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
什么是脑血管性痴呆

什么是脑血管性痴呆脑血管性痴呆是指脑血管损害引起痴呆的总称。
而多梗死性痴呆是脑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特殊表现,多由反复发作的梗死灶致脑组织累积性损害,个别病例亦可由一次发作引起。
多梗死性痴呆多见于老年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常见原因。
其发病率文献报道不一。
日本报道为60%,国内报道为24.6%~68.6%,说明该病并非罕见。
血管性痴呆主要见于缺血性脑血管病。
一种是由于多次缺血性脑卒中引起,叫作多梗死性痴呆。
是由于多发或大血管的梗死,累及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脑组织,日积月累,最终影响智力,产生痴呆。
这一类患者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反复发作脑卒中以及每次发作后留下后遗症。
积少成多,最终成为严重智能衰退。
通常有记忆力减退、失去语言表达能力、睡眠倒错、反应迟钝等大脑功能衰退的表现。
二是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或特殊部位梗死也可引起痴呆,此类患者常死于急性期,少数存活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异常,包括痴呆,丧失工作与生活能力。
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慢性脑缺血而不一定伴有缺血性脑卒中所引起的痴呆。
如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人们所说的脑动脉硬化,多发生在具有长期原发性高血压史的中老年人,主要损害为大脑深部广泛性动脉硬化、动脉严重变性、小动脉硬化和血管闭塞。
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在临床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病因、病理大不相同,预后及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故应予以区别。
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着记忆力减退,逐渐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定向力、理解力不同程度地减退。
与阿尔茨海默病相比较不同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出现智能的全面减退直至完全丧失,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减退是呈部分性的,所以患者出门后可能走失,计算力、近记忆力、自发书写及抄写能力降低,其记忆力衰退并非是全面性的。
而由于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根据部位不同可出现各种相关的神经精神症状:一般来说,位于左大脑半球皮质的病变,可能有失语、失用、失读、失写、失算等症状;位于右大脑半球的皮质病变,可能有视空间觉障碍;位于皮质下神经核团及其传导束的病变,可能出现相应的运动、感觉障碍,也可出现强笑、强哭的症状,有时还可出现幻觉、自言自语、木僵、缄默、淡漠等精神症状。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s),又称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或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血管病)。
本病是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以多灶性脑梗死为多见。
脑动脉硬化、脑动脉血管狭窄、闭塞所致的脑组织灌流量降低、结构受损、脑细胞兴奋性下降、脑代谢率降低是发生痴呆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发病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脑小血管病变、吸烟等脑卒中相关因素及卒中、缺血性白质病变、高龄、受教育程度低、第19对染色体位点基因等密切相关。
【诊断提示】1.诊断基本要素①肯定为痴呆;②客观上有脑血管疾病存在;③以上两者具有相关性;④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痴呆。
2.临床类型①多梗死性痴呆;②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③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④混合性痴呆。
3.临床表现(1)进行性认知功能衰退,呈阶梯性加重,部分患者可突然发病。
记忆障碍至少伴有下列一项一一失语、失用、失忆、定向力、注意力及视觉空间功能障碍,或者动作执行功能障碍,此区别于卒中引起的身体反应。
记忆障碍多较轻,而以执行功能障碍为主。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嘴眼歪斜、肢体失灵、偏瘫等,或者有脑血管病变的客观证据。
(3)有证据表明痴呆之认知、功能衰退不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如意识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全身疾病及精神疾病引起的痴呆(排除法)。
4.辅助检查(1)头颅CT或MRl检查证实有脑血管病变。
(2)神经心理学检查(MMSE量表等):可了解认知功能损害情况。
【治疗措施】1.病因、病原治疗包括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心律失常等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治疗。
2.脑血管病(缺血性和出血性)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神经功能恢复药的应用。
3.药物治疗(1)胆碱酯酶抑制药:多奈哌齐(donepezil,安理申),5mg∕d,睡前口服,4~6周后加至IOmg∕d,12周后疗效达到高峰,一般需3个月。
也可选用加兰他敏、卡巴拉汀、美金刚等。
【精品】血管性痴呆

【精品】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英文名称:vascular dementiame 简称:VaD [编辑本段]疾病定义因血管病导致脑梗塞造成的痴呆,包括高血压性脑血管病。
痴呆可发生于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连续的急性脑血管意外之后,个别人也可发生在一次严重中风后。
梗塞灶一般较小,但效应可累加。
