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资本存量K估计
“中国储蓄率之谜”的再探讨
“中国储蓄率之谜”的再探讨江春;冯丝卉【摘要】This paper focuses on“China’s saving puzzle”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China’s saving rate is so high. In this paper, we construct a life-cycle model and then use the PVAR model with a panel covering the period 2004-2011 to get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hina’s saving rat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is a hysteresis effect for the savingrate,i.e.,the saving rate of the current period will be affected by that of last period.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childrenand the saving rate,while the increase in the cost of education will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saving rate. Besides,the increase in the growth rate of wages will push the saving rate up,while the increase in the capital ratio per capita will pull down the saving rate.%本文针对“中国储蓄率之谜”问题进行研究,探究中国储蓄率如此之高的原因。
关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
关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内容摘要:本文在农村人力资本估算的框架基础上,利用相关数据,对全国和各省的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全国和各省的农村人均人力资本存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农村人力资本投入支出占农村总固定资产投入的比例还不高,我国各地区农村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表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随着时间推移在扩大。
关键词: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框架本文借鉴了张帆(2000)采用的估算方法,并结合农村的具体实际,努力实现估算方法的可行性和可实现性,具体估算步骤如下:首先,结合农村实际,综合考虑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各个途径,本文认为,农村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文化教育投资、健康投资、研究和发展投资。
其次,从投入的角度,用每年累计加总的方法(Aggregation Over Vintages,简称AOV)估算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
其中,运用累计加总的方法进行人力资本估算时,所需的关键数据有:基期的人力资本存量、历年的人力资本投入、投资的价格指数、折旧模式。
其计算公式为:Ht=Ht+(1-δt)-Ht-1 (1)其中,Ht为t年农村人力资本存量;Ht为t年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量,δt 为t年的折旧率。
我国各省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样本的选择及相关的指标处理。
本文分析对象是我国各省(含直辖市)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其中,样本指标主要有六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教育业”、“卫生、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文教娱乐和服务”、“医疗保健支出”。
数据的样本期为1999-2007年。
在此样本期内估算人力资本所需的统计资料齐全的省份有29个(西藏除外),因此本文中分析的省份有29个。
本文中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各省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及结果分析。
运用(1)式,可以对中国各省农村人均人力资本总存量进行估算。
劳动力与资本要素的价格扭曲及其相互关系检验
劳动力与资本要素的价格扭曲及其相互关系检验袁伟娟【摘要】该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劳动力与资本两种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并用格兰杰检验和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资本价格的扭曲对劳动力价格的扭曲有正向的影响,而劳动力价格的扭曲对资本价格的扭曲没有明显影响.因此,关键在于控制资本要素价格的扭曲,以此改变我国价格扭曲的现状,提升我国竞争力.【期刊名称】《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8)001【总页数】4页(P115-118)【关键词】劳动力价格;资本要素价格;扭曲【作者】袁伟娟【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40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的转型,转型过程中,不论是同一区域的不同部门、产业以及行业之间还是不同区域的部门、产业以及行业之间的生产要素价格都有很大的差异,伴随着要素市场必然存在一定的扭曲。
目前我国存在投资过度、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企业创新不足等宏观或微观经济问题,国内学者已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
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了降低重工业发生的成本,中央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全面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如利率、汇率、资源类要素、劳动力等,来为重工业发展提供支持[1]。
据统计,从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而工资却只有美国的4%。
劳动力价格存在有负向扭曲[2]。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实行户籍管理制度,尽管这些年,政府对劳动力人口流动不再大规模的限制,但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虽然拥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不可否认也是典型的二元结构,这样就使得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比较大,劳动力价格一直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并加强了对其的投资,生产中呈现了规模化且新技术也得到了更好的应用和推广,涌现出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走出农村走进城市寻求新的工作机会。
中国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的两种统计估算方法_顾六宝
2004 年第 9 期
8
Statisti cal Research
No. 9 2004
中国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的 两种统计估算方法
顾六宝 肖红叶
ABSTRACT
There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measure of intertemporal consumption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in theory and pract ical. Up to now, there have no scientific and convincing methods for measuring it . Based on collect ing and estimating plenty of data,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wo statistical models for est-i mate the parameter and measure the intertemporal elast icity of subst itut ion.
10
统计研究
风险回避系数:
Hi =
r
e i
-
ri
n
r(
i= 1
r
e i
-
ri ) 2Pn
( i = 1, 2 ,n) ( 各年度 H值)
n
H=
r
i= 1
HiPn
上式中 rei 为含风险利率, ri 为无风险利率,
Hi 式为各年度 H值经验估算数据, 其值的时序曲
线( i = 1, 2, ,,n) 也反映了社会平均风险回避
对上式移项就有: 1H= r Ûc-PcQ= R。这是模型 K-R 设计依据的基本关系式。依据此关系式, 就 可以将拉姆齐动态最优的消费选择方程转化为 H 值的经验测度模型。就有测量跨期替代弹性的模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实证研究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实证研究陈文俊【摘要】Based on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the main effect mechanism of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rural economic growth is: through savings effect, investment effec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effect,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can promote the accumulation of physic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hich stimulate rural economic growth.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channel of scale expansion of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is effective; the channel of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is ineffective. In other word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esent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cannot contribute to the rural economic growth.%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农村金融发展作用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机理是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推动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中国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统计与决策2021年第4期·总第568期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环境健康损失不断增加等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
