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政治思想

合集下载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摘要】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是著名的非道德主义思想家,对权力观有着独特的见解。

马基雅维利认为统治者应该追求自身权力和利益的最大化,强调政治手段的灵活运用。

而韩非子则主张专制统治,并强调以法律和规则来维护社会秩序。

虽然二者都强调了非道德主义的权力观,但马基雅维利更加强调统治者的个人利益,而韩非子更注重社会秩序和法律规则。

两者在权力观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例如都认为权力是统治者必须追求的核心目标,但也有明显的不同,如对统治方式和权力运用的态度不同。

这些观点的探讨对于理解权力运作的本质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相似、不同、影响、意义、价值1. 引言1.1 背景介绍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是中国和西方世界古代政治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代表了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中非道德主义权力观的典型。

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政治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其代表作《君主论》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他强调政治的现实性和权力的合法性,主张统治者必须以手段而非目的来评价,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为最高准则。

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兼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学派的创立者之一。

他主张强权政治和法制思想的统治,认为国家应该以法治和刑罚来维护秩序和统一。

他强调权力的绝对性和不拘形式性,主张统治者要善于运用权力实现自身利益和国家统一。

了解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对于深刻理解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和对当代政治实践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对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权力观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进一步探讨非道德主义权力观的影响和意义。

2. 正文2.1 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政治思想中。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领域是一个充满权谋和欺诈的世界,政治家应该以实际行动来取得和巩固权力,而不应该受到道德规范的束缚。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比较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比较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比较
杨贵生
【期刊名称】《凯里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4)005
【摘要】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是中西方对政治思想作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两者的政治观都属于君主专制主义,但由于中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差异,却有着不同的具体价值取向和特质.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偏重于帝王独裁,马基雅维利偏重于君主专制.【总页数】3页(P7-9)
【作者】杨贵生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列教学部,贵州,贵阳,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相关文献】
1.考底利耶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比较 [J], 金海鹏
2.马基雅维利与荀子政治思想比较 [J], 肖立国;杨娜
3.马基雅维利与圭恰迪尼政治思想比较刍议 [J], 朱兵
4.马基雅维利与圭恰迪尼政治思想比较刍议 [J], 朱兵;
5.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较 [J], 周志武;高剑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

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

《世界文明史Ⅱ》期末论文题目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指导老师张正萍老师姓名学号宋迪**********学院专业竺可桢学院人文社科实验班完成时间2014年5月28日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摘要】本文是世界文明史课程的学期论文。

作者通过阅读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初步把握了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的观点,并认为他的思想与韩非子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本文综述了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所表现的思想,并分析了与韩非子思想的异同。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人性恶韩非子一、关于马基雅维利尼可罗·马基雅维利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喜剧作家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思想家。

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教皇专制和四分五裂的局面中。

马基雅维利从小阅读了大量古典文献,于1498年出任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长官一职,并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会秘书,负责外交以及国防事务。

但后来,于1494年被推翻美第奇家族重新掌权,马基雅维利随即被投放到监狱中,后虽担任《佛罗伦萨史》的编撰工作,但在政治上的地位早已全无。

尽管如此,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却流传了下来,代表着君主制思想和共和制思想的《君主论》和《论李维》世代流传,被无数的启蒙思想家、民主思想家甚至专制主义者所研究、学习。

正因为马基雅维利在作品中表现出“教育人‘恶’”的思想,他被冠以了“恶魔”、“强权政治的维护者”等称号,美国人列奥·施特劳斯称他为“罪恶的导师”,莎士比亚称他为“凶残的马基雅维利”。

有人认为两本著作表达的政治思想截然不用是马基雅维利矛盾的体现,也有人和施特劳斯、莎士比亚一样,认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是“邪恶”的。

但是,要是马基雅维利只是教人“恶”,能得到恩格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这样的美誉吗?显然不是。

后面的内容笔者将基于他的《君主论》来论述。

二、《君主论》——关于法律、军队、强权的认识许多人把马基雅维利看做“罪恶的导师”都是源于这本《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都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成果对于人类政治历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权力观方面,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属于非道德主义者,他们都认为政治和道德是两个独立的领域,政治的本质在于权力的争夺和运用,而不是道德的实践。

首先,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认为政治是一个残酷而复杂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人们为了争夺和获得权力会使用各种手段和策略。

马基雅维利认为,统治者必须要掌握权力,而权力的争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统治者需要采取各种手段来保持权力的稳定和扩展。

他认为,统治者必须要采取巧妙的策略来面对现实的政治局势,如虚伪、欺骗、暴力等手段都可以被接受,只要对于统治者来说有益于自己的权力。

韩非子也持有类似的立场,他认为,政治的本质是权力的争夺,统治者必须要拥有足够的能力来掌控和运用权力。

在他看来,道德并不是政治的标准,而是政治的手段,统治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以及技巧来使用道德影响和控制人民。

他还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强化统治者的能力和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权力的使用中,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马基雅维利更加强调统治者的实用性和成功性,他认为统治者必须要尽可能地保持绝对的权威和控制,为此,统治者需要使用各种手段来确保自己的权力。

