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封建论翻译

合集下载

柳宗元《封建论》曹冏《六代论》

柳宗元《封建论》曹冏《六代论》

柳宗元《封建论》曹冏《六代论》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民)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势之来,其生人(民)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

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

”夫假物者必争。

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

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故近者聚而为群。

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

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

于是有诸侯之列。

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

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

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民)。

然后天下会于一。

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

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民)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捍城。

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

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

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

《柳宗元文集》●卷三·论

《柳宗元文集》●卷三·论

《柳宗元文集》●卷三·论○封建论(《唐宗室传赞》曰:唐兴,疏属毕王。

至太宗时,与名臣萧等喟然讲封建事,欲与三代比隆。

而魏征、李百药皆谓不然。

颜师古独议建诸侯当少其力,与州县杂治。

由是罢不复议。

至名儒刘秩,目武氏之祸,则谓郡县不可以久安,大抵与曹、陆相上下。

而杜佑、柳宗元深探其本,据古验今,而反复焉。

苏内翰《志林》曰:昔之论封建者,曹元首、陆机、刘颂,及唐太宗时,魏征、李百药、颜师古,其后刘秩、杜佑、柳宗元。

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

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范太史《唐鉴》,亦以公之论为然。

以谓后世如有王者,择守令以治郡县,亦足以致太平,何必封建哉?又武威孔氏曰:韩退之文章过子厚,而议论不及。

子厚作《封建论》,退之所无。

按唐之藩镇,初非有取于封建之制。

特自天宝之后,安史乱定,君臣幸安,瓜分河北地以授叛将。

护养孽萌,以成祸根。

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庭,其与《春秋》所谓诸侯强而王室弱之患等。

至元和间,为朝廷扰,无虚日,公目击其祸之至此也,推原封建出于势之不得已,而犹惜乎唐之不能悉置守宰,而使强藩悍将为中国扰也。

唐史臣详取公之论,以为世鉴,诚知言哉。

作之年月未详。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重校无二之字。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势之来,(一有则字。

)其生人之初乎?(一无生字。

)不初,无以有封建。

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说文》云:榛,丛也。

)鹿豕犭丕犭丕,(《篇韵》无犭丕字,疑当为亻丕。

亻丕,有力也。

一曰:狸子曰亻丕,疑作丕。

《楚辞》:逐人丕丕。

注:丕丕,走貌。

犭丕,音丕。

)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

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

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新唐书柳宗元传翻译

新唐书柳宗元传翻译

新唐书柳宗元传翻译新唐书柳宗元传翻译新唐书中《柳宗元传》讲述什么呢?《柳宗元传》翻译是什么呢?柳宗元是唐代时期博学多才的诗人。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传》翻译,欢迎阅读!《柳宗元传》翻译: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精心削减,缜密细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今陕西)县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803),柳宗元任监察御史.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用事,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行走文章.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凄侧哀婉.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为成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子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柳宗元传》原文: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

柳宗元在《封建论》

柳宗元在《封建论》

柳宗元在《封建论》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

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

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 前三段翻译:尧、舜、禹、汤的事离我们很远了,到了周代记载就很详备了。

周朝占有天下,把土地象剖瓜一样分割开来,设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了许多诸侯。

诸侯国象繁星似地罗列,四面遍布在大地上,集结在周天子的周围,就象车轮围绕着中心运转,就象辐条集中于车毂;诸侯聚合起来就去朝见天子,分散开来就是守卫疆土的臣子、朝廷的捍卫者。