一般在晚年起病,包括多发脑梗塞性痴呆。
由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叫血管性痴呆。
[编辑本段]疾病表现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如脑梗塞或脑出血等)所致精神障碍中的一种,一般在 5060 岁发病。
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中年化,男性多于女性。
病程短则 2 个月账达 20 多年,平均 5.2 年。
其早期表现主要是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睡眠障碍、耳鸣等,可有近期记忆力轻度受损、注意力不集中和一些情绪变化,无明显的痴呆,所常将此表现称为脑衰弱综合征。
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发音不清、吞咽困难、而肌麻痹、失认、尿失禁、偏竣、凭空听见声音(幻听)、看见实际不存在的东西(幻视),或情感脆弱易激惹、哭笑无常等等。
1/ 18[编辑本段]血管性痴呆分类 VaD 的神经病理分类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低血氧-低灌流性痴呆。
1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 MID 定义为大血管阻塞所导致的大面积梗死,尤其是多发生在内环状动脉或 Willis 环及其它主要大脑动脉上。
2 关键性梗死性痴呆关键性梗死性痴呆是由重要皮质、皮质下功能区域的几个小面积梗死灶,有时甚至是单个梗死病灶所引起[6]。
最为人们所知的是双侧丘脑梗死导致的具额叶特征的痴呆,其它关键部位如角回、基底前脑-基底下丘脑结构、带状回的病灶也可导致痴呆。
3 小血管性痴呆小血管疾病引起的损害可以是皮质性的,也可是皮质下的。
皮质下梗死可出现在丘脑背内侧核,尾状核,额叶皮质和上述结构在白质的联系通路等部位。
发生在基底节和脑桥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可出现假性球麻痹,额叶皮质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可产生伴额叶体征的痴呆综合征。
血管性痴呆护理

通过专业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日常生活的 独立性,提升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包括饮食管理、药物管理等。
为什么需要护理?
早期识别症状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变化,及早识 别和应对潜在症状。
早期识别有助于及时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为什么需要护理?
支持家庭
护理人员不仅照顾患者,也为患者家庭提供心理 支持和教育。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病因
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心脏 病等,这些因素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助于降低血管性痴呆的风险。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症状
患者可能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语言障碍和行为 变化等。
这些症状可能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需要定期 评估。
为什么需要护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教育家庭成员了解病情,减轻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确诊后
一旦患者被诊断为血管性痴呆,应立即开始护理 干预。
早期介入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何时进行护理?
病情变化时
在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或加重时,应及时调整护理 计划。
定期评估可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何时进行护理?
定期随访
定期的随访和复查可以帮助监测患者的认知功能 和生活能力。
随访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护理策略。
在哪里进行护理?
在哪里进行护理?
医院
在医院环境中,患者可以接受全面的医疗和康复 护理。
医院提供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设备支持。
在哪里进行护理?
居家护理
对于轻度患者,居家护理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可 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
居家护理可以通过专业护理人员或家庭成员进行 。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PPT

护理内容有哪些?
健康管理
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血糖和心率等 ,确保用药安全。
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个性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灵活调整护理策略。
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增强其参与感 和积极性。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所有被诊断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均需护理, 特别是中重度患者。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照 顾。
谁需要护理?
家属角色
家属在患者护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需了解病 情并给予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患者参与日常活动对康 复至关重要。
谁需要护理?
专业护理团队
医生、护士、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团 队,负责患者的综合护理。
多学科合作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 多方面需求。
护理内容有哪些?
护理内容有哪些?