如何使中国经济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传统评价一个地区经济绩效的主要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并没有考虑投入的约束,这也是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区采取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方式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文献指出,解决上述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 )[1—3]。
全要素生产率将投入产出均纳入经济绩效的评估框架中,是一种新的衡量地区经济绩效的方法。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将非期望产出引入全要素生产率评估框架已成为热点问题。
这种考虑环境污染因素的TFP 就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ETFP )。
相关文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广泛研究[4]。
部分学者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中国省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5—7]。
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仅从区域角度或时间角度检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地区间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任何相互作用,鲜有研究在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时考虑地理空间依赖的影响。
同时,有些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没有考虑能源投入问题,事实上很多污染指标均与能源利用存在一定关系;一些研究只采用一种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缺乏代表性。
鉴于此,本文将能源消耗与资本和劳动投入同等对待,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并且选择二氧化碳排放和二氧化硫排放两种污染物作为非期望产出。
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考虑“坏产出”的ML 指数测算我国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从空间视角寻找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优化路径。
1研究方法、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1.1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从现有文献看,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测算方法与指标选取上。
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流通经济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人口流动以非经济因素流动为主,并且流动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从1978年的1912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76亿人,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1.99%增加到26.62%,增长了13.38倍。
人口流动的同时,伴随着劳动力和资本的转移(施国庆、徐隽倬,2021),并且人口流动中以劳动力流动为主。
人口流动已经不再只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开始关注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得出人口流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的结论。
重庆市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肩负着推动西部经济增长的职责与使命。
自直辖以来,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重庆经济在2007—2017年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14—2016年更是以三连冠的姿态领跑全国。
但是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目前重庆市老龄化率居全国第二。
陈小亮等(2020)分别从劳动力、资本积累及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2021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规划中提到将重庆市打造成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及西部金融中心。
由此可见,重庆市经济增长问题不仅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还迫在眉睫。
1 研究文献综述国内外关于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有很多,根据其影响作用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观点是人口流动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从人口流动角度来看,人口流动降低了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从而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短期内可消除效率损失,长期内可使现代工业部门扩张,提高资本积累率并促使总产出不断增加(Braun,J., 1993;Williamson J.G., 1988)。
杜小敏、陈建宝(2010)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无论人口流动是净流出还是净流入,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说明人口的流动引致劳动力的流动实现了要素的优化配置, 对流入流出地来说都是有利的。
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基于1983~2008年数据的实证检验
结论
不 平 稳
z nX  ̄ E L
LI nM
(,,) CT0
(,,) CT0
- 3 O6 5 844
- . 4 21 13 5 1
l (434 0 ) % - . 39 9
1% (32 8 5 0 - .30 4)
平 稳
系,农村人 力资本与农产最 出 口呈正相关;农村人力资本 中健康 资本与农产品进 口成正相关 ,而教 育资本与 农产品进 口成 负相 关。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对中国农村人 力资本 与农产品对 外贸易关 系进行 了解释 ,并提 出
了 简要政 策 建议 。
【 键 词】 关 农村人 力资本 ;农产品对外 贸易;实证检验
( )实证分 析过 程与结 果说 明 三
1 .单位根检验 。为 了避免时间序列数据 的伪
回归 现象 ,本文 采用 A F 验 的方法 对各 组数 据进 D检 行 平 稳 性 检 验 。从 表 1 我 们 可 以看 出 ,原 序 列 中 LE n X、Ll nM、L H。 n 、L K 为非 平稳 序 列 , n 、L H】 n 都
() 2
l = H iL l i ∑l× = h
i = 0
() () 5
其中 , i ,) H ( 01 分别表示 由健康投资和正规 =
教育投 资形成 的农村 人力 资本② 。人 们拥 有 的健 康 ,
其 中 ,iO 1 …5 =, , ,分别 表 示 不识 字 或识 字 很 少 、小学 、初 中 、高 中、中专 、大专 及大专 以上 学 历 ;l _ 为第i 历层 次 的劳 动力 占总 劳动力 人 数 的 学
件 。本 文 利用 Jhne检 验 法判 断 它 们之 间 是否 存 oasn 在 协整关 系 ,并进 一步确 定相关 变量 之 间的符 号关
面板数据分析
第十四章 面板数据模型在第五章,当我们分析城镇居民的消费特征时,我们使用的是城镇居民消费和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也就是说,我们的观测对象是城镇居民。
当我们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特征时,我们可以使用农村居民的时间序列数据,此时,我们的观测对象是农村居民。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分析全体中国居民的消费特征呢?我们有两种选择:一是使用中国居民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二是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这两个观测对象的时间序列数据合并为一个样本。
第二种选择中所使用的是由多个观测对象的时间序列数据所组成的样本数据,通常被称为面板数据(Panel Data )。
或者被称为综列数据,意即综合了多个时间序列的数据。
当然,面板数据也可以看成多个横截面数据的综合。
在面板数据中,每一个观测对象,被称为一个个体(Individual )。
例如城镇居民是一个观测个体,其消费记为1tC ,农村居民是另一个观测个体,其消费记为2tC,这样,itC (i=1,2)就组成了一个面板数据。
同理,收入itY (i=1,2)也是一个面板数据。
如果面板数据中各观测个体的观测区间和采样频率是相同的,我们就称其为平衡的面板数据,反之,则为非平衡的面板数据。
例如,表5.3.1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样本数据具有相同的采样区间和频率,所以,它是一个平衡的面板数据。
基于面板数据所建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则被称为面板数据模型。