但是往下传到周夷王的时候,破坏了礼法,损害了尊严,天子只得亲自下堂去迎接朝见的诸侯。

传到周宣王的时候,他虽然倚仗着复兴周王朝的功德,显示出南征北伐的威风,终究还是无力决定鲁君的继承人。

这样日渐衰败下去,直到周幽王、周厉王,后来周平王把国都向东迁移到洛邑,把自己排列在诸侯同等地位上去了。

《封建论》原文翻译赏析【柳宗元】散文

《封建论》原文翻译赏析【柳宗元】散文

《封建论》原文翻译赏析【柳宗元】散文这是作者在参加王叔文等领导的革新失败后,在被贬期间写的一篇政论文章。

这里所说的“封建”,指的是我国古代实行过的“封国士,建诸侯”的分封制,与现在所说的封建社会的“封建”含义不同。

这篇政论文章的论题是“封建制”的存废,及其与郡县制的优劣。

但其内容远远超过了这个范围。

作者以周、秦、汉、唐四代史实作依据,论证了“封建制”的弊端:裂土分国,常形成“末大不掉”的局面,“继世而理”,不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世大夫世食禄邑,堵塞贤者发挥才能的机会,指出郡县制代替“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肯定了秦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的进步性。

论文中多论古事,但实质是借以针贬中唐时期藩镇割据的现实。

这些都反映了作者维护国家统一,重视“生人之意”的政治思想。

柳宗元塑像【原文】天地果无初[1]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2]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3]?曰[4]: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5]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6]不可也。

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

封建,非圣人意[7]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8],鹿豕狉狉[9],人不能搏噬[10],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11],荀卿[12]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13]。

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14]者而听命焉。

其智而明者,所伏[15]必众。

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16]:由是君长刑政[17]生焉。

故近[18] 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19]。

又有大者[20],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21]。

于是有诸侯之列[22],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

于是有方伯、连帅[23]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24],然后天下会于一[25]。

文言文柳宗元《封建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柳宗元《封建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封建论[唐]柳宗元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

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①,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

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

”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

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

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

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

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

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

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②,不闻延祚。

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

”是大不然。

夫天下之道,斯得人者也。

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

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

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名师讲题】《通鉴纪事本末 七国之叛》柳宗元《封建论》(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名师讲题】《通鉴纪事本末 七国之叛》柳宗元《封建论》(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小题。

文本一: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

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

至吴,吴王①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

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

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问吴使者。

吴王恐,始有反谋。

后使人为秋请,文帝复问之,使者对曰:“王实不病。

汉系治使者数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

夫‘察见渊中鱼,不祥’。

唯上弃前过,与之更始。

”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

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

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②,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③共禁弗予。

如此者四十余年。

晁错数上书言吴过,可削。

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

及景帝即位,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

封三庶孽,分天下半。

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

文帝弗忍,因赐几杖。

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

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文本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无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注】①吴王:刘涛,汉高祖侄子,公元前195年封为吴王,其封地为吴国,后联合楚、赵等七国发动叛乱,失败后,逃到东越被杀。

②践更:受钱代人服徭役。

③讼, 通“容”,包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B.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C.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D.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系治,囚禁审理,“治”与《谏逐客书》中“至今治强”的“治”含义不同。

封建论的原文注释与译文

封建论的原文注释与译文

封建论的原文注释与译文(原创版)目录一、引言:概述封建论的内容和背景二、封建论原文:概述封建论的原文三、封建论注释:对封建论中的难懂词汇和句子进行注释四、封建论译文:对封建论进行翻译五、封建论的观点:分析封建论的主要观点六、结论:总结封建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正文一、引言《封建论》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论文,主要论述了封建制度的产生、演变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这篇文章通过对封建制度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封建论原文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

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

三、封建论注释1.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柳宗元质疑天地是否真的有起点。

2.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柳宗元对人类的起源也表示怀疑。

3.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柳宗元认为有起点更接近事实。

4.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柳宗元认为通过封建制度可以明白这个道理。

5.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柳宗元提到古代贤明的帝王都无法废除封建制度。

6.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柳宗元认为不是这些帝王不想废除封建制度,而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允许。

7.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柳宗元认为封建制度的产生与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关。

8.封建,非圣人意也:柳宗元认为封建制度并非圣人的意愿。

9.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柳宗元描述了人类最初的生活状态。

四、封建论译文天地真的有起点吗?我不知道。

人类真的有起点吗?我也不知道。

那么,哪个更接近事实呢?我认为有起点这个说法更接近事实。

柳宗元《封建论》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封建论》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封建论》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

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②,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

