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医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英200950404050 09级康复治疗学2班
一、发热
李平医案:患者,女,44岁。

发热5天,体温高达40.1℃。

曾注射庆大霉素、安痛定等,并口服APC等退烧药,药后虽汗出但高热不解。

查白血球12,000,血沉、尿常规,X线胸透均正常,体温40.1℃。

诊其脉缓而弦,色质红,苔薄白。

综合病情:发热恶寒,头痛少汗,四肢关节疼而烦扰,恶心欲吐,二便调。

证系太少合病,以柴胡桂枝汤主之。

药用:柴胡24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5克,桂枝10克,杭芍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服1剂热退,再进2剂,余证悉除。

查血象:白血球降至正常。

(天津中医1989;<3>:39)
按语: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外感发热的有效方剂张景岳指出:“邪在太阳者,当知为阳中之表,治宜轻法;邪在少阳者,当知为阳中之枢,治宜和解,此皆治表之法也。

”李氏认为,临証见发热三五天或六七天,或服它药高热不解者,无论兼见少阳証与否,即投本方,往往一二剂收功。

同时,在使用时重用柴胡、黄芩,如高热达38~40℃以上,柴胡用量可达24~30克,否则难以凑效。

自按:脉缓而弦,色质红,苔薄白,发热恶寒,头痛少汗,四肢关节疼而烦扰,恶心欲吐,二便调。

证系太少合病,柴胡桂枝汤主是太少表里双解之轻剂,投之以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疏泄肝胆。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9 2005-3(重印)
二、畏寒(神经官能症)
赵崇学医案:张某,女,34岁,1990年七月20日初诊。

1989年产后受风,出现恶寒发热身疼,经治好转,但遗留全身怕冷症状,盛夏亦须毛衣加身,经查血沉、抗“O”、血象,尿常规等无阳性所见,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

刻诊:时气温36℃左右,患者仍穿两件毛上衣,下着绒线裤,其形体偏胖,面色青滞无华,行走步履自然。

寻其所苦,言怕冷、汗出、身疼,每遇天气变化时加重,时有乏力,偶见恶心但不呕吐,心下闷胀,纳食、睡眠及二便尚可,脉弦张按之无力,色稍红苔薄白,月经时前时后,行经时腹痛并有淤血块。

此乃外邪侵入太少两经,阳气郁遏不伸所致。

治用柴胡桂枝汤:
柴胡15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甘草6克,黄芩10克,法半夏12克,党参15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

煎服5剂,怕冷减轻,不需厚衣;又进15剂,诸症全消,身和如常人。

(国医论坛1991;<6>:15)
按语:此证多见于女性,由太少同病,阳气不伸所致。

其証除畏寒外,常兼见身疼、汗出、恶心、口苦、月经不调等,用柴胡桂枝汤太少两和,每收奇效。

自按:恶寒怕冷,汗出、身疼,恶心但不呕吐,心下闷胀,纳食,脉弦张而无力,色稍红苔薄白,月经时前时后,行经时腹痛并有淤血块,即外邪侵入太少两经,阳气郁遏不伸所致,投柴胡桂枝汤调畅气机解郁散寒。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9 2005-3(重印)
三、寒热
周少逸医案:沈某某,男,52岁。

因患慢性肾功能不全于1982年10月19日入院。

患者今年8月23日午前始则形寒畏风,继之身热,体温37.5℃(原基础体温36.5℃~36.6℃),闭塞流涕,微咳泛吐,次日病发如前,伴有头痛,色质略淡,苔薄白润,咽红,脉浮滑带数。