§14.1 面板数据模型一、两个例子1. 居民消费行为的面板数据分析让我们重新回到居民消费的例子。
在表5.1.1中,如果我们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时间序列数据组成面板数据,以分析中国居民的消费特征。
那么,此时模型(5.1.1)的凯恩斯消费函数就可以表述为:itititY C10(14.1.1)ittiitu (14.1.2)其中:itC 和itY 分别表示第i个观测个体在第t 期的消费和收入。
i =1、2分别表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个观测个体,t =1980、…、2008表示不同年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资本回报率测算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1卷第3期2023年5月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 E c o n o m i cM a n a g e m e n tC o l l e g e V o l .21N o .3M a y 2023D O I :10.19702/j .c n k i .j s e m c .2023.03.004中图分类号:F 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88(2023)03-0031-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资本回报率测算周 静 曾鸿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 200233)摘 要:基于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资本回报率进行测算,分别得到忽略资本调整成本与考虑资本调整成本的两种测算结果㊂在忽略调整成本的测算结果中,城乡资本回报率变动趋势在不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2000年前农村资本回报率显著高于城镇资本回报率,随后二者逐步趋同;在考虑调整成本的测算结果中,城乡资本回报率的差距相对较小,二者表现出20世纪90年代前交错波动㊁90年代后城镇资本回报率高于农村资本回报率的趋势㊂城乡资本回报率的测算结果能够较好地解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资本要素的流动趋势,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城乡之间资本要素的自由双向流动㊂关键词:资本回报率;城乡投资率;双向流动;调整成本一㊁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20年的63.9%,然而在城镇地区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却面临着人才与资金流失以致发展趋于衰落的困境㊂我国长久以来存在的城乡 二元 分割格局使得要素呈现从农村向城镇单向流动的状态,为实现乡村振兴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城乡资本要素自由㊁双向流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内涵则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1]㊂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是提高区域产出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同时也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来源[3]㊂已有研究从实证角度验证了投资对于城乡差距具有显著影响[4],以投资回报率为导向的资本流动也是影响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5]㊂然而一直以来,我国资本要素倾向于向城市聚集,资本不足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6]㊂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㊂在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资13 收稿日期:2022-07-13作者简介:周静(1986- ),女,河南安阳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㊁硕士生导师㊁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㊁区域经济学㊂曾鸿睿(1997- ),男,山东青岛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㊂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本回报率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标准以及促进地区间资本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㊂因此,明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资本回报率的变动趋势,无疑能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城乡资本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政策举措提供重要线索与依据㊂回顾历史,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五年出台的一号文件,将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重点,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㊂然而农村生产性资本的积累,包括农业机械化所需的农用机械购置㊁生产性的房屋建筑㊁农民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在改革开放初期尚处在相对贫乏㊁亟待发展的阶段㊂中央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推动农村生产性资本的积累,以1983年‘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为例,该文件特别强调了个人与联户的农用机械购置及农村基础设施个人或合股集资兴办等问题,鼓励资本要素向农村流动㊂通过测算1982年以来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率之比(单位G D P 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发现城乡投资率之比自1982年起的35年时间内呈持续下降趋势,农村与城镇投资率之比在2000年之前不断缩小,21世纪后则趋于平稳(见图1)㊂而只有对城乡资本回报率进行测算,才能解释城乡投资率呈现此种变化趋势的原因㊂图1 1982-2017年中国城乡投资率之比现阶段鲜有文献针对城乡资本回报率测算进行研究,其原因在于资本回报率测算所需指标繁杂,以及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导致部分城镇与农村地区的经济指标难以获取㊂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归纳城乡资本回报率测算所需各项指标的选取与估算方法,并基于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资本回报率进行测算㊂二、测算方法的相关文献综述资本回报率是衡量投资行为获得经济回报的重要指标,也是指导经济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㊂回顾已有文献,针对资本回报率测算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微观层面的测算方法,基于上市公司或工业企业的财务指标对资本回报率进行测算,如B a u m o l 估算了1949-1963年美国公司的投资回报,认为管理层对企业规模扩张的追求导致投资回报率较低[7];辛清泉基于会计模型估算上市公司1999-2003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为2.61%,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8];钱苹和张帏[9]则参照M a s o n 和 23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 a r r i s o n [10]的方法,测算了1999-2003年中国56个创业投资退出项目的回报率㊂但白重恩和张琼认为,由于微观数据不具有全面的代表性,且样本的代表性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微观层面投资回报率的测算有较大的局限性[11]㊂另一类方法则是基于宏观经济指标对资本回报率进行测算㊂基于宏观经济指标对资本回报率测算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两种㊂第一种是B a i 等[12]创新性地基于H a l l 和J o r ge n s o n [13]的资本租金公式提出的宏观模型化资本回报率测算框架㊂忽略直接税收的资本租金公式可以表示为:(1)其中,R t 为资本租赁价格,p k t 为实际资本品价格,r t 为资本回报率,δ为折旧率,为实际资本品价格变化㊂可以得到:(2)R t 可以表示为资本的边际产出MP K t ,且有,其中P k t ㊁P t 分别为t时期的投资价格与产出价格,代入资本租金公式(1)得到:(3)同时,由于资本边际产出MP K t 难以估算,B a i 等采取下式对资本租金公式进行变形:(4)其中,αt 为资本报酬,K t 为实际资本存量,Y t 为经济体实际产出,将(4)式代入(3)式便得到最终的投资回报率估算公式:(5)在此基础上,由于目前针对资本存量的测算大都采用永续盘存法(P I M ),因此投资回报率的测算公式进一步改写为:(6)其中,K t -1为t -1期资本存量,i t 为当期投资额㊂第二种宏观层面的代表性测算方法为刘仁和等[14]构建的基于q 理论与资产定价模型的资本回报率测算方法,这一测算方法的特点在于将资本的调整成本纳入资本回报率的测算范围,并参考Y a s h i v 的方法,通过矩条件对调整成本参数进行估算[15]㊂其调整成本参数与资本回报率的估计式分别为:(7)以及(8) 33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其中,εt 为广义矩估计的误差项,ξ为调整成本参数,τt 为t 时期的企业所得税率,其他指标定义同B a i 