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327fa58f5335a8102d22042.png)
第三节 网络交通分配
交通分配就是把各种出行方式的空间OD 量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通过交通分配 所得的路段、交叉口交通量资料是检验道路 规划网络是否合理的依据。
某城市机动车高峰小时路段交通量分布
某城市机动车高峰小时交叉口交通量分布
某市上班高峰小时路段自行车交通量分布
一、综述
WARDROP原理 • Wardrop第一原理:网络上的交通以这
本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路径选择过程中的最 短路因素及随机因素。源自五、容量限制——多路径分配
该方法考虑了路权与交通负荷之间的关 系及交叉口、路段通行能力的限制,使 分配结果更加合理。
包括:多路径——增量加载分配、多路 径——迭代平衡分配
容量限制--多路径交通分配
T=100 = 60 + 30 + 10
33
最短路交通分配 容量限制交通分配 多路径交通分配 多路径--容量限制交通分配
交通流重分布基础:
车辆路径 选择模拟
交通规划方案
最短路交通分配 容量限制交通分配 多路径交通分配 多路径--容量限制交通分配
二、最短路交通分配
在分配中,取路权(两交叉口间的 出行时间)为常数,即假设车辆的路段 行驶车速、交叉口延误不受路段、交叉 口交通负荷的影响。每一OD点对应的 OD量被全部分配在连接该OD点对的最 短线路上,其他道路上分配不到交通量。
P1 0.3
18
P2 0.4 12
40
P3 0.3 3
A
B
P1 0.5 30 P2 0.2 6 P3 0.4 4
P1 0.2
27
12
P3 0.3 3
P2 0.4 12
交通网络规划方案
交通分配就是把各种出行方式的空间OD 量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通过交通分配 所得的路段、交叉口交通量资料是检验道路 规划网络是否合理的依据。
某城市机动车高峰小时路段交通量分布
某城市机动车高峰小时交叉口交通量分布
某市上班高峰小时路段自行车交通量分布
一、综述
WARDROP原理 • Wardrop第一原理:网络上的交通以这
本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路径选择过程中的最 短路因素及随机因素。源自五、容量限制——多路径分配
该方法考虑了路权与交通负荷之间的关 系及交叉口、路段通行能力的限制,使 分配结果更加合理。
包括:多路径——增量加载分配、多路 径——迭代平衡分配
容量限制--多路径交通分配
T=100 = 60 + 30 + 10
33
最短路交通分配 容量限制交通分配 多路径交通分配 多路径--容量限制交通分配
交通流重分布基础:
车辆路径 选择模拟
交通规划方案
最短路交通分配 容量限制交通分配 多路径交通分配 多路径--容量限制交通分配
二、最短路交通分配
在分配中,取路权(两交叉口间的 出行时间)为常数,即假设车辆的路段 行驶车速、交叉口延误不受路段、交叉 口交通负荷的影响。每一OD点对应的 OD量被全部分配在连接该OD点对的最 短线路上,其他道路上分配不到交通量。
P1 0.3
18
P2 0.4 12
40
P3 0.3 3
A
B
P1 0.5 30 P2 0.2 6 P3 0.4 4
P1 0.2
27
12
P3 0.3 3
P2 0.4 12
交通网络规划方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概述(ppt 202页)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概述(ppt 202页)](https://img.taocdn.com/s3/m/bdbbe86869dc5022abea001c.png)
上表计算: 由全年总计交通量可得:
AA 8 D 8T 1254 (v 11 e /6 d ) 5 h 365
周一的平均日交通量: AD全 T 全 年年 所周 有一 周 通 的 一 量 1总 的 5 22 8天 累 820数 4 计 ( 97 v7 交 e的
周一的交通量日变系数: Kd 周 AA 一 AD D 2 2 的 T 4 4 T 0 7 1 .97 5 7
★每年365天共8760小时,将每个小时的交通量从大 到小排序,并绘成曲线,可得年小时交通量变化曲 线。
★第30小时占全年8760小时的0.34%。 ★一年中30小时外的99.66%的时间(满足度)。 ★0.34%为交通拥挤可容忍度。
年小时交通量变化曲线
Q/Q%
60 55 50 45 40Qp 35 30 25 20 15 10
三轮摩托或微型汽车
0.6
9-15t的货车
3.0
小客车或小于3t的货车 1.0
铰接客车或大平板拖挂货 4.0
车
交通量的各种说法
★小时交通量--★日交通量--★秒交通量--★5分钟(15分钟)交通量--★信号周期交通量--★白天12(16)小时交通量--★周、月、年交通量---
反映交通流变化规律的交通量
表示为: QN/T(辆/单位时间) 绝对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
断面的各种车辆总数(或行人总数)。
当量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 断面的相当某种车辆总数(或行人总 数)。
当量小汽车换算系数
车种
换算系数 车种
换算系数
自行车 二轮摩托车
0.2
旅行车
1.2
0.4
大客车或大于9t的货车 2.0
Kd。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https://img.taocdn.com/s3/m/2e433554852458fb770b56b4.png)
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分为:
设计通行能力 ---- 一设计中的道路的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
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 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或某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 设计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
2.1.2.2 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按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
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绪论
各级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 路线设计 交叉口设计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路面设计 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原则