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

”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

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

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

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

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

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而后有天子。

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

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

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注)①封建:指封国土、建诸侯。

②狉狉,野兽成群走动的样子。

译文:自然界果真没有原始阶段吗?我不得而知。

人类果真有原始阶段吗?我也不得而知。

那么,有或没有哪一种说法接近实际情况呢?我认为:有原始阶段这种说法接近实际情况。

封建论的原文注释与译文

封建论的原文注释与译文

封建论的原文注释与译文(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概述《封建论》及其作者柳宗元二、正文一、引言:《封建论》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所作,是他关于封建制度的一篇论述。

文章从天地、人类起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封建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与局限性,最终得出封建制度并非圣人意志,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

二、正文:1.对“天地果无初乎?”的探讨柳宗元在文章开篇便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天地果无初乎?”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头无法追溯,无法得知宇宙的起源。

但他倾向于认为有原始阶段,因为从封建制度来看,这种制度经历了古代贤明的帝王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统治,没有谁能将其废除。

2.对“生人果有初乎?”的探讨柳宗元接着探讨了“生人果有初乎?”的问题。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从草木榛榛、鹿豕狉狉的原始状态逐渐演化为文明社会。

封建制度的产生正是这种发展的必然结果。

3.封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柳宗元通过回顾封建制度的历史,认为封建制度并非圣人意志,而是事物发展的趋势所导致。

从封建制度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帝王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封建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夏商西周的封建制度,到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再到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封建制度不断发展和演变。

4.封建制度的影响与局限性封建制度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维护了长期的社会稳定,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然而,封建制度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等级制度、世袭制度等,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5.结论:封建制度的历史意义及柳宗元的观点封建制度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制度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明确表示,封建制度并非圣人意志,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柳宗元《封建论》原文及赏析

柳宗元《封建论》原文及赏析

柳宗元《封建论》原文及赏析(2)柳宗元《封建论》原文及赏析作品评柳宗元写《封建论》的时候,唐初以来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利弊得失问题的争论,基本上已经平息。

唐太宗以后几代皇帝,不再提这个问题。

偶尔还有主张恢复封建制的论调出现(如学者刘秩见武氏之祸,而说郡县不可以久安),也微不足道。

韩愈常有与柳宗元论题相同而论点各异的文章,但没有写过关于封建制问题的文章。

爱作“韩柳优劣论”的人便说:“韩退之文章过子厚,而议论不及;子厚作《封建论》,退之所无。

”(柳集补注引宋孔平仲说)其实,这正反映了当时这个问题已不存在多大的争论,有识之士(包括在位的皇帝和当政的宰相)已认识到郡县制已不可能再向封建制逆转。

韩柳所处时代,藩镇割据,节度使父子相承,朝廷鞭长莫及,形成了小封建的局面。

韩愈同柳宗元一样,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拥护者,当然也是不会赞成恢复封建制的。

《封建论》首先提出,封建制的建立,不是出于圣人的本意,而是迫于“势”,即形势。

这形势是政治形势。

柳宗元所说的圣人,不是儒家所尊崇的孔子那样的圣人,那时儒家还没有出现。

他说的是“古圣王”,指尧、舜、、汤、文、武,他统称为圣人,亦即周以前及周初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君王。

古圣王依靠封建制维护统治的权力,没有诸侯的拥戴,他们坐不稳王位。

所以他们赞成封建制,完全出于私心,《封建论》指出他们是“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

但是,诸侯各霸一方,分享统治权力,而且日趋强大,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成为古圣王的直接威胁。

这时封建制又成为他们的心腹之患,虽欲去之而力有不逮。

所以文章一再强调,三次提出,“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因此郡县制代替封建制,是历史一大变革,柳宗元将二者的区别,归结为“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

意思就是说,“得人”与否是两种制度的分界线。

封建制用人惟私(地方世袭制),而郡县制用人惟公(中央任命制)。

他虽然没有明指封建制与郡县制区分的实质,就是地方分权制与中央集权制的对立,如顾亭林在《郡县论》一文中直截了当地说,“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中考文言文《封建论》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封建论》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封建论》全文详细翻译导读:封建论作者:柳宗元自然界果真没有原始阶段吗?我没法知道。

人类果真有原始阶段吗?我也没法知道。

那么,(有或没有原始阶段)哪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呢?我认为:有原始阶段这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