从外感论治,选用桑菊饮合银翘散加减,连服两剂,咳嗽加频,任每日上午9—10时许先形寒畏风,体温逐渐上升至37.5℃~37.8℃,下午3—5时得小汗出热退而安。

在病发时查血疟原虫(一),白细胞4400,中性70,淋巴26,嗜酸性4。

患者第五天加用青霉素连续6天,氨基苄青霉素3天,中药先以宣肺治咳,后用清肺透解法,病任未已,纳减乏力。

9月10日(即患病第19天)。

根据其病因、病机、病程,认为
仍属太阳少阳合病,治宜柴胡桂枝汤。

处方:
柴胡5克,生黄芩、姜半夏各10克,红参6克(另煎冲入),桂枝5克,白芍10克,生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服药当日,未发寒热,亦无畏风,精神好转,食量渐增,二便通调,脉来和缓,继后未在复燃。

(江苏中医杂志1985;<4>:24)按语:寒热往来为邪在少阳;畏风头痛、鼻塞、脉浮乃太阳証未罢。

实属太少同病,故单用解表而不能愈。

惟宜柴胡桂枝汤解表和里,太少同治,方为正治之法。

自按:柴胡桂枝汤由太阳表証和少阳半表半里証两部分症状组成。

治太少合病每有奇效,是太少表里双解之轻剂。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9 2005-3(重印)
四、胃痛
张志明医案:郑某,男,32岁。

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两年,每因感冒或饮食不节,胃痛即发。

周前又作,服药无效。

经检胸骨下时作剧痛,5天来每餐只能饮稀粥少许。

询其此次胃痛系感冒之后加剧,现仍微有寒热(37.5℃),头晕、口苦、肢倦、不思饮食,深呼吸时觉胸部不舒,微咳,时欲呕,大便3天未行,舌苔薄白,脉浮数。

此乃胃病宿疾因感冒而加重。

治新病,宿疾可瘥。

予柴胡桂枝汤原方:
桂枝一两半(去皮)(6克),芍药一两半(6克),黄芩一两半(6克),人参一两半(6克),炙甘草一两(3克),半夏二合半(洗)(7克),大枣六枚(3枚),生姜一两半(切)(6克),柴胡四两(12克)。

1剂后,头晕、口苦、肢倦等症减半,寒热除,胃痛大减,纳渐增。

2剂后,诸証均除,食欲更佳。

再服2剂,能食干饭。

(浙江中医杂志1980;<11~12>:553)按语:胃痛每以感寒诱发或加重,并有寒热等表証;又见口苦、纳呆、胸部不适、头晕等少阳见证。

辩证应属太少同病,乃太阳表郁不解,少阳气机不利而发胃痛,故用柴胡桂枝汤解表散邪,疏达气机,太少同治,果两投而愈。

自按:此病症诊为太少合病,感冒之后加剧,应解表散寒和并健运脾胃。

以柴胡桂枝汤投之有效。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9 2005-3(重印)
五、癫痫
兰景宽医案:刘某,女,19岁,1988年9月12日初诊。

诉5年前因生气出现典型癫痫大发作,后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原发性癫痫。

经用中西医各种疗法无效。

刻诊:癫痫3~5天发作一次,轻度口苦,两胁胀,舌稍红,苔薄黄,脉略弦数。

脑电图有位置不定的零散棘波。

証属肝气郁结,化火生风,上扰神明故发癫痫,治以疏肝解郁,降逆散结。

柴胡15克,桂枝、半夏、党参各10克,白芍20克,黄芩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

每日1剂。

共服150剂而愈,其中服60剂后癫痫10天发作1次,余症消失,至90剂后一直未发作,查脑电图未见棘波,又服60剂,巩固疗效,随访一年未复发。

(辽宁中医杂志1990;<5>:36)
按语: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国内外屡有报道,治愈率达73%左右。

西药抗癫痫药虽能在短期内控制症状发作,但一旦停药,发作较前更加严重,并有麻痹脑末梢神经副作用。

日本学者根据大部分癫痫患者在发病前存在有胸胁苦闷、精神抑郁、口苦、脉弦等症状,设想用柴胡桂枝汤治疗。

实验表明,本方能控制癫痫发作,并促使脑部新城代谢逐步正常化。

使用本方时注意:①标本兼顾,根据具体情况适加调补药物;②守方连服2~3个月;③避免劳累过度及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排除发病之诱因。

