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

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学号:

姓名:

2 016 年8月16

报告正文

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次实验。注意:此时,在设置“动电位扫描”控制参数时,应设置回扫电流密度:1mA/cm2。在测量中,当回扫曲线与正扫曲线;

7)待实验结束后,取下电极接线夹头,取出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观察工作电极表

面腐蚀形态。然后,清洗电解池和盐桥(测试溶液端内、外侧),将工作电极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放入干燥器备用。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1 实验结果

图1-1金属在0.5mol/L H2SO4及0.5mol/L H2SO4+0.5mol/LNaCl中的开路电位图1-2金属在0.5mol/LH2SO4及0.5mol/L H2SO4+0.5mol/LNaCl中的阳极极化曲线

表1-1 工作电极在0.5mol/L H2SO4及0.5mol/L H2SO4+0.5mol/LNaCl中的开路电位和特征值

开路电位ϕcp i cp i pϕpϕtp

0.5mol/L H2SO4-0.44283 -0.34824 1.69644E-3 1.02569E-5 0.43837 0.85427

0.5mol/L

H2SO4+0.5mol/LNaCl

-0.49962 -0.32858 2.09853E-3 6.04628E-5 0.12504 0.26698 5.2 分析与讨论

5.2.1 ϕ~i曲线图分析

当工作电极在0.5mol/L H2SO4溶液中时,由图1-2及表1-1的特征值可知,从腐蚀电位

c

ϕ开始,金属的溶解规律呈现活性溶解规律,当电位达到-0.44283时电流随电位的增大而增大,基本符合tafel方程;当电极电位正移到钝化电位ϕcp=-0.34824时,金属表面开始发生突变,由活态向钝态变化,此时电流随电位正移而急剧下降直至电位达到稳定钝化电位即ϕp =0.43837,与钝化电位ϕcp相对应的阳极电流密度称为钝化电流密度i cp =1.69644E-3;当

告正文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实验日期: 2016年8 月10日 编号NO : 2 开始时间: 14时 30 分; 结束时间:16 时30 分; 实验题目:电镀 同 组 者:陈有健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梯形槽的使用方法;

2. 了解电镀溶液的分散能力、电流效率的测定方法;

3. 了解电镀溶液中添加剂的作用和杂质对镀层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称为电解。电镀属于电解,是一种电化学沉积过程,是指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以欲镀金属或其它惰性导体为阳极,通过电解作用,阴极镀件表面上沉积出金属,获得牢固的金属膜的过程。

(一)梯形槽实验原理

梯形槽也叫赫尔槽,其形状如图II-13-1所示。槽的容积有三种,即l L 、267 mL 和250 mL 。由于槽中阴阳极放置不平行,故阴极上各部分电流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离阳极近的近阴极端,电流密度较高,在另一端电流密度较低。通过大量实验,对267 mL 的梯形槽而言,得到一个在阴极各部分电流密度分布的经验公式(II-13-1),即

(5.1 5.24log )K D I L =⨯- (II-13-1)

式中:D k 为阴极上某点的电流密度(A/dm 2);I 为实验时的电流强度(A);L 为阴极上该点距近阴极端的距离(cm)。

图 II-13-1 梯形槽

(二)镀液分散能力的测定原理

镀液的分散能力是指电解液所具有的使镀层厚度均匀分布的能力。测定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不同用来表达分散能力的公式也不同。因此,为了比较不同镀液分散能力的大小,必须采用同一种方法测量才有意义。本实验采用远阴极和近阴极的方法(图II-13-2),远阴极和近阴极与阳极的距离比为L 2/L 1等于K ,

用这种方法所测得的分散能力可用下式(II-13-2)表达:

12

100%1

p m K m T K -

=⨯- (II-13-2)

式中p T 为分散能力(%);K 为远阴极和近阴极与阳极距离之比;1m 、2m 为近阴极上和远阴极上金属的增重。

图II-13-2 测定分散能力的电镀槽

(三)电镀效率的测定原理

根据法拉弟定律,在电镀镍时,通过电镀槽的电量若为l F (96500 C ),则应得镍镀层0.5 mol (58.69/2

g )。而实际上沉积的镍不到0.5 mol ,这是由于在电镀过程中,阴极上进行的反应不只是Ni 2++2e -

= Ni ,

还有2H ++2e -

= H 2副反应的存在,使得用于沉积金属的电流只是通过总电流的一部分,而其余部分消耗在副反应上,所以电流效率达不到100%。电流效率计算公式(II-13-3)如下:

100%100%Q W W Q η=⨯=⨯实

理总

II-13-3

图II-13-3 测量电流效率线路图

报告正文

4

告正文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实验日期: 2016年 8 月11 日 编号NO : 4 开始时间:14 时30 分; 结束时间:15 时30 分;

实验题目:复相催化甲醇分解

同 组 者:陈有健

一、实验目的

1. 测量甲醇分解反应中ZnO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了解反应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2. 熟悉动力学实验中流动法的特点;掌握流动法测定催化剂活性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

催化剂的活性是催化剂催化能力的量度,通常用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催化剂对反应物的转化百分率来表示。复相催化时,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所以催化剂比表面(单位质量催化剂所具有的表面积)的大小对活性起主要作用。评价测定催化剂活性的方法大致可分为静态法和流动法两种。静态法是指反应物不连续加入反应器,产物也不连续移去的实验方法;流动法则相反,反应物不断稳定地进入反应器发生催化反应,离开反应器后再分析其产物的组成。使用流动法时,当流动的体系达到稳定状态后,反应物的浓度就不随时间而变化。流动法操作难度较大,计算也比静态法麻烦,保持体系达到稳定状态是其成功的关键,因此各种实验条件(温度、压力、流量等)必须恒定,另外,应选择合理的流速,流速太大时反应物与催化剂接触时间不够,反应不完全,流速太小则气流的扩散影响显著,有时会引起副反应。

本实验采用流动法测量ZnO 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对甲醇分解反应的催化活性。近似认为该反应无副反应发生(即有单一的选择性),反应式为:

CH 3OH(气)

催化剂

ZnO CO(气)+2H 2(气)

反应在图2-23-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进行。氮气的流量由毛细管流速计监控,氮气流经预饱和器、饱和器,在饱和器温度下达到甲醇蒸气的吸收平衡。混合气进入管式炉中的反应管与催化剂接触而发生反应,流出反应器的混合物中有氮气、未分解的甲醇、产物一氧化碳及氢气。流出气前进时为冰盐冷却剂致冷,甲醇蒸气被冷凝截留在捕集器中,最后由湿式气体流量计测得的是氮气、一氧化碳、氢气的流量。如若反应管中无催化剂 则测得的是氮气的流量。根据这两个流量便可计算出反应产物一氧化碳及氢气的体积,据此,可获得催化剂的活性大小。

图2-23-1 氧化锌活性测量装置

1-氮气钢瓶;2-稳流阀;3-毛细管流速计;4-缓冲瓶;5-预饱和器;6-饱和器;7-反应管;8-管式炉;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