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怎么确定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测定方法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测定方法一、引言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混凝土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能够反映混凝土的硬化程度和强度发展情况。
因此,正确测定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对于评价混凝土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测定方法。
二、初凝时间测定方法1. 实验原理混凝土在掺入水泥后,由于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胶体物质。
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凝土逐渐变得坚硬,并最终达到完全硬化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经历了液态、塑性、半固态和固态四个阶段。
其中,液态阶段到半固态阶段称为初期硬化期。
当混凝土从液态到半固态时,称为初凝。
2. 实验步骤(1)制备试样:按照标准规定制备试样。
(2)安装试验设备:将试样放入压力机内,在压力机上方安装钢球振荡器。
(3)开始振荡:打开钢球振荡器,开始振荡。
(4)观察试样变化:当试样表面出现裂纹,且钢球不能再穿过混凝土时,即为初凝时间。
3. 实验注意事项(1)试验室环境应保持稳定,温度和湿度要符合标准要求。
(2)试样制备应按照标准规定进行。
(3)在振荡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有其他干扰因素。
(4)观察试样变化时要仔细观察,确定初凝时间。
三、终凝时间测定方法1. 实验原理混凝土的终凝是指水泥浆体的硬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流动性能的现象。
混凝土终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石胶体物质逐渐形成并逐渐增强。
当胶体物质形成并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混凝土失去流动性能。
因此,测定混凝土终凝时间就是通过检测混凝土流动性能来判断。
2. 实验步骤(1)制备试样:按照标准规定制备试样。
(2)安装试验设备:将试样放入流动度计中。
(3)开始测试:在规定时间内,每隔一定时间测量混凝土的流动度,直到混凝土失去流动性能,此时即为终凝时间。
3. 实验注意事项(1)试验室环境应保持稳定,温度和湿度要符合标准要求。
(2)试样制备应按照标准规定进行。
(3)在测试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有其他干扰因素。
(4)观察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变化时要仔细观察,确定终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的确定

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的确定以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的确定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初凝和终凝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一、混凝土初凝的确定混凝土初凝是指混凝土开始凝结并且失去流动性的时间。
初凝时间的确定对混凝土的施工和成型具有重要意义。
初凝时间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水胶比、水泥种类和掺合料等。
1.1 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质量与胶凝材料总质量的比值。
一般来说,水胶比越大,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越短;反之,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越长。
1.2 水泥种类:不同种类的水泥对初凝时间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硫铝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较短,而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较长。
1.3 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除水泥和骨料之外的材料。
掺合料的类型和掺量都会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产生影响。
常见的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等。
二、混凝土终凝的确定混凝土终凝是指混凝土完全凝结并且达到设计强度的时间。
终凝时间的确定对混凝土的后续处理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终凝时间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水胶比、水泥种类、外界温度和混凝土配合比等。
2.1 水胶比:水胶比对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影响较大。
水胶比越大,混凝土的终凝时间越长;反之,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终凝时间越短。
2.2 水泥种类:不同种类的水泥对终凝时间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硫铝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较长,而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较短。
2.3 外界温度: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有较大影响。
在较低的温度下,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会延长;而在较高的温度下,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会缩短。
2.4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关系。
不同的配合比会对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产生影响。
通常来说,水胶比较小、水泥用量较大的配合比会使混凝土的终凝时间较短。
初凝和终凝时间的确定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初凝时间的合理确定可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从而保证施工质量;而终凝时间的合理确定则可以确保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提供足够的强度支撑。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开始凝结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时间。
初凝时间试验可以通过细观观察混凝土表面光洁度、触摸感和混凝土测试块的定规方法来判断。
1.细观观察法试验原理:观察混凝土表面光洁度、触摸感和水泥浆液滴落速度等现象来判断初凝时间。
设备与试验步骤:用平滑的平板制作混凝土试验块,混凝土试验块呈圆柱形,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制作方法均需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试验块质量充分干燥后,放置在玻璃观察台上进行观察。
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时间。
2.定规法试验原理:用一根金属棒轻轻触摸混凝土表面,试验人员能够感觉到金属棒上的湿痕消失并无吸附时,即初凝时间。
设备与试验步骤:用平滑的平板制作混凝土试验块,混凝土试验块呈圆柱形,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制作方法均需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试验块质量充分干燥后,用一根金属棒轻轻触摸混凝土表面,试验时混凝土试验块应平放在水平台上。
终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完全凝结固化的时间,即混凝土达到最高强度和最佳硬化状态的时间。
终凝时间试验一般通过感应期试验和复合试验来测定。
1.感应期试验试验原理:利用变形计记录混凝土表面形变的变化曲线,观察其在凝固过程中的颤动现象,从而确定终凝时间。