1.2.2 车辆的停放
非机动车的停放用地:自行车为主 。一半按每辆车占地
1.2~1.4㎡估算城市规划中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 1.2.3 车辆的重量与装载量
车辆自重 车辆载重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4 车辆的动力特征
基本动力特征:汽车运动时需要不断克服运动中所遇到的各
我国多采用“平形式”和“垂直式”。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车设施类型: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有时可设分隔岛和通
道。
路外停车场: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
机动车停放空间需求:净空需求、通道宽度、停放面积。
第 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37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37张)](https://img.taocdn.com/s3/m/3e1c5e4f8e9951e79b8927ad.png)
120 100
80 60 40 20
0
机动车保有总量 私人汽车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
道路标准低
特大城市人均用地
北美、西欧 (发达国家)
836.5m2
我国 61.55 m2
道路面积率
17.05%
5.通讯导航要求 保证机场通讯、导航的正常进行,机场导航台、定
向台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如表所示
1
6.生态学影响 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 机场选址应避开大量鸟类集中栖息的生态环境
如容易吸引鸟类的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 选作机场基地。
1
从城市布局方面考虑
1.机场与城市的距离
建议航空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10~30km为宜。
(2)提高港-城道路的技术标准:采用高速路、快 路,快慢交通分离,以保证车速。
1
成都为例
航空港站
1
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6.1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6.2 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6.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
从构成上讲,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其 用地可以说是城市的肌体;从功能上讲,城市交通 保证城市运转和城市其它用地功能实现的基础设施
北京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为6人,而东京仅为1.9 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人。
2
3. 交通环境问题 汽车废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运行速度、车辆排放标准
交通噪声也是城市噪声的重要来源。
隔离设施、禁止鸣镝、货运专用道
2
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1. 建立多系统综合交通体系
80 60 40 20
0
机动车保有总量 私人汽车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
道路标准低
特大城市人均用地
北美、西欧 (发达国家)
836.5m2
我国 61.55 m2
道路面积率
17.05%
5.通讯导航要求 保证机场通讯、导航的正常进行,机场导航台、定
向台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如表所示
1
6.生态学影响 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 机场选址应避开大量鸟类集中栖息的生态环境
如容易吸引鸟类的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 选作机场基地。
1
从城市布局方面考虑
1.机场与城市的距离
建议航空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10~30km为宜。
(2)提高港-城道路的技术标准:采用高速路、快 路,快慢交通分离,以保证车速。
1
成都为例
航空港站
1
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6.1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6.2 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6.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
从构成上讲,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其 用地可以说是城市的肌体;从功能上讲,城市交通 保证城市运转和城市其它用地功能实现的基础设施
北京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为6人,而东京仅为1.9 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人。
2
3. 交通环境问题 汽车废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运行速度、车辆排放标准
交通噪声也是城市噪声的重要来源。
隔离设施、禁止鸣镝、货运专用道
2
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1. 建立多系统综合交通体系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3章ppt课件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3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b1a91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a.png)