日常护理
包括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澡、穿衣 和进食等。
确保患者的生活环境安全,减少跌倒等意外发生 的风险。
护理内容有哪些? 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安慰,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缓解其 焦虑和抑郁情绪。
通过陪伴和聊天,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沟通技巧
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与患者沟通,耐心倾 听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通过非语言方式(如手势和表情)增强沟通 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家庭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护理过程,共同制定护理计划 ,增强家庭支持。
提供家庭教育,帮助他们理解疾病和护理要 点。
护理的挑战与应对
护理的挑战与应对
挑战
患者情绪波动、沟通困难和行为问题等都可能给 护理带来挑战。
2024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

2024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血管性痴呆是指以脑血管病或脑血流受损为主因的痴呆,属千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范畴,VCI综合征包括脑血管病或脑血流受损促成的所有认知障碍。
就患病率和发病率而言,血管性痴呆是第二常见的痴呆,仅次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
神经影像学极大提高了发现并诊断脑卒中和无症状脑血管病的能力,这两者均可损害认知。
但神经影像学检查也可检出无症状老年患者的脑血管性脑损伤,因此仅有脑血管性脑损伤并不足以诊断血管性痴呆。
必须根据临床特征以及脑成像发现的脑血管性脑损伤位置和严重程度,来临床判断脑血管病是否足以引起血管性痴呆。
与AD等晚年神经变性疾病类似,血管性神经病理改变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常伴有其他神经病理改变。
本文将总结成人血管性痴呆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评估和诊断。
定义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是指以脑血管病或脑血流受损为主因或促成因素的痴呆。
血管性痴呆通常见千以下两种临床清况:临床确诊脑卒中后出现痴呆或脑成像发现痴呆患者有血管性脑损伤,但无脑卒中临床病史必须根据临床特征以及脑成像发现的脑血管性脑损伤位置和严重程度,来临床判断脑血管病是否足以引起血管性痴呆。
应认识到血管性痴呆是综合征,而非疾病。
可引起血管性脑损伤或功能障碍的心脑血管病都可能导致血管性痴呆,包括任何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如心原性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脑小血管病)或出血性脑卒中。
沪另U出潜在心脑血管病后才算完成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未来血管性脑损伤的二级预防方案。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由美国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与脑卒中研究所-加拿大脑卒中网络VC I 协调标准的编写组和美国心脏协会提出是指“由血管因素引起或与之有关的认知障碍"。
VCI的概念涵盖痴呆,还涵盖轻型认知障碍,包括脑血管病所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痴呆的常见类型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活负担。
因此,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计划能力下降、情绪波动、行为改变等。
患者可能出现步态不稳、大小便失禁、语言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二、影像学检查。
颅脑CT或MRI检查是诊断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手段。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脑血管病变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对于判断病变的病因和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三、脑血管病变。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需要结合脑血管病变的证据。
脑血管病变可以通过脑血管造影、颅内外血管超声、脑电图等检查手段来进行评估,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四、认知功能评估。
认知功能评估是诊断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步骤。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等,通过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五、排除其他病因。
在诊断血管性痴呆时,需要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可以排除其他病因,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六、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脑血管病变的证据;2)具有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3)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做出血管性痴呆的诊断。
七、治疗和护理。
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血管性痴呆科普讲座课件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病因
主要由中风、脑出血、脑缺血等血管性疾病引起 。
这些疾病导致脑组织缺氧,进而影响认知功能。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症状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记忆力减退、注意不集中、 语言能力下降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
谁更容易患上血管性痴呆?
谁更容易患上血管性痴呆?
高危人群
这些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痴呆的疾病。
如何诊断血管性痴呆?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检测潜在的代谢性疾病,如糖 尿病和高胆固醇。
这些疾病与血管性痴呆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何预防和管理血管性痴呆?
如何预防和管理血管性痴呆?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症状的药物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可以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血管性痴呆的药物,但可以通 过综合治疗缓解症状。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 认知训练
通过认知训练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认 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生活。
虽然遗传因素不可控制,但早期筛查和干预 可以帮助管理风险。
如何诊断血管性痴呆?