自按:轻度口苦,两胁胀,舌稍红,苔薄黄,脉略弦数,証属肝气郁结,化火生风,上扰神明故发癫痫,应治以疏肝解郁,降逆散结。

柴胡桂枝汤可疏泄肝胆,健运脾胃,且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运化疏泄有偿,病自解之。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9 2005-3(重印)
六、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赵东明医案:申某某,男,51岁,1987年9月20日初诊。

缘于三个月前在劳动后饮水,顿觉汗出身凉,舒服不已。

但于当晚即见恶寒,发热,体温达38.3℃,汗出,周身痠重不适。

午夜出现座跨痠胀疼痛,并沿左侧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向足背窜痛。

在当地卫生所口服解热镇痛药后热退痛减,但仍汗出不已。

次日,复发热,并感左腿痛甚,痠重无力,步履困难。

经多次封闭及针灸治疗,疼痛虽有所缓解,但终不能根除疼痛。

并见每于左腿冷痛前有低、全身不适感。

先后服用中药独活寄生汤、身痛逐瘀汤等数十剂,仍五寸效。

今特邀余诊治,刻诊:左侧腰胯痠痛,每痛即窜及左下肢,可沿后侧痛及足背,足不敢着地,并诉疼痛多于发热后发作,伴纳差,自汗,面色皓白,舌淡红,苔厚白,脉象浮弦。

西医检查:血常规在正常范围,血沉:33mm/n,抗“O”阴性。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环跳、承山穴处有压痛。

诊为坐骨神经痛(原发性)。

脉症合参,症属少阳、太阳并病,治宜和解少阳,兼宜表散寒,柴胡桂枝汤出入:
柴胡15克,半夏12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黄芪12克,桂枝15克,白芍2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

上药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早晚分二次温服。

服上药1剂后,患者即感痛减,效不更方,又连服5剂,诸証尽消,痊愈而归。

(黑龙江中医药1990;<2>:41)
按语:本案属“痹症”范畴,因过劳饮冷,汗后受凉,风寒之邪犯及太阳不解,传及少阳发病。

前医不识,妄用祛风湿、强腰膝之品,不切病机,难以取效。

当用柴胡桂枝汤太少同治,待少阳枢机通利,精气畅通,而疼痛自消。

自按:恶寒发热身疼、自汗,为太阳表証,风寒流连于表而气机不和,营卫不和。

食纳差,舌淡红,苔厚白,脉象浮弦,为邪犯少阳,取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宜表散寒。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9 2005-3(重印)
七、感冒
郑某某,男,42岁,农民。

1990年2月16日初诊。

10日前因家务事劳累汗出,脱去衣服,致感受风寒,第二天出现恶寒发热,闭塞流涕,村医予西药安乃近片,服后汗出,但未愈。

现症:恶风寒,发热(体温38.3℃),闭塞流涕,背痛,胸胁满闷,口苦,呕吐。

舌偏红,苔薄白,脉浮弦数。

诊为感冒,証属风寒在肺卫,兼太阳、少阳二经病变、治宜和解少阳、解肌散风寒。

拟柴胡桂枝汤,处方:
柴胡15克,清半夏15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生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黄芩10克,党参10克。

水煎服。

服3剂病愈。

按语:患者感时令之风寒,如证见恶寒发热,闭塞流涕,背痛,为感受风寒在肺卫而涉及太阳经;胸胁闷满,口苦,呕吐,脉弦,属少阳经脉证。

感冒的病位在肺卫,比例涉及太阳、少阳二经病变。

其实,太阳经病变包括了肺卫病变,故太阳经麻、桂诸方剂常用于治疗感冒。

本病用柴胡桂枝汤,本方为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达邪,桂枝汤解肌(因已用西药发汗剂,不可更汗,只宜解肌)散风寒。

