctan )(,1)(4=+=重复上述的实验看其结果如何。

(3) 区间[a,b]上切比雪夫点的定义为 (21)cos ,1,2,,1222(1)k b a b ak x k n n π⎛⎫+--=+=+ ⎪+⎝⎭(3)以121,,n x x x +为插值节点构造上述各函数的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比较其结果,试分析2 / 21原因。

1.2 算法设计使用Matlab 函数进行实验, 在理解了插值法的基础上,根据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编写Matlab 脚本,其中把拉格朗日插值部分单独编写为f_lagrange.m 函数,方便调用。

1.3 实验结果1.3.1 f(x)在[-1,1]上的拉格朗日插值函数依次取n=2、3、4、5、6、7、10、15、20,画出原函数和拉格朗日插值函数的图像,如图1所示。

Matlab 脚本文件为Experiment2_1_1fx.m 。

可以看出,当n 较小时,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的函数图像随着次数n 的增加而更加接近于f(x),即插值效果越来越好。

实验二 实验报告

实验二        实验报告
生成设备驱动程序详细信息表的最简单的命令是:
Driverquery /fo:csv –v >*.csv
输入Mem:
Driverquery /fo:csv –v >*.csv
输入Driverquery:
输入SystemInfo:
电子表格:
③、网络通信命令Ping:使用 ping可以测试计算机名和计算机的 ip 地址,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通过将 icmp 回显数据包发送到计算机并侦听回显回复数据包来验证与一台或多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 tcp/ip 协议后才可以使用。打开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Ping命令,并记载运行结果。
(1)系统信息命令 例如Time,Date,Mem,Driverquery和SystemInfo等。
(2)系)文件系统命令 例如Copy,Del和Mkdir等。
(4)网络通信命令 例如Ping,Netstat和Route等。
四、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记录
(实验二)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项目名称:Windows 2000/XP命令控制界面教师评分: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对日常使用的Windows 2000/XP系统的命令控制界面做进一步了解。
要求:了解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命令;了解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命令的直接使用和批处理使用的方法。
六、实验过程中所遇问题思考与讨论(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做)
六、参考文献:
1、《操作系统教程》,第3版,孙钟秀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书》,第2版,张尧学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操作系统实验与课程设计》,庞丽萍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实验二碰撞实验报告

实验二碰撞实验报告

实验二碰撞实验报告14 级软件工程班候梅洁 14047021【实验目的】1.掌握气垫导轨的水平调整、光电门及电脑通用计数器的使用。

2.学会使用物理天平。

3.用对心碰撞特例检验动量守恒定律。

4.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的条件。

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为:m 1 u1 =(m1 +m 2)v 2动能变化为:E k =1/2 (m1 +m 2)v 22 -1/2m 1 u 12【实验步骤】用物理天平校验两滑块的(连同挡光物)的质量m 1及 m 2,经测量1.m 1 =136.60g、m 2 =344.02g2.用游标卡尺测出两挡光物的有效遮光宽度,本实验中s 1 = s 2 =5.00cm3.将气垫导轨调水平。

(1)粗调:调节导轨下的三只底脚螺丝,使导轨大致水平(观察导轨上的气泡,若气泡位于最中央,说明已调平)。

(2)静态调平:接通气源,将滑块放在导轨上,这时滑块在导轨上自由运动,调节导轨的单脚底螺丝,使滑块基本静止(不会一直向单一方向运动)(3)动态调平:将两个安装在到导轨上的光电门相距 60cm左右。

在滑块上安放 u 型挡光片,接电脑通用计数器的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电脑计数器功能置于“ s2”挡。

轻轻推动滑块,分别读出遮光片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t 1和t 2,它们不等,则反复强调单脚螺丝,使它们相差不超过千分之几秒,此时可认为气垫导轨基本水平。

4.完全弹性碰撞适当放置光电门的位置,使它能顺利测出两个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使两个光电门的距离小些。

每次碰撞时,大滑块的速度不要太大,让两个滑块完全碰撞两次,分别记录每次的滑块的速度并结算出:(注意速度方向)动量的变化大小C=(m 1 v1 +m 2 v 2 )/(m 1 u1 +m 2 u 2 )恢复系数 e=(v 2 -v 1 )/(u 1 -u 2 )(v 2 -v 1为两物体碰撞后相互分离的相对速度,u1 -u 2则为碰撞前彼此接近的相对速度)【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在操作规范使用物理天平;2.严格按照气垫导轨操作规则;3.给滑块速度时速度要平稳,不应使滑块产生摆动;挡光框应与滑块运动方向一致,且其遮光边缘应与滑块运动方向垂直;4.挡光框应与滑块之间应固定牢固,防止碰撞时相对位置改变,影响测量精度。