他甚至在书中明确提出,“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繁荣,政治家必须要偶尔违背道德判断。

”而韩非子则更多地强调统治者的合法性和人民的信任感,他认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在于人民的支持和认可,统治者应该通过正当手段和良好的统治来赢得人民的信任。

此外,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在政治理论的实践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主要适用于一个强大的君主制国家,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国家中统治者才能真正地拥有权力和控制,才能更好地实践政治理论的目标。

而韩非子则更加关注整个社会的治理和稳定,他认为,政治权力的运用应该以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为目标,而不是单纯的统治者个人利益。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是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于权力的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两者都被称为非道德主义者,他们的思想在西方和东方政治学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角度,对他们的权力观进行比较。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认为政治权力是基于现实而非理想的。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提到,政治行为应该基于对现实情况的认知,而非对理想情况的追求。

他认为,政治家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而不是以道德规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同样,韩非子也强调现实情况对于政治决策的重要性,他认为政治家应该把握实际情况,通过变通和调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认为权力是必要的。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提出了“终极目标正当化手段”的思想,即政治权力的维护和扩张是合法的,无论使用何种手段都是正当的。

韩非子也认为政治权力的维护是必要的,他指出,如果政治权力不得到维护,那么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两者都认为政治权力的维护是合法和必要的。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强调政治权力的稳固性。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家应该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来保持权力的稳固,包括欺骗、暴力和欺骗。

韩非子也认为政治家应该利用一切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包括善意的愚弄和运用刑罚。

他们都认为政治权力的稳固性是政治决策的核心。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在权力观上的一个显著不同点在于他们对人性的认知。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本质上是自私和利己的,政治家应该利用人性的这一特点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而韩非子则认为人性本质上是邪恶的,政治家应该通过改造和教育来引导人们的行为。

这两种对人性的认知导致了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在权力观上的不同。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虽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对政治权力的视角和对现实情况的重视,但是在对人性的认知和对政治权力的使用上存在一些差异。

他们的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政治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们理解权力的本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在政治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对政治权力的看法,以及他们的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启示。

我们来谈谈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

马基雅维利在其著作《君王论》中提出了许多非道德的政治观点。

他认为,政治领导人应该追求权力和统治,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领导人可以不择手段地使用权力。

马基雅维利主张政治领导人应该具有虚伪的品质,他们应该能够灵活运用欺骗、暴力和压迫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领导人应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行事,而不应该受道德和伦理的约束。

与马基雅维利不同,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

韩非子认为,统治者应该通过严厉的刑罚和清晰的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认为,政治领导人应该采取坚决的行动来维护国家的权威和秩序。

韩非子主张政治领导人应该采取非常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他认为,统治者应该通过惩罚和奖励来维护政治权力,统治者应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统一。

在现代政治实践中,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对于我们理解政治权力的本质和运作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思想都反映了政治领导人对统治权力的追求和维护。

他们的思想为我们理解政治领导人在权力谋求和权力使用过程中的行为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思想也反映了政治领导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统一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他们的思想为我们理解政治领导人在面对内外挑战时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启示。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思想也反映了政治权力运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们的思想为我们理解政治权力运作的多种形态和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是两位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们的思想都反映了权力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马基雅维利主张国家应该通过适当的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而韩非子则强调法律平等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本文将比较这两位哲学家的权力观。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哲学家,他的著作《君主论》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马基雅维利认为,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在政治实践中,国家需要通过任何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

马基雅维利主张君主统治,强调君主的权力必须是绝对的,而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限制。

他认为君主必须具备强烈的决断力和斗争精神,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

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马基雅维利提出了很多有争议的政治观点,如“目的论”、“利益最大化”和“权谋主义”。

按照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君主应该通过任何手段来保卫自己的权威地位,包括诈骗、暴力和恐吓等手段。

他认为,君主如果不能自由地运用这些手段,就很难在政治上立足。

相比之下,韩非子的思想更加强调社会道德和法律平等。

韩非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在他的著作《韩非子》中,强调了忠诚和正义的重要性。

在韩非子看来,国家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来维护社会的法制和正义。

他认为君主应该通过法律来行使权力,而不是通过暴力或诈骗等手段。

他反对君主主张自己的利益高于国家利益,而强调国家利益的最高性和长远性。

另外,韩非子还强调了教育对政治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需要加强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帮助国家实现发展和强盛。

总的来说,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有很大的区别。

马基雅维利主张权谋主义和目的论,反对道德和正义的限制,而韩非子则强调法律平等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两种观点对于政治实践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需要在实际运用中适当结合。