自按:此病証诊为感冒,証属风寒在肺卫,兼太阳、少阳二经病变、治宜和解少阳、解肌散风寒。

拟柴胡桂枝汤有效。

《经方治病验方录》/刘含堂著。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
八、胃痛
陈某某,女,43岁,工人。

2003年11月16日初诊。

1周前无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厂医
予西药解痉止痛剂,服后仅缓解临时之痛,药效过后疼痛如前。

现症:胃脘灼痛,涉及左胁,按之稍舒,汗出,恶风寒,低热(体温37,8℃),口苦、呕吐、食欲不振。

舌红,苔薄白,脉浮弦数。

诊为胃痛,症属少阳胆火犯胃,兼风寒在表。

治宜和解少阳,和胃止痛,解肌散风寒。

用柴胡桂枝汤,处方:
柴胡15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生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6枚。

水煎服。

服3剂而愈。

按:此例胃痛,如胃脘灼痛,涉及左胁,恶风寒,口苦,脉弦,为少阳胆火犯胃之明征;汗出,脉浮,为风寒表虚证的根据。

故辩证为胆火犯胃兼风寒表虚证。

投柴胡桂枝汤,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清胆和胃,止呕散邪,桂枝汤解肌散风寒,且有抑木培土止痛之功效。

自按:此胃痛症属少阳胆火犯胃,兼风寒在表。

治宜和解少阳,和胃止痛,解肌散风寒。

与柴胡桂枝汤功效贴合。

《经方治病验方录》/刘含堂著。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
九、周身奇冷
某男,49岁。

春节上坟祭祖时,突有“阴风”吹过而“受凉”,回家后自服APC2片后痊愈。

次日饮酒后,又觉周身奇冷而痛,服解热止痛散2袋后身痛消失,但身冷不除。

自觉周身寒冷袭人,得衣不减,以终日近火取暖。

当地医院诊为感冒,给予西药对症处理后无效。

曾服中药解表剂10余剂,效果欠佳,患者自谓为“鬼神”所作。

症见身冷不已,面苍唇乌,头顶拘谨,咽痛,口渴不饮,纳食正常,二便尚可,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此为邪入少阳而太阳表征未罢之证。

宗仲景之法。

方用柴胡桂枝汤。

处方:
柴胡15克,酒炒黄芩12克,半夏10克,党参12克,桂枝、白芍各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三枚。

3剂,水煎服。

早晚饭后各服一剂。

服上药后身有微寒,身冷减轻,头紧口渴消失,面色微红,但咽痛加重,舌脉同前。

遂予上方加青黛8克(包煎),炒小米30克(包煎)继服3剂。

服3 剂后身冷消失,咽痛减轻,自觉胃脘不适,恶心欲呕。

遂予上方去青黛加夏枯草、苏梗各10克,继服2剂而愈。

(张金玺《辽宁中医杂志》1999年第7期)按语:柴胡桂枝汤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用半量组成。

本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治太阳之表,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治少阳半表半里;本案身冷头紧,当为太阳表邪未去,口渴、咽痛乃邪入少阳之侯,与柴胡桂枝汤效贴合,投之而效。

自按:柴胡桂枝汤为太少表里之轻剂,可疏解气机,和解少阳,健运脾胃,疏肝利胆。

《奇病怪症诊疗秘典》中原农民出版社
十、半身汗
某女,45岁。

半身汗出3年,经多家医院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证见左半身汗出溱溱,右半身無汗,纳谷尚可,二便正常,苔薄白,脉弦。

从太阳、少阳并病论治。

方用柴胡桂枝汤。

处方:
柴胡、黄芩、法半夏各6克,党参10克,桂枝5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2克,生姜2片,小红枣3枚。

每日1剂,水煎服。

服7剂,左半身汗出减少。

继服7剂,左半身已不出汗。

随访1年,未有复发。

(乔作现,《中医研究》,2000年第一期)按语:患者半身出汗,认为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用谷维素、维生素B等药,或中医从气虚、阴亏入手,用牡蛎散、当归六黄汤、玉屏风散等治疗效差。

