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五治疗性作业活动4艺术类作业活动
《作业治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作业治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e6ff8dd240c844769eaee1c.png)
《作业治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普通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作业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职业技术课,是专业技术核心课程。
本课程共80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随堂实训50学时,考试课。
《作业治疗》在康复医学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课。
通过本程的教授,注重“三基”知识的学习和康复医学理念的培养。
突出作业治疗技术的特点和重点,注重实用操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按康复治疗技术专科水平的实际就业需要,提供基本理论和技术指导,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人体解剖学》、《康复功能评定技术》、《生理学》、《诊断学》、《运动学基础》、《药理学》,后续课程有《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作业治疗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了解作业治疗的发展史。
(2)熟悉作业治疗的理论及常见的作业治疗模式。
(3)掌握各项具体作业治疗的基本概念、常用作业治疗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4)理解各项具体作业治疗的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的特点制订有效的作业治疗计划,进行科学正确的作业治疗及训练。
3、情感目标:(1)体验患者的各项功能障碍的困难。
(2)树立“自我照顾”的观念。
(3)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病、伤、残者的良好职业道德。
(4)培养学生热爱康复医学工作和对发展康复事业强烈的责任感。
二、课程教学时数分配和教学形式第一章作业治疗概论(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作业治疗》的概述及发展简史,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和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熟悉作业治疗计划的制订、适应症、禁忌症和作业治疗师的职责。
(二)建议学时:4学时(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作业治疗和概论1、第一节概述(1)作业治疗基本概念(2)作业治疗的目的(3)作业治疗与运动治疗的区别(4)作业治疗的选择及其原则2、第二节作业治疗发展简史3、第三节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1)作业治疗的理念及思路(2)模式理论4、第四节作业治疗的分类5、第五节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6、第六节作业治疗计划的制订7、第七节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8、第八节作业治疗师的职责(四)重点:1、作业治疗与运动治疗的区别 2、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 3、作业治疗师的职责。
作业治疗知识点教案
![作业治疗知识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1c1cf30975f46527d3e1ac.png)
一、作业治疗的概念作业治疗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choose)、参与(engagement)、应用(apply)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回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与残疾的发生,以发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与贡献社会。
1、作业治疗是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来促进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的一门学科。
2、作业治疗的基本目的是使人能参与到日常生活活动中去。
3、作业治疗师通过促使患者参与活动来提高患者的参与能力或通过环境改造来改善患者的参与能力。
4、作业疗法是一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包含通过作业治疗促进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的学科。
5、作业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让人们参与日常生活活动。
(1)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作业治疗师通过协助、引导患者还有他们的社区、家人一起工作和共同制定计划来提高他们去从事于他们想要的,需要的,和所期望去做的活动的能力。
或者通过改良他们的作业和环境来更好地支持他们的作业参与。
二、作业治疗的目的:(1)维持患者现有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残存功能。
自理、家务、社交、心理多方面得到最大的独立性,在生活各方面继续参与并作出贡献,选择自身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2)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
