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三国鼎立》

合集下载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曹操重用人才,采用了正确的作战策略。
二、赤壁之战
探究一:据材料分析,赤壁之战前的局势如何?
材料一 曹操写信给孙权说:“此次,我奉天子之命, 讨伐有罪的叛逆,军旗指向南方……如今,我统领水军 八十万人,想与将军在吴地一起狩猎。”孙权把信的内 容告诉大臣,大家都像受到震惊一样变了脸色。
材料二 诸葛亮对刘备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 ,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 援而不可图也。”
图1 东汉末年形势图
图2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形成。
探究五: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四
(曹魏后期从皖北到洛阳)“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晋书》
(吴国建业)“其四野则畛啜(zhén chuò,田间小路)无数,膏腴(肥沃)兼倍”。
——《吴都赋》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三国志》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 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25 年
刘秀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中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民生困苦,社会混乱 后 期 豪强大族势力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面的重要因素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后 期
州牧割据——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军阀割据混战
一、官渡之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4张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4张PPT)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9年,孙 权称帝,国 号吴,定都 建业。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水利。



汉 发





济,





孙吴造船业发达,发展了

海外贸易。(卫温到夷洲)

东 袁绍 汉 末 年 官渡 军 之战 阀 割 据 曹操
曹操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立蜀

曹操 历真阴粉细在白史的险白眉脸色上就疑脸长谱象的是诈目中征曹一的。,操个奸 臣阴吗险?疑诈
《龟虽寿》
曹操
(jì) (lì)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
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 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官渡之战 曹操
赤壁之战 曹操
政治:挟天子以
令诸侯招贤纳士 兵多将广
经济:实行屯田,
--骄傲轻敌
奖励农耕
孙、刘
袁绍
天时
骄傲轻敌,听不 人少力弱 地利
进正确意见
人和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 D) A、东汉 B、魏 C、蜀 D、吴
5、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
到达夷州即 今天的( B )

七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历史-上册-[课件]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

七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历史-上册-[课件]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
曹操:善于用人;屯田制的推行解决了军粮问题;派兵袭击 袁军的粮囤;抓住战机发动进攻。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二、赤壁之战
◎《三顾茅庐图》(局部)
刘备听说隐居的诸葛亮是旷世英才,便 三次亲自登门求见,恳请他出山相助。诸葛 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描绘了实现统一 的前景,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三顾茅 庐之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 经济: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二)概况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200年 袁军和曹军 曹军胜利
特点 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官渡之战示意图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 天时,抑亦人谋也。
——陈寿《三国志》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一)背景
材料一 材料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东汉]曹操《龟虽寿》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东汉]曹操《短歌行二首》
诗歌反映了曹操怎样的人生理想?
统一全国。
(二)概况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208年 曹军和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胜利
特点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 区的开发。
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分裂是否是历史的常态?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为新 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常态。

历史《三国鼎立》教案优秀21篇

历史《三国鼎立》教案优秀21篇

历史《三国鼎立》教案优秀21篇初中历史三国鼎立教案优秀发文大1[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授课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

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

(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

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2022年版课程标准: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1.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使中国历史从动乱走向新的安定。2.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物而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在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于220年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1)材料一中毛玠提出的这个建议使曹操获得了怎样的优势?曹操后来在哪次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2分)
[答案] 优势:①曹操可以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取得了政治主动权。②注重发展生产使曹操的势力壮大。(答出一点即可,1分)战役:官渡之战。(1分)
材料二: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其他诸侯自然在政治正确性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不过曹操却因……兵败……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不同结局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 ①战略战术要运用得当;②不能骄傲轻敌;③要适时出击;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课后活动”)
[答案] 参考答案:景象:人民生活困苦,社会混乱。原因:东汉末期军阀割据混战。
1.曹操曾写诗言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时的曹操“志”在( )
D
A. 消灭袁绍 B. 称雄北方 C. 废汉建魏 D. 统一全国
A
A. 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B. 避免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C. 促进三国疆土的继续扩展 D. 南北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
7.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毛玠对曹操说,我们现在应当尊奉天子,并打着天子的旗号来命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同时要注意发展生产,积蓄军事力量,这样就可以实现称霸天下的大业。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精品教学课件

改善民族关系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课堂总结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为未来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你还有什么疑惑 ?
请与同伴交流!
小 结 与 思 考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 么? 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后作业

