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全国卷历史试卷分析模板及2020年备考建议
2019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试题特点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导向,凸 显全面发展理念。
2.注重整体设计,试题结构相对稳定,考查学 生的应变能力。
A. 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2.5 % )
B. 为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26.5 % )
C. 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26.79% )
D. 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42.89% )
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 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 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 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 国大革命
试题风格:基本一致,选择题都是使用新材料,创 设新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认真阅读、归纳、 分析、理解、评判等,形成正确的认识。非选择题所 选材料源自古今中外史书典藉,文字通俗易懂,减少 了考生的阅读障碍,这与往年的试题风格基本一致。 学生复习备考也基本上是照此训练,所以试题让学生 能有较好的适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 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 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2019)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 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 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 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 ,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清代全史》
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作者:叶奕平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年第23期摘要:本文围绕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进行了分析论述,以2019年全国课标卷为例,提出了日常教学和备考的策略建议,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考卷;历史;试题分析;备考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90一、引言历史全国高考试卷是考查学生历史知识能力的重要形式,分析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是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研究考试大纲要求,制定复习策略的有效途径。
从2019年历史高考全国卷来看,试卷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如获取信息能力和读题解题能力,阐述历史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等。
总的来说,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试卷体现出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和历史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查。
对于历史教师和备战高考的学生而言,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这不仅与国家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要求相吻合,同时也反映出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理念,对于高考历史学科备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意义。
二、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分析从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看,总共有三套选择题型,其中包括说明类的题目共8道,推断类的题目共12道,因果类的题目共6道,目的类的题目共5道,反映类的题目共2道,表明类的题目共3道。
与2018年的高考历史全国卷相比,2019年高考全国卷中选项表述题目更简单,选项字数不超过16字。
与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有明显区别的是设问类题目,比较典型的如“由……可以说明……”的表述在题目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背后隐藏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与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类似的是,文本材料类题目仍旧是选择题型的考查重点。
在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中,第24题、25题、26题、27题、28题、29题、30题、31题的考查内容分别是先秦史、秦汉史、唐宋史、明清史、晚清史、民国史、新民主革命史、新中国史,与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类似。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
高考评析| 调整特点导向——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调整特点导向——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2019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三套文综历史试卷,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要求,体现“立德树人”的政治导向,落实了《考试大纲》修订的精神。
命题正确处理实验版课标与2017年版课标的关系,聚焦学科主干内容,注重考查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取得新突破。
试题加强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考查,力求“知识”“能力”“素养”的有机统一,对高中素质教育和历史教学有着明显的导向性性。
试题遵循近年来形成的命题风格与设计思路,“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力求继承与创新并存,试卷结构、题型与往年基本一致,试题情境和问题设计得以完善和改进。
依据高校的选才要求,试题扩大了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考查;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延续了2018年调整试题难度的做法。
整体看,三套试题质量较高,符合2019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实际,难度适中,有一定区分度和效度,发挥了服务高校选拔德才兼备人才和引导中学历史教学的双重效用。
