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获奖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优质课获奖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cb18520d3968011ca300916d.png)
《洋务运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老师讲解洋务运动的知识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括(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请问:前面讲了哪两次战争?结局如何?这两次战争使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开明官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于是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今天,就请和我一起第4课,去了解他们是怎样探索的。
(出示PPT1并板书:第4课洋务运动)出示PPT2,提问:什么是洋务?(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过渡:洋务运动它为何兴,又为何败呢?在近代史上有什么样的意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讲授新课:(一)、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1、背景:出示PPT3,请看图片,在洋务运动开展之前,大清王朝经历了怎样的痛苦遭遇?这些遭遇说明当时清政府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1、内: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2、外:英法(美俄)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签定《北京条约》等条约;火烧圆明园;俄国蚕食北方大片领土。
概括:背景:清朝内外交困)假如你是当时清朝官员,要摆脱这样的困境,你会向皇帝提出哪些对策呢?(生畅所欲言)综合起来就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以摆脱困境。
2、目的:(过渡:请听两个例子,并看两则材料,。
)(师讲述)A、第二次鸦片战争,保卫天津的过程中,清军名将蒙古族人僧格林沁,率3000蒙古铁骑,冲向英法联军阵地,枪炮停息,联军无一伤亡,3000蒙古铁骑仅剩7人6马。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0833a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6.png)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四课《洋务运动》主要介绍了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洋务运动的各个方面,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和材料。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事件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洋务运动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相对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填补这一空白。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来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认识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2.难点:洋务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洋务运动的特点、意义和影响。
3.讲授法:教师对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进行详细讲解。
4.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八年历史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洋务运动的特点、意义和影响。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优质课获奖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优质课获奖教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1b75c6d481c758f5f61f67da.png)
第4课洋务运动二、洋务运动的概况展示: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以期永远之利。
__曾国藩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教师:他们的建议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师夷长技。
教师:曾国藩、李鸿章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首先了解什么是洋务派?什么是洋务运动?学生: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教师:自学课本内容,然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教师:洋务派的主张和目的?学生: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教师: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学生:时间:19世纪60—90年代教师:洋务运动口号是什么?学生:“自强”;“求富”。
教师: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有哪些?主要代表: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教师引导学生讨论(1)李鸿章简介(2)曾国藩、李鸿章还做了哪些事?教师:洋务运动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师生共同完成。
(1)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展示:前期的近代军事工业(设计意图:通过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让学生直观洋务运动的内容,图片再现历史画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索历史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通过对观看视频和对漫画的分析,培养学生学会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洋务派第一个军事工业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第一批飞机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福州船政局制造(2)洋务派后期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展示: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3)兴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教师: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附属于总理衙门。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4课 《 洋务运动》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4课 《 洋务运动》省优质课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aab1ca32d7375a41780b0.png)
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在正统儒学意识形态和既有政治体制框架内部开始:洋务派打“自强”的旗号,遵循的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主要选取了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具有代表性的“奏折”与“信件”,体会其在大变动时代依然竭力挣扎、力图维持一个一直在风雨飘摇中的腐朽政权的那种无奈心境与悲凉命运。
二、教学目标分析1.利用文献、图片等资料了解洋务运动,掌握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及其带动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体验民族危机中近代化起步的艰难。
2.分析洋务运动,理解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西方技术,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通过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的信函,了解改革的复杂性;通过民族实业家张謇和詹天佑的事迹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三、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中国近代史”部分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中的首篇。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严重威胁晚清政府的统治,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客观上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同时它也是19世纪中期世界上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另外两次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之一。
本课讲述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历程:从洋务派开展的从“自强”到“求富”的洋务运动,轮船、铁路和电报业的出现,民族资本家张謇创办实业和中国第一批留美科技人才詹天佑主持建造京张铁路的四个方面阐述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洋务运动所推行的“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文明革故鼎新的第一步。
但是,仅有这一步而不继续前进则变革必然受挫。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赛课获奖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赛课获奖教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46430e37581b6bd97f19eaed.png)
人教2011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学情分析】本课作为近代化的开端,什么是近代化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了解。
对于本课的内容,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也是个难点。
但是由于八年级的学生基本具备了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因此本课采取探究式,同时注重学生的史料分析和运用能力。
【教材分析】《洋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清末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说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在近代史其地位却举足轻重,这不仅因为它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关联,更因为它开启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运动。
不了解它,就难以完全把握整个中国近代史。
学习好本节,至为关键。
本课分为三部分:洋务运动的兴起、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全面介绍了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目的及内容,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了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代表人物、主张、时间、口号、概况。
2.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能正确评价洋务运动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读课前阅读教材,独立自主完成导学活动一,初步感知洋务运动;2.学生通过课前收集整理洋务企业的相关资料,完成导学活动二,了解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初步培养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学生通过完成导学活动三,学会客观评价洋务运动,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意识。