最新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熟悉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图的绘制。

3. 理解并应用基本的电子元件及其符号。

实验原理:电路原理图是用图形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和连接方式的图。

它是电子工程师用来设计和交流电路设计思想的重要工具。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具体的电路案例来学习如何绘制电路原理图,并理解电路图的基本组成元素和设计规则。

实验设备和材料:1. 计算机一台,安装有电路设计软件(如Eagle, Proteus, Multisim 等)。

2. 电路元件清单,包括但不限于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3. 相关电路设计资料和手册。

实验步骤:1. 打开电路设计软件,创建新的电路设计文件。

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并放置所需的电子元件到工作区域。

3. 使用线路工具连接各个元件,形成完整的电路。

4. 对电路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所有连接正确无误。

5. 添加必要的注释和元件值标签,确保电路图清晰易懂。

6. 保存并打印电路图,准备进行下一步的PCB布线设计或电路仿真。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绘制了一个基本的放大电路原理图。

通过对电路图的绘制,我们加深了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并且熟悉了电路设计软件的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常见的设计错误,例如元件方向放置错误、连接点遗漏等,这些都是在后续设计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电路原理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后续的电路设计和分析打下了基础。

电路原理图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工具,掌握其绘制技巧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更复杂的电路设计,并应用到实际的电子产品开发中。

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 常见信号的产生,傅立叶分析和综合
实验目的:
1、 熟悉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滤波器的使用方法;
2、 产生几种常见信号,观察其频谱
3、 观察傅立叶综合的效果及吉布斯现象
实验内容:
1、 两个正弦信号的相加
观察两个信号相加的结果。

在做信号相加时,可以改变信号的相位,看看相位对信号的影响,如:
())2sin(111απ+=t f t f ()()2222sin απ+=t f t f kHz f kHz f 3,221== 固定01=α,
改变2α分别为0,30,45,90,180,简单画出两信号相加的波形。

注意自己用运算放大器构造加法电路,实验报告自己补仿真电路图
2α=0相加的波形
2α=30相加的波形
2α=45相加的波形
2α=90相加的波形
2α=180相加的波形
2、由函数发生器产生矩形脉冲序列,以及窄脉冲序列,观察其信号波形以及频
谱,注意在此处要根据需要调整频谱分析仪的观察频带范围。

仿真电路图自己设计。

分析谱线个数与周期和占空比之间的关系:
3、信号的综合(自己用运算放大器构造加法电路,实验报告自己补仿真电路图,
注意根据公式计算每个频率分量以及其幅值)
按照教材对称方波的傅立叶综合,根据公式计算其频率和幅值。

用加法器将3个、5个、7个、9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相加后信号的波形
1个频率叠加波形
3个频率叠加波形
7个频率叠加波形
9个频率叠加波形。

实验二 面向对象编程实验报告

实验二 面向对象编程实验报告

实验二面向对象编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实际编程操作,提高运用面向对象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面向对象编程的开发流程和技巧,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代码规范。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环境为具体编程环境名称及版本,操作系统为操作系统名称及版本。

三、实验内容(一)问题描述设计一个简单的学生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学生信息(包括姓名、学号、年龄、成绩等)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操作。