设备与试验步骤:制备混凝土试验块,记录试验块表面的形变曲线,观察试验块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颤动现象,利用变形曲线及颤动现象的变化判断终凝时间。
2.复合试验试验原理:通过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裂缝封闭试验来确定终凝时间。
设备与试验步骤:制备混凝土试验块,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压实试验并记录压力值,观察裂缝封闭情况,当试验块表面的裂缝完全封闭时,即可确定终凝时间。
总结: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主要包括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测定。
初凝时间可以通过细观观察法和定规法来判断;终凝时间可以通过感应期试验和复合试验来测定。
这些试验方法是评价混凝土强度和硬化过程的常用指标,对于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

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混凝土凝结时间是指混凝土从浇筑到具备一定的抗压强度所需要的时间。
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标准对于工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了解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标准对于工程建设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标准一般由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来规定,不同的混凝土用途和工程要求会有不同的凝结时间标准。
一般来说,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包括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两个方面。
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从开始凝结到具备一定强度的时间。
根据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不得早于45分钟,也不得晚于10小时。
而高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会相应延长,一般不得早于1.5小时,也不得晚于12小时。
初凝时间的标准是为了确保混凝土在浇筑后能够及时凝结并具备一定的强度,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终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完全凝结并具备设计强度的时间。
根据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一般不得早于7天,也不得晚于28天。
而高强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则会相应延长,一般不得早于14天,也不得晚于90天。
终凝时间的标准是为了确保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设计强度,以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标准需要严格遵守,否则就会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时间、浇筑方式等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混凝土能够按照标准时间凝结并具备设计强度。
总的来说,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是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建设人员需要深入了解相关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普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普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1. 初凝时间的定义说到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这可是个大事儿!简单来说,初凝时间就是混凝土从可流动的状态开始变得粘稠的那段时间。
就好比你泡一杯茶,刚泡的时候水是热的,茶叶在里面飘荡,而等到水慢慢凉下来,茶叶开始沉底,那就是凝固的过程。
通常呢,普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大约在1到4小时之间,但这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温度、湿度、材料的配比这些因素都能让这个时间变动得像天气预报一样,时晴时雨。
2. 影响初凝时间的因素2.1 温度先说温度吧!混凝土可怕热,天气一热,它就变得特别不稳定,初凝时间会缩短。
这就像你在夏天喝冰镇饮料,咕咚一口下去,感觉清凉透心,没多久就得再加冰块,要不然可就闷了。
冬天则相反,温度一降,混凝土就像个缩头乌龟,凝固的速度变得慢得像龟爬,可能拖到6小时以上呢。
2.2 水泥种类然后是水泥的种类,不同种类的水泥,它们的特性各有千秋。
有的水泥就像个火箭,初凝时间短得惊人;而有的水泥则像个温吞的老爷子,慢慢悠悠,给你来个长跑。
水泥的配比、细度也会直接影响到这个时间,搞不好一不小心就把施工计划给拖后腿。
3. 初凝时间的测试方法说完了影响因素,咱们再聊聊怎么测试初凝时间。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维卡针”测试。
这东西看起来像个小钢针,工作人员会把它放在混凝土中,慢慢按下去。
当针不再沉下去的时候,就说明混凝土初凝了。
听起来简单吧?其实,这过程就像考验你的耐心,越等越想知道结果,简直像等着开饭一样,心里一团乱麻。
3.1 现场测试现场测试的时候可别大意,周围的温度、湿度全得考虑进去。
要不然,你的测试结果就像打麻将时,心里想着清一色,结果却发现是杂花了,那可是非常尴尬的事情。
而且,初凝时间的不同,施工队的节奏也得跟着调整,不能着急,也不能慢吞吞。
3.2 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了解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仅仅是为了施工的顺利进行,更关乎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如果初凝时间掌握不好,混凝土刚浇筑完就出现裂缝,那可真是“自打嘴巴”的一场闹剧了。
525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标准

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是评判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泥初凝时间是指水泥浆混合后开始凝结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浆完全凝结的时间。
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对于水泥的使用以及混凝土的施工具有重要影响。
为确保水泥产品质量,各国都制定了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的标准,以下将介绍525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的标准。
1. 525水泥初凝时间标准水泥初凝时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水泥成分、磨矿方式、烧成温度等。
我国国家标准GB 175-2007《水泥粒度及其特性试验方法》规定525水泥的初凝时间标准为不早于45分钟,不迟于10小时。
这一初凝时间标准旨在保证水泥的使用性能,使其能够适应不同施工环境和工艺要求。
2. 525水泥终凝时间标准水泥的终凝时间,代表了水泥浆完全凝结的时间,这一参数对于混凝土施工至关重要。
GB 175-2007规定了525水泥的终凝时间标准为不早于6小时,不迟于10小时。
这一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水泥的强度发挥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明确的参考和指导。
3. 525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的实际意义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抗压强度发展和工程质量。
初凝时间过早会导致混凝土的施工难度加大,而初凝时间过晚则会延长施工周期。
终凝时间过早会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质量,而终凝时间过晚则不能及时释放模板支撑,影响后期工程进展。