半身汗出,乃营卫失调,病位在少阳、厥阴经,故方用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和调营卫的桂枝汤,合而为柴胡桂枝汤,药虽平淡,但谨守病机,故药效迅速。

自按:苔薄白,脉弦,半身汗出,乃营卫失调,为邪犯少阳,故用太少表里双解的柴胡桂枝汤。

《奇病怪症诊疗秘典》中原农民出版社
李某,女,21岁,本院护士,1980年1月24日初诊。

痛经3年,每次月经来潮前腹痛难忍,甚时翻身打滚肌注杜冷丁方可之痛。

月经尽则痛经解,经血血暗有血块,量适中,素有少腹凉,脉弦有力,舌质稍案,苔白薄。

投柴胡桂枝汤:
柴胡12克,半夏10克,党参12克,甘草12克,黄芩10克,生姜3片,大枣7枚,桂枝10克,白芍12克。

水煎服。

复诊,服上方4剂后,此次来月经腹痛减十分之八九,连续调治3个周期(即每次月经来潮前服4剂柴胡桂枝汤)后痛经完全消失,追访1年多未复发。

《经方临床应用》/陈宝田主编—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8
自按:经血有血块,少腹痛,即有寒証内蕴。

十二、胆结石
石某,女,59岁。

1年前起,右背及肩胛内侧有压迫感,X线检查发现2枚胆结石,10mm左右。

每食油腻过多时,胆囊部必有痛感,但并不剧烈……腹诊右季胁下有抵抗压痛。

投给柴胡桂枝汤后,食欲增加,心情好转,精神焕发……服药3个月后,病状完全消失。

(《汉方临床治验精粹·临床治验》)
自按:柴胡桂枝汤具有疏肝利胆,健运脾胃之功效,故投之有效。

《伤寒论临証发微》/柯雪帆著。

—上海:上海科技术出版社,2008.6
十三、外感
林某某,男,28岁。

前日因涉水回家,既感头痛,发热恶寒,腰痛如折,胃胀,口苦不欲食,腹痛时作时减,二便如常,脉浮弦,舌苔白。

此外感风寒,邪将入里,用柴胡桂枝轻剂:柴胡6克,桂枝4.5克,黄芩6克,半夏4.5克,党参6克,芍药6克,大枣4枚,生姜1.5克,甘草3克。

1剂。

翌日复诊,药后汗频多,寒热已愈,胃胀腹痛剧减,証减半,复进原方1剂而愈。

(《福建中医药》1864;5:34)自按:发热恶寒,头、腰腹痛,知太阳証未罢,风寒犹流连于表;胃胀,口苦不欲饮食,脉浮弦,舌苔白,为邪犯少阳,胆热内蕴且上达于口,枢机不利。

故为太少合病,即投以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调和营卫,疏肝利胆,健运脾胃。

《伤寒论现代研究与临床》/王天思主审。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9
十四、低热
温某某,女,42岁,医师。

1982年3月5日就诊。

病者有结核病史,白细胞偏低,经常感冒,低热37.5℃左右,微恶寒,鼻塞流涕,语音重浊,头晕眩冒,四肢酸痛,诸身疲乏,食纳差,大便软,脉缓而弱,舌润薄白。

处方:柴胡6克,桂枝6克,白芍10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西党参15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服5剂后,热退,身体清爽,食纳倍增。

继服补中益气汤加桂枝竣功。

按:患者前后三年,多次发病,症状如故,发则低热、身重、疲乏为主症,均已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和解表里,热退后继之以补中益气汤加桂枝固表获效。

经过几年的调治,屡治屡验,反复施治,几成常规。

自按:伤寒原意治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証未去的少阳病兼表証。

而,禀赋不实,体虚外感者,往往低热不已。

质言之,治低热之机制,仍在调和营卫。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药》朱进忠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1
十五、太少合病
胡希恕医案:岩某,女,34岁,病历号是16753.1961年1月26日初诊。