(二)类的设计1、设计一个`Student` 类,用于表示学生对象。

该类包含以下属性:`name`(姓名)、`student_id`(学号)、`age`(年龄)、`score`(成绩)。

2、为`Student` 类添加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学生对象的属性。

3、为`Student` 类添加`get` 和`set` 方法,用于获取和设置学生对象的属性值。

(三)功能实现1、录入功能:实现用户输入学生信息,并创建`Student` 对象进行存储。

2、查询功能:根据学号或姓名查询学生信息,并输出查询结果。

3、修改功能:根据学号或姓名找到对应的学生对象,修改其属性值。

4、删除功能:根据学号或姓名删除对应的学生对象。

四、实验步骤(一)类的实现```java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String studentId;private int age;private double score;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String studentId, int age, double score) {thisname = name;thisstudentId = studentId;thisage = age;thisscore = score;}public String getName(){return name;}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public String getStudentId(){return studentId;}public void setStudentId(String studentId) {thisstudentId = studentId;}public int getAge(){return age;}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thisage = age;}public double getScore(){return score;}public void setScore(double score) {thisscore = score;}}```(二)主函数实现```javaimport javautilArrayList;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StudentManagementSystem {private ArrayList<Student> students;public StudentManagementSystem(){students = new ArrayLi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ManagementSystem system = new StudentManagementSystem();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while (true) {Systemoutprintln("1、录入学生信息");Systemoutprintln("2、查询学生信息");Systemoutprintln("3、修改学生信息");Systemoutprintln("4、删除学生信息");Systemoutprintln("5、退出系统");int choice = scannernextInt();switch (choice) {case 1:systemaddStudent(scanner);break;case 2:systemqueryStudent(scanner);break;case 3:systemmodifyStudent(scanner);break;case 4:systemdeleteStudent(scanner);break;case 5:Systemoutprintln("感谢使用,再见!");Systemexit(0);default:Systemoutprintln("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录入学生信息public void addStudent(Scanner scanner)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学生姓名:");String name = scannernext();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学生学号:");String studentId = scannernext();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学生年龄:");int age = scannernextInt();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学生成绩:");double score = scannernextDouble();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name, studentId, age, score);studentsadd(student);Systemoutprintln("学生信息录入成功!");}//查询学生信息public void queryStudent(Scanner scanner)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查询方式(1、按学号查询 2、按姓名查询):");int queryType = scannernextInt();if (queryType == 1)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学号:");String studentId = scannernext();for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s) {if (studentgetStudentId()equals(studentId)){Systemoutprintln("姓名:"+ studentgetName());Systemoutprintln("学号:"+ studentgetStudentId());Systemoutprintln("年龄:"+ studentgetAge());Systemoutprintln("成绩:"+ studentgetScore());return;}}Systemoutprintln("未找到该学号对应的学生信息!");} else if (queryType == 2)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姓名:");String name = scannernext();for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s) {if (studentgetName()equals(name)){Systemoutprintln("姓名:"+ studentgetName());Systemoutprintln("学号:"+ studentgetStudentId());Systemoutprintln("年龄:"+ studentgetAge());Systemoutprintln("成绩:"+ studentgetScore());return;}}Systemoutprintln("未找到该姓名对应的学生信息!");} else {Systemoutprintln("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修改学生信息public void modifyStudent(Scanner scanner)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修改方式(1、按学号修改 2、按姓名修改):");int modifyType = scannernextInt();if (modifyType == 1)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学号:");String studentId = scannernext();for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s) {if (studentgetStudentId()equals(studentId)){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新姓名:");String newName = scannernext();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新年龄:");int newAge = scannernextInt();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新成绩:");double newScore = scannernextDouble();studentsetName(newName);studentsetAge(newAge);studentsetScore(newScore);Systemoutprintln("学生信息修改成功!");return;}}Systemoutprintln("未找到该学号对应的学生信息!");} else if (modifyType == 2)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姓名:");String name = scannernext();for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s) {if (studentgetName()equals(name)){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新学号:");String newStudentId = scannernext();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新年龄:");int newAge = scannernextInt();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新成绩:");double newScore = scannernextDouble();studentsetStudentId(newStudentId);studentsetAge(newAge);studentsetScore(newScore);Systemoutprintln("学生信息修改成功!");return;}}Systemoutprintln("未找到该姓名对应的学生信息!");} else {Systemoutprintln("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删除学生信息public void deleteStudent(Scanner scanner)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删除方式(1、按学号删除 2、按姓名删除):");int deleteType = scannernextInt();if (deleteType == 1)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学号:");String studentId = scannernext();for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s) {if (studentgetStudentId()equals(studentId)){studentsremove(student);Systemoutprintln("学生信息删除成功!");return;}}Systemoutprintln("未找到该学号对应的学生信息!");} else if (deleteType == 2)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姓名:");String name = scannernext();for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s) {if (studentgetName()equals(name)){studentsremove(student);Systemoutprintln("学生信息删除成功!");return;}}Systemoutprintln("未找到该姓名对应的学生信息!");} else {Systemoutprintln("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五、实验结果通过对程序的运行和测试,能够成功实现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功能。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引言:戴维南定理(D'Alembert's principle)是力学中一项重要的原理,它在分析物体的平衡和运动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戴维南定理,并深入探究其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1. 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2. 理解戴维南定理的物理意义;3. 掌握运用戴维南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实验器材:1. 弹簧振子;2. 动力学实验装置;3. 计时器;4. 重物。

