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行业分析基本模型最全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分析)行业分析基本
模型
行业分析基本模型
第壹部分:
对行业的概述、分析;从市场容量、前景、现有企业、竞争态势以及对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的分析来全面了解行业的概况和潜在的机遇。
第二部分:财务分析
主要使现金流分析,从现金流量表分析见企业存在的问题和行业内企业的财务对比来寻找出行业内最具可可持续现金流的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即使企业有盈利能力,但若现金周转不畅、调度不灵,也将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偿债能力的弱化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
因此,现金流量信息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日益受到企业内外各方人士的关注。
主要包括:
壹、现金净增加额的作用分析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首先应该观察现金的净增加额。
壹个企业在生产运营正常,投资和筹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现金净增加额越大,企业活力越强。
换言之,如果企业的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来自生产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能够反映出企业收现能力强,坏账风险小,其营销能力壹般较强;如果企业的现金净额主要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甚至是由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而增加的,这可能反映出企业生产运营能力削弱,从而处置非流动资产以缓解资金矛盾,但也可能是企业为了走出困境而调整资产结构;如果企业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于筹资活动引起的,意味着企业将支付更多的利息或股利,它未来的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必须更大,才能满足偿付的需要,否则,企业就可能承受较大的财务风险。
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也可能是负值,即现金流量净额减少,这壹般是不良信息,因为至少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
但如果企业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正数,且数额较大,而企业整体上现金流量净减少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它长期资产引起的,或主要是
对外投资所引起的,这壹般是由于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或扩大生产能力或投资开拓市场,这种现金流量净减少且不意味着企业运营能力不佳,而是意味着企业未来可能有更大的现金流入。
如果企业现金流量净减少主要是由于偿仍债务及利息引起的,这就意味着企业未来用于满足偿付需要的现金可能将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变小,只要企业营销状况正常,企业不壹定就会走向衰退。
当然,短时期内使用过多的现金用于偿债,可能引起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二、对企业现金流量来源和现金流量用途及其风险性,偿仍债务和支付股利占净现金流量的比重分析
(壹)企业自身创造现金能力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运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总额。
这个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自身创造现金能力越强,财力基础越稳固,偿债能力和对外筹资能力越强。
运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从本质上代表了企业自身创造现金的能力,尽管企业能够通过对外筹资等途径取得现金流,但企业债务的偿仍主要依靠于运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二)企业偿付全部债务能力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运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这个比率反映企业壹定时期,每1元负债由多少运营活动现金流量所补充,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偿仍全部债务能力越强。
(三)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运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四)每股流通股的现金流量比率。
计算公式为:运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数。
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进行资本支出的能力越强。
(五)支付现金股利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运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现金股利。
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能力越强。
当然,这且不意味着投资者的每股股票就能够获取许多股利。
股利发放和股利政策有关。
如果管理当局无意于发放股利,而是青睐于用现金流量进行投资,以期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股票市价,那么,上述这项比率指标的效用就不
是很大,因此本比率指标对财务分析只起参考作用。
(六)现金流量资本支出比率。
计算公式为:运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资本支出总额。
公式中“资本支出总额”是指企业为维持或扩大生产能力而购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支出。
这个比率主要反映企业利用运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维持或扩大生产运营规模的能力,其值越大,说明企业发展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另外,该比率也可用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因为当运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大于维持或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资本支出时,其余部分可用于偿仍债务。
(七)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比率。
计算公式为:运营活动的现金流入累计数/运营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累计数。
这个比率表明企业运营活动所得现金满足其所需现金流出的程度。
壹般而言,该比率的值应大于1,这样企业才能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维持简单再生产,它体现了企业运营活动产生正现金流量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企业盈利水平高低。
其值越大,说明企业上述各方面的状况越好,反之,则说明企业上述各方面的状况越差。
(八)净现金流量偏离标准比率。
计算公式为:运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净收益+折旧或摊销额)。
这个比率表明运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偏离正常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平程度,其标准值应为1。
该比率说明企业在存货、应收账款、负债等管理上的成效。
其值大于1时,说明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等方面措施得当,产生正现金流量;其值小于1时,说明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措施不力,产生了负现金流量。
三、结合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综合地分析和运用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只是企业壹定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它既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也不能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
但由于现金流量表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纽带,利用现金流量表内的信息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结合,能够挖掘出更多、更重要的关于企业财务和运营状况的信息,从而对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做出更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三、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比较分析
1.偿债能力的分析
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首先要见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在满足生产运营所需现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仍到期债务。
在拥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基础上,能够用以下俩个比率来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运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运营现金流量/总负债
之上俩个比率值越大,表明企业偿仍债务的能力越强。