4.通过讲解、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洋务运动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认识到:同其他国家交流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要交流,坚持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作用【教学难点】认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列表归纳法学法指导:列表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和英军交战的视频,留意交战双方的武器。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731d5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9.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洋务运动》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洋务运动的发生、发展和影响。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洋务运动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认识到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认识,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影响以及评价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活动及其影响,掌握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洋务运动的背景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2.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学习相关历史资料,掌握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如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朝统治集团的焦虑等。
然后引导学生关注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如自强运动、求富运动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历史初二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初二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c3167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e.png)
人教部编版历史初二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把握洋务运动的时刻、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判等历史基础知识。
2.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要紧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判。
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1(新闻导入) 2021年4月6日,中国海军第26批护航编队开展海上航行补给,完成补给后编队连续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航渡。
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妄图,并为之苦苦求索。
中国近代海军筹建从哪一事件开始? 当时筹建了哪三支海军,建立海军的背景是如何样的?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
导入2(温故式导入) 中国在抗击列强战争中的接连失利,使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风东渐已势不可挡。
中国面临着既要抗击西方入侵又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既要保卫自己又要改造自己的历史课题,洋务运动确实是探求解决这一课题的一次努力。
中国是否就此强大了呢?它使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课堂探究板块一洋务运动的兴起分组讨论: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派什么缘故进行洋务运动?答案:“洋务”是指一切涉外的事务。
“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爱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过渡语: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板块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阻碍?(2)洋务派什么缘故要创办民用企业?答案:(1)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不但搬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等,而且将外国机器运入中国,中国社会因此显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
这类企业,经费由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内无利润积存,外无市场联系,缺乏进展的动力。
它采纳封建衙门式的治理,因此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连续;同时,技术上受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上册 第4课洋务运动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上册 第4课洋务运动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746a2de87101f69e319559.png)
第4课洋务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提高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成为对待历史事件的主体,分析材料,寻找病因,对症下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填写表格,学会处理信息和分析归纳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尝试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洋务运动人物及其主要内容。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法指导:讲述法、材料分析、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的清政府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宛如以为病入膏肓的病人。
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今天就让我们化身为小医生,跟随这些仁人志士一起来探索这场“自我疗伤”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怎么一回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在中国近代史上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讲授新课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背景:内忧: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外患:列强通过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列强掠夺大量政治经济利益及特权。
2、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签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官员集团就被称为洋务派。
3、时间:19时间60-------90年代4、口号:自强、求富材料一: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李鸿章全集》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洋务运动的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d8ae4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0.png)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导学【单元线索建构】【核心素养透视】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1.补充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洋务派为何首先兴办军事工业?材料五: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置器为先。
——《筹办夷务始末》材料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急……中国欲自强之道,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筹办夷务始末》结论:一是认为发展军事力量见效最快,能够很快实现自强的目的;二是自认为清朝仅仅在军事上落后,其他方面远胜于西方。
2.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表格,汇总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分别进行探究、交流、讲解:(1)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①结合教材及史料,让学生理解后期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辅助军事工业,以求富反哺自强,为军事工业提供燃料、运输、原料、资金等支持。
②通过读图,引导学生思考:洋务派创办的工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其原因是什么?结论:特点:为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区。
原因: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多为通商口岸,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较早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③巧记洋务派创办的三大军事工业和四大民用工业。
(2)兴办近代教育①展示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②重点介绍京师同文馆。
③介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的情况。
(3)海防与塞防——建立新式海陆军①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19世纪70年代中国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形势严峻。
②通过介绍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塞防与海防之争,穿插介绍创办新式海陆军的具体概况。
板块三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评价洋务运动1.教师讲述洋务运动的结果:1895年2月17日,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2.展示史料,让学生归纳思考洋务运动难以摆脱破产厄运的原因有哪些?结论:外国势力的挤压;清政府内部腐败;洋务派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没有变革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fd11d4e87101f69f319589.png)
第4课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
史料结合,培养学生研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通过分析和评价洋务运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用全面、具体、客观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洋务运动;
通过深刻理解洋务运动的影响,加深学生爱国意识,认识到只有勇于先进文化,借鉴他国的长处来补我国之短,我国才会获得长足发展。
重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发展概况
难点:公正客观的评价洋务运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第一单元我们主要讲了什么重大事件?