一、试卷结构2019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历史必做题试卷结构如下:依据上表,从通史角度分析,整体上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重,与2018年相比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基本持平,中国近现代史的比重有所加大,基本符合考纲和教材的实际。
但将Ⅰ卷、Ⅱ卷、Ⅲ卷分开计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考查比重增减情况不一,这体现了命题对各部分内容考查的比重具有灵活性和随意性的特点。
从模块角度分析,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考查内容的选取及其所占比重,体现以下突出特点:第一,与2018年相比,政治史基本持平,经济史的内容略有降低,文化史的内容略有提升,三个模块的比重基本平衡。
第二、三套试卷第42(41)题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综合性增强。
2019年全国3卷历史41题试题分析和备考策略(共12张PPT)
《黑奴吁天录》( 1901年译)
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 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 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 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话剧《黑奴吁天录》 (中国留日学生改编 ,1907年)
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 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 斗,最后胜利出逃。
中国史部分: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思想解 放的潮流 世界史部分:二战后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
(三)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涉及到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 料实证、家国情怀。 2、考查方式 唯物史观题需要将历史现象置入特定的时空中思 考才能解决问题获取答案。
三、高考备考策略
1、41题特点
(1)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多 元化)。 (2)材料呈现形式多样(文字、表格、地 图、时间轴),问题呈现形式多样化(自拟 论题、提取信息或情节,提出见解或者启示 等),能力要求高,难度大。
三、高考备考策略
2、备考策略
①以文明史观为基础,整合通史体系 关注基础知识的过关和通史线索的梳理; ②以社会史观为指导,扩展教学资源 注重知识面的扩宽,历史学习不仅有深度还 应有广度。 ③以学术前沿为高度,培养多元思维 加强开放性试题的练习及解题技巧的指导。 ④规范答题用语和答题格式。
一、高考试题分析
(一)试题命题意图
本题以文学作品被翻译、改动为切入点,以近现 代史上民族危机之时,有识之士的奋力抗争,维护中 华民族利益的历史为时代背景,以期达到宣扬爱国主 义的目的。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 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能力全 面且要求较高。
(二)考查的历史学科知识
导向明确 注重素养——广西高考历史学科2019年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建议
行推理判断的能力。考生答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史实、阶段特征、基本概念记 不清、记不准、记不牢;②阅读理解能力有待加强,对题 意或题干材料的主旨把握不准,理解有偏差;③对知识 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强;④对知识的迁移整合 能力有待加强;⑤学科素养有待提高。
表 2 客观题考点分布及能力要求
的经济
历史知识、推理判断的能力
陈独秀的思想主张 29
解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 历史知识、推理判断的能力
30
20 世 纪 30 年 代 中 国 的 解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
经济性质
历史知识、推理判断的能力
1953 年中国出版的年画 解读和分析图表、获取有效信
31
息、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推
理判断的能力
题号
表 3 主观题考点分布及能力要求
考点
能力要求
40
西汉和古罗马对国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历史
家的治理
知识、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汤姆叔叔的小屋》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历史 41 在中国不同时期的 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论证
翻译和改动情况 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44 康有为的改革
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历史 事物、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表 1 近两年广西高考历史平均分、难度、标准差、 区分度、最高分统计表
新建 2019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卷分析
2019高考文综全国Ⅰ卷历史试卷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导向,通过科学命题,突出体现家国情怀。
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载体,创设新情景新视角,结合制度与思想,充分考查考生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整体上试题延续了全国Ⅰ卷的风格,与2018年相比,试卷结构保持稳定,没有偏题怪题,在稳定中包含有适度的创新,突出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6月8日,猿辅导高中历史教研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
具体来看,今年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1、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导向,通过科学命题,突出体现家国情怀。
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载体,创设新情景新视角,结合制度与思想,充分考查考生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在试题中凸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考查考生对人文精神和素养。
整体上试题延续了全国Ⅰ卷的风格,与2018年相比,试卷结构保持稳定,没有偏题怪题,在稳定中包含有适度的创新,突出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同时,试题还承担了引导引导学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等。
2、凸现考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内在联系。
强调必备知识,避免“偏、难、怪、深”。
整体而言,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涵盖了中外文明、现代化历程和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重大制度、重大现象。
同时实现了跨模块,跨学科,整合不同能力和素养,整体考查考生综合人文素质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水平。