525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的标准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指导水泥生产企业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水泥产品,也可以指导施工单位合理选择材料和控制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
4. 如何确保525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符合标准对于水泥生产企业来说,首要任务是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稳定。
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水泥的成分配比、磨矿工艺和烧成温度,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全面监控和检测,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问题。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需要认真选择合格的水泥产品,并在施工过程中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合理控制水泥浆的搅拌时间和施工环境,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一般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一般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一、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浇筑后开始凝固的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外界温度和加入的外加剂等因素有关。
初凝时间的确定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和后续工序至关重要。
1.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和外加剂等材料的比例关系。
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通常情况下,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初凝时间相对较长。
2.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
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越长。
这是因为水灰比大的混凝土中含水量多,水分的蒸发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初凝时间延长。
3. 外界温度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有着重要影响。
在较高温度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相对较短,而在较低温度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相对较长。
这是因为高温加速了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而低温则减缓了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
4. 外加剂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改性剂,如减水剂、减水剂、增强剂等。
不同类型的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有着不同的影响。
减水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增强剂则可以加速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二、混凝土终凝时间混凝土终凝时间是指混凝土从浇筑开始到完全凝固的时间。
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种类、外界温度和混凝土的厚度等因素有关。
终凝时间的确定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和后续工序同样至关重要。
1. 混凝土配合比与混凝土初凝时间类似,混凝土的配合比同样会影响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一般来说,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终凝时间相对较长。
2. 水泥种类不同种类的水泥具有不同的凝结性能,从而影响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一般来说,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较长,而快硬水泥则终凝时间相对较短。
3. 外界温度与初凝时间类似,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同样有重要影响。
在较高温度下,混凝土的终凝时间相对较短,而在较低温度下,混凝土的终凝时间相对较长。
4. 混凝土的厚度混凝土的厚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对施工进度和混凝土的性能起着关键的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开始凝结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时间点。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浇筑后约2-4小时左右。
在这个时间段内,混凝土的水泥胶凝体开始形成并逐渐增强,但尚未完全硬化。
初凝时间的控制对于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水泥的种类和用量是决定初凝时间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水泥具有不同的凝结特性,某些水泥种类的初凝时间较短,而某些水泥种类的初凝时间较长。
此外,水泥的用量也会对初凝时间产生影响,一般来说,水泥用量越大,初凝时间越短。
环境温度也是影响混凝土初凝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水泥胶凝体的形成速度较快,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会相应缩短;而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水泥胶凝体的形成速度较慢,初凝时间会相应延长。
因此,在施工中需要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调整水泥用量和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合理范围内。
混凝土的配合比也会对初凝时间产生影响。
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砂和骨料的比例关系。
水泥用量的增加会增加混凝土的凝结速度,从而缩短初凝时间;而水的用量的增加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延长初凝时间。
因此,在混凝土的配合设计中,需要根据初凝时间的要求合理选择配合比。
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初凝时间。
首先,可以通过调整水泥的种类和用量来控制初凝时间,选择具有适当初凝时间的水泥种类,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水泥用量。
其次,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来控制初凝时间,合理选择水、水泥、砂和骨料的比例关系。
再次,可以通过控制施工温度来控制初凝时间,例如在高温季节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延缓混凝土的凝结速度。
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测定标准

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测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强度和性能的稳定性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混凝土的初始和终凝时间是评估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因此,制定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测定标准是建设安全、高质量工程的必要措施。
二、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初始和终凝时间测定。
三、术语和定义1. 初始时间:混凝土拌和完成后,从拌和水与混凝土接触开始,到混凝土表面出现明显凝结的时间,称为混凝土的初始时间。
