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

合集下载

2024版年度变态心理学第3版王建平

2024版年度变态心理学第3版王建平

采用物理方法如电疗、光疗等, 辅助改善心理疾病症状和促进康 复。
2024/2/2
25
家庭支持与社会资源整合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提供情感支持、生活照顾等,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和增 强康复信心。
社会资源整合
利用社会资源如康复机构、志愿者服务等,为患者提供康复辅助和 社交支持。
政策法规支持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心理疾病患者的权益和提供康复支持。
变态心理的产生往往不是单一因 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 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因素、心理 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共同导致变态心理的 出现。
发展的观点
变态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 程,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可能不 同。因此,在分析和理解变态心 理时,需要考虑到发展的观点, 关注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和需求。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及行 为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旨在揭示心理 异常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发展历程
变态心理学经历了从描述性、解释性 到实证性的研究历程,逐渐形成了现 代变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4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如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2024/2/2
预防与康复
变态心理学注重心理异常的预防和康复工作,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提 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6
02 变态心理分类与 诊断标准
2024/2/2
7
常见变态心理类型
焦虑症
抑郁症
包括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 社交焦虑等,表现为过度担 忧、紧张不安、恐惧等症状。
2024/2/2
增强心理韧性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简史
早在公元前4、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已经开始对人的变态心理进行过一些描述和研究,并试图用朴 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心理异常现象。他反对以求神诅咒等方法对待患者,认为应从患者的身体和大脑中寻找致 病原因。
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另一位古希腊医生阿斯克列皮阿德斯首先使用了“心理障碍”与“心理不健全”的术语。 此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态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领域,使有关变态心理的研究从思辨转向实验, 从患者的外部表现进入其内心活动。
对于异常心理的认识,应该首先了解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多种心理障碍的组合状态)、精 神病等概念的异同。上海地区已经把变态心理学扩充为《异常心理学》,里面除了心理障碍以外还包含了“一般 心理问题”的内容。但像自学考试版的《变态心理学》就不包括这一块,所以不需要考虑一般心理问题的介入。 而在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当中,考试的重点为:心境障碍、神经症、应激障碍、进食和睡眠障碍四个部分。一般 出简答、论述题也以这四块内容中为主,其他的诸如人格障碍、精神病、与发展相关的心理障碍、老年人心理障 碍等等则次要一些。
研究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变态心理学的这个定义,明确地指出了它是 以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不过,针对 同样的对象,两门学科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 发展的影响;
感谢观看
躯体治疗包括精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生理治疗和外科治疗。20世纪50年代初,精神药物问世之后, 改变了以往对严重的行为碍障束手无策的状态。精神药物对幻觉、妄想等表现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及躁狂症抑郁症、 焦虑症等情感障碍,都有显著治疗效果。30年代开始使用的胰岛素治疗,已为精神药物所取代,电休克治疗几乎 极少应用;对一些严重的难以治愈的变态心理,也很少使用对症性精神外科治疗。此外,包括心理治疗、躯体治 疗、工作治疗、文娱治疗的综合性疗法,效果显著,被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所重视和采用。

变态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变态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变态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

它的学科特点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变态心理学具有跨学科性。

它涉及心理学、精神病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研究。

其次,变态心理学注重个体差异和多因素综合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变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强调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遗传、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个体变态心理的影响。

此外,变态心理学还具有实践应用性。

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服务等领域,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变态心理学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多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因此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具有跨学科性、注重个体差异和多因素综合分析、实践应用性和研究范围广泛等学科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变态心理学成为了解和干预个体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学科。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3.高危设计: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4.血亲设计:这种设计仍属病例控制抽样,但同时对病例组被试的亲属进行评定,这种研窕设计的主要目的试探讨心理异常的传递。

5.催眠时相:指大脑皮层从觉醒(或睡眠)到睡眠(或觉醒)状态过渡的一种机能状态,包括四种不同的时相: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6.孤立病灶:乂称病理惰性,是指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出现个别的病变点,但其他高级神经机能仍很正常,这种病灶可能是过去经受的精神床上的后果,遗留下来而成为产生心理异常的原因。

7.实验性神经症: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但如果兴奋和抑制不能协调,就会造成大脑机能的混乱,从而产生行为的混乱,称之为实验性神经症。

