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共84页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改革途径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改革途径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改革途径一、教学内容的改革1. 优化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地理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

应该注重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结合国际国内的最新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新知识和新概念的引入,拓展地理课程的知识面,并引入一些前沿领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实践性教学高中地理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实地感受和体验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且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技能和素质。

3. 加强地理思维鼓励学生开展地理科研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地理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科研水平。

1. 引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下,应该引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1.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电子地图、卫星影像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现代科技手段的地理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的兴趣。

2. 创新教学手段可以运用智能化教育设备,如智能互动白板、虚拟实验室等,开展基于现代科技的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 引入社会资源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如地质博物馆、地理博物馆等,引导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的新课程改革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进行整体改革。

只有不断优化地理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社会资源,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地理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中地理新课程与新教材

高中地理新课程与新教材
(一)知识与技能
课程标准 地球和宇宙环境基础知识 自然环境主要特征 知识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与技能 人文环境形成和特点 可持续发展意义和途径 (上述技能) 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 和数据 教学大纲 地理环境组成与点
观察、调查 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过 程 与 方 法资源合理利用(与课标有差异) 3.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课标有差异) 水资源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超标)——弄清概念有用 水资源及其分布(超标)——弄清概念有用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图文例子说明水资源利用的进步 ——学会提炼文字信息, ——学会提炼文字信息,分点比较概 学会提炼文字信息 括 (3)通过案例说明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活动、问题研究水资源开发、 活动、问题研究水资源开发、保护 ——学会辩证思维 ——学会辩证思维,综合分析 学会辩证思维,
(3)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开放式讨论 ——开放式讨论 增加对策(配阅读) 增加对策(配阅读)
6.删去大气环境保护——选修 6.删去大气环境保护 删去大气环境保护——选修 三、地球上的水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示意图说出水循环过程和环节 说明水循环地理意义 地 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球 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上 的 水
二、大气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图标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绘制全球气压、风带分布图 教学大纲 理解大气受热过程
理解大气垂直、水平运动成因 说出气压、风带分布图、移动 三圈环流与气压、风带形成 大 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关系
气 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
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特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说出地球圈层结构,概括分层特点 说出地球圈层结构,

新高中地理教材的改革PPT课件

新高中地理教材的改革PPT课件
6
《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有新意
•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模块 的设计)
•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
结合
7
重点:
地自 理然 1地

必修三册的核心内容
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 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 地理过程和规律。
37
教材重视基本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和地理规 律的揭示
地球的运动 大气过程
水文过程
人口过程 城市化
地貌过程
农业地域的形成
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工业地域的形成
38
核心概念的提 取
概念图的建立
宏观角度 (各册) (王恩涌 先生)
微观角度 (各章节)
必修1:统一规律/区域 分异
必修2:时间 (发展与阶段/阶段中 的差异性)
29
第三章第二、三节的案例设计
—— 农业地域类型
两节共有四个案例,亚洲的季风水田 农业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一对;潘帕 斯大牧场放牧业与西欧乳畜业为一对。从 设计的角度看,教材对内容的描述和分析 由细到粗,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由小到 大。体现了分析能力的迁移是这部分内容 学习的重点之一。
30
季风水田农业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32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着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介绍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介绍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介绍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引领地理学习的革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材也迎来了全新修订的中图版。

这次修订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为高中生提供了一部内容丰富、更具实用性的地理教材。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修订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特点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紧密在一起。

在引导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同时,教材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反馈。

这种编排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培养他们从多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修订教材注重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教材按照地理区域划分章节,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等进行详细介绍。

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现象,深入剖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紧跟时代步伐,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教材中设置了“数字地球”等专栏,引导学生通过数字技术观察地球的动态变化,更加深入地理解全球环境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新修订教材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思考。

教材设置了诸多启发式问题和小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现象和规律,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十分重视实践活动的设置,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动手实验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新修订的教材积极倡导合作式学习,提倡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教材设置了一系列小组活动和讨论题目,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新修订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能够满足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点的需求。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共84页共86页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共84页共86页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共84页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பைடு நூலகம்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摘要】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重新审视教材的功能,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标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我校实施已有好几年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和质疑;取而代之的是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而新教材只给了我们一个教学的版本,却没给我们具体的教法、学法让我们拿来就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在实施新教材的这几年的时间里,既有收获也有困惑。

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通过观摩地理课堂教学的体会,就”地理课到底该怎么上”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教材的功能传统的教材观是一种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其绝对服从的教材观,它割断了课程与丰富的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了其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无法在教学中找到其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

