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历史史实:
阅读理解概念:屈原、
理解记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典型代表作品及作者。
历史解释:
感悟唐诗所体现的“盛唐气象”;结合唐代书法、绘画艺术,探讨不同艺术对时代特征的理解演绎。
探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发展性选择:
以柳永生平为例,探讨宋代对文人“义与利”的社会态度。
以明清小说为例,结合政治、经济模块相关知识,分析其繁荣的原因,探讨文学作品的市场化、世俗化倾向。
课程学习提纲: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①。
这是我国远古流传下来的歌谣《弹歌》。断竹、就是砍伐产子;续竹、制造弹弓的意思;飞土,射出弹丸;逐肉,是说射鸟兽。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们劳动生活的欢快。最早的歌谣就是从劳动中产生的。后来,从这类原始歌谣中逐渐发展出独立、成熟的诗歌。
一、从《诗经》到唐诗
(一)《诗经》
1、内容:《诗经》收录了西周至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雅、颂三部分。
2、特点:《诗经》的诗,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内容,现实感强。
3、地位:⑴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诗歌总集《诗经》。
⑵《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经典。资料回放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周南•关雎》
(二)楚辞:
1、创始人:时期,楚国诗人屈原。
2、体裁:以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3、特点:楚辞采用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历史纵横
屈原名平,出身于楚国贵族。他曾在楚国做官。建议楚怀王革新政治,遭到守旧贵族的谗言诽谤,被免官流放汉水之北。楚怀王死后.屈原又被流放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郢都,屈原悲惯绝望,投汨罗江而死。传说这一天为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就在这一天划龙舟吃棕子,以纪念屈原。
学思之窗
《诗经》的诗,均可配乐而歌,流行于今陕西中部和山西、河南、山东,是北方民族的歌;楚辞的发生地约在今湖北、湖南,是诵读的韵文,是南方民族的歌。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骚”并举。“风”指《诗经》,“骚”指楚辞。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想一想,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如果有,你能举例说明吗?
答案提示:有多方面影响。《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了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楚辞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其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三)汉赋:
1、文体: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
2、特点:汉赋辞藻,手法,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都是汉赋中的佳作。
(四)唐朝: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1、原因:⑴国家的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⑵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⑶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2、概况:至今,我们还能见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⑴初唐(618~713年):著名诗人有、陈子昂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⑵盛唐(713~766年):
①边塞诗写出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
②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
③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主义的创作,赢得“”的美誉;杜甫以主义的“诗史”,被誉为“”。
⑶中唐(766~835年):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诗。
⑷晚唐(836~906年):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诗人是和李商隐,后人把他俩称为“小李杜”。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现实,但也都流露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在诗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他以咏史来指责当时的统治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历史纵横
李白,字太白,性格豪放,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纵情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猛烈地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诗风壮浪恣肆,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飞思经纶。”他曾游历许多地方.写下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佳作。
杜甫,字子美,自幼好学,知识渊博。与李白相遇后,结为知交。杜甫具有忧国忧民之心,不满朝廷的腐败,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亲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变。他用诗歌深刻地反映这个急剧变化时期的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诗风王深沉,语言凝重精练,代表作有“三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