如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题干材料分别以表格和文字展示数据变化,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之外,还要具备客观叙述历史事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在整体上延续了2018年的风格,试卷结构相对稳定,注重将历史元素与政治、地理、经济、文学等元素相结合,多维度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并突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人文精神与素养的考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大势。
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侧重考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突出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和发挥引导高中历史教学、助推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充分体现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的新变化历年高考《考试大纲》公布后,处于备考期的高三师生往往更关注于考试范围及要求的变化。
而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颁布后,我们发现仅有的两处变化均位于《考试大纲》开篇的前两段,一是将考核依据的表述从2018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制定”改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制定”;二是在考察目标的表述中增加了“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两处变化,突出的关键词是“思想道德”与“素质素养”(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精神素养),而在2019年全国2卷文综历史试题中,有多道题目是围绕这两个关键词而设计的。
如26题通过程颢的一首诗来考查宋明理学,“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显然是对科学、人文素养的渗透;29题通过1919年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的材料,考查“爱国觉悟”;32题摒弃了以往针对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这两个高频考点的考查,直接考查了古希腊“人文精神”,正确答案C选项的“人”大概是近几年来高考历史选择题字数最少的一项正确答案;42题以“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的角度认识历史,更是鲜明地将科学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素养的考查相结合。
46题通过二战期间中国战区设立的材料,渗透“家国情怀”。
因此,抓住考纲的细微变化,深入理解考纲的内涵,对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意义非凡。
解读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2020高考对策 针对选择题的分析(18张ppt)
【解题思路】
解对题学时生首而先提言炼,出解材答料本的核题心有含 义几,重即难:关中间,地一带是国命家题是反者美有控 制 这 A美意不时项, 些 的隐清期明东 国 倾蔽这中显欧 家 向不时段国反反性符苏美;间话的合控反而信反外毛制苏毛息映交泽,是泽,哪态东说正东讲学一度明义讲话毛的话生历;中认。也弄史二反为不 能是证材明料中并国积没极表参明与中不国结盟的运外动, C交项立错场误;,从必毛须泽根东据肯定材东料欧信反 苏息的推态理度毛可见泽,东当言时论中背苏关后系的已 经意恶图化;,三故D是项很错多误学。毛生泽对东认 为“反反美霸反统苏是一正战义线的”,这其意一图概就 是念要不团理结解这些。国所家以反这对样两个的霸试权 国题家也,确所实以B难项为结学论生正确。。(也 许老师看这题并不觉得难)
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也是失分的重要原
因。
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广东卷)试题第17题
17.下示材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命题立意】 本 题 旨 在 考 查 学 生 从 材料中提取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 识解读材料、判断结论的能力。
模拟命题:(估计很多同学会选D)
古代某思想家说:“读书须是以自家之
心体验圣人之心,少间体验得熟,自家之 心便是圣人之心。”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广东卷)试题第15题
【解题思路】
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全面分析歌谣 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 的内涵; 二是准确理解辛亥革命时期
试卷分析
2019新课标一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2019年高考已经结束,为了能够对过去一学年的教学工作加以评定,发扬优势,吸取不足;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新学年的教学工作,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特对今年的新课标一卷文综历史学科进行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评1.“稳”——从选择题的出题所涉及的知识模块和命题顺序来说基本固定选择题的考察顺序仍然采用近几年的一贯模式(4+4+4),即四道中国古代史,四道近现代史和四道西方历史。
并且考题所考察的知识点也是按照一贯复习中所强调的阶段划分的。
2.“变”——对高考中近几年未出现题的突然考察今年的选择题中有两道变化较大的习题,一道是33题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特性的考察;一道是35题突然抛弃了这么多年雷打不动的区域化和全球化,换成了新课标一卷多年几乎没有考察过的西方现代文学艺术。
非选择题42题的考察改变了以往结合历史事实的考察方法,侧重于考察自己的历史素养和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是一个功能性较全面的新题型,该题型也是今年难度最大的。
3.“扩”——对历史内容的扩展考察今年的试题加强了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考察。
如24题在商周王位继承中引入了“代”的概念,25题的汉代历史对“皮币”的考察,33题对拉美殖民地特性的考察等。
这些都是超出教材之外的。
这些内容的出现都需要对知识的拓展。
4.“强”——对社会主旋律的强化今年的历史给我的个人感觉是出题的立意是“红”,突出社会主旋律。
26题的“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29题考察“五四运动”的进步性;30题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发展;41题“新中国的经济建设”;42题小作文尝到民族历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5.“全”——注重对考生多方面能力的考察高考是立德树人的“一堂课”,高考是服务选才的“一把尺”,高考是引导教学的“一面旗”。
所以高考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全面。
高考刚结束,国家考试中心就发表了《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对试题的命制精神和方向原则从三个宏观角度进行了讲解和阐释。