这次课程改革使我们的教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使原有的一种教材作为”法定文化”的地位日渐动摇;教材的地位也由”控制”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只占50%,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内容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性生成的内容。

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将教材作为一种”材料式”文本和工具应用于课堂。

例如:我在讲到《城市和城市化》时,把课本上案例”伦敦城市的发展”只作为教学的引子。

而将我县近几年来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因105国道复线从县城以东通过,使得我县的城区总体向东发展,而原105国道西门段的城市建设也随着国道的衰退而萧条等一系列内容。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 必修 " 与" 选修 " 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改革途径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改革途径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改革途径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新课程改革作为改革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高中地理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育改革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而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调查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地理知识,培养其地理思维和观察力。

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课题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地理知识,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贴近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地理教育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让学生了解和关注一些重大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地理信息,使学生从实践中提升对地理的认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地理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开发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地理知识的传播效率。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发一些在线学习平台、微课程等,提供学习资源和答疑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拓宽视野。

四、注重跨学科整合,促进地理教育内涵拓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地理教育要与其他学科整合,促进地理教育内涵的拓展。

地理教师可以与历史、生物、化学等学科教师加强联系,探讨多学科交叉点,共同发展新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

地理和历史可以结合,探讨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与地理条件的关系;地理和生物可以结合,研究生物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

通过跨学科整合,可以拓展地理教育的内涵,提高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4年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

2024年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

2024年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总结一、培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高中地理课程也需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组织了2024年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

此次培训旨在使教师们熟悉新的教材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他们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保障。

二、培训内容1.新教材内容介绍首先,我们向教师们介绍了新的高中地理教材内容。

新教材更加贴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实际需求,内容更加全面、丰富。

教师们通过学习新教材,深入了解了全球变化、人地关系、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们也重点介绍了新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

2.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强调了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

高中地理课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辨能力。

我们鼓励教师们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开设了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教师们可以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分享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

我们还安排了专家授课和教学观摩活动,使教师们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引导他们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分享新的教材需要配套的教学资源支持,我们组织了教师们参与编写新教材的教学资源。

通过合作开发,教师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材料。

在培训期间,我们还建立了一个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教师们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心得,促进资源共享和教学互助。

三、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培训,教师们对2024年高中地理新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习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们对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了全面的认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课堂内容。

其次,教师们学习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共84页86页PPT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共84页86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共84页
1。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的改革-word文档

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的改革-word文档

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的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已经启动,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展开。

因此,探讨地理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揭示其本质特点,而且以此为基础,可以有效地推动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实现地理课程目标。

1、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三维一体”模式新高中地理课程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制订,在总体目标之下,又有三个领域的分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形成一种“三维一体”交互作用模式。

2、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体现的教学理念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在地理课程目标中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教学理念:2.1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教学的整体观。

人不仅有认知,还有情感、态度和信念。

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

如新课程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考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感受理解知识的内在意志,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

2.2基于“现实生活经验和真实教育情景”进行教学的体验观。

体验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新高中地理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亲历”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使他们获得一些有重要价值的、印象深刻的经验、体验和经历;。

例如在新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标准中提出:“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开展一次模拟活动(如南水北调‘调出区’居民与‘调入区’居民的对话),扮演角色,交流看法”、“由学生自己担任‘导游’,开展一次体验性的导游活动”等等。

(优化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优化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

(优化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1. 简介本文件为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4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升学生地理素养为核心,强调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 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1 知识与技能学生需掌握高中地理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学生还需具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地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讨论等多种方式,主动探究地理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 课程内容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

3.1 地球与地图主要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球运动、地图的编制与使用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的整体认识和地图应用能力。

3.2 自然地理涵盖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强调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然地理素养。

3.3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要素,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

3.4 区域地理以不同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地理特点、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培养学生区域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实施与评价4.1 课程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