北方社会经济

尚未恢复和发展,惨

败后无力南下

曹操
具 备


统治区域扩大, 刘备
尚需稳定巩固
孙权
江东、江南地区 正在巩固发展
全 国 的 条

学习任务四
时间:220年 建立者:曹丕 都城:洛阳
时间:221年 建立者:刘备 都城:成都
魏 蜀

时间:229年 建立者:孙权 都城:建业(今南京)
学习任务四
利。于是—远水大—道土疫《奔不,三走服吏国,,士志兵 疾多·士 病死魏疲 流者书,惫 行·乃; ;武引帝军纪还》。 瑜部舰将船黄连盖接曰,:不“习今水寇众战我;寡,难
与持久。骄然傲观轻操敌君,方指连挥船失舰,误首。尾相接,
可烧而走也。”……时风盛猛,悉延烧 岸上营落。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学习任务三
学习任务二
自主阅读:阅读教材第92—93页的内容,梳理官渡之战的相关史实。
时间:200年 交战双方:曹操与袁绍 特点:以少胜多 结果:曹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影响: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学习任务三
实力较强, 占据北方。
曹操
刘备
遍寻人才, 寻求发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统一全国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课件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课件
军事科技
三国时期,军事科技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如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曹 操的霹雳车等,这些新发明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学与天文学
三国时期的数学和天文学也有所发展,如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和 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为后世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国的文化艺术
文学
三国时期的文学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如曹植的《洛神赋》、诸葛亮的《出师表》等,这些 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曹魏的农业发展
农业政策
曹魏实行“均田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提高农业产量。 同时,政府还修建了许多灌溉系统,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
农业技术
曹魏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广泛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 和农业产量。此外,曹魏还推广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水 稻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
农业成果
在曹魏的农业政策和技术支持下,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三国各自建立了相对独立的 政权,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
三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并存,互相交 流、借鉴和学习,推动了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进步。
经济上,魏国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农 业发展;蜀汉开发西南地区,扩大了 经济腹地;东吴发展海洋贸易,加强 了与海外的经济联系。
02 三国鼎立的政治斗争
曹魏的政治制度
刘蜀的工商业发展
手工业
刘蜀时期,手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丝织业和冶铁业。蜀 锦以质地轻薄、色彩鲜艳而闻名,成为当时重要的出口商品。
商业贸易
刘蜀通过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成都成为了 当时西南地区的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商人和货物聚集。
盐铁专卖
刘蜀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加强对盐铁生产和销售的控制,为国家提供 了重要的财政收入。

4.16三国鼎立(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4.16三国鼎立(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第 一 部 分 单元导言篇
单元内容概述: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 ,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 。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 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 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
2、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 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魏国—
—东汉灭亡。