等[16]的方法㊂本质上而言,不考虑调整成本的资本回报率测算方法只是考虑调整成本的测算方法的一种特例,即调整成本为零的情况㊂本文分别采取上述两类测算方法,对中国城乡资本回报率进行测算㊂三、指标选取与测度本部分对上文城乡资本回报率测算公式中涉及的各变量的选取与测度进行梳理:(一)当年投资额由于1993年后新的统计体系下不再公布积累额数据,近年文献主要采用两种指标测度当年投资额:一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李治国和唐国兴[17]㊁何枫等[18]㊁张军和章元[19]等研究便采用此项指标作为当年投资额;二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黄勇峰等估算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20]㊁薛俊波和王铮估算中国17部门资本存量[21]㊁翁宏标和王斌会估算中国分行业资本存量[22]均采用这一指标㊂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指标具有时间序列长㊁构成部分投资数据明晰的优点,但有研究认为此数据不能很好地衡量中国的可再生资本,且低估了总投资,因此不能很好地测算中国资本存量的变动[23]㊂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则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调整计算得到的数据,其增长速度比固定资产投资率更加平缓,更适合作为当年投资额的衡量指标㊂本文采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作为当年投资额,考虑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仅有全国层面的数据,因此本文通过每一年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例,对农村与城镇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折算,从而得到农村与城镇地区的固定资本形成㊂其中,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农户投资与农村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1982年至2010年农村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等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户固定资产投资㊂2011年后的数据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无法直接获取,但农村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这一项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在1994年至2010年保持相对稳定(见图2),因此通过取前五年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的均值,对2011年后的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进行估计㊂图2 企事业组织项目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2011年后为估计值)43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二)地区总产出本文参照‘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2011)“(以下简称农村绿皮书)[24]中的支出法对城乡生产总值进行分解㊂参照支出法,农村的总产出等于农村居民消费㊁农村政府消费㊁农村资本形成总额㊁农村净出口之和,‘中国统计年鉴“给出了居民消费的确切数据,农村资本形成总额则依据农村固定资本形成额占总固定资本形成额的比例进行估算,政府消费与净出口一项同样按照农村绿皮书中的方式进行城乡之间的分割,对以上各项加总得到农村总产出㊂总产出中去除农村部分,剩余的即为城镇地区总产出的估计值㊂(三)投资价格指数投资价格指数的一种测算方法是直接采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名义投资额进行缩减,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缺少1992年之前的数据,吴方卫将1991年至1997年的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拟合,并以此估算1992年前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25];张军等利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提供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及价格指数,计算得出各省的投资隐含平减指数[26];徐现祥等也通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中的分产业G D P 缩减指数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缩减指数,计算出分产业的投资价格指数[27]㊂本文仿照方文全等研究的方法,采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作为固定资本形成价格指数,将当年的固定资本形成名义值折算为固定资本形成的实际值参与资本存量的估算[28]㊂(四)折旧率在永续盘存法对资本存量的估计过程中,估算结果对于折旧率十分敏感,同时由于资本品回报率的计算同样也受折旧率影响,因此折旧率的确定是投资回报率估算的一个核心问题㊂现有文献对于折旧率的估计方法大致有以下两类:第一,利用投入产出表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数据确定折旧率,如徐现祥等[29]㊁徐杰等[30]㊁翁宏标和王斌会[31]㊁李谷成等[32]㊂第二,将资本品分类后分别估算各类资本品折旧率,然后用不同类别资本品占比为权重,加权平均得到总的资本折旧率,黄勇峰等[33]㊁张军等[34]㊁单豪杰[35]㊁李宾[36]便采用此种方式㊂值得注意的是,此类估算方法通常都建立在资本品相对效率几何下降的基础上,并且基于各类资本品的使用年限与残值,对资本品的折旧率进行估算㊂方文全则认为以往的研究得出的10%左右的折旧率高估了宏观资本折旧率,进而低估了资本存量[37],并仿照A n g e l o p o u l o u 和K a l y v i t i s [38]的做法,采用了一种基于年份资本模型的内生折旧率的估算方法,估算得到了一个5%左右的折旧率㊂诸多研究者如田友春[39]均指出不同产业固定资本折旧率存在较大差异,而农村与城镇地区产业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农业与非农业分布的不均衡,需要针对这一特点对农村与城镇的折旧率进行分别估算㊂折旧率的作用对象为资本,因此对农村与城镇折旧率进行加权平均须了解农村与城镇农业与非农业资本存量数额㊂然而资本存量的测算又需要折旧率的参与,直接计算无法实现,因此本文采用二次迭代法估算农村与城镇折旧率,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通过对农业与非农业折旧率加权平均获得农村与城镇折旧率,权重为农村与城镇农业与非农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并在这一折旧率的基础上,结合每期固定资本形成,分别估算得到农村与城镇地区的资本存量序列㊂其次,根据第一轮得出的农村与城镇资本存量估算值,计算出农业与非农业单位产出资本存量,从而计算出农村与城镇地区总资本存量中农业资本存量与非农业资本存量的具体数额㊂最后,以农业与非农业资本存量占总资本存量的比例为权重对农业与非农业折旧率进行加权,得到农村与城镇地区的折旧率㊂53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其中,全国总体折旧率的估算参考单豪杰的资本品效率的几何下降法与相对效率为新资本品3%-5%的假定,此时建筑的折旧率为8.12%,设备的折旧率为17.08%[40],并根据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中 建筑安装工程 与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 数据加权得到全国资本品折旧率㊂农业折旧率参考徐淑红[41]的方法,设置农村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20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折旧率为13.91%㊂对于城镇地区,通过‘劳动统计年鉴“中分地区分行业就业人员人数数据可知,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绝大多数聚集在农村,城镇地区第一产业劳动者占比较小且始终呈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7.5%下降至2015年的1.5%,因此近似以非农产业的折旧率代替城镇地区折旧率㊂(五)基期资本存量不同研究采用各种方式对基期资本存量进行估计,何枫等假定基年资本产出比为3,从而直接根据基年产出估算资本存量[42]㊂然而当资本存量估算的时间跨度较大时,假定资本与总产出保持固定比例的假设显然并不可靠㊂因此目前基期资本存量的估算大都参照H a l l 和J o n e s [43]的方法,该研究采用1960年的投资比1960-1970年各国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与折旧率之和得到1960年资本存量的估算值;徐现祥等[44]㊁田友春[45]在估算三次产业与分行业资本存量时同样采用了这一方法㊂此方法建立在固定投资增长率与资本存量增长率相同的基础上,以投资增长率近似代替资本存量增长率,并以每年投资额作为现有资本存量折旧与增长两部分的弥补㊂本文采用如下公式估算基期(1994年)农村㊁城镇地区的资本存量:(9)其中,K 1982为基期资本存量,I 1982为基期投资额,即基期固定资本形成额,δa v g ㊁φav g 分别为基期后八年的平均折旧率与平均投资增长率,其中农村与城镇地区的投资增长率序列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时间序列确定㊂(六)资本份额学者对资本报酬这一关键变量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㊂B a i 等将收入法生产总值扣除劳动者报酬以外的部分作为资本报酬,并将其与总产出的比值作为资本份额[46],白重恩和钱震杰在这一资本份额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去除生产税净额的影响得到新的资本份额计算方法[47];方文全认为税前资本报酬为收入法G D P 中扣除劳动者报酬之后的余值,并在税前资本报酬的基础上扣除生产税净额作为税后资本报酬[48];柏培文和许婕将固定资产折旧与营业盈余之和作为税后的资本报酬[49]㊂针对1982年至2004年的资本份额,本文参考采取如下估算方法:首先,根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中各省份产业劳动者报酬与生产税净额数据加总,获得农业与非农业1982年至2004年的劳动者报酬与生产税净额数据,并根据农村与城镇农业与非农业产值占比加权计算得到城乡资本报酬,税后资本报酬计算公式如下所示:资本报酬=1-劳动报酬/(总产出-生产税净额)(10)其次,由于1978年后国家统计局将农民所有经营性收入都计入劳动报酬,因而上述测算结果对农民劳动者报酬存在严重高估㊂本文参考张车伟和张士斌(2010)[50]的方法,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进行调整,三分之二归劳动所有,三分之一归资本与土地所有,进而对农村资本份额的测算结果进行调整㊂(七)企业所得税率与贴现率参考郭庆旺等的做法,以企业所得税与营业盈余的比值作为企业所得税率[51]㊂其中企业所得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营业盈余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各省营业盈余数据加总以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63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参考廖婷的方法,采取实际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倒数作为贴现率[52]㊂ 四㊁测算结果第一,基于式(6),测算忽略调整成本的中国城乡资本回报率,测算结果如表1列(1)所示㊂测算结果显示,城乡资本回报率表现出显著的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性㊂以2000年为分界,2000年之前农村资本回报率显著高于城镇地区,2000年之后虽然城镇地区资本回报率稍高,但二者总体上较为趋同㊂表1 