2019年全国卷Ⅱ历史试题评价和质量分析报告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评价与质量分析报告一、历史试题评述(一)总体评价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Ⅱ卷历史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规定,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与2018年相比,试题整体上延续了全国Ⅱ卷的风格,试卷结构相对稳定,难度基本持平。
试题继续本着“依据教材、基础着眼、能力立意”的原则,注重将历史元素与政治、经济、地理、文学等元素相结合,多维度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大势。
命题反映学科特点,体现课标精神,凸显较强的人文性、时代性。
(二)试题结构2019年全国Ⅱ卷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试卷结构如下:表一: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学科中外史的比重(必修部分)表二: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学科各模块内容比重(必修部分)从上述统计来看,必修部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基本保持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国近现代史的比重略高。
在必修三个模块中,必修二经济模块的比重最高,达到43%,反映了命题对社会史的关注,也符合当今学术界注重社会史研究和高校历史专业注重社会史教学的实际。
相较于去年,必修三模块比重有所上升。
这一倾向,应当引起高中历史教学的关注。
(三)试题特点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导向,凸显全面发展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载体,通过科学命题,构建试题情景,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凸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
试题注重结合学科知识与高中生认知水平,考查考生跨模块,跨学科整合不同能力和素养,展示综合人文素质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水平。
如第26题以宋代诗歌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传统诗歌的鉴赏,将审美活动融入到试题的作答过程中,体味宋诗以理为诗的美学特点;29题通过1919年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的材料,考查“爱国觉悟”;46题通过二战期间中国战区设立的材料,渗透“家国情怀”。
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备考建议.pdf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高考备考建议一试卷分析整体分析:1内容分布:中国古代史(选择题24,25,26,27题,16分,选考45题(15分,计算分值)),共计31分;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28,29,30,31题,16分,41题第(1)问中国部分,计4分,第(2)问,计10分,42题,计12分,选考第48题,计15分),共计57分;世界史(选择题32,33,34,35题,16分,41题第(1)问世界部分,计11分,选考题第46题,计15分),共计42分。
近5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分析得知,古代史30%,中国近现代史40%,世界史30%。
2019年高考试卷符合这一标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依然是复习的重点。
2字数统计:选择题部分:约1280字,表1幅,无图。
历年新课标卷分析选择题统计2007年,1236字,图1幅;2008年,1179字,表1幅;2009年,1121字,图一幅;2010年,1281字,图2幅;2011年,1518字,图2幅。
……2016年,约1200字,表1幅,图1幅。
2017年,约1200字,表3幅,图1幅。
2018年,约1200字,表1幅,图3幅。
分析得知,本次试卷选择题信息量符合标准,答题时间控制在12分钟以内。
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做分析题。
主观题部分:依旧是三道,41,42必考题,45,46,47选考题。
41题,一幅图,一段材料,设问2小问,42题,一段材料,阅读量都不大,难度一般,容易得分。
具体题型分析:24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数据分析以及所学可知,西周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项“长期”,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D项“弱化”,错误。
25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汉的推恩令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备考建议(2020年整理).doc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高考备考建议一试卷分析整体分析:1内容分布:中国古代史(选择题24,25,26,27题,16分,选考45题(15分,计算分值)),共计31分;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28,29,30,31题,16分,41题第(1)问中国部分,计4分,第(2)问,计10分,42题,计12分,选考第48题,计15分),共计57分;世界史(选择题32,33,34,35题,16分,41题第(1)问世界部分,计11分,选考题第46题,计15分),共计42分。
近5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分析得知,古代史30%,中国近现代史40%,世界史30%。
2019年高考试卷符合这一标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依然是复习的重点。
2字数统计:选择题部分:约1280字,表1幅,无图。
历年新课标卷分析选择题统计2007年,1236字,图1幅;2008年,1179字,表1幅;2009年,1121字,图一幅;2010年,1281字,图2幅;2011年,1518字,图2幅。
……2016年,约1200字,表1幅,图1幅。
2017年,约1200字,表3幅,图1幅。
2018年,约1200字,表1幅,图3幅。
分析得知,本次试卷选择题信息量符合标准,答题时间控制在12分钟以内。
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做分析题。
主观题部分:依旧是三道,41,42必考题,45,46,47选考题。
41题,一幅图,一段材料,设问2小问,42题,一段材料,阅读量都不大,难度一般,容易得分。
具体题型分析:24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数据分析以及所学可知,西周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项“长期”,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D项“弱化”,错误。
25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汉的推恩令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2019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评价与质量分析报告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评价与质量分析报告一、历史试题评述(一)总体评价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Ⅱ卷历史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规定,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与2018年相比,试题整体上延续了全国Ⅱ卷的风格,试卷结构相对稳定,难度基本持平。
试题继续本着“依据教材、基础着眼、能力立意”的原则,注重将历史元素与政治、经济、地理、文学等元素相结合,多维度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大势。