8.泛化: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9.辨别:即个体学会对相似的刺激进行分辨,并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10.神经症:指在面对日常生活种的问题时,由于过去不良的学习经验的影响而产生的持续性焦虑和恐惧情感。

11.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焦虑为基础的神经症模式,病人报告躯体症状,似乎躯体某方面出现问题,但去不能找到任何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乂称心里生理障碍。

12.转换性障碍:以前称做疫病(症)或歇斯底里,其特点为在没有器官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某种机体机能障碍或失去控制能力。

13.恐怖症:指对某种客观或情境表现出一种持久的恐惧,但客体或情境并没有真正的危险,或这种危险的程度是被极大地考大了的。

14.妄想:思维障碍导致假的不合理的信念称为妄想,妄想可见于许多类型的精神障碍,并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具有泛化,内容荒谬的特点,迫害妄想关系妄想及影响妄想最常见。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按照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去研究异常心理现象。

从变态心理发展过程看,越来越将异常心理看作心理障碍,看作疾病,所以变态心理学又称病理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与临床精神病学涉及范围大体相同,他们的不同点:其一,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范围的理论体系,临床精神病学是精神病学理论体系。

其二,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分支学科,临床精神病学是医学分支学科。

学科简史一、早期学说公元前400 年,古希腊医学之父Hippocrates 提出了体液学说,认为人的心理差异和性格差异都与体液密切相关。

人体存在4 种体液:血液生于心;黏液生于脑;黄胆汁生于肝;黑胆汁生于胃。

4 种体液正常混合人则健康,抑郁症是黑胆汁过多,焦虑症恐怖症是黄胆汁过多。

二、现代学说1. 精神分析理论首创19 世纪末,盛行20 世纪,他不仅是精神病理学和医学心理学主流派,也是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美学的主流派。

创始人Freud。

在探讨神经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中,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来源于著名的Anna 病历。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由心理结构;人格结构;性本能;梦解析;心理防御五部分组成。

2. 行为主义理论,理论基础是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是20 世纪中期创立的。

3. 认知理论Beck和Ellis在70年代提出认知理论。

Beck认为认知区分两个水平,表层的认知是我们意识到的,深层的认知是潜意识的信念。

这种信念影响着表层认知,而表层认知又影响着情感,行为, 生理唤醒水平。

4. 人本主义理论20世纪50年代由Rogers和Maslow创立的,Rogers认为个体都具有自己选择成长方式发展和提高方式。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真诚”和“共情”是走向自我实现的要素。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1. Maslow正常心理十项参考有充分的适应能力;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恰当的评估;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人格完善;有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良好;能控制情绪;个性发挥不违背集体利益;个性要求不违背社会规范。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
变态心理学
名词解释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研究异常心理现象和精神障碍的学科领域,主要关注人类的异常思维、情感和行为。

•变态行为(aberrant behavior):指个体表现出与社会规范和常态行为相悖的行为表现,具有非常规、不正常的特征。

•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研究精神疾病的发生原因、类型、症状和治疗的学科领域。

•异常心理现象(abnorm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a):指与正常心理过程有显著差异的心理现象,包括情绪异常、认知障碍等。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人类心理扰乱和功能障碍的一种形式,表现为情绪、行为、认知、社交和个人自理能力等多个
方面的异常。

示例解释
•例如,某个人对尸体具有强烈的兴趣,甚至表现出摸尸体的冲动,这种行为被视为变态行为,属于变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另外,某人长期处于悲伤、沮丧的情绪中,睡眠质量下降,丧失兴趣等,这些异常心理现象可能是抑郁症的症状,需要精神病理学专家进行诊断和治疗。

•还有一种例子是不断反复洗手,担心受到细菌感染,而这种强迫行为可能是强迫症的症状,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

以上只是部分列举的名词和解释,变态心理学作为一个涉及精神障碍和异常心理的学科,有着广泛的个案和症状。

研究变态心理学对于理解和改善人类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变态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类心理现象?A. 正常心理现象B. 异常心理现象C. 社会心理现象D. 认知心理现象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焦虑症B. 抑郁症C. 精神分裂症D. 创造力答案:D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包括哪三个部分?A. 本我、自我、超我B.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C. 认知、情感、行为D. 感觉、知觉、记忆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治疗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药物治疗D. 系统脱敏疗法答案:C5. 以下哪个症状不属于焦虑症的表现?A. 心悸B. 出汗C. 情绪低落D. 紧张答案:C二、判断题1.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异常现象的科学。