城乡资本回报率测算值年份(1)(2)忽略调整成本考虑调整成本年份(1)(2)忽略调整成本考虑调整成本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1982 36.26%24.10%200010.23%7.40%22.42%20.62%19839.67%18.84%38.22%17.87%20019.63%3.52%22.08%21.47%198410.56%20.03%30.60%13.03%200210.72%6.78%17.86%17.97%198522.43%17.75%42.62%26.83%200311.98%10.40%13.18%13.97%198614.18%17.45%37.76%21.45%200414.67%7.94%18.17%21.23%19878.36%16.44%30.94%14.65%200512.40%8.81%14.32%16.51%198815.02%15.00%37.99%24.30%20069.40%8.85%9.50%10.92%19898.48%5.34%46.09%28.90%200711.80%8.68%11.50%13.84%19909.17%8.45%34.26%17.85%200817.33%10.63%24.71%28.27%199112.69%17.41%33.63%19.27%200912.53%14.60%2.87%6.16%199214.51%11.11%28.37%21.08%201011.96%9.56%6.03%10.27%199322.89%14.82%29.67%27.17%20117.59%4.71%16.96%19.16%199412.95%12.75%24.66%20.55%201211.69%9.12%10.67%12.66%199512.66%15.81%29.11%23.66%201312.06%10.60%10.40%12.27%199613.38%17.66%35.89%26.10%201411.33%9.68%11.77%12.84%199713.55%10.63%42.64%36.70%20158.33%7.78%7.54%8.09%199821.15%11.15%33.62%31.75%20166.84%6.84%5.13%5.31%199912.92%7.77%21.65%19.02%20175.10%2.05% 第二,为得到考虑调整成本的城乡资本回报率,基于式(7),通过广义矩估计法对城乡调整成本进行估算,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㊂其中,城乡调整成本参数分别为2.66与6.45,意味着城镇调整成本显著低73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于农村地区㊂表2 G M M 法估算所得的城乡调整成本参数地区估计值z 值城镇地区2.65665***3.21农村地区6.450696***7.56第三,基于这一城乡异质的调整成本参数,进而基于式(8)进行城乡资本回报率测算,测算结果如表1列(2)所示㊂测算结果显示,相比于不考虑调整成本方法得到的测算结果,考虑调整成本的测算结果中城乡的差异性相对较弱,表现出20世纪90年代之前交错波动,90年代后城镇地区基本高于农村地区的趋势㊂第四,进一步对两种方式所得的城乡资本回报率差异进行H P 滤波,并将二者的趋势成分作差,可以发现在1982年至2017年间,两种方法测算所得的城乡资本回报率趋势之差均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平稳的态势,与城乡投资率(单位G D P 投资)之比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见图3)㊂这与依据资本回报率进行投资行为的逻辑一致,投资行为更多地发生在资本回报率相对较高的地区,城乡资本要素的流动趋势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城乡资本回报率的测算结果㊂图3 城乡资本回报率差值与城乡投资率之比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与农村地区的资本回报率变化,可以发现无论是否考虑调整成本,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地区资本回报率的趋势都低于农村地区㊂其原因即如前文所言,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资本相对匮乏,较高的稀缺性导致了较高的资本回报率;随着农村地区资本逐渐积累,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资本回报率之差逐渐抹平,农村地区的相对投资率也逐渐下降㊂83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另外,当考虑资本的调整成本时,测算结果显示,相较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具有更高的调整成本,这意味着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行为面临着更高的摩擦性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地区的资本回报率,抑制了资本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资本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双向流动受到阻碍㊂以资本品安装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为例,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的农村地区实现这一过程需要花费更高的人力和物质成本,要缩小这一调整成本的差异,实现资本要素自由双向流动,则需要制度安排㊁基础设施建设等全方位举措共同发力㊂五㊁结论与启示本文采用两类宏观层面资本回报率测算方法,基于已有经典文献对测算过程涉及的各项指标进行设置,进而测算了1982年至2017年间中国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的资本回报率㊂在忽略调整成本的测算结果中,城乡资本回报率变动趋势在不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2000年前农村资本回报率显著高于城镇资本回报率,2000年后二者逐步趋同,城镇资本回报率略微高于农村;在考虑调整成本的测算结果中,城乡资本回报率的差距相对较小,二者表现出20世纪90年代前交错波动㊁90年代后城镇资本回报率高于农村的趋势㊂总体来看,一方面,两种方法测算所得的城乡资本回报率之差均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平稳的趋势,与城乡投资率之比呈反方向变动,意味着本文测算结果能够较好地对改革开放至今城乡间资本要素流动趋势进行解释㊂另一方面,相较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的资本调整成本更高,成为了资本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障碍㊂基于以上测算结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引领作用,促进资本要素向农村流动㊂以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产业发展,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等形式引入特色产业㊁补齐弱势产业,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从而增强农村地区对资本要素的吸引力㊂第二,破除城乡之间资本要素自由配置的障碍因素㊂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完善的产权制度为资本要素流向农村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资本要素流向农村的摩擦性成本;推动建设统一的资本要素市场,推动资本要素跨地区配置成本降低,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本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㊂第三,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与资本要素的结合,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建立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以合同制㊁股份制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实现农村劳动力与资本要素的更好结合,充分释放农村劳动力与资本要素的活力㊂参考文献:[1]王向阳,谭静,申学锋.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理论框架与政策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20(10):61-67.[2]严成樑,崔小勇.资本投入㊁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J ].经济科学,2012(2):21-33.[3]陈虹,朱鹏珅.资本回报率对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J ].经济科学,2015(6):11-22.[4]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研究,2005(10):24-36.[5]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 ].管理世界,2003(7):45-58.[6]熊易寒.城乡融合㊁要素流动与乡村振兴[J ].人民论坛,2022(5):32-35.[7]B A UM O L W ,M A L K I E LB ,Q U A N D TR ,e t a l .E a r n i n g s r e t e n t i o n ,n e wc a p i t a l a n d t h e g r o w t ho f t h e f i r m [J ].T h e r e v i e w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s t a t i s t i c s ,1970,52(4),345-355.93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形势及未来变化趋势研究——兼对中国劳动市场刘易斯拐点的认识和判断
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形势及未来变化趋势研究——兼对中国劳动市场刘易斯拐点的认识和判断王金营;顾瑶【摘要】通过对我国当前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分析,可以判断目前刘易斯拐点还没有真正到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劳动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而持续的低生育率将会导致未来劳动供给减少.为了对未来劳动供需关系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判定,采用生产函数法,设计高低两个未来经济增长速度方案,在给定经济增长速度下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未来资本存量的增长,结合对TFP给出相应假设,测算得到未来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已有的劳动供给预测结果,即可预测我国未来劳动力供求的第一个刘易斯拐点将在2015-2020年前后出现.因此我国未来宏观经济发展应该适应未来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期刊名称】《人口学刊》【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11页(P3-13)【关键词】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刘易斯拐点;劳动供求关系;宏观经济【作者】王金营;顾瑶【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41.2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有的制度约束和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革模式,使得经济更加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即“满足农村人口自我消费为主的传统经济部门与以大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