2. 终凝时间:混凝土拌和完成后,到混凝土完全硬化的时间,称为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3. 凝结点:指混凝土表面凝结的第一个点。
4. 判断凝结点的标准:用手指轻轻触摸混凝土表面,若表面出现明显凝结的点,则为凝结点。
5. 测定方法:采用温度计和测定凝结点的方法进行测定。
6. 温度计:用于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7. 水泥: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使用。
8. 拌合料: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使用。
四、设备和仪器1. 温度计2. 钢板3. 手指五、试验过程1. 原料准备a. 水泥、砂、石子应按照设计要求配比,并充分搅拌均匀。
b. 温度计应校准并按国家标准要求使用。
c. 水应清洁、无杂质。
2. 混凝土拌和a. 混凝土拌和应在干燥、平整、清洁的拌和机内进行。
b. 拌和时间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c. 拌和后应迅速将混凝土倒入试块模具中。
3. 初始时间测定a. 用手指轻轻触摸混凝土表面,若表面出现明显凝结的点,则为凝结点。
b. 记录测定时间和混凝土温度。
c. 混凝土初始时间的测定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5分钟内完成。
4. 终凝时间测定a. 在初始时间测定后的4h后,用钢板轻轻振动混凝土表面,若表面不产生凹陷,则为终凝时间。
b. 记录测定时间和混凝土温度。
5. 试验结果处理a. 保留测定记录,并将数据录入试验记录表中。
b. 按照国家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测定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操作规范。
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检测标准

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是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因此,对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检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定义、检测方法、标准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定义1. 混凝土初始时间:混凝土在浇筑后开始凝固、硬化的时间称为混凝土的初始时间。
通常以混凝土拌和完毕后开始计时,一般为2~8小时。
2. 混凝土终凝时间:混凝土完全凝固、硬化的时间称为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通常以混凝土拌和完毕后计时,一般为24~72小时。
三、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检测方法1. 初始时间检测方法:(1)钢针入浆法:将标准钢针垂直地插入混凝土表面,当钢针在混凝土表面不下沉或下沉速度小于5mm/min时,即为初始时间。
(2)电阻法: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电阻值变化来判断混凝土的初始时间。
2. 终凝时间检测方法:(1)压痕法:用钢针在混凝土表面压下一个痕迹,当痕迹消失不再明显时,即为终凝时间。
(2)声发射法:通过测量混凝土内部的声波来判断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四、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标准要求1. 初始时间标准要求:(1)钢针入浆法:初始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混凝土拌和完毕后2小时。
(2)电阻法:初始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混凝土拌和完毕后4小时。
2. 终凝时间标准要求:(1)压痕法:终凝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得大于混凝土拌和完毕后72小时。
(2)声发射法:终凝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得大于混凝土拌和完毕后48小时。
五、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检测注意事项1. 检测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2. 检测前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裂缝、无凸起等情况。
3. 检测时应注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4. 检测设备应保持干燥、清洁,且经过校准和检验。
5. 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合理分析和判断。
六、结论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检测标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混凝土c30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标准

混凝土c30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标准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基础工程中。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十分关键的参数。
初凝时间指的是混凝土开始凝结的时间,而终凝时间则是混凝土完全凝结的时间。
这两个时间对于混凝土的使用和施工进度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混凝土C30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标准,以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和施工的影响。
1. 初凝时间的标准与影响因素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通常由施工方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混凝土C30的初凝时间应在3-5小时之间。
初凝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灰比、水泥品种、气候条件等。
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水灰比越小,初凝时间越短。
水泥品种不同,其初凝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气候条件对初凝时间的影响较大,高温可以加速初凝过程,而低温则会延长初凝时间。
2. 终凝时间的标准与影响因素混凝土C30的终凝时间通常为7-14天。
终凝时间是混凝土完全凝结的时间,即混凝土达到最高强度的时间点。
终凝时间的标准主要取决于混凝土中的水泥品种和掺合料的使用情况。
一般来说,采用常规水泥的混凝土C30,其终凝时间为28天左右。
而如果使用了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可以显著缩短终凝时间。
3. 混凝土性能和施工的影响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对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进度都有重要的影响。
初凝时间过长会导致施工延误,无法按时进行后续工序;而初凝时间过短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
终凝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对于承受重荷或长期使用的结构来说尤为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来控制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
4. 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优化措施为了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措施。
合理选择水灰比,控制水的用量,以减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可以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掺合料,以调节混凝土的凝结过程。
可以根据气候条件进行调整,如在高温季节增加混凝土的硬化剂,以加快初凝过程。
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标准