城市道路 与交通
第二次迭代计算:
Q'(2) 12
Q '( 2 ) 13
Q '( 2 ) 23
Q'(2) ij
Fi(1)
Gj(1) 2
Q'(1) ij
第 3 章 城市交通规划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步行优势 自行车优势
公交车优势
1 ) 各 交 通 方 式 均 有 其优势的出行范围。
2)考虑出行时间因 素,按之选择出行方 式,并转化为相应方 L 式的交通量。
地铁优势
城市道路
第 3 章 城市交通规划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各方式分担比例
即:出行分布量
各交通方式出
行量
相应方式区间交通量
÷相应方式单车载客量
城市道路
第 3 章 城市交通规划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出行方式划分影响因素
170
Gj
2
3
1
第 3 章 城市交通规划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城市道路
第一次迭代计算:
第二次迭代计算:
Q'(2) 12
Q '( 2 ) 13
Q '( 2 ) 23
Q'(2) ij
Fi(1)
Gj(1) 2
Q'(1) ij
第 3 章 城市交通规划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步行优势 自行车优势
公交车优势
1 ) 各 交 通 方 式 均 有 其优势的出行范围。
2)考虑出行时间因 素,按之选择出行方 式,并转化为相应方 L 式的交通量。
地铁优势
城市道路
第 3 章 城市交通规划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各方式分担比例
即:出行分布量
各交通方式出
行量
相应方式区间交通量
÷相应方式单车载客量
城市道路
第 3 章 城市交通规划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出行方式划分影响因素
170
Gj
2
3
1
第 3 章 城市交通规划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城市道路
第一次迭代计算: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培训课件(ppt 96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培训课件(ppt 96页)](https://img.taocdn.com/s3/m/48fb1e2127284b73f342502b.png)
3 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4
实验设计作业
5
道路交叉口
3
一、城市停车场相关知识
ROAD AND TRAFFIC
■停车场:供各种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
停车场在我国指用来停放车辆的空旷场地,停车库是指用来存放车辆 的建筑物。
■停车场,停车库基本特征: (1)具备能存放车辆的设备和设施,包括车辆进出口通道、防火、 给排水、通风和照明等设施 (2)具备管理停放车辆的机构和设施,例如管理室、检测室等; (3)必须具备安全性,充分考虑车辆交通流线与行人交通流线的合 理设计,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4)型式多样化,如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库以及机械式立体停车 库等各种型式;大小规模也不一,停车泊位数从几辆到几千辆不等。
22
二、机动车停车场规划设计
4. 停车场设计
城市停车总需求 A、城市公共停车场应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三类; B、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m2计算; C、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80%~90%,自行车停车场的用 地宜为10%~20%。
3 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4
实验设计作业
5
道路交叉口
36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1、各类用地停车量计算(成都市标准)
37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1、各类用地停车量计算
38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1、各类用地停车量计算
39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2、布局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的要求; (2)出入口避开城市主要干道及其交叉口; (3)针对停车场的性质、特点和车种,选用不同的设计指标; (4)分区明确、交通流线顺畅、并满足其自身的技术要求; (5)必须综合考虑场地内各种工程及附属设施; (6)因地制宜,留有余地。考虑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m;一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四章 PPT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四章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c0ce89bb4cf7ec4bfed044.png)
断面。 当道路横断面为有高差的多幅路或设有专用的自
行车道时,应分别定出各个不同车行道中心线的 纵断面。 当设计纵坡很小,在采用锯齿形边沟排泄路面水 的路段,需作出锯齿形边沟的纵断面设计线。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4.2 道路纵坡
道路纵坡 ---- 道路中心线(纵向)坡度。 坡长 ---- 指道路中心线上某一特定纵坡路段
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 ---- 是结合城市规划
要求、地形、地质情况,以及路面排水、工程 管线埋设等综合因素考虑,所确定的一组由直 线和曲线组成的线形设计。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4.1 纵断面规划设计的内容 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道路性质、等级、行车技术要求和当地气 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排水要求以及城市 竖向设计要求、现状地物、土方平衡等,合理地 确定连接有关竖向控制点(或特征点)的平顺起 伏线形。