(正确)2. 所有心理异常现象都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

(错误)3. 心理治疗只能由精神科医生进行。

(错误)4.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没有自知力。

(正确)5. 心理测量可以作为诊断心理障碍的依据之一。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

答案: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症状的严重程度、症状对个体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的生理原因等。

2. 描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个体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的症状。

它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女士,35岁,最近两个月来,经常感到紧张和焦虑,担心工作中出现失误,晚上难以入睡,白天感到疲劳。

问题:根据案例描述,张女士可能患有哪种心理障碍?请简述诊断依据。

答案:根据案例描述,张女士可能患有焦虑症。

诊断依据包括:持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担忧工作中的失误、睡眠障碍以及白天的疲劳感,这些症状持续了两个月,符合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结束语:变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异常现象的科学,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心理障碍的本质,还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一、变态心理学:以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等。

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异常的症状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侧重研究和说明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为了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侧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1、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对心理异常的说明:固着(性心理发展受挫),焦虑(本我和自我的冲突的矛盾),压抑(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所以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2、行为主义的解释:巴普洛夫: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产生是由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认为心理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三、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保障顺利适应环境,正常进行人际交往,正常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四、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1、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2、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念锋: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自知力)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知情意是完整统一协调一致的)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八、心理健康: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应的状态区分心理正常心理健康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心理不健康(从刺激的性质、反应的持续时间、反应的强度和反应是否泛化四个方面来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冲突是常形的,→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

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时常形的,持续时间限在半年之内→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1、变态心理学: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变态:本质而言,心理活动处于非正常的状态。

3、心理失调:心理失去平衡,行为缺乏整合协调,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处理能力下降、适应不良4、心理异常:心理状态发生了病理性变化,行为表现明显与众不同,能力明显受损5、心理疾病:从医学的角度理解心理异常,用疾病的概念界定心理异常6、心理障碍:指心理过程与心理机能紊乱(心理问题:泛指各种程度的不同的、各式各样的、需要关注与帮助的心理困惑与问题。

)7(1)抽样方法:即根据一组病人的某些特点选择适应的控制组,这种方法又称为“事后因素设计”方法。

7(2)、血亲设计。

这种设计仍属病例控制抽样,但同时对病例组被试的亲属进行评定。

这种研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心理异常的传递。

8、临床观察法:又称临床方法,主要是通过病人的直接观察与谈话来获得事实,并分析问题。

9、治疗实验:在研究过程中最好采用“双盲”实验设计,即治疗者不应知道每个病人具体接受什么样的治疗,病人也不应知道接受的是什么治疗,这样可以减少治疗者的“对待效应”和病人的“期望效应”对治疗结果的干扰,增加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一般性。

10、催眠时相:指大脑皮层从觉醒(或睡眠)到睡眠(或觉醒)过渡的一种机能状态,包括四种不同的时相: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

11、孤立病灶: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出现个别病变点,但其他高级神经仍正常,皮层处于保护性抑制而产生半醒半睡状态。

12、心理防御机制:否认、幻想、压抑、合理化、投射、反向、转移、情绪分离、隔离、抵销、过度补偿、升华作用。

13、强化: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如果某一行为重复伴随一种奖酬性的条件(正强化)或逃避某种厌恶刺激的条件,则这一行为就会被强化(负强化)。

14、消退:对不适应的行为不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之渐趋弱直至消失。

15、泛化与辨识: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测试题变态心理学题目及答案

测试题变态心理学题目及答案

测试题变态心理学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变态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的哪些方面?A. 正常心理活动B. 异常心理活动C. 社会行为D. 道德观念答案:B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变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焦虑症B. 抑郁症C. 精神分裂症D. 学习策略答案:D3. 变态心理学中的“变态”一词指的是什么?A. 异常B. 改变C. 转化D. 退化答案:A4. 心理障碍的诊断通常依据哪个标准?A. 个人主观感受B. 社会功能受损程度C. 心理测试结果D. 医学诊断标准答案:D5. 以下哪个症状不属于焦虑症的表现?A. 心悸B. 出汗C. 情绪低落D. 呼吸急促答案:C二、判断题1.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疾病的学科。