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和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表面开始出现凝结现象的时间。
初凝时间的测定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养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制定相关的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定义及意义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表面出现凝结现象的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测定可以反映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过程,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养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施工中,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是浇筑下一层混凝土的时间的重要指标,对于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养护过程中,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也是进行养护的重要依据。
因此,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测定是非常必要的。
三、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测定方法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触棒法触棒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用钢棒或木棒在混凝土表面上快速轻敲,判断混凝土表面是否开始凝结。
(2)反复进行轻敲,直到触棒不能再穿透混凝土表面为止。
(3)记录下此时的时间,即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压痕法压痕法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在混凝土表面上用压力载荷进行压实,使之形成一个凹坑。
(2)用手指或其他工具轻触凹坑,判断混凝土表面是否开始凝结。
(3)反复进行轻触,直到手指或其他工具不能再穿透混凝土表面为止。
(4)记录下此时的时间,即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温度计法温度计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在混凝土中插入一根温度计。
(2)记录下温度计所示的温度。
(3)当温度计所示的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开始凝结。
(4)记录下此时的时间,即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声波法声波法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方法。
混凝土凝结时间评定标准

混凝土凝结时间评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和耐久性是建筑物的重要保证。
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则是其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准确评定混凝土凝结时间是建筑工程中必须要做好的工作之一。
本文将从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定义、评定方法、相关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定义混凝土凝结时间是指混凝土从拌和开始到达规定的强度和硬度所需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凝结时间可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两个阶段。
初凝时间指混凝土从拌和开始到达规定强度的时间;而终凝时间则指混凝土从拌和开始到达规定硬度的时间。
三、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评定方法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评定方法可以分为试验法和实测法两种。
1.试验法试验法是通过试验来评定混凝土凝结时间。
常见的试验方法有压实试验法和声波试验法两种。
①压实试验法压实试验法是通过压实试验来评定混凝土凝结时间。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混凝土样品制成标准的试件。
步骤二:在试件充分凝结后,用压实仪对试件进行压实,记录试件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情况。
步骤三:根据试件的变形情况,来评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②声波试验法声波试验法是通过声波试验来评定混凝土凝结时间。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在混凝土表面放置一个声发生器。
步骤二:用声传感器来检测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情况。
步骤三:根据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混凝土的密度等参数来评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2.实测法实测法是通过实际测量来评定混凝土凝结时间。
常见的实测方法有硬度计法和钢针渗透法两种。
①硬度计法硬度计法是通过硬度计来测量混凝土的硬度,从而评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硬度计放置在混凝土表面。
步骤二:根据硬度计的读数来评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②钢针渗透法钢针渗透法是通过钢针渗透混凝土来评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钢针插入混凝土表面,使钢针的长度达到规定的深度。
步骤二:根据钢针的渗透深度来评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测定标准

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测定标准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而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测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定义、测定方法、实验设备和标准规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一、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定义混凝土初始时间指混凝土浆体开始凝结的时间,也就是混凝土浆体开始出现明显的硬化和凝固的时间。
终凝时间指混凝土浆体完全凝结的时间,也就是混凝土浆体不再有明显的收缩和变形的时间。
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测定可以反映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过程,进而推断混凝土强度的发展情况,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评价提供依据。
二、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包括细观观察法、直接测定法、热释放法、电导率法、声速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其中,细观观察法和直接测定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1.细观观察法细观观察法是通过观察混凝土表面出现的裂缝、变色、变形等现象来判断混凝土的初始和终凝时间。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无需专用设备,但缺点是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判断,准确性较差。
2.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是通过在混凝土中插入刚性体,测定混凝土的变形或者电阻率、电导率、声速等物理量的变化来判断混凝土的初始和终凝时间。
该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可靠、精度高,但需要专用设备和较高的技术要求。