如何诊断血管性痴呆? 临床评估
医生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认知功能测试 来进行评估。
常见的认知功能测试包括MMSE和MoCA等。
如何诊断血管性痴呆? 影像学检查
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脑部血管状 况和损伤程度。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
社会支持
家属和社会的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至关重要。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可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负担 。
血管性痴呆怎么照顾

血管性痴呆怎么照顾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于血管症状引起的认知功能衰退。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血管疾病,如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等。
它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但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目前没有治愈血管性痴呆的方法,但从预防和治疗方面可以控制症状,增强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对家庭和社会的功能。
一. 照顾与预防1. 多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肌的功能,增加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建议患者每天进行适度的锻炼,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等,在锻炼中心情舒畅,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
2. 合理饮食对于供应营养成分,饮食也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要多吃蔬菜水果、鱼、豆腐等食物,减少红肉、油炸食品、蛋糕、糖果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另外,患者也要注意血压、血脂等指标,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
3.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血管病变是由于血流不畅,所以要保持正常的血压水平、降低血糖和血脂的含量等,是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措施。
患者需要定期检测这些指标,控制住。
4. 消除精神压力精神压力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原因,包括血管性痴呆。
患者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心境舒畅,避免精神压力,维护身体健康。
二. 治疗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手段,主要是通过对症治疗来减缓病情的进展,包括钙通道阻滞剂、抗氧化剂、血液增稠剂等。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血管壁的弹性,缓解血管症状。
物理治疗包括颈动脉按摩、高温疗法等等。
3. 临床治疗尽管血管性痴呆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但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参与认知治疗、脑电波治疗、脉冲磁场治疗与中草药治疗。
三. 注意事项1. 合理用药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遵守治疗方案和用药剂量。
2. 加强防护日常生活中,患者需加强防护措施,如遵守规律生活,避免身体损伤。
3. 定期检查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压、血糖等指标,以及进行脑血管斑块探查,掌握病情。
4. 维护精神情绪患者要培养健康精神状态,多交流感情、维护社交,增强自信心、缓解精神压力。
血管性痴呆演示ppt课件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心理学评估。具体标准包 括认知功能下降、血管性脑损伤证据以及与血管性脑损伤时间上的相关性。
诊断流程
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 等。接着,会安排神经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血管性脑损伤。最后,通过神经 心理学评估,确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散步、太极拳、 瑜伽等,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增强免疫力。
生活技能训练
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掌握 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情绪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倾听他们的感受和 想法,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教育
教育公众如何早期识别血管性痴呆的症状,及时就诊并接受专业 治疗。
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和指导
疾病认知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后等 ,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
心理支持与辅导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 负面情绪。
家庭护理与康复训练
指导家属如何进行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 社会适应能力。
评估工具和方法
神经心理学评估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等,用于全面 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力、语言 能力、视空间能力等。
行为和精神症状评估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行为异常和精神症状进行评 估,如抑郁、焦虑、攻击行为等。常用评估工具 如神经精神问卷(NPI)等。
社区资源利用
《血管性痴呆》课件

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训练 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谢谢聆听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和 焦虑,促进身心健康。
避免长时间静坐
减少长时间静坐的行为,适当 起身活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
环。
定期筛查与早发现
01
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
通过简单的认知测试和评估工具,及早发现认知障碍的 迹象。
02
及时就医
如有疑虑或发现认知障碍的迹象,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 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04
03
01
康复治疗
物理疗法
如针灸、按摩等,改善 患者的肢体功能。
语言疗法
针对患者的语言障碍, 进行专业的语言训练。
社交互动