具体包括:确定沿线纵坡大小 计算各桩点的施工高度,以及确定桥涵构筑物的 标高等。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4.1 纵断面规划设计的内容 沿道路中心线的竖向剖面的展平面为纵断面。在
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 设计线:是根据设计计算后确定出来的一条形状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4.2.1.1 影响因素 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 高原城市车辆的有效牵引力常因空气稀薄而减小,
从而降低了汽车的升坡能力,因此,一般将最大 容许纵坡度折减1%。
高原地区公路纵坡折减值
北方城市,冬天公交车需求变大,影响公交车的 服务,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1)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 线形规划设计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行车道时,应分别定出各个不同车行道中心线的 纵断面。 当设计纵坡很小,在采用锯齿形边沟排泄路面水 的路段,需作出锯齿形边沟的纵断面设计线。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4.2 道路纵坡
道路纵坡 ---- 道路中心线(纵向)坡度。 坡长 ---- 指道路中心线上某一特定纵坡路段
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 ---- 是结合城市规划
要求、地形、地质情况,以及路面排水、工程 管线埋设等综合因素考虑,所确定的一组由直 线和曲线组成的线形设计。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4.1 纵断面规划设计的内容 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道路性质、等级、行车技术要求和当地气 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排水要求以及城市 竖向设计要求、现状地物、土方平衡等,合理地 确定连接有关竖向控制点(或特征点)的平顺起 伏线形。
具体包括:确定沿线纵坡大小 计算各桩点的施工高度,以及确定桥涵构筑物的 标高等。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4.1 纵断面规划设计的内容 沿道路中心线的竖向剖面的展平面为纵断面。在
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 设计线:是根据设计计算后确定出来的一条形状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4.2.1.1 影响因素 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 高原城市车辆的有效牵引力常因空气稀薄而减小,
从而降低了汽车的升坡能力,因此,一般将最大 容许纵坡度折减1%。
高原地区公路纵坡折减值
北方城市,冬天公交车需求变大,影响公交车的 服务,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1)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 线形规划设计
第4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第八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75页PPT
![第八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7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d49cbb84254b35effd3440.png)
----不进城,则应该“离而不远,大进大出”,火
车站不能象机场一样远离市区,应该靠近市区边缘, 同时要提高便捷快速、强有力的集输运交通能力。
2019/11/17
50
三、公路交通规划
1、公路交通的特点和现状
1.1汽车运输的特点
机动灵活
可以直接运输到用户门口
装卸方便
短途速度较快
1.2我国公路建设现状
2019/11/17
31
分割城市
2019/11/17
32
(2)三角形,十字形枢纽 城市位于枢纽某一象限
2019/11/17
33
城市被铁路枢纽分割为两部分,受较大干扰
2019/11/17
34
城市跨铁路枢纽三个象限发展,受到严重干 扰
2019/11/17
35
(3)顺列式枢纽,带状城市常用的方式
(1)路网性编组站 (2)区域性编组站 (3)地区性编组站
2019/11/17
29
2019/11/17
30
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节约土方,少占 良田。
5、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
在铁路网的交叉点或尽端,有几个协 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的整体, 叫铁路枢纽。
(1)一站枢纽
与城市关系简单,但也要防止分割城 市
2.2世界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变小
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 信息的传播
2019/11/17
8
3、对外交通方式的基本原则
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运营特点、货流条 件与地区条件,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综合 运输体系(综合利用、共同发展、互相协助、互相
补充、各尽其长、各尽其用)
满足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要求
Ⅰ级铁路
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
车站不能象机场一样远离市区,应该靠近市区边缘, 同时要提高便捷快速、强有力的集输运交通能力。
2019/11/17
50
三、公路交通规划
1、公路交通的特点和现状
1.1汽车运输的特点
机动灵活
可以直接运输到用户门口
装卸方便
短途速度较快
1.2我国公路建设现状
2019/11/17
31
分割城市
2019/11/17
32
(2)三角形,十字形枢纽 城市位于枢纽某一象限
2019/11/17