(对)2. 变态心理学只关注成年人的心理问题。

(错)3. 心理障碍的诊断完全依赖于心理测试。

(错)4. 所有心理障碍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改善。

(错)5. 心理治疗是治疗心理障碍的唯一方法。

(错)三、简答题1. 简述变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变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心理障碍,包括心理疾病的分类、诊断、成因、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方法等。

2. 描述心理障碍诊断的一般流程。

答案:心理障碍的诊断一般包括病史收集、症状评估、心理测试、生理检查等步骤,最终由专业医生根据诊断标准确定诊断结果。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三最近总是感到紧张不安,对日常小事过度担忧,晚上难以入睡,白天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问题:根据案例描述,张三可能患有哪种心理障碍?请简述其主要症状和可能的治疗方法。

答案:根据案例描述,张三可能患有焦虑症。

主要症状包括持续的紧张感、过度担忧、睡眠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结束语:通过本次测试题的练习,希望能够加深大家对变态心理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心理障碍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掌握。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心理障碍,还指导我们如何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这些障碍。

变态心理学第1章 绪论

变态心理学第1章 绪论
一、心理障碍及其相关概念 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 对心理障碍的认识及其演变
一、史前社会 二、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三、中世纪 四、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 五、20世纪早期 六、目前的趋势
第三节 变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变态心理学思想 二、现代变态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心理障碍产生原因
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病而已,心灵像身体一样,也会患病。
解决方法
道德治疗运动的:神庙致力于用人道和爱来治疗有精神病的人。 医院和修道院变成精神病医院。
14
五、20世纪早期
第二节 对心理障碍的认识及其演变
15
六、目前的趋势
第二节 对心理障碍的认识及其演变
新型精神药物
药物通过影响脑部,从而减轻心理障碍的症状,包括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2
第一节 心理障碍与病理心理学
你是如何看待以下这些行为的?
3
第一节 心理障碍与病理心理学
他们的行为正常么?
4
第一节 心理障碍与病理心理学
一、心理障碍及其相关概念
如何判断心理障碍?——基本元素 1.痛苦 2.适应不良 3.不合理 4.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 5.少见的和非传统性 6.旁观者不适 7.违背标准
《黄帝内经》:根据阴阳归类的法则,将人分为五种类型,对不 同类型的差异,以及它们与疾病的关系作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二、现代变态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伴随着西方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传入和发展而发展的。 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历程,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获得蓬勃发
展的契机,发展至今显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并将进一步发展。
5
第一节 心理障碍与病理心理学
一、心理障碍及其相关概念

变态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认知行为疗法在变态心理学中的实践
03
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的治疗中,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跨学科合作在变态心理学中应用前景
神经科学与变态心理学的 交叉研究
神经科学的发展为变态心理学提供了更深入 的理解大脑机制的机会,有助于揭示心理障 碍的本质。
计算机科学与变态心理学的 结合
计算机科学在数据处理、模式识别等方面的优势, 可以为变态心理学提供更高效、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抑郁症诊断与治疗方法
1 2 3
抑郁症诊断标准
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症状,持 续时间长达2周以上,且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抑郁症治疗方法
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药物如抗抑郁 药、情感稳定剂等,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动力学治疗等。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规律作息、适当锻炼等 。
变态心理学特点
关注异常心理现象,探究其原因、机 制和干预方法;具有交叉性,与多学 科相互渗透;实践性强,旨在帮助人 们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
变态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分类
研究对象
包括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如认知 、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障碍 。
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病程、严重程度 等,心理异常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神经症、人格障碍、精神分 裂症等。
人工智能在心理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建议,帮助患者更好 地应对心理障碍。
人工智能在预防心理障碍中的潜力
通过对大量人群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人工智能可以发现潜在的心理障碍风险因素, 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THANK YOU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注意障碍(disturbance of attention)
注意减弱: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脑器质性精神 障碍及意识障碍等。 注意狭窄(narrowing of attention):多见于有 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 能障碍患者。
思维 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注意 记忆与 智能障碍
自知力 障碍
•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智能障碍
•无自知力 •有自知力
一、感知障碍
• (一)感觉障碍(disorders of sensation) • 1.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 后虚弱状态患者。 • 2.感觉减退(hypoesthesia)多见于抑郁状态、木 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时 常常有感觉减退。 • 3.内感性不适(senestopathia)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不畏不具 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 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
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 鸣响、心因性幻觉等。 功能性幻觉(functional hallucination)在某个感 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所致精神障 碍或其他精神障碍。 思维鸣响(audible thought)或思维回响 (thought-echo)是特殊形式的幻觉。表现为 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思维鸣响多见 于精神分裂症。 心因性幻觉(psychogenic hallucination)是强烈 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仅见于应激相关的精 神障碍、癔症等。
(1)幻听(auditory hallucination)包括言语性和 非言语性的幻听。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 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等。 (2)幻视(visual hallucination)缺乏具体形态和 明确结构的幻视,叫做原始性幻觉。见于精神分 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热患者。 (3)幻嗅(olfactory hallucination)患者嗅到的异 味感。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或颞叶肿瘤 时也有时可见。