实验步骤:1. 将弹簧振子固定在实验装置上,并使其处于静止状态;2. 通过实验装置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使弹簧振子开始运动;3. 使用计时器记录弹簧振子的运动时间;4. 改变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复步骤2和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弹簧振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时间。

根据戴维南定理,物体在平衡或运动状态下所受的合外力矩为零。

我们可以根据实验结果验证这一定理的正确性。

首先,当施加的力为零时,弹簧振子处于静止状态。

根据戴维南定理,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矩为零,即弹簧振子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结果显示,弹簧振子在此情况下停留在原位,验证了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其次,当施加的力不为零且方向与弹簧振子运动方向相反时,根据戴维南定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矩仍为零。

实验结果显示,弹簧振子的运动时间较长,与我们的预期相符。

最后,当施加的力不为零且方向与弹簧振子运动方向相同时,根据戴维南定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矩不为零。

实验结果显示,弹簧振子的运动时间较短,与我们的预期相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戴维南定理告诉我们,在平衡或运动状态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矩为零,这是物体保持平衡或运动的必要条件。

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戴维南定理解决各种力学问题,例如分析刚体的平衡条件、计算物体的加速度等。

实验中,我们使用弹簧振子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改变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时间,并与戴维南定理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二运算器实验报告

实验二运算器实验报告

实验二运算器实验报告
实验二是运算器实验,旨在让我们了解计算机运算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搭建运算器电路并进行验证,深入理解了运算器的运作过程,为我们今后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原理打下了基础。

一、实验原理
运算器是计算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运算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并了解了运算器中常用的逻辑门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接着,我们根据原理和逻辑门电路的特点,搭建了一个16位的运算器电路,并测试了电路的逻辑功能和运算准确性。

二、实验步骤
1. 搭建16位运算器电路,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逻辑电路。

2. 对搭建的运算器电路进行测试,如测试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逻辑输出是否正确。

3. 实现加法和减法运算功能,测试运算器的运算准确性。

4. 对搭建的运算器电路进行进一步优化,提高电路工作效率和运算速度。

三、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试,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16位的运算器电路,并对电路进行了多项测试和验证。

在逻辑输出方面,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均能够正确输出逻辑值,验证了运算器电路的逻辑功能。

在加法和减法运算方面,运算器电路能够正确实现运算功能,并输出正确的运算结果,这表明运算器电路的运算准确性良好。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计算机中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了运算器电路的搭建和运作方法,并初步掌握了在运算器上实现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原理和方法。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运算器电路的优化方法和技巧,提高了电路工作效率和运算速度。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们今后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验二土壤分析样品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二土壤分析样品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二-土壤分析样品制备-实验报告实验二:土壤分析样品制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土壤分析样品制备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习如何将原始土壤样品处理成可用于化学和物理分析的样品,为后续的土壤分析实验做好准备。

二、实验原理土壤分析样品制备是将原始土壤样品进行粉碎、研磨、过筛、混匀、装瓶等操作,以便于后续的化学和物理分析。

制备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样品中的水分和有机质等成分的损失,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具:样品研磨器、筛子、混匀器、分样器、干燥器、样品瓶等。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原始土壤样品,将其进行风干、破碎、研磨,直至全部通过100目筛。

3.将研磨后的样品进行混合,确保样品均匀一致。

4.使用分样器将混合后的样品分成若干份,每份约100g。

5.将分好的样品装入干燥、洁净的样品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样品编号、采样地点、时间等信息。

6.根据需要,可对样品进行进一步处理,如加入保护剂、进行真空封装等。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一)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土壤样品的代表性是关键。

为了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我们需要在不同区域、深度和方向上采集足够数量的样品,并进行混合。

2.研磨过程中,部分样品可能会堵塞筛孔,需要定期清理筛子并进行适当的维护。

3.分样过程中,要确保分样器清洁无残留,以免影响样品的纯净性和均匀性。

4.样品装瓶后,应立即贴上标签并记录相关信息,避免混淆。

(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土壤分析样品制备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巧。

以下是对实验的一些讨论:1.在制备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样品中水分和有机质的损失。