(3)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自助具。
(4)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
(5)强化患者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
三、作业活动:作业活动:是一种治疗手段。
患者在反复实践和完成作业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两方面的康复。
四、作业范围(一)、活动行为范畴:1、日常生活活动:2、工作/生产力:3、休闲娱乐:五、作业内容:(一)、活动行为范畴: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力、休闲娱乐三方面。
1、日常生活活动:(1)、自我照料:进食活动、梳头、如厕、洗澡、更衣、基本的起居移位、洗脸、刷牙、剃须、化妆。
(2)、家务劳动:可分为室内及室外活动,室内在细分为轻巧的家务操作(包括烹调、洗涤与清洁方面的活动烹饪的准备、烹饪后的清洁与打扫、杂事项的活动整理、家政财务、理财行为等)和辛苦的家务操作(包括扫除活动、清洁家具、洗涤、熨衣、晾晒等,也包括照顾子女等活动及照顾老人疾病患者、照顾宠物等)。
项目五治疗性作业活动-4艺术类作业活动
![项目五治疗性作业活动-4艺术类作业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63e8075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f.png)
项目五治疗性作业活动任务四艺术类作业活动艺术类作业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早已有了通过艺术活动治疗疾病的思维和实践。
近代艺术治疗起源于20世纪30年头的美国,在四五十年头已广泛用于身、心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慢性疾病、老人以及癌症患者等。
艺术类作业活动包括音乐、绘画、舞蹈、戏剧、书法、诗歌等,本节仅介绍音乐、绘画、书法、舞蹈。
一、音乐作业音乐作业活动是运用音乐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和进行功能训练。
四千多年前古埃及就运用音乐为患者减轻难受,称"音乐是灵魂之药"。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
20世纪80年头我国正式应用音乐疗法,并于1988年开设音乐治疗专业,1989年成立中国音乐治疗学会。
音乐类作业活动包括音乐观赏、乐器演奏和声乐歌颂等。
(一)常用工具及材料各种乐器,如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口琴、小提琴、吉他、笛子、手鼓、架子鼓、二胡等;录音机、电脑、电视机、DVD机、音箱、磁带、光盘、麦克风等。
(二)代表性活动音乐类作业活动丰富多彩,包括音乐观赏、各种乐器演奏、声乐歌颂等,本节仅介绍声乐歌颂和乐器演奏。
(三)活动分析1.声乐歌颂可训练患者呼吸功能,增进患者间的沟通,缓解心情和放松心情,提高治疗主动性和生活的信念,患者多乐于接受,可选用集体卡拉OK方式进行,活动成分有:(1) 演唱前热身:演唱前进行热身打算活动,主要针对颈部、胸廓、肩背伸展放松。
完全呼吸运动法: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肋骨处;缓缓地吸气,感觉腹部渐渐鼓起,尽可能使空气充溢肺部的每一个角落;当吸气吸到双肺的最大容量时,再缓缓地呼气,先放松胸上部,再放松胸下部和腹部,最终收缩腹肌,把气完全呼净。
(2) 发声练习:以中声区训练为主,进行深吸慢呼气息限制延长呼吸时间:深吸气之后,气沉丹田;渐渐地放松胸肋,使气缓慢呼出。
2.乐器演奏可依据不同乐器操作的难易程度、患者对乐器的驾驭程度以及功能状况选择不同的乐器。
作业治疗知识点教案70
![作业治疗知识点教案70](https://img.taocdn.com/s3/m/b1d44279336c1eb91a375de6.png)
一、作业治疗的概念作业治疗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choose)、参与(engagement)、应用(apply)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回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与残疾的发生,以发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与贡献社会。
1、作业治疗是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来促进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的一门学科。
2、作业治疗的基本目的是使人能参与到日常生活活动中去。
3、作业治疗师通过促使患者参与活动来提高患者的参与能力或通过环境改造来改善患者的参与能力。
4、作业疗法是一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包含通过作业治疗促进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的学科。
5、作业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让人们参与日常生活活动。
(1)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作业治疗师通过协助、引导患者还有他们的社区、家人一起工作和共同制定计划来提高他们去从事于他们想要的,需要的,和所期望去做的活动的能力。
或者通过改良他们的作业和环境来更好地支持他们的作业参与。
二、作业治疗的目的:(1)维持患者现有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残存功能。
自理、家务、社交、心理多方面得到最大的独立性,在生活各方面继续参与并作出贡献,选择自身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2)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
(3)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自助具。
(4)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