命题反映学科特点,体现课标精神,凸显较强的人文性、时代性。
(二)试题结构2019年全国Ⅱ卷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试卷结构如下:表一: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学科中外史的比重(必修部分)表二: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学科各模块内容比重(必修部分)从上述统计来看,必修部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基本保持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国近现代史的比重略高。
在必修三个模块中,必修二经济模块的比重最高,达到43%,反映了命题对社会史的关注,也符合当今学术界注重社会史研究和高校历史专业注重社会史教学的实际。
相较于去年,必修三模块比重有所上升。
这一倾向,应当引起高中历史教学的关注。
(三)试题特点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导向,凸显全面发展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载体,通过科学命题,构建试题情景,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凸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
试题注重结合学科知识与高中生认知水平,考查考生跨模块,跨学科整合不同能力和素养,展示综合人文素质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水平。
如第26题以宋代诗歌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传统诗歌的鉴赏,将审美活动融入到试题的作答过程中,体味宋诗以理为诗的美学特点;29题通过1919年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的材料,考查“爱国觉悟”;46题通过二战期间中国战区设立的材料,渗透“家国情怀”。
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评析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在整体上延续了2018年的风格,试卷结构相对稳定。
试卷注重将历史元素与政治、地理、经济、文学等元素相结合,多维度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并突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人文精神与素养的考查。
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侧重考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突出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和发挥引导高中历史教学、助推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充分体现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的新变化历年高考《考试大纲》公布后,备考的高三师生往往更关注考试范围及要求的变化。
而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颁布后,我们发现仅有的两处变化均位于《考试大纲》开篇的前两段。
一是将考核依据的表述从2018年的“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制定”改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制定”。
二是在考察目标的表述中增加了“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两处变化,突出的关键词是“思想道德”与“素质素养”(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精神素养),而在2019年全国2卷文综历史试题中,有多道题目是围绕这两个关键词而设计的。
例如,26题通过___的一首诗来考查___理学,“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显然是对科学、人文素养的渗透;29题通过1919年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的材料,考查“爱国觉悟”;32题摒弃了以往针对古希腊民主政治与___这两个高频考点的考查,直接考查了古希腊“人文精神”,正确答案C选项的“人”是最简洁的正确答案之一;42题以“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的角度认识历史,更是鲜明地将科学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素养的考查相结合。
46题通过二战期间中国战区设立的材料,渗透“家国情怀”。
因此,抓住考纲的细微变化,深入理解考纲的内涵,对广大考生的复备考意义非凡。
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高考一轮复习方法指导
2019年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方法指导一、2019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立场,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难度适中,实现了预期考试效果。
试题主要特点如下:(一)全面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深刻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
在某种程度上讲,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一种积极回应。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今年的高考也是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深刻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的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考察如24题:《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试题体现了唯物史观“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基本观点。
《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记载(社会意识)和农业、手工业(社会存在)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
时空观念考察如30题: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A项的分析:建交的条件、建交的步骤及其时机由自己、自主决定,A正确。
2020届高考历史全国卷备考:2019年全国3卷历史第40考试试题分析(共12张PPT)
第三步:作答(注意:整洁化、序号化、多元化)
材料一(1)相同:①疆域广袤; ②人口众多; ③制定了统一的制度法令; ④都建立行政管理制度。 不同:罗马:①行省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语言文字不统一; ③注重法律; ④对各民族区别对待。 汉朝:①郡县没有自治权,实行统一的制度法令; 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 ③注重儒家思想教化作用; ④对各地民众同等对待。 (2)意义:①有利于维护汉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②便于思想上的集中统一; ③稳定了社会秩序; ④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 ⑤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 ⑥大一统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谢谢指导!