2024版钱铭怡《变态心理学》

2024版钱铭怡《变态心理学》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contents •变态心理学概述•变态心理的分类与症状•变态心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变态心理的诊断与评估•变态心理的治疗与干预•变态心理学的未来展望与挑战目录变态心理学概述变态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旨在揭示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异常心理的矫治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对象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异常心理行为,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对异常心理的认识在古代,人们往往将异常心理现象与神秘力量、超自然因素联系在一起,如认为鬼神作祟、中邪等。

近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发展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异常心理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因素有关。

近现代变态心理学经历了从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到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演变。

变态心理学的学科地位与意义学科地位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密切相关。

同时,它也与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有广泛的交叉和合作。

学科意义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促进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

变态心理的分类与症状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特定恐惧症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害怕,且无法控制。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显著而持久的害怕和焦虑,担心被他人审视或评价。

突然出现的强烈恐惧感,伴随身体症状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

对特定物体或情境产生过度恐惧,如恐高症、恐蛇症等。

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活力减退,可能伴随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

重性抑郁障碍长期感到沮丧或忧郁,但症状较重性抑郁障碍轻。

持续性抑郁障碍在特定季节(通常是冬季)出现抑郁症状,而在其他季节症状缓解。

变态心理学ppt演示课件

变态心理学ppt演示课件
引导患者顺应自然、接受现实, 减轻症状带来的困扰。
其他疗法
根据患者需求和治疗师建议,选 择其他适合的心理治疗方法。
06
预防措施和康复支持体系 构建
预防措施制定思路
基于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个体和群体的变 态心理风险,制定针对性 的预防措施。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公众对变态心理的认 识和理解,增强自我防范 意识。
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
避免主观臆断
重视患者主诉
谨慎使用标签
评估过程中要保持客观、 中立的态度,避免主观
臆断和偏见。
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 关注其内心体验和需求。
避免随意给患者贴上 “精神病”等标签,以 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遵循伦理原则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 私权,保护其合法权益
不受侵犯。
05
变态心理治疗原则和方法
焦虑障碍类型、特点及临床表现
广泛性焦虑障碍
持续感到紧张和不安,无法控制担忧, 常伴随躯体症状如头痛、心悸等。
惊恐障碍
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感,伴随濒死感或 失控感,常出现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 症状。
社交焦虑障碍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强烈不安和害怕被负 面评价,常导致回避社交场合。
特定恐惧障碍
对特定物体或情境产生强烈恐惧,如恐 高、恐蛇等,常导致回避行为。
的风险。
认知偏差
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如过度概括、选择性注意等,可 能导致其对自身和他人产生不准 确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引发变态
心理。
社会支持不足
缺乏社会支持、孤独感强烈等社 会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个体出现 变态心理。同时,社会支持不足 还可能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和心
理健康水平。
03
常见类型变态心理及其表 现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首先让我们看几幅图片,然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变态?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也成异常心理 或心理障碍,它是指人们的心理过程 等方面产生变态或变现出症状模式, 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异常和 人格异常。