为此,我们可以将样品置于干燥器中干燥,并定期翻动,以确保样品干燥均匀。

同时,在研磨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粉碎,以免破坏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2.为了提高样品的代表性,我们可以对多个原始样品进行混合,并尽量保证每个样品的数量和质量相等。

此外,还可以在采样前对采样地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如采用网格采样法等。

操作系统lab2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lab2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lab2实验报告操作系统 Lab2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着重学习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技术,包括页表的建立和管理,以及虚拟内存系统的实现和优化。

通过完成本实验,我们能够加深对操作系统内存管理机制的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实验环境为 Linux 操作系统(具体版本号)、GCC 编译器(具体版本号)以及所提供的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任务:1. 理解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的概念,掌握页表的结构和管理方法。

2. 编写代码实现一个简单的页表建立和管理的模拟器,包括页表的初始化、地址映射和页表的更新。

3. 实现一个简单的虚拟内存系统,包括页的加载、替换等操作。

4. 对实现的虚拟内存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包括缓存算法的改进、预加载等策略的应用。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 理解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的概念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虚拟内存系统来管理进程的地址空间。

虚拟内存是操作系统提供给进程的一种抽象概念,它为每个进程提供了一个独立的、连续的地址空间。

物理内存是实际存在的计算机内存,由物理地址组成。

2. 编写页表管理模拟器代码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编写代码模拟页表的建立和管理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实现页表的初始化函数,用于初始化页表的数据结构。

接着,我们需要实现地址映射函数,用于将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

最后,我们需要实现页表的更新函数,用于更新页表中的相关信息。

3. 实现虚拟内存系统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需要实现一个简单的虚拟内存系统。

虚拟内存系统可以将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并且可以实现页的加载和替换操作。

我们需要实现页面加载函数,用于将页面加载到内存中。

同时,我们还需要实现页面替换函数,当内存空间不足时,根据特定的算法选择待替换的页,并将其移出内存。

4. 性能优化为了提高虚拟内存系统的性能,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优化策略。

例如,我们可以改进缓存算法,通过提前缓存一些可能会被访问的页面,减少缺页次数。

实验二独立按键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二独立按键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二独立按键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独立按键试验是为了验证按键与单片机的连接是否正常,并测试按键
功能是否正常,通过实验掌握按键接口的使用和按键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使用按键来实现硬件的控制。

按键的原理是:当按键关闭时,两个按键引脚之间短接,按键关闭。

当按键打开时,两个
按键引脚之间断开,按键打开。

三、实验仪器
1.单片机开发板
2.按键
3.面包板和杜邦线
4.电源线
四、实验步骤
1.将按键连接到单片机开发板上的按键接口,并接通电源。

2.编写程序,监测按键是否被按下,并通过串口输出按键的状态。

3.烧录程序到单片机,运行程序。

4.进行按键试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按下按键后,通过监测按键引脚的电平变化,可以判断按键是否被按下。

根据不同的按键连接方式,可能需要使用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来连接按键。

六、实验结论
通过独立按键试验,我们验证了按键与单片机的连接是否正确,并测试了按键的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按键来实现硬件的控制。

七、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按键接口的使用方法和按键的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按键是一个常用的控制元件,有了这次实验的经验,以后在使用按键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运算器移位运算实验实验报告

运算器移位运算实验实验报告
(1).先把x值和y值送入锁存器, 将输入端置为无效位, 输出端置为有效位, 控制芯片进行加法运算, 将加法结果输出到数据总线, 再打开存储x值得锁存器把数据总线的值送入锁存器。
(2)进行四次循环右移或者四次循环左移。
五、实验小结
敢于动手,大胆尝试。
任课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年月日
教师签字:年月日
上面方括号中的控制电平变化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进行, 其中T4的正脉冲是通过按动一次CONTROL UNIT的触动开关START来产生的。
(2)参照表1,改变S0 S1 M 299_G的状态,按动触动开关START,观察移位结果。
表1 74LS299功能表
299_G
S1
S0
M
功能
0
0
0
任意
保持
0
1
0
0
循环右移
0
101带进位循环移001
0
循环左移
0
0
1
1
带进位循环左移
任意
1
1
任意
装数
3.实验结果
循环右移或左移的时候, 每来一次脉冲, 发光二极管亮的次序也跟着依次改变, 进位标志位一直保持亮的状态, 带进位的循环则是产生进位的时候, 进位标志位的二极管熄灭。
四、回答问题
1.X=00101011, Y=10001111, 完成如下运算: (1)X加Y→X, (2)交换X高4位与低4位, 若借助实验1与实验2电路如何实现(简述操作过程)?
信息学院
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班级: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名称:实验二运算器移位运算实验
实验性质:①综合性实验②设计性实验③验证性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黑盒测试(二)实验(实习)日期2015.5.18得分指导教师徐旦华
院计软专业软件工程年级 2 班次 1 姓名学号 20131344028
一、实验目的
理解黑盒测试的基本方法,掌握用判定表法、因果图法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题目一:某软件的一个模块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描述:
a),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年终风险金的4%;过失,扣年终风险金的2%。