提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请用一个词形容当时清政府所处的境况?(内忧外患)
清政府在面对内忧外患的境况,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呢?有没有取得
1 / 4。
第4课 洋务运动(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c36e58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f.png)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时空观念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给出洋务运动相关人物的图片,培养学生识读图片、知识迁移的能力。
通过表格列举洋务企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的意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
3、家国观念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位历史人物,有人说他是先驱者,有人骂他是鬼子六,还有人称赞他是贤王。
同学们猜猜他到底是谁呢?他就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亲王——奕訢。
他曾主持签订了北京条约,也曾与慈禧太后联手发动辛酉政变夺取政权,获得了议政王的头衔。
他还领导了晚清时期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为什么他会有这些不同的称呼?哪一个称呼更贴近真实的他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洋务运动的台前幕后,感受晚清历史的风云变迁。
二、新课讲授奕訢所处的时代,正是大清帝国风雨飘摇的时代。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而持续十四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因变而变,改变是大势所趋。
奕訢正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留守北京期间,与外夷谈判的过程中,意识到采取新步骤的必要性。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他们所推崇的新政被称为洋务运动。
(一)兴起——洋务运动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20页到21页的内容,梳理洋务运动的基本信息,完成表格的填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4课 洋务运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4课 洋务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d30e2d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f.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4课洋务运动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4课洋务运动》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清朝晚期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洋务运动。
教材从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来龙去脉,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清洋务运动的发展脉络,分析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掌握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3.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2.相关资料和案例。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
展示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措施,让学生对洋务运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评价洋务运动的成败。
4.巩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8.板书(随教学过程进行)板书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3分钟,家庭作业2分钟。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3b826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9.png)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4课《洋务运动》主要讲述了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的改革运动。
本课内容涉及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认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洋务运动这一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可能还存在着不少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同时,对于洋务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事件等具体内容,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学会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理解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影响。
2.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例,分析洋务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备课: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准备教学PPT、案例等教学资源。
2.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19世纪中期中国的困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出洋务运动这一历史事件。
2.呈现(15分钟)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
通过PPT展示洋务运动的相关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场景。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获奖教案_3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获奖教案_3](https://img.taocdn.com/s3/m/4627480aeefdc8d376ee3244.png)
第四课《洋务运动》导学工具单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师给出的材料,分析洋务运动的背景;通过阅读相关内容,掌握其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等知识。
2.结合史料评价洋务运动,学会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
3.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体悟洋务派的改革创新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预学导学】
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
【教师精讲】
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
【课堂研讨】
洋务运动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达标检测】
1、以下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有
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奕䜣④曾国藩⑤李鸿章⑥左宗棠⑦张之洞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⑦
2、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
场自救运动。
其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3.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4.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B.创办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破坏【拓展延伸】
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1cf84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f.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教学设计与研究一、教材及教学内容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2.教学内容:1)清政府落后的原因;2)洋务运动的背景和意义;3)洋务运动的成果和局限。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清政府落后的原因;2)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意义;3)了解洋务运动的成果和局限。
2.技能目标1)能够从历史文献中获取到清政府落后的原因;2)能够分析洋务运动的背景和意义;3)能够评价洋务运动的成果和局限。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的背景和意义;2.难点:洋务运动的成果和局限。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看一组图像,展示我国近代的落后情况(如图1.1~1.2)。
引导学生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图1.1)(图1.2)二、知识与技能教学1. 清政府落后的原因由于清政府实行封建专制制度,并长期闭关锁国,对外交流极少,导致我国落后于西方国家,而落后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制度落后:清政府实行封建专制制度,吏治腐败、官僚主义严重,制度难以改革。