它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活 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 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所以,也可以说,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幻听:听到不存在的声音。 幻视:看到不存在的形象。 幻嗅:嗅到不存在的气味; 幻味:尝到不存在的味道;
幻触:感觉到皮肤或粘膜上实际不存在的某种异常
感觉; 内脏性幻觉:躯体内部某一器官或某一脏器的一种
异常知觉体验;
1)晴天一个男人在一个很高的建筑物下面看 报纸,他看到一条消息后突然跑到建筑物 顶层,打开灯,然后跳下去自杀了。为什 么?
2.是因为女的个子比较矮,男的个子比较 高。在第二次过山车的时候钢丝把男孩的 头割下来了,而钢丝是第一次玩的时候女 孩装在隧道里的
3.睡美人已经老了王子却这么年轻,怕他变 心
1、朱光潜著.变态心理学派别.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
2、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建平主编.变态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心理因素
1.应激 2.消极情绪:忧愁,悲伤,愤怒,紧张,忧虑,痛苦, 恐惧,憎恨等;如何控制情绪很重要
3.创伤 4.挫折感: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遇到了障碍
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 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
精神症状除了有明确定义,还有以下特点:
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4.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பைடு நூலகம்
• 精神病:(1)广义的,精神疾病;(2) 狭义的,重性精神病。 • 三个特点:1、现实检验能力严重受 损;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3、缺乏症 状自知力。 精神病分为功能性(精神分裂症、 偏执性或情感性精神病)和器质性(脑 器质性精神病、症状性精神病、中毒性 精神病等);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属于较 轻的功能性精神障碍。
五、心理异常的判别原则与标准 1、原则: • 心理与环境的统一 • 心理活动自身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 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
2、标准: • 以经验为标准 • 以社会常模与社会适应性为标准 • 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 • 以心理测验与实验的结果为标准
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原始社会 2、古代中国和希腊 3、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 4、18—19世纪 5、变态心理学的奠基
• • • •
心理失调 心理异常 心理疾病 心理障碍(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 行为失常的统称。心理学角度。更多指 神经症或焦虑障碍。它们与精神病不同) • 心理问题
三、对心理异常的理解 • (1)偏离统计学上的常模 • (2)偏离某文化常模 • (3)有威胁的行为 • (4)古怪或无效的行为 • (5)个人主观的不适
F.A. Mesmer (1734~1815)
最早施行催眠疗法的是奥地 利医生麦斯麦。1775年他设计了 著名的磁气桶装置,向病人输送 磁气,达到治病的目的。
•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精神病学基 础、人格心理学等 • 使用教材: • 1、梁宝勇主编 《变态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钱铭怡 《变态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 参考书: 1、王登峰主编 《变态心理学》 时代出版社 1994年 2、王玲 主编 《变态心理学》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年 3、王建平 《变态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4、吉峰主编 《变态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劳伦 阿罗伊等著,汤振宇等译 《变态心理学》第9版 上海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 200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态心理学正常心理行为的界定•正常即健康状态•正常即平均状态•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即适应过程正常的心理成长是伴随着正常的发展任务而来的,所有人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都要与之奋斗并把握它(埃里克森)。

学会信任他人•学会面对自己的失败和无助的局面•学会表达情感和攻击行为•学会最终依靠自己的判断力最符合正常的定义的人可能是那些在童年时期就学会各种应对技巧并能在紧张状态下应用这些技巧,能完善地适应特定的内部或外部紧张事件而表现出灵活性的人。

(Ofler & Sabsbin, 1974)变态心理学概述•Pathological psychology•psychopathology•何谓心理变态–对健康心理的偏离–心理偏离达到一定程度,具有诊断意义–变态心理泛指异常而无贬义•心理障碍–心理状态、心理过程或人格较明显地偏离正常,行为适应不良、违背社会规范心理(行为)变态的主要特征•统计学偏移•社会规范偏移•个人的痛苦体验•行为功能障碍•经验标准•医学标准•关于异常或变态的定义是各个不同文化的产物,这与躯体疾病不同。