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和教学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4.2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宗旨,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教科书内容“支离破碎”,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学 科知识网络系统?(3)教科书活动(思考、实践、探究 )怎样有机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
➢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重方法,从传授到引导
重视“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1.以“标”为本,灵活处理教材
整合课程资源,增加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图像不是教学内容的本质性的东 西,只是用来说明地理概念、原理的辅 助性材料,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
从能力培养层次统计看,“记忆”活动10 个,占总数的11.9%;“理解” 活动24个, 占总数的28.6%;“应用”活动50个,占总 数的59.5%。 显然,教材侧重学生实践活动 的开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比较而言,淡化 了对教材知识点的死记硬背。
从表现形式看,学生活动穿插分布于教 材的相关内容处,而不是以集中的家庭作业 形式附于章节之后,目的是促使学生课堂消 化所学的内容,同时寓活动于课堂教学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载体。
收集信息 整理信息 分析信息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第7期——关于高中 地理“探究活动”实施中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
4.传统与创新的矛盾十分突出
➢教材——课程 ➢传统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结论性知识——过程性知识
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所提倡的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学生均提出了较 高的素质要求
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娴熟的课 堂控制技巧和课程开发能力;学生必须具备 很好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以及极强的观察 能力和创新意识
“阅读教材”对正文的解释、延伸以及案例说明。其既能解 释和丰富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难点和延展点的理 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不至于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压 力。
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
要手段。
从活动类型看,有“思考”、“探究”和“实践” 三种类型。
从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层次看,有记忆、理解、应 用三个层次:
记忆:要求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概念、特征及分布。 理解:要求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规律及运用地理知 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 应用:要求阅读、理解、选择、使用恰当的地理资料,科学 有效地判断、归纳、推理、说明或解释地理问题,在此基础上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形成综合的、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 思维方式。
➢地理课改实验中遭遇的主要问题
➢地理课堂“活动”实施的几点思 考
一、地理课改实验中遭遇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略减 压缩
三年的教学内容
一年完成
“追赶教学进度” ——无暇顾及教学行为的转变。
2.教辅用书严重滞后,给教师和 学生带来沉重的教与学负担
➢教师参考用书相对比较粗糙,捡拾了 大量旧教材的教学内容。
➢从减少教学内容的角度处理教材 ——将过难的、过于烦琐的、地
理性不强的活动进行简化,乃至舍弃。
参考省编《教学指导意见》
➢从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角度处理
教材 ——从有利于提升学生建构良好的认
知结构、有利于激发与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思考分析、提升
地理学习能力等角度,对教材活动进行补
中,突出了学生参与式的主动学习的特点。
湘版高中地理教科书
(如《地理I》)的每一节 25% 由正文和非正文(地图、 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
35%
正文 地图
阅读
图、阅读和活动)两部分 10%
示意
组成。
有效课 堂教学 的研究 ,
10%
15% 5%
《地理I》教材内容比例结构
照片 活动
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思考:(1)正文篇幅太小,教学中如何落实“双基”
3.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训练的手段。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用多样化的教学方 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 和技能,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学习终身 有用的地理方法,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 识。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 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 综合思维与比较思维
注意“活动”类型及不同的教学要求
思考活动——完成相关知识要求(其结论需
要明确,应是正文知识之一)
的探究思维)。某 些探究性不强的活动可转化成思考活动进行。
➢学生用书量多质差,与新课标教学理 念和教学要求偏差很大。
试题比较传统,缺乏新意
旧教材的试题时有出现
创新试题又脱离学生认识水平
。。。。。。
3.学生“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活动”是湘教版的“亮点”之一, 但如何将这些活动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已 成为教师们的一大“心病”。
尤其是“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可 以说问题多多。
充、改编,甚至跳出教材、重组教材。
参考其它版本教材中的资料
利用本地的乡土材料 引用热点新闻资料等
近距离原则 趣味性原则
思维性原则
2.精心设计“活动”,提高活动的 “有效性”。
(1) 加强“活动”目标定位(知识、 能力、技能、方法、情感); (2)创设“情境”,提供“背景”; (3)设计“小步子、渐进性”问题; (4)及时反馈纠偏、点拨思维方向; (5)适度评价,激发内驱力。
5.评价方式不明,教师心中无底
高考方案、试题走向
浙江意向——分批分类 一本:3+文(理)综+选修B 二、三本: 3+文(理)综 专科: 3+技术(信息、通用)
地理:必修+选修A (Ⅳ、Ⅵ)
二、关于课堂地理“活动” 的几点思 考➢“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新课标理念的具体表现: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
4.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轻知识、重过程 从学会到会学
➢“活动”是湘教版地理教材的最大特色
活动化
情境问题 单元活动
读图思考
章首课题 节首探索
湘版高中地理课标教科书主要栏目统计
模 块 思考活动 实践活动 探究活动 阅 读
地理Ⅰ
21
14
34
36
地理Ⅱ
26
8
41
48
地理Ⅲ
13
4
33
53
《地理I》各章“活动”与“阅读”数量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