怎么知道这一点呢?从“封国土、建诸侯”的封建制就可以明白。

那种封建制,经历了古代贤明的帝王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没有谁能把它废除掉。

不是不想把它废除掉,而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不允许,这种形势的产生,大概是在人类的原始阶段吧?不是原始阶段的那种形势,就没有可能产生封建制。

实行封建制,并不是古代圣人的本意。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

封建,非圣人意也。

人类在他的原始阶段跟万物一起生存,那时野草树木杂乱丛生,野兽成群四处奔走,人不能象禽兽那样抓扑啃咬,而且身上也没有毛羽来抵御严寒,不能够光靠自身来供养自己、保卫自己。

荀卿说过:“人类一定要借用外物作为自己求生的工具。

”借用外物来求生的必然会相争,争个不停,一定会去找那能判断是非的人而听从他的命令。

那又有智慧又明白事理的人,服从他的人一定很多;他把正确的道理告诉那些相争的人,不肯改悔的,必然要惩罚他,使他受痛苦之后感到惧怕,于是君长、刑法、政令就产生了。

这样附近的人就聚结成群,分成许多群以后,相互间争斗的规模一定会大,相争的规模大了就会产生军队和威望。

这样,又出现了更有威德的人,各个群的首领又去听从他的命令,来安定自己的部属。

于是产生了一大批诸侯,他们相争的规模就更大了。

又有比诸侯威德更大的人,许多诸侯又去听从他的命令,来安定自己的封国。

于是又产生了方伯、连帅一类诸侯领袖,他们相争的规模还要大。

这就又出现了比方伯,连帅威德更大的人,方伯、连帅们又去听从他的命令,来安定自己的老百姓,这以后天下便统一于天子一人了。

文言文封建论翻译

文言文封建论翻译

夫封建者,天子之土也。

天子者,诸侯之君也。

诸侯者,大夫之主也。

大夫者,士之师也。

士者,国之良也。

国之良,所以守国之常也。

天子之封建,所以制诸侯也。

诸侯之封建,所以制大夫也。

大夫之封建,所以制士也。

士之封建,所以守国之常也。

封建之制,所以正天下也。

天下者,国家之大也。

国家者,天下之根本也。

根本不固,天下不宁。

故封建之制,所以正天下也。

夫封建之制,非一成不变之制也。

时移世易,封建之制亦宜变。

古者封建,诸侯各守其土,不敢越境。

今者封建,诸侯虽守其土,然各有分地,不得擅作威福。

此封建之制之变也。

夫封建之制,所以定天下也。

天下定,则国家安。

国家安,则百姓乐。

百姓乐,则君臣和。

君臣和,则天下大治。

故封建之制,所以定天下也。

然封建之制,亦非尽善尽美也。

有诸侯之强,有大夫之横。

诸侯之强,则能制天子;大夫之横,则能制诸侯。

此封建之制之弊也。

夫封建之制,所以制诸侯也。

诸侯制,则天子安。

天子安,则天下宁。

天下宁,则国家固。

故封建之制,所以制诸侯也。

然封建之制,亦非无弊也。

诸侯之强,则能侵夺百姓;大夫之横,则能扰乱天下。

此封建之制之过也。

夫封建之制,所以守国之常也。

国之常,所以保国之本也。

保国之本,所以安天下也。

故封建之制,所以守国之常也。

封建之制,有得失之辨。

得者,天下大治;失者,天下大乱。

故封建之制,不可不慎也。

今之世,封建之制,已失其本。

诸侯各据一方,大夫各自为政。

士无国君之托,民无君上之恩。

此封建之制之失也。

夫封建之制,宜变而不变,其弊将日深。

诸侯之强,将日盛;大夫之横,将日甚。

此封建之制之危也。

夫封建之制,所以正天下也。

正天下,必先正封建。

封建不正,天下不宁。

故宜变封建之制,以正天下。

封建之制,变之者,非一日之功。

必先正诸侯,然后正大夫。

正大夫,然后正士。

正士,然后正民。

正民,然后天下大治。

此封建之制之变也。

《封建论》翻译:封建制度,是天子的土地。

天子,是诸侯的君主。

诸侯,是大夫的主人。

大夫,是士的导师。

士,是国家的良才。

封建论原文及翻译

封建论原文及翻译

封建论原文及翻译柳宗元是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封建论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封建论唐代:柳宗元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