222年,孙权称 吴王,229年称帝, 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都。

三方都不具备 统一天下的条件
叁·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3、三国经济的发展:
(1)曹魏:220年,洛阳,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屯田
三国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垦田面积最广,实力
最强。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
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
翻车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叁·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3、三国经济的发展: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吴国船只
吴国船只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 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三国志·周瑜传》
①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 不服,瘟疫横行。
②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③曹操骄傲轻敌。
材料二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
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 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等七位名士, 他们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放浪形 骸著称,代表了魏晋时期的一种
文化思潮。
书法艺术
三国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高峰, 出现了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大家, 他们的作品被誉为“书圣”,对 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想哲学流派及代表人物
儒家思想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 三国时期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强调 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黄巾起义后,各地军阀乘机割据一方, 形成大小不等的割据势力。
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 发,虽被镇压,但沉重打击了东汉王 朝的统治。
群雄逐鹿与废立,引发天下大乱,各地豪强纷纷起兵讨
伐。
袁绍、袁术兄弟争霸
02
袁绍、袁术兄弟凭借家族势力,在北方和南方分别建立强大势
南方少数民族发展及影响
南方地区的越族与汉族的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习俗。 蜀汉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比较开明的政策,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为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情况
三国时期,中国与东北、西南等 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以及朝鲜半 岛、日本列岛等国家和地区有着
建立吴国
孙权在继承父兄基业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最终在建 安十三年(208年)称帝,建立吴国,定都建业(今南京)。
吴国经济发展与海外贸易
农业经济发展
吴国地处江南水乡,农业发达。孙权重视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农 业生产力的提高。
工商业繁荣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吴国的工商业也迅速崛起。孙权鼓励商业贸易,推动城市繁荣,出 现了建业、吴郡等商业中心城市。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教学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教学课件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
➢ 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 胜方取胜的原因都有指挥得当、运用巧妙
的策略及军队战斗力强等因素,而败方失 败的原因都有指挥者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等因素; ➢ 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战争。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骄兵必败,要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 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等。
4.经过
袁绍
十万人
延津
● 曹操
三四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基本统一 北方?
1.内因: (1)政治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主动 权;招揽各种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解决了军粮问题。 (3)军事上:善于用人,战略战术得当。 2.外因:袁绍骄傲轻敌;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 统一;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军事上: 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了 队伍。
经济上: 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 农业生产,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和军 粮问题。
3.官渡之战概况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曹操出奇制胜,火烧乌巢)
作用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官渡决战前夕,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降曹操。曹 操听说后,高兴得顾不上穿鞋,赤脚相迎。许攸问 曹操,还有多少军粮可供支持战争,曹操开始并没 有以实相告。在许攸的一再追问下,曹操只得说出 实情。许攸得知曹军粮食只够吃一个月,便告诉他 袁绍的辎重粮草屯积在乌巢,当率精兵前往袭击。 曹操依计而行,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曹操胜利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大军
曹操夜袭乌 巢,烧毁袁 军粮草
曹操 两三万人马
一、官渡之战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1、“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了优势; 2、招贤纳士; 3、屯田制的推行,解决了军粮问题; 4、制定了正确的战术;袁绍骄傲轻敌等。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 天时,亦人谋也。
时间
公元208
地点
赤壁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孙刘联军VS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奠定基础
二、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
孙刘联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军胜利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原因
③合理利用了气候、地理条件
骄兵必败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奠定基础
曹操陆续消灭了北方一 些军阀,基本统一了北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汉室刘备, 请来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他,势 力有所发展。
割据江东的孙权,在周瑜、张昭 等人的辅佐下,团结旧部,招揽
人才,统治比较稳固。
三、三国鼎立
曹操死 三国始
公元220年 曹丕 洛阳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公元221年 刘备 成都
A
A.三国吴简 B.《三国演义》C.《资治通鉴》 D.官渡之战战场遗址
随堂练习
2.(2020·广东深圳·5)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
作品来了解史实。《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
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A.桂陵之战
B.官渡之战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A.战乱频繁,破坏社会经济
B.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条件
C.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D.三国鼎立,加剧国家分裂
4.下列关于赤壁之战的叙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公元 208 年,曹操率军挥师南下 B.曹操军队终因不习水战兵败北撤 C.曹军与孙刘联军双方在赤壁对峙 D.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荒屯田,积蓄军粮,深固根本,又怎知袁绍必胜呢?
曹操: 如此说,我方当胜券在握了。全赖各位鼎立相助,曹操感激不尽。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前的袁绍大营
袁绍高坐堂前,饮酒作乐。 谋士: 主公,大敌当前,这样做怕不合适吧。 袁绍: 小小曹操,算什么大敌,你们多虑了。 谋士: 主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加上近几年势力大增,不可小看啊。 袁绍: 什么不可小看?我袁绍十万精兵,骑万匹,他曹操不过三万余人,
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 军冲去,曹军大败
③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6课 三国鼎立
任务:对比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快速填写表格
战役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VS袁绍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赤壁
单元概述
时代特征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单元概述
单元导言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轮流执政,他们的腐朽统治导致了天下 大乱。魏、蜀、吴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西晋在此基础 上统一全国,但统一局面仅维持了30多年。此后又形成东晋南 朝与十六国北朝对峙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 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族之间加强了交 往、交流与交融,经济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 展,科技文化的显著进步,都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基 础。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
刘备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 分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巩固和发 展西南)
2.形成
国名 时间 魏 220年 蜀 221年 吴 229年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3.发展:请同学们说一说三国经济的发展的概况?