33
城市被铁路枢纽分割为两部分,受较大干扰
2019/11/17
34
城市跨铁路枢纽三个象限发展,受到严重干 扰
2019/11/17
35
(3)顺列式枢纽,带状城市常用的方式
(1)路网性编组站 (2)区域性编组站 (3)地区性编组站
2019/11/17
29
2019/11/17
30
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节约土方,少占 良田。
5、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
在铁路网的交叉点或尽端,有几个协 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的整体, 叫铁路枢纽。
(1)一站枢纽
与城市关系简单,但也要防止分割城 市
2.2世界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变小
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 信息的传播
2019/11/17
8
3、对外交通方式的基本原则
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运营特点、货流条 件与地区条件,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综合 运输体系(综合利用、共同发展、互相协助、互相
补充、各尽其长、各尽其用)
满足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要求
Ⅰ级铁路
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ffd43226fff705cd170ac5.png)
1、城市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
2〕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次数 3〕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耗 4〕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 5〕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辰分布
P45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四、城市规划与居民出行关系
1、城市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城市规模 >200万人 100万-200万 <100万 中等城市 小城市
最大出行时耗 60分钟 50分钟 40分钟 35分钟 25分钟
P25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3、出行方式构成: 也称交通结构,指城市居民中所采用的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
构成。
P20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均出行时间与出行方式有关。 出行时耗特征 (1〕居民出行时耗呈近多远少的分布。
P38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7、出行空间分布: 居民出行量的空
间分布反应了居民出 行空间的流动规律、 城市交通的主要流向 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布
局特点。
P39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三、城市交通方式的转换与改善
2〕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次数 3〕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耗 4〕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 5〕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辰分布
P45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四、城市规划与居民出行关系
1、城市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城市规模 >200万人 100万-200万 <100万 中等城市 小城市
最大出行时耗 60分钟 50分钟 40分钟 35分钟 25分钟
P25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3、出行方式构成: 也称交通结构,指城市居民中所采用的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
构成。
P20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均出行时间与出行方式有关。 出行时耗特征 (1〕居民出行时耗呈近多远少的分布。
P38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7、出行空间分布: 居民出行量的空
间分布反应了居民出 行空间的流动规律、 城市交通的主要流向 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布
局特点。
P39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三、城市交通方式的转换与改善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ppt课件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cdfe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8.png)
.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 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
.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 红线宽度的确定 性质、流量、形式
– 道路选线利用景观环境
北海大桥改造
– 利用道路营造景观
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
– 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
