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公开课
《扬州慢》公开课课件
7.赏析: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扬州姜慢夔诗词中的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黎廷瑞《水调歌头》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忆扬州》
学习目标
0 1 了解姜夔及其诗作。 0 2 掌握本词的虚实结合、对比等写作手法。 0 3 体会词中“黍离之悲”,作者的爱国情感。 0 4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作用。
1.小序在词中有何作用?(逐句分条作答) ①交代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
②描绘了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③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
④其他词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⑤结构:与后面的词句形成呼应,增强了词的感染力, 有助于情感的表达
用典 对比
化用了杜牧诗句:“二十四 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 箫?”
今昔对比,反衬今日扬州的 清冷空寂、凋败残荒
动静 结合
波心荡,冷月无声。
8.赏析: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尾句写桥边的红药还是一年一 度的盛开着鲜艳的花朵,这样 美丽的景象却无人欣赏。此处 以乐景写哀情,反问的语调蕴 含着词人对花开依旧,人事已 非的悲怆与无奈。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 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 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 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 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2《扬州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扬州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高中语文《扬州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背诵词作,通过揣摩语言理解词人的悲情。
2.学习本文中对比、虚实结合、用典、情景交融等写作手法。
3.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一、情景导入同样是江南名城,当柳永路过杭州时,他书写了江南秋色如染,烟柳画桥下水天一色,风帘翠幕里十万人家,描绘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杭州在柳永的笔下有声有色,有韵有味。
当21岁的姜夔经过扬州时,看到的又是怎样的情景?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一起欣赏《扬州慢》。
二、预习反馈1.作家作品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
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一生未入仕途,漂泊江湖,依人作客,却绝不谄媚逢迎侯门。
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夔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成家。
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
他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
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2.写作背景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商贾往来,文人荟萃。
然而到了南宋,金兵屡屡南侵,而扬州因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而屡遭战乱。
故有辛弃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之说。
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军突袭扬州,迫使宋高宗狼狈难逃,后由“绍兴和议”,双方停战。
绍兴三十一年(1161),完颜亮撕毁和议,率军大举南侵,扬州再遭焚掠,元气大伤。
1163,南宋遭符离之败。
1176年,年仅二十出头的姜夔经过扬州,眼见这座过去繁华无比的都市如今破败不堪,感慨万千,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扬州慢》。
三、知识讲授任务一:阅读小序并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提示】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
扬州慢公开课ppt课件
扬州慢 姜夔(kuí)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 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 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 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 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 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 空城。
惨状,揭露金人的残暴。
表达坚决抗金和投身战斗的 体现国亡土丧的黍离之悲,
情感 坚强意志。
和凄凉悲怆的心情。
风格 苍凉悲壮中彰显豪迈 手法 用典
悲凉而略显婉约
今昔对比、 虚实结合 、 借景抒情 、用典
课堂小结
1、黍离之悲 2、手法类试题答题步骤
再读全词,每人至少找出一 处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或词, 就其描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运用的手法等某一方面做赏析。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姜夔《扬州慢》
抒写作者抗敌救国宏图大志,描绘昔日的繁华扬州由于
内容 表达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 受到金人的践踏而呈现的
远虑和为国效忠之心。
• 虚实结合
• 以前的景为虚写,此时的景才是实写;虚实结 合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姜夔《扬州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2. 理解诗歌表达的主题和情感;3.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并学会欣赏和朗读诗歌;4.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2. 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3.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姜夔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起学生对于《扬州慢》的兴趣。
2. 学习诗歌内容(20分钟)分段阐释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分析诗歌结构(15分钟)分析诗歌的句式、修辞手法和韵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4. 欣赏和朗读(15分钟)请学生逐句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和节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文学鉴赏(20分钟)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的意义和价值,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6. 创作练习(20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或诗歌,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7.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和欣赏诗歌。
四、学生作业1. 完成创作练习,撰写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或诗歌;2. 阅读并理解姜夔其他诗歌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姜夔的《扬州慢》展开,通过分析诗歌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创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教师还应及时给予学生的作业反馈,帮助他们做出进一步的提升。
《扬州慢》姜夔——公开课课件
亡国之痛。
精选可编辑ppt
7
小序
1此序文精炼简洁,请概况其主要内容。 2这段小序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交代写作缘由及主旨。
低沉悲凉
精选可编辑ppt
8
思考
▪ 这首词写了作者进入扬州城后看到、听到、 想到了什么?