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活 动,提高其社交能力。
生活技能训练
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 能力,如穿衣、进食、 洗漱等。
03 血管性痴呆的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
A
高血压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因高血压引起的 脑血管病变。
提供社会福利支持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相 关的社会福利支持,如医 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专业护理与康复训练
寻求专业护理服务
患者应寻求专业的护理服务,如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专业机构, 接受全面的护理和康复训练。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认知训练、生 活技能训练、心理辅导等。
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
如胆碱酯酶抑制剂,用 于缓解轻中度血管性痴 呆患者的认知障碍。
非药物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认知训练
血管性痴呆

痴呆-病因
• 变性病:AD、Lewy body demania、Parkinson’ 病、PSP、 MS、Huntington病等 • 血管病:MID、 Binswanger’病、脑淀粉样血管病、结节性 多动脉炎 • 感染:AIDS- demania Complex(ADC)、CJD、单疱性脑炎、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神经梅毒 • 中毒:酒依赖系性痴呆、重金属中毒、有机溶液中毒 • 占位性病变: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肿瘤 • 意外损伤:拳击、脑外伤、脑缺氧、SAH、CO中毒 • 代谢/内分泌: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 • 其他:正常压力脑积水、癫痫、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
VD-病理生理
• 大多数脑血管病,如MID:脑梗塞代谢率
CBF (结果)
• 只有Binswanger病例外:高血压穿通支硬
化白质缺血 CBF (原因) 痴呆
VD- Classification
• 病理:缺血性、出血性、缺血-低氧性(心脏 骤停) • 解剖:皮质性( AD )、皮质下性 ( Huntington 病)
概述: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解释
• 诊断基本条件:足以妨碍日常生活(职业和社交 受损)的记忆和思维减退 • 典型记忆损害:除新记忆外,以前熟悉的信息会 丢失,尤其是痴呆晚期 • 除了记忆损害外,还有思维和推理损害 • 信息摄入过程损害,对同时注意一个以上的话题 感到困难 • 诊断时应当意识清晰 • 症状至少存在6个月
一侧空间疏忽(neglect)。单独一侧视野给刺激能产生知觉, 两侧同时给刺激只产生一侧知觉
临床特征-认知功能障碍
• 计算力:应当会已经学会的计算,1007=?(连续5次)
• 概括能力:对谚语(proverb)解释,如
“过河拆桥”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主要
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症状。
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评估,以便能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首先,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病史询问主要包括患者的病程、症状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等。
体格检查则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等方面的表现。
其次,临床医生需要进行相关的神经心理学评估,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心
理状态。
这包括使用认知功能量表、抑郁症状量表等工具,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的评估,以便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另外,临床医生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头部CT或MRI检查,以评
估患者的脑部结构和血管情况。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脑血管病变,并且能够排除其他病因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最后,临床医生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检查、脑脊液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如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综上所述,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神经心理学
评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法,以便能够准确地诊断该疾病。
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估和检查,才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患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脑血管性痴呆并非老年痴呆(共12张PPT)精选

在痴呆的进程中,部分病人会出现疑心和妄想(wàngxiǎng),认为有人 陷害他、偷他家的东西等等。但是,脑血管性痴呆病人发生自私、怪癖、不 近人情等性格上的变化较晚,也较轻,即使到了晚期,病人明显地痴呆了, 也还能保持原来的人格特点。
第九页,共12页。
这一点与老年性痴呆(chīdāi)大不相同。麻烦的是,在临床上,脑血管性痴呆 (chīdāi)与老年性痴呆(chīdāi)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存在的情况十分常见。有人统计, 约有一半的病人如此,这时鉴别起来就相当困难了。
第六页,共12页。
脑血管性痴呆症的发生与吸烟和饮酒有关,可使血管痉挛,影响脂代谢,
脑血管(xuèguǎn)性痴呆的实质是脑动脉硬化,是由于体内脂质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堆积在血管(xuèguǎn)壁,使得血管(xuèguǎn)管腔狭窄、血管
(xuèguǎn)弹促性减进低动,严脉重者硬完化全阻。塞患。 者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障碍,可有情感障
第二页,共12页。
脑血管病性痴呆主要是由脑动脉硬化(dòngmàiyìnghuà)、多发性腔隙脑 梗塞或单一的大面积脑梗塞所致,而且小的梗塞越多,出现痴呆的机会越大。但 一个中等程度以上的脑梗塞或脑出血有时也可引起痴呆,尤其病变发生在与痴呆 发生有密切关系的脑部位时,更易发生痴呆。所以脑血管病性痴呆的发生与脑梗 塞灶的大小、多少及部位有密切关系。
第十页,共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早期诊断脑血管性痴呆,就可在出现脑衰弱症状前采取措施,阻止疾 病的继续(jìxù)进展和恶化。病人应戒烟、戒酒、限制进食动物性脂肪或含 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吃些含碘的食物,以防止动脉硬 化的进展。同时,要坚持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 的乐观的情绪。
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何为认知功能?