浅析马基雅维利与韩非政治思想异同

浅析马基雅维利与韩非政治思想异同
下石 。 ”
自己, 把那些能够或 者势必 加害 自己的人们 消灭 掉……” 些思想 , 这 对 中国人来说是似 曾相识 的 , 因为韩 非关于“ ” “ ” “ 的思想都可 法 、术 、势” 以把这些囊括在内。 22韩非的人性趋利避害说 . 在“ 父子不相亲, 兄弟不相安 , 夫妇离散 , 莫保其命 ” 的战 国时代 , 韩 非以人 的趋利避害的天性作 为 自己的政治理论 的社会学基础 ,韩非认 为: 人性好利是基于人 的本能需要 。人 既然不能离群索居 , 却又怀着 自 私 自利 的动机 , 那么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发生相互之间的利 益冲突 。 在 韩非看 来 , 君主 、 夫妇乃至父子之 间的交往也是 以私利 至上 , 彼此相 是 互利用 。儒家说, 臣之 间以礼义忠信相待 , 君 韩非告诫人们 , 这是虚伪。 他在 中国史上第一 次提 出君 臣之间是买卖关 系。 难一》 像《 所说:臣尽死 “ 力以与君市 , 君垂 爵禄 以与 臣市。君臣之 间, 非父子之亲也 , 计数之所出 也 。 而在《 ” 六反 》 , 里 说到君臣关系的时候 , 更是一种利 害关系 了:君以 “ 计畜 臣, 臣以计事君 , 臣之交 , 君 计也。 害身而利国 , 臣不为也 ; 国而利 害 臣, 君不为也。 臣之情 , 害身无利 ; 君之情 , 害国无亲。 君臣也者 , 以计合 者也 ! ” 在韩非看来 , 君主 只有 使用种种权 术 , 才能稳操 胜券 , 保住 自己 的地位。战国时期狡诈复杂 、 不择手段的政治斗争 , 正是韩非大谈 人性 趋利与阴谋权术 的历史根源 ; 而统治阶级内部这种尖锐激烈 、 毫不掩饰 的夺权斗争 , 也正是韩非赤裸裸 大谈君 臣异利的现实根源 。 在马基雅维利和韩非眼 中, 由于人性的 自利 ,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 争夺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并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侧 重于人性 自 利 的人性论是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思想理论的一条主轴线 ,也是他们政治

韩非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比较论文

韩非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比较论文

韩非与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比较摘要:用功利的观点解释社会政治生活,是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共同特点。

在他们的政治哲学中,政治的目的不是道德的良善,而是统治者卓有成效的统治,韩非和马基雅维利对与道德和法律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在政治思想史上占据着不同的位置。

对于今天的政治建设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韩非;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中图分类号:b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在人类思想史上,很难找到像韩非和马基雅维利这样两位极其相似的政治思想家。

他们一个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一个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然而,一部《韩非子》和一部《君主论》的内容如此相似,两位思想家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都提出了一种非道德政治观:就是突破道德对政治的掩盖及政治从属于道德的观点,即切断伦理学或神学与政治联系的政治思想。

韩非和马基雅维利都从人性自利的本质出发,利用法、术、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现国家统一。

然而他们毕竟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不同,直接导致其思想的差异性。

本文将比较两位思想家非道德政治观的异同,从而得出有意义的启示,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一、韩非与马基雅维利显著的共性(一)人性自利是韩非和马基雅维利政治理论的出发点韩非继承并极端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好利是人的本性,人际关系唯有物质利益是真实的。

他说:“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1]人类的利己是一切社会关系赖以联系的纽带。

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那么,帝王的统治就只能从此前提出发,才有可能解决根本性问题。

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也是建立在自利人性论的基础上,他同样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他借用《圣经》中的原罪说,认为人性天生本性堕落,他讲到爱、恩义这些概念时也是这样说的:“爱戴是靠恩义这条纽带维系的;然而由于人性是恶劣的,在任何时候,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把这条纽带一刀两断了。

试论韩非与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比较

试论韩非与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比较

试论韩非与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比较论文摘要:用功利的观点解释社会政治生活,是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共同特点。

在他们的政治哲学中,政治的目的不是道德的良善,而是统治者卓有成效的统治,韩非和马基雅维利对与道德和法律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在政治思想史上占据着不同的位置。

对于今天的政治建设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韩非;马基雅维利;非道德政治观在人类思想史上,很难找到像韩非和马基雅维利这样两位极其相似的政治思想家。

他们一个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一个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然而,一部《韩非子》和一部《君主论》的内容如此相似,两位思想家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都提出了一种非道德政治观:就是突破道德对政治的掩盖及政治从属于道德的观点,即切断伦理学或神学与政治联系的政治思想。

韩非和马基雅维利都从人性自利的本质出发,利用法、术、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现国家统一。

然而他们毕竟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不同,直接导致其思想的差异性。

本文将比较两位思想家非道德政治观的异同,从而得出有意义的启示,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一、韩非与马基雅维利显着的共性(一)人性自利是韩非和马基雅维利政治理论的出发点韩非继承并极端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好利是人的本性,人际关系唯有物质利益是真实的。

他说:“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人类的利己是一切社会关系赖以联系的纽带。

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那么,帝王的统治就只能从此前提出发,才有可能解决根本性问题。

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也是建立在自利人性论的基础上,他同样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他借用《圣经》中的原罪说,认为人性天生本性堕落,他讲到爱、恩义这些概念时也是这样说的:“爱戴是靠恩义这条纽带维系的;然而由于人性是恶劣的,在任何时候,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把这条纽带一刀两断了。