精选可编辑ppt
9
赏析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
竹西: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
▪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 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 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 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精选可编辑ppt
16
竹西佳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春风十里——“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 如”(唐·杜牧《赠别》)
豆蔻词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 初” (唐·杜牧《赠别》)
青楼梦好——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 幸名 ”。(唐·杜牧《遣怀》)
精选可编辑ppt
6
小序
▪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 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 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 也。
《黍离》之悲
黍离:《诗经》篇名。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
扬州慢 公开课课件
学生参与度
课堂互动情况: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小组合作情况:学生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以及作业的质量和水平 学习态度和兴趣: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对课程的兴趣是否浓厚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估教学 目标是否达成以及达成程度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 点
课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对未来课程的改进和展望
学生收获与感悟
深入了解扬州慢 文化内涵
掌握扬州慢的演 唱技巧
体会扬州慢的韵 律美和意境美
激发对传统文化 的热爱和传承意 识
未来发展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 科技的不断进步,扬 州慢的发展将更加迅 速,未来将会有更多 的创新和突破。
扬州慢公开课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课程背景 03 课程内容 04 教学方法 05 教学资源
06 教学评价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课程背景
第二章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扬州慢 课程目标:了解扬州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课程内容:学习扬州慢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 课程安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包括听讲、练习和表演等环节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 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教学方法有效性:评估教学 方法是否有效以及对学生的
影响
教学反思与改进:对教学过 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
进意见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内容与目标达成情况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 学生参与度及学习效果评估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总结与展望
2《扬州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扬州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教案学习目标1、挖掘本词悲怆凄凉情感的具体内容。
2、学习本文中借景抒情、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
3、体会词中“黍离之悲"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1、挖掘本词悲怆凄凉情感的具体内容。
2、学习本文中借景抒情、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
3、体会词中“黍离之悲”和家国情怀。
一、课前预习(一)题解1.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古天下闻名。
瘦西湖,大明寺,茱萸湾,纵有无数美景令人心生向往,流连忘返,都抵不过扬州的月亮。
扬州月亮有多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只为一睹扬州月亮的风采,连隋炀帝都“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架六龙"。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令人生出多少如痴如醉的想象。
2.慢“慢"指慢曲。
这首词是一首慢词。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比较长,同长调一样在91字以上。
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
《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
(二)作者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词人。
一生漫游各地,到处依人作客。
政治上困顿、失意,屡试不中,未能做官,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之畔。
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
擅长诗词,精通音律,能自制新声,还工于书法,精于鉴赏,是个多才多艺之人。
其词多写景咏物,记述客游,是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作家。
词尤负盛名。
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
(三)背景介绍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
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
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
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挚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
【公开课】《扬州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痛恨与诅咒,不言自现。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乔木”指高大的树木,带有干枯,凋零之意。 “云树”指高大且茂密的树木,带有生机,湿润之感。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初读本词,把握节奏
活动任务一:寻昔日杜牧所见扬州
一座城市,连结古今。《扬州慢》聚焦于今昔的扬州,请 你试着找到昔日扬州的景象,尤其是杜牧笔下的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
《遣怀》
雨过一蝉噪,
导入:一座名城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远在春秋战国时 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扬州地 处江淮要冲,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武德八 年(625年),广陵(今扬州)开始叫“扬州”这个专名 ,而“扬州”作为一座城市的概念也是从此开始,一直 延续至今。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 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曾三下扬州,康熙、乾隆曾六下 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帝王的光顾固然 让扬州风光无限,才子的亲临更是让扬州青史留名。
• 《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 首慢词。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 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扬州慢》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扬州慢》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扬州慢》这首词的背景、作者以及词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1.2 教案内容《扬州慢》词牌的由来和特点姜夔的生平简介《扬州慢》的词意和艺术特色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欣赏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第二章:作者及背景介绍2.1 姜夔的生平简介介绍姜夔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词坛上的地位。
2.2 《扬州慢》的创作背景讲解扬州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词中所描绘的扬州景象。
第三章:词牌特点解析3.1 《扬州慢》词牌的由来讲解词牌的起源、发展及其与《扬州慢》的关联。
3.2 词牌特点分析《扬州慢》的音韵、结构、用词等方面的特点。
第四章:词意解析4.1 词意概述讲解词的整体意境和主题。
4.2 词句解析分析词中的关键字、意象以及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意境。
第五章:艺术特色赏析5.1 艺术手法讲解词中的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其艺术效果。
5.2 情感表达分析词中所表现的作者情感,以及其内涵和价值。
5.3 审美鉴赏引导学生从词的意象、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审美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本教案设计以系统、深入的方式讲解《扬州慢》这首词,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词的背景、作者、词牌特点、词意及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第六章:互动讨论与实践6.1 词句朗读与感悟学生分组朗读词句,分享对词句的感受和理解。