3天前感冒经水适来,在本国使馆以西药治疗不效而求中医会诊。

现寒热往来,身体疼痛,口苦咽干,微呕,微恶风寒,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太少合病,治以和解少阳兼以解表,与柴胡桂枝汤:
柴胡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大枣4枚党参10克炙
结果:上药服三剂诸症已,月经已净。

自按:柴胡桂枝汤証由太阳表証和少阳半表半里証两部分症状组成。

辩证要点:身体疼痛,微呕,微恶风寒,苔薄白,脉弦细。

还是一张不用补药的保健良方。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药》朱进忠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1
十六、感冒
胡某某,女,46岁,工人。

1984年5月10就诊。

病者已病月余,有数人抬来就诊。

主诉:低热多时,每于五月热度升高,一般体温37.5~38.3℃左右。

20多天前,感冒发热,强服力银翘片、板蓝根冲剂、退热片等药。

热已退,人稍安。

随之低热,每日从上午十一时许自觉诸身酸痛,洒淅恶寒,继之发热。

至午夜体温可升至38.6℃左右,后半夜热退。

精神疲乏,食纳差,进食则呕,大便半个月不畅,身寒畏风身穿棉袄,口不渴,埋浮弦而虚,舌薄润。

查血象正常,疟原虫阴性,拟诊为:感冒(属表里不合,营卫不足)。

处方:柴胡6克,西党参15克,桂枝6克,白芍10克,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生姜3片,炙甘草5克,大枣3枚。

嘱服2剂。

二诊,服前方2剂,发热已退,发热时间缩短,热度在37.6℃左右,身体酸胀减,脱去棉袄,深感暖和,不呕,食能稀饭,大便解少许,脉缓弦而虚,舌苔白润。

守原方桂枝、柴胡加至10克,加葛根15克,嘱服4剂。

三诊,服前方8剂,身无不适,饮食增加,热退未反复,睡眠安静,脉缓而平,舌苔薄润,以补中益气汤加味。

嘱服10剂以资巩固。

此后病者一切如常,恢复健康。

按:凡感冒初起,如失于辛散解表,多酿成凉遏留邪。

复不可攻表,又难于和里,补之碍邪,清之伤胃,唯有用柴胡桂枝各半汤,小制其气、无需取汗、切记功里,期待取效。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药》朱进忠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1
自按:本方具备小柴胡汤的和解表里,疏泄肝胆,具备桂枝汤的调和营卫,健运脾胃。

十七、过敏性鼻炎
小某,男,12岁。

5年前还过敏性鼻炎,鼻涕很多,但喷嚏不多,食欲不振,体型瘦弱,腹诊有胸胁苦满症。

从改善体质出发,投给柴胡桂枝汤提取物粉末剂1.5克,每日两次。

服后两周,鼻涕明显减少,基本停止。

《伤寒论临証发微》/柯雪凡著。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6
自按:柴胡桂枝汤具备小柴胡汤的和解表里,疏泄肝胆,具备桂枝汤的调和营卫,健运脾胃。

是一张不用补药的保健良方。

十八、过敏性鼻炎
徐某某,男。

遇风冷或花香则鼻痒,眼痒,喷嚏流涕7年多。

医诊过敏性鼻炎。

先以西药治疗数年不效,后以中药祛风益气等药相配合治疗3年多亦无功。

细审其証,除上述诸証之外,别无所苦舌苔薄白,脉弦缓。

综合脉証,思之:脉弦者,少阳枢机不利之脉;缓者,营卫失调之脉。

和而论之,乃少阳枢机不利,营卫失调。

治宜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处方:
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生姜10克,甘草10克,大枣5枚,桂枝10克,白芍10克。

服药6剂,诸証全失,继服6剂,愈。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药》朱进忠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1
自按:脉弦者,少阳枢机不利之脉;缓者,营卫失调之脉。