”总之,在韩非和马氏眼中,由于人性的自私,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争夺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并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权术思想之比较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权术思想之比较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权术思想之比较对韩非子和马基雅维利有了更多的进一步了解之后,发现他们的某些思想竟有相似的地方,或至少说有可比较的地方。

现仅就他们在权术方面的某些思想做个简单的比较吧!首先,对他们个人及其所处时代的了解,将会有利于我们对他们思想的理解把握。

韩非子,荀子的学生,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

马基雅维利,15——16世纪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其人之一。

他们思想的产生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第一、他们都生活在乱世,韩非子时代,中国正值战国末期,七雄间的兼并战争空前惨烈白日化,那个时候,各国新兴的进步阶级地主阶级已夺取了政权,各国君主急需各种权术手段来完成“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历史任务。

而在马基雅维利所奔波的意大利国家被一分为五,各王国间勾心斗角,攻伐不已,外族势力趁机屡屡干预,意大利人强烈渴望国家统一,重现当年罗马帝国的辉煌。

同时,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阶级出现,而马基雅维利这些人文主义者正是他们利益要求的代言人。

如何实现国家统一,怎样维护市民的利益就成了时代给这位思想家出的难题。

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就会产生一个历史的诉求---那就是要求统一,产生一个历史的情节---那就是诉诸英雄人物,那么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选择就是又专制君主领导下的统一王国。

这也就自然会产生关于权术手段方面的思想言论了。

第二、学术思想异常活跃。

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学术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儒、道、法、阴阳等各大家针对各国的统治者如何治国安邦、称霸天下纷纷著书立说、奔走呼号。

而在西欧,文艺复兴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一运动的核心就是人文主义的传播。

各种思想极力要冲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马基雅维利与其他人文主义学者一样也不遗余力地强调人性,疾呼人性从神权束缚中的解放。

这样一种思想氛围也有利于他们近乎极端的权术思想的产生。

以上这些都有利于我们了解他们的权术思想。

韩非子的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

韩非子的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

韩非子的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韩非子的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的对比在梳理人类思想史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有两位政治思想家跨越了千年的时空遥相呼应着。

他们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一个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然而,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洞察到了共同的人性观――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同时他们具有惊人相似的政治思想观,一部《韩非子》和一部《君主论》的内容与风格也是如此相似,真叫人拍案惊奇。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韩非子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进行对比。

一、人性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相同之处在于两人的人性论,韩氏和马氏都认为人性是恶的。

韩非受其老师苟况的影响,认为人只有自私,并无仁义可言,更不用教之以礼,“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韩非子・难二》),无论父子、夫妻、主仆、君臣、群己皆只有利害,别无其他。

不管从哪一种关系看人,都只表现人性可恶的一面。

在韩非眼里,人是无可救药的,只有以严刑峻法禁止他们违规,不求礼爱教化使天下。

“彼民之所以为我用者,非以吾爱之为我用者也,以吾势之为我用者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也。

”(《韩非子・显学》)马基雅维里从历史出发来考察人性,用“历史”置换了古希腊的“自然”。

他的人性论明显地拒斥了古希腊和基督教的人性论,古希腊人是遵从“自然”的,凡自然的东西,就是好的、正确的和正当的,“自然是万祖之祖,万母之母”。

如果从当时各阶层为谋私利而普遍违背道德风尚的社会现实来看,应该说,马基雅维里对人性的观察是深刻的。

马基雅维里重视对意大利的现实的揭示,他认为,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他们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

由于人是一种有欲望的社会动物,无论何时,支配人行为的动力是他的欲望。

在欲望的支配下,人们会拼命地追求快乐、幸福、荣誉和物质利益,人之所以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变得反复无常、忘恩负义。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是世界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家。

他们的权力观虽然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以中文1000字对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进行比较。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观可以被概括为以目的和结果为导向的政治思想。

他认为政治家必须追求国家的长期利益而不是道德准则。

他主张政治家应该适应时势变化并牺牲一些道德原则,以达到权力稳固和政治胜利的目的。

他提出了著名的“目的正当化手段”的观点,即政治家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包括欺骗、虚伪、暴力等等。

他相信政治是一个残酷的斗争,富有欺骗性和不可预测性,并认为政治家不应该以人性的善良为依据,而应该以政治的实际效果来评判。

韩非子的权力观与马基雅维利的有些相似,也强调了权力的实际效果和政治家的智慧。

韩非子更关注社会秩序和稳定,并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管理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他认为政治家的任务是为社会创造一种良好的秩序,而这种秩序不一定需要残酷或非道德的手段。

他主张政治家应该根据人性的本质来塑造社会,通过奖罚和教育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对于统治者的品质也存在一些不同。

马基雅维利认为统治者应该是聪明、机智和狡猾的人,他们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并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力。

他主张统治者应该能够引导和掌控民众的情绪,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韩非子则认为统治者应该是有道德和智慧的人,他们应该能够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来影响和引导民众。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有着一些相似之处,都认为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政治家应该以实际效果为导向。