(2)科技水平低下:我国日益加深的落后不仅是技术落后,更是文化理念的落后,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博弈,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不同文化之间的撞击催生出了许多矛盾与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一个一直无法解决的难题。
(3)自然灾害频繁:我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质特点决定了我国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这些灾害的损失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极大的影响。
(4)侵略压力加大: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是让它不得不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因素,近代以来,列强不断进入我国,殖民主义的侵略加重我国落后的趋势。
2. 洋务运动的背景和意义(1)背景:洋务运动是我国近代史最重要和最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实践运动,前身是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战争,对我国近代史的思考与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意义:意义非常重大,有:①探索中国的现代化道路;②卫国救亡,保护国家安全;③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推进思想文化的更新;④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 洋务运动 教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 洋务运动 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ee66f2f12d2af90342e608.png)
第4课《洋务运动》敎學设计【學习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3、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
【學习重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课程讲解】一、导入由两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导入二、讲授新课1、洋务运动的兴起(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
(3)领导者: 地主阶级洋务派。
(4)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5)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6)洋务运动的口号: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掀起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洋务派的主要内容(1)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的军事工业(2)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3)兴办新式學堂,培养新式人才。
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學校,又送留學生出国深造,从而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4)建立新式海陆军。
①建立新式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②建立新式海军: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80年代初,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指挥。
3、评价洋务运动①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②作用:①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學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课本问题解答】1、材料研读(P22页)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待他的说法?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朽,“练兵”和“海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只學习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2、课后活动(P23)(1)A(2)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哪些有益的启示?洋务运动在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背景下,大胆迈出了图强求富的第一步,这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也是长期封闭的中国主动走向近代世界的第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历史资料,讨论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研读史料的能力。
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既要认识到洋务运动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落后性),又要清楚的知道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第二单元的标题是近代化的探索,那什么是近代化呢? 所谓近代化,它指的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从本单元4篇课文的标题可以看出,它有一个由技术层面(洋务运动)到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的演变。
而洋务运动则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那什么是洋务运动?什么是洋务呢?请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解决这些问题。
洋务:泛指一切与外国打交道(涉外)的事务。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教师过渡] 了解了什么是洋务运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进一步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
下面请同学们把洋务运动的概况看一下,然后归纳,内容应包括时间、旗号、主要内容等。
洋务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内忧外患。
内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外指的是列强的侵略。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的代表有哪些?
中央有奕䜣、地方有张之洞、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
洋务运动的时间范围是什么?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洋务运动的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在前期,洋务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主要有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又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洋务派在各地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
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图片展示: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
福州船政局: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轮船招商局: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
筹划海防:定远舰、致远舰等,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
在前面我们学习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参战的北洋舰队就是这个时期培养起来的。
京师同文馆
派遣留学生:佼佼者: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刚才我们通过图片展示了洋务运动的成就,那这场运动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呢?
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我们通过这两幅漫画并结合着课本找一找原因。
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材料分析]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展示材料: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
表。
——李鸿章
(1)、李鸿章为什么说这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能使中国自强)
(2)、破房子指什么? (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
(3)、我们该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结合课本)
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1、尽力引进西方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2、防止办事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
3、注意体制的变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注意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1、中央代表人物有奕䜣;地方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2、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3、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军事工业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4、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5、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