(5)强化患者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
三、作业活动:作业活动:是一种治疗手段。
患者在反复实践和完成作业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两方面的康复。
四、作业范围(一)、活动行为范畴:1、日常生活活动:2、工作/生产力:3、休闲娱乐:五、作业内容:(一)、活动行为范畴: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力、休闲娱乐三方面。
1、日常生活活动:(1)、自我照料:进食活动、梳头、如厕、洗澡、更衣、基本的起居移位、洗脸、刷牙、剃须、化妆。
(2)、家务劳动:可分为室内及室外活动,室内在细分为轻巧的家务操作(包括烹调、洗涤与清洁方面的活动烹饪的准备、烹饪后的清洁与打扫、杂事项的活动整理、家政财务、理财行为等)和辛苦的家务操作(包括扫除活动、清洁家具、洗涤、熨衣、晾晒等,也包括照顾子女等活动及照顾老人疾病患者、照顾宠物等)。
第三章 治疗性作业活动
![第三章 治疗性作业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4c4218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b.png)
心理学领域:心 理学家与作业治 疗师的联合关注 患者的心理需求 和认知过程为患 者提供个性化的 心理支持和辅导。
TH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作业活动:设计一系列针对骨折患者的治疗性作业活动如关节活动、肌肉训练、日常生 活技能训练等
实施过程:在医生的指导下由专业康复师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并监督患者完成作业活动
效果评估: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案例三: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性作业活动
脑瘫
偏瘫
截瘫周围Βιβλιοθήκη 经损伤内脏器官疾病针对内脏器官疾病患者治疗性作业活动可以帮助恢复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通过适当的作业活动可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心肺功能。
治疗性作业活动可以针对不同内脏器官疾病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针对内脏器官疾病患者的康复需求治疗性作业活动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手工艺、绘 画、园艺等。
治疗性作业活动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治疗性作业活动的定义和目的 3 治疗性作业活动的分类
4 治疗性作业活动的实施原则 5 治疗性作业活动的应用范围 6 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案例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治疗性作业活动的定义和目的
添加标题
治疗性作业活动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疾病和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患者如神经系统疾病、 骨科疾病、心肺疾病等。
目的
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独立 性
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专业《作业治疗学》教学大纲
![运动康复专业《作业治疗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e3f3f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e.png)
《作业治疗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选用教材《作业治疗学》,窦祖林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第三版(二)参考书目《康复功能评定学》,王玉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三版(H)在线资源慕课在线课程(三)学术期刊中国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纪树荣主编的《运动疗法技术学》设计,华夏出版社出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运动疗法技术学是研究运动疗法技术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各种治疗技术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的科学,是康复医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课程目标1:专业学科知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框架构成。
扎实掌握运动康复的基础核知识,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学习基础核心知识,并加以应用课程目标2: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掌握常规的专业技术,了解其基本原理,具备独立康复作业的能力。
课程目标3:知识运用能力,3.2能将多种专业知识融汇贯通,具备较强的运动康复分析能力3.3在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独立制定运动康复方案的能力学会尊重团队成员,同时尊重服务对象,在团队成员中充分发挥运动康复师的核心地位与优势,使服务对象产生更好的依从性。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五、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学时80六、教学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作业治疗》的概述及发展简史,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和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熟悉作业治疗计划的制订、适应症、禁忌症和作业治疗师的职责。