和而论之,乃少阳枢机不利,营卫失调。

治宜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又柴胡桂枝汤由调和营卫的桂枝汤与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组成,是太少表里双解之轻剂。

合当用之。

十九、雀斑
牛某某,女,23岁。

颜面颈部大量浅棕色、暗褐色斑一年多。

大小不一,小者如针头,大者约
一到二毫米,圆形或椭圆形。

某院诊为雀斑。

审其証,除雀斑外,并见胸满心烦,脘脾纳呆,胃脘疼痛,月经失调,舌苔薄白,脉弦缓。

予柴胡桂枝汤加味。

处方:
柴胡、半夏、桂枝、党参、白芍、黄芩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4片,生薏米30克。

服用药12剂后,云:不但胸满心烦、胃脘疼痛好转,而且雀斑明显减少。

继服12剂,雀斑消失而愈。

自按:脉弦者,少阳枢机不利之脉;缓者,营卫失调之脉。

审其証,实属太阳少阳合病,投以柴胡桂枝汤加生薏米,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和解少阳,健运脾胃,生薏米和胃强肾。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药》朱进忠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1
二十、疣
曾治患者张某某,男,8岁。

全身突然出疣数百个,小者如米粒,大者如高粱,微痒。

经某院皮科治疗一月未效。

审其精神、食欲均正常,予柴胡桂枝汤调理之。

处方:
柴胡、半夏、党参、黄芩、桂枝、白芍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生薏米30克。

4剂痊愈。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药》朱进忠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1
自按:·《诸病源候论·疣目候》云:“疣目者,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

”多由风热毒邪搏于肌肤而生:或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气不荣,肌肤不润所致。

可投以柴胡桂枝汤和解表里,疏泄肝胆,调和营卫,调畅气机。

二十一、风湿性关节痛和腰肌劳损
杨某某,农民,男。

素有风湿关节炎和腰肌劳损,诊时见:腰痛,右足不能履地,动则剧痛,腰痛酸喜按,头晕,口苦,胸胁满闷,不欲食,微恶寒,四肢烦痛,舌淡苔白润,脉浮弦。

病因与主卧室地,外感寒湿诱发宿疾。

用柴胡桂枝汤2剂,恶寒罢,头晕胸闷腰痛悉除。

苔微白,脉微弦,继服2剂,各証消失,
张志民,柴胡桂枝汤临证应用点滴《浙江中医杂志》1980.11(12)553.
自按:查其証属柴胡桂枝汤辩证要点,固投之有效。

二十二、(古医案)
《类聚方广义》:“汗发失期,胸胁满而呕,头疼身痛,往来寒热,累日不愈,心下支撑,饮食不进者,或汗下之后,病犹不解,又不加重,但热气缠绕不去,胸满,微恶寒,呕不欲食,过数日而不愈者,当先其发热之期,用此方(柴胡桂枝汤)重覆取汗。

又治疝家腰腹拘急,痛连胸胁,寒热休作,心下痞硬而呕者。


《张仲景方剂学》吕志杰编著。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1
自按: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桂枝汤各用半量,合剂而成。

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辛散,以治太阳之表;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以治半表半里。

是治疗虚弱体质迁延性疾病的最常用之方。

二十三、(古医案)
《成绩录》曰:“女,素有痫証,一时患疫,诸医疗之无效,迎先生诊治,其腹不动,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大便燥,时时上冲,昏不识人,日夜二三发,乃与柴胡桂枝汤,及紫丸攻之,不一日,诸症悉除。


《中国汤液经方》/冯世伦著。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
自按:往来寒热为邪在少阳,头汗出,大便燥,属实热,气机不畅,热邪上冲。

二十四、(古医案)
治心腹卒中痛沾着
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掰)、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

《金贵要略·腹满寒膳宿食病篇·附方二》
自按:桂枝汤含芍药甘草能治腹痛,小柴胡汤也主腹痛,如《伤寒论》第100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