曹魏重视农业生 产,大力兴修水 利。
孙吴开发江东,造 船业发达,发展了 海外贸易。230年派 卫温到达夷洲。
结果
曹操胜利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招揽人才, 重用人才!
曹操赤脚迎许攸
思考:曹操以弱胜强,有哪些原因?
材料一:当时的汉献帝,虽有名无权,却是封建国家最高 权力的象征。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迎献帝到许,借皇 帝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 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 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除了民屯还有军 屯,兵士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 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 基础。
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 巢,烧掉粮草。
政治上:“挟天 子以令诸侯”
用人上:招揽人 才,重用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 田,重农业生产
第四单元第16课
课标: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史事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目录
CONTENTS
CONTENTS
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军

阀割据混战。先有董卓祸乱朝纲,
来 救
后有李傕、郭汜攻打长安,汉献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史料实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解读]材料表达了曹操并未因年迈而放弃统一全国的雄伟目标。曹操,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和政治 家,最主要的功绩是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
历史解释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取胜原因:①政治上: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取得政治上的优势。②经济 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③善于用人。 失败原因: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②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③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最根本的原因: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的战术
结果 特点
曹操获胜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获胜 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
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1)220年, 曹丕 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21年,刘备在 成都 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3)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 2.三国的经济 (1)曹魏: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2)孙吴: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230年, 孙权 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 陆与台湾的联系。 (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开发西南地区。
知识框架
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 1.政治上:把 汉献帝 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2.经济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战役 时间 双方
官渡之战 200 年 曹操和袁绍
赤壁之战 208 年 曹操与孙刘联军
战术
曹操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 的战术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结果
曹操胜利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础
官渡之战
阅读材料分析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
材料:当时袁绍拥兵10万,战马万匹,兵力占绝对优势。两军 在官渡相持时,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告知袁军粮草辎重屯于 乌巢。曹操便率精兵偷袭乌巢,烧掉袁军粮草,进而大破袁军。 最后袁绍只带800名残兵逃过黄河。
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
赤壁之战后, 曹操兵败北撤, 转而经营北方。
天下三分
从211年到215年,曹操 通过连年征战最终完成了北方 的统一
刘备趁机扩势,最终
曹操
占据益州和西南地区
刘 孙权
刘 备