【重点、难点】合计1.重点:《作业治疗》的概述及发展简史2.2.难点: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和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课程内容】第一节作业治疗基本概念第二节作业治疗发展简史第三节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作业治疗的发展简史、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作业治疗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规律、作业治疗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3.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作业治疗,促进学生作业治疗的印象;4.通过讨论,探讨运动疗法规律,促进学生形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
作业规程指导治疗概论
![作业规程指导治疗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9378f3358fafab069dc0283.png)
精心整理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作业治疗概述一、作业治疗的概念作业治疗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choose)、参与(engagement)、应用(apply)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回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与残疾的发生,以发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与贡献社会。
1、作业治疗是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来促进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的一门学科。
2、作业治疗的基本目的是使人能参与到日常生活活动中去。
3、作业治疗师通过促使患者参与活动来提高患者的参与能力或通过环境改造来改善患者的参与能力。
4、作业疗法是一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包含通过作业治疗促进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的学科。
5、作业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让人们参与日常生活活动。
(1)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作业治疗师通过协助、引导患者还有他们的社区、家人一起工作和共同制定计划来提高他们去从事于他们想要的,需要的,和所期望去做的活动的能力。
或者通过改良他们的作业和环境来更好地支持他们的作业参与。
二、作业治疗的目的:(1)维持患者现有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残存功能。
自理、家务、社交、心理多方面得到最大的独立性,在生活各方面继续参与并作出贡献,选择自身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2)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
(3)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自助具。
(4)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
(5)强化患者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
三、作业活动:作业活动:是一种治疗手段。
患者在反复实践和完成作业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两方面的康复。
四、作业范围(一)、活动行为范畴:1、日常生活活动:2、工作/生产力:3、休闲娱乐:五、作业内容:(一)、活动行为范畴: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力、休闲娱乐三方面。
1、日常生活活动:(1)、自我照料:进食活动、梳头、如厕、洗澡、更衣、基本的起居移位、洗脸、刷牙、剃须、化妆。
(2)、家务劳动:可分为室内及室外活动,室内在细分为轻巧的家务操作(包括烹调、洗涤与清洁方面的活动烹饪的准备、烹饪后的清洁与打扫、杂事项的活动整理、家政财务、理财行为等)和辛苦的家务操作(包括扫除活动、清洁家具、洗涤、熨衣、晾晒等,也包括照顾子女等活动及照顾老人疾病患者、照顾宠物等)。
作业治疗学复习题
![作业治疗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d420e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0.png)
《作业治疗技术》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治疗性作业活动:是作业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使患者获得或提高独立的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ADL训练:以患者愿望为目标,以改善或恢复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目的而进行的一些针对性训练,称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ADL能力训练)3、失用症:指在非肌力下降、肌张力异常、运动协调性障碍、感觉缺失、视空间障碍、语言理解障碍、注意力差或不合作等情况下,不能正确地运用后天习得的运动技能进行有目的的运动的运用障碍4、脑卒中:是由于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变引起的急性起病、发展迅速、出现特续性(>24h)的局灶性或弥漫性脑神经功能缺损甚或死亡的临床综合征。