马基雅维利更加强调政治的残酷性和不可预测性,韩非子则更加强调社会秩序和统治者的品德。

这种不同的观点反映了两位思想家对政治现实的不同理解和关注重点。

在当今社会,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权力观对于政治实践仍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尽管我们不能完全接受其中的非道德主义观点,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思想中汲取智慧,了解政治的复杂性,并努力寻求一种既能保持社会秩序又能追求公正和道德的政治模式。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们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在政治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探讨他们在权力观念上的异同之处。

让我们简要介绍一下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背景和主要思想。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以其著作《君主论》而闻名于世。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和道德是两个独立的领域,君主在政治上需要有所作为,有时需要使用非正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力。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有《韩非子》。

韩非子认为,政治和道德是相互矛盾的,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必须采取强硬的手段来实现。

在权力观上,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主张非道德主义,认为政治和道德是可以分割的,君主或者统治者在政治上可以不拘一格,甚至可以采取非正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力。

让我们比较一下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权力观念。

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或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必须具有权术,并且必须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马基雅维利主张君主应该具有果断、勇敢、不拘小节、机智和善于变化等品质,以应对政治上的种种挑战。

在他看来,维护自己的权力是君主的首要任务,而道德只是手段,可以被适当的忽略。

而韩非子则更加强调强权政治的重要性。

他认为,政治权力的维护和扩展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因此君主或者统治者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韩非子主张以法术和威力来维护政治权力,甚至可以采取残酷、狠毒的手段来达到统治的目的。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在权力观中的异同之处还在于对于人性的不同看法。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本质是贪婪和自私的,君主或者统治者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一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力。

而韩非子则更加强调人性的恶和善的矛盾性,他认为,政治上的人性都是善恶混杂的,君主或者统治者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点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也谈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也谈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关键词:韩非子 马基雅维利 人性恶 中央集权
政治思想蕴涵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悠久历史的社会发展中放射出睿智而璀璨的光芒,是统治者巩固统治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韩非子和马基雅维利正是中西方悠久历史中政治思想的两座巍峨的灯塔,照亮着东西方历史不断前进!让我们走进他们政治思想的深处,体验他们政治思想博大而精深的内涵及超脱时空的共鸣。
韩非子比马基雅维里早二千多年,其思想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运用。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表现着一种活力,迄今很少其他的政治思想家可以望及”(弗莱彻《马基雅维利与政治思想的性质》)。直到今天,韩非子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在社会发展中仍绽放出睿智而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2.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二、加强中央集权是他们政治思想的精髓
韩非子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面对春秋战国割据混战局面下的争霸战争,韩非子认为要加强君主权力,主张中央集权,才能“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一、“人性本恶”的理论是他们政治思想的共性
韩非子(前281年—前233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其老师荀子的“性本恶”理论,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佚”,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为萌”。韩非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自私自利的,连父母亲人之间都是如此。“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至于君臣之间更是毫无情义可言,“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君臣之间的利益相反,臣下对君主不可能绝对的效忠,有利益则服从,没有利益就会弃君主而去。所以,君主应当运用法律、阴谋权术、权势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要严刑峻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才能保证君主利益不受侵犯,即“法审则上尊而不侵”。马基雅维里(1469~1527)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是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基雅维利是政治家、历史家、诗人,同时又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他的国家学说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是自私的,追求权力、名誉、财富是人的本性,因此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激烈斗争。为防止人类无休止的争斗,国家应运而生,通过颁布刑律约束邪恶,建立社会秩序。马基雅维利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他认为上位者应当不择手段获得并巩固政权,如谋杀、欺骗、无德而称功、嫁罪于部属,只要合于时宜,都无所不可。君主应尊重的不是道德,而是谨慎,不是光荣,而是权力。“因为爱戴是由各种义务之链条来维持的。人类是自私的,一到合于他们打算的时候,这链条可以随时断坏,但恐惧由于害怕惩罚而存在,用无一失。”国家是人性邪恶的产物,人民有屈从权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残酷,而不是爱。“因为不做坏事甚难救国家。他可能发现有些看来道德上的事,做来只会使他垮台;有些看来是坏事,做来却大大可以增加他的安全,使他得福。”马克思曾对《君主论》进行评价:“马基雅维利等人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从而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这就是他进步之处。因而,不管韩非子也好,马基雅维利也好,他们都认为运用政治权术进行统治是势所必然。“君主应当具有狮子与狐狸的双重性格。狐狸能识别陷阱,而狮子能抵御豺狼的攻击。”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内怀奸诈,亦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君主在管理上应该仿效狮子和狐狸,像狮子那样残忍,像狐狸那样狡诈。韩非子则主张君主“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韩非说,老虎称霸山林,靠什么?靠爪牙。君主统治人民,靠什么?靠赏罚。“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同时,韩非子以“法”、“术”、“势”三位一体构成宏大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国几千年专制主义的基础。