三、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实验设备1.细观观察法需要一个平整、洁净、无风的观察台,并配备高倍显微镜、显微相机等设备。
2.直接测定法需要插入混凝土中的刚性体(如铁钉、金属棒等)、变形测量仪、电阻计、电导仪、声速计等实验设备。
四、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标准规范在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测定中,应遵循一定的标准规范,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国内外常用的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标准规范:1.中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规定了混凝土初始和终凝时间的测定方法和实验要求。
混泥土凝固时间表

混泥土凝固时间表
混凝土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硬度、耐久性等重要指标。
以下是混凝土凝固时间表:
一、初凝时间: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在搅拌、浇筑后约2-6小时即可开始硬化,这一过程称为初凝,完成初凝后混凝土已经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硬度,但仍然不能受到外力的振动和冲击。
二、凝固时间:混凝土在完成初凝后,通常需要约1-2天的时间才能完全凝固,这个过程称为凝固时间。
在凝固的过程中,混凝土将逐渐变得更加坚硬,强度也会不断提高。
三、初期强度:混凝土在凝固后,通常需要3-7天的时间才能达到初期强度。
初期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凝固后,能够承受轻微的负荷和应力,但仍然需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能受到强烈的冲击和振动。
四、中期强度:混凝土在初期强度后,通常需要14-28天的时间才能达到中期强度。
中期强度是指混凝土已经能够承受一定的荷载和应力,可以用于轻度的建筑结构,如地板、墙体等。
五、最终强度:混凝土在经过长期养护和固化后,通常需要28天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最终强度。
最终强度是指混凝土已经达到了最大的硬度和强度,可以用于承受重载的建筑结构,如桥梁、水坝等。
总之,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和保护,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初凝时间检测方法标准

混凝土初凝时间检测方法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后开始凝固的时间,其测定方法是确定混凝土中特定材料的物理变化。
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测定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
二、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测定。
三、测定原理混凝土初凝时间测定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混凝土中特定材料的物理变化来确定其初凝时间。
通常使用钢球、针或板等器具在混凝土表面上进行试验,记录其沉降或渗透深度,以确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四、测定仪器和设备1. 混凝土初凝时间试验器2. 钢球、针或板等试验器具3. 试验记录表格五、测定前准备工作1. 混凝土样品的制备:将混凝土样品按照标准要求制备好,保证其密度和配合比符合标准要求。
2. 试验器具的准备:将试验器具准备好,并对其进行校准,确保其精度符合要求。
3. 试验环境的准备:保证试验环境温度和湿度符合标准要求。
六、测定步骤1. 将混凝土样品倒入混凝土初凝时间试验器中。
2. 在混凝土表面上放置试验器具,如钢球、针或板等。
3. 不断观察试验器具的沉降或渗透深度,直到其达到一定数值时,记录下时间,即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 重复多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七、测定结果的处理与分析1. 将测定结果记录在试验记录表格中,包括混凝土样品的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器具、初凝时间等信息。
2. 对于初凝时间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果不符合需要进行调整。
八、质量控制1. 对于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测定,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检测,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在实际生产中,应定期对测定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九、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熟悉试验方法和操作要求。
2. 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十、总结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测定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
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标准

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标准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阶段,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初凝和终凝的标准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达到的特定时间点的硬化程度和性能要求。
本文将对混凝土初凝和终凝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混凝土施工的要点。
混凝土初凝标准。
混凝土初凝是指混凝土在搅拌完成后,开始失去流动性,变得不易变形的时间点。
初凝的标准通常由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渗性能来确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对于不同强度等级和用途的混凝土,其规定的初凝时间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初凝时间应在1.5小时至6小时之间。
2. 初凝时间的测定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一般采用试块法或者超声波法进行测定。
3. 初凝时间的控制应符合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人员应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气候条件和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和控制。
混凝土终凝标准。
混凝土终凝是指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的时间点。
终凝的标准是混凝土在施工后一定时间内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 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应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终凝时间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终凝时间应在3天至28天之间。
2. 终凝时间的测定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一般采用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和渗透性能进行测定。
3. 终凝时间的控制应符合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人员应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气候条件和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和控制。
总结。
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标准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严格遵守的重要规定,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的准确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标准