原文:cognition 包括: 1. 注意力 2. 定向力 3. 语言能力 4. 视空间定向能力 5. 执行功能(组织管理能力)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1、注意力 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注意力减退,表现在对环境变化的 漠不关心;对提问的反应迟钝;不能准确回答或答非所问;严重 者表现为置之不理,无法坚持完成正常交流和病史询问。
Source: Icon and Landis, Fall 2000
痴呆综合征的发病率
Alzheimer´s Disease 阿尔茨海默病
55%
vascular Dementia 血管性痴呆
20%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路易体痴呆 15%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额颞叶痴呆
5%
Other 其他
5%
痴呆的特征
后天获得性的 持续性的 多个认知功能损害
(1) 记忆损害
(2) 一个或多个其他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较先前水平明显减退 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 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判断 明显地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或社会职业功能,并与以
往水平相比有显著的降低。
Prevalence of dementia syndromes
脑淀粉样血管病等。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概念
VCI所包涵的内容大部分是VD名称下的疾病范畴,但 最重要的是:把既往不受重视的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 障碍能够纳入其中,这样就使得未达到痴呆程度的那 些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
由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目前缺少诊断标准和指南, 故本次仍以血管性痴呆(VD)为关键词向大家介绍其 诊治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名词解释

血管性痴呆的名词解释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又称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症,其特点是患者的智力功能逐渐下降,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判断力减弱等症状。
与其他类型的痴呆症相比,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损伤和血液循环障碍。
血管性痴呆可分为多种亚型,最常见的是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小血管病变引起的多次梗塞,导致脑组织受损。
这种痴呆通常以步伐不稳、局部肢体无力和轻度运动失调为首发症状。
另外,还有一种亚型是脑动脉硬化性痴呆(cerebral arteriosclerotic dementia),其主要特点是脑血管硬化及炎症,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影响大脑正常功能。
这种类型的痴呆常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和行为异常。
虽然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多样,但脑血管病变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脑血管病变的主要风险因素,而长期抽烟、饮酒、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此外,年龄、遗传因素、性别和家族史等因素也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密切相关。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通常较为明显,患者常感到自己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明显下降。
他们可能会经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以及如何执行简单的日常任务。
此外,他们的情绪也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易怒、抑郁或焦虑等情绪问题。
这些症状不仅对患者个人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目前,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其原发病因进行治疗,例如降低血压、控制血糖和血脂的水平等,以改善脑血流供应。
此外,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血管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疾病,无法通过治疗完全恢复。
因此,更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患病的风险。
血管性痴呆健康教育

为什么会发生血管性痴呆?
疾病机制
血管的损伤会导致供血不足,进而影响脑细 胞的功能和存活。
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均可能导致血管性痴呆 。
为什么会发生血管性痴呆? 遗传因素
家族历史可能影响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几率。
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
如何预防பைடு நூலகம்管性痴呆?
如何预防血管性痴呆? 生活方式改变
可借助专业护理人员的帮助。
如何支持血管性痴呆患者?
如何支持血管性痴呆患者? 情感支持
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
保持耐心,避免急躁情绪。
如何支持血管性痴呆患者? 环境适应
为患者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减少风险。
定期检查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如何支持血管性痴呆患者? 教育与沟通
增强家庭成员对血管性痴呆的理解,提升护理技 能。
如何治疗血管性痴呆? 药物治疗