5、助行器:助行㈱是指帮助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减轻下肢负荷,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辅助人体稳定站立和行走的工具或设备称为助行器,也可称为步行辅助器。
6、作业治疗:是指有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应用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有关的各种活动来治疗患者躯体、心理等方面的功能障碍,预防生活及工作能力的丧失或残疾,发挥患者身心的最大潜能,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恢复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促其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或方法。
7、ADL :是指为了达到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重复进行的最基本最具有共同性的活动,及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基本的活动8、失认症:指并非感觉器官功能不全或智力低下、意识不清楚、注意力不集中、言语困难以及对该物不熟悉等原因,而是由于大脑损伤,不能通过相应的感官感受和认识以往熟悉的事物,但仍可以利用其他感觉途径对其进行识别的一类症状。
9、辅助技术:是用来帮助功能障碍者、活动限制者、参与受限者及老年人进行功能代偿,以促进其独立生活并充分发挥其潜力的多种技术、服务和系统。
10、脑性瘫痪:又称为脑瘫,是指从自然受孕到生后婴儿脑发育期各种原因导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控制障碍及姿势异常。
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0d4be84a5e9856a5712608a.png)
作业治疗一.定义:作业治疗:是一个独立的康复治疗专业。
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apply)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恢复或减少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 ); 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和鼓励他们参与并贡献社会。
二.作业疗法的适应证•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颅脑外伤、脊髓损伤、脊髓炎、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周围神经伤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认知功能减退等•骨关节疾病:骨折、骨关节损伤后遗症、手外伤、截肢、断肢断指再植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骨性关节病、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儿科疾病:脑瘫、肢体残疾、发育缺陷、学习困难等•内科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精神科疾病: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神经症、焦虑症、抑郁症、情绪障碍等•其他疾病:烧伤、肿瘤等三.作业疗法禁忌证•意识不清•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合作者•危重症•心肺肝功能严重不全等需绝对休息等四.作业疗法基本信念•OT师的职责是改善患者的多种能力•作业活动只是改善患者状态的手段•恢复日常生活的技能•人是能够改变的•尊重个体个性五.作业治疗的工作内容✹Impairment ——病损——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失能——能力低下✹Handicaps ——残障——社会不利六.作业治疗步骤•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制定作业治疗处方轻巧的家务操作辛苦的家务操作室外活动(3) 睡眠活:夜间睡眠/午睡/间歇的休息2.工作/生产力:受薪工作没有受薪工作学业活动3.休闲:(1)主动式休闲(active leisure)养生活动: 太极、气功、茶道等运动:体操、球类、跑步、游泳、游戏比赛等放松活动: 逛街、散步、钓鱼类、用茶点、下棋、打麻将等(2)被动式休闲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刊等听音乐及看录像及影碟等欣赏活动(3)交际活动与家人、朋友、亲属等的交际活动约会、闲聊、打电话、聚会等的活动(4)艺术活动音乐、画画、摄影八.作业治疗的操作方法1.ADL训练:以中风、脑外伤所致偏瘫患者为例, 进行日常生活动作分析。
第五章-治疗性作业活动
![第五章-治疗性作业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23004a73e518964bce847c25.png)
花木种植
花木种植
花木欣赏
游园
体育活动
主要包括健身类、娱乐类和竞技类体育。 常用于康复训练的活动有篮球、足球、排球、
乒乓球、台球、射击、飞镖、游泳、体育舞蹈、 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特点 作品造型及色彩丰富,实用且易于保存,活动
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工具和材料容易获得,操作简 便,易于学习和创新,便于在作业治疗中开展。
工具材料
材料
工具
代表性活动
绕圈
网丝
组装
造型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
十字绣
剪贴画
压花
立体贺卡
艺术活动
艺术活动的内容包括音乐、绘画、舞蹈、戏剧、 书法、诗歌等
篮球-治疗作用