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标准水泥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它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是衡量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定义、影响因素、测试方法、标准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初凝时间的定义初凝时间是指水泥浆在搅拌后开始凝结的时间。
通常用细度为0.315mm筛余物的比表面积为3000cm/g的标准砂浆为试样,在规定的水泥用量和水泥与水的比例下,通过细度和凝结度的测试来确定初凝时间。
二、初凝时间的影响因素初凝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泥品种、水泥用量、水泥与水的比例、水质、温度、湿度等。
其中,水泥品种和用量是影响初凝时间最主要的因素。
不同品种的水泥由于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初凝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相对较短,而铝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相对较长。
水泥用量也是影响初凝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泥用量越多,初凝时间越短,反之亦然。
三、初凝时间的测试方法初凝时间的测试方法通常采用细度和凝结度测试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1. 将水泥和标准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2. 将混合好的水泥浆倒入细度为0.315mm的筛网中,振动筛网使其通过;3. 将通过筛网的水泥浆倒入标准棒模内,用标准棒压实;4. 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水泥浆的凝结情况,当水泥浆开始凝结时,用针状工具压入水泥浆中,如果针状工具不能完全穿透水泥浆,则认为初凝时间已到。
四、初凝时间的标准要求初凝时间是衡量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标准要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所不同。
在中国,GB175-2007《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试验方法》规定了初凝时间的标准要求。
根据该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不早于45分钟,不晚于10小时;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不早于20分钟,不晚于2小时。
同时,该标准还规定了初凝时间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等内容。
五、终凝时间的定义终凝时间是指水泥浆完全凝结的时间。
通常用细度为0.315mm筛余物的比表面积为3000cm/g的标准砂浆为试样,在规定的水泥用量和水泥与水的比例下,通过细度和凝结度的测试来确定终凝时间。
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

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混凝土凝结时间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后经历的固化和硬化过程,这一过程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的确定对于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标准应当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工程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分为早期强度和长期强度两个方面。
早期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凝结后较短时间内(通常为3天、7天)所具有的强度,而长期强度则是指混凝土在凝结后较长时间内(通常为28天、56天甚至更长)所具有的强度。
根据不同工程的需要,可以确定相应的早期和长期强度标准。
其次,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的确定还应考虑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材料特性。
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特性会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产生影响。
例如,水灰比、水泥种类、骨料的种类和粒径分布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造成影响。
因此,在确定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材料特性,以确保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符合工程要求。
此外,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的确定还应考虑施工条件和环境因素。
施工条件和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因素会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产生影响。
在确定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时,需要考虑到施工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能够按照标准凝结。
综上所述,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的确定应当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工程要求、配合比和材料特性、施工条件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虑。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凝结时间标准,才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来确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怎么确定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怎么确定?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
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个大致范围就是2-3小时。
如果加入早凝剂,初凝时间大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如果加入缓凝剂,初凝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小时。
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由试验决定,而且是每家工厂的每一批水泥都要做试验。
初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为保证水泥浆在工程施工中有足够的时间处于塑性状态,以便于操作使用,国家标准规定了水泥的最短初凝时间;为使已形成工程结构形状的水泥浆尽早取得强度,以便能够承受荷载,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终凝时间不得迟于规定的时间。
从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过程可知,必须使水化产物长大、增多到足以将各种颗粒初步联接成网,形成凝聚结构,才能使水泥浆体开始凝结。
从水泥浆体的流变特征看,必须将外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剪应力将形成的网状结构拆散,才能使浆体流动。
通常将拆散网状结构所需的剪应力称为“屈服值”。
水泥拌水后,屈服值立即随水化的进展而提高,然后变慢,接着再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一般认为,开始的屈服值提高是由于快速形成了钙矾石;水泥中如有半水石膏存在,还会有二水石膏形成的原因。
至于屈服值的第二次快速上升则归结于硅酸三钙强烈水化所形成的C-S-H。
所谓“初凝时间”实际上相当于屈服值提高到某一规定数值,即将开始第二次快速上升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怎么确定?