可使用药物改善血液循环,控制高血压和糖 尿病等基础疾病。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如何治疗血管性痴呆? 康复训练
通过认知训练和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部 分功能。
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可以提高效果。
如何治疗血管性痴呆? 家庭护理
家属应给予适当的支持和照顾,提供安全舒 适的环境。
保持健康饮食,定期锻炼,控制体重。
建议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
如何预防血管性痴呆? 定期体检
监测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及时发现并治疗 相关疾病。
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服药。
如何预防血管性痴呆? 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的心态,参与社交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沟通,减少孤独感。
如何治疗血管性痴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INDS/AIREN 1993年制订的血 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功能性影像学检查方法:SPECT、PET
VaD病变功能影像学特点(SPECT、PET)
❖ 多呈不对称性多发性脑血流减低或缺损 ❖ 可涉及到两侧大脑半球灰质、白质及基底节 ❖ 范围一般大于CT、 MRI所示范围
SPECT显示范围大于CT、MRI所示范围
SPECT 示VaD
SPECT 示AD
VaD为不对称性多发性脑血流减少或缺损,AD为对称性改变
VaD的流行病学
患病率
• 是在AD之后的第二位常见的痴呆类型 • 1980-2011年中国社区55岁以上人群中VaD患病率、发病率和死
亡率的合并值分别为0.8%、0.27/100人·年和14.6/100人·年 • 期间VaD的患病率缓慢上升,中间略有波动 • 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 • 北方高于南方 • 城市高于农村 • 男性略高于女性 • 文盲高于小学和初中以上者
老龄
VaD的危险因素
血管性因素
• 高血压 • 高血脂 • 心脏病 • 糖尿病 • 普遍性动脉硬化 • 吸烟 • 卒中和TIA史 • 房颤
其他因素
遗传 抗磷脂抗体 酗酒
遗传因素
ApoE
Notch3
影响神经发育 和脂质代谢
Vascular dementia
基因突变使Notch 信号通路中断
加重脑损伤
临床很可能VaD
2.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检查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 状和体征,如偏瘫、中枢性面瘫、感觉障碍、偏盲、语 言障碍等,符合CT、MRI上相应病灶,可有/无卒中史
影像学表现:多个腔隙性脑梗死或者大梗死灶或重 要功能部位的梗死(如丘脑、基底前脑)或广泛的脑室 周围白质损害
3. 痴呆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痴呆发生于卒中后3个 月内,并持续6个月以上;或认知功能障碍突然加重, 或波动、或呈阶梯样逐渐进展
2. Loeb 法
(1)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2)关键部位梗死引起的痴呆 (3)多发性皮质下腔隙病灶所致痴呆 (4)Binswanger病 (5)以上VaD中2个或2个以上亚型的混合 (6)出血性病灶引起的痴呆 (7)由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脑常染色体显性
动脉病或家族性淀粉样血管病和凝血病引起的痴呆 (8)Alzheimer病(AD)与VaD混合
梗死、Binswanger病、皮质淀粉样血管病 (4)低灌注引起的痴呆 (5)出血性脑血管引起的痴呆 (6)其他机制引起的痴呆
Roman GC, Tatemichi TK, Erkinjuntti T, et,al. Vascular dementia: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search studies: report of the NINDS-AIRE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Neurology, 1993,43(2):250~260.
1980-2011年中国社区55岁及以上人群中血管性痴呆流行病学的Meta分析——《中国 卒中杂志》2013年07期 Leys D,Pasquier L.Epidemiology of vascular dementia a meta-analysis. Haemostasis . 1998;28:134-150.
血管性痴呆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① 脑血管病 ② 痴呆 ③ 痴呆的发生与脑血管病有一定关系
3、血管性认知障碍,VCI
1) 1993年Hachinski和Bowler提出的,指与脑血管病 有关的各种程度的智能障碍,包括血管性痴呆和未达 到痴呆标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
2) 2000年Bowler等又建议VCI专指脑血管病引起的认 知障碍但未达到痴呆标准的综合征
包括腔隙状态(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Binswanger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皮
以腔隙性梗死、局灶和弥散的缺血性白
质
质病变、不完全性缺血性损伤为特征
下
血
多发生在前额叶皮质下区
管
性
临表:皮质下综合征——纯运动性偏瘫、
痴
延髓体征、构音障碍、步态障碍、执行功
呆
能明显受性痴呆
VaD分子病理机制
脑组织缺血缺氧后引发四种级联反应导致神经细胞损伤
VaD临床表现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
痴呆可突然发生、阶梯式进展、波动性或慢性 病程、有卒中病史等
1. 记忆障碍
近记忆力障碍更为明显
2.计算力下降
3.阅读理解能力下降
VaD检查方法
神经心理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液、脑脊液ApoE、Nortch3 影像学检查
结构影像学检查:CT 、MRI • 功能影像学检查:SPECT、PET 病理学检查
1. 结构影像学
CT
❖ VaD的脑萎缩以脑室 系统不对称扩大为突 出特点,皮层萎缩相 对较轻
❖ 明显的白质低密度影 伴局灶性梗塞也是 VaD特点
Loeb C, Meyer JS. Vascular dementia: still a debatable entity? J Neurol Sci, 1996,143(12):31~40.