生理方面 增强肌力,扩大ROM,改善心肺功能, 提高手眼协调性,改善平衡功能,提高轮椅操作 能力。
心理方面 缓解消极情绪,增加自信心,提升自 我价值,增进友谊,培养集体观念等。
篮球-代表性活动
乒乓球-治疗作用
生理方面 增强灵活性、改善手眼协调性 扩大ROM 增强肌力 改善心肺功能 改善平衡功能。
工具
材料
代表性活动
金工作业
特点 活动强度较大 可较好地宣泄所过激情绪 产品易于长久保存及使用
软陶作业
特点
趣味性及操作性均较强,可充分发挥创造性, 启发创作思考,作品丰富多彩,材料安全,保存持 久,易于在OT开展
工具和材料
软陶作品
第三节 手工艺活动
手工编织 剪纸 丝网花
建设“三学三思”高效课堂,落实“双减”优化作业管理
![建设“三学三思”高效课堂,落实“双减”优化作业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5114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d.png)
建设“三学三思”高效课堂,落实“双减”优化作业管理发布时间:2022-09-01T06:36:50.5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69期作者:李文玲[导读] 规范学校作业管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辅助教师课堂教学,深入落实“双减”政策。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为了深入落实国家“双减”工作要求,多措并举推进落实“五项管理”规定,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在作业管理中,学校一直秉承“轻负担——多功能——活动化——成长性”的愿景,结合核心素养下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养,促进评价改革,提高课堂实效,做到“双减”不减质,探索研创了“七彩作业”模式、“1+1+X”课后服务模式、活动类作业操作“五步法”等实用操作技巧,规范学校作业管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辅助教师课堂教学,深入落实“双减”政策。
一、“三学三思”,切实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是“双减提质”的关键。
学校倡导打造“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过程,向课堂要效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高水平的知识储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后盾;高质量的教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保证;高艺术的教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因此,我校积极强化教师培训,落实“问题驱动培训”策略,从教师需求出发,设计培训内容,提高教师从教能力。
严抓备课质量,落实“备课三精准”,即精准进行学情分析、精准定位课时目标、精准进行练习设计。
本学期研究课堂教学范式,学校提出了“三学三思”,即自学沉思、互学反思、精学深思。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让课堂高效提质。
关注“每日一课”,在上好常规课上下功夫,要求教师精备、精讲、精练,减少“无效教学”。
开展校长主任进课堂、学年学科互学互评、学生学习效果测评访谈等活动,全面诊断教师的整体教学状况。
帮助被诊断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到问题,以便纠正。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项目四 治疗性作业活动 [0页]
![项目四 治疗性作业活动 [0页]](https://img.taocdn.com/s3/m/5e9e85f4844769eae109ed43.png)
目录项目四 治疗性作业活动
01 任务一 概述 02 任务二 常用的治疗性作业活动
项目四 治疗性作业活动Fra bibliotek学习目标掌握: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概念、应用原则及治疗作用;各种治疗 性作业活动分析方法。
熟悉:治疗性作业活动的常用工具、材料及注意事项。 了解:各种治疗性作业活动的特点。
第四章 治疗性作业活动
(一)概念
治疗性作业活动( therapeutic activity)是作业治疗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通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维持和提高患者 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使患者获得或提高独立的生活 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任务一 概述
一、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概念和特点
(二)特点
1、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对身体活动功能,如心理上、情绪、健康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患者能积极主动地参加 治疗性作业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患者能积极主动地参加。 3、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所选的作业活动与患者日常生活或工作学习有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任务二 常用的治疗性作业活动
三、制陶作业
作用:能够增强患者躯干和上肢肌力耐力;维持和改善上肢关节 活动范围;提高手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性,促进触觉和温度觉的恢复; 改善注意力和开发创造力;宣泄过激情绪;缓解疼痛。
特点:趣味性及操作性较强,对场地及材料要求不高,且可用橡 皮泥等材料替代,易于在作业治疗中开展 。
任务二 常用的治疗性作业活动
(图2-1)常用工具及材料
任务二 常用的治疗性作业活动