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
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个大致范围就是2-3小时。
如果加入早凝剂,初凝时间大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如果加入缓凝剂,初凝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小时。
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由试验决定,而且是每家工厂的每一批水泥都要做试验。
初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为保证水泥浆在工程施工中有足够的时间处于塑性状态,以便于操作使用,国家标准规定了水泥的最短初凝时间;为使已形成工程结构形状的水泥浆尽早取得强度,以便能够承受荷载,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终凝时间不得迟于规定的时间。
从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过程可知,必须使水化产物长大、增多到足以将各种颗粒初步联接成网,形成凝聚结构,才能使水泥浆体开始凝结。
从水泥浆体的流变特征看,必须将外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剪应力将形成的网状结构拆散,才能使浆体流动。
通常将拆散网状结构所需的剪应力称为“屈服值”。
水泥拌水后,屈服值立即随水化的进展而提高,然后变慢,接着再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一般认为,开始的屈服值提高是由于快速形成了钙矾石;水泥中如有半水石膏存在,还会有二水石膏形成的原因。
至于屈服值的第二次快速上升则归结于硅酸三钙强烈水化所形成的C-S-H。
所谓“初凝时间”实际上相当于屈服值提高到某一规定数值,即将开始第二次快速上升的时间。
由此可以表明,初凝时间既决定于铝酸三钙和铁相的水化,也与硅酸三钙的水化密切相关;而初凝到终凝的凝结阶段则主要受硅酸三钙水化的控制。
水泥试验条件规定如下:试验室温度应为17~25℃,相对湿度大于50%;养护箱温度为20±1℃;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和水及试模的温度均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试验用水须为洁净的淡水。
(1)国家标准规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一般为1~3h;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2h,一般为5~8h。
(2)测试方法是在水泥中加入标准稠度的用水量,制成净浆试模,由加水时起,至凝结时间以测定仪的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0mm的时间为初凝时间,至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0mm的时间为终凝时间。
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在2~4小时,加了缓凝剂可以达到6~10小时,但由于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拌和运动,对混凝土初凝时间也会延长。
夏季气温高,对混凝土初凝也有很大影响。
凝土初凝和终凝凝结时间的话,分成初凝和终凝。
当混凝土刚开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当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终凝。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水泥的凝结时间有关。
对普通水泥而言,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迟于10h。
混凝土也差不多。
但是现在的混凝土往往都掺有一些混合材和外加剂,会影响正常的凝结时间,尤其是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分很多品种,有关凝结时间的有混凝剂和速凝剂等等,可以延长或者
缩短凝结时间。
一般来说,凝结时间过长,对后期强度影响不是很大。
混凝土强度主要和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有关。
但是如果凝结时间过长,而在这段时间混凝土受到意外的伤害,这个就难说不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了。
混凝土凝固时间一般称养护时间,以天为单位又称龄期。
混凝土的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呈曲线关系。
14天以前,曲线较陡,14天以后曲线开始变得平缓,28天以后曲线更加平缓。
就是说混凝土随养护时间的延长,强度不断地增长,开始较快,以后则渐缓,大约在2~3年以后,强度才停止增长。
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不仅与养护时间有关,还与水泥的品种、养护条件、环境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如使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自然条件下养护,环境温度20℃时,7天可达到设计强度的60%,28天可达到设计强度的95~100%;而在环境温度10℃时7天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45%左右,28天也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80%左右。
在负温度的条件下,只要混凝土受冻前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混凝土的强度也能增长,但增长较慢。
水泥从加水拌和后45分钟到1小时,水泥的凝胶开始凝结,这时简称初凝;至拌和后12小时,水泥凝胶的形成大致终了,这段时间称为终凝。
水泥浆在初凝之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这段时间里宜进行运输、浇灌、捣固等工作。
自初凝到终凝以前,它的流动性逐渐消失,如再经振动,则已凝结的胶体还能闭合,但自拌和后6小时(即近于终凝时)至8小时,它已丧失流动性,不具备强度,遇有损伤则不能自行闭合,所以不能承受外力,在这段时间内必须加强养护,保证其强度的稳定发展。
凝结=流态--失去可塑性-->固态=初凝+终凝
初凝:逐步失去塑性而得到初步硬化。
-->施工时间限界。
终凝:完全失去塑性而开始具有强度。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