[1]伴随改革的深入,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两部门间劳动力流动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为加速发展城市经济提供了丰裕的劳动资源,也形成独特的劳动群体:农民工,这使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投影在劳动力市场,形成二元的劳动力市场结构。
这一结构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进入 21世纪,中国劳动力市场受到产业升级、市场需求急增、人口增长模式变动、流动劳动力规模扩大和区域拓展等因素的冲击,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因而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未来劳动供求关系演变的趋势和特点,为制定相应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碳排放文献综述
1.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中国工业经济2010方法:用DEA构建Malmquist指数测算效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影响分析门伉也尸y计严:汁匕肝皿:朋才指标符号:-+++-2.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陈诗一经济研究2009方法:普通面板回归模型In/k = 0i + + 阳 + 片目才+ 丙\nX>f+ 占〉j (J 3/ b〕_¥j InA^f +屁—J3. 生产中碳排放效率长期决定及其收敛性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指标:R&D投入、能源价格、公共投资、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技术溢出4.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南方经济2010启示:查一篇已下载含滞后项的英文SFA文献w n W 处面板数据模型指标:人均收入、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城市化水平、时间趋势人均收入:在不同的收入阶段,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低收入阶段时,人们更关注物质生活,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而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很可能转而更关注环境质量。
因此,两者之间很可能存在倒u型关。
这一理论也被称为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
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种类能源消费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并不相同。
煤炭燃烧的CO2排放量是天然气的1.6倍,石油的1.2倍,而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则是清洁能源,并不排放CO2。
各省煤炭消费量占该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作为能源消费结构的代理变量。
城市化水平:1、城市化的推进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和水泥,从而产生大量的C02排放。
2、城市化也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城市人口的能源消费要大大高于农村人口的能源消费,而能源消费的大幅度增加则是C02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
本文以非农人口比重作为各省城市化水平的代理变量。
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工业的能源消耗往往要比农业和第三产业高很多,特别是重工业,一般都是高耗能产业。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物质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有形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了解物质资本的存量情况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省际物质资本存量的准确估算对于科学规划和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据收集、估算模型和实证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对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提出建议。
一、数据收集准确估算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的首要任务是收集庞大的数据。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应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数据收集,如政府公开数据、企业报告、统计年鉴等。
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数据的时效性,选择最新发布的数据进行估算。
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是确保后续估算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并采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数据整理和清洗。
二、估算模型在估算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时,可采用生产函数法。
生产函数法是一种将物质资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的方法。
通过收集数据,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将物质资本作为一个关键的输入变量,通过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估算出物质资本对产出的影响程度。
同时,为了提高估算结果的准确性,还应该考虑到其他因素对产出的影响,如劳动力、技术进步等,建立一个综合的模型。
三、实证结果通过对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可以得出各个省份的物质资本存量情况。
这些实证结果将有助于了解各省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并为科学规划和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例如,将物质资本存量与人口规模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人均物质资本存量的差异,从而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将物质资本存量与各省的产出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物质资本的效率水平,有助于发现生产效率低下的地区和行业,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潜力提供政策支持。
结论与建议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的准确估算对于科学规划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获得可靠的估算结果,应充分收集数据,建立合理的估算模型,并结合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刘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14卷 总第66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No.6 2012(Vol.14 Sum No.66)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刘 华(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学院,江苏盐城224051)摘 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改善城市就业结构、改善区域人口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揭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DOI:10.3969/j.issn.1009-4458.2012.06.093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12)06-0239-02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
由于这群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称为剩余劳动力。
我国目前已有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仅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就约有1亿人。
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当前政府最为关注的难题之一。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1.任务艰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的战略问题。
我国的可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按照世界平均的农业生产率来推算,我国的种植业最多只需要4 000万到5 000万人就够了,而2000年末我国农村就业人数高达5亿。
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到达50%。
如果人口按15亿左右计算,城市人口应在7.5亿左右。
