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质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濒临西太平洋,属于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是环太平洋成矿带中的重要的矿区之一。区内底层发育较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重晶石、叶腊石、萤石等矿产在国内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处衔接似乎不顺畅?)东南沿海中生代变质带,闽东中生代火山岩,尤其是粒状碎斑熔岩,燕山期花岗岩以及地质构造特征等基础地质问题,亦为国内外地质界所注目。

福建省简称闽,北接浙江,西邻江西,南界广东,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陆地面积121300平方公里,人口2590余万,有汉、畲、回、满、高山等民族。(此段应放在上一段之前较为合理)

1.自然地理

全(福建)省属多山地区,境内峰峦叠嶂,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与盆地错落相间,大致可划为闽北山地、闽西南山地、闽东山地和闽东南丘陵、沿海平原等四个地区。

境内山脉多沿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延伸,与海岸线大致平行,亦与全省主要构造线一致。自西向东主要山脉有武夷山脉、杉岭、鹫峰山脉、戴云山脉、博平岭和太姥山脉。太姥山脉是闽东沿海主要山脉,自浙江入境,经福鼎至霞浦,海拔400-700米,长约50公里。

省内河流多发源于西部、中部和北部。自成系统,独流入海。主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木兰溪、岱溪、交溪、霍童溪等。

本(福建)省海岸线曲折,多由岩岸构成,另有沙岸、泥岸和红树林岸,海岸线总长3324公里,直距535公里,多港湾,较大者有22个,以兴化湾、三都澳为最。

本(福建)省邻近北回归线,西北有山岭阻隔南下冷空气,东南有太平洋海洋气团的调节,形成了本省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济建设的发展,交通状况大为改观,铁路、公路、航空、内河、外海航运等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2.地层

福建省地层发育,自上元古界至第四系多有出露。岩石类型复杂,沉积岩和变质岩地层的综合与火山岩地层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大地构造位置居

华南褶皱系东部。邵武,长汀,

龙岩,青田-漳州和东山六个地层小区。

省个(各)时代地层分区性较明显。(与下一段衔接不顺,请核对修改)

由于沉积岩和火山岩的岩性,岩相受形成时的不同地质构造北京和古地理的控制,部分岩石形成后又受到后期变质作用的改造,因而,同一时代地层在不同地区往往具有不同的岩性,岩相特点及不同的岩石类型,形成不同的地层地理区,尤其是震旦系及中生代某些盆地沉积更为明显。(此段语句请再核对)

3.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福建省火山岩十分发育,从晚元古代至第三纪主要有四个火山活动时期:即晚元古代、石炭纪、中生代及晚第三纪,组成四个火山活动大旋回,16个含火山岩地层。个(各)时期火山岩分布特点是:晚古生代火山岩已知分布在闽西北及闽西等地;石炭纪及晚三叠-早侏罗世火山岩零星见于闽西、闽中、闽北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火山岩广布全省,尤为东部地区最为发育;新生代火山岩分布零星,于闽南海滨地带和闽西的明溪、宁化等地较集中出露。

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金属、非金属矿产,在各时代火山岩中都有见及,具有多旋回多期次的成矿特点。因此,系统总结以往火山地质资料和成果,对火山岩区普查找矿具有一定指导的意义,也是开展环太平洋火山带基础地质研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侵入岩及侵入作用

福建省侵入岩分布广泛,侵入岩出露面积40316.4平方公里,约占33%,规模居华南诸省前列。

本省侵入岩岩类齐全,岩性繁多,包括超基性、基性、中酸性、酸性等岩类,其中以酸性和中酸性岩类占绝对优势。

中生代的岩浆侵入与火山作用在相似区域构造背景下同一来源演讲的两种活动方式,因此在区域分布、岩石特种、岩浆烟花?及其性质上存在着一致性。

各期侵入岩多沿一定方向呈带状展开,不同期或同期不同阶段、不同次的岩体常沿某些构造带多次侵入,构成复式岩体带。主岩体带由早到晚,自西北逐渐往东南迁移。

岩浆侵入作用与各时期地壳活动性质相适应。各期侵入岩的活动规模与同期构造运动的强度往往相若。

5.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福建省位于华南变质区东部。自晚元古代以来,各构造都旋回都曾发生不同性质的变质作用,形成不同变质成因类型的变质岩,包括区域变质岩以及接触变质岩、错动(碎裂)变质岩。其中区域变质岩(包括混合岩)出露面积2700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省五分之一。

根据福建主要地壳构造运动发生时期及其产生的变质作用在强度和类型方面的差异,结合区域变质岩石及其相伴的花岗岩同位素年龄值,及福建省区域变质作用可划分为加里东、印支和燕山三个时期。

福建省变质作用过程形成的矿产较丰富,有火山沉积变质型铁、铜、铅锌,沉积变质型晶质石墨、硫铁矿、大理岩、磷灰石,混合花岗岩型稀土,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沉积变质热液型金矿及变质热液交代型高铝矿物原料等。

(一)福建省地理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濒临西太平洋,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是环太平洋成矿带中的重要矿区之一,区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钨、重晶石和叶腊石、萤石等矿产,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东南沿海中生代变质带,闽东中生代火山岩,尤其是粒状碎斑熔岩,燕山期花岗岩以及地质构造特征等基础地质问题,亦为国内外地质界所注目。

福建省简称闽,北接浙江,西邻江西,南界广东,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1300平方公里,人口2590余万人,有汉、畲、回、满、高山等民族。

1、地形地貌

福建省地貌上属于中国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脉武夷山、鹫峰山、玳瑁山、戴云山—博平岭走向北北东向,与海岸线总体走向一致;境内山岭耸立、低丘起伏、河谷和盆地错综其间,沿海港湾、岛屿众多,地形区域性差异较大。省内西北部是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带,主峰黄岗山,海拔2157.7m;中部分布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隆起大山带,其间多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平原地带。

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106244Km2,占总面积的87.53%,平原、台地面积约15136Km2,仅占12.47%左右。构成中山的岩石中,武夷山脉多为沉积岩和变质岩、鹫峰山—玳瑁山与戴云山—博平岭多为火山岩和侵入岩;构成低山、丘陵的岩石多为沉积岩、变质岩、火山岩、侵入岩;红土台地多由花岗岩风化残积土构成;平原与山间盆地则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组成。

各类地貌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中山(海拔高度H 在1000—2157.7m):分布于西北部武夷山脉(浦城、崇安以西,光泽以北)、中部的北段鹫峰山(周宁—屏南—古田)和南段玳瑁山(永安、连城以东,龙岩以西)、中东部戴云山(德化)—博平岭(华安)一带,面积约9845km2,占全省陆域面积的8.1%。

(2)低山(500≤H<1000m):分布于中东部、中西部地带,即武夷山以东、鹫峰山—玳瑁山以西以及戴云山—博平岭的东西两侧,面积约34005km2,占陆域面积的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