孙 权
孙权占领荆、扬、
交三州
公元220年3月,曹 操在洛阳病逝,终年66 岁。这位历史风云人物 虽未完成统一天下的雄 心壮志,却为后来曹魏 政权的建立奠定了重要 基础。
政权
措施
魏 发展农业,兴修水利
吴七国船只
擒 孟
影响
北获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汉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曹魏促马进均了改西进南前地代区的的汲开发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三: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
肠。
——东汉末年曹操 《蒿里行》
人口由“少”到“多” 亮之治蜀,田畴经辟济,仓由廪“(衰粮食”)到实“,器兴械”利,蓄积
饶。
——陈寿《三国志》
魏蜀吴发展
阅读课本及相关材料,归纳魏蜀吴三国建立后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的措
施以及产生的影响。
用人不疑, 制定了正确的战术方针
龟虽寿 曹操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板书设计
素养检测
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D )
A.赤壁之战
B.牧野之战
C.马陵之战
D.官渡之战
2.李白有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
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指战役的影响是( B )
A.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
B.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推翻了东汉政权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堂导入
乱世纷争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军阀 割据形势图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导致农民起义不断,军阀割据混 战,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经济凋敝。用一个词概括东汉末 年的社会状况:混乱。
群雄并起
袁绍:占据青、冀、幽、并四州之地。 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
三国鼎立示意图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三国鼎立局面
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吴国: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孙权派卫温率领万 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英雄评说
三国风云辩论赛
你认为“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分成两大组进行辩论。 正方观点认为曹操是英雄,反方观点认为曹操为奸雄。 正方:曹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为三国鼎立、三家归晋 奠定基础。曹操为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反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曹操为人奸诈,善于玩弄权术,非正人君子所为。曹操残 暴嗜杀,官渡之战中将降卒近八万人活埋。……这些都是 曹操的斑斑劣迹,历来为人们所诟病。
3.以下是某校七年级同学根据《三国鼎立》一课,绘制的《三国鼎立示意图》。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6《三国鼎立》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定 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次,论从史出。
他是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事情,
他做的这些事情对当时或后来的
社会有什么影响。
17
2024/11/18
一、群雄逐鹿说战争
评价曹操
*曹操戎马一生,任人唯贤,统一北方,对北方经 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 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不可否认曹操的性格有凶残、奸诈的一面, 但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 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武侯祠对联
功盖三分国 , 名成八阵图 。 —杜甫《八阵图》
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
相关典故: 三顾茅庐、舌战群儒(孙刘联合)、蒋干盗书, 曹操杀蔡瑁张允、庞统献连环计、诸葛亮借东
12
风、苦肉计(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
2024/11/18
一、群雄逐鹿说战争——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取胜的原因: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合乎天时、地利、人和)
曹操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官兵来自北方,水土不服,不习水战。 ②主观原因: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轻敌;战术失误。 ③根本原因: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
我们要吸取的经验教训:
15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团结就是力量等。
知识拓展(84页):诸葛亮, 字孔明,时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
他出山后,诸葛亮辅佐刘备,筹划军政大事,后被任为丞相。刘备死后,蜀国 的大小政事都由他来主持。他忠于职守,公正无私,治蜀有方。他多次出师伐 魏,终未成功,最后在行军途中病逝,正如他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蜀锦
孙吴 开拓江东 农业生产:推行屯田,兴修水
利、开凿运河
赋税征收:宽赋息税,崇尚节
建业 俭,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
航海事业:吴国造船业发达, 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夷洲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
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呢?
4.积极练兵,战术奇巧、指挥合 理,军事策略得当
5.人心所向,渴望统一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统一全国
官渡之战后的天下形势
刘备,字玄德。
汉朝中山王刘靖的 后代。东汉末年起 兵,参加镇压黄巾 起义军的战争。在 军阀混战中,曾先 后投奔公孙瓒 (zàn) 、陶谦、曹 操、袁绍、刘表。
成袁军,直
鉴 于达敌乌强巢我 ,弱 ,烧
曹 操毁只袁能军撤粮退草至。
官渡一线设防。
思 考 曹操能够以少胜多、崛起的原因?
读一读课本第80页第一段
政治:
用人: 经济:
1.“ 挟 天 子 以 令 诸 侯 ” , 获 得 政 治主动权
2.重视人才,招揽各路谋臣能将
3. 采 用 屯 田 制 , 重 视 农 业 生 产 , 提高经济实力
史书里的曹操
阴险狡诈、凶暴多疑的奸臣
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三国演义》
多谋善断、有帝王之才
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 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毛泽东对历代帝王的评说》
时间范围
阶段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 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 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 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 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 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 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 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 一局面的出现 奠立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比较辩别
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 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一样吗
史书记载:亮生于公元181年,瑜生于公元175 年。


使 通过本堂课学

习习你你有有哪哪些些启
智 慧
启示示??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 心理素质,找出曹操胜利和 袁绍失败的原因吗?
为什么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请记住
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 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 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天下形势示意图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 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 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 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赤壁之战
(3)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 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来自奴袁绍200年
官渡之战
刘璋
曹操
刘表
袁术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袁绍
公元200年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操
以少胜多
三四 万人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一、曹操统一北方
曹操字孟德,
我国古代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 和诗人。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写有《蒿里行》 《观沧海》等诗篇,他用诗抒发了自已革新政治、统一全国的抱负。
阀汉 混末
孙权
(208年)

战年
努力发展
联合攻曹

刘备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轻松闯三关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你能做对吗
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2、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材料:
作为参考
(1)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 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 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2)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 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屯田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丰
足,仓库盈
翻车
溢” 。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 地区的联系。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曹操 (统一北方)

军东
赤壁之战
史实辩析
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 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 丞相”,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 “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 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 里?
提示: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曹魏重视农耕
魏国修建许多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赤壁之战中军事 上居于优势的曹 操为何会失败?
为什么 呢?
(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

什么经验教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
使 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
人 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
智 什么经验教训呢?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评说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怎样评价曹操?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 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 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 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 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 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 呢?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怎样评价诸葛亮?
诸葛亮在后世人们心 中已达到神化的程度, 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 身,甚至有诸葛近妖 的说法.你该怎样看 待诸葛亮?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
221年,刘 备称皇,国 号汉,史称 蜀汉、定都
成都
220年, 曹丕称帝, 国号魏, 定都洛阳

吴 蜀
222年,孙 权称王, 国号吴, 定都建业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时间
220年
创建者
曹丕

221年 刘备

222年 孙权
定都
洛阳 成都 建业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