一、木工作业
(二)代表性活动 1、锯木 2、刨削 3、钉钉子
(三)活动分析 (四)活动的选择与调整
任务二 常用的治疗性作业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五治疗性作业活动任务四艺术类作业活动艺术类作业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早已有了通过艺术活动治疗疾病的思维与实践。
近代艺术治疗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四五十年代已广泛用于身、心障碍的儿童与青少年、慢性疾病、老人以及癌症患者等。
艺术类作业活动包括音乐、绘画、舞蹈、戏剧、书法、诗歌等,本节仅介绍音乐、绘画、书法、舞蹈。
一、音乐作业音乐作业活动就是运用音乐通过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与进行功能训练。
四千多年前古埃及就运用音乐为患者减轻疼痛,称"音乐就是灵魂之药"。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应用音乐疗法,并于1988年开设音乐治疗专业,1989年成立中国音乐治疗学会。
音乐类作业活动包括音乐欣赏、乐器演奏与声乐歌唱等。
(一)常用工具及材料各种乐器,如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口琴、小提琴、吉她、笛子、手鼓、架子鼓、二胡等;录音机、电脑、电视机、DVD机、音箱、磁带、光盘、麦克风等。
(二) 代表性活动音乐类作业活动丰富多彩,包括音乐欣赏、各种乐器演奏、声乐歌唱等,本节仅介绍声乐歌唱与乐器演奏。
(三) 活动分析1、声乐歌唱可训练患者呼吸功能,增进患者间的交流,缓解情绪与放松心情,提高治疗积极性与生活的信心,患者多乐于接受,可选用集体卡拉OK方式进行, 活动成分有:(1) 演唱前热身:演唱前进行热身准备活动,主要针对颈部、胸廓、肩背舒展放松。
完全呼吸运动法: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肋骨处;缓缓地吸气,感觉腹部慢慢鼓起,尽可能使空气充满肺部的每一个角落;当吸气吸到双肺的最大容量时,再缓缓地呼气,先放松胸上部,再放松胸下部与腹部,最后收缩腹肌,把气完全呼净。
(2) 发声练习:以中声区训练为主,进行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呼吸时间:深吸气之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缓慢呼出。
2、乐器演奏可根据不同乐器操作的难易程度、患者对乐器的掌握程度以及功能状况选择不同的乐器。
吉她等弦乐器演奏可改善手的灵活性与心理功能;敲打手鼓等击打乐器可改善手的灵活性与上肢关节活动范围;吹笛子等管乐器可提高呼吸功能与改善手的灵活性。
合奏可帮助患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加强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解决心理问题,改善精神状况。
(四) 活动的选择1、活动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训练的目的与方式进行选择,如手灵活性稍差的患者选用击打乐器。
2、环境的选择在相对独立与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训练。
(五) 注意事项1、所选择的乐曲一定要适合患者功能训练需要,如选用摇滚乐来训练只会使情绪激动者更加兴奋。
2、治疗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集体治疗时注意控制相互间的不利影响。
绘画就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
绘画疗法就是一种运用绘画治疗。
二、绘画作业绘画就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
绘画疗法就是一种运用绘画治疗疾病与进行功能训练的方法,就是心理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
绘画作业活动通过作品的创作过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患者内心压抑的矛盾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缓解与满足。
绘画作业包括欣赏与自由创作两方面,按使用的材料分为中国画、油画、壁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等;按题材内容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花鸟画、动物画、建筑画、宗教画与风俗画等。
绘画的六要素为"线条、平面、体积、明暗、质感、色彩"。
(一) 常用工具及材料1、常用工具包括画笔,如钢笔、铅笔、毛笔、水粉画笔、水彩画笔、中国画毛笔、木炭条等。
2. 常用材料包括画纸、颜料、调色盒、画夹、直尺、小刀、橡皮、胶纸等。
(二) 代表性活动绘画包括素描、水粉画、水彩画、中国画等,适合于作业治疗的代表性活动有涂色、写生、创作、素描、临摹等。
(三) 活动分析1、素描常用于培养训练视觉思维与发展技能,通过线条的浓淡,或只用单一色调来表现与创造形象。
素描的基本元素为形体结构、形体透视、明暗关系等。
2. 水粉画以水为媒介调与含粉颜料作画,与水彩不同的就是水粉颜料色质不透明,具有较强的遮盖与覆盖底色的能力。
3. 水彩画以水为媒介调与水性颜料作画,包括透明水彩画与不透明水彩画。
4、中国画按照艺术手法可分为工笔、写意与兼工带写三种形式;按艺术分科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
用笔与用墨就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
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
起笔与止笔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住笔不可轻挑。
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钝,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用墨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形体,烘染气氛。
活动成分有:(1) 涂色:简单有趣,能激发患者的兴趣,提高信心。