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

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

”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

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

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

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

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

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

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

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

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封建论的原文注释与译文

封建论的原文注释与译文

封建论的原文注释与译文摘要:一、全文概述二、封建论的背景及意义三、封建论的主要内容四、封建论的原文注释五、封建论的译文六、封建论的现实意义与应用正文:【一、全文概述】《封建论》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韩愈所作的一篇论述封建制度的文章。

文章通过对封建制度的深入剖析,表达了韩愈对封建制度的深刻认识和担忧。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从封建制度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原文注释、译文以及现实意义与应用进行论述。

【二、封建论的背景及意义】《封建论》创作于唐代,当时正值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

韩愈通过对封建制度的反思,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并对国家政治、社会风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封建论的主要内容】《封建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封建制度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韩愈认为封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同时也存在着权力过于分散、诸侯割据等问题。

【四、封建论的原文注释】封建论原文中的一些古文词语和表达,需要进行注释以便于现代读者理解。

例如:“封建者,天下之大防也”,“封建而治,治久必乱”等。

【五、封建论的译文】将封建论的原文进行现代汉语翻译,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例如:“封建制度是天下最大的防御措施”,“封建制度实行久了,必然会导致混乱”。

【六、封建论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封建论虽然论述的是古代的封建制度,但其观点和思想对现代社会仍具有很大的启示。

文章提醒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封建制度,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历史的发展,时刻保持改革与创新的精神。

综上所述,《封建论》是一篇具有深刻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章。

封建论及其译文

封建论及其译文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 则理平矣。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 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魏之承汉二百祀,大 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今天国家完全实行郡县制,不断地任命郡县长官,这种情况是肯 定不能改变了。只要好好地控制军队,慎重地选择地方官吏,那 么政局就会安定了。有人又说:“夏、商、周、汉四代实行封建 制,他们统治的时间都很长久,而秦朝实行郡县制,统治的时间 却很短。”这更是不懂得治理国家的人说的话。魏继承汉朝,分 封贵族的爵位仍然实行封建制;西晋继承魏,因袭旧制不加改变, 但魏和晋都很快就衰亡了,没听说有国运长久的。唐朝纠正魏晋 的过失改变了制度,享国已近二百年,国家基业更加巩固,这与 分封诸侯又有什么关系呢?
封建论及其译文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 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 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有的人说:“封建制的世袭君长,一定会把他管 辖的地区当作自己的土地尽心治理,把他管辖的老百 姓当作自己的儿女悉心爱护,使那里的风俗变好,把 那里的政治治理好,这样施行教化就比较容易。郡县 制的州县地方官,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一心只想升 官罢了,怎么能把地方治理好呢?”我认为这种说法 也是不对的。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 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 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 周事然也。
周朝的情况,毫无疑问地可以看清楚了:诸侯骄 横,贪财好战,大致是政治混乱的国家多,治理得好 的国家少。诸侯的霸主不能改变乱国的政治措施,天 子无法撤换不称职的诸侯国的君主,真正爱惜土地爱 护人民的诸侯,一百个中间也没有一个。造成这种弊 病的原因在于封建制,不在于政治方面。周朝的情况 就是如此。

柳宗元《封建论》原文及赏析

柳宗元《封建论》原文及赏析

柳宗元《封建论》原文及赏析作品评柳宗元写《封建论》的时候,唐初以来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利弊得失问题的争论,基本上已经平息。