《君主论》与《韩非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君主论》与《韩非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 主 论》 是马基 雅维 利对 佛罗 伦萨 数百年 间 君 七雄为 了称霸而常年战乱不断,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在
的历 史和现 实 以及他 个人 多年 从政经 验 的总结 ,书 各 诸 侯 国 日益 发 展和 强 化 。 韩 国 是 战 国七 雄 中最 弱 的 中抛 开 了道 德伦 理 的约束 ,从权 力 的角度 观察和 认
诸 多相 同点 ,同时由于其社会历史背景和所代表 的阶级利益的不同,二者的政 治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关键 词 :君主论;韩非子;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 号 :K 0 17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6(01 5 08 4 63 05 1) — 7— 2 2 00 0
( 北师范大学 河 法 政 学 院 ,河 北 石家 庄 0 0 8 ) 5 0 0
摘 要 :马基雅维利和韩非,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之下,他们的政治思想在很多地方都有着惊人的
相似之 处。 君主论 和 韩非子》分别是他们 的代表作 ,二者之间在 “ 性恶论” “ 实力论 ” “ 治权 术”等方面有 着 统
纪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关 系 在 封 建 社 会 内部 已经 发 展 到 很 雅 维 利 认 为 ,在 现 实 政 治 生 活 中仁 慈 的 思 想 是 不 切 实
高 的程度 ,而封建统治严重地制约 了资本主义生产 的 际的,也是极其荒谬 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 了满 进一步发展 。意大利虽然是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最早 的 足 自私 的欲望 。从古到今,所有的人都是受利欲 的驱 国家 ,但是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世 界贸易中心从地 使 ,毫无社会道德可言,人与人之 间都是 自私 自利 、 中海 沿岸 转移 到大 西洋沿 岸 ,意大利 的经济 日渐落 见利 忘义 的。 《 君主论 》中就有这样的描 写: “ 因为

从《韩非子·五蠹》与《君主论》看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异同

从《韩非子·五蠹》与《君主论》看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异同

从《韩非子·五蠹》与《君主论》看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异同作者:谢竹箐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0期摘要:韩非与马基雅维利虽是成长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政治思想家,但总体而言,他们都是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怀着迫切希望国家强盛的初衷而提出各自的政治理论。

因此,二者的政治理论读来处处相似又各有千秋,从而,将它们进行一番综合比较是有意义可言的。

本文将从同与异两个方面论述二者政论的比较结果:在时移事異、性恶论、表象德行三个方面寻求二者共同点,在本质方面阐释二者差异。

重在论同,次在差异。

关键词:韩非;马基雅维利;政治家;思想家韩非,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其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韩非子》一书中,其中提出的法、术、势相辅而治的政治理论是其精华所在。

《韩非子》中,《五蠹》一篇将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和商工之民喻为国之蛀虫,更是成为先秦论说文中的经典范例。

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其代表作有主要探索救国之道和统治之术的《君主论》以及诸如《论提图斯·李维罗马史前十卷》、《论李维》等著作。

其中,《君主论》在国家观上摆脱了神学的束缚,首次使政治学独立而同伦理学彻底分割。

马基雅维利也因此获得了近代资产阶级奠基人的美名。

一、事因于世,备适于事《韩非子》成书之时正处春秋战国末期,当时社会的奴隶制度几近崩溃,封建制度亟待确立;与此同时,学术上的思想繁荣、百家争鸣并未因诸侯争霸、群雄割据而停滞。

一心救国的韩非因不得韩王赏识,只得退而著书。

马基雅维利所处的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的社会环境与学术氛围与韩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其文化艺术的繁荣吸引了整个欧洲,但其政治体制依然没有脱离封建分裂状态:米兰公国、威尼斯共和国、弗洛伦萨共和国、那波利王国和教皇辖地互相蚕食,与此同时,法国、西班牙等国在意大利互相角逐,造成了马基雅维利成长环境的混乱。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非道德主义权力观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们的思想都与道德主义有所不同,强调了权力的重要性和实践性。

本文将就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进行比较,分析他们各自的观点和特点。

我们先来看看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是一种现实的权力斗争,他的著作《君主论》中提出了“以目的论”。

他认为,君主在治理国家时,应该以实际的效果和结果为重,而不是被束缚于道德和伦理的限制之中。

他主张君主应该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包括欺骗、暴力、威胁等手段都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马基雅维利来说,政治并不是一个道德的领域,而是充满权谋和阴谋的战场,君主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韩非子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非道德主义者。

他的著作《韩非子》中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实践性的政治观点,并不拘泥于道德和伦理的限制。

韩非子认为,权力是统治社会的关键,而实现统一和稳定需要通过严厉的法律和制度来实现。

他主张实行严苛的法律制度,对于那些违法的人应该进行残酷的惩罚,以示威慑。

韩非子认为,君主应该通过施行恐怖来维护统治,只有通过恐吓和暴力,才能使整个社会保持稳定和秩序。

对于韩非子来说,道德和仁爱都不是问题的关键,而是利用权力和法律来严格管理社会的行为和思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他们都强调了统治者对于权力的追求和维护,而不拘泥于道德和伦理的限制。

他们都认为,政治是一种实践性的行为,君主或者统治者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们都认为,通过恐怖和暴力来实现统一和秩序是可行的,对于那些违法的人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强调了统治者对于权力的追求和维护,而不拘泥于道德和伦理的限制。