而现在城市人口4亿多,到2020年,再增加3亿左右,平均每年将有1500万农村人口转入城市。
中国资本存量再估算—
中国资本存量再估算—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中国资本存量进行再估算,以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资本存量数据。
资本存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政策制定、经济分析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种种原因,现有的中国资本存量数据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和偏差,需要进行重新估算和校正。
本文将采用更为准确、全面的数据和方法,对中国资本存量进行再估算。
具体来说,本文将基于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等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和模型,对中国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和分析。
本文还将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以确保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文的再估算,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中国资本存量的规模和结构,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将为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二、文献综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存量估算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资本存量不仅反映了国家经济实力的现状,也是预测未来经济走势、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关于中国资本存量的估算,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早期的文献中,资本存量的估算主要基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采用永续盘存法进行计算。
这些研究通常假设折旧率和资本增长率是外生给定的,而且资本品的相对效率递减模式也是事先设定的。
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因为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可能存在统计误差和遗漏,同时折旧率和资本增长率的设定也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使用更为灵活和准确的方法来估算资本存量。
例如,一些研究利用宏观经济数据,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估算资本存量。
这些模型可以内生地确定折旧率和资本增长率,并且能够更好地捕捉资本品的相对效率递减模式。
还有一些研究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通过构建生产函数来估算资本存量。
我国农村金融作用农村经济的路径与实效——基于农村金融运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国 情 研 究・
砌 痛
第 V 2 3 卷 第 1 期2 0 1 3 年 1 月
o 1 . 2 3 No . 1 J a n .2 0 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8 1 3 1 . 2 0 1 3 . 0 1 . 0 0 5
4为 资 本 的 边 际 生 产 率 ; K 为 资 本 存 量 。令 + 一 : , , 带入 公式 ( 1 ) 整理 得 : 等 + : Ay
( 2 )
, 代表投资; 6代表折 旧率 。在 t +1 期的经济 发展率 等于第 t 期 的资本边际生产率 4与资 J +1 本产出率的乘积减去折旧率。在均衡条件下 , 总投 资等于总储蓄率 : = S 。假定储蓄在向投资转化的 过程 中存在一定的漏出, 0 为储 蓄向投资的转化率 ,
3 5
) , 男, 山东济 宁人 ; 博士研究 生 , 在中国海洋 大学管理学 院学 习, 主要从事农业 经济理论 与
和渔业经济管理研究 。
汪艳涛 , 高 强 : 我 国农村 金 融作用农 村经 济 的路 径 与实效 重 制约 ( 刘健 等 , 2 0 0 8 ) 。缺 乏 有 效 的金 融 机 构 为
续 保持 经济 稳定 增长 的问题 ( 邓莉 等 , 2 0 0 5 ) 。要 实 现 经济 的 持 续 稳 定 增 长 , 必 须 实 现 增 长 方 式 的 转
农业 是 国 民 经 济 的 基 础 产 业 , 农 村 经 济 的 发 展需要大量 资金 的投入 和积累 , 同样 离 不 开 农 村 金 融 的支 持 。 现 阶 段 , 我 国农 村 资 金 供 求 的 变 化
Y= A K ( 1 )
中国内地各省区1952—2009年实物资本存量估算
产投 入所增加 的量 。如 张军 扩 (91 , 菊煌 (92 , 至庄 19 )贺 19 )邹
(9 5 , 19 )张军 、 章元 (0 3 等都采用积 累额或拟合的积累额作为 20 )
每年投资流量的数据 。 第二类用的是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数 据。中国统
产投资完成 额 一土地购置 费 一l建筑物 和旧设备 购置费 + 0 1 3 5
O C 内的国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9 年 , E D) 9 5 联合国统计委员 会要求在 S 9 NA 3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之下 , 对经济统计中有关 实物资本度量的许多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20 年 , E D正 01 O C 式 出版 了{ C OE D实物资本度 量手册——对 资本 存量 、 固定 资
(03 , 、 20 )毛军 肖红叶(05 , (0520 )邱晓华 、 20 )郝枫 20 ,09 , 郑京平
(06, 20 )徐现祥 (0 7 , 2 0 )黄宗远 (0 8 , 2 0 )许鲁 光 (0 0 分别 对 中 21) 国内地总的实物 资本存量进行了探讨与估算 。由于数据的获取 相对难一些 , 以对 中国内地分省 区实物 资本存量 的估 算也相 所 对少一些 , 中比较 有代表性 的是张军 、 其 吴桂英 、 张吉鹏 (0 4 20 ) 以及孙辉、 支大林 (O O 。由于各种研究 目的 、 2L ) 掌握数据资料和 所依据的假设各不相同 , 国内地实物 资本 存量数据 出现 了众 我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居民储蓄率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对银行体系的影响
Theoretical Research理论研究作者简介:张 鹏,男,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居民储蓄率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张 鹏(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长春 130051)摘 要:本文从财务指标的角度构建了一个银行业的分析框架,分析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收益和储蓄率带来的影响,并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引入到该分析框架中后,发现由于投资需求的下降、存款增速的下降,银行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张将受到限制,市场均衡利率的下降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压缩净息差空间,因此,银行地净利息收入增长速度将会逐渐放缓。
经济增速的换挡期还特别容易导致资产质量的下降。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银行业必须要主动求变,改变重资产、重资本、重规模、重速度的发展方式,实行轻资产、轻成本、高科技的发展策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并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措施。
关键词:年龄结构;居民储蓄率;资产负债表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3109(2018)11-0006-04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近60年来,中国人口出生率经历了一个波动向下的过程,如图1所示,中国的出生人口在1970年左右迎来第一波高峰,在1987年左右迎来了第二波高峰。
但从总体趋势看,出生人口数量波动下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由于出生人口的逐渐下降和人均寿命的增加,带来人口结构的迅速老龄化,在 1970年左右第一波“婴儿潮”出生的居民已经到了退休年龄。
假如将适龄劳动力区间定义在15~64岁,中国人口红利的拐点已经出现。
中国15-64岁人口占比在2011年左右达到峰值74.5%,随后开始逐年下降,2015年该指标为72%,较2011年峰值已经下降2.5个百分点。
国际上一般将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超过10%的状态称为老龄化社会,根据预计,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资本存量K的估计摘要:关于中国当代经济的很多实证研究都要用到资本投入这个变量,特别是关于经济增长、投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科学的规定资本的范围来度量资本投入数值对研究起着重要作用,资本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土地资本等一切可以进入生产函数的资本,而狭义的资本概念仅指物质资本。
资本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所积存的物质资本,大多数研究经济增长的学者认为,用资本存量作为度量资本投入的指标是合适的。
本文所测算的农村资本存量所指的是农村物质资本存量。
关键词:农村资本;资本存量;资产投资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2一、资本存量估算综述1951年,戈德史密斯(goldsmith)开创性的运用永续盘存法定期估计美国年度资本存量,20世纪70年代,美国商务部开始运用永续盘存法进行年度资本存量的正式估计,目前,国际上测量资本存量的通用方法就是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
近年来,运用永续盘存法估计中国资本存量的文献很多,代表性的文献主要在3个层面展开:一是估计全国的资本存量,代表性的文献有贺菊煌(1992)、chow(1993)、young(2000)、李治国和唐国兴(2003)、张军和章元(2003)等。
尽管都是采用永续盘存法估计,由于在指标选择等上缺乏一致性,所估算的结果有较大出入。
张军和章元(2003)对此做了综述;二是省份资本存量的估计。