在纽约被认为有精神病的人,在新几内亚可能被认为属于正常。

贫困和歧视也将产生大量的变态人员。

(Malinowski,1927)•虽然他们并不符合社会或我们个人的要求,但如果把每一个行为不平常的人称为有病,那我们就会处于危险之中。

(Szasz,1974)对于丧失了勇气的人来说,神经症和精神病是一些表达方式。

这是一种深刻的见解,任何获得了这一见解的人……将免于同那些灰心丧气的人一道,去穿越那通向灵魂中神秘处所的冗长旅途(阿德勒)。

•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其实是对付生活的一种方式。

心理变态的类别•严重心理变态•轻度心理变态•心身疾病•心身障碍•人格障碍•成瘾•发展期相关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严重心理变态–重性精神病症状–社会适应能力丧失–明显人格改变–自知力缺失•轻度心理变态–轻精神症状–部分社会适应不良–部分人格改变–有自知力心身疾病–存在器质性生理病变–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心身障碍–存在躯体功能障碍–无明显器质性改变–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器质性精神障碍–智力低下–社会适应低下–心理异常•人格障碍–情感意志障碍–态度行为障碍–社会适应障碍–智力思维基本正常•成瘾–强迫冲动–耐受–戒断症状–社会危害•发展期相关障碍–与年龄、发展相关的心理障碍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生物学模型•心理动力学模型•行为模型•人本-存在主义模型•认知模型•社会文化模型•家庭模型•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生物学模型•心理变态的原因–遗传–脑结构、功能失调–内部生理环境的改变•治疗–物理化学生物手段•贡献与评价–探索了心理变态的生物学本质–决定论和还原论心理动力学模型•理论背景–人格结构、性心理发展、焦虑、防御机制•心理变态的原因–早期冲突–不良防御机制–人格结构不合理–所有心理异常都与满足某种本能欲望的努力被固着在早期发展阶段有关•贡献与评价–深层心理学–决定论和目的论–理性有余、科学不够行为模型•心理变态的原因–学习–强化,消退,泛化,惩罚•治疗–模仿学习–行为矫正•贡献与评价–客观、可重复–某些疗法有效–环境决定论和简单化观点人本-存在主义模型•存在主义疗法(Viktor Emil Frankl )–人类面临选择的困难–责任—价值—意义•来访者中心疗法–生物体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倾向–关注、共情、真挚、不解释不建议(P431)•格式塔疗法(Fritz Perls )–此时此地模式–形与景–自我负责:我选择而不是我必须认知模型•心理变态的原因–歪曲认知、不合理信念•心理变态的治疗–RET疗法:诊断、领悟、疏通、再教育–认知疗法:识别自动性思维、识别认知错误、真实性检验------ •评价–科学性不够–适用范围有限•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任何事情都应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一个人应担心随时会发生的灾祸•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正确的、完满的答案•坏人应该得到惩罚或制裁•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选择性概括•任意推断•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极端思维(两极化思维社会文化模型•心理变态的原因–不良环境和事件–心理变态是社会病理学的反映•心理变态的治疗–诊断–社会文化治疗•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理念–片面家庭模型•心理变态的原因–家庭问题•心理变态的治疗–治疗原则–治疗模式•评价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背景理论•心理变态的原因•心理变态的治疗•评价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相关性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研究是极端困难的,研究者面临四大挑战(Nolen-Hoeksema, 2001)对异常心理无法进行准确测量,个体内部状态和体验仅能依靠报告获得。

•人是一直变化着的,而且变化非常迅速。

•大多数异常都由几个因素引起,在设计时必须都考虑进去。

•变量的控制很难。

个案研究•概述:对单一个体的详尽描述与分析•个案研究的价值–了解和帮助病人–获得假设–描述罕见病例–证伪(科学意义的认定)•个案研究的局限相关性研究•概述:利用相关分析技术考察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和联系的紧密程度•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相关性研究的价值–了解可能造成心理障碍的变量–考察变量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和方向–评价心理评估方法•相关性研究的局限流行病学研究•概述:通过考察人群中某种心理障碍的患病情况(人数、分布情况)来探索病因、拟定防治对策和检验防治效果–发病率:反应病因的强度和预防效果–患病率:评价预防和干预的效果•流行病学研究的价值–推断病因和疾病转归因素•局限实验研究•概述:严格控制条件,对一个或几个变量进行操纵,观察目的变量的伴随变化,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研究的程序–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控制变量、统计、分析•实验设计法–前实验设计(Preexperimental Designs)–准实验设计(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真实验设计(True experimental Designs前实验设计•不设对照组•方法:前测——操纵——后测•影响因素–操纵者水平,受试流失,安慰剂效应,自愈准实验设计•不满足随机的原则,在较真实的情境下进行•控制水平较低•现实性较强•允许提出因果关系,但效度较低不相等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多组前后测时间序列设计不相等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多组前、后测时间序列设计心理变态的预防•一级预防–针对整个人群和社区,降低发病率–为完善的心理发展不断提供足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需求(Caplan, 1964)•二级预防–早期诊断、缩短病程–使轻度心理异常不出现急性发作或转为慢性(Sanford,1965)•三级预防–减小机能障碍的危害和后遗症(指严重障碍)心理变态的症状学•变态症状的特点–症状的出现是无法自控的–一旦出现症状,难以通过转移使其消失–内容与情境不对称–伴有痛苦体验–社会功能损害•变态症状的意义•认知过程障碍•情感过程障碍•意志过程障碍•意识障碍•综合征认知过程障碍•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倒错、感觉脱失、内感性不适•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空间知觉障碍、非真实感)•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注意障碍•案例1:女,19岁,精神分裂近几天听到宿舍外有她的老师谈论她的声音,如说她不爱学习,破坏团结,应给予批评等。