可是且非比率值越大越好,因为现金的收益性较差,若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增加额”项目数额过大,则可能是企业当下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资产,使资产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得能力。
2.盈利能力及支付能力分析
由于利润指标存在的缺陷,因此可运用现金净流量和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作为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的补充。
每股运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股本。
这壹比率反映每股资本获取现金净流量的能力,比率越高,表明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
运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资产。
这壹比率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创造现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创现能力越强。
(二)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比较分析
将现金流量表的有关指标和损益表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以评价企业利润的质量。
1.运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净利润比较。
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会计利润之比若大于1或等于1,说明会计收益的收现能力较强,利润质量较好;若小于1,则说明会计利润可能受
到人为操纵或存在大量应收账款,利润质量较差。
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主营业务收入比较。
收现数所占比重大,说明销售收入实现后所增加的资产转换现金速度快、质量高。
3.分得股利或利润及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得到的现金和投资收益比较,可大致反映企业账面投资收益的质量。
综上分析,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构成了企业完整的会计报表信息体系,在运用现金流量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要注意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结合,才能对所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出较全面和较合理的结论。
第三部分:企业战略分析
壹个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除了要见其是否具有可持续现金流仍要见其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该部分从企业所处环境、内部控制、对上下游的控制能力等来分析其战略发展能力,从而综合财务分析找出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
其中包括SWO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价值链分析模型、IS/IT分析模型、差异化运营模型、行业战略模型等等;
壹、波特五力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能够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
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壹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仍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仍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当下的竞争能力。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壹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壹种可行战略的提
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且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X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壹化战略。
二、SWOT模型:
SWOT是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X公司的战略和X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
因此,清楚的确定X公司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X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竞争优势(S)是指壹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或者指X公司所特有的能提高X 公司竞争力的东西。
例如,当俩个企业处在同壹市场或者说它们都有能力向同壹顾客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如果其中壹个企业有更高的赢利率或赢利潜力,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企业比另外壹个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竞争劣势(W)是指某种X公司缺少或做的不好的东西,或指某种会使X公司处于劣势的条件。
X公司面临的潜在机会(O):市场机会是影响X公司战略的重大因素。
X公司管理者应当确认每壹个机会,评价每壹个机会的成长和利润前景,选取那些可和X公司财务和组织资源匹配、使X公司获得的竞争优势的潜力最大的最佳机会。
危及X公司的外部威胁(T):在X公司的外部环境中,总是存在某些对X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构成威胁的因素。
X公司管理者应当及时确认危及X公司未来利益的威胁,做出评价且采取相应的战略行动来抵消或减轻它们所产生的影响。
由于企业的整体性和竞争优势来源的广泛性,在做优劣势分析时,必须从整个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将企业和竞争对手做详细的对比。
如产品是否新颖,制造工艺是否复杂,销售渠
道是否畅通,价格是否具有竞争性等。
如果壹个企业在某壹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优势正是该行业企业应具备的关键成功因素,那么,该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也许就强壹些。
需要指出的是,衡量壹个企业及其产品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只能站在现有潜在用户角度上,而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上。
企业在维持竞争优势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
因为壹个企业壹旦在某壹方面具有了竞争优势,势必会吸引到竞争对手的注意。
壹般地说,企业经过壹段时期的努力,建立起某种竞争优势;然后就处于维持这种竞争优势的态势,竞争对手开始逐渐做出反应;而后,如果竞争对手直接进攻企业的优势所在,或采取其它更为有力的策略,就会使这种优势受到削弱。
所以,企业应保证其资源的持久竞争优势。
资源的持久竞争优势受到俩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资源的竞争性价值和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
评价企业资源的竞争性价值必须进行四项测试:
1、这项资源是否容易被复制?壹项资源的模仿成本和难度越大,它的潜在竞争价值就越大。
2、这项资源能够持续多久?资源持续的时间越长,其价值越大。
3、这项资源是否能够真正在竞争中保持上乘价值?在竞争中,壹项资源应该能为X公司创造竞争优势。
4、这项资源是否会被竞争对手的其他资源或能力所抵消?
影响企业竞争优势持续时间的主要因素有三点:
(1)建立这种优势要多长时间?
(2)能够获得的优势有多大?
(3)竞争对手做出有力反应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企业分析清楚了这三个因素,就能够明确自己在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中的地位。
当然,SWOT分析法不是仅仅列出四项清单,最重要的是通过评价X公司的强势、弱势、机会、威胁,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在X公司现有的内外部环境下,如何最优的运用自己的资源;(2)如何建立X公司的未来资源。
三、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是波特五力分析中衍生出的壹种对企业内部控制、各部门的协调以及利润的生成等的分析模型。
该模型把企业的运营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和运营层。
决策层对企业的运营方向和资源配置进行决策;管理层主要包括了财务管理、行政、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等职能,负责对企业的效率和成本费用进行控制;而企业的运营层则涵盖了企业从采购、生产到销售和服务的诸多环节。
这个层次主要应该体现各个层次的增值性,进行收入、费用的核算和控制。
四、行业周期分析
通过对行业的分析来判断行业所处的阶段,对不同阶段的战略预判,从而对企业的战略有个清晰的把屋,对企业的每壹个运营战略都能够清晰了解其意图且预测其结果,对企业的价值有个提前预测的依据。
五、IS/IT分析
主要是新技术、新材料等对现有行业的冲击和企业的新的营销方式对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影响。
通过对企业的战略分析,能够对行业内各个企业的现状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从而对行业的发展方向有个清晰的把握。
尤其是各个企业的新的动作和战略对该企业和该行业的影响有个清晰的把握。
对上市X公司的真正企业价值能够做到预判、预知,把握投资机会。
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根据行业和企业的性质选择最优的分析模型进行分析。
例如分析成熟企业多用前四个模型,而分析上升期的企业多采用IS/IT分析模型。
第四部分:
对壹些政策敏感性比较强的企业做壹个政治层面的分析。
第五部分:
通过上述分析,对行业和目标企业进行综合的评价。
对目前市场对该行业和目标炒作的题材进行评价,以及未来可能的题材关注。
对X公司进行点评以及未来对该X公司和行业的潜在增长点和潜在威胁进行预判分析。
综合评价目标企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