3. 部分VaD亚型临床特点
多发梗死性痴呆
一侧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突发的认知损害、失语、失认、 视空间或结构障碍
枕叶皮质β/A4阳性淀粉样动脉
VaD临床诊断
诊断要素
痴呆表现
脑血管病依据
除外其他痴呆的病因
VaD 临床诊断步骤
临床检查 病史、体格检查
神经心理学 行为学评价
各种痴呆量表
CT、MRI、 SPECT、
EEG 影像学检查
VaD 诊断
2. VaD 临床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NINDS/AIREN 1993年制订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 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临床很可能VaD
1. 痴呆符合DSM-IV-R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认知功 能明显下降,尤其是自身前后对比,记忆力下降,以及 2个以上认知功能障碍,如定向力、注意、语言、视空 间功能、执行功能、运动控制等,其严重程度已干扰日 常生活,并经神经心理学测试证实
左额叶脑梗塞后脑萎缩
MRI
敏感性高,较CT更容易 发现小的梗塞灶,是诊 断伴有皮层下缺血性血 管病的痴呆的首选解剖 影像学方法
MRI T1加权示左半球大 部分萎缩,脑室扩大
VaD的MRI研究进展
研究提示梗塞的部位、大小、及脑萎缩、白质改变均与 VaD发病相关。与VaD关系密切的顺序为:T2像左半球白 质改变的面积、侧脑室面积、右半球白质病变面积、左 顶叶梗塞面积、脑梗塞总面积
证据不足
确诊VaD
临床诊断为很可能或可能的血管性痴呆,并由尸检 或活检证实不含超过年龄相关的神经原纤维缠结 (NFTs)和老年斑(SP)数,以及其它变性疾患组 织学特征
排除性诊断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性痴呆
1.意识障碍 2.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痴呆(如AD等) 3.全身性疾病引起痴呆 4.精神疾病(抑郁症等)
早期可出现记忆障碍,但较轻
多伴有一定程度的执行能力受 损,如缺乏目的性、主动性、计 划性和组织能力减退
抽象思维能力差
病程:突然发作、阶梯式加重、 波动性
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
与高级皮质功能有关的特殊关 键部位缺血性病变引起的梗死
梗塞的部位:皮质——海马、 角回、扣带回等,皮质下——丘 脑、穹窿、基底节
4. 语言障碍
5. 定向障碍 (1) 时间定向障碍
(2) 地点定向障碍
(3) 人物定向障碍
6. 归纳能力下降
7.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8.失认和失用
9. 精神行为改变
10. 运动症状
VaD分型
1. Roman 法
(1)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2)单发性梗死性痴呆 (3)小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痴呆,包括多发性腔隙性
起病缓慢呈断续式,有时很隐匿
影像学:多灶腔隙和广泛的白质损害
早期认知综合征的特点
皮 质
①执行障碍综合征,包括信息加工减慢,制
下
定目标、主动性、计划性、组织性、排序和
血
执行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下降
管
性
②记忆障碍(可轻度),回忆损害明显,而
痴
再认和提示再认功能相对保持完好
呆
③行为异常及精神症状,包括抑郁、人格改
探讨基因学发病机制、 提供新策略
血管平滑肌细胞 分化异常
V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基础病因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高脂血症 血管炎 胶原血管病
直接病因
脑梗死 脑出血 缺血性白质损害 遗传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内淋巴瘤 脑供血动脉慢性狭窄或闭塞
发病机制
脑血管病→涉及额叶、颞叶、边缘系统,或病灶损害了 足够容量的脑组织→记忆、注意、执行功能和语言等高 级认知功能的严重受损→痴呆
白质高信号体积大于或等于颅内体积2%,提示有引发 VaD的可能
胼胝体萎缩(尤其膝部)是VaD一个重要的提示指标
胼胝体面积较脑白质病变面积更有病理意义
2. 功能影像学
物质和能量代谢的障碍往往早于痴呆患者的组织形态学 改变,故与结构影像学检查相比,功能影像学检查对痴 呆的早期病理观察更具优势
局部脑血流显像在梗塞发病时即可显示,CT显示梗塞灶 需24h, MRI需6h
记忆障碍、淡漠、缺乏主动性 和忍耐力、发音困难、意识错乱 或意识水平的波动
1)角回梗塞性痴呆: ①痴呆特点:记忆力障碍、定向力障碍、语言欠流利 ②主侧半球可有失读症、Gerstmann’s syndrome
(顶叶综合征:左右失认、手指失认、计算障碍) ③病灶较小,CT难以发现,易误诊AD
2)丘脑性痴呆: ①表现为突然发病,深度木僵或昏迷,持续数小时或 数天,然后逐渐清醒,清醒后淡漠无欲、思维迟钝、 缺乏主动性 ②柯萨克夫综合征是本病最常见、最显著的特征 ③垂直凝视麻痹:中脑间脑交界处的红核前区受累, 特别是下视障碍 ④神经影像学显示双侧丘脑内侧腔隙性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