6.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词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分享彼此的见解。
6.3 创作练习学生根据《扬州慢》的词牌特点,尝试创作自己的词作品,培养创作能力。
第七章:词的传承与影响7.1 词的发展历程介绍词的发展历程,以及《扬州慢》在词坛上的影响。
7.2 后世评价讲解后世对《扬州慢》的评价和影响,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7.3 词的传承与创新探讨如何在现代传承和发展词这一文学形式,激发学生对词的兴趣和热爱。
《扬州慢》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扬州慢》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扬州慢》。
(2)理解《扬州慢》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和词牌特点。
(3)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扬州慢》。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扬州慢》的字词解释和词牌特点。
2. 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扬州慢》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色。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扬州慢》的文本、注释、词牌特点、创作背景等。
2. 学生准备《扬州慢》的文本,提前熟悉诗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扬州慢》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扬州慢》,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含义。
3. 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4. 教师讲解(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重点解析《扬州慢》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色。
5. 欣赏与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似词作品,如《如梦令》、《声声慢》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扬州慢》的艺术价值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维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对《扬州慢》的理解、分析和赏析能力的体现。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贡献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诗词朗诵会,让学生选择《扬州慢》或其他古诗词进行朗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诗词的感悟。
《扬州慢》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扬州慢》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扬州慢》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1.2 教学内容诗歌原文解析诗歌创作背景介绍诗歌主题思想分析诗歌情感表达探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诗歌分析和讨论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创作第二章:诗歌原文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扬州慢》诗歌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2 教学内容诗歌逐句解析诗歌结构和韵律特点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读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解析诗歌内容和手法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默写第三章:诗歌创作背景介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扬州慢》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3.2 教学内容诗人朱敦儒的生活背景介绍诗歌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诗歌中的文化意象和内涵解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诗歌创作背景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第四章:诗歌主题思想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扬州慢》的主题思想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4.2 教学内容诗歌主题思想的概述和解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诗歌主题思想的深度探讨和批判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解析诗歌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主题演讲第五章:诗歌情感表达探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扬州慢》的情感表达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5.2 教学内容诗歌情感色彩的解读和分析诗歌情感变化的分析和解读诗歌情感表达的手法和特点探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解析诗歌情感表达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情感表达练习第六章:诗歌与音乐结合体验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形式分析《扬州慢》诗歌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6.2 教学内容诗歌与音乐结合的形式介绍《扬州慢》诗歌的音乐特点分析诗歌朗诵与音乐演奏的实践体验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形式及音乐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诗歌朗诵与音乐演奏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与音乐的创作和表演第七章:诗歌艺术与社会生活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分析《扬州慢》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素养和审美观念7.2 教学内容诗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介绍《扬州慢》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分析诗歌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探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诗歌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与社会生活的主题创作第八章:诗歌鉴赏与批评8.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与批评的方法分析《扬州慢》诗歌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8.2 教学内容诗歌鉴赏与批评的方法讲解《扬州慢》诗歌的优点与不足分析诗歌鉴赏与批评的实践练习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鉴赏与批评的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与批评实践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鉴赏与批评的练习第九章:诗歌创作工作坊9.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诗歌创作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学创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扬州慢》诗歌的理解和感悟9.2 教学内容诗歌创作的方法与技巧讲解诗歌创作的实践指导学生诗歌作品的展示与评价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创作的方法与技巧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并展示评价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扬州慢》的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10.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扬州慢》的学习过程和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成长与收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反思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自我提升的计划制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原文解析:理解并背诵《扬州慢》诗歌,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023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优秀公开课课件
写作时间 所见所闻 作者感受 写作缘由 他人评价
淳熙丙申至日 夜雪初霁,荞麦弥望。四顾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姜夔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 成家。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为清 代浙派词人所尊奉。他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 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著有《白石道 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成诗背景
1127年,“靖康之变”后,在北宋的半边废墟上重建 的南宋,是一个更加虚弱的王朝,金兵频繁发动的大规模南侵, 使它长期面临着覆亡的严重危机。
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后人把对国家残破,今不 如昔的哀叹称为“黍离之悲”。
2.词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黍离之悲”?围绕这个词 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1)“空城”,指空空荡荡,冷寂萧条之城,这两个字高度凝练地再现了战 乱之后的扬州城的荒凉衰败之景,表达一种故国之思与今昔之感。