不过在权力的来源和统治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较(转载)(2012-09-16 07:40:02)转载▼标签:杂谈2003年11月周志武、高剑平马基雅维利(公元1465年~1527年)与韩非(公元前280年~前233年)都是世界政治思想史上伟大的政治思想家。

尽管他们生活的时代各异,地域不同,但他们都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意大利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内忧外患、朝代更迭的时代。

当时的意大利半岛上,有那不勒斯王国、米兰侯国、威尼斯、佛罗伦萨共和国和罗马教皇国,它们经常受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侵扰。

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意大利的许多城市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场和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实现国家统一,发展资本主义是当时意大利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正是这一时代要求的反映。

韩非子生活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群雄割剧,诸侯混战,相互吞并,这种斗争关系到每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而当时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在许多诸侯国出现,客观上要求结束奴隶主贵族统治,实现国家统一并发展封建主义,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也正是这一时代要求的反映。

同样是大变革的时代,同样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探讨了时代的切身问题,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政治理论,各自成为当时世界上伟大的政治设计师。

韩非子死在秦国,他的思想也留在了秦国,在很大程度上被付诸实践,并最终导致秦统一中国。

而马基雅维利一方面使政治与道德分离,证明政治的本质是权力;另一方面他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他的这一理论有着持久的生命力。

本文拟从人性论,国家观、政策论、道德观四个方面去比较他们政治思想的异同及特色。

一、性恶说:政治理论基础从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来说,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第一个显著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持“性恶说”。

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从柏拉图到中世纪许多政治学家都坚持性善论,认为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而马基雅维利则反其道而行之,他毫无顾忌地主张性恶说。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私的欲望。

从古至今,所有的人都是无一例外地受利欲驱使,毫无社会道德可言。

人可以忍辱而事杀父之仇人,却不能做到不切齿于侵夺他财产的人。

他说:“一般而言,人都是忘恩负义、诈伪轻俘、怯懦、贪婪的。

当你成功时,他一切都属于你,他们的血肉,他们的财产,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子孙,一切都贡献给你,但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他们就倒戈相向,落井下石。

”在马基雅维利的心目中,人民服从君主,是出于万不得已,如有可能,他们马上便会反抗。

假如人民可能自择,必然随其本性,惟其是从。

因此,马基雅维利主张君主治国,与其用爱,不如用威。

由爱而生的服从通常靠不住的,而由畏惧而生的服从,则可永久不变。

马氏认为欲望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

他反对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天生就有过社会生活的倾向的观点。

而认为社会起源于对私利的追求。

并且认定人类的欲望只是低级的物质欲望,而物质欲望中最大的,就是私有财产的欲望。

他刻薄地说:“君主们……只要不霸占人们的财产与女人,那可怕而不可恨的地步,便永远都能维持住了……人们往往能忘掉父亲的惨死,而忘不了财产的丧失。

”因此,他告诫君主迫不得已时可以杀人,没收财产则绝对不可。

马氏坚信抽象的理想主义在实际的政治社会中毫无用处。

政府成功的要素在于“力量”在于“权术”。

他从历史的事实中总结经验教训,相信政治艺术的运用应以人类的自私心为出发点。

倘若离开各人的利益而空谈爱国主义,毫无用处。

综上所述,在马基雅维利看来,人类政治生活的心理基础是物欲,因此,人们千方百计去谋求物质的繁荣。

性恶说是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基础。

韩非子没有明确地使用过人性这个概念。

而他的文中处处充满了人的本性的论述,并构成了他政治理论的基础。

韩非子认为人性好利,但这种本性无需改造,也改造不了,倒是应该尊重人的好利本性。

他认为:人性好利首先基于人的本能需要。

《解老》说:“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

”人们都说父母与子女之间最亲近,恩恩爱爱,血肉之情,不可以言利。

而在韩非子看来,父子之间也是计利而行的。

你看,“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同出父母之怀,缘何一贺一杀?原因就在于“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

(《韩非子?六反》)。

“人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子长而怨。

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诮之。

子、父、至亲也,而或诮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己也。

”(《韩非子?外诸说左上》)儿长大成人,计较利害之心愈盛,“千金之家,其子不仁,人之急利甚也”(《韩非了?难四》)。

父母子女之间。

“皆挟自为之心”(《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犹用计算之心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韩非子?六反》)!韩非子的这些说法,尽管存在着片面性,但当时被温情包裹的父子之间的利害关系,由韩非子彻底揭示出来了。

既然在最亲密的关系中都是以利为纽结的,其他的关系便不言自明。

儒家说,君臣之间以礼义忠信相待,韩非子告诫人们,切莫相信!他在中国史上第一次提出君臣之间是买卖关系。

像《难一》所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

君臣之间,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

”利可以使人变成懦夫,更能驱使人变成勇士。

“鳝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

然而妇人拾蚕,渔者握鳝,利之所在,则忘其所恶,皆为孟卉。

”(《韩非子?内储说上》)韩非子认为,不要用某种道德观念衡量人,应该用利去解释人们的行为。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决不是医生心地善良,那是为了求利。