——依据罗马法治理国家;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第二步:阅读材料并提取关键信息,归纳信息。
材料二 ①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 ——国家统一,地方郡县没有自治权,全国制度法令统一。 意义:有利于维护汉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②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 ——注重发挥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 意义:便于思想上的集中统一。 ③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 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 ——人口众多,儒家思想对规范社会秩序影响大。 意义:稳定了社会秩序;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 ④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 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 ——国家统一,对民众不区别对待;语言文字统一。 意义: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便于国家对地方的管理。 ⑤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 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大一统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2020届高考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2020年高考备考策略:2019年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评析与解读与2020年备考建议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20-2021年备考
中
高
考
最
新
最
全
精
品
汇
编
(完美版)
2019年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试题整体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鲜明体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健全高考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探索高考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方法,持续推进高考语文科内容改革,积极服务高校科学选才,积极引导基础教育改革方向。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注重彰显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体现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
1
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体现“六个下功夫”
1.1 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方面下功夫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注重牢筑考生精神底座。
如文科综合Ⅰ卷第29题以“革命”一词在不同时期《新青年》杂志中出现的频率为切入口,引导考生坚定信念,追求真理。
此外,试题注重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引导考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41题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考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1.2 在增强学生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方面下功夫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先贤的躬身垂范和客观史实启示考生,品德修养是需要一个人终身修炼的心灵成长与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考试范围及试卷结构...................................................................................................................2 二、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 4 三、近五年考点分布...........................................................................................................................4 四、试题解析.......................................................................................................................................5 五、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 12
就基础性而言,历史试题涉及到了很多常频考点,例如、中央集权、商品经济、新文化运动、 工业革命、一五计划等知识点,这说明高考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知识会经常考;另 外今年高考全国一卷充分体现了历史的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家国情怀。
就变化而言,体现在选择题 31 题和 35 题分别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现代主义美术,这两个 知识点平常属于冷门考点,今年考试,会让很多学生错愕,这也告诉我们平常复习时要全面,所 谓的冷门考点也可能会考;另外 41 题首次增加了世界现代史的部分内容,答题范围有所扩大。从 最近三年命题规律来看,每年都会涉及到一些没有考的或很少考查过的内容,这个要额外注意。
各模块
必修一政治史 必修二经济史 必修三思想史
选修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选修
分值
24 45 15 15 32 20 33 15
3
二、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
2019 年高考历史命题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 思维能力的培养,难度适中,实现了预期考试效果。整体上试题延续了全国Ⅰ卷的风格,与 2018 年相比,试卷结构保持稳定,没有偏题怪题,在稳定中包含有适度的创新,突出考查考生独立思 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演变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 发展 3.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 艺术 4.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 历程 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6.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想理论成果 7.现代中偶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 8.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艺术
选修一改革 选修二战争 选修三人物
1.古 代中 国 经 济的 基 本结构与特点 2.资 本主 义 世 界市 场 的形成和发展 3.近 代中 国 经 济结 构 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 曲折发展 4.中 国特 色 社 会主 义 建设的道路 5.中 国近 现 代 社会 生 活的变迁 6.世 界资 本 主 义经 济 政策的调整 7.苏 联的 社 会 主义 建 设 8.世 界经 济 的 全球 化 趋势
1
2019 年高考全国 I 卷历史试卷分析
京太教育历史教研组
一、考试范围及试卷结构
1.考试范围
必修一、政治史
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来自化史选修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2. 古 代 希 腊 罗 马 政 治 制度 3. 近 代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政治制度的确立 4. 近 代 中 国 反 侵 略 求 民主的潮流 5. 从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理 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立 6. 现 代 中 国 政 治 建 设 与祖国统一 7. 现 代 中 国 的 对 外 关 系 8. 当 今 世 界 政 治 格 局 的多极化
内容根据文字、表格 还属于中外关联型试
钱穆的《国史大纲》,提炼 观点,评价观点类。
改革、战争 与人物三选
一
等设置情境,通过说
题。
2
明、意在、反映等设 问来选择最准确的答 案。
3.考点分布 题号
24、25、32、42 27、28、31、33、34、41
26、29、30、35 45、46、47
24、25、26、27、32、42 28、29、30、33、34 31、35、41 45、46、47
今年高考也很好的体现了当下时政热点和主流价值观,例如第 26 题以拔河运动在唐代的流 行,描绘了“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的壮观活动场面,体现唐朝人民崇尚力量的阳刚之气和 健康体魄。本题符合当下人们追求健康和热衷运动的时尚风气;高考历史试题也体现劳动的精神, 比如选修第 47 题全国劳模、院士刘源张的生平事迹为素材,将科学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以此来 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和尊重创造。
2.高考试卷结构
选择题
综合题
小论文
选做题
共 12 道,每题 4 分, 共 48 分
共 1 道、共 25 分
共 1 道、共 12 分
三选一,共 15 分
选择题按照 4:4:4 的原 根据表格和文字等材
则来出题,即中国古 料,分析四个国家钢铁
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趋势和原因以及中国钢
世界史各四道。
铁业发展的原因。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