唐太宗以后几代皇帝,不再提这个问题。

偶尔还有主张恢复封建制的论调出现(如学者刘秩见武氏之祸,而说郡县不可以久安),也微不足道。

韩愈常有与柳宗元论题相同而论点各异的文章,但没有写过关于封建制问题的文章。

爱作“韩柳优劣论”的人便说:“韩退之文章过子厚,而议论不及;子厚作《封建论》,退之所无。

”(柳集补注引宋孔平仲说)其实,这正反映了当时这个问题已不存在多大的争论,有识之士(包括在位的皇帝和当政的宰相)已认识到郡县制已不可能再向封建制逆转。

韩柳所处时代,藩镇割据,节度使父子相承,朝廷鞭长莫及,形成了小封建的局面。

韩愈同柳宗元一样,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拥护者,当然也是不会赞成恢复封建制的。

《封建论》首先提出,封建制的建立,不是出于圣人的本意,而是迫于“势”,即形势。

这形势是政治形势。

柳宗元所说的圣人,不是儒家所尊崇的孔子那样的圣人,那时儒家还没有出现。

他说的是“古圣王”,指尧、舜、、汤、文、武,他统称为圣人,亦即周以前及周初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君王。

古圣王依靠封建制维护统治的权力,没有诸侯的拥戴,他们坐不稳王位。

所以他们赞成封建制,完全出于私心,《封建论》指出他们是“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

但是,诸侯各霸一方,分享统治权力,而且日趋强大,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成为古圣王的直接威胁。

这时封建制又成为他们的心腹之患,虽欲去之而力有不逮。

所以文章一再强调,三次提出,“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因此郡县制代替封建制,是历史一大变革,柳宗元将二者的区别,归结为“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

意思就是说,“得人”与否是两种制度的分界线。

封建制用人惟私(地方世袭制),而郡县制用人惟公(中央任命制)。

他虽然没有明指封建制与郡县制区分的实质,就是地方分权制与中央集权制的对立,如顾亭林在《郡县论》一文中直截了当地说,“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名师讲题】苏辙《六国论》柳宗元《封建论》(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名师讲题】苏辙《六国论》柳宗元《封建论》(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二邑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节选自苏辙《六国论》)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封建论翻译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著名的唐代诗人柳宗元对于封建制度有着怎样的看法呢?而文学作品《封建论》将陈述柳宗元的观点。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封建论》翻译,欢迎阅读!柳宗元《封建论》原文: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

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

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

”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

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

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

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

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

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

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

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

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

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

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

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

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

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

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

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

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

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

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

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

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

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

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

”是大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

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

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

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

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

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柳宗元《封建论》翻译:自然界果真没有原始阶段吗?我没法知道。

人类果真有原始阶段吗?我也没法知道。

那么,(有或没有原始阶段)哪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呢?我认为:有原始阶段这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

怎么知道这一点呢?从“封国土、建诸侯”的封建制就可以明白。

那种封建制,经历了古代贤明的帝王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没有谁能把它废除掉。

不是不想把它废除掉,而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不允许,这种形势的产生,大概是在人类的原始阶段吧?不是原始阶段的那种形势,就没有可能产生封建制。

实行封建制,并不是古代圣人的本意。

人类在他的原始阶段跟万物一起生存,那时野草树木杂乱丛生,野兽成群四处奔走,人不能像禽兽那样抓扑啃咬,而且身上也没有毛羽来抵御严寒,不能够光靠自身来供养自己、保卫自己。

荀卿说过:“人类一定要借用外物作为自己求生的工具。

”借用外物来求生的必然会相争,争个不停,一定会去找那能判断是非的人而听从他的命令。

那又有智慧又明白事理的人,服从他的人一定很多;他把正确的道理告诉那些相争的人,不肯改悔的,必然要惩罚他,使他受痛苦之后感到惧怕,于是君长、刑法、政令就产生了。

这样附近的人就聚结成群,分成许多群以后,相互间争斗的规模一定会大,相争的规模大了就会产生军队和威望。

这样,又出现了更有威德的人,各个群的首领又去听从他的命令,来安定自己的部属。

于是产生了一大批诸侯,他们相争的规模就更大了。

又有比诸侯威德更大的人,许多诸侯又去听从他的命令,来安定自己的封国。

于是又产生了方伯、连帅一类诸侯领袖,他们相争的规模还要大。

这就又出现了比方伯,连帅威德更大的人,方伯、连帅们又去听从他的命令,来安定自己的老百姓,这以后天下便统一于天子一人了。

因此先有乡里的长官而后有县的长官,有了县的长官而后有诸侯,有了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了方伯、连帅而后才有天子。