b),非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当月薪资的8%;过失,扣当月薪资的4%。

请绘制出因果图和判定表,并给出相应的测试用例。

2、题目二:登陆功能说明书:(用户输入和密码输入)
1)管理员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123456”,正常登陆
2)用户名和密码输入为空,提示“用户和密码不允许为空”
在用户名和密码非空的情况下:
3)要求用户名必须输入字母,否则提示“输入非法”
4)要求密码必须输入数字,否则提示“输入非法”
在输入合法的情况下:
5)用户名错误,提示“用户名和密码输入错误”,用户名和密码清空
6)用户名正确,密码错误,提示“用户名和密码输入错误”,用户名保留,密码清空请用因果图和判定表方法,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用例。

三、 实验步骤
题目一: 1、状态表: 原因1
c1:过失 c2:严重过失
原因2 c3:年薪制员工 c4:非年薪制员工 结果
a1:扣年终风险金的2% a2:扣年终风险金的4% a3:扣当月薪资的8% a4:扣当月薪资的4%
2、因果图:


O
E
c2
c3 a2
a2
a3
a4
c4

∧ c1
3、判定表:
1 2 3 4
条件年薪制员工 1 1 0 0 严重过失 1 0 1 0
结果扣当月薪资的8% 0 0 1 0 扣当月薪资的4% 0 0 0 1
扣年终风险金的4% 1 0 0 0
扣年终风险金的2% 0 1 0 0
4、测试用例:
用例编号条件1 条件2 预期输出
1 1 1 结果3
2 1 0 结果4
3 0 1 结果1
4 0 0 结果2
题目二:
1、状态表:
原因c1:用户名输入为空
c2:用户名输入为字母
c3:用户名正确
c4:密码输入为空
c5:密码输入为数字
c6:密码正确
中间状态l1:用户名和密码非空
l2:输入合法
结果e1:正常登录
e2:提示“用户和密码不允许为空”
e3:提示“输入非法”
e4:提示“用户名和密码输入错误”,用户
名和密码清空
e5:提示“用户名和密码输入错误”,用户
名保留,密码清空
2、 因果图:
3、判定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条

1.用户名输入为空 1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2用户名输入为字母 0 0 0 1 1 1 0 0 0 1 1 0 0 0 3.用户名正确 0 0 0 0 1 1 0 0 0 1 0 0 0 0 4.密码输入为空 1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5.密码输入为数字 0 0 0 1 1 1 0 0 0 0 0 0 1 1 6.密码正确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结果 1.正常登陆
√ 2.提示 “用户和密码不允许为空”
√ √ √
3.提示“输入非法” √ √ √ √ √ √ √ √
4.提示 “用户名和密

11
~ ~
c3
c6 e1
e5
~

E
E
c2 c4 e2
l2
e4
c5 ∧

c1 ~
e3
c6
~
4、测试用例:
用例编号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条件4 条件5 条件6 中间条件1 中间条件2 预期输出 1 1 0 0 1 0 0 1 0 2 2 0 0 0 1 0 0 1 0 2 3 1 0 0 0 0 0 1 0 2 4 0 1 0 0 1 0 1 1 4 5 0 1 1 0 1 0 1 1 5 6 0 1 1 0 1 0 1 1 1 7 0 0 0 1 0 0 3 8 1 0 0 0 0 0 3 9 0 0 0 0 0 0 3 10 0 1 1 0 0 0 3 11 0 1 0 0 0 0 3 12 0 0 0 0 0 0 3 13 0 0 0 0 1 1 3 14
1
3
码输入错误”,用户名和密码清空 5.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输入错误”,用户名保留,密码清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