张军等(2004)做了十分细致而具有意义的工作,估计并公布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市1952-2000年的物质资本存量,徐现祥等(2010)系统地估计我国1978-2002年各省区三次产业的物质资本存量,为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三是产业的资本存量。
吴方卫(1999)则估计了我国1980-1997年的农业资本存量,黄勇峰等(2002)对1978-1995年间中国制造业及其14个主要工业的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方法很细致。
上述文献都是以永续盘存法为基础进行的进行估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估算因关键变量选择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资本存量的估算结果也有所不同。
本文以研究农村资本形成为主,在借鉴上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村地区资本存量进行估算。
二、资本存量的估算方法物质资本存量的测算一般有两种方法:hedonic评估法(hedonic valuation,简称hv法)和永续盘存法。
现在被oecd国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就是戈德史密斯于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该方法包括4个基本步骤:①确定基期资本存量;②对现行价格的投资序列进行缩减以得到一个可比价格投资序列;③确定合适的资本重置率;④采用永续存盘公式估算出资本存量序列。
资本存量估算的资本公式可以表达为:其中kt和kt-1分别表示第t年和第t-1年资本存量,δt为第t年折旧率(或资本重置率),it为第t年的新增投资额。
现有研究基本都是在永续盘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细节处理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具有代表性的国内测算资本存量的公式有:(1)邹至庄(chow,1993)的测算公式为:(rnit为第t年实际净投资);(2)贺菊煌(1992)的测算公式为:(rt为第t年的积累);(3)王小鲁和樊纲(2000)的测算公式为:(git为固定资本,gst 为折旧,pift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4)宋海岩等(2003)的测算公式为:,其中gt表示经济增长率;(5)李治国和唐国兴(2003)的测算公式:(rnit为第t年实际净投资),净投资=总投资—折旧;(6)张军和章元(2003)的测算公式:(rt为第t年的积累)。
三、资本存量估计的关键变量选择采用永续盘存法的四个步骤对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必然要面临以下几个关键变量的处理:基年资本存量,经济折旧率(资本重置率),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当年投资。
1.基年资本存量现有估计资本存量的文献通常采取多个数据来源。
这往往要求,在数据处理中,需要将中国有关投资的数据进行大量细致而繁琐的分析和对比研究,小心地对待不同的数据来源中每一个统计指标所表示的范围和内容。
现有文献中数据大部分来自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基年也一般确定在1952年或1978年。
这两种年鉴提供核算全国和各省区分产业不同年份资本存量的全部数据。
笔者研究的目的是中国农村资本存量的估算,但翻阅上述两种文献,未见给出农村地区1980年前的具体数据,笔者也将各个指标分析对比,未能构造出1978和1979年的数据,因此本研究将基年确定为1980年。
对基准资本存量的确定方法不同,其估算存在较大的差异。
邹至庄(chow,1993)根据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估算出1952年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为582.76亿元,然后他将1952年的农业资本存量设定为450亿元,将土地的价值设为720亿元,最后确定1952年固定资本存量为1750亿元,许多后续研究都采用了邹的这一数值。
贺菊煌(1992)采用的推测方法是:假设资本在1964-1971年间的平均增长率等于它在1971-1978年间的平均增长率,然后利用迭代方法计算出1964年的资本存量k,他所计算出的1952年资本存量等于946亿元(1990年不变价)。
张军和章元(2003)分析比较了相关文献,利用上海市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推算的全国资本存量800亿元(1952年价格)。
杨格(young,2000)用类似于投资增长的几何平均数加上折旧率后的比值的方法估计1952年中国固定资本存量约为815亿元(1952年价格)。
由于所得数据很相近,张军等(2004)推测杨格(young,2000)采用了10%的比例作为分母,去除初始年份的投资数据,他们采用了和杨格(young,2000)相同的方法,即用各省区市1952年的固定资本形成除以10%作为该省区市的初始资本存量。
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在采用永续盘存法时,必须将当年价格表示的投资用一定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折算成以基年不变价格表示的实际值(张军,2003),《中国统计年鉴》在1993年才开始每年公布这一指数,而且只有1991年之后的时间序列数据。
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同学者采取不同方法。
对于1952-1977年,大部分研究都借用chow(l993)估计的积累隐含平减指数。
宋海岩等(2003)在对1978年前数据的处理中直接借用了邹至庄的积累隐含平减指数,对1978年后的数据则采用全国建筑材料价格指数来代替;吴方卫(1999)则用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构造出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黄勇峰和任若恩(2002)直接利用零售物价指数来替代建筑与设备价格指数序列。
张军(2003)则直接采用上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代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两次历史数据的重大补充和一次历史数据的重大调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公布了1952-1995年中国资本形成总额和固定资本形成指数。
张军等(2004)则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提供的以不变价格,提出了计算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的具体方法。
3.当年投资当年投资是用于衡量每年新增资本的。
选取指标时主要有三种:即分别用积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或资本形成总额表示。
已有研究对当年投资的选取主要分为三种:第一,是采用积累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统计口径,如早期的邹(chow,1993),贺菊煌(1992),以及沿用贺菊煌(1992)方法的张军(2002)以及张军和章元(2003)。
第二,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国特有的统计指标,与国际通用的sna统计体系不相容,但在过去缺乏数据资料的情况下,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的合理性,如王小鲁(2000)和吴方卫(1999)。
第三,采用资本形成总额或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张军等(2004)详细地讨论了当年投资的选择,认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衡量当年投资的合理指标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说明,徐现祥等(2007)的研究沿用了张军的选择。
4.经济折旧率折旧率(重置率)或折旧额是计算当年投资的重要依据。
研究文献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估计或假定一个折旧率δ对资本存量进行扣减,文献对折旧率的选取显然缺乏一致,比如黄勇峰等(2002)假定设备的折旧率为17%、建筑的为8%;young(2002)假定各省非农产业的为6%;王小鲁(2000)假定为5%;张军(2004)假定三类资本品在总固定资产中比重,建筑安装工程63%、设备工具器具购置29%和其他费用8%,各省全部建筑、设备投资和其他类型投资的折旧率分别是6.9%、14.19%和12.1%,最后确定各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折旧率δ是9.6%;吴方卫(1999)按照建筑物折旧和机械设备折旧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了农业资本中设备与建筑物的综合折旧率为10.54%。
另一种是直接或间接的使用折旧额。
邹至庄(chow,1993)利用“折旧额=gdp-国民收入+补贴-间接税”这个公式计算出折旧额,而李治国和唐国兴(2003)则直接借用了邹至庄(chow,1993)所计算的1994年前的折旧额,1994年后,他们则是将各省的折旧额加总得到全国的折旧总额。
徐现祥(2007)中发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在按照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直接提供折旧数据,他也采用了这个指标。
四、资本存量的测算结果根据以上文献综述,本文运用永续盘存法了测算1980-2009年我国农村地区1980年价格的资本存量。
四个指标的选择是:①基准资本存量。
运用永续盘存法估算资本存量,一般来说基年选择越早,基年资本存量估计的误差对后续年份的影响就会越小,现有研究中基年一般确定在1952年或1978年,本文由于1978和1979年数据缺失的原因,将基年定为1980年。
本文采用的估计方法与张军(2004)相同,即用农村地区1980年的固定资本形成除以10%作为初始资本存量。
②当年投资。
张军(2004)详细的论述了当年投资的选择,本文认为其选择比较合理,但由于农村地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不可得,本文将全国固定资本总额按城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分成城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农村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当年投资的数据选用自己构造的农村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③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的确定。
1995年之前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1995-2009年的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④折旧率的确定。
本文认为张军(2004)做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最后确定农村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折旧率为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