一般,三块板型式主要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的矛盾。适 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多,道路红线较宽(不小 于36~40米)的主要交通干道。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道路,一般路副 窄纵坡大,非机动车数量很少,则不宜采用三块板。
两块板型式用以解决机动车对向行驶的矛盾。适用于机动车辆多,夜间 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类型较单纯,且数量不多的联系远郊 区之间交通的入城干道。城市道路横向高差较大或为迁就现状,也可采 用两块板型式。当交通量的双向不均匀系数较大时,由于这种断面车辆 行驶灵活性差,车道利用率不高,宽度不够时,往往因超车造成事故。 通常,在我国非机动车比例相对高于机动车的具体条件下,对交通量大 市区交通干道上,就不宜采用两块板型式。为此,有的城市对原建成的 两块板断面型式,多陆续拆改为一块板. 或三块板断面。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 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
.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 红线宽度的确定 性质、流量、形式
– 道路选线利用景观环境
北海大桥改造
– 利用道路营造景观
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
– 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
一般,三块板型式主要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的矛盾。适 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多,道路红线较宽(不小 于36~40米)的主要交通干道。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道路,一般路副 窄纵坡大,非机动车数量很少,则不宜采用三块板。
两块板型式用以解决机动车对向行驶的矛盾。适用于机动车辆多,夜间 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类型较单纯,且数量不多的联系远郊 区之间交通的入城干道。城市道路横向高差较大或为迁就现状,也可采 用两块板型式。当交通量的双向不均匀系数较大时,由于这种断面车辆 行驶灵活性差,车道利用率不高,宽度不够时,往往因超车造成事故。 通常,在我国非机动车比例相对高于机动车的具体条件下,对交通量大 市区交通干道上,就不宜采用两块板型式。为此,有的城市对原建成的 两块板断面型式,多陆续拆改为一块板. 或三块板断面。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ppt 66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ppt 66页)](https://img.taocdn.com/s3/m/28a510fb58f5f61fb736668e.png)
步行 私车、摩托车
公共交通 公交
出租 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1、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 2、对各种交通方式所占比重的
看法,态度。
城市道路 与交通
私车多代表经济水平高吗?
鼓励私车交通大力发展吗?
有人说,自行车交通方式传统 落后应该淘汰,你认为呢?
公共交通应该大力发展吗?
城市道路 与交通
缓解大城市交通拥挤的根本出路— 加快道路建设,优化交通结构, 强化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意识,
其中对“优化交通结构”,一直以 来对之认识不足。
城市交通模式—— 各种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中所
占的比重。 尤其是私人交通、公共交通各
自所占的比重。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交通包括:
货运交通 私人交通 自行车
城市道路 与交通
一、课程研究对象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我国道路按使用范围分: 公路, 城市道路, 厂矿道路, 林区道路, 乡村道路。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哪一类?
城市道路 与交通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
——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城市范围内的道路。 服务城市交通,构成城市骨架, 区别于公路。
千人。 从城市道路现状而言,路少而车
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3、交通拥堵,车速低,污染严重
城市道路 与交通
解决现状问题的途径有提高道路 面积率,调整路网布局,推出新 型交通工具等等,
根本途径在于道路交通合理规划。
城市道路 与交通
1、交通功能:最重要的功能 2、服务功能:
形成城市结构 公共空间 防灾救灾
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公共交通 公交
出租 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1、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 2、对各种交通方式所占比重的
看法,态度。
城市道路 与交通
私车多代表经济水平高吗?
鼓励私车交通大力发展吗?
有人说,自行车交通方式传统 落后应该淘汰,你认为呢?
公共交通应该大力发展吗?
城市道路 与交通
缓解大城市交通拥挤的根本出路— 加快道路建设,优化交通结构, 强化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意识,
其中对“优化交通结构”,一直以 来对之认识不足。
城市交通模式—— 各种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中所
占的比重。 尤其是私人交通、公共交通各
自所占的比重。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交通包括:
货运交通 私人交通 自行车
城市道路 与交通
一、课程研究对象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我国道路按使用范围分: 公路, 城市道路, 厂矿道路, 林区道路, 乡村道路。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哪一类?