从最高的天子到乡里的长官,那些对人民有恩德的人死了,人们一定会尊奉他们的子孙为首领。

所以说封建制的产生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尧、舜、禹、汤的事离我们很远了,到了周代记载就很详备了。

周朝占有天下,把土地像剖瓜一样分割开来,设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了许多诸侯。

诸侯国像繁星似地罗列,四面遍布在大地上,集结在周天子的周围,就像车轮围绕着中心运转,就像辐条集中于车毂;诸侯聚合起来就去朝见天子,分散开来就是守卫疆土的臣子、朝廷的捍卫者。

但是往下传到周夷王的时候,破坏了礼法,损害了尊严,天子只得亲自下堂去迎接朝见的诸侯。

传到周宣王的时候,他虽然倚仗着复兴周王朝的功德,显示出南征北伐的威风,终究还是无力决定鲁君的继承人。

这样日渐衰败下去,直到周幽王、周厉王,后来周平王把国都向东迁移到洛邑,把自己排列在诸侯同等地位上去了。

从那以后,问周天子传国九鼎的轻重的事情出现了,用箭射伤天子肩膀的事情出现了,讨伐天子大臣凡伯、逼迫天子杀死大夫苌弘这样的事情也出现了,天下大乱,再没有把天子看作天子的了。

我认为周王朝丧失统治力量已经很久了,只不过还在公侯之上保存着一个空名罢了!这岂不是诸侯势力太强大而指挥不动,就像尾巴太大以至摇摆不动所造成的过失吗?于是周王朝的统治权分散到十二个诸侯国,后来又合并为七个强国,王朝的权力分散到陪臣掌政的国家,最后被很晚才封为诸侯的秦国灭掉。

周朝败亡的原因,大概就在这里了。

秦朝统一了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

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

但没过几年便天下大乱,那是有原因的。

它多次征发数以万计的百姓服役,使刑法越来越残酷,耗尽了财力。

于是那些扛着锄木棍被责罚防守边境的人们,彼此递个眼色就联合起来,怒吼着汇合成群,奋起反秦。

那时有造反的老百姓而没有反叛的官吏,老百姓在下怨恨秦王朝;官吏在上惧怕朝廷。

全国四面八方互相配合,杀郡守劫县令的事情在各地同时发生。

错误在于激起了人民的怨恨,并不是郡县制的过失。

汉朝统一了全国之后,纠正秦朝的错误,沿袭周朝的封建制,分割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和功臣为诸侯王。

但没有几年,为了平息诸侯国的叛乱便闻命奔赴镇压,以至连救死扶伤都来不及,汉高祖刘邦被围困在平城,被飞箭射伤,如此衰落不振达三代之久。

后来由于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并由朝廷命官管理诸侯国。

但是汉朝开始恢复封建制的时候,诸侯国和郡县各占一半疆域,那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而没有反叛的郡县,秦朝郡县制的正确性也已经明白清楚了。

继汉朝而称帝的,就是再过一百代,郡县制比封建制优越,也是可以知道的。

唐朝建立以后,设置州县,任命州县的长官,这是它做得正确的地方。

但还是有凶暴狡猾的人不时起来叛乱、侵州夺县的情况出现,过失不在于设置州县而在于藩镇拥有重兵,那时有反叛的藩镇将领而没有反叛的州县长官。

郡县制的建立,确实是不能改变的。

有的人说:“封建制的世袭君长,一定会把他管辖的地区当作自己的土地尽心治理,把他管辖的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儿女悉心爱护,使那里的风俗变好,把那里的政治治理好,这样施行教化就比较容易。

郡县制的州县地方官,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一心只想升官罢了,怎么能把地方治理好呢?”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

周朝的情况,毫无疑问地可以看清楚了:诸侯骄横,贪财好战,大致是政治混乱的国家多,治理得好的国家少。

诸侯的霸主不能改变乱国的政治措施,天子无法撤换不称职的诸侯国的君主,真正爱惜土地爱护人民的诸侯,一百个中间也没有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