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与个人爱好选择不同的图画。
选择好图画后,采用彩色铅笔、蜡笔、颜料等在图案上着色。
(2) 写生:写生前,要求患者仔细观察对象,确定作画对象的大小、长短与形态;写生中,先以几何形概括法描绘对象,构好图,安排好所描绘对象的大小位置,再用长线条从整体入手,概括出各大部分的几何形状,逐步描绘各个细部,用手中的铅笔当尺子比划所绘对象的倾斜度、平衡度、高低长短的比例。
(3) 创作:可给予一个命题,让患者独立创作或采用合作方式完成。
给患者提供一张大的白纸,让其随意在白纸上画上自己的想法,可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工合作。
如以《太空》命题进行创作:让患者分别画太阳、星星、银河,可加上自己的想象,使每个患者都参与了活动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促进相互间的交流。
(4) 临摹:临摹前应仔细观察画的内容、布局、色彩、结构等,然后将画放在白纸旁边,照着画上的内容画。
注意要有轻重节奏与粗细、明暗变化,以培养患者的耐心与恒心。
(四) 活动的选择与调整1、工具的选择手功能不佳者可加粗画笔手持的部分,不能抓握者可使用自助工具固定画笔于手上,或通过自助具用头、口或脚进行绘画;不能固定画纸的可使用镇尺或画夹固定。
2、姿势与位置的调整可在坐位、站立位下进行训练,也可调整画纸的位置为平放、斜放、竖放而改变上肢的活动范围。
3、活动方式的调整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绘画方法进行训练,初学者可选素描;有一定基础者可选水彩画、水粉画;上肢协调障碍者选用不需使用颜料与特殊工具进行训练;训练协调性或颜色识别能力可选水彩画、水粉画等。
(五)注意事项1. 绘画前做好准备工作,提供足够的画笔、颜料、画板等。
2、作品不能太复杂,应选择生活中常见或患者比较熟悉的事物进行绘画。
3. 绘画中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精神状况,避免绘画时间较长,过度疲劳。
4. 可在卧位、坐位、立位下进行;对于手功能差的患者,可以利用口、脚或自助具来进行绘画活动。
5、可将患者的作品装入镜框里挂在墙壁上,让患者随时瞧到自己的杰作,增强自信心及作画的兴趣。
三、书法作业书法就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又称"中国书法"。
运用书法来治疗疾病与进行功能训练的方法称为书法疗法。
现代书法包括硬笔书法、软笔书法与篆刻艺术三大类,按字体分楷书、隶书、行书、魏碑、篆书、草书等。
(一) 常用工具及材料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书法的主要工具与材料,笔包括毛笔与硬笔(钢笔、圆珠笔、铅笔、粉笔等),此外还可能需要使用刻刀、字帖、剪刀、镇尺、直尺等。
(二) 代表性活动1、写字姿势写毛笔字一般有坐姿与站姿两种姿势,写小字时以坐姿为主,写大字时以站姿为主。
写钢笔字常用坐姿,与写毛笔字姿势基本相同。
(1) 正确的坐姿需头正、身正、腿展、臂开、足安。
(2) 正确的站姿为头俯、身躬、臂悬、足开。
2、执笔方法毛笔执笔方法、钢笔执笔方法、运腕方法、运笔方法,如图5-12患者佩戴矫形器执毛笔书写。
(三)活动分析1.写字姿势练习书法时,一般有坐姿与站姿两种姿势,坐姿就是以写小字为主,如钢笔字、铅笔字等;站姿就是以写大字为主。
(1)正确的坐姿1) 头正:即头部端正,略微低俯,眼睛瞧着桌面。
2) 身直:即身体背部要挺直,前胸离桌沿有一横拳的距离,上半身腰背力量差,不能挺直的患者,可在她人的帮扶下,立直上半身。
3) 臂开:即两只手臂自然张开,平扑在桌面上,胸前形成一个圆盘,右臂肘关节悬起,前臂放平,肘关节不能悬起者,肘尖可置于桌面上。
画的兴趣。
4)足安:即两只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平踏在地面上,不前伸、后缩,有足下垂或足外翻者可尽量踏地,或穿上特制的矫正鞋。
(2)正确的站姿1) 头俯:即头朝前略俯向桌子,与纸面保持一定距离。
2) 身躬:即身体略向前躬,腰不能挺得太直,要做到自然不紧张,前胸与桌沿保持一定距离。
3) 臂悬:即执笔的右手全部悬空,肘与腕都不能靠在桌子上,左手自然按在纸面上。
4) 足开:即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右脚稍后,身体放松。
站姿对下肢力量差患者的要求较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姿势。
如下肢力量弱,不能站立的患者,为了锻炼下肢的力量与稳定性可先借助高凳或椅子承受部分身体的重力,膝盖弯曲,呈半蹲姿势,随着下肢力量的增加再逐渐减少臀部与凳子或椅子的接触面积,直到最后把凳子或椅子全部移开,患者依然不会跌倒或倾斜。
2. 执笔方法常用的毛笔执笔法为五指执笔法,即:按、压、钩、顶、抵。
(1) 按:大拇指上仰,按在笔杆内侧,由内向外用力。
(2) 压:示指弯曲下俯,压在笔杆外侧,由外向内用力。
(3) 钩:中指弯曲下俯,钩在笔杆外侧,由外向内用力。
(4) 顶:无名指弯曲下俯,指甲肉边际顶在笔杆内侧。
(5) 抵:小拇指弯曲下俯,紧贴无名指,起辅助作用。
3. 运腕方法运腕,就就是写毛笔字时,腕部随着运笔的上提下按、轻重徐疾而作相应摆动的方法,又叫腕法。
写毛笔字,如果仅仅用手指,则力量微弱,范围也受限制,写大一点的字就难以适应。
所以要指、腕、肘三者相互配合,而关键在于发挥腕的力量。
执笔在指,运笔则靠腕,运腕有充分调动全身力量、灵活肘关节,指关节的作用。
运腕的方法主要有四种:(1) 着腕:就就是右手腕直接贴在桌上,适于写蝇头小字。
(2) 枕腕:就就是用左手塾在右腕的下面,或者用竹片(名叫搁臂)作枕来塾起右腕,适于写一般的小字,写稍大一些的字便不适用。
(3) 提腕:就就是用肘部撑在桌面上,使手腕提起来,又叫按肘提腕法。
就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运腕方法。
对于患者,如果就是初学写字,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适宜写中字。
(4) 悬腕:就就是腕与整个右臂全部悬空,将活动轴心移到肩上,也称悬臂。
这种方法不适合初学写字与上臂力量差,尤其就是腕关节不灵活的患者,也不大适用于坐势。
选用哪种运腕方法,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坐着写字,主要用提腕法,立势则要用悬腕法。
写小字、中字,可分别采用着腕法、枕腕法、提腕法,写大字则宜用悬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