制造车的人希望人高贵,制造棺材的则希望有人死,决不是前者心善,后者心恶,而是由利益来定的。

人不富无人买车,人不死则棺不售(《韩非子?备内》)。

同样,也不要相信什么超脱利益的君子。

“夫陈轻货于幽隐,虽曾、史可疑也;悬百金于市,虽大盗不取也。

”(《韩非子?六友》)总之,不要用道德论人,而应以利害察人。

人的本性是“自为”“好利”,因而韩非子主张政治上应从这个实际出发,把全部政策自觉地建立在“利”的基础之上。

为了“利”,人们可以相互利用,也可以相互争斗。

政治的妙诀就在于搞好“利”的排列组合并为君主所用。

二、国家观:君主专制政体从政府的形式而言,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第二个显著相同点在于:两者都鼓吹君主专制政体。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是以这样一句话开头的:“自古至今,统治人类的一切国家,一切政权,不是共和国就是君主国”。

这一论断对于政治思想史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因为它明确地说明了“国家”这个在马基雅维利之后将成为政治研究的核心的术语,而且也因为它把政府的形式分类为两种:君主国与共和国。

1513年12月10日,马基雅维利在给驻教廷大使弗朗切斯托?维托里的信中写道:“我写了一本《君主论》的小册子,讨论君主国是什么,它有哪些种类,怎样获得,怎样维持,以及为什么会丧失。

”[2]马基雅维利明确表示,他是从君主国的具体现实而不是从君主的抽象形象出发的,因为正是君主国的性质决定着君主的政府。

他没有对君主进行分类,而是研究了君主国的不同类型,并把它们分类为:11世袭君主国;21混合君主国;31新式君主国。

对于政体选择,马基雅维利讨论了国家政体的利弊得失。

他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法,把政体分为六种,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它们的变体分别是专制政体、寡头政体和暴民政体。

马基雅维利认为这六种政体的好坏没有绝对的标准,一切都应适应时代的需要,不同的国家需要不同的政体,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民族,必须有不同的组织形式。

针对当时的意大利,马基雅维利主张应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因为当时意大利政治上分崩离析,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加以统一。

正是基于这一点,马基雅维利愤怒地指斥教皇和贵族是意大利四分五裂的根源,撰写了《君主论》,把它献给美第奇家属,希望在他们身上实现统一意大利的最高愿望,结束分崩离析的局面,因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加以统一。

因此他狂热地鼓吹,在当时的意大利应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古老的东方,怎样处理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之间的利益,是诸子百家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政治思想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韩非子把人与人之间的全部关系归纳为一个“利”字。

既“人人为我”,从逻辑上推理,君主作为一国之君,则必须“人人为君”,因此,君主之利高于一切,制定政策既要密切关注臣民的私利,但又要设法使臣民逐利产生的力量转化为利君。

韩非子用最明快的语言表述了君主利益高於一切。

《外储说右下》说:“国者君之车也”,国家是君主运行的工具,完全把天下视为君主的私囊之物。

既然君利高于一切,天下为君主私囊之物,那么,实行君主专制统治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此,当秦王看到他鼓吹专制的著作后,忍不住拍案叫绝,以至发出了:“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韩非列传》)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在韩非那里已经成为逻辑的必然,那么,剩下的便只是专制的手段了。

如何专制才能保证君利不受侵犯?韩非子开出的药方是三个字:势、法、术。

三者当中,韩非子更注意势。

之所以为帝王首先在于有势。

“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

”(《韩非子?难三》)“民者固服于势。

”(《韩非子?五蠹》)“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

”(《韩非子?功名》)势又是法、术前提条件。

他把势分为“自然之势与”与“人为之势。

”自然之势指客观既成条件下掌权和对权力的运用;人为之势是指可能条件下能动地运用权力。

对于君主而言。

自然之势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它是既成的事实。

真正的势应是人为之势。

君主,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人为之势。

他的人为之势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为“聪明之势”。

《奸劫弑臣》说:“明主者,使天下不得不为己视,使天下不得不为己听。

故身在深宫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内。

”君主不必有超人的智慧,只要善于化天下之聪明为己之聪明,使天下之耳目成为己之耳目,做到这一点,不出宫厥,尽知天下事。

其二为“威严之势”。

《显学》说:“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人主》说:“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

”《诡使》说:“威者,所以行令也。

”依韩非子之见,只要掌握了“聪明之势”与“威严之势”,君主不必是圣贤,只要中人之材便可得天下。

因此“势”这种东西必须牢牢掌握在君主手中,须臾不可离之。

鼓励君主把全部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真正的绝对权威,实施专制统治。

有了“势”还必须有“法”,这样,君主专制的统治才能更加稳固。

什么是法呢?“法者,事最适者也。

”(《韩非子?问辩》)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之用。

韩非继承了法家的以法治国的思想,但与前期法家相比,又有明显不同的地方。

韩非子第一次提出了言轨于法,以吏为师的口号。

韩非子提出,必须把全国人的思想统一到法令上来,他认为不仅要颁布法令,还要宣传法令,使妇孺皆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