“空城”与开头的“名都”“佳处”形成强烈对比,而且由此生发下片词意 ,实为全篇枢纽所在。
予怀怆然 感慨今昔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逐句翻译,读懂本词大意。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 扬州自古是著名的都会,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
鞍少驻初程。
鞍下马稍作停留。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 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后,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
《扬州慢》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扬州慢》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扬州慢》的背景和历史情境。
分析词牌的特点和音乐性。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深入体验《扬州慢》的意境。
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扬州慢》与其他词作的差异。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扬州的情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扬州慢》的词牌特点和音乐性。
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难点:理解《扬州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扬州的图片和简介,引发学生对扬州的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扬州吗?你们对扬州有什么印象?”3.2 课堂讲解:讲解《扬州慢》的背景和历史情境。
分析词牌的特点和音乐性。
解读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扬州慢》的理解和感受。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读和演绎。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评估学生的提问和回答的质量和深度。
4.2 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业的质量,包括对《扬州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鼓励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材:《扬州慢》词牌教材。
5.2 辅助材料:扬州相关图片、诗词资料、多媒体课件。
5.3 其他资源:音乐播放设备、投影仪等。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室环境:确保教室环境安静、整洁,适合上课。
准备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和音响。
6.2 教学材料:准备《扬州慢》的原文和相关注释。
准备扬州的相关图片和历史资料。
6.3 个人准备:对《扬州慢》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准备好讲解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过程流畅。
《扬州慢》姜夔——公开课课件
(完整版)辛弃疾《扬州慢》教学设计-公开课
(完整版)辛弃疾《扬州慢》教学设计-公开课辛弃疾《扬州慢》教学设计-公开课教学目标- 理解诗歌《扬州慢》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掌握诗歌的基本背景知识;-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导入 (5分钟)- 让学生观看一段与扬州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扬州的兴趣和好奇心。
欣赏阅读 (10分钟)- 给学生发放诗歌《扬州慢》的复印件,让学生自行阅读一遍;-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并梳理出诗歌的基本内容。
背景介绍 (10分钟)- 解释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扬州的思念和情感;- 简要介绍扬州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分析解读 (20分钟)- 分段对诗歌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诗歌解读。
讨论互动 (10分钟)-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互相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启发。
创作写作 (20分钟)- 提供一些与扬州相关的写作素材,如图片、词语等,让学生自由创作一篇与扬州慢相关的作文;-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示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总结 (5分钟)- 点评学生的作文,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简要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对诗歌的欣赏和解读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 记录学生在讨论和写作环节的参与情况;- 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解读是否准确和深入。
教学延伸- 给学生推荐其他扬州相关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白居易《扬州慢》教学设计-公开课
白居易《扬州慢》教学设计-公开课(完整版)白居易《扬州慢》教学设计 - 公开课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扬州慢》,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感受和思考方式。
-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引导他们写一首自己的扬州慢。
教学准备- PowerPoint幻灯片,包含诗歌全文、注释和相关图片。
- 课堂笔记本和笔。
- 扬州慢的中文和英文版分发给学生。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唐代文学的背景,提到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2. 给学生播放一段扬州的风景视频,引发他们对扬州的好奇心。
第二步:欣赏诗歌1. 分发《扬州慢》的中文和英文版给学生,让他们跟读或静默阅读。
2. 播放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含义和情感。
第三步:讨论和解读1.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提问学生,关于白居易为什么选择扬州慢这个题材?诗中有哪些细节或词句让你感受到白居易的情感?3.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各自对于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步:学生创作1. 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扬州慢》。
2.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论述扬州慢的文章,或是创作一首与扬州慢相关的诗歌。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的书面作品评分,包括论述和诗歌创作的内容、表达和创意。
2. 学生的诗歌朗读和表达评分,看他们是否能够恰当地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义。
3. 使用学生的作品和观点作为评价标准,回顾和总结教学成效。
教学扩展1.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导读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比较他们的风格和主题。
3.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扬州的历史文化,增加他们的背景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夔
教学目标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用典 等写作手法; 3、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
作者介绍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南宋中后期婉约词代表人物。他 一生没有做过官,到处漂流,善诗 词书法、精通音乐,是继苏轼之后 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他虽长期漫 游江湖,但心系天下,非常关心国 家命运、社会变化和政治状况, 《扬州慢》就体现了这一点。
小序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 《黍离》之悲也。
《黍离》是《诗经 王风》中 的作品。作者是西周大夫,周平 王东迁之后,他路经西周故都, 看到以前的王宫,现在黍离茂盛, 因周室颠覆非常悲痛,故作此诗。
后人就用《黍离》之悲来指 亡国之痛。
知无四楼到 寒厌窥里解 为声桥梦须 ,言江,鞍 谁。仍好惊杜都兵去尽少淮 生念在,。郎在。后荠驻左 ?桥,难纵俊空渐,麦初名 边波赋豆赏城黄废青程都 红心深蔻,。昏池青。, 药荡情词算 ,乔。过竹 ,、。工而 清木自春西 年冷二,今 角,胡风佳 年月十青重 吹犹马十处 ,
扬 州 慢 姜 夔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姿态美好举止 轻盈正是十三 年华,活象二 月初含苞待放 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 里长街的青春 佳丽,卷起珠 帘卖俏粉黛没 有比得上她。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馀,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
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是什么
“伤”了姜夔的心?
胡马窥江
写 作 背 景
南宋时期,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 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 此后不断地发动对 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 ,金人十万铁骑破 扬州,大肆抢掠,“横尸二十里”,扬州遭到 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 金兵又大举进攻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 。在1176年冬至,诗人途经扬州,目睹了战争 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 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悲切感 伤。