城市道路 与交通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
——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城市范围内的道路。 服务城市交通,构成城市骨架, 区别于公路。
千人。 从城市道路现状而言,路少而车
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3、交通拥堵,车速低,污染严重
城市道路 与交通
解决现状问题的途径有提高道路 面积率,调整路网布局,推出新 型交通工具等等,
根本途径在于道路交通合理规划。
城市道路 与交通
1、交通功能:最重要的功能 2、服务功能:
形成城市结构 公共空间 防灾救灾
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1 行人基本知识
选取1.4~3.7 ㎡/人的空间值作为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步幅:男性:66.6cm,女性60.6cm,平均63.6cm。
步速:30m/min到130m/min,集中于60~78m/min。
步速还受行人性别、年龄、出行目的和沿街建筑物的影响。
我国多采用“平形式”和“垂直式”。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车设施类型: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有时可设分隔岛和通
道。
路外停车场: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
机动车停放空间需求:净空需求、通道宽度、停放面积。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净空需求:纵、横向净距及净空高度需求。
通道宽度:车型、停发方式、车辆构造性能和机械性能、司
机水平等。多采用调查和车辆试验相结合的方式。
停放面积:用地总面积按人均 0.8~1㎡计算;地面停车场每
个车位25~30 ㎡,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每个车位30~35 ㎡, 路边停车带每个16~20 ㎡。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放面积:单位停车面积与车辆尺寸、停放方式、通道的条
数及车辆集散要求有关。包括绿化、步行道及其附属设施所 需要的面积。 W停 = W道+2W车 A停 = W停×l车/2
机动车的回车用地:设置回车场,方便汽车调头、回转。
第11.2 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车辆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来往的专用
地。
城市道路发展历程 城市道路的功能:交通、结构、公共空间、防灾和繁荣经济。
绪论 道路分类
按使用范围: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
路。
按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可分为国道、
省道、县道和乡道。
种阻力。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关系阻力。
汽车的爬坡能力、最高车速和加速时间。
其他性能:通过性、制动性、行驶稳定性、行驶平顺性、操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按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
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绪论
各级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 路线设计 交叉口设计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路面设计 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原则
• 道路选线 • 道路断面组合
• 道路交叉口选型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1 行人基本知识
人类最基本的交通方式 ---- 步行 :主体是行人,近距离、
低速。
行人静态空间 ---- 主要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
间范围。
基本尺寸:身体前后胸方向的厚度和两肩的宽度。 男性身体椭圆为标准:短轴0.46m,长轴0.61m,面积0.21㎡ 活动圈
第 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1 基本尺寸 交通运输工具分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
机动车设计车辆:小型汽车、普通汽车、铰接车。有些规范等尺寸是停车场设计的基础,也是道路设
计中为车辆行驶留有相应空间的依据。
外廓尺寸:总长、总宽、总高、轴距、前悬和
第 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车辆的停发方式: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后退停车,前进发车;前进停车,前进发车。
车辆的停放方式:与停车面积的计算、停车泊位的组合以及停车场的设计有关。
平形式:路边临时停车,加快周转。
垂直式:用地紧凑,但占地宽。
斜列式: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场地受限时用
1.2.2 车辆的停放
非机动车的停放用地:自行车为主 。一半按每辆车占地
1.2~1.4㎡估算城市规划中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 1.2.3 车辆的重量与装载量
车辆自重 车辆载重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4 车辆的动力特征
基本动力特征:汽车运动时需要不断克服运动中所遇到的各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课程简介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课程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作 为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联系基础 课和专业课的纽带。 使用教材:徐循初,汤宇卿.《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 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 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及课程作业成绩分别为 10% 、 20%、50%和20%。
课程结构
基本知识:
线形设计:
• • • • • • •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路面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线形规划设计 道路线形综合设计
• 城市桥梁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 • 隧道 其他:
绪论
交通: 人与物的运输与流通,包括各种现代的与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 广义上还包括信息的传递。 城市道路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1 行人基本知识
行人活动圈的大小影响行人步行速度,当人流密度增加时,活动圈逐渐
缩小。 3.7㎡,活动自如 1.17~1.41㎡,自由行走,不干扰他人 0.9~1.17㎡,尚能走动,会干扰他人 0.6~0.9㎡,行进受限制,流速下降 0.18~0.28㎡,活动不太可能 0.18㎡以下,互相紧贴,非常难受
后悬。
第 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1 基本尺寸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和公交车终点站通道设计的依
据。
非机动车的基本尺寸
1.2.2 车辆的停放
车型:车辆种类、尺寸大小。不同性质停车场停放不同类型车辆,需要
不同的停车面积。设计时以停车场停车高峰时间所占比例大的车型为设 计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