患者找不到谈论她的人,而认为老师不愿意跟她见面。

虽然没有任何其他人听到这种声音,但患者坚信他们来了,因此常向窗外说:我要和你们辩论,我太冤枉了。

奔逸、迟缓、贫乏、病理性赘述、中断、插入、破裂、倒错,象征——思维形式障碍•案例2:男,20岁一进入诊室马上兴高采烈地说,我叫**。

医生说:看样子你很高兴,他马上回答,我当然很高兴,我有使不完的劲。

等等。

•案例3:男,50当医生问为何跛行时。

回答说:我在湖北山区,那个地方解放前可苦了。

后来我去四川打工,刚去的时候还不会唱歌。

后来修公路,很多人加入到工程队里,有山西人、河北人。

河北的经济条件比江西好多了。

后来我摔了一下,腿就成这样子了。

妄想、强迫观念、超价观念——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被害、关系、夸大、罪恶、被控制、钟情、疑病、思维被洞悉感•强迫观念•超价观念–由某种强烈情绪加强了的,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个人信念。

一般以事实为基础,对某些事实做出超乎异常的评价,并予以坚持而影响行为,多与自身利益有关。

–逻辑上不荒谬,具有社会可接受性–实际能力与实现条件的背离•案例4:男,26岁3年来病人认为有一组人通过电波,人造卫星,培养他做第三代接班人。

他想的事情别人都知道,因为电波把脑子里的思维告诉了别人。

“我想吃饭,别人就敲碗。

我一想**是坏人,他马上用眼睛看我,好像在说:我不坏”。

•案例5:男,30岁我从小就爱钻牛角尖。

对一些问题花了很多时间,但也觉得没必要。

拿起茶杯,在想这个东西为什么叫茶杯,不叫别的。

刚想出很多理由解决它,又想到茶杯这个词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反反复复。

妄想、强迫观念、超价观念——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被害、关系、夸大、罪恶、被控制、钟情、疑病、思维被洞悉感•强迫观念•超价观念–由某种强烈情绪加强了的,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个人信念。

一般以事实为基础,对某些事实做出超乎异常的评价,并予以坚持而影响行为,多与自身利益有关。

–逻辑上不荒谬,具有社会可接受性–实际能力与实现条件的背离注意障碍(P95)•注意增强–对内、对外•注意涣散•注意减弱•注意衰退•注意转移•记忆障碍–增强、减退、遗忘、错构、虚构、心因性遗忘•智能障碍–智力低下、痴呆、心因性痴呆•自知力–涉及精神状态和自身体验•定向力–涉及周围环境定向和自我定向情感过程障碍•情感高涨•欣快•情感低落•情感脆弱•易激惹•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表情倒错•病理性激情•病理性心境恶劣意志行为的障碍•意志障碍–增强、减退、缺乏、易暗示性、犹豫不决、矛盾意向•行为障碍–兴奋状态–抑制状态–违拗症–刻板动作–模仿作态–强迫动作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意识清晰度降低–意识范围改变:神游、梦游,朦胧状态–意识内容改变:谵妄、梦样状态•自我意识障碍–人格解体–交替人格–双重人格–人格转换•案例6:24岁,男性某日早晨5时起床后上厕所,突遇一只猫,感到惊恐,旋即走出校门,向农村走去。

见到一个老大娘,称之为亲娘,并在老大娘家吃饭,将粮票送与大娘即返回。

•案例7:34岁,男性某日病人声称自己是葛太太(患者母亲),并说:你说